中国学者研究韩国汉文学的现状及其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学者研究韩国汉文学的现状及其认知
作者:徐东日
来源:《东疆学刊》2018年第04期
[摘要]中国的韩国汉文学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第三阶段是21世纪开始迄今。其间存在着如下认知:较全面的认知(双源并流)、较普遍的认知(变异与互动)与较为偏颇的认知(单向传播与处于边缘化)。究其原因:一是语言文化的局限;二是研究目的使然;三是先验的韩国认识。而要纠正认知偏颇,就必须彻底改变过分强调韩国汉文化与中国文化同构型的观念,努力提升文化视野,通过“跨”与全面认知朝鲜民族文化达到研究韩国汉文学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学者;韩国汉文学;研究现状;认知偏颇及其对策
[中图分类号]I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07(2018)04-0065-05
[收稿日期]2017-04-1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明清东亚汉文纪行文中他者形象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5AZW0006;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
18YLGG02。
[作者简介]徐东日,男,朝鲜族,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朝(韩)比较文学。(延吉133002)
一、中国对韩国汉文学的研究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国内的韩国汉文学研究逐步得到了发展。其研究阶段总体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第三阶段是21世纪开始迄今。因为建国后直到“文革”结束为止的近三十年时间里,中国大陆很少开展对韩国文学的研究,也未开展对整个韩国文学的介绍。所以笔者在此没有将其纳入研究范围。下面本文将按上面的研究分期对中国的韩国汉文学研究状况分别加以论述。
第一研究阶段: 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是中国韩国文学研究的发轫时期。其标志是,延边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学者于1980年7月成立了中国朝鲜文学研究会,由此真正开始了全国规模的朝鲜—韩国文学学术研究。
这一时期,韩国汉文学研究的代表作是韦旭升教授的《朝鲜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作为第一部用汉文完成的系统阐述朝鲜文学发展历史的论著,向中国读者客观、系统地阐述了朝鲜—韩国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国内朝鲜—韩国文学研
究的空白。韦先生的文学研究始终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在一系列论文的基础上,为韩国的汉文文学做了科学的定位。
可以说,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对韩国汉文学作家、作品的研究范围较广,最明显的表现是出现了一些论文总集和专著、教材。譬如,许文燮、李海山教授编写的《朝鲜古典作家作品研究》(延边人民出版社,1985年)、许文燮教授的《朝鲜文学史(古典部分)》(辽宁民族出版社,1985年)等。这些著述的出版,一方面为大学的专业教学提供了较完整的教材和参考书;另一方面还首次出现了单个作家作品的专门研究。
这一时期,也有不少单篇学术论文问世。其内容主要分两类:一是单个作家作品研究。譬如,许文燮教授的《论金时习及其创作》(《延边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等。二是作家与文学交流关系研究。譬如,杨昭全教授的《明清时期中朝文学的交流》(《外国文学》,1984年第2期)等论文,主要以考证的方式研究了韩国古代作家以及中韩文学交流的事实关系。但这些论文大多流于浅层次作家、作品研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上是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当时中国对韩国汉文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者对韩国汉文学的阅读量较少,理解也比较肤浅,因而只能进行较为浅层次的学术研究。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有所变化。
这一时期比较值得一提的研究成果是1982年发表的中国最早研究韩国汉文学的硕士学位论文,即李岩的《李奎报诗研究》和蔡美花的《朴趾源小说的近代因素研究》,这两篇论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韩国汉文学研究开始关注作家、作品的深层内涵。
第二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是中国韩国汉文学研究的高速发展时期。其标志是,出现了大量学科性较强的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金柄珉教授的《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年)、韦旭升教授的《中国文学在朝鲜》(花城出版社,1990年)、李岩教授的《朝鲜李朝时期实学派文学观念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金宽雄教授的《朝鲜古典小说叙述模式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1年)、蔡美花教授的《高丽文學审美意识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年)、金虎雄教授的《在满朝鲜人的文学研究》(韩国国学资料院,1997年)、许辉勋教授的《朝鲜神话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9年)等。
金柄珉教授的《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年)作为国内研究韩国文学的首篇博士学位论文,以朝鲜北学派文学研究为主,系统研究了其开放的近代文明意识,并综合运用西方现代主义批评方法来分析朝鲜北学派文学,著述研究深入、系统而全面。
蔡美花教授的《高丽文学审美意识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年)作为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朝鲜民族审美意识的学术专著,通过细致分析高丽时期的诗论,系统地研究了朝鲜民族文化深层心理结构以及高丽文学的审美意识、审美心理结构、审美思维方式、美学追求等诸多问题。
可见,这一时期中国的韩国汉文学研究者开始摆脱单一的作家、作品研究,转而将韩国的作家、作品置于韩国社会宏大的文化语境中以挖掘韩国文化的深层内涵。
另外,这一时期也出版了其他优秀的研究著作。譬如,金柄珉教授与金宽雄教授合编的《朝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学》(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年)、李海山教授的《朝鲜汉文学史》(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年)、文日焕教授的《朝鲜古典文学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等。
就论文而言,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出现了真正有学术价值的中韩文学比较研究的学术成果,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其特点之一是,研究者开始开展中国文学与韩国文学之间的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譬如,陈周汉教授的《晚唐诗与崔致远》(《外国文学》,1990年2期)、许辉勋教授的《道教的东渐与朝鲜古典文学之三种流向》(《延边大学学报》,1994年)、柳基荣教授的《苏轼与韩国词文学的关系》(《复旦学报》,1997年)、王晓平教授的《唐明小说与金时习的》(《延边大学学报》,1997年)等论文都体现了这种新的研究动向和趋势。同时,中韩文学比较研究有逐渐发展为中韩日三国文学比较研究的趋向。
其特点之二是,中国学者对韩国汉文诗论的研究占整个韩国汉文学研究的比例越来越大。据初步统计,在这一时期所发表的200多篇研究韩国汉文学的论文中,有关诗论方面的论文达到80多篇,占这一时期所发表论文总数的近一半。可以说,这与这一时期中国韩国文学研究者学术理论水平的提高分不开。其中,张伯伟教授的《韩国古代汉诗总说》(《文学评论》,1996年)、马金科教授的《与高丽诗话之比较》(《延边大学学报》,1992年)、温兆海教授的《“味”——高丽时期重要诗学范畴初探》(《韩国诗话研究》,1997年)等都是韩国诗话研究中颇有影响力的论文。尤其是,由任范松与金东勋教授共同主编的《朝鲜古典诗话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较系统地论述了韩国古代诗话的思想文化背景、诗话的产生与发展以及诗话的主要内容。
第三研究阶段:21世纪以后。这一时期是中国对韩国文学研究的成熟时期。其标志是,在继续深化中韩文学关系研究的同时,出现了大量的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成果。代表性著作有崔雄权教授的《朝鲜朝中期山水田园文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金柄珉教授主编的《韩国文学的比较文学之观照》(韩国国学资料院,2001年)、李岩教授的《中韩文学关系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徐东日教授的《李德懋文学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3年)、金宽雄与金东勋教授主编的《中朝古代诗歌比较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年)、马金科教授的《朝鲜古代诗学对中国江西诗派的接受》(民族出版社,2006年)、徐东日教授的《朝鲜朝使臣眼中的中国形象》(中华书局,2010年)、蔡美花与赵季教授合编的《韩国诗话全编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等。
徐东日教授的《李德懋文学研究》(被评为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把李德懋置于中韩文化和文学交流的大背景中,通过详实的文献考证以及深入的作品分析,“全面考察了中国文学对其创作的影响及其民族化的过程,有创意地揭示出李德懋在中韩文学交流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