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如何突破重点难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复习如何突破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的界定
1、何为重点
重点一般包括三类:一是学科的主干知识;二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三是与现实联系密切的相关知识。

必修一(政治模块)
⑴学科主干知识: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历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对外关系;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等。

⑵高频考点:宗法制与分封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中共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大革命;“工农武装割据”与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的转变;全民族的抗战;人民解放战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雅典民主;英国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帝国宪法;巴黎公社;两极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等。

⑶与现实联系密切的相关知识:宗法制对今天社会的影响;古代治理国家的措施与当今国家方针政策的异同,对今后的改革和国家治理提供经验教训;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雅典民主、罗马法、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凝聚民族精神的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多极化趋势等相关知识;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发展脉络;祖国统一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等。

必修二(经济模块)
⑴学科主干知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20世纪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与发展;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等。

⑵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的发展;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政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等。

⑶与现实联系密切的相关知识: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等与当前“三农”问题相结合;中国古代商业发展;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等等内容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外经济发展的比较;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古今中外经济发展的模式;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发展等。

必修三(文化模块)
⑴学科主干知识: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科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化;西方社会思潮的兴起和发展;世界近现代科技、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发展等。

⑵高频考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思想主张、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思想。

⑶与现实联系密切的相关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何为难点
难点有以下几类:一是抽象性强、晦涩难懂的知识;二是难以区别、容易混淆的知识;三是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

必修一(政治模块):分封制、郡县制的比较;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罗马法;近代英、美、法、德等国政体的区别及政体形成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等。

必修二(经济模块):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中的地位、作用等。

必修三(文化模块):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程朱理学;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等。

高考怎么考重点和难点
1、变换角度,全方位命题
由于高考经常在同一知识点上命题,所以命题的角度越来越新颖、考查越来越深入、难度也越来越大。

如爱因斯坦及相对论理论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重点。

在2011年高考试题中涉及爱因斯坦及相对论的共有4个选择题:广东卷第22题侧重于考查相对论在否定经典力学方面的意义;江苏卷第20题用“双胞胎以不同速度衰老”为例考查相对论的内容;新课标全国卷第35题则重点考查相对论与日心说、经典力学的共同之处;安徽卷第21题考查了相对论与核威胁的联系。

再如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的思想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2011年高考共有4道试题考到了黄宗羲的反君主专制的思想主张,但命题角度却有很大的不同。

如北京卷第15题以《明夷待访录》被列入禁书为切入点直接考查黄宗羲反君主专制的思想主张;新课标全国卷第26题从“攻其非是于学校”的角度黄宗羲“天下为公”的思想主张,这实际上是反君主专制思想的变异;海南卷第7题考查黄宗羲反君主专制思想的出发点;山东卷第27题从黄宗羲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与继承、特定历史背景下评价黄宗羲思想的方法、黄宗羲和孟德斯鸠思想对近代民主革命影响的相同点及不同点这三个角度考查了这一内容。

2、创设情境,多角度设问
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借以考查考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类试题,成为高考的主要题型。

此类试题材料新颖,立意深远,集人文性、趣味性、学科性于一体。

如广东第13题的材料涉及的是官府谱局的逐渐消失,但考查的却是科举制度;海南卷第21题的材料是美国援助欧洲国家地理分布图,考查的却是意识形态的对立;天津卷第10题是“马拉汽车”的图片,考查的是1973年的石油危机;福建卷第22题“经济大危机漫画”题中,三幅漫画形象地揭示了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的现状。

类似的例子很多,材料所表现出来的信息与命题者要考查的知识不完全一致,这种“顾左右而言他”的命题方式已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种趋势。

3、关注隐性知识,深层次挖掘
高考试卷中经常涉及一些教材里找不到,或者教材只是简单地涉及但又没有深化拓展的知识,也就是教材的知识“盲区”,我们将这种知识“盲区”称为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实际上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高考考查的隐性知识主要有两类。

一是教材中出现过但没有详细解释的“边缘知识”。

如福建卷第14题的“坎儿井(井渠)”,教材仅言简意赅地叙述了坎儿井的起源及作用,并未涉及其它内容,很显然这是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试卷中以图片加文字说明的方式给考生一个全新的情景,考生结合教材其他知识,很容易选出答案。

二是教材根本就没有涉及的“课外知识”。

如广东卷第13题的“谱局”:“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

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

这些内容教材没有涉及,考生感到陌生,这就是教材的隐性知识。

但这些隐性知识仍是来源于教材,如此题实质上是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联系教材相关知识就很容易回答。

4、建构知识体系,大跨度重组
大跨度、宽视野、高概括的主观题是近年来高考中的常见题型。

它往往选取一个知识点,打破国界、时间、模块的限制,用一条线串联起不同的知识点,这类题重在考查考生重
组历史知识的能力。

如广东卷第39题以“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切入,以研究型学习的方式,以经济政策(制度)的选择与探索为主题,综合考查中外经济建设,考查考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切合时政热点——改革与经济转型,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

此题贯穿了三条线索、两段经历和一个结论。

三条线索:中国的计划经济(思潮兴起——体制的确立——变革);西方国家的经济干预(出现——大规模推行——减少);苏联的经济模式(斯大林模式——改革——失败)两段经历:照搬苏联模式——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个结论:计划与市场并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上述三条线索和两段经历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史实,属于考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

当然试题中也包含有隐性知识: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的兴起、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

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的过程。

本题命题的特色在于通过“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将中国、苏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三条线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重知识的联系、综合与运用,考查考生大跨度重组知识的能力。

再如安徽卷第35题以“经济时代”为引子,以“三农”问题切入,涉及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意在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设计的问题包括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近代农业生产力状况及原因分析、当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直接原因及由此概括我国不同时期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趋势,这就形成了中国历代农业发展的一条纵贯线。

因为教材知识的局限,考生很难完整地归纳出这条线索,但本题通过提供情境材料的方式呈现给考生,引导考生建构相关知识网络,按设问联系教材相关知识,一步一步作答。

重点、难点的突破
1、历史概念突破法
历史概念就是反映历史事实、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包括历史知识概念和历史理论概念。

历史概念的知识部分是指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概括和评价,包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间、地点、原因、人物、内容、经过、结果、影响等,即“事件本身+前因后果”。

历史概念的理论部分是指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共同特征的理论概括,重在对历史时间(历史现象)背后隐含的规律、特征、本质的总结。

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个概念的知识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理论来源: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背景经济基础:封建自然经济的需要
政治基础:巩固封建政权的需要
建立: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加强:西汉(内外朝制、推恩令)
演变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发展:宋元(分割宰相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行省制)
强化:明清(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
积极影响:
影响消极影响:
这个概念的理论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两对基本矛盾: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
评价: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阶段论
唯物史观:小农经济需要王权保护、明清反君主专制的思想
比较:各阶段发展特征的不同、中西的比较
2、知识体系突破法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内容多、时间性强、阶段特征明显、知识的纵横联系密切。

在复习中要理清基本线索,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切实弄清各部分历史知识之间隐含的内在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如岳麓版教材必修一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其内容体系可以用如下示意图简单概括。

20
又如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及其相关知识可用如下示意图表示。

横向轴
3、规律总结突破法
任何历史时间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复习是要善于抓住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和共性,实现历史知识“公式化”、历史事件“步骤化”。

如对必修二中中国古代的农业可作如下的规律性总结:
⑴土地制度:公有—国有—私有
⑵耕作方式:刀耕火种—耜耕—铁犁牛庚(铁犁—犁壁—犁评) ⑶基本模式:集体耕作—个体生产(小农经济)
中国古代的农业 ⑷显著特点:粗放经营—精耕细作
⑸耕作技术:垄作法—代田发—耕耙耱(耕耙)
⑹耕作制度:一年一熟—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⑺经济重心:关中—中原—江南
再如必修三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规律可作如下概括:
→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客观—主观)—唯物主义 → 备受冷落—形成独尊—面临挑战—复兴活跃 → 孤芳自赏—吸收道法—吸收佛道—自我批判
4、史学理论突破法
近年来,历史考试比较常考的史学理论包括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全球)史观、唯物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等。

如以鸦片战争和罗斯福新政为例,用这些史观来研究可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⑴鸦片战争
①战争的本质是两种文明的冲突,即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较量。

(文明史观)
②战争打破了中国的封闭状态,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潮流之中。

(整体史观或全球史观) ③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冲击,近代化思潮开始出现。

(近代化史观)
④战争引起的阵痛带来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变动,各种矛盾加剧,社会动荡加剧。

(社会史观)
⑵罗斯福新政
①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了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近代化史观)
②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和了社会矛盾。

(社会史观)
③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史观)
④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时代的结束,资本主义国家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整体史观)
5、错题纠错突破法
错题反映了考生某一方面知识的欠缺,暴露了考生存在的问题,因而考生应以正确的方法对待错题,纠正错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从而夯实基础。

对于情景式试题,要认真阅读材料,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在正确理解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的基础上作答。

⑴夯实基础,从源头上避免差错。

⑵加强答题训练,在演练中减少差错。

⑶建立错题集,以“错”攻“错”,在错题中“淘宝”。

在错体的旁边主上完整的分析过程(为什么错了、有无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好)。

错题集建立以后,要充分利用,定期翻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