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治疗技术》第十三章 步行功能训练(步行训练)
合集下载
步行功能训练
的方法获得第一手资料,然后根据 经验进行分析 • 测量法是一种简单定量分析方法, 常用足印法测定时间参数、距离参
步态分析 临床分析
• 观察法
– 采用肉眼观察并分析步 行中人体运动的形式与 姿势情况
步态分析 临床分析-观察法
• 步态观察
– 一般采用自然步态,即最省力的步行姿态。 观察包括前面观、侧面观和后面观。需要注 意全身姿势和步态,包括步行节律、稳定性 、流畅性、对称性、重心偏移、手臂摆动、 诸关节姿态与角度、患者神态与表情、辅助 装置(矫形器、助行器)的作用等
室内步行训练 腋拐、手杖步行训练
• 拖地步行
• 拖地步行 • 摆至步 • 摆过步 • 四点步 • 两点步 • 三点步 • 二点步
• 摆至步 • 摆过步 • 四点步 • 两点步 • 三点步 • 二点步
三点步行
室内功能性步行训练 注意事项
• 行走训练时,注意安全 • 正确选择适当的行走辅助具和行走
入正常的步行模式 • 提高步行安全性,消除患者步行中的紧张
减重步行训练 适用范围
• 神经系统疾病 • 骨关节疾病和运动创伤恢复期 • 假肢、矫形器穿戴前后的下肢步态训练
、年老、体弱、久病卧床患者、体重过 重、有严重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腰腿 痛患者
减重步行训练 组成
减重步行训练 操作程序
• 常规操作和常用治疗参数
鸭步
No
Image
臀中肌步态矫治方法
• 臀中肌肌力训练如侧踢腿、抗阻侧踢腿 等;侧方上下楼梯训练,如为一侧肌无 力,训练时采用患侧腿先上楼梯,健侧 腿先下楼梯的方法
• 提降骨盆训练等 • 站立位姿势调整训练,应在矫正镜前训
•时间、距离参数 1、步长:是指行走时一足跟着地至对侧足 跟着地的平均距离的平均距离。正常人约 50-80cm。 2、步长时间:指一足着地至对侧足着地的 平均时间。 3、步幅:是指一足着地至同一足再次着地
步态分析 临床分析
• 观察法
– 采用肉眼观察并分析步 行中人体运动的形式与 姿势情况
步态分析 临床分析-观察法
• 步态观察
– 一般采用自然步态,即最省力的步行姿态。 观察包括前面观、侧面观和后面观。需要注 意全身姿势和步态,包括步行节律、稳定性 、流畅性、对称性、重心偏移、手臂摆动、 诸关节姿态与角度、患者神态与表情、辅助 装置(矫形器、助行器)的作用等
室内步行训练 腋拐、手杖步行训练
• 拖地步行
• 拖地步行 • 摆至步 • 摆过步 • 四点步 • 两点步 • 三点步 • 二点步
• 摆至步 • 摆过步 • 四点步 • 两点步 • 三点步 • 二点步
三点步行
室内功能性步行训练 注意事项
• 行走训练时,注意安全 • 正确选择适当的行走辅助具和行走
入正常的步行模式 • 提高步行安全性,消除患者步行中的紧张
减重步行训练 适用范围
• 神经系统疾病 • 骨关节疾病和运动创伤恢复期 • 假肢、矫形器穿戴前后的下肢步态训练
、年老、体弱、久病卧床患者、体重过 重、有严重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腰腿 痛患者
减重步行训练 组成
减重步行训练 操作程序
• 常规操作和常用治疗参数
鸭步
No
Image
臀中肌步态矫治方法
• 臀中肌肌力训练如侧踢腿、抗阻侧踢腿 等;侧方上下楼梯训练,如为一侧肌无 力,训练时采用患侧腿先上楼梯,健侧 腿先下楼梯的方法
• 提降骨盆训练等 • 站立位姿势调整训练,应在矫正镜前训
•时间、距离参数 1、步长:是指行走时一足跟着地至对侧足 跟着地的平均距离的平均距离。正常人约 50-80cm。 2、步长时间:指一足着地至对侧足着地的 平均时间。 3、步幅:是指一足着地至同一足再次着地
步行功能训练57820
可穿戴式机器人: 上肢外置装置 下肢外置装置
26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偏
①手法牵张股四头、腘绳肌、小腿三头肌、 瘫
內收肌等 ②躯干肌肌力训练→半桥运动等
步
③强化步行分解训练
态
④靠墙蹲马步训练
矫
⑤退上退下台阶训练及侧方上下台阶训练 ⑥膝关节屈伸控制性训练等
治
方
法
27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①采用神经生理学治疗技术及牵伸手法,抑 剪
序
情况分节进行。
④训练频率:不低于3 ~ 5次/周。
⑤疗程:8 ~ 12周。
16
步行训练方法--减重步行训练
⑴悬吊固定带要适当,不能诱发患者痉
挛;
⑵减重程度要适当;
注
⑶悬吊装置必须可靠; ⑷训练过程中必须有医务人员在场进行
意
指导和保护;
事
⑸避免活动平板起始速度过快或加速过 快,造成危险;
项
⑹步行时患者可以佩带矫形器。
3.步行训练 以矫治异常步态,促进步行转移能力的恢 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训练方法之一。
4
概述
4.步行周期 是指完成一个完整步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即指自一条腿向前迈步该足跟着地时起,至该足跟再次着 地时止所用的时间,称为一个步行周期。在每个步行周期
中, 又可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
概述
5
(1)支撑相:指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间,即从足跟着地到
基
2.肌力训练 3.关节活动度训练 4.平衡训练
础 步
5.协调训练
行
6.感觉训练 7.疼痛的处理
训
练
7
步行训练方法--基础步行训练
单腿负重
26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偏
①手法牵张股四头、腘绳肌、小腿三头肌、 瘫
內收肌等 ②躯干肌肌力训练→半桥运动等
步
③强化步行分解训练
态
④靠墙蹲马步训练
矫
⑤退上退下台阶训练及侧方上下台阶训练 ⑥膝关节屈伸控制性训练等
治
方
法
27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①采用神经生理学治疗技术及牵伸手法,抑 剪
序
情况分节进行。
④训练频率:不低于3 ~ 5次/周。
⑤疗程:8 ~ 12周。
16
步行训练方法--减重步行训练
⑴悬吊固定带要适当,不能诱发患者痉
挛;
⑵减重程度要适当;
注
⑶悬吊装置必须可靠; ⑷训练过程中必须有医务人员在场进行
意
指导和保护;
事
⑸避免活动平板起始速度过快或加速过 快,造成危险;
项
⑹步行时患者可以佩带矫形器。
3.步行训练 以矫治异常步态,促进步行转移能力的恢 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训练方法之一。
4
概述
4.步行周期 是指完成一个完整步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即指自一条腿向前迈步该足跟着地时起,至该足跟再次着 地时止所用的时间,称为一个步行周期。在每个步行周期
中, 又可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
概述
5
(1)支撑相:指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间,即从足跟着地到
基
2.肌力训练 3.关节活动度训练 4.平衡训练
础 步
5.协调训练
行
6.感觉训练 7.疼痛的处理
训
练
7
步行训练方法--基础步行训练
单腿负重
步行功能训练培训课件
1
学习内容
1.步行训练的概念 2.基础步行训练 3.减重步行训练 4.步行能力训练
5.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正训练
1/25/2021
步行功能训练
1
2
概述
1.自然步态 指人在正常自然的条件下移动身体,交替 迈出脚步的定型的姿态称为自然步态。
2.基本要素 合理的步行周期、步长、步宽、步频、足 角;躯干平衡稳定;降低能量消耗及省力等。
解
训
练
1/25/2021
步行功能训练
6
7
步行训练方法--基础步行训练
靠
步
墙
行
伸 髋
分
↓
解
离
训
墙 站
练
立
1/25/2021
步行功能训练
7
8
步行训练方法--基础步行训练
步
行
患 腿
分
上
解
下 台
训
阶
练
1/25/2021
步行功能训练
8
9
步行训练方法--基础步行训练
步
患腿
行
支撑 伸髋
分
站立
解
训
健腿 跨越
练
1/25/2021
步行功能训练
3
概述
4
(1)支撑相:指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间,即从足跟着地到
足趾离地的过程,占整个步行周期的60%。支撑相分期:足跟着地、
全足底着地、支撑相中期、足跟离地、足趾离地。
(2)摆动相:指足趾离开地面腾空向前迈步到该足再次落地之间的
时间,占整个步行周期的40%。摆动相分期:摆动初期(又称加速
期)、摆动中期、摆动末期(又称减速期)。
1/25/2021
学习内容
1.步行训练的概念 2.基础步行训练 3.减重步行训练 4.步行能力训练
5.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正训练
1/25/2021
步行功能训练
1
2
概述
1.自然步态 指人在正常自然的条件下移动身体,交替 迈出脚步的定型的姿态称为自然步态。
2.基本要素 合理的步行周期、步长、步宽、步频、足 角;躯干平衡稳定;降低能量消耗及省力等。
解
训
练
1/25/2021
步行功能训练
6
7
步行训练方法--基础步行训练
靠
步
墙
行
伸 髋
分
↓
解
离
训
墙 站
练
立
1/25/2021
步行功能训练
7
8
步行训练方法--基础步行训练
步
行
患 腿
分
上
解
下 台
训
阶
练
1/25/2021
步行功能训练
8
9
步行训练方法--基础步行训练
步
患腿
行
支撑 伸髋
分
站立
解
训
健腿 跨越
练
1/25/2021
步行功能训练
3
概述
4
(1)支撑相:指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间,即从足跟着地到
足趾离地的过程,占整个步行周期的60%。支撑相分期:足跟着地、
全足底着地、支撑相中期、足跟离地、足趾离地。
(2)摆动相:指足趾离开地面腾空向前迈步到该足再次落地之间的
时间,占整个步行周期的40%。摆动相分期:摆动初期(又称加速
期)、摆动中期、摆动末期(又称减速期)。
1/25/2021
《步行功能训练》课件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步行表现 、量表评估、仪器检测等 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步 行功能训练效果。
评估周期
定期评估,如每周、每月 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 训练计划,确保训练效果 。
步行功能训练的改进建议
增加训练强度
结合日常生活
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增加步行训练的强 度,如增加步数、时间或坡度等。
将步行功能训练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如上下楼梯、家务活动等,提高训练 效果。
《步行功能训练》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步行功能训练概述 • 步行功能训练的原理与技术 • 步行功能训练的实践与应用 • 步行功能训练的效果评估与改进 • 总结与展望
01 步行功能训练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步行功能训练是指通过特定的训 练方法,改善步行能力、提高步 行的稳定性和舒适度,以及预防 和纠正步行障碍的一系列训练。
耐力训练
进行有氧运动,提高心 肺耐力和持久力。
步行功能训练的应用场景
康复治疗
针对因疾病或损伤导致的步行 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
健身锻炼
提高普通人的心肺功能和身体 素质,促进健康。
竞技体育
针对运动员进行步态和体能训 练,提高竞技水平。
老年人护理
帮助老年人改善步行功能,提 高生活质量。
步行功能训练的实践案例
步行功能训练的适应人群
介绍步行功能训练适合的人群,包括老年人、慢性疾病患 者、康复期患者和运动员等,以及不同人群的训练特点和 注意事项。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1 2 3
新技术与步行功能训练的结合
探讨如何将新技术(如虚拟现实、智能设备等) 应用于步行功能训练中,以提高训练效果和趣味 性。
《步行功能训练》课件
康复治疗
预防和康复管理
理解预防和康复管理的意义和方法, 以及预防和康复管理在步行功能训练 中的应用。
掌握康复治疗的原则和手段,以及康 复治疗在步行功能训练中的作用。
03
步行功能训练的方法与技术
平衡训练
总结词
平衡训练是步行功能训练的基础,通 过一系列静态和动态的平衡练习,提 高患者的平衡感和稳定性。
运动生物力学基础
步态周期
了解步态周期的阶段和过 程,以及步态周期在步行 中的作用。
力矩和力平衡
掌握力矩和力平衡的概念 和原理,以及力矩和力平 衡在步行中的影响。
关节力学
理解关节力学的原理和机 制,以及关节力学在步行 中的作用。
康复医学基础
康复评定
了解康复评定的目的和方法,以及康 复评定在步行功能训练中的应用。
训练效果的持续性与长期影响
短期与长期效果的评估
对步行功能训练的短期和长期效果进行评估,以了解训练效果的 持续性和长期影响。
康复效果的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训练计划和方案,提高康复效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降 低复发风险。
患者自我管理和家庭支持
强调患者自我管理和家庭支持在维持训练效果中的作用,以提高患 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THANKS
循序渐进
02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难 度,避免过度训练和损伤。
持之以恒
03
鼓励患者坚持训练,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以期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综合治疗
04
步行功能训练并非万能,需结合其他治疗方法 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以全面促进患者的
康复。
05
步行功能训练的挑战与展望
训练方法的创新与改进
掌握肌肉的分类和功能,以及肌肉在步行中的运动原理。
《步行功能训练》课件
源自步行功能训练的步骤1
评估
对患者进行步行能力评估,了解其现有情况和康复需求。
2
制定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步行功能训练计划。
3
器材选择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能力,选择适合的步行辅助器材。
4
逐步训练
从简单的步行训练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挑战。
步行训练的注意事项
1 保持姿势正确
保持直立姿势,抬头挺胸,注意脊柱和关节的对齐。
2 平衡练习
进行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或站立行走,以提高平衡能力。
3 适量休息
注意适时休息,以避免肌肉疲劳和过度用力。
常用的步行辅助器材
行走手杖
行走手杖是最常见的步行辅 助器材之一,可以提供额外 的支持和平衡。
助行器
助行器适用于需要更多支持 和稳定性的患者,具有更大 的可靠性和可调节性。
膝关节支撑
膝关节支撑能够提供额外的 支持和稳定性,减轻膝关节 的压力。
李华
李华是一个年轻的运动员,通过步行功能 训练,他在康复后恢复了比赛水平,重新 参加运动比赛。
总结和建议
步行功能训练对于康复患者来说至关重要。通过评估、制定计划、逐步训练以及使用适当的辅助 器材,患者可以提高步行能力,增强身体功能,恢复自理能力。
《步行功能训练》PPT课 件
欢迎来到《步行功能训练》PPT课件,让我们一起探索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步 行功能训练的步骤,步行训练的注意事项,常用的步行辅助器材,步行功能 训练的进阶练习,案例分享,以及总结和建议。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康复训练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步骤。通过综合训练, 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步行功能训练的进阶练习
1
评估
对患者进行步行能力评估,了解其现有情况和康复需求。
2
制定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步行功能训练计划。
3
器材选择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能力,选择适合的步行辅助器材。
4
逐步训练
从简单的步行训练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挑战。
步行训练的注意事项
1 保持姿势正确
保持直立姿势,抬头挺胸,注意脊柱和关节的对齐。
2 平衡练习
进行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或站立行走,以提高平衡能力。
3 适量休息
注意适时休息,以避免肌肉疲劳和过度用力。
常用的步行辅助器材
行走手杖
行走手杖是最常见的步行辅 助器材之一,可以提供额外 的支持和平衡。
助行器
助行器适用于需要更多支持 和稳定性的患者,具有更大 的可靠性和可调节性。
膝关节支撑
膝关节支撑能够提供额外的 支持和稳定性,减轻膝关节 的压力。
李华
李华是一个年轻的运动员,通过步行功能 训练,他在康复后恢复了比赛水平,重新 参加运动比赛。
总结和建议
步行功能训练对于康复患者来说至关重要。通过评估、制定计划、逐步训练以及使用适当的辅助 器材,患者可以提高步行能力,增强身体功能,恢复自理能力。
《步行功能训练》PPT课 件
欢迎来到《步行功能训练》PPT课件,让我们一起探索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步 行功能训练的步骤,步行训练的注意事项,常用的步行辅助器材,步行功能 训练的进阶练习,案例分享,以及总结和建议。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康复训练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步骤。通过综合训练, 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步行功能训练的进阶练习
1
步行功能训练
• 使双足离地,下肢向前摆动,将双足越过双 杖落地点的前方并着地。
• 再将双拐向前伸出以取得平衡。
• 注意:
– 注意在摆动时容易出现膝关节屈曲,躯干前屈 而跌倒的危险,应特别加强保护。
3、四点步
• 为一稳定性好、安全而缓慢的、接近自然 行走的步行方法。
• 适应症
– 上抬骨盆肌的肌力较好的双下肢运动障碍者 – 下肢无力患者 – 老年人
• 腋杖: 自然站立,身高减去41cm即为腋杖的长度,股骨大转子 的位置为把手的位置;或自然站立,小趾前外侧15cm处 到腋窝的距离即为腋杖的长度,屈肘30度,腕背伸处为 把手的位置
• 前臂杖: 以前臂和手共同承重,在其上端部有臂托,中部有杖柄, 臂托和杖柄之间的一段向后倾斜以使臂托承受一部分体 重,臂托和杖柄之间的距离应小于患者前臂的长度,即 应小于掌心到肘关节的长度。
• 注意事项
– 训练过程中,治疗人员应经常测量患者的血压 和脉搏,如果血压降低、脉搏加快,提示所调 整的倾斜角度不当
借助辅助具完成起立训练
借助他人帮助完成起立训练
两手握拐杖从地面的起立动作(截 瘫)
单手握拐杖从地面的起立动作
站立平衡训练
• 站立平衡能力是完成步行的必要基础。站 立平衡训练也可在平行杠内进行,首先需 要完成静态站立平衡训练,然后再进行动 态站立平衡训练。
• 室内行走:
• 能完成平行杆内行走后,即可练习室内行走, • 包括平地行走,上下楼梯,走斜坡,摔倒后自
己站起
上、下楼梯训练
• 上楼梯:
用健足上第一个台阶:病人先把重心转移到患腿上,然后用健侧 足上第一个台阶,健腿向前迈时,治疗者帮助患膝向前下方运动。
•用患足上第二个台阶:病人把 重心前移到健腿上,为了克服 患腿向前迈步时的伸肌痉挛, 治疗者可用手放在胫骨前面帮 户患者屈髋屈膝并将患足带到 第二个台阶,同时防止患者用
• 再将双拐向前伸出以取得平衡。
• 注意:
– 注意在摆动时容易出现膝关节屈曲,躯干前屈 而跌倒的危险,应特别加强保护。
3、四点步
• 为一稳定性好、安全而缓慢的、接近自然 行走的步行方法。
• 适应症
– 上抬骨盆肌的肌力较好的双下肢运动障碍者 – 下肢无力患者 – 老年人
• 腋杖: 自然站立,身高减去41cm即为腋杖的长度,股骨大转子 的位置为把手的位置;或自然站立,小趾前外侧15cm处 到腋窝的距离即为腋杖的长度,屈肘30度,腕背伸处为 把手的位置
• 前臂杖: 以前臂和手共同承重,在其上端部有臂托,中部有杖柄, 臂托和杖柄之间的一段向后倾斜以使臂托承受一部分体 重,臂托和杖柄之间的距离应小于患者前臂的长度,即 应小于掌心到肘关节的长度。
• 注意事项
– 训练过程中,治疗人员应经常测量患者的血压 和脉搏,如果血压降低、脉搏加快,提示所调 整的倾斜角度不当
借助辅助具完成起立训练
借助他人帮助完成起立训练
两手握拐杖从地面的起立动作(截 瘫)
单手握拐杖从地面的起立动作
站立平衡训练
• 站立平衡能力是完成步行的必要基础。站 立平衡训练也可在平行杠内进行,首先需 要完成静态站立平衡训练,然后再进行动 态站立平衡训练。
• 室内行走:
• 能完成平行杆内行走后,即可练习室内行走, • 包括平地行走,上下楼梯,走斜坡,摔倒后自
己站起
上、下楼梯训练
• 上楼梯:
用健足上第一个台阶:病人先把重心转移到患腿上,然后用健侧 足上第一个台阶,健腿向前迈时,治疗者帮助患膝向前下方运动。
•用患足上第二个台阶:病人把 重心前移到健腿上,为了克服 患腿向前迈步时的伸肌痉挛, 治疗者可用手放在胫骨前面帮 户患者屈髋屈膝并将患足带到 第二个台阶,同时防止患者用
步行功能训练...
减重步行训练--禁忌证
• 脊柱不稳定;下肢骨折未充分愈合或关节 损伤处于不稳定阶段;患者不能主动配合; 运动时诱发过分肌肉痉挛;体位性低血压; 严重骨质疏松症;慎用于下肢主动收缩肌 力小于2级,没有配置矫形器者,以免发生 关节损伤。
减重步行训练--组成
• 减重步行训练系统: • 减重悬吊系统 • 步行系统
室内步行训练—注意事项
• ⑴行走训练时,注意安全。 • ⑵正确选择适当的行走辅助具和行走步态。 • ⑶要根据患者的身高和手臂长度,正确选 择和使用适合的助行架、腋拐或手杖。 • ⑷当患侧下肢支撑力<体重的50%时,不宜 使用单腋拐;患侧下肢支撑力<体重的90% 时,不宜使用手杖;双下肢支撑力总和< 体重的100%时,不宜使用助行架
15 °跖屈~10 °背屈
10 °背屈~0 ° 0 °~20 °跖屈 20 °~10 °跖屈 10 °跖屈~0 ° 0°
正常步态的维持,应为髋关节前屈30°,后伸10°;膝关节充分伸展,屈曲60°;踝关节跖屈20°,背伸15°
步行能耗
• 正常步行能耗 正常人以舒适的速度,即约4.5~5km/h的 速度步行时耗能不大,有实验表明,平地常速步行时的能 耗为0.33kJ/min· kg(0.8cal/min· kg),步速增加或步态 改变时能耗增加。 • 异常步行能耗 • 偏瘫时步行的能耗增加65%; • 截瘫后增加2~4倍; • 单侧膝上截肢步行时能耗增加60%~70%,双侧膝上截肢 能耗增加则为100%; • 单侧膝下截肢,能耗增加10%、双侧膝下截肢能 • 耗增加则为40%~50%。
通过对步行能力进行宏观分级大致了解患者的步
行水平。常用Hoffer步行能力分级和Holdden步行
功能分类
㈠临床分析
步行功能训练演示文稿
减重步行训练 操作程序
• 常规操作和常用治疗参数
– 减重程度:一般为体重的0%~30%
– 减重步行速度:因平板的起始速度不同,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接 近正常的步速训练中枢性损伤患者
– 训练时间:30~60 min/次,或根据患者情况分节进行 – 训练频率:不低于3 ~ 5次/ – 疗程:8 ~ 12周
• 患腿支撑伸髋站立,健腿跨越障碍
• 靠墙伸髋踏步
• 侧方迈步、原地迈步
第38页,共79页。
单腿负重
第39页,共79页。
→
靠 墙 伸 髋 离 墙 站 立
第40页,共79页。
患 腿 上 下 台 阶
第41页,共79页。
患
健 腿 跨 越 障 碍
腿 支 撑 伸 髋 站 立
,
第42页,共79页。
靠 墙 伸 髋 踏 步
第23页,共79页。
步态分析 临床分析-测量法(足印法)
• 检测程序
– 在受试者足底涂上白色粉末
– 受试者在行走若干步后,从一侧足跟着地时开始计时 ;走完全程后于同一侧足跟着地时停止计时
– 记录及计算平均步行周期时间
– 测量行走距离、左右步长、跨步长、步宽 – 判断步态是否对称
– 计算步频、步行速度
• 定义
– 三维步态分析是现代实验室所采用的数字化的、高科技 的步态分析系统,集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于一体, 是现代步态评定的必备手段
• 组成
– 摄象机、反光标记点、测力台、表面肌电图、计算机分析 系统
第27页,共79页。
2、步行能力判定
•步行能力评定是一种相对精细的、半定量评定,通过 对步行能力进行宏观分级大致了解患者的步行水平。 常用Hoffer步行能力分级和Holdden步行功能分类
第十三章 步行功能训练
精品课件
步行周期
定义:步行周期(gait cycle)是指完成一个 完整步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即指自一条 腿向前迈步该足跟着地时起,至该足跟再次 着地时止所用的时间,称为一个步行周期。
在每个步行周期中, 又可分为支撑相和摆动 相。
精品课件
肌肉活动
肌肉收缩是人体活动的动力的基础因素。 骨骼肌的运动特点是受人的意志支配,所以运 动时的主要核心就是肌肉收缩,其它器官、系 统的活动都是围绕并保证这一核心的活动而发 生的。
③对痉挛严重的可行局部肌肉神经阻滞,必 要时给以伸膝矫形器以辅助治疗。
④加强拮抗肌肌力训练如靠墙马步蹲、功率 自行车训练、登山器踏踩训练、直腿抬高 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
精品课件
膝过伸矫治方法
①股四头肌牵伸训练 ②股四头肌肌力训练 ③膝关节控制训练 ④臀大肌肌力训练。
精品课件
臀大肌步态矫治方法
臀大肌肌力训练:伸膝后踢腿/ 抗阻后踢腿;俯卧背飞;靠墙 伸髋踏步;倒退步行,随患者 能力的提高。 活动平板训练:
精品课件
步态分析
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 GA) 是利用力学概 念和已掌握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 体行走功能的状态进行客观的定性分析和 (或)定量分析,并为临床及康复治疗进 行有益的指导和疗效评价。
分析方法分为临床分析和实验室分析。
精品课件
㈠临床分析
包括观察法和测量法。 观察法为定性分析,一般采用目测的方法获
精品课件
减重步行训练--治疗作用
⑴使患者身体重心的分布趋于对称,减少步 行中下肢相关肌群的收缩负荷;
⑵改善和加大下肢关节的活动范围; ⑶减重状态下可以调节下肢的肌肉张力,输
入正常的步行模式; ⑷提高步行安全性,消除患者步行中的紧张
步行周期
定义:步行周期(gait cycle)是指完成一个 完整步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即指自一条 腿向前迈步该足跟着地时起,至该足跟再次 着地时止所用的时间,称为一个步行周期。
在每个步行周期中, 又可分为支撑相和摆动 相。
精品课件
肌肉活动
肌肉收缩是人体活动的动力的基础因素。 骨骼肌的运动特点是受人的意志支配,所以运 动时的主要核心就是肌肉收缩,其它器官、系 统的活动都是围绕并保证这一核心的活动而发 生的。
③对痉挛严重的可行局部肌肉神经阻滞,必 要时给以伸膝矫形器以辅助治疗。
④加强拮抗肌肌力训练如靠墙马步蹲、功率 自行车训练、登山器踏踩训练、直腿抬高 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
精品课件
膝过伸矫治方法
①股四头肌牵伸训练 ②股四头肌肌力训练 ③膝关节控制训练 ④臀大肌肌力训练。
精品课件
臀大肌步态矫治方法
臀大肌肌力训练:伸膝后踢腿/ 抗阻后踢腿;俯卧背飞;靠墙 伸髋踏步;倒退步行,随患者 能力的提高。 活动平板训练:
精品课件
步态分析
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 GA) 是利用力学概 念和已掌握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 体行走功能的状态进行客观的定性分析和 (或)定量分析,并为临床及康复治疗进 行有益的指导和疗效评价。
分析方法分为临床分析和实验室分析。
精品课件
㈠临床分析
包括观察法和测量法。 观察法为定性分析,一般采用目测的方法获
精品课件
减重步行训练--治疗作用
⑴使患者身体重心的分布趋于对称,减少步 行中下肢相关肌群的收缩负荷;
⑵改善和加大下肢关节的活动范围; ⑶减重状态下可以调节下肢的肌肉张力,输
入正常的步行模式; ⑷提高步行安全性,消除患者步行中的紧张
步行功能训练
第一手资料,然后根据经验进行分析 • 测量法是一种简单定量分析方法,常用足印法 测定时间参数、距离参数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步态分析
• 观察法
– 采用肉眼观察并分析步行中 人体运动的形式与姿势情况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步态分析
• 步态观察
– 一般采用自然步态,即最省力的步行姿态。观察包 括前面观、侧面观和后面观。需要注意全身姿势和 步态,包括步行节律、稳定性、流畅性、对称性、 重心偏移、手臂摆动、诸关节姿态与角度、患者神
目录
靠 墙 伸 髋 踏 步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侧方迈步、原地迈步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 步行能力评定是一种相对精细的、半定量评定,通过 对步行能力进行宏观分级大致了解患者的步行水平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 平行杠内训练
• 助行器步行训练 • 腋拐步行训练 • 使用手杖的步行训练 • 驱动轮椅训练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 骨关节因素:由于运动损伤、骨关节疾病、先天畸形、截肢、
手术、疼痛和关节松弛等对步态的影响
• 神经肌肉因素:中枢神经损伤:原发性因素主要是肌肉张力失 衡和肌肉痉挛;继发性因素包括关节和肌腱挛缩畸形、肌肉萎
缩、代偿性步态改变等;外周神经损伤包括神经丛损伤、神经
干损伤、外周神经病变等导致的特定肌肉无力性步态等;儿童 患者可伴激发性骨骼发育异常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步态分析
• 定义
– 即让受试者在足底涂上白色粉末,然后在步行通道上 (一般为4~6m)行走,用秒表记录步行时间,通过 足迹测量有关步行距离和时间参数,再进行运动学分 析,并根据被检查者的步态特征,为治疗师制定治疗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步态分析
• 观察法
– 采用肉眼观察并分析步行中 人体运动的形式与姿势情况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步态分析
• 步态观察
– 一般采用自然步态,即最省力的步行姿态。观察包 括前面观、侧面观和后面观。需要注意全身姿势和 步态,包括步行节律、稳定性、流畅性、对称性、 重心偏移、手臂摆动、诸关节姿态与角度、患者神
目录
靠 墙 伸 髋 踏 步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侧方迈步、原地迈步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 步行能力评定是一种相对精细的、半定量评定,通过 对步行能力进行宏观分级大致了解患者的步行水平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 平行杠内训练
• 助行器步行训练 • 腋拐步行训练 • 使用手杖的步行训练 • 驱动轮椅训练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 骨关节因素:由于运动损伤、骨关节疾病、先天畸形、截肢、
手术、疼痛和关节松弛等对步态的影响
• 神经肌肉因素:中枢神经损伤:原发性因素主要是肌肉张力失 衡和肌肉痉挛;继发性因素包括关节和肌腱挛缩畸形、肌肉萎
缩、代偿性步态改变等;外周神经损伤包括神经丛损伤、神经
干损伤、外周神经病变等导致的特定肌肉无力性步态等;儿童 患者可伴激发性骨骼发育异常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步态分析
• 定义
– 即让受试者在足底涂上白色粉末,然后在步行通道上 (一般为4~6m)行走,用秒表记录步行时间,通过 足迹测量有关步行距离和时间参数,再进行运动学分 析,并根据被检查者的步态特征,为治疗师制定治疗
运动治疗技术步行训练测试练习题
.正常人的步幅
A,等于步长 B.是步长的2倍C.又称跨步长
D.相当于支撑相与摆动相之和E.两足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基础步行训练包括
A.步行基础训练B.步行分解训练C.体位适应性训练
D.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训练
E.平衡和协调性训练
.治疗性步行
A.可用KAF。或拐杖B.可在室外行走 C.无功能价值
D.能预防并发症E.耗能小
.运动学分析是一种定量的描述性分析过程,是研究步行时肢体运动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 :人体重心分析、廓清机制、步行时间一空间测定和肢体节段性运动测定。
.社区性步行是指患者可借助AF。、手杖等,独立地完成在社区内步行,包括过马路、超市购物(上下自动扶梯
)、乘坐交通工具等。
.偏瘫步态即典型的划圈步态,表现为下肢伸肌张力过高,廓清不充分,左右骨盆高低不对称。迈步时通过身体 带动骨盆向前摆动,膝关节不能屈曲而划圈迈出患腿。
.步行训练的注意事项①注意安全。行走训练时,要提供安全、无障碍的环境及减少不必要的困扰;衣着长度不 可及地,以防绊倒;穿着合适的鞋及袜,鞋带须系牢,不可赤足练习行走;②要借助于辅助具行走时,要选择适当 的行走辅助具和行走步态;③要根据患者的身高和手臂长度,帮助患者选择高度和长度适合的助行架、腋拐或手杖 。腋拐的腋托高度是从患者的腋前裳到足外侧15Cm处地面的距离或腋前裳垂直到地面的距离再加5cm,把手高度为 伸腕握住把手时,肘部呈30。屈曲,或手柄与股骨大转子持平。手杖的手柄高度与腋拐的手柄高度相同,平股骨大 转子;④如使用腋拐,嘱患者通过把手负重而不是靠腋托,以防伤及臂丛神经,腋托应抵在侧胸壁上;使用手杖时 ,把手的开口应向后;使用四脚拐时,与手支撑杆垂直间距大的两脚在外,间距小的两脚靠近身体,以利于稳定支 撑;⑤当患侧下肢支撑力<体重的50%时,不宜使用单腋拐;患侧下肢支撑力〈体重的90%时,不宜使用手杖;双 下肢支撑力总和<体重的100%时,不宜使用助行架。
步行功能训练描述
生活 方式等等,在生理机制上都是动力定型的建立。 动力定型具有稳定性,它是按固定程序进行活 动的模式;但也具有灵活性,即它是综合的衍 射模式,在条件改变时,能使动力定型更适合 于客观条件的要求。一般地说,习惯一类的动 力定型,稳定性较大、灵活性较少。技能一类 的动力定型则灵活性比较大。动力定型在一定 条件下形成,也可以在新的条件下加以改造或 发展。
影响步行的因素
• 骨关节因素:由于运动损伤、骨关节疾病、 先天畸形、截肢、手术、疼痛和关节松弛 等步行的影响。 • 神经肌肉因素:中枢神经损伤:原发性因 素主要是肌肉张力失衡和肌肉痉挛;继发 性因素包括关节和肌腱挛缩变形、肌肉萎 缩等。
步行训练前的准备
• 步行的条件: • 1.良好负重,单腿负重达体重的3/4。 • 2.站立平衡达2级以上,躯干、骨盆有一 定的控制能力。 • 3.能完成有控制的屈髋屈膝运动。 • 4.肌张力均衡,无关节变形。 • 5.无空间结构定位障碍,无严重的认知功 能障碍等
步行功能训练
鲁西骨科医院康复医学科 ----魏彬 qq:361774726
内容
• • • • 1、概述 2、步行训练的条件 3、步行训练 4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第一节
•
概述
基本概念
• 1、自然步态:人在正常自然的条件下移动 身体,交替迈出脚步的定性的姿态。 • 2、步态的动力定型(什么叫动力定型?)
负重期和单腿支撑期的异常运动及 后果
异常运动 原因 后果 一、髋关节内收1、外展肌肌力减弱 支撑面 2、内收肌肌力增加 变窄导 3、本体感觉减退 致平衡丧失 二、髋关节伸展1、 髋关节外展肌或 不充分 控制能力减弱 2、髋关节屈曲挛缩 3、髋关节屈肌肌力增加
异常运动
后果 身体前进 幅度减小, 速度减慢 三、膝关节伸展 1、 股四头肌无力 能量需求 不充分 2、膝关节屈曲挛缩 增加;站立 3、腘绳肌肌力增加 相稳定性降低 4、腓肠肌活动增加 导致站立相时间
影响步行的因素
• 骨关节因素:由于运动损伤、骨关节疾病、 先天畸形、截肢、手术、疼痛和关节松弛 等步行的影响。 • 神经肌肉因素:中枢神经损伤:原发性因 素主要是肌肉张力失衡和肌肉痉挛;继发 性因素包括关节和肌腱挛缩变形、肌肉萎 缩等。
步行训练前的准备
• 步行的条件: • 1.良好负重,单腿负重达体重的3/4。 • 2.站立平衡达2级以上,躯干、骨盆有一 定的控制能力。 • 3.能完成有控制的屈髋屈膝运动。 • 4.肌张力均衡,无关节变形。 • 5.无空间结构定位障碍,无严重的认知功 能障碍等
步行功能训练
鲁西骨科医院康复医学科 ----魏彬 qq:361774726
内容
• • • • 1、概述 2、步行训练的条件 3、步行训练 4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第一节
•
概述
基本概念
• 1、自然步态:人在正常自然的条件下移动 身体,交替迈出脚步的定性的姿态。 • 2、步态的动力定型(什么叫动力定型?)
负重期和单腿支撑期的异常运动及 后果
异常运动 原因 后果 一、髋关节内收1、外展肌肌力减弱 支撑面 2、内收肌肌力增加 变窄导 3、本体感觉减退 致平衡丧失 二、髋关节伸展1、 髋关节外展肌或 不充分 控制能力减弱 2、髋关节屈曲挛缩 3、髋关节屈肌肌力增加
异常运动
后果 身体前进 幅度减小, 速度减慢 三、膝关节伸展 1、 股四头肌无力 能量需求 不充分 2、膝关节屈曲挛缩 增加;站立 3、腘绳肌肌力增加 相稳定性降低 4、腓肠肌活动增加 导致站立相时间
步行功能训练33157
足趾离地的过程,占整个步行周期的60%。支撑相分期:足跟着地、
全足底着地、支撑相中期、足跟离地、足趾离地。
(2)摆动相:指足趾离开地面腾空向前迈步到该足再次落地之间的
时间,占整个步行周期的40%。摆动相分期:摆动初期(又称加速
期)、摆动中期、摆动末期(又称减速期)。
6
步行训练方法--基础步行训练
1.体位适应性训练
距离和速度。 ⑸先选择较平整的路面,逐渐到较复杂的
步
路面行走。
行
⑹所有实用技术应先在治疗室内进行模拟 训练,待熟练后再到实际环境中训练。
训
练
25
步行训练方法--机器人步行
康复机器人旨在利用机器人的原理。辅助或 者替代患者的功能运动,或者进行远程康复 训练。这是康复工程与康复医疗结合最紧密 的部分之一。
室内 步行 训练 注意 事项
23
步行训练方法--步行能力训练
社
⒈环境适应性训练
区
⒉过马路
性
⒊超市购物 ⒋乘坐交通工具
步
行
训
练
24
步行训练方法--步行能力训练
⑴注意安全,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社
⑵专人保护,治疗师应站在患者的患侧。
区
⑶患者必须具有他动态平衡能力。 ⑷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延长步行的
性
3.步行训练 以矫治异常步态,促进步行转移能力的恢 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训练方法之一。
4
概述
4.步行周期 是指完成一个完整步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即指自一条腿向前迈步该足跟着地时起,至该足跟再次着 地时止所用的时间,称为一个步行周期。在每个步行周期
中, 又可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
概述
步行功能训练PPT课件
6
正常步行周期中骨盆和下肢各关节角度的变化
步行周期
骨盆
关节运动角度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首次着地 承重反应 站立中期 足跟离地 足趾离地 摆动初期 摆动中期 摆动末期
5°旋前 5°旋前 中立位 5 °旋后 5 °旋后 5 °旋后 中立位 5 °旋前
30 °屈曲 30 °屈曲 30 °屈曲 ~0 ° 0 °~10 °过度伸展 10 °过度伸展~0 ° 0 °~20 °屈曲 20 °~30 °屈曲 30 °屈曲
①步长 ④步宽 ⑦步速
②步长时间 ③步幅 ⑤步频 ⑥步行周期 ⑧足偏角
编辑版ppt
19
测量法--注意事项
①正式检查前,让患者试行至自然行走方式 再测试;
7
步态分析
• 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 GA) 是利用力学概 念和已掌握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 体行走功能的状态进行客观的定性分析和 (或)定量分析,并为临床及康复治疗进 行有益的指导和疗效评价。
• 分析方法分为临床分析和实验室分析。
编辑版ppt
8
临床分析
• 包括观察法和测量法。 • 观察法为定性分析,一般采用目测的方
步行功能训练
编辑版ppt
1
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概述 步行训练基本条件 步行训练 步行能力训练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编辑版ppt
2
基本概念
1.自然步态 指人在正常自然的条件下移动身 体,交替迈出脚步的定型的姿态称为自然步 态。
2.基本要素 合理的步行周期、步长、步宽、 步频、足角;躯干平衡稳定;降低能量消耗 及省力等。
法获得第一手资料,然后根据经验进行 分析。 • 测量法是一种简单定量分析方法,常用 足印法测定时间参数、距离参数。
《运动治疗技术》第十三章 步行功能训练(概述)
肌肉活动
正常步行周期中骨盆和下肢各关节角度的变化
关节运动角度 步行周期 骨盆 首次着地 5°旋前 髋关节 30 °屈曲 膝关节 0° 踝关节 0°
承重反应
站立中期 足跟离地 足趾离地 摆动初期 摆动中期 摆动末期
5°旋前
中立位 5 °旋后 5 °旋后 5 °旋后 中立位 5 °旋前
30 °屈曲
30 °屈曲 ~0 ° 0 °~10 °过度伸展 10 °过度伸展~0 ° 0 °~20 °屈曲 20 °~30 °屈曲 30 °屈曲
步行周期
定义:步行周期(gait cycle)是指完成一个 完整步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即指自一条腿 向前迈步该足跟着地时起,至该足跟再次着地 时止所用的时间,称为一个步行周期。 在每个步行周期中, 又可分为支撑相和摆动 相。
肌肉收缩是人体活动的动力的基础因素。 骨骼肌的运动特点是受人的意志支配,所以运 动时的主要核心就是肌肉收缩,其它器官、系 统的活动都是围绕并保证这一核心的活动而发 生的。 步行控制与肌肉收缩和关节运动具有复 杂的关联。肌肉活动具有步行速度及环境依赖 性。 步态异常与肌肉活动的异常通常有密切 关联。
步行能耗
第十三章 步行功能训练
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述 步行训练前准备 步行训练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 指人在正常自然的条件下移动 身体,交替迈出脚步的定型的姿态称为自然 步态。 2.基本要素 合理的步行周期、步长、步宽、 步频、足角;躯干平衡稳定;降低能量消耗 及省力等。
0 °~15 °屈曲
15 °~5 °屈曲 5 °屈曲 5 °~35 °屈曲 35 °~60 °屈曲 60 °~30 °屈曲 30 °屈曲~0 °
0 °~15 °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操作和常用治疗参数 ①减重程度:一般减重不超过体重的30 %~40%。 ②减重步行速度:因平板的起始速度不同,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接近正常的步速 训练中枢性损伤患者。 ③训练时间:30~60 min/次,或根据患 者情况分节进行。 ④训练频率:不低于3 ~ 5次/周。 ⑤疗程:8 ~ 12周。
脊柱不稳定;下肢骨折未充分愈 合或关节损伤处于不稳定阶段;患者不 能主动配合;运动时诱发过分肌肉痉挛; 体位性低血压;严重骨质疏松症;慎用 于下肢主动收缩肌力小于2级,没有配置 矫形器者,以免发生关节损伤。
减重步行训练--组成
减重步行训练系统: 减重悬吊系统 步行系统
减重步行训练--操作程序
减重步行训练--注意事项
⑴悬吊固定带要适当,不能诱发患者痉挛; ⑵减重程度要适当; ⑶悬吊装置必须可靠; ⑷训练过程中必须有医务人员在场进行指导 和保护; ⑸避免活动平板起始速度过快或加速过快, 造成危险; ⑹步行时患者可以佩带矫形器。
㈣机器人步行
康复机器人旨在利用机器人的原 理。辅助或者替代患者的功能运动,或 者进行远程康复训练。这是康复工程与 康复医疗结合最紧密的部分之一。 可穿戴式机器人: 上肢外置装置 下肢外置装置
在人的腰骶部脊髓中存在一个类似的 中 心型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 CPG),能控制感觉相关的 运动环路。
减重步行训练--治疗作用
⑴使患者身体重心的分布趋于对称,减少 步行中下肢相关肌群的收缩负荷;
⑵改善和加大下肢关节的活动范围;
⑶减重状态下可以调节下肢的肌肉张力, 输入正常的步行模式; ⑷提高步行安全性,消除患者步行中的紧 张和恐惧心理。
㈤室内步行训练
⒈平行杠内训练 ⒉助行器步行训练 ⒊腋拐步行训练 ⒋使用手杖的步行训练 ⒌驱动轮椅训练
室内步行训练—注意事项
⑴行走训练时,注意安全。 ⑵正确选择适当的行走辅助具和行走步态。 ⑶要根据患者的身高和手臂长度,正确选 择和使用适合的助行架、腋拐或手杖。 ⑷当患侧下肢支撑力<体重的50%时,不 宜使用单腋拐;患侧下肢支撑力<体重的 90%时,不宜使用手杖;双下肢支撑力总 和<体重的100%时,不宜使用助行架。
第十三章 步行功能训练
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述 步行训练前准备 步行训练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第三节 步行训练
步行训练是以矫治异常步态,促进步 行转移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使用 3.手术矫治 4.药物 5.理疗
减重步行训练--适用范围
⑴神经系统疾病。 ⑵骨关节疾病和运动创伤恢复期。 ⑶假肢、矫形器穿戴前后的下肢步态训练、 年老、体弱、久病卧床患者、体重过重、 有严重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腰腿痛患者。 ⑷从功能训练的角度可以用于控制和协调 姿势障碍的训练、步行训练、直立位作业 训练、平衡训练、转移训练等。
减重步行训练--禁忌证
㈥社区性步行训练
⒈环境适应性训练 ⒉过马路 ⒊超市购物 ⒋乘坐交通工具
社区性步行训练--注意事项
⑴注意安全,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⑵专人保护,治疗师应站在患者的患侧。 ⑶患者必须具有他动态平衡能力。 ⑷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延长步行的距 离和速度。 ⑸先选择较平整的路面,逐渐到较复杂的路 面行走。 ⑹所有实用技术应先在治疗室内进行模拟训 练,待熟练后再到实际环境中训练。
二、步行训练方法
(一)基础训练
1.体位适应性训练 2.肌力训练 3.关节活动度训练 4.平衡训练 5.协调训练 6.感觉训练 7.疼痛的处理
㈡步行分解训练
1.单腿负重 2.靠墙伸髋→离墙站立 3.患腿上下台阶 4.患腿支撑伸髋站立,健腿跨越障碍 5.靠墙伸髋踏步 6. 侧方迈步、原地迈步
㈢减重步行训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