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 修订重点

合集下载

关于《中图法》第五版三大重点修订大类的若干问题

关于《中图法》第五版三大重点修订大类的若干问题
7 4
图书馆 界( irr Wo d Lbay r ) l
21 0 2年第 2期 ( o 2 2 1 ) N . ,0 2
关于 《 中图法 》 五版三大 重点修订 大类 的若 干 问题 第
王 梦雅 , 司 莉
( 汉 大学 信 息管 理学 院 , 武 湖北
[ 摘
武汉
407 ) 30 2
依 据 注 释 : 仿 T 3 137 分 , 要 时 再 仿 可 P 3/ 3 必 T3 P 0分 。在“ 人计 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机逻 辑设 计 ” , 个 中 文献 主 题并 未 涉 及 T 3 13 7 中 的 概 念 , 越 级 仿 分 , 加 P 3/ 3 属 先 “ ” 再仿 T 3 0, P 0分 , 需加 两 个 “ ” 0 。所 以正 确 的类 号 应 为 T 38 302 ; P 6 .0 .2 否则 会产 生异 书 同号 , “ 人 与 个 计算 机 的运 算 器 ” 的类 号 相 同 ( 人 计 算 机 的 类 号 个 T 38 3 仿 T 3 137分 , 其 有 下 位 类 , 采 用 P6 . , P 3/ 3 因 且
层 累制 , 加 “ ” 其类 号 为 T 3 8 3 2 2 。 故 0, P 6 . 0 . )
2. 注 释 错 误 或 不 当 2
( )2 33 1 F 9 .3房地 产 管理
<房 地 产 财 务 、 员 、 业 管理 , 人 物 5 版 改入 F 7 .4有 关各 类 >[ 9 2 93 22 ]
2E]∞

具 体 类 目

修 订 类 型 新增类 目 修 改类 目 删除类 目
、\
( ) 条
( ) 条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I文学”大类存在的问题及修改建议综述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I文学”大类存在的问题及修改建议综述
理论探 索
《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五版 “ I 文学 ’ ’ 大 类存在 的 问题 及修 改建议综述
周雨华
( 衢州 学 院 图书馆 ,浙 江 衢 州 3 2 4 0 0 0)
摘 要 :本文综述 了国内图书馆学界对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第五版 ) “ I 文学” 大类在类 日体系,类 目、类名、类号,注释 ,中长篇小说题 材 复分 表 等 方面存 在 的 问题及 其相 应 的修 改 建议 。 关键 词 : 《中国 图书馆 分 类法 》 (第五版 );文 学 类 ;分 类 法研 究
2 . 9 关 于 “中国现 代 诗歌作 品 ”类 目设 置问题
目前 , 《 中图法 》 I 类文学存在的问题 ,主要有 以下几种情况 :
1 I 类该不该立类 的问题 I 类该不该立类 的问题 ,也就是I 类该不该成为 《 中图法 》 2 2 个大 类之一的问题 。高益民认为 ,根据 文学 和艺术 的定义 ,文学从属于艺 术 ,而 《 中图法 》把文学和艺术作 为两个并列大类 ,这样 的分类值得 商榷。 2 I 类类 目 体 系的问题
王纪坤从文献 现状 出发 ,认为应该根据陈思和教授的三分法 ( 这 是 当前文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历史分期 的主流观点 ),将 中国当代文 学分期细化为新 中国文学 、新时期文学和新世纪 文学三个阶段 ,并以 此进行相应 的编 目。
2 . 6关 于 “ 中国戏剧 文 学”类 目设置 问题
各类图书馆和 晴报研究机构的文献分类 、 组织 、检索和排架工作 。 《 中图法 》存在 的问题 研究 ,成果很多 ,既有 总体研究 《 中图 法 》2 2 个大类和8 个通用复分表存在的问题的 ;也有具体研究各类 和各 表 中存在的问题 的。具体到 《 中图法 》 ( 第五版 ) “ I 3 C 学”大类 ( 以 下简称I 类 ),本人结合 自己的中文学科背景 , 根据平 日 图书采编的工 作实践 ,通过两年多的潜心研究 ,总结I 大类存在 的问题包括 : 类 目的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修订重点及特色《中图法》的修订是一项持续性、系统性的工作,每版修订都有其重点和特色。

此次修订幅度较大,新增1631个类目,停用或直接删除约2500个类目,修改类约5200多个。

其修订特点有:1 确定了特别处理的大类、重点修订大类和局部调整大类根据用户使用意见、《分类法研究与修订调研报告》以及“修订报告”对《中图法》第4版存在问题的分析,此次修订确定“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特别处理的大类,“F经济”、“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U交通运输”为重点修订大类,“D政治、法律”、“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TS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等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计算机技术相关类为局部调整大类。

最后的修订结果也基本体现了这些修订重点。

A类: 推荐选择使用法。

规定若不集中A大类文献,可按文献性质及学科内容分散处理。

对A类均给出选择使用类号并在D大类增设了相关类。

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综合性著作及其研究可入D33/37的“\|0”;毛泽东、邓小平的综合性著作及其研究可入D2\|0;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专论、专题汇编及其研究入有关各类。

例:马列主义研究入D0\|0,毛泽东思想研究入D610.0,邓小平理论研究入D610.1,邓小平论文艺入I0,毛泽东传入K827=73等。

F类:增删改类目数最多。

(1)新增类目230多个。

直接增加主题概念类目,如F0\|08西方经济学(总论)、F209涉外经济管理、F26产业经济、F719.52博彩业、彩票业、F740.46国际贸易代理等;对某一类目扩充加细、增加下位类,如F271企业体制、F49信息产业经济、F590.7各类型旅游、F840.6各种类型保险等;修改某一类目的类名,调整其下位类,并扩充其他类目,如F25物流经济、F241劳动力与人力资源、F272企业管理(总论)、F293城市土地经济、房地产经济、F713.36电子商务等。

试论《中图法》(5版)的修订

试论《中图法》(5版)的修订

试论《中图法》(5版)的修订作者:杨晓玉来源:《卷宗》2016年第03期摘要:文章就《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中“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的修订情况进行了梳理、浅析,在类目名称的变化、类目的增加、注释的增改以及类目的删除、类目的停用等方面给予了介绍和分析,以达到指导图书情报部门分类标引工作实践的目的。

关键词:《中图法》;文化;科学;教育;体育《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第五版的修订既注重知识和科技的发展,又考虑文献出版的实际情况,将分类法科学性、实用性有机统一起来。

既强调了《中图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又体现了它的实用性和工具性;既体现了《中图法》的稳定性,又兼顾了它的发展性。

文章对《中图法》第五版“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修订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新增加的类目、类目名称的修改、类目内涵及外延的变化、注释的增加及内容的变化以及类目的删除、类目的停用等方面。

该大类的修订幅度较大,增加、修改及删除类目数较多。

如,增加的类目包括增加独立类目,扩充下位类,扩充或调整类目体系等等;修改类目名称,使类目名称更能直接表达其内涵的同时,外延扩大了;增加补充注释、理顺体系,删除或停用一些不合适宜的类目。

1 第5版《中图法》修改了类目名称。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类目名称也发生了变化:如,五版中“G202信息技术”类目替代了四版中“G202信息处理技术”类目;五版中“G21 新闻事业” 类目替代了四版中“G21 新闻学、新闻事业”类目;五版中“ G250图书馆学、情报学” 类目替代了四版中“G250图书馆学”类目;五版中“G253.6文献信息资源保护” 类目替代了四版中“G253.6图书保护”类目;五版中“G255各类信息资源工作” 类目替代了四版中“G255各种文献工作”类目等等。

四版中“G258.1国家图书馆”类目被五版中“G258.1国家图书馆、国家信息中心” 类目所替代;四版中“G472.4文书档案管理”类目被“G472.4档案管理” 类目所替代;四版中“G512.3义务教育” 类目被五版中“G512.3国民教育” 类目所替代;四版中“G761盲人教育” 类目被五版中“G761视觉障碍者教育” 类目所替代;四版中“G873军事野营” 类目被五版中“G873军事体育(总论)”类目所替代等等。

浅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的修订

浅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的修订

K YWO D : n e i b r rae s i ;u ai d E VC E R S ui rt l r y edre c hm n e R IE v syi a ; r e v z S
三 区 2 -4 3 1 1 2 0 . 2_— 0 。0 2 0
Dic s i n o i e st b a y’ m a i e e v c s u so n Un v r iyLi r r S Hu n z d S r ie
ZHAO J - o g i n h
ABS TRACT: h s a e x o n s h o n t t n f i r r ’ u n z d s r i e a a y e e n c s i f e e o igt e T i p p r p u d ec n oa i so b a y S ma ie e vc , n l z s h e e s y o v lp n e t o l h t t d h h ma ie e vc el r r , dp t fr a d s meme s r s o r vn eq a t f i rr S u n ie ri e u n z d s r i ei t b a y a u s o w r o a u e r mp o i g h u l yo b a y’ ma z d s vc . nh i n f i t i l h e
统的增补和修订 , 而使其在科学性 和实用性 方面有 了进一步的提 高。 从
关键 词 : 国图 书馆 分 类 法 ; 目修 订 ; 类体 系 中 类 分 中 图分 类 号 : 2 1 G 5 文献标识码 : A
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修订的必要性
《 中国图书馆分类 法》 以下简称 《 ( 中图法》 )第 1版 出版于 17 , 9 5年 它反映了当时科学技术 、 政治 、 经济 、 文化的发展体系和 水平 以及 当时人们对知识世界的认识观。虽几经修订 , 但仍有些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_第5版_的修订特点及应用对策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_第5版_的修订特点及应用对策

(济宁学院图书馆 山东 曲阜 273155)(济宁医学院图书馆 山东 济宁 272067)邵明哲张敦仲《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的修订特点及应用对策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4版)于1999年3月出版 ,而《中图法》(第5版)则于2010年8月出版,历时11年。

这11年正是中国图书馆事业高速发展的时期,各类型图书馆的馆藏成倍增长,并且几乎都实现了计算机管理。

图书馆所处的信息环境、技术环境、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所包罗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已经与文献信息资源的内容有了较大差距。

这促使《中图法》(第5版)在《中图法》(第4版)的基础上对类表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增、删、改:对D、G、TS大类进行了局部调整;增补了大量新主题类目;合并使用频率过低的类目;删除重复或列类不当的类目;修改类名,增强类目的容纳性;增改注释,控制划分深度;增加了复分标记和“一般性问题”的禁用标记;完善了类目参见注释;修改补充了类目反向参照注释;增补了“通用时间、地点和环境、人员”附表的复分类型。

此次修订新增类目1 631个,停用或删除类目约2 500个,修改类目约5 200个[1]。

从类表修订对文献改编的影响来看,这次修订主要表现为类目的合并、分出和改序等变化。

1 类目的合并 合并类目是指《中图法》(第4版)的一个或部分类目被停用,其主题概念及其所对应的文献被合并到另一类目或其他部分类目中(含注释变更)。

1.1 局部类目体系的合并 合并局部类目体系是《中图法》(第5版)修订的突出特色之一,可分为实合并和虚合并。

1.1.1 实合并 实合并主要是指根据文献信息发展的实际,《中图法》(第5版)将《中图法》(第4版)中两处或以上的局部类目体系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例如,①合并了“G25”、“G35”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类目体系,将“G25”[摘 要]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的修订主要表现为类目或局部类目体系的合并、分出和改序等变化。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I类修订类目分析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I类修订类目分析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I类修订类目分析周雨华(衢州学院图书馆,浙江衢州324000)[摘要]对比《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和第4版I类文学类目设置和注释说明的异同,分析了第5版I类修订情况,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

[关键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文学类I类修订类目关系[分类号]G254.11《中图法》第5版I类修订情况分析《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以下简称《中图法》第5版)I类虽然不是此次修订的重点类目,但笔者发现,相较于第4版,《中图法》第5版在增加类目、修改类名、修改类号、增加注释、修订注释上均有一些变化,经笔者统计,I类共计修改类目102处(见表1)。

表1《中图法》第5版I类修订类目统计统计规则:①新增类目,如有注释,则只统计类目,不统计注释;②原有的类目,如注释有一处或多处修改,均统计为一次修订。

修改中有两处是删减。

第一处为“I29少数民族文学”,删减的内容为该类目的注释。

《中图法》第4版该类目的注释为:“各少数民族作家所写的文学作品综合集入此……如愿将少数民族作家所写的文学作品均集中于此,可依中国民族表分,再依下表分。

”改为“作品综合集入此……如愿集中于此,可依中国民族表分,再依下表分”。

既然是对类目“少数民族文学”的注释,按照《中图法》第5版的删减,注释的内容更加简洁、明了。

第二处删减为“I266.4游记”类目的注释部分。

《中图法》第4版该类目的注释为:“有关人物生平事迹的书信、日记入K81/83有关类目。

”《中图法》第5版该类目的注释为:“有关人物生平事迹的书信、日记入K81有关类目。

”对照K81/83有关类目,在K81传记类目的注释中明确写道:“包括有关人物的传记……日记、书信……”因此,第5版删改了K82/3的内容是准确的。

唯一的一处修改是I207.42类目,由“新体小说”改为“现代、当代小说”,改后类目内涵更明确。

现分析说明I类增补的类目和注释。

1.1类目和注释一起增补在“I1世界文学”类目下增补了如下类目和注释:I1-1现状及发展世界文学事业入此。

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F经济类目修订的探讨

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F经济类目修订的探讨

0引言《中图法》是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并结合文献内容特点及其某些外表特征进行逻辑划分和系统排列的类目表。

它是类分文献、组织文献分类排架、编制分类检索系统的工具。

为与知识发展保持同步,及时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从2007年10月起,编委会着手《中图法》修订工作。

2010年8月《中图法》第五版终于与大家见面了,新一版的《中图法》修订幅度较大,新增1631个类目,停用或直接删除约2500个类目,修改类约5200多个。

其中F类增删改类目数最多,以下就是本人对五版与四版F0-F4类目设置的比较及在分类中应注意的问题的总结:1F0经济学①增设类目:在经济学理论增设了总论西方经济学的类目“F0-08西方经济学(总论)”。

在“F014经济范畴”类目下增加“F014.8经济波动与周期”及“F014.82经济危机与经济泡沫”、“F014.84滞涨理论”2个下位类;在“F014.39资本和剩余价值”下增加2个下位类;在“F014.4收入与分配”下增加4个下位类;在“F019其他经济理论”下增加“F019.8经济结构与经济制度”下位类等。

②修订类名:将“F030生产关系、所有制”改为“F030生产力、生产关系、所有制”;将“F036国民收入和分配”改为“F036收入和分配”并增设4个下位类。

在“F062.5信息经济学”类目下,增加注释“论述微观信息经济学、契约理论、机制设计理论入此。

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入F49”等。

③停用类目:停用“F031.1商品、商品生产”、“F035.1社会生产、再生产”、“F035.2部门间的关系”、“F035.3社会总产品、国民生产总产值”、“F036.5生活方式”、“F037.1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F037.3景气预测”、“F041.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国有化”、“F041.2国民经济社会主义改造”、“F041.8由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F045.1商品、商品生产”、“F046.2物质鼓励”、“F046.3分配方式”、“F047.2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F047.5生活方式”、“F048.1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F048.2部门间的关系”等。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I212217类目存在的问题及修订建议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I212217类目存在的问题及修订建议

069《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1212/217类目存在的问题及修订建议宋晓丹单承伟李晋瑞摘要《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关于“1212/217各时代作品集”类目妁复分一直存在较多的争议和分歧。

《中图法》(第五版)修订时虽将错误示例进行了更正,但该类目的复分仍存在较多问题。

本文在分析出错原因的基础上,从文学作品集时代归类依据和“总集/别集”专类复分表的使用方法两个方面,深入解析了1212/217类目的复分方法,并提出了针对该类目或繁或简的两种修订建议。

关键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1212/217类目文学作品集时代复分;“总集/别集”分类号G254.1Abstract In Chiwse Library Classi fi ca ti on(C LC),th er e has been lot of c o n t r o v e r s y and disagreement.In CLC(5“edition),the examplecategory 1212/217in CLC(4“edition)was corrected,but 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Based the analysis of the of ermrs。

this p a p e r alySes the subdivision methods of category1212/217,f ro m two aspects:collections age classification and using method of“Individual collec tio ns/C ol—lective collections”.Finally,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wo suggestions the revision of category 1212/217.K ey w o rd s Chinese Library Clas si fi c at io n;Ca t eg or y 1212/217 literature collections a g e subdivision;“Individual collections/Collective collections”C la s s N umber G254.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下文简称《中图法》)中处的时代(作者的生卒年)归类,或是依据作者创设置“1212/217各时代作品集”类目,主要是为了作作品的时代归类,亦或依据作品内容涉及的时对中国作家的作品综合集按照“时代”和“总集或代归类?跨时代的单人作品集依据哪个时代归别集”两个划分标准进行进一步的细分。

《中图法》五版修订重点及特色在R类的体现

《中图法》五版修订重点及特色在R类的体现

文/黄琦《中图法》五版修订重点及特色在R类的体现【摘要】分析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对R1预防医学、R3基础医学、R4临床医学类目的修订,从而说明5版修订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R类;医学图书馆《中图法》的修订每版都有其重点和特色,历时4年完成的5版新增1631个类目,停用或直接删除约2500个类,修改类约5200多个。

尽管每版R类都不是修订的重点学科,但比起3版、4版,这次修订规模是空前的,共新增类目约80处,删除合并的类目及注释130多处,调整和完善类目注释多于130处,增补和更新概念术语主题约100余处,新增类目“参见”68处。

一、重点修订了R1预防医学、R3基础医和R4临床医学这三大类。

(一)R1预防医学。

1.新增类目12个。

如“R—3医学研究方法”、“R1—9卫生经济学”、“R19—0方针政策及其阐述”、“R187.8生物消毒”等类目,同时扩展了“R163生活制度与卫生”、“R197.323行政管理”两个类目,形成“R163生活制度与卫生”的三个下位类:“R163.2戒烟”、“R163.3戒酒”、“R163.4戒毒”;“R197.323业务管理”的四个下位类:“R197.323.1医院信息管理”、“R197.323.2临床管理”、“R197.323.4医疗质量管理”和“R197.323.6科研、教学管理”等等。

2.修订类目名称40多个。

如R13职业卫生<4版劳动卫生>、R15营养卫生、饮食卫生<4版营养卫生、食品卫生>、R191.8疫情监测与管理<4版疫情管理>、R197.2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版卫生防疫站>等等。

3.增设反向参见10余个,新增沿革注释30多个。

如“R135.6高山病与高空病参见R594.3”、“R135.7职业性皮肤病参见R758.21”等等。

“R151.1营养生理学”沿革注释增加了“超生理需要”、“R161一般保健法”增加了“中医保健方法”的注释。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五版修订特色探析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五版修订特色探析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五版修订特色探析马翃【摘要】《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五版的修订是适应新学科发展与时俱进的体现.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对比,第五版修改类目约5 200个,停用或删除类目2 500个,新增类目1 600个.这样的修订不仅反映了学科发展带来的类目的变化,而且避免了各馆编目人员因对概念理解偏差而造成的牵强归类和硬性归类现象.第五版较第四版在内容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上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升,引入了复分标记,增强了类目的参见等,但仍有不足之处:一是类目名称不规范、条目不清,二是有图书无其类,有恰当的类目却无法归类.因此,建议专业团队能更好地完善其类目体系,方便图书馆业务工作人员使用.【期刊名称】《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15)006【总页数】3页(P126-128)【关键词】《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五版;修订;研究【作者】马翃【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山西晋中0306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4.11《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图书馆界使用最为广泛的一部综合性分类法。

1999年3月出版了第四版,历时11年,经过了修订调研、日常准备、反馈意见整理、分工修订、修改机读数据、试用和终稿审定七个阶段,于2010年8月由中国国家图书馆正式出版,五版较四版作了较大幅度的改动,类目修改约5 200个,类目停用或删除2 500个,同时新增类目1 600个,[1]修订幅度如此之大,前所未有。

出版六年多来,得到图书馆界和情报界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在此,笔者围绕几个类目的修订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中图法》第五版将艺术大类的类目作了新增和扩充,并修订了类目注释,以适应新环境下艺术类图书的归类需求。

1.新增类目艺术源自生活,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

地景艺术,即大地艺术,就是近年来涌现的新的艺术形式,它是自然与艺术创作的结合,是将自然稍加润饰,对所处的环境重新评价,从而得到不同寻常感受的艺术。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修订与主题词对应分析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修订与主题词对应分析

类 。注释 了 “ 专论唯物 主义意识论入 B 0 2 2 ” 。如 :
《 意识的演变》 一书 , 数 目数据主题词格式为 6 0 6 0 # a 意识论 X研究 , 6 9 0 # # B 0 1 6 . 9 8 v 5 。 又如 : 《 揭 穿“ 意
识 内在性 ” 之幻 相—— 马 克 思对 意 识 的存 在 性 质 的
组织 、 文献 组织 的 工具 性 , 更 好 地 满 足 文 献标 引 , 信 息、 知识 、 文献 的检 索需求 。 基 于《 中图法 》 ( 第 5版 ) 修 订 与 主 题 词 表 的更 新, 对增补 、 修 改 或 删 除 的 主题 词 建 立 规 范 款 目记
录, 补充 和修 改 了参照关 系 、 注释等 。笔 者就 工作 中
的类 目; 同时 , 修改类名 , 增强类 目的容纳性 ; 增改注 释 , 控 制类 目的划分深 度等 。针对 这些方 面, 探讨 了对增 补 、 修 改或删 除
的主题词建立规范款 目记录 , 补充和修改 了参照关系 、 注释 ; 提 出了《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第 5版 ) 修改类名 、 注释 、 类 目性质 或停 用类 目引起的概念变动 , 并需重新定位对应主题词或词 串等 。
郑俭华 : 《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第 5版) 修订与 主题词对应分 析
5 5
1 . 2增设 下位 类 或 同 时扩 展 修 改 上 位 类 类 名 、 注释
的 类 目与 主 题 词 对 应
2 修 改 类名 与主题 词 的对应 分析
《 中图法 》 ( 第 5版 ) 在对 新 增 类 对 应 主 题 词 或 词 串时 , 同时 修改 了上 位类 对应 的主 题词 或词 串 , 使

_中国图书馆分类法_第5版_通用复分表修订评介

_中国图书馆分类法_第5版_通用复分表修订评介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通用复分表修订评介周冰(河海大学图书馆,南京210098)摘要:最近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对通用复分表进行了重大修改:在原“通用时间、地点表”中新增环境表及人员表,加强了分类法对文献信息的分面揭示,但作为独立的、不同的分面,环境表及人员表单独设置更为合适;采用增补新类目、规范类名、增加类目注释、增设参见等方式,对复分表进行了充实和完善。

尚存在缺少语种表及人物资料类型表、通用概念类目设置不当的问题,未能解决同一国家文献集中等问题。

关键词:复分表;中图法;分类法修订10年前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4版)曾对通用复分表做过重要修订[1]。

随着信息环境的日益数字化和网络化,与国外的分类法如《杜威十进分类法》(DDC)、《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等相比,《中图法》越来越不能满足网络环境下各种信息分类的需要。

网络环境下的数字信息分类,大多采用主从分类体系、多重分类体系并列的模式,如把按照学科主题划分的分类体系作为主分类体系,把面向对象、区域、资源类型、语种等的分类体系作为辅助,主从结合,交替使用。

通用复分表实质为文献分类法提供了除学科主题外的对象、区域、资源类型等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的若干组面,因此,分类法修订中,应把复分表的修订列为传统分类法分面改造是适用于数字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2]。

最近,《中图法》出版了第5版,现对其通用复分表的修订特色与存在的问题予以简要的评介。

1新复分表的增设《中图法》(第5版)在“通用时间、地点表”中增设了环境类目及人员类目,同时将“通用时间、地点表”改为“通用时间、地点和环境、人员表”。

1.1新增环境表环境复分表最早是由阮冈纳赞在《冒号分类法》(CC)中提出设置的[3]。

“5环境”设置了物理环境、化学环境、自然环境、航空航天环境、人文环境5个类目,每个类目之下通过注释形式加入多种环境概念,从而提供了从各种环境角度细分文献的途径。

中国图书馆分类方法第五版

中国图书馆分类方法第五版
统) — N945.14
2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调整类名的类目
O245 数值软件
数学软件
O351.3 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力学 理想流体力学
O571.6 重离子核物理 重离子物理
增加注释 O245数学软件
总论入此。专论入有关各类。例:有限元法的
计算机辅助计算软件为O241.82-39
图形软件入TP317.4;工程计算软件入TB115
4 Q 生物科学
4 Q 生物科学
例2 2001#$a生命的节奏$Asheng mingde jie zou $f (英)拉塞尔·福斯特,(英)利昂·克赖茨曼著$g郑磊译 330##$a本书描述了生物钟的方方面面,使我们知 晓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从本书的表述中,我们 还可以知道,人类日常的作息、饮食模式并不取决 于我们是否感到疲惫或是饥渴,而是受制于体内的 生物钟。 6060#$a生物钟$Asheng wu zhong$j普及读物 690##$aQ811.213-49$v4 690##$Q418-49$v5
690##$aQ-33$v5
1 N 自然科学总论
注意:N94“系统科学”除收有关系统科学的专门文献 外,还收总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文献。凡专论 控制论的文献入O231,专论信息论的文献入G201,专论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在有关学科或技术领域中具体 应用的文献,均分别入有关学科或专业。 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概要》,曾广容等编, 分类号为N94 《工程控制论》,钱学森等著,分类号为TB114.2 《经济系统分析》,兰格著,分类号为F224.12 《生物控制论》,涂序彦等著,分类号为Q811.3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探讨》,黄麟雏等著,分类为 N945.1(系统分析)
1 N 自然科学总论

文献分类及文献分类法

文献分类及文献分类法

文献信息分类第一节文献分类及文献分类法一、文献分类以文献分类法为工具,根据文献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与其他显著属性,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示文献的一种方法。

二、文献分类法指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并结合文献的特点,对概括文献情报内容特征及某些外表特征的概念或术语,进行逻辑划分和系统排列而形成的类目一览表。

第二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概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就我国建国以后编制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文献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第四版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其简称仍称《中图法》。

《中图法》(第五版)已于2010年9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

一、《中图法》(第五版)的修订重点及特色《中图法》的修订是一项持续性、系统性的工作,每版修订都有其重点和特色。

此次修订幅度较大,新增1631个类目,停用或直接删除约2500个类目,修改类约5200多个。

其修订特点有:1. 确定了特别处理的大类、重点修订大类和局部调整大类。

根据用户使用意见、《分类法研究与修订调研报告》以及“修订报告”对《中图法》(第四版)存在问题的分析,此次修订确定“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特别处理的大类,“F经济”、“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U交通运输”为重点修订大类,“D政治、法律”、“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TS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等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计算机技术相关类为局部调整大类。

最后的修订结果也基本体现了这些修订重点。

2. 增加复分标记、“一般性问题”的禁用标记。

对一组类目或多组类目需要复分时,以前各版次的《中图法》只有一个说明性注释来规定,而具体需要复分的类目不再一一注释说明。

第五版为增强类目复分助记性、降低复分难度,对这些类下无直接复分注释而又需复分的类目的类名后增加了相应标记,并区别8个通用附表、专类复分或仿分的标记,标记符分别对应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①~⑧分别代表用《中图法》后附的8张不同的通用复分表复分,⑨表示专类复分或仿分。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法律类目修订问题探究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法律类目修订问题探究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法律类目修订问题探究【摘要】《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至今为止历经了5次修订,特别是经过第5版的修订后法律类目体系愈健全,类目愈具有专指性,类名向科学化与一致化发展。

本文基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的具体内容,依次深入分析该版本法律类目在设置与修订方面存在的三大问题:首先是法律类目的类级设置不合理,其次为部分类目设置之间的逻辑关系错综复杂,最后是第一分类体系D9与第二分类体系DF类目不统一。

【关键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法律;类目设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完善,十八大以来,一批良法、善法密集出台,且制定或修改了多部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逐渐推进,法律部门日趋完善,我国法律体系也逐步健全。

《中图图书馆分类法》作为国家分类标准,要不断适应新时代发展,并逐渐完善分类体系。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目前为止在我国图书馆被利用最多的分类法体系,又简称《中图法》。

《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4版,2010年出版了第5版,《中图法》(第5版)的部分法律类目在《中图法》(第4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调整,扩充了类目,完善了分类体系,修改部分类名,增强了类目的科学性,修改注释,使分类法更具有适用性,停用某些类目,使类目设置具有合理性。

《中图法》(第5版)经过修订后,其类目专指性更强,法律类目体系也更加完善,类名趋于科学化发展。

[1]然而,通过探究《中图法》(第5版)法律类目体系发现:法律科学类目的类级设置不尽合理、某些类目间逻辑关系错综复杂、第一分类体系D9与第二分类体系DF类目不一致等方面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法律科学类目类级设置不合理法律科学在社会科学体系中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国际上,法律科学是一门普遍认可的一级学科。

基本大类是文献分类体系划分的第一级类目。

基本大类的确定决定于该部类是否包含独立、稳定的知识体系,而法律科学体系正是一个独立的、包括多门部门法的学科体系,应被列为基本大类。

《中图法》第五版修订重点与使用方法 吴伟民

《中图法》第五版修订重点与使用方法 吴伟民

《中图法》第五版修订重点与使用方法吴伟民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一、《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发展概况《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中图法》始编于1971年,初版于1975年出版;第二版于1982出版;第三版于1989出版;第四版于1999年出版并改为现名;2010年8月《中图法》第五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中图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

《中图法》编委会为了适应不同类型图书馆、不同专业文献分类的需要,编辑出版了《中图法》的不同版本和辅助工具书。

包括:1.《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简称:资料本);2.《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简称:期刊表);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本》(简称:中图法简本);4.《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简称:少图版);5.《〈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索引》(简称:索引);6.《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专业分类法;7.《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8.《中图法》电子版;9.《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简称《中分表》)。

二|、《中图法》修订的必要性《中图法》是图书馆类分文献、组织文献分类排架、编制文献分类检索系统的类目表和必备工具。

之所以要修订《中图法》是因为:1.知识的更新与新学科的不断涌现,为与知识与学科发展保持同步:新增类目、扩展子目与停用部分类目。

2.源于分类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为及时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理顺《中图法》类目设置中存在的矛盾或逻辑关系混乱的类目,对类目名称、类型注释、类目参照等进行规范,使得类目描述更具逻辑性和结构化、规范化、计算机可读化。

三、《中图法》第5版修订重点与修订范围(一)修订重点: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F经济(重点为金融、房地产、商业);D政治、法律;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TP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TS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U交通运输。

《中图法》第五版使用说明

《中图法》第五版使用说明
特点
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简明性、稳定性和继承性等特点,能够满足各类图书馆 的分类需求。
修订背景与过程
修订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领域的不断扩展,图书馆藏书数 量和种类不断增加,原有的分类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 求。因此,《中图法》需要进行修订,以适应新的变化。
修订过程
《中图法》的修订过程十分严谨,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包括 前期调研、修订方案制定、意见征集、评审等。修订过程中 ,充分考虑了学科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分类的实际需求,以 确保修订后的分类体系更加科学、实用。
灵活运用类目注释
类目注释中会说明该类目的适用范围和归类原则,可以根据注释灵活处理学科交叉问题。例如,“环境 科学技术”类目注释指出该类目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等领域,可以根据文献具体内容判 断归类。
如何处理新兴学科问题?
创造性地运用现有类目
对于一些与现有学科领域有一定联系的新兴学科,可以创造性地运用现有类目进行归类 。例如,将人工智能领域的文献归入“信息科学”相关类目。
与前四版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与前四版相比,《中图法》第五版在分类体系、类目设置、标记符号等方面都有所调整和完善,以适 应新的学科发展和变化。同时,第五版还增加了对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覆盖,使得分类更加全面和 细致。
联系
《中图法》第五版是在前四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保留了原有分类体系的基本结构和原则,同时对 一些类目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使得分类更加科学、实用。因此,第五版与前四版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和继承性。
主题分类原则
主题分类原则是《中图法》第五版的辅助分类依据,它按照图书的主题内 容对图书进行分类,将图书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主题。
在主题分类原则下,同一主题的图书被归为同一类,不同主题的图书被归 为不同的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订特点:

● ● ●

确定了特别处理的大类、重点修订大类和 局部调整大类 增加复分标记、“一般性问题”的禁用标记 合并使用频率过低的类目 完善附表类型,补充共性复分的新主题; 通过主表类目注释解决附表连续复分的使 用问题 其他常规性修订

确定了特别处理的大类、重点修订大类 和局部调整大类
A类:推荐选择使用法 规定若不集中A大类文献,可按文献性 质及学科内容分散处理。对A类均给出选择 使用类号并在D大类增设了相关类。 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综合 性著作及其研究可入D33/37的“-0”;毛泽东、 邓小平的综合性著作及其研究可入D2-0;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专论、专题汇 编及其研究入有关各类。
谢 谢

合并使用频率过低的类目
参考我国大型的、有代表性的文献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书目数据库”、“同方中国学术 期 刊网数据库”、“万方期刊硕士论文数据库” 等) 的《中图法》类目使用频率统计数据,采取了 对使用频率为0或频率过低的类目合并到上位类 或取消仿分、复分的注释的做法。第5版共停用 2300多个类,停用或删除类主要集中在TS、TD、 TF、TG、U、TN、F、G35等类。

确定了特别处理的大类、重点修订大类 和局部调整大类
D类:局部调整较大,增改类目数量仅次于F类。 (1)增加部分新主题类目,增加注释或修改类名。 如:D610.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610.3科学发展观 (2)调整法律类体系,增补新类。 理顺D90法学理论和D91应用法学的体系,如 增补D904.6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等。修改 D911/919各部门法的类名并增补下位类,同 时修改调整D92/97相对应的类目体系。

确定了特别处理的大类、重点修订大类 和局部调整大类
TS类:局部调整较大的类,删除停用类的数量多 达740个。 (1)主要是合并使用频率过低或过时或过细的 类目,其中有些类目转为资料用类。 (2)新增类62个。修改了大类类名,改为TS轻 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 例:TS971.2 饮食文化 依世界地区表分,中国

增加复分标记、“一般性问题”的禁用标 记
第5版为增强类目复分助记性、降低复 分难度,对这些类下无直接复分注释而又需 复分的类目的类名后增加了相应标记,并区 别8个通用附表、专类复分或仿分的标记, 标记符分别对应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与《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主题词对应类号的 复分标记一致。

增加复分标记、“一般性问题”的禁用标记

完善附表类型,补充共性复分的新主题; 通过主表类目注释解决附表连续复分的使 用问题
为解决主表类目进一步按各类型环境和 各类人员进行复分的需要,《中图法》第5 版在“八、通用时间、地点表”中新增了环境、 人员类列,同时在主表部分类下增加该复分 注释,如“C912.15各类型人的人际关系”类下 增加了依“通用时间、地点和环境、人员表” 复分的注释。

确定了特别处理的大类、重点修订大类 和局部调整大类
F类:增删改类目数最多 (1)新增类目230多个。 如:F0-08西方经济学 F719.52博彩业、彩票业 (2)修改类名、增补注释、明确使用方法等 修改约有500个类。 (3)对无文献保障或过时或重复或主题不明 确的类目删除停用约140个类。


完善附表类型,补充共性复分的新主题; 通过主表类目注释解决附表连续复分的使 用问题
对地区、时代、民族等复分区分标识明 确使用方法,在主表需连续使用附表复分的 类目,一般都明确注释出要求使用复分区分 符,避免连续复分的类由于跨越复分引起加 多个零的问题。

其他常规性修订
例如: B824.2社会交往公德(4版类名:友谊与同志关系) C912.64群体心理(4版类名:群众心理) J652.1通俗歌曲(4版类名:群众歌曲) K892.11节日、纪念日(4版类名:革命节日、纪念日 总志) R13职业卫生(4版类名:劳动卫生) R169生殖健康与卫生(4版类名:计划生育与卫生) TN电子技术、通信技术(4版类名:类和局 部调整大类
G类:局部调整较大,增删改类目比率仅次于D类。 (1)理顺G2信息与知识传播类的体系。增设G209 传播事业,统一G21/27各种传播业的类名。 (2)合并G25、G35图书馆学情报学体系。修改 G25类名为“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 G350/359的全部体系合并到G250/259类目体 系中,同时增设同位类G254.9信息检索。 (3)对G4教育、G8体育等类局部调整,增补新主 题。对G89文娱性体育活动类作了较大的调 整,如增加了扑克、麻将、健身房活动等 类;停用私人收藏类,改入G268.8私人博物 馆和G262博物馆藏品的采集、征集、鉴定有 关各类。并相应对G262增补下位类。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五版) (第五版) 修订重点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 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 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 修订后的《中图法》第五版通过新增类目, 调整完善类目体系,修改类名、扩大类目外 延,增加使用注释等修订方法,补充了新主 题、新概念,增强了类目主题的容纳性,明 确了类目含义和使用方法;第五版新增类目 1630多个,停用与删除类目约2500多个, 修改类目约5200多个。
(1)修改类名,增强类目的容纳性

其他常规性修订
(2)增改注释,控制类目划分深度,必要时 增加新类 例如:J625.9其他打击乐
镲、架子鼓(爵士鼓)等入此。
J642.1通俗歌曲
普通歌曲、流行歌曲、摇滚歌曲入此。
R-058医学信息学
数字医疗、医学专家系统、远程医学、 医学情报学、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和利 用等入此。
再依中国民族表分,均以地区区分符号 ( )、民族区分符号“ ” 加以标识。
蒙古族饮食文化 TS971.2(2)“12”

确定了特别处理的大类、重点修订大类 和局部调整大类
U类:该技术门类因为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因此 该类修订和删除幅度也较大。 ● 调整U1综合运输体系; ● 调整发展速度快、文献量较大的U231地下铁 路系; ● 调整特种铁路运输与普通铁路运输分类体 系,使其一致; ● 明确U231/239.9特种铁路的使用方法; ● 对新主题增补新类或注释; ● 删除停用无使用频率类160多个。

确定了特别处理的大类、重点修订大类 和局部调整大类
TP类:增删改类目幅度最大。 (1)新增89个类。 如:TP333.91移动存贮器 TP317.6游戏软件 (2)修改类目100多个,主要是类名、注释和 类目体系的调整。 (3)删除53个类目。TP类的删除是因为技术 发展变化,原设类目已无文献,需要以 新出现的技术和设备替代。
对专类下一组具有总论性和通用复分性问 题,《中图法》通常设置“一般性问题”类加以概 括,因此,规定“一般性问题”类只起仿分概括说 明作用,不用于类分文献,其主题归入“一般性 问题”类的直接上位类。第5版对“一般性问题”类 进行了规范,对具有此特点的“一般性问题”类,在 其类名后增加了禁用类分文献的标记,标记符为 ,以便提示分类人员,避免误标引并造成与其 上位类分类不一致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