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课题1原子的构成第2课时

合集下载

3.2《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 教案-教育文档

3.2《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 教案-教育文档

课题3 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核心素养】通过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离子的探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两种构成物质微粒——分子与原子这。

在上节课又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展开本节课的学习——离子。

因为学生对原子结构的掌握还不十分熟练,对抽象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又缺乏想象力。

所以如何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能在学习了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的关系后,自然而然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难点)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通过探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重点)【课前准备】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

【教学过程】【导入】离子1.复习物质的构成微粒——分子与原子,引出本节课重点第三种构成物质的微粒,即“离子”2.复习原子的构成,着重原子核与电子的电性,电量。

【活动】画出你想象中原子的结构1.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作品──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

在巩固原子结构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原子的样子。

附文: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

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讲授】核外电子的排布2.设问思考。

(1)既然电子带有负电荷,而原子核含有质子并带有正电荷,那么为什么电子并没有被原子核吸引过来并结合在一起呢?以太阳系行星围绕太阳运转与原子中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做类比。

用发射人造卫星的原理和俄罗斯套娃的模型,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抽象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让学生们得出结论,电子具有能量。

原子的构成 第二课时

原子的构成 第二课时

学完本课题你知道什么 1.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作为标准, 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 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 2、计算式: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1 1个碳原子的实际质量(kg)× 12 个碳原子的实际质量( × 个碳原子的实际质量 (Ar)
找规律: 找规律: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 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 原子的质子数 中子数的关系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氯 铁 质子数 1 6 8 11 17 26 中子数 0 6 8 12 18 30 相对原子质量 1 12 16 23 35 56
规律: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规律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
课题1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第二课时(共2 第二课时(共2课时)
原子
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
原子核
原子构成
质子( 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不显电性) 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
(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个某原子的实际质量(kg) 个某原子的实际质量( 个某原子的实际质量
3.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练习: 练习 : 有关原子的相对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 D ) 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 C、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 、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C-12]的质 的质 量的1/12为标准 , 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 量的 为标准, 为标准 所得的值。 所得的值。 D、相对原子质量是质子数加中子数 、

教案课题1原子的构成

教案课题1原子的构成

课题1 原子的构成教学目标认知目标⑴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⑵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⑶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1.能力目标⑴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⑵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⑶初步教学生运用形象的比喻减少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2.情感目标⑴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⑵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⑶逐步培养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⒈原子构成。

⒉相对原子质量教学难点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模式课堂讨论法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是分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空气是混合物,氧气是纯净物。

2.什么是原子?原子和分子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学生回答](将学生分成七组,每组六人其中一人是发言,另一人补充。

)学生甲: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而氧气仅由氧气组成的。

学生乙:“不对,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学生丙:“还不行,要从分子的角度来解释:空气是由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分子构成,而氧气仅由氧气一种分子构成所以说空气是混合物氧气是纯净物。

”学生丁:“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

”[评价并小结]各位同学讲的很不错!通过上一单元学习我们一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如水通电分解(见投影)。

那么你们对原子还有哪些问题?[学生讨论]学生1:“我想知道原子究竟能不能再分?”学生2:“原子是不是实心的球体?”学生3:“原子有没有质量?”学生4:“原子和分子哪个大?”……[引入新课]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在本单元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

新课标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 课题1《原子的构成》课件-PPT精品文档

新课标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 课题1《原子的构成》课件-PPT精品文档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 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 心球体。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在汤姆生的原子模 型中,原子是一个球 体;正电荷均匀分布 在整个球内,而电子 都象枣核那样镶嵌在 原子里面. 该模型不久就 被一个实验事 实否定了
正电荷 电子
4、说学法
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辅以多媒体手段, 采用着重于学生探索研究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 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在课堂结构上,我根据学生 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①创设情境——引入问题② 观察归纳——建立模型③讨论研究——深化模型④ 即时训练——巩固新知⑤总结反思——提高认识⑥ 任务后延——张扬个性六个层次的学法,它们环环 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5、说教学程序
①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回忆)原子是如何定义的?该如何理解?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的范围内不能再分。
(引入)原子是否可再分?原子是如何构成的?
②观察归纳——建立模型
化学史实(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
公元前约400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宇 宙万物皆由极微小的、硬的、不可穿透的、不可分割 的粒子组成,即原子。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型说
原子的核式结构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 子核里.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
卢瑟福提 出的原子 核式结构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
波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质子
(引入)用这样小的数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很不方便, 能不能用一种好写、好记、好用的方法来表示原子质 量呢?

《原子的结构》名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原子的结构》名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展示,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练习。
既复习了上节课所学知识,也为下面离子化合物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活动
布置学生活动:根据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猜想氯化钠形成的微观过程,并分小组表演出来。
各小组积极讨论,制定方案。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讲解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失去一个电子就可以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而氯原子最外层有七个电子,易得到一个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两种原子刚好一拍即合,结合在一起,就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氯化钠。钠原子和氯原子得失电子后带上了电荷,不再表示原子,这种新的粒子就是离子。根据离子所带电荷性质不同,可以把离子分为带正电的阳离子和带负电的阴离子。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
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感受到原子的实际质量太小,使用起来很不方面。为相对原子质量的学习埋下伏笔。
播放相对原子质量由来的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
明确相对原子质量的由来。
讲解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以一种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
倾听、思考、理解。
讲解
离子符号的写法。先写出元素符号,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的带电情况,先标数字,再标正负。当电荷数为1时,1省略不写。
学生倾听,感悟。
学生活动
书写氧离子、氟离子、镁离子、铝离子、钙离子的符号。
学生练习。
检验学生对离子符号的书写掌握情况。
学生活动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约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67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57kg,计算一个氧原子大约是一个氢原子质量的多少倍。

课题1 原子的构成2

课题1 原子的构成2

原子的构成我夯基我达标1.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

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50B.86C.136D.222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原子结构以及原子结构中粒子数之间等量关系的理解程度,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原子结构中的等量关系。

即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电荷等量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质量等量关系)。

由题意,氡元素的质子数为86,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6;又由于中子数为136,则相对原子质量为222。

答案: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不能再分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没有单位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子不能再分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而在原子核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故A不正确。

除有一种氢原子核是由一个质子而无中子构成之外,其他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不正确。

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单位为1,一般不写,C不正确。

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而分子则由原子构成,故D正确。

答案:D3.有两种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和18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和19个中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A.核电荷数B.核外电子数C.原子质量D.原子的带电荷量思路解析:中子数的不同使得相对原子质量不等,也就是原子的质量不等。

这种原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答案:C4.“神舟”五号不仅将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还承担着其他的科研任务。

比如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

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

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

它们与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思路解析:根据所给信息,反氢原子是由1个反质子和反电子构成的,反质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反电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课题1原子的构成学案

课题1原子的构成学案

学案【我思我学】议一议:①假如把1杯水分成1/2杯、1/4杯、1/4杯……这样不断地分下去,在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水分到最后便得构成水的最小微粒。

这样微粒能叫水分子吗?②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的、不能再分的小球。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2、想一想: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②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它们有什么区别?③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什么?【同步导学】一、评价要点: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

能分辨常见物质的构成微粒(对于离子,只要求知道NaCl、CaCl2、CaCO3是由离子构成的;对于原子,只要求知道金属单质、金刚石、二氧化硅、硅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会用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描述物质的构成。

2、了解: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由于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不同。

3、了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所发生的改变过程,进而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等基本原理。

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微粒是实际存在的,也是非常微小的。

5、了解:原子内部结构的探索过程。

知道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科学家及其著名实验。

6、理解:原子内部的构成(只考到原子核和电子的层次,不涉及质子和中子)及带电情况、质量分布情况。

二、方法指引:1、你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吗?2、你知道原子是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吗?在原子结构中,要搞清以下几个问题:①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由于每一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一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它们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②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如何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不同,性质不同;分子有大小、有质量;分子间有空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一切分子间都存在作用力;分子有它的内在结构,分子虽小,但人们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或物理手段去移动分子,嫁接分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九年级上第四单元原子的构成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九年级上第四单元原子的构成教案

【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人教九年级上第四单元原子的构成教案课题1:原子的构成课题2:元素主要内容:课题1:原子的构成教学目标:1. 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 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 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教学过程:一. 原子的构成1. 原子的基本性质(1)原子个体小、质量小;(2)原子在不断地运动;(3)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原子的体积很小2.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这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

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它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构成的。

3. 原子结构原子原子核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相对质量为质子的数目决定原子的种类中子中子不带电相对质量为决定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影响原子质量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相对质量为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最外层电子数目决定元素的性质()()()()()(),()()()/(),12131213123118364⎧⎨⎪⎩⎪⎧⎨⎪⎩⎪⎧⎨⎪⎪⎪⎪⎩⎪⎪⎪⎪⎧⎨⎪⎪⎩⎪⎪⎧⎨⎪⎪⎪⎪⎪⎪⎪⎩⎪⎪⎪⎪⎪⎪⎪(1)在原子中: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所带电荷由质子提供,所以原子核所带正电荷的数目(简称为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正电荷的总数(即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相等,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可概括为: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只有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

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因此原子核的密度很大。

(4)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多少,决定了原子的种类,所以同一种类的原子中,其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不同种类的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初三年级组化学科自学型探究学案主备:张世峰时间:8月20日班级姓名
学习内容:第四单元课题1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
听课收获
『小组讨论』
1.结合自学内容,对比P70表4-2和P75表4-3,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如何?
2.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质量有何区别?又有什么联系?
3、现有质量相同的钠、镁、铝三块金属,那一种金属含的原子数最多?哪一种含的原子数最少?为什么?(提示:金属质量与构成这种金属的原子质量及原子数目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核电荷数为92,则其核内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
4.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则这两种原子不相等的是( )
A、核电荷数B、核外电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D、原子所带电量
5.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①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的质量的1/12,③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④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⑤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⑥一般化学计算是采用相对原子的近似值。其中正确的是()
1.6726×10-27kg
一个中子的质量
1.6749×10-27kg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1.67×10-27kg
试计算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总结:
()
相对原子质量=
3.原子的质量≈()的质量=()的总质量+()的总质量
4.已知氧原子中有8个质子,8个中子、8个电子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氧原子的实际质量/(碳12质量×1/12)
A、③④⑤B、④⑤⑥C、③⑤⑥D、②③⑥

(新)人教版化学 原子的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教案)

(新)人教版化学 原子的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教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相对原子质量三局部内容。

第一局部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局部的大小和运动情况。

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教学重点。

为了说明离子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就必须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征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为教学作一个铺垫。

因此教材编写了“核外电子的排布〞。

教材第二局部主要讲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它有不同于宏观物体运动的规律,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对电子层的理解有一定困难,是教学的难点,但不是教学的重点。

此处只要求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有一个初步观念就可以了。

至于原子结构示意图,仅仅作为原子结构的一种表达手段,教学上不作要求,习题上也不要求会画。

第三局部介绍相对原子质量。

由于原子很小,它的质量也很小,所以书写和使用都不方便,于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考虑到此时学生尚无同位素的知识,不便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出来的平均值,所以此处只能要求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做模糊的、初步的了解〔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作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使用〕。

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习运用比照、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逐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原子的构成。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课件(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

《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课件(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

3、用“猜猜我是谁”的方法复习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 由此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则可以使用下列表格:
常见的盐 俗名 化学式
用途
由学生自主完成,并以此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4、通过常见的盐导出碳酸盐的复习;并通过 评价练习评价学生对碳酸盐性质的理解,得出“用
物质的性质解决问题”的方法;
的提高。
②讨论探究法:其教学模式为情景—思考、讨论—交流、归 纳—总结完善。
③ 学业评价:通过提问、解决问题、评价表等方法评价学生的 学习,通过互评、自评等反馈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2、学法: 食盐,生活中常见,人们常用的调味品,学生很熟 悉;常见的盐,前面已有基础,因此在学法上我侧重自
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①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知识 的回顾,归纳出常见盐的用途、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__10__ __1102__ __12__
__9__
1101 __1_2_
___9 _ __11_01 _
__1_2 _
(2)分析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哪些规律? ①___质__子__数__=__核__电__荷__数__=__核__外__电__子__数_______; ②___质__子__数__不__一__定__等__于__中__子__数__(_合__理__即__可__)____。
(可用于检验碳酸盐)
分 析: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钙元素的化合物,把鸡蛋
壳放入盐酸中会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
体。由此可以判断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 碳酸钙

(知识评价)
我会探究:
一包粉末状药品,可能是碳酸钠或者氯化钠,你 能鉴别它究竟是什么吗?简述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A. 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不是所有原子都含有c
课后练习
1.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2.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1
0
1

6
6
6

8
8
8

11
12
11

17
18
17
几种原子的构成
从上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在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3)不是所有原子都含有中子。(4)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则原子种类不同。
三种原子的质量测定值:
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得到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1.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注意】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单位是“1”,一般不读出也不写出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质量
粒子种类
质 量
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
质子
知识点1 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
【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
【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科学实验证明:
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并不说明原子中没有带电粒子,而是质子所带电荷与电子所带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
原子种类
答:氮:14.0 硫:32.1 氯:35.5 钙:40.1

关于原子构成的课件教案

关于原子构成的课件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关于原子构成的课件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原子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3. 让学生掌握原子核和电子的性质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原子的基本概念,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难点:原子核和电子的性质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关于原子构成的课件。

2. 教学素材:原子模型、原子结构示意图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原子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构成。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原子的基本概念。

3. 课堂讲解讲解原子的构成,重点讲解原子核和电子的性质和特点。

4. 课堂练习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本节课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原子构成知识,强调重点。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原子构成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内部结构。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原子核和电子的内部结构。

3. 课堂讲解讲解原子核和电子的内部结构,重点讲解原子核的组成和电子的排布。

4. 课堂练习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本节课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原子内部结构知识,强调重点。

五、课后作业1. 绘制原子结构示意图。

2. 总结原子的性质和特点。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原子间的化学键。

六、教学拓展与深化1. 原子间的化学键讲解原子间的化学键的种类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原子是如何通过化学键形成分子的。

2.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分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让学生了解原子是如何参与化学反应的。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讲解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原子构成的理解程度。

2. 课堂练习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原子构成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反思本节课所教授的原子构成知识,看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反思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看是否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原子构成知识。

人教版九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教案《原子的构成》

人教版九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教案《原子的构成》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原子的构成导学案学生在仔细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对于每一个内容标准的模块仔细分析,原子的构成处于一级标题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该主题帮助学生从微观的观念去学习化学,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

由于本节内容较抽象,因此进行教案设计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多媒体等教案手段,化抽象为直观。

教案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③能进一步认识元素的概念。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习用微观的观念来学习化学。

逐步增强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秘色彩的微观世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激发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

教案重、难点教案重点:原子的构成教案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形成教案方法类比法,讲授法。

教案材料教材,黑板,粉笔。

教案过程《原子的构成》教案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提出问题收集证据我国古代思想家庄子在《天下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一尺长的绳子,今天取其一半,明天取其一半的一半,后天取一半的一半的一半,如此“日取其半”,总有一半留下,所以“万世不竭”。

这句话体现了物质无限可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哲学道理。

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无法再分了。

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呢?可再分,不可再分?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一起来感受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而经历的漫长的探究过程吧。

道尔顿:近代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体。

汤姆生发现电子。

原子中的电子带负电,同学们能解释原子为什么不带电吗?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感受物质的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以及人们对事物认识无止境的追求。

回忆已有知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原子的构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原子的构成》教案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神秘课题 1 原子的构成教课目的1、解原子的构成,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观点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构成的关系。

3、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要点难点原子和相对原子质量观点的形成。

教课方法实验学习法、问题解决法、情境教课法、经验中学习、讲堂议论法。

教课过程引入分子固然很小,但倒是真切存在的,并且在化学反响中具有可分性。

那么,如何证明分子的可分性呢?经过物质的分解反响可以从宏观上察看到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余物质。

例:(大屏幕显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表示图,教师边操作边解说)(学生议论并回答)你察看到了什么现象?经过这些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写出这个反响的文字表达式。

(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解说)氧化汞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受热时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汞原子和氧原子,很多汞原子齐集成金属汞,每两个氧原子联合成一个氧原子,很多氧原子齐集成氧气,可见,在化学反响中,氧化汞分子是能够再分的,而汞原子和氧原子是不可以再分的。

(板书)(教师启迪式发问)在化学反响中原子的不可以再分的,那么用其余方法能不可以把原子再进行切割呢?今日我们就来商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原子的构造:1、(学生察看大屏幕上的构造表示图,剖析原子的构造。

)(教师合时的提示启迪,指引学生充足利用大屏幕上的表格,剖析原子各部分的带电状况。

)附:表格原子原子核核核种类外电质子数中子数电荷子数氢1111碳6666氧8888钠11151111氯171817172、比较表格,组织学生议论,指引学生总结出以下的结论:(1)不一样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样,核外电子数也不一样。

(2)原子核中可能有中子,也可能没有中子。

(3)(在原子里)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4)原子核所带电量 =核外电子所电量3、教师依据学生的剖析,得出原子的构造并板书以下:4、稳固练习:(1)以碳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微粒有哪些?它们是如何构成原子的?(2)原子特别小,有没有质量呢?(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适合小结并指引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几种原子的质量”表。

关于原子构成的课件教案

关于原子构成的课件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关于原子构成的课件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学科:八年级化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构成,掌握原子核和电子的概念。

2. 帮助学生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和电子的关系。

难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讲解、学生实验观察、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原子结构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构成。

2. 讲解原子核和电子:介绍原子核的概念,讲解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3. 学生实验观察:让学生观察原子结构模型,加深对原子核和电子的认识。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关系。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构成。

2. 讲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讲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的,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如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帮助学生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1. 绘制原子结构示意图,标注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的位置。

2. 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存在。

六、教学评估本节课通过课堂提问、学生实验观察、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重点关注学生对原子构成、原子核和电子关系、原子、分子和离子概念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针对学生的疑问,可通过举例、讲解等方式进行解答。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提高课堂互动性。

八、教学拓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结合现代科技,如动画、视频等,展示原子内部的动态过程。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如原子模型制作、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等,增强学生对原子构成的直观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外电子(带负电) 二、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 2.计算式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重点: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不显电性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 ;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原子 种类 氢 碳 氧 钠 氯 铁 质子 数 1 6 8 11 17 26 中子 数 0 6 8 12 18 30 核外电 子数 1 6 8 11 17 26 相对 原子 质量 2 12 16 23 35 56
△通过列举数字, 让学生真切体会 到原子质量书写、 使用时的不便, 从 而更能理解原子 质量的表示方法 ——相对原子质 量
△培养学生的阅 读归纳能力
△学以致用, 加深 对概念的认识
△对学生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
观察找规律
相对原子质量≈质 子数+中子数
△通过对数据的 观察与分析, 找出 规律,拓展思维, 便于运用。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 ;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分 课 时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
环 节 与时间


学 生 活 动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请同学们观察上表: 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 的近似值与什么有关? 课堂小结 5min 布置作业 1min 小组交流“学完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 1: 我们知道了 原子的构成 学生 2: 我知道了原 子不显电性的原 因。 学生 3: 并不是所有 原子的原子核都是 由质子、中子构成 的。„„ △使知识形成脉 络, 让学生巩固知 识

分 课 时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
环 节 与时间
直入主题 讲授新课 39min


学 生 活 动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相对原子质量 [提出问题 出示三种原子的质量测定值 1 个碳原子:1.977×10-26kg 1 个氢原子:1.67×10-27kg 1 个氧原子:2.657×10-26kg 用这样小的数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很不 方便, 能不能用一种化繁为简的方法使原 子质量好写、好记、好用呢? [诱 思] 会计记帐通常用“万元” 作单元,例如 5 万元记作“5” ,不用画那 么多“0”了。像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很多, 如商店以 “件” 为单位记录当天销售汽水的量„„
2.利用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体会科学发展的曲折性,体会科学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重 要贡献。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重 点 难 点 课 前 准 备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量的概念
原子的构成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多媒体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 ;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
第 二 课 时
○这两节课着重 体现学生的主体 地位, 让学生积极 参与其中的思考 和探究, 教师重点 在引导学生正确 的思维和探究, 引 导学生学习新的 知识和技能, 体现 三维目标。
课题 1 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板书设计 两课时 原子核 原子 (居于原 子中央) 中子(不带电) 质子(带正电)
第 二 课 时
观看 [讨论交流]以小 组为单位,设想解 决问题的方法。 交流讨论] 学生 1:我明白了, 用一个比实际质量 更小的质量作比较 的标准,小的原子 质量被它除,得数 就变大了。 学生 2: 这样的数字 最好在两位数以 内,这样用起来方 同学们说得很好,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 便一些„„ 高中化学还会遇到。 今天你领悟了这种思 想方法,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帮 助。 让学生阅读教材 P71 的相关内容 阅读 [投影出示] “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提问】 哪位同学能用一个简洁的式子表 口答 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质量的关系? 从中我们知道: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 练习 计算 值。 运用这个式子我们来计算一下碳、 氢、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阅 读 P71 资 料 及 [阅读感知] 下面让我们来熟悉一下某些 P75 表 4-3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并记住张青莲教授 练习查表 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投影】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过程方法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
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 1.对学生进行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可分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教育。

题 学 目 校
星火一中


年 级

总课时

2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 1 原子的构成


刘占国
学 科
化学
设计来源
教 材 分 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但是相对来说比较重点,对以后的学习有着启下的作用。
学情 分析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是他们并不满足, 因此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