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_原子的构成_第2课时_鲁教版

合集下载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3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教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3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第三节原子的构成课型新授第2 课时第周年月日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2.学会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道分子、原子的根本性质;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但使用、书写、记忆都不方便,所以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关键点理解“相对〞的含义教学媒体多媒体素材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板书设计第三节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构造二、原子中的电子三、相对原子质量公式1 公式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填表: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 1 0氧8 16镁12 12铁26 56相对原子质量=三、相对原子质量公式1公式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复习: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10-26Kg×10-26Kg书写、记忆、使用都不方便×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那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由原子核决定的。

总结:1.2.3.4.5.请看下表,按要求答复以下问题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 1 0氧8 16镁12 12铁26 56个别答复、书写以下说法是否正确?1.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真实质量。

3.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

观察P39几种常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并与原子构造相比拟。

在线测试P401.,2.长话短说P43讨论:科学家发现相对原子质量为1、2、3的三种氢原子,你认为它们在构造上有什么异同。

挑战自我P43 1,2,3⑴请把左图中的空白处填完整。

⑵通过填表,分析数据,你从中得出什么规律〔至少写两条〕①②③相对原子质量=。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鲁教版化学九上2.3原子的构成(二) 课件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鲁教版化学九上2.3原子的构成(二) 课件

原子核 电子层
最外电子层
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核电荷数
排布特点2: 原子的第一层 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 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电子 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1层 的不超过2个电子)。
+11 2 9
+11 2 7 2
你能归纳出核外电子排布有哪些规律?
【思考】分析下列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特点?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等于或多于4个
【思考】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做高速的运动。 它们会相互碰撞吗?电子在核外的排布会有 什么特点?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排布特点1:电子在核 外是分层排布的
(电子在核外是按照 能量由低→高,而由 里→外分层排布的)
【思考】能否用一个更简明的图形来表示原 子的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呢?
原子结构示意图
+3 21 +4 22 +5 23 +6 24 +7 25 +8 26 +9 27 +10 28
Li
Be
BC
N
O
F
Ne
+11 281 +12 282 +13 283 +14 284 +15 285 +16 286 +17 287 +18 288
Na Mg Al
Si
P
S
Cl
Ar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等于8个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2)
复习回顾
1.原子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原子核是由哪 些粒子构成的?它们的带电情况如何?
2.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 子不显电性?

鲁科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课件 PPT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第2课时 参考课件1(共18张PPT)

鲁科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课件 PPT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第2课时 参考课件1(共18张PPT)

2.如何计算一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 =
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 3.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有哪些不同呢?
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 1.661×10-27千克
原子质量是真实数值,单位是千克;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相对值,它的 国际单位是“一”,符号是“1”,通常省略不写。
氢原子实际质量 碳原子实际质量
= 氢原子实际质量÷ u
碳原子实际质量÷ u
=
1 12
二、新课讲解
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原子质量

1

6

8

11
0
1
1.67×10-27kg
6
6
1.993×10-26kg
8
8
2.657×10-26kg
12
11
3.818×10-26kg
6
1.993×10-26kg
12

8
8
8
2.657×10-26kg
16

11
12
11
3.818×10-26kg
23

26
30
26
9.288×10-26kg
56
你能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来解释吗?
二、新课讲解
原子实际质量之比=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A B
=
A÷u B÷u
u是不为0的 数
u是碳12原子质量 的1/12,即 1.66×10-27kg
二、新课讲解
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
二、新课讲解
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不同点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 种粒子。在化学反应中 分裂,重新组成新物质 的分子。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原子的构成 (2)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原子的构成 (2)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1
0
1

6
6
6

8
8
8

11
12
11

17
18
17

26
30
26
1、不同种原子之间有哪些区别? ▪ 不同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不同。
2、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吗? 氢原子的中子数为0,因此,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3、质子、中子、电子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 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一样。
卢瑟福获1908年 诺贝尔化学奖
大宇宙和小宇宙的美是统一的
行星绕太阳旋转
原子的构成
原__子_核__ 原子
_质_子_(每个质子 带一个单位 正 电荷) 中__子_(不带电)
_核_外__电__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 负 电荷)
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
观察表格,思考下列问题原子种类ຫໍສະໝຸດ 质子数原子的质量测定值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千克 即1.99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57千克 即2.657×10-26千克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288千克 即9.288×10-26千克
知识的拓展
▪ 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 “夸克”构成。
有关夸克的结构和性质仍有探索和研究中……
汤姆森的原子模型
在汤姆森的原子模 型中,原子是一个球 体像一个西瓜;正电 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 内,而电子象西瓜子 那样镶嵌在原子里面。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第二课时PPT课件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第二课时PPT课件
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等于8个(氦为2个), 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电子, 也不易得电子—— 相对稳定结构
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决数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4.氯化钠的形成
Na+ 阳离子
Cl- 阴离子
NaCl 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构成的
① 离子的形成 阳离子( + ) 失电子 原子 得电子 阴离子( - )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氢H 1
钠 Na 2
8
1
氦 He 2
镁 Mg 2
8
2
锂 Li 2 1 铝 Al 2
8
3
铍 Be 2 2 硅 Si 2
8
4
硼B 2 3 磷 P 2
8
5
碳C 2 4 硫 S 2
8
6
氮 N 2 5 氯 Cl 2
8
7
氧 O 2 6 氩 Ar 2
8
8
氟F 2 7 氖 Ne 2 8
①第一层最多排2e, ②第二层最多排8e;
D B、C 。
(2)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A、B 。
(3)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D 。
(4)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C 。
(5)属于阴离子的是 其离子符号是
B,
F- 。
练习5、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表示:
1)该微粒有 y与微粒的
+x 2 8 y
3个
电子层。
化学性质
关系非常密切。
2)当y=8时, 若该微粒为中性原子,
知识回顾:
质子
原子核
1、原子
中子
核外电子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三、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1、定义: 以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 其它原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课件共36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课件共36页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任务三
探究资料: 电子排布规律:
2 ⑴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第一层最多容纳__个电子, 8 第二层最多容纳__个电子。
⑵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3)先排第一层,排满第一层再排第二层依次类推。
探究问题:你能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画出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吗?
NaCl
归纳总结
一、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后带正电,为阳离子。
失去几个电子就带有几个单位的正电荷。
阴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后带负电,为阴离子。
得到几个电子就带几个单位的负电荷。 二、离子符号的书写
在元素符号的 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电荷,数字 在 前,
正负号 在后, “1”省略不写。
三、离子符号及其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Mg2+: 表示镁离子 2Mg2+: 前“2”表示两个镁离 子 后“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 的正电荷
道尔顿 (1803年原子)
汤姆逊
卢瑟福 (1919年质子)
(1897年电子)
查 德 年威 中克 子( ) 1932
下 一 个 会 是 你 吗
盖 尔 夸曼 克( ) 1964 年
下一页
当堂检测
1、某粒子有12个质子、12个中子和10个电子构成, 该粒子是( ) D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 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
授课人:张霞
1、初步了解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学会用原子结 构示意图表示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 3、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 用。 4、了解离子的形成,能区分原子、离子 结构示意图,学会书写离子符号,并能 说出符号的意义。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2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2 鲁教版
碳原子;
2.墙角长期堆 放了一堆煤球, 等煤球用完了 却发现墙都变 黑了,而且无
法擦去;
碳原子
煤球

3.水银由汞原 子构成,水银 温度计能指示 出温度的高低。
汞原子 温水 时后 银
温 度 计 低升
39℃
升 38℃ 温
37℃
啦!
36℃
35℃
谢 谢!
符号
H O Na Cl C—12 C—13 C—14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 子数
1
0
1
8
8
8
11
12
11
17
18
17
6
6
6
6
7
6
6
8
6
谢谢大家帮我 们解开了身世之谜, 但我们还是不太了解 自己,下面有几个生 活中的现象,你们能 从中发现一些我们的 特征吗?
1.石墨由碳原 子构成,报纸 上的一个墨点 就含有1018个
汤姆森
我知道啦,原来 我们原子内部都含 有一种原子核和 带负电荷的电 子两部分组成 的!
型原 子 结 构 模
电子
质子 中子
现在大家 跟我一样明白 了吧:原子核 是由带正电的 质子和不带电 的中子构成的。
名称
氢 氧 钠 氯 碳—12 碳—13 碳—14
原子的构成
Powerpoint Templates
原子的游戏
参与者: 氢原子、
粒这 ? 是又
什是 么什 微么 粒微
氧原子
啦分 解 !
我们能组合 成分子,那我 们就是不能再 分的最小粒子 吗?同学们, 你们知道吗?
1897年,汤姆 森等人认真分析 了高压放电管的 阴极射线,发现 了原子中存在带 负电荷的电子。

化学:九年级上鲁教版2.3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教案

化学:九年级上鲁教版2.3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教案

O2-,Cl-,S2-等。
你能看出原子的性质与原子的核外电
子排布有什么关系?
决定原子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
层上的电子数。
观察附录 元素周期表
5.元素周期表 6.原子序数
组成世界万物的元素,只有一百多 记忆 1~18 号元素的名称、顺序及符号。 种,它们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连续 的,核外电子排布和原子的性质还有明 思考:决定原子序数的是什么? 显的规律性。
课题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学情分析
重点 难点 关键点 教学媒体 教学方法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课型
新授
第周
年月日
1.认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子的观
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3.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可分性,逐步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观
学性质的粒子就是原子。
⑵原子核都含有质子和中子。事实:氢原子核没有中子。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本节知识 结构
构成
原子核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核电荷数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原子
原子很小,但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高速运动
原子不显电性: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的性质
书写、记忆、使用都不方便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真实质量。
以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 6 的碳原 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g 或 Kg
子(碳 12)的质量的 1/12(约 1.66 3.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
×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 量越大。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2课时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2课时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2课时【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1〕知道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能说出原子的实践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能依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停止复杂的计算。

〔2〕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原子得失电子后会构成离子〔4〕知道离子的表示方法2.进程与方法〔1〕逐渐看法到用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来权衡原子质量的大小会使权衡结果更接近惯例的数据范围,这是一种重要的迷信方法。

〔2〕经过多媒体教学手腕及直观的言语,诱发先生的想像力,添加先生对微观粒子的理性看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停止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等辨证唯心主义观念教育。

【教学重点】〔1〕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2〕对原子结构表示图的剖析【教学难点】〔1〕原子结构表示图〔2〕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课前预备】多媒体素材【课时布置】1 课时【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虽然一切原子都十分庞大,但是它们的质量仍存在差异。

例如,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1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

这么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运算都很不方便,为此,国际上一致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计量原子的质量。

二、新课学习二、原子质量的计量以碳12 原子质量的1/12 作为基准,计算出其他原子的相对质量,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视频:相对原子质量在这里值得我们留意的是: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是个比值原子实践质量越大,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越大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1我们读表格:一些常用的相对原子质量表中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全部采用〝四舍五入〞法取整数值〔氯由上表可知:计量原子的质量时,采用〝碳 12 原子质量的1/12〞作为基准,所得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要比采用〝千克〞作为基准所得的实践原子质量数值更繁复,更便于比拟和运算。

例: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一个硫原子的质量是5.3152×10-25Kg,求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解:规范=1.993×10-26Kg×1/12=1.66×10-27Kg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5.3152×10-25Kg/1.66×10-27Kg=32答: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2]读表格,找出相对原子质量与粒子个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多识一点:计量中的迷信一要迷信选择计量单位,以使得计量结果易于比拟和运算。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册3.1《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参考教案2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册3.1《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参考教案2

3. 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离核最远,能量最高的电子层叫最外层每个电子层最多可以排布多少个电子呢?4. 〔了解〕每个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数〕。

提问:第N层最多能容纳多少电子?那么教材中氙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18、18、8。

指导学生填表:1~18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找出规律。

5.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板书四、离子的形成在1~18元素中,哪些属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三类元素的原子在反响中怎样使其构造稳定?小结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原子构造示意图的意义:请同学们研究一下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的情况,自己得出结论。

稳定构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到达8个(假设第一层为最外层,到达2个)的构造三类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及其②提问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的关系。

小结课堂练习1.M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M n+与N 元素的阴离子N m-核外电子排布一样,那么N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A.m+n+a B.m+n-aC.a-n-m D.a+m-n2.对于“具有一样质子数的粒子〞,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一定具有一样的电子数B.不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粒子C.可能是原子和分子D.一定是同种元素的粒子2.三种元素的粒子X m-、Y n+、Z p+都有一样的电子层构造,n>p,那么它们的核内质子数(依次用X、Y、Z表示)关系为( )A.X=Y=ZB.Y>Z>XC.X>Z>YD.Z=Y>X3.以下粒子示意图中,表示+2价阳离子的是( ) 数。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离子的个数。

学生讨论假设单核粒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那么该粒子为原子;假设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那么该粒子为阳离子;假设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那么该粒子为阴离子。

3.1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 教案(鲁教版八年级全)

3.1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 教案(鲁教版八年级全)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重点
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认识微粒的特征。 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难点
物质变了,其中的微粒怎么变?
教学方法
实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仪器药品
仪器:锥形瓶、烧杯、注射器、集气瓶、量筒、烧杯、小型喷雾器、胶头滴管 等。
3.1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教案(鲁教版八年级全)
课题
分子和原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 间隔基本特征: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 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 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 析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 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发展目标: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 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药品:氨水、水、醋酸(酸醋)、酚猷、品红、方糖、酒精等。
其他教学用具:黄豆、芝麻、酚儆染过的小花、多媒体教学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2课时原子质量的计量原子中的电子离子课件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2课时原子质量的计量原子中的电子离子课件鲁教版
3. 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稳 定结构。
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
例如:钠原子(Na)失去 1 个电子,形 成带 1 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Na+);
原子得到电子后变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例如:氯原子(Cl)得到 1 个电子,形成 带 1 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Cl –) 。
易得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阴_____
(填“阴”或“阳”)离子。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 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 对身体不好哦~
Na + 11 2 8 1
Cl + 17 2 8 7
失去一个电子
得到一个电子
Na+ + 11 2 8
Cl – + 17 2 8 8
Mg + 12 2 8 2
S + 16 2 8 6
失去两个电子
得到两个电子
Mg2+ + 12 2 8
S 2– + 16 2 8 8
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作用, 就形成了新的物质——氯化钠(NaCl),它是 食盐的主要成分 。
除氯化钠外,氧化镁(MgO)、氯化钾 (KCl)等很多物质都是由离子构成的, 离 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交流共享
新课探究
原子质量的计算
以碳 12 原子的实际质量(1.993×10-26 kg) 的 1/12 作为基准,计算出其他原子的相对质量, 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共15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共15张PPT)

E
1、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AC
2、属于稳定结构的是 BCE 3、属于原子的是 ADE
4、属于阳离子的是 C
5、属于阴离子的是 B
6、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D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排布特点1:电子在核外是按照能量由低→高, 由里→外分层排布的 排布特点2: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 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 有1层的不超过2个电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核
+ 15 2 8 5
原子核带正电
质子数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也叫最外层)
+2 2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 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11日星期四7时28分56秒07:28:5611 November 2021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上午7时28分5 6秒上午7时28分07:28:5621.11.11
Mg 2+
离子所带电荷数
Cl 若离子所带电荷数=1时,
-
(1略去不写 ),如
想一想怎样表示? 两个镁离子: 2Mg2+
氧氧离原子子结结构构示示意意图图
oO2- +8 2 86
我们知道,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 子,那么离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吗?
Na
Cl
失 去 一 个 电
得 到 一 个 电


_
4、离子也是构N成a+物质的一种粒子Cl
NaCl
点燃
钠 + 氯气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化学2.3.2原子的构成 教案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化学2.3.2原子的构成 教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课题: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2课时)总第1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原子中的电子是怎样运动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并会应用。

2、知道稀有气体原子结构、金属原子结构、非金属原子结构的特点,在化学反应中是怎样得失电子的。

3、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知道离子是怎样形成的,学会离子的表示方法,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离子。

●教学重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的形成过程、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离子的形成过程。

●考点、易错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应用●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第一课时已经认识原子结构,并知道了电子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但怎样做高速运动不容易想象,到底有什么规律,核外电子对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有什么作用,这都将成为本节课学习的难点。

●课时: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设计们无法知道它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电子能运动,说明电子本身有一定的能量。

【质疑】你认为原子中的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呢?【课件】介绍波尔的原子模型,引导学生说明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含义。

【课件】展示1-20号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能总结出核外电子的排布有什么规律吗?【质疑】由原子结构示意图能否总结出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一般规律?【简介】稀有气体元素:8(He为2),是一种稳定结构。

【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变的,改变的是原子核外的电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活动二】认识离子的形成:以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为例讲解离子的形成过程。

【小结】离子的符号、意义、分类。

【质疑】钠、镁、铝原子容易形成什么离子?氧、氟、氯原子容易形成什么离子?(资料:得到一个电子和失去一个电子消耗的能量相同)【小结】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金属原子:小于4,不稳定,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大于或等于4,不稳定,易等到电子,形成阴离子;稀有气体原子:8,稳定。

鲁教版化学-第3节原子的构成-二课时

鲁教版化学-第3节原子的构成-二课时

授课日期: 2012 年 9 月 26 日星期三第三节课课型:新授课题: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主备人:刁振苓课标要求:认识原子的构成,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知道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内容和学情分析: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

本课题学习原子的构成,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

由于本课题教材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故教材编排简洁扼要,内容浅显,而且较多地穿插了图、表等资料,既增强了直观性,一目了然,又便于进行类比、分析,启发学生的想像。

学习建议:(参考《助学》之“一周纲要”栏目)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质量的意义,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2.学会计算原子的相对原质子量。

知识点(重点、难点):1. 相对原质子量的概念与计算2. 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涵义。

实验准备:原子结构的放大模型、原子内部运动的动画片。

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 原子的结构2.原子中的电子决定了原子的什么?二、新课讲解原子虽小,但却有一定的质量。

查阅资料,请看以下四种原子的实际质量1个碳原子:1.977×10-26kg1个氢原子:1.67×10-27kg1个氧原子:2.657×10-26kg1个铁原子:9.288×10-26kg【提出问题】:用这样小的数量来表示原思考、讨论相互交流意识到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激起无穷的想象。

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子的质量很不方便,能不能用一种化繁为简的方法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好写、好记、好用呢?【诱思】:会计记帐通常用“万元”作单元,例如5万元记作“5”,不用画那么多“0”了。

像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很多,如商店以“件”为单位记录当天销售汽水的量……【阅读教材】:第41页,以小组为单位,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相 转化
得电子
阳离子
得电子
原子
失电子
失电子
阴离子
练习
《配套练习册》和《学习与检测》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氯化钠的形成
微粒 比较 原子 离子
结构
质子数
= 电子数
阳离子:质子数 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 电子数
>
稳定 性
失 金属原子易 电子 得 非金属原子易 电子
不显电性
具有稳定性
阳离子带 正 电荷 阴离子带 负 电荷
电性
符号
Na、Cl
Na+、Cl-
金属元素原子
(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越活泼)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次外层变成最外层
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3、非金属元素:除个别元素以外,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 个。 (越多越容易得电子,化学性质越活泼) 非金属元素原子 易得电子 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总结:金属、非金属元素原子都未达到稳定结构,但都有达到稳 定结构的趋势,只不过达到稳定结构的方式不同,有的通 过失电子,有的通过得电子。这也是它们发生化学反应的 根本原因。
LOGO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第2课时

这 些 电 子 是 如 何 运 动 的 ?

我是氧原子的原 子核我的周围有 八个电子在高速 运动

探索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
1、电子是否在同一区域运动? 2、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否相同? 3、能量与电子运动的区域有什么关系? 4、你想象电子是如何运动?
现在我们来看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运动
部分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外电子的排布
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电子层数:1、2、3、4、5、6、7……
能量越低,离核越近;能量越高,离核越远。
如何把核外电子分 层排布形象地表示 出来?
原子结构示意图
该层上电 子数
+8
原 子 核
2
6
练习画
原子结构示意图
质 子 数
电 子 层
找规律
从图中,你能得到那些结论?
1、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都有8 个电子,He为 2 个
(惰性气体元素) 这样的结构也叫稳定结构
注Hale Waihona Puke :离子一定达到稳定结构。而且与某种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即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原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可能是离子或稀有气体原子。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 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