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总结

基础知识

1、生字

宰割筹划彷徨仰慕殷红元勋奠基选聘谣言背诵昼夜昆仑挚友萦带纠纷曛铤锋芒毕露家喻户晓可歌可泣阖鲜为人知当之无愧妇孺皆知马革裹尸截然不同鞠躬尽瘁至死不懈

衰微赫然迭起小楷卓越漂白校补何妨独裁梳头抱歉秩序深宵伴侣硕果澎湃大无畏沥尽心血群蚁排衙潜心贯注慷慨淋漓舀

锲而不舍气冲斗牛迥乎不同目不窥园兀兀穷年心不在焉仰之弥高望闻问切揩咳嗽调羹绞肉薪金校对草率悠然抹杀疙瘩不以为然深恶痛绝

2、解词

根据给出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马革裹尸

2、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而不舍

3、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穷年

4、很不一样。迥,差得远。迥乎不同

5、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衙,衙门群蚁排衙

6、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气冲斗牛

7、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睛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目不窥园

8、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一反既往

3、文学常识

■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臧克家,诗人,山东诸城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回忆鲁迅先生》选自《萧红全集》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294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4、语法:

(1)、副词

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或语气等。常用的副词有:很、更、最、都、只、才、就、没、不、非常、已经、曾经、刚刚、立刻、马上、忽然、终于、大概、简直、难道等。

(2)、介词

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自、往、朝、在、当(方向、处所或时间),把、对、同、为(对象或目的),以、按照(方式),比、跟、同(表比较),被、叫、让(表被动)

阅读理解

1、主题

■《邓稼先》作者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50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说和做》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革命精神。

■《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2、课后题

一、找出文中表现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不同个性、品质的词语及细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文中的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的个性、品质截然不同。奥本海默是锋芒毕露,读研究生时就常打断别人的报告,即便到了中年,成为名人,有时还会这样。而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作者把奥本海默与邓稼先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精神品质,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二、朗读课文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课文第五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去思考。结尾处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说明了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他有着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品质。

三、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

四、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问题探究)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歌曲《中国男儿》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五、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战士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试根据课文内容做简要分析。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潜心学术,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敢于为人民讲话,对敌人无所畏惧,是“说了就做”。这反映了闻一多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以及对不同道路的选择。他的“说”和“做”相互贯通,正是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大勇的志士的体现。

六、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结合文中一两个例子,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明确:“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入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闻先生在演讲中“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了他“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