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7年高考作文的总体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今年高考作文的总体印象
今年的高考作文虽然没有明确要求考生写论述类文章,但是,题目中有要求: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很明显,这样的提示是引导考生写论述类文章的。
从阅卷过程看,今年绝大多数考生都能使用论述类文章的文体来撰写考场作文,多数文体和语体符合要求。但是,今年的考场作文还是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思维能力偏弱。表现在对题目涉及的问题缺少一定深度的思考,多数考生只是阐释三种书的概念,缺乏更深一步的思考。这个问题,一方面是题目本身造成的。因为题目中“思考”的对象是谁,说得不够清楚,后面又来一个“评说”作家的看法,让考生有些把握不定。但是,很多考生平时不善于思考的短板,在这个题目中表现了出来。比如,只是对三本书的概念加以界定,就是“思考”了吗?作家为何用三本书来比喻一个人应该做的大事?这三本书的概念相互关系是怎样的?不读有字之书,只是积极投入生活,会怎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不去阅读心灵之书,又会有怎样的后果?这些,本来是可以深入思考的,但很多考生并没有这样“思考”下去。
二、缺乏独立思考和质疑精神。所谓理性精神,就是不盲从,能够依靠自己的理性独立判断是非。马克思曾经说过,他崇尚的格言是“怀疑一切”,也就是说,他绝不盲从,任何事情他都要经过独立思考来判断。这真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学习的高尚品质。然而,考生在高考考场上,很少会对作文题目所涉及到的问题质疑。
今年的作文题: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我看到的作文,几乎绝大部分没有对这位作家的说法质疑,似乎这种说法天经地义,不用怀疑。然而,仅仅从逻辑上我们就可以怀疑这种说法。有字之书是实写,无字之书其实是一种比喻,把投入实际的社会生活比喻为“读书”,通过社会生活学习知识。这个比喻,用“读书”比喻“学习”,两者有相通之处,逻辑上是合理的。然而,作家又提出一个“心灵之书”的概念,即使我们能理解作家的意思是指人的精神反省,但把“反省”比喻为阅读心灵之书,这是很牵强的。其次,社会实践是无字之书,心灵之书难道就不是无字之书?有字和无字,在逻辑上已经是穷尽了所有的“书”,你节外生枝又搞出一个心灵之书来,是否不合逻辑?
我们还能够从语义上提出质疑。人必须读这样三本书吗?少读一本会怎样?比如,唐诗里有这样两句诗: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说的是秦末各
地人民起来反抗秦朝的统治,两位领袖刘邦和项羽并非读书人。他们可能识点字,但起码读书不多,却成了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而跟着他们造反的很多英雄人物,有很多是不识字的,比如樊哙,原来只是一个卖狗肉的。刘邦最后平定天下,跟着他干的很多人,都封侯拜相,在人生上不能说不成功。而对现代社会的普通人来说,最有可能不读的,是心灵之书。当然,这位作家并没有说少读一本书会怎样,但从他的语义上猜测,他是想表达,人只有读了这样三本大书,才能成功。但很多人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未必。很可惜我们几乎找不到能够这样质疑作文材料的考生。
有人对我说,面临这样一种关系到人生走向的考试,谁敢轻易提出质疑?我却认为,恰恰是考生在平时缺乏这样的质疑思维,才不敢在高考时大胆质疑。而且,在出题者明显保持中立姿态,明显鼓励考生大胆思考,独立讲出自己观点时,考生还误认为这位作家的观点是出题者支持的,因此只敢战战兢兢用阐释的方式答题,这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我多次说过,我们评阅一篇高考作文,对观点从不做限制。关键是,你的观点要符合逻辑,要言之成理,而不是胡搅蛮缠。而这,是需要在平时训练的。今年几乎没有一篇作文对作家的说法提出质疑,这是我最遗憾的事情。
总之,在论述类文章的写作中,第一步是文体和语体上符合要求,要写得像论述类文章。第二步是在思维上有深度,要有研究的习惯,敢于怀疑一切,敢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论述类文章,才能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