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肌张力障碍怎么治疗
急性肌张力障碍治疗方法是什么
![急性肌张力障碍治疗方法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746761cb90d6c85ec3ac680.png)
急性肌张力障碍治疗方法是什么
*导读:急性肌张力障碍治疗,治疗急性肌张力障碍的方法中,以药物治疗最常见,但除此之外,也还有其他方面的治疗方法,比如,手术治疗就是其中之一。
……
急性肌张力障碍的治疗,应该注意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决定治疗方案,但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种治疗方法,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应该科学的进行自我护理,护理措施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要注意保证休息,避免熬夜,劳累等行为的出现。
*急性肌张力障碍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是治疗急性肌张力障碍疾病的最常见方法,比如,抗胆碱能药就是其中之一,一般用药原则是给予可耐受的最大剂量苯海索口服,这种治疗药物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于可以控制症状;除此之外,地西泮、硝西泮或氯硝西泮对一些急性肌张力障碍的患者来说,会有相对理想的治疗作用。
*2、注射A型肉毒素
局部注射注射A型肉毒素也是治疗急性肌张力障碍疾病的
常见方法之一,一般来说,治疗效果都是相对比较理想的,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治疗方法应该注意做到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决定剂量应个体化,疗效可维持3-6个月,除此之外,这些药物治疗急性肌张力障碍重复注射也会有效。
*3、手术治疗
若是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急性肌张力障碍疾病,比如,外周手术就是其中之一,主要就是针对对严重痉挛性斜颈患者可行副神经和上颈段神经根切断术,但这种手术治疗也并非一定适合所有的人群,但要注意警惕急性肌张力障碍复发的可能;。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749ff5e67cd184254a353575.png)
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锁定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王玉平(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卫华(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肌张力障碍(dystonia )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的以肌张力异常的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与遗传有关。
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包括一大组疾病,有的是遗传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亨廷顿舞蹈病,神经节苷脂病等),有的是由外源性因素引起的(如围生期损伤、感染、神经安定药物)。
西医学名肌张力障碍英文名称 dystonia 所属科室内科 - 神经内科主要病因遗传因素目录2 病因及发病机制Meige 综合征4 诊断及鉴别诊断注射A 型肉毒毒素依据肌张力障碍的发生部位,可分为局限性、节段性、偏身性和全身性。
一般而言,发病年龄越早,症状可能越严重,波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可能性也越大。
发病年龄越大,肌张力障碍越可能保持其局灶性。
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指肌张力障碍只影响到躯体的一部分,如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等。
节段性肌张力障碍累及一个以上相邻部位,如Meige 综合征(眼、口和下颌),一侧上肢加颈部,双侧下肢等。
累及一侧身体时称偏侧肌张力障碍,一般由对侧大脑半球病变所致。
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累及至少一个节段,加上一个以上其他部位。
病因及发病机制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多为散发,少数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或X 染色体连锁遗传,最多见于7~15岁儿童或少年。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发性扭转痉挛绝大部分是由定位在9q32-34的DYTl 基因突变所致,外显率为30%~50%。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也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1(GCH-1)基因突变所致。
在菲律宾Paray 岛,有一种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呈X-连锁隐性遗传。
家族性局限性肌张力障碍,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不完全。
肌张力障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肌张力障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fc075ed53169a4517623a352.png)
肌张力障碍危象的识别和处理
• 识别:肌张力障碍危象,又称肌张力障碍风暴或肌张力障碍持续状态,是一种严 重而罕见的运动障碍急症。临床特征包括快速恶化的全身型肌张力障碍,严重的 躯干扭曲或姿势异常,伴发热、大汗、心动过速、呼吸急促、横纹肌溶解等,可 进展为延髓功能障碍和呼吸衰竭。
• 治疗方法:①寻找诱因并给予相应处理:如治疗感染、恢复以往用药、排除设备 故障或更换脉冲发生器等。②支持性治疗:包括气道保护、镇静和疼痛控制等。 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是首选药物,其他常用的药物还包括丙泊酚、巴比妥类药物和 非去极化肌松药如泮库溴铵等。③控制肌张力障碍症状:单独或联合应用口服抗 胆碱能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巴氯芬等,也可以采用鞘内注射巴氯芬治疗。④ 手术治疗:若患者对上述治疗效果欠佳,应及时进行DBS的手术评估。
唑吡坦等。
药物治疗
• 推荐意见: • (1)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索可用于治疗肌张力障碍,特别是对于全身型和节段型
患者,对儿童和青少年患者更为适合。 • (2)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迟发性肌张力障碍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甲氧氯普胺
等引起的急性肌张力障碍,可以应用抗胆碱能药物。 • (3)儿童起病的全身型和节段型肌张力障碍患者治疗应首选多巴胺能药物进行诊
断性治疗。 • (4)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主要用于治疗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 • (5)苯二氮䓬类药物、巴氯芬、抗多巴胺能药物有一定临床用药经验,尚缺乏大
规模对照研究证据。
药物治疗
• (二)肉毒毒素治疗,推荐意见: • (1)肉毒毒素治疗颈部肌张力障碍疗效肯定(A级推荐),是颈部肌张力障碍治疗的一
• 采用制动治疗、感觉训练等治疗方法,对手部肌张力障碍有一定疗效。 • 多项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的研究发现低频、针对特定皮质如运动前区的多次治
肌张力障碍怎样治疗?
![肌张力障碍怎样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6440d06a32d7375a4178093.png)
肌张力障碍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方法,治疗肌张力障碍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肌张力障碍应该吃什么药。
*肌张力障碍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1.病因治疗如Wilson病驱铜治疗及调整饮食可控制症状,药物诱导肌张力障碍可停药或换药治疗。
2.对症治疗药物诱导急性肌张力障碍用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50mg或地西泮(安定)5~10mg缓慢静脉注射,可快速缓解症状;也可口服地西泮(安定)10~20mg/d,苯海索(三己芬迪)6~30mg/d,L-dopa 1~3g/d,氟哌啶醇(holoperidol)1.5~4.5mg/d,可使约50%的病例症状缓解。
生活指导及生物反馈疗法也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改善症状药物种类虽较多,如地西泮(安定)、劳拉西泮(罗拉)、苯海索(安坦)、扑米酮(扑痫酮)、丙戊酸钠(丙戊酸)、卡马西平、巴氯芬(脊舒)、多巴胺受体激动药、左旋多巴和锂剂等,但无任何一种药物对所有慢性肌张力障碍都有效,临床应对不同患者通过反复疗效观察,寻找有效药物和最佳治疗剂量。
3.肉毒毒素A 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受累肌肉在肌电图引导下注射肉毒毒素A有效率达95%,手部及颈部有效率85%,可维持3~4个月,反复注射疗效维持时间缩短。
4.外科治疗药物及肉毒毒素A注射无效时可选择手术,神经切断术可解除血管对神经压迫,广泛性及偏侧性肌张力障碍可选用丘脑损毁术。
*2、预后不同类型预后不尽相同,一般为良性过程,如原发性书写痉挛症状相当稳定,很少有扩散加重倾向。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肌张力障碍怎么治疗,肌张力障碍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肌张力障碍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肌张力障碍”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罗道病的治疗方案
![罗道病的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e0f7b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1a.png)
罗道病的治疗方案罗道病,又称肌张力障碍或动作障碍,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是身体肌肉不自主地收缩或抽搐,导致患者面部扭曲、不协调的动作以及言语障碍。
罗道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种治疗罗道病的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罗道病的基础,主要通过控制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减轻症状。
以下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1)抗精神病药物:如奋乃静、利培酮等,这些药物可以降低多巴胺神经递质的活动,从而减轻肌肉收缩。
(2)镇静药物:如安定、氯硝西泮等,这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来减轻症状。
(3)抗抑郁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在治疗罗道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改善肌肉张力和恢复肌肉协调性来减轻症状。
以下是常用的物理疗法:(1)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电疗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改变肌肉温度和刺激神经系统来减轻肌肉紧张。
(2)运动疗法:通过进行有氧运动、伸展运动和放松训练,可以改善肌肉协调性和增强肌肉力量,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3. 心理支持罗道病的患者往往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提供心理支持也是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常用的心理支持方法:(1)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患者调整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2)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倾听和理解患者的困扰和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总结起来,治疗罗道病的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活动来减轻症状,物理疗法可以改善肌肉张力和协调性,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和应对困难。
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更好地适应罗道病的挑战。
小儿急性药源性肌张力不全20例临床分析
![小儿急性药源性肌张力不全20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24afee9b89680203d825c2.png)
毒肠炎患儿的血清心肌酶常 明显增高, 多数研究认 为心肌酶的增高与脱水程度和病情轻重相关[ ]也 4, 有相反 观点 的报道 [ 。本文 研究 结果 显示急 性期 轮 6 ] 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 A T I H、 H D C K、 S 、 B H, D C MB均明显高于正常对 照组 , 差异有极显著意 义, 提示 轮状病 毒 肠 炎 急性 期 存 在 心肌 损 害 。中及 重度 脱 水 组 患 儿 血 清 AS L T、 DH、【 DH、 oHB 一 C K、 C MB均 明显高 于无脱水 及轻 度脱 水组 , 比较后 差 [ ] 1 异 有极 显 著 意 义 , 中及 重 度 脱 水 组 AS I T、 DH、— a 2 H D CK 及 C — B H、 K MB的异 常率 分 别为 10 、 [] O 10/ 7.8 、16 和 3 . 3 , O 、56 4. 7 9 6 7 8 高于无脱水及 3 轻度脱水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 表明心肌酶的增高与 [] 脱水 程度 和病情 轻重相关 。 虽然轮状病毒可导致病 毒性 心肌炎[ , 7 也出现 ] 4 心肌酶的升高 , 但应伴有心功能不全、 心源性休克 、 [] 心脏 扩大或严 重 的心 电图改 变 。本 文 中无 达 到病毒 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的病例 , 提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 5 心肌酶升高的原因不是病毒性心肌炎所致 , 而可能 [] 是 由于发热 、 水 、 中毒 、 脱 酸 电解 质 紊 乱 等所 导 致 的 [] 6 继发性 心肌损 害 。本 研 究 中 6 轮 状 病毒 肠 炎 患 O例 儿 A T, DH,— DH, K 及 C MB 的异 常率 S L aHB C K— 分另 为 8 . 3 、1 6 、50 、3 3 和 2. 4 83 9. 6 6 . 0 5. 3 8 [] 7 3 , 肌 的异 常率 随酶种类 的不 同而不 同 , 3 心 非特异 性 的指标 AS L T, DH, HB DH 和 C K 的异常 率较
肌张力异常(肌张力障碍,肌张力异常综合征)
![肌张力异常(肌张力障碍,肌张力异常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79ed7e4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b.png)
肌张力异常(肌张力障碍,肌张力异常综合征)【病因】本病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症状性两类。
(1)原发性肌张力异常最常见来自遗传因素。
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黑质纹状通路中,酪胺酸羟化酶或生物蝶呤功能障碍。
(2)症状性肌张力异常:代谢障碍、变性、炎症、肿瘤等均可引起症状性肌张力异常。
本病仅有少数的神经病理研究,未有肯定的结论。
【症状】典型的肌张力异常如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等诊断不难。
但必须与各种原因引起的肌张力异常相区别。
肌张力异常以起病年龄分为儿童型(12岁以前)、少年型(13~20岁)和成人型(20岁以后)。
成人型肌张力障碍常为局限性,病情不进行性加重,如痉挛性斜颈。
儿童和少年型病情进行性加重,下肢首先累及,然后波及全身,如扭转痉挛。
(一)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成年人起病者最多见。
男女同样受累。
起病多甚缓慢。
颈部的深浅肌肉均可受累,但以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斜角肌及颈夹肌的收缩最易表现出症状。
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时引起头向对侧旋转。
两侧胸锁乳突肌同时收缩时则头部向前屈曲。
两侧斜方肌及颈夹肌同时收缩时则头部向后过伸。
患肌可发生肥大。
当患者试图维持其头部正位时,大多有头部震颤。
(二)扭转痉挛(torsion spasm)多数在5~15岁缓慢起病。
首发症状大多是一侧下肢的轻度运动障碍,足呈内翻跖曲。
行走时足跟不能着地。
缓慢持续的不自主扭转性运动以躯干和肢体近端为最严重,引起脊柱前凸和骨盆倾斜。
不自主运动累及颈项和肩胛带肌时,出现斜颈累及面肌及咽喉部肌肉时,引起面肌痉挛和构音困难。
扭转痉挛在作自主运动或精神紧张时加重,入睡后完全消失。
肌张力在扭转动作时增高,扭转运动停止后则转为正常或减低,隐性遗传型扭转痉挛多呈进行性发展,预后不良,多于起病后若干年死亡,但一部分患者可长期不进展,甚至可自行缓解。
【饮食保健】【护理】【治疗】对于原发性肌张力异常的患者,由于病因不明,且考虑与遗传因素有关,故本病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对症状性肌张力异常的患者,则需要积极地治疗原发性疾病,如代谢障碍、变性、炎症、肿瘤等等。
四肢肌张力高该如何治疗
![四肢肌张力高该如何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1e7a7d7770bf78a652954f5.png)
四肢肌张力高该如何治疗很多患有这个四肢肌张力高都是非常难受,因为这个四肢肌张力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正常的生活,很多人或者孩子的爸爸妈妈们都会很担心,很想知道这个四肢肌张力高该怎么治疗来着,现在就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个四肢肌张力高该如何治疗的一些内容,希望对大家是有所帮助的。
四肢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
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
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
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称为运动性肌张力,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无颤抖、抽搐、痉挛)的重要因素。
而肌张力高则表现为:下肢伸直、内收交叉、呈剪刀状。
主要的类型有1、原发性肌张力障碍:该类病人没有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构造异常,表现为全身性异常如特发性扭转痉挛或局灶性异常如书写痉挛、眼睑痉挛和痉挛性斜颈等,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最为常见。
2、继发性肌张力障碍:是由脑代谢和构造异常引起的,最常受累的部位是基底节壳核、苍白球及丘脑的后核或内侧核。
3、肌张力障碍变异型:表现为肌张力障碍合并其他改变,包括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及肌阵挛性肌张力障碍。
4、遗传变性病伴发的肌张力障碍:是由脑部变性疾病引起的肌张力障碍,如肝豆状核变性病人伴发的肌张力障碍。
四肢肌张力高对患者危害很大,患儿更易激惹,闻声惊吓,持续哭叫,入睡困难,穿衣时难以将其手臂插入袖内,换尿布时不易把两腿分开,洗澡时难将拳头掰开,当下肢刚触及浴盆或水面时,孩子全身立即成僵硬姿势。
肌张力高的患儿下肢伸直、内收交叉,呈剪刀状。
一般治疗四肢肌张力高的方法有1、按摩,但这种按摩的专业性要求很高,另外针灸、理疗、电疗、水疗、矫形手术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手术治疗肌张力高。
3、交错纠正,纠正相反神经支配造成的紊乱,建立正确支配途径,从而改善神经支配功能,让神经、肌肉、关节活动协调。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d596c5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d.png)
(二)根据症状分布分型 1.局灶型:
单一部位肌群受累, 如眼睑痉挛、书写痉挛、痉挛性构音障碍、
痉挛性斜颈等。 2.节段型:
2个或2个以上相邻部位肌群受累, 如颅颈肌张力障碍(Meige综合征)、轴性
肌张力障碍等。 3.多灶型:
2个以上非相邻部位肌群受累。
二、肌张力障碍的分类
(三)根据病因分型 1.原发性或特发性:
的其他特征, 如Wilson病、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亨廷顿舞蹈病、帕金
森综合征等。 4.发作性肌张力障碍:
表现为突然出现且反复发作的运动障碍,发作间期表现正 常➢。发作性起动诱发的运动障碍(PKD, DYT-9),
➢ 依由据突诱然的发动因作素诱发的;不同分为 ➢➢发三作由性种跑过主步度、要运游动形泳诱式等发持:的续运运动动障诱碍发(P;ED, DYT-10),
效用, 无人观察时好转,心理治疗、自我放松及明确疾病性质
后可好转 甚至痊愈。
2.器质性假性肌张力障碍: 眼部感染、干眼症和眼睑下垂应与眼睑痉挛鉴别; 牙关紧闭或颞下颌关节病变应与口一下颌肌张力障碍鉴别; 颈椎骨关节畸形,外伤、疼痛或眩晕所致强迫头位、先天性颈
肌力量 不对称或第Ⅳ脑神经麻痹形成的代偿性姿势等应与痉挛性 斜颈鉴别。
➢ A型肉毒毒素注射可引起局部的化学性去神经支配作用, 可迅速消除或 缓解肌肉痉挛, 重建主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力量平衡, 改善肌肉异常或 过度收缩相关的疼痛、震颤、姿势异常、运动障碍等表现, 明显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故成为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手段。
➢ 美国国立卫生院推荐肉毒毒素用于眼睑痉挛、内收型痉挛性构音障碍、 下颌闭合型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和痉挛性斜颈的治疗。
肌张力障碍的治疗
三、药物治疗
急性肌张力障碍153例临床分析及护理
![急性肌张力障碍153例临床分析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4d9d9e9524de518964b7d0b.png)
2 B al L ( r e E dY 粱永 健搞 j 钝 性 胰 腺 创 估 的 谚断 和音 步 浩 疗 丁
( ) 国外 医 学外 科 学 分 册 ,19 .2 :5 英 99 6 6
引流 ,避免胰液蓄积在腹腔 内,防止胰 酶被激活后消化周围
化.特别是面 颈 部 ,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以减
【 关键词J 肌张 力障碍 抗 精神病 药 护理 急性 肌张力 障碍是 由于使用抗精神病药 引起 的一种锥体
外系症状 ,在精神科临床上经常发生 .主要表现为个 别肌 群 持续痉挛 ,以面、颈 、唇及 舌肌多见 ,患者表现为各种怪 异 动作或姿势 患者授度痛苦 ,如 护理和治疗不及时 ,会加 重
为 <2 0 g2 % ,6 0 0 mg 2 7 , >8 0 6 % . 0 r 4 2 a 0 ~8 0 % 3 0 mg4
程中出现急性肌 张力障 碍的发 生率及 出现 时间进 行分析 报
遭
l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 料 :急性 肌 张力 障碍患 者 1 3例 ,均 为男性 , . 5 年龄 5 6岁 ,平均 ( 12 )岁 ,职业 :农民 8 ~5 3 =55 5倒 , 干部 2 5例,学生 1 6例,工人 2 例 。 7
科杂 志 . 19 . 1 :3 98 3
胰 腺 损 伤 的 诊 新 手 术 处 理 方 涪 中 华 普通 外 肝胆 外 科 袅
中 国实 用外 科 杂 志 . 19 9 9.1 :7 1 9 3 保 留脾 的 胰 体 尾切 除 木
33 2 应用抑制胰液 分泌 的药 物 :生 长抑素八肽 对抑制胰 液分 泌有较强的作用 ,本组术 后应 用善 得定 3 0天 .胰床 ~l
五个月宝宝肌张力高该怎么治
![五个月宝宝肌张力高该怎么治](https://img.taocdn.com/s3/m/52f9658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7.png)
五个月宝宝肌张力高该怎么治五个月宝宝肌张力高,是指儿童的肌肉有异常的紧张度,常常表现为肌肉僵硬、活动障碍等症状。
肌张力高可能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能力,在平时的育儿中需要及时治疗和注意一些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1.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肌张力高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物理疗法包括小儿康复训练、针灸、按摩、理疗等,可以通过温度、电流、声波等物理因素的作用来缓解肌肉紧张度,提高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减轻宝宝的肌肉酸痛和僵硬。
2. 药物治疗:针对症状给予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宝宝的症状,但要注意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严格按照医生的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治疗。
同时,家长还要注意观察宝宝产生的不良反应和药物副作用。
3. 手术治疗:当肌张力高程度比较严重且无法通过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控制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神经切断术、肌肉松弛术等,需要术后进行恢复训练。
注意事项:1. 宝宝平时需要注意保持正常的体温,季节更替时要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
2. 宝宝的生活起居要规律,遵循作息时间,保证宝宝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
3. 保持宝宝的营养均衡,多喝水,多进食富含维生素C和钙质的食物,有助于改善宝宝的肌肉情况。
4. 家长要时刻关注宝宝的情况,观察宝宝有无异常表现,如肢体僵硬、手脚张力过高等情况,及时就医。
5. 宝宝的日常活动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肌肉紧张的宝宝,可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提高宝宝的肌肉协调性和灵活度,有助于减轻肌张力高的症状。
总之,五个月宝宝肌张力高需要及时治疗和注意一些注意事项,帮助宝宝恢复健康,促进宝宝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家长也要加强育儿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了解宝宝异样表现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为宝宝提供更好的护理和照顾。
一个单身女人想要宝宝吗单身女性想要宝宝是一种非传统的家庭构成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已经逐渐接受和普及,但依然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
一、治疗方法1. 无痛人工授精无痛人工授精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整个过程没有明显的痛感。
抗精神病药致急性肌张力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抗精神病药致急性肌张力障碍相关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575410ff00bed5b9f31d93.png)
抗精神病 药者 , 对发生急性肌张力障碍和未发生者诸多 因素进行 比较 。 结果: 急性肌张 力障碍发生率 为 2. %。年 28
龄小 , 男性 , 病情严重 , 既往有锥体外系副反应病史 , 应用 高效价药 物 , 量大 , 药早期危 险性 大; 剂 用 合并 抗胆碱 能药 物者发生率低 。结论 : 精神科 临床 医生选择 治疗方 案时适 当参考 以上指标 , 预防急 性肌 张力 障碍的发 生可有 裨 对
7. , 1 8 临床 表现多样且 不如青年 人 自发性 气胸 者典 型 , 青
左右 , 延误诊治 , 死于严重并 发症 , 故对有 呼吸道症状 的老 年
人应尽早胸片检查 , 以便及早诊断及治疗 。 参 考 文 献
年人 多有 明显胸痛 , 而老年人胸 痛不 明显 , 发生率低 , 能与 可 老年人病史长 , 反应迟钝 , 痛觉不敏有关_ ; 3 老年人 临床 症状
病 比较无显著差异 ( P均>00 ) 研究组 S 评 分为( . 2 .5 。 I 58 ±
2 2 ) 未发生组 为(. 6 . 8 , .3 , 2 8 ±1 8 ) 两组 比较有显 著性差异 ( £
一
11 对 象 查阅我院精神科 20 . 0 4年全部出院病历 , 取其 选 中应用抗精神病药且资料完 整者 , 20 3例。以发生 急性 共 9
10 36
医学理论 与实践 2 0 0 8年第 2 卷第 1 期 1 1
JMe e r8 rcVo. 1 N . 1No 0 8 dTh o L a 12 , o 1 , v2 0 P
经胸 腔穿刺排气治愈 ,3例经胸 腔闭式 引流术 , 2 引流管放置 2 4 , 例引流失败经胸腔镜修补术 。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治愈 3 例 。治  ̄1 d 1 1 愈率 为 9. , 6 8 死亡 1 。死 因: 例 严重 呼吸衰竭 , 力衰竭 。 心
提高肌张力的方法
![提高肌张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e57e8c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3.png)
提高肌张力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
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今天,店铺为你带来了提高肌张力的方法。
提高肌张力的方法(一)锥体束病变锥体束病变于休克期后,或隐袭起病的锥体束损害,在瘫痪侧出现肌张力增高,例如偏瘫时表现的Wernicke-Mann 氏体位就是代表。
明显的锥本束损害出现三重屈曲: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与掌关节痉挛性屈曲。
锥体束病变时肌张力增高的部位与瘫痪部位一致,静止状态下肌张力也增高,触诊肌肉较硬,被动运动时有摺刀样的阻抗感。
(二)锥体外系疾患⒈Parkinson病:本病引起的肌张力增高叫肌硬直。
促动肌和拮抗肌的张力都有增高,在关节作被动运动时,增高的肌张力始终保持一致,感到均匀的阻力而呈“铅管样强直”,如患者合并有震颤,则在屈伸肢体时感到均匀阻力出现断续的停顿,如齿轮在转动一样,即:“齿轮样强直”。
颜面表情肌肌僵直则呈无表情的“面具脸”,吞咽肌肌僵直不能很好地作吞咽动作而流涎,眼肌肌强直表现眼球运动减慢,出现注视运动“粘稠”现象。
颈肌和躯干肌肌强直形成屈曲状态,即头与躯干前变,上肌轻度外旋,肘关节屈曲,掌指关节屈曲、拇指内收,下肢轻度内收,膝关节屈曲。
旋颈和旋体动作缓慢。
⒉Huntington舞蹈病:肌张力多为正常,但少数患者出现以Porkinson病样的肌僵直突出症状,而舞蹈症状甚徽或完全缺少。
此型最后呈姿势性肌张力障碍,上肢屈曲,两下肢伸直。
这种肌僵直型的慢性进行性舞蹈症状被认为是苍白球受损的结果。
⒊扭转痉挛(torsion spasm):又名变形性肌张力障碍(dystonia musculorum defoumans)是躯干的徐动症,为一少见的基底节病变。
在临床上以肌张力增高和四肢躯干甚至全身的剧烈而不自主的扭转为特征。
肌张力在肢体扭转时增高,扭转停止时则正常。
⒋药物性肌张力异常:⑴急性肌张力障碍(acute dystonia):发病急,用药后不久即出现,多见于青年人,以奇异的肌痉挛为特点。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药源性急性肌张力障碍体会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药源性急性肌张力障碍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c991c84cc22bcd126ff0c7b.png)
李某 , ,7岁 ,9 7年 l 男 4 lg 0月 1 0日初 诊 , 胃脘胀 痛反 复 发作 2年 , I 近 周加重 。刻诊 , 胃脘胀 痛灼 热感 , 引两胁 , 痛 暧气 , 反酸 , 舌红 、 苔黄 , 弦细。经纤 维 胃镜 检查 为慢性 浅 脉 袭 性 胃炎 , 辨证 为肝 目不 和, 痛泻要 方加 味, 拟 药用 陈皮 、 佛 手片、 白芍 防风 白术 . 花 、 厚朴 绿梅花各 t , Og 菝葜 、 煨葛根
查 炎性病灶无减轻 者为无效 , 倒 ; 4 总有效 率 9 %。 2
4 典型病例
要表现与肝风 、 肝火 有 密切 联 系, 如 《 正 素问 ・ 至真 要 大论) 云 诸风掉眩 , “ 皆属于肝” 、诸暴强 直 , 皆属于风 。笔者 又认 ”
止, 不易回复 口中 , 咂嘴 , 口角流涎 ; 一例 因误服 胃复安片 l 0
片 日 3次 后出现 舌体强 直偏左歪 斜 言不清 , 语 口角流 挺。
此 2侧 皆为成 人 , 日给予 5 S 20mL+清 开灵 注射 液 每 %G 5 3 0mL静滴二三天 而愈。另一 例 3个 月小 菝 因呕 吐 注射 胃 复安针 1 g和 口眼 胃复安片 5ng 0r a a 后患儿出现两限向上凝 视, 四肢 强直 , 无哭 啼 , ^院后给予 5 %葡萄糖 10mL+清开 0 灵针 6mL静谪 , 约半小 时后神志 恢复 , 眼球活 动 自如 , 四肢
窍、 熄风安神 , 角 、 水牛 珍珠母可增 强清热熄 风作用 . 芩、 黄 栀
子等苦寒药可清热泻火解毒 , 故临床运用请开 灵注射渡 治疗 药源性急性肌张力障 碍可使风熄热除 , 诸症 消失。
( 稿 E期 :0 t -2 收 l 20一 0 ) 0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肌张力障碍怎么治疗
急性肌张力障碍是神经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的表现就是肢体不自主的运动和姿势异常,有的受到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影响,症状比较明显,那么怎么治疗呢?
肌张力障碍是可以治疗的疾病。
通过内科服药,局部注射A 型肉毒毒素或是外科手术控制症状的发展,恢复日常运动能力。
对局限性或节段性肌张力障碍首选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全身性肌张力障碍宜采用口服药物加选择性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
药物或A型肉毒毒素无效的严重病例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然而,口服用药作用轻微、短暂,加大剂量对局部症状虽有所改善,但会产生不能耐受的全身毒副作用。
相应的手术治疗虽有肯定疗效,但常伴有不可逆转的神经损害,也有相当数量病例复发,而针灸并没有确切的疗效。
目前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对大多数肌张力障碍患者是一
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有效率达70%~100%,尤其是对面肌痉挛、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喉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患者,肉毒杆菌毒素可作为首选药物,避免了口服药物的低效和毒副作用和手术治疗的风险。
A型肉毒毒素通过对乙酰胆碱突触囊泡膜蛋白的裂解,阻断(抑制)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引起肌肉松弛性麻痹,缓解肌肉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