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界的崛起以及意义
第三世界的作用
论文: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是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院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雷婷学号:41007020129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是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摘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大大提高,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在某些国际问题的讨论与决策中也有了发言权,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主要表现在:第一,逐渐改变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第二,深刻地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第三,促进了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和壮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成为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世界格局、重要力量什么是发中国家?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也称作开发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指经济、社会方面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
通常指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 130多个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也被称为第三世界、南方国家。
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有广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还有许多战略要地,无论从经济、贸易上,还是从军事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优势上是不相同的,简单比较如下。
发展中国家优势:1.劳动力资源廉价而丰富,对发达国家投资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2.发展中国家具有后发优势,能够借鉴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减少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发展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
发达国家优势:1.发达国家掌握着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引领着世界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
2.发达国家有着强大的资金实力,能够在世界各地寻找投资机会,开发国际市场。
3.发达国家拥有最先进的管理经验,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提升效率。
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掀起了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浪潮,许多国家先后摆脱殖民枷锁,走上建立民族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
从此,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经济力量登上世界舞台,使世界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7讲 第三世界的崛起
重要活动(首脑会议)
第二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 第二次的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于1964年10月5日至10日在埃及 开罗举行,此时的成员国已经增加到47个,大部分是来自亚洲和 非洲新取得独立的民族国家。这次会议除了重申反对殖民主义和 帝国主义的立场外,将焦点放在了巴以冲突以及印巴冲突之上。 会议通过了《和平和国际合作纲领》。 第三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 第三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是于1970年9月8日至10日在赞比 亚首都卢萨卡举行,重点批判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而不 再是英国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的霸权主义。会议最终还是通过 了《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卢萨卡宣 言》(简称《卢萨卡宣言》),宣称“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 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全”,谴责两个超级大国粗暴 干涉别国内政,甚至采取武力颠覆别国政府等手段。另外会议还 通过了《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
“十项原则”
一、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二、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三、承认一切每一国家按照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 六、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任 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 七、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来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 整或政治独立; 八、按照联合国宪章,通过如谈判、调停、仲裁或司法解决等和平 方法以及有关方面自己选择的任何其他和平方法来解决一切国际 争端; 九、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 十、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这就是著名的十项原则,它是万隆会议 达成的最重要的协议;
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
1、万隆会议(背景、过程、成就和意义) 2、不结盟运动 3、七十七国集团
1、万隆会议 背景 战后美苏之间日益加剧的冷战对峙 局势,严重威胁着亚非国家的独立 与安全。由于帝国主义对中间地带 的争夺,亚非地区成为世界各种矛 盾和冲突集中的地区。许多亚非民 族主义国家从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 主权出发,在对外政策方面,坚持 执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拒 绝参加侵略性军事集团,反对在自 己国家领土上建立外国军事基地。 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认识到,为维 护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 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并要求与中 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 关系。
第三世界的崛起
第三世界的崛起引言第三世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代表着世界上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在过去几十年中,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迅速崛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
本文将探讨第三世界的崛起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对全球格局的影响。
第三世界的定义第三世界最早是指在冷战时期,不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结盟的国家。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第三世界的概念已经演变为描述经济相对落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
这些国家通常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人均收入低下,教育和卫生条件欠佳等。
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尽管第三世界国家在过去被认为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的地区,但近年来许多国家开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这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经济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崛起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1.经济改革: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放宽对外贸易、鼓励外资投资以及加强内部市场的开放。
这些改革措施有助于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增长。
2.科技创新:第三世界国家开始重视科技创新,投资于科研和技术发展。
科技创新为这些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高了生产力和竞争力。
3.人力资源优势:第三世界国家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这为他们的经济崛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些国家通过培养和提升人力资源,增加了生产力和创新能力。
社会发展进步除了经济领域的崛起,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在社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1.教育和卫生改善:这些国家注重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
他们投资于基础教育和医疗设施,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
2.社会平等与包容性发展: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开始采取措施,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发展。
他们致力于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就业机会以及推动社会公平。
第三世界崛起的影响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对全球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经济增长动力: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第三世界的崛起
第三世界的崛起作者:***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1年第08期【价值导向】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这些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在登上世界政治舞台后自成体系,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多种发展形态,各有特色,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而且对20世纪后半期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主干精讲】1.第三世界国家的基本特征(1)從历史上看,第三世界国家基本上是由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演化而来的。
(2)从经济上看,第三世界国家是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发展民族经济的强烈愿望。
(3)从政治上看,第三世界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干涉、控制或侵略,它们在对外政策方面大都奉行独立自主或不结盟政策,要求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2.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成就国家成就韩国、新加坡20世纪60—80年代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海湾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非洲国家非洲国家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1960—1975年,非洲工农业生产总值大约增长了一倍。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陷入困境,经过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拉丁美洲国家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3.第三世界国家发展面临的挑战面临的挑战亚洲国家亚洲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能力较差。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一些亚洲国家受到巨大打击,促使它们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拉丁美洲国家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债务,影响了发展。
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非洲国家非洲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第三世界的兴起、特征和影响
第三世界的兴起、特征和影响【导入设计】多媒体显示: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不结盟运动的标志不结盟运动的会议场景师: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非拉美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也被称为第三世界。
那么第三世界国家是何时兴起的,有哪些共同特征以及对当今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师: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第三世界?生:依据70年代初毛泽东对三个世界的划分、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表达“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所有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归入第三世界。
师:第三世界兴起的标志是什么呢?生: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既是不结盟运动也是第三世界兴起的标志师:第三世界国家有哪些特征?请同学们相互讨论生1:经济上,由于基础落后,必须以经济独立巩固政治独立。
生2:政治上,各国都力图建立既减少资产阶级专政弊病,又拒绝无产阶级专政的国体。
生3:思想意识的文化形态上,力图建立既抵御西方殖民主义理论和腐朽文化,又防止科学。
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将传统和现代两种文化结合在一起的民族主义思想、理想体系。
生4:外交上,执行既不倒向西方、也不倒向东方的中立政策。
师:近半个世纪以来,第三世界已经成为世界政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请同学结合简表,分组讨论第三世界的影响。
影响的话一般都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生1:从积极方面说,政治上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生2:经济上,第三世界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也在升高。
师:不过,第三世界存在的差距与困难也有不少,主要有哪些呢?生1:经济基础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生2: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束缚,使经济落后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
生3:第三世界的内部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它们自身的发展。
【自我检测】1、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A.不结盟运动是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C.不结盟运动兴起后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美苏“冷战”加速瓦解的根本原因2、不结盟运动奉行的政策是()A.反殖民主义B.反霸权主义C.非集团、不结盟D.第三世界利益一致主义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重大作用不包括A、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B、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C、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D、推动了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第三世界兴起的标志
第三世界兴起的标志
第三世界的兴起
(1)兴起的标志: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下,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它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2)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联合国的变化:①由于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加入联合国,联合国不再是一两个超级大国为所欲为的场所。
②1971年由于第三世界的努力,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建立。
(3)第三世界兴起的意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三世界的兴起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第四章第三世界的崛起与非殖民化进程
③不结盟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两极对立的国际关系格局的一 种冲击,客观上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对保卫世界和平的事 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3、七十七国集团的诞生(Group of 77) 宗旨: 协调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和贸易领域中的立场,增强发展中国
家的团结与合作,在贸易和经济发展方面确定共同的目标,制定 联合行动的纲领,采取集体谈判策略,加强发展中国家的谈判地 位,促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 展进程。
第三种是货币金融合作
第四种是技术合作
4、南南合作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壮大其经济实力。 第二,有助于第三世界用同一个声音说话,提高其在南北对话
中的地位。 第三,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化解和消除彼此之间的矛盾和争端。 第四,南南合作有助于推动南北谈判,改善南北关系,建立世
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1946年7月4日 1948年1月4日 1948年2月4日 1946年4月17日 1946年12月31日 1948年5月14日
英国 英国 荷兰 法国 美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尼赫鲁 真纳 苏加诺
本-古里安
1、印巴分治(蒙巴顿方案)(171-173)
第一次中东战争 184
2、四次中东战争 (巴勒斯坦战争)
(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阶段
1、1945—1949年 民族独立浪潮在亚洲兴起 2、1950—1959年 民族独立浪潮从亚洲向北非延伸 3、1960—1975年 以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为中心,亚非拉地区
基本完成“非殖民化” 4、1976—1990年 殖民主义体系瓦解
(三)、二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改革国际经济结构,促进国
第三世界国家提出的纲领
际间的技术转让。
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
(⼀)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所谓第三世界是指那些在历受过殖民统治和剥削,独⽴后经济落后,在国际经济、政治中处于不平等、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在地域上⼤多数位于南半球的亚⾮拉国家。
这些国家也被称为民族独⽴国家、发展中国家、南⽅国家。
第三世界是在战后民族独⽴运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进⼀步⾛向联合的产物。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三个阶段:①战后到50年代中期,民族解放运动的⾼潮主要在亚洲和北⾮⼏个国家。
②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战场在⾮洲。
③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民族解放运动进⼀步发展,不仅最后消除了⼀批顽固的⽼殖民据点,⽽且⼀些国家从争取维护民族独⽴转向发展民族经济。
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的诞⽣、77国集团的形成是第三世界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重要⾥程碑。
1.万隆会议 指1955年4⽉18⽇⾄24⽇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包括亚⾮2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亚⾮会议。
这是亚⾮国家历第⼀次在没有西⽅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主讨论亚⾮事务的国际会议,是战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亚⾮国家新觉醒的第⼀个⾥程碑。
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在⼤会发⾔中提出了的“求同存异”原则,博得各国代表的欢迎和赞扬,为会议的最后成功奠定了基础。
会议确定了指导各国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项原则。
会议所倡导的团结合作、反帝反殖、维护独⽴、捍卫和平的“万隆精神”产⽣了深远的影响。
意义:①第三世界崛起的第⼀个⾥程碑和重要标志,从此亚⾮国家开始作为⼀⽀独⽴⼒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②极⼤地⿎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民争取民族独⽴的⽃争,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解的进程。
③增进了亚⾮各国的相互了解和尊重、相互同情和⽀持,促进了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④它所确定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含在⼗项原则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家关系的普遍原则。
2.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是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印尼总统苏加诺、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发起的。
第五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三世界的崛起及其重大意义
一.第三世界的崛起
2.第三世界形成的标志 2.第三世界形成的标志
②不结盟运动
第三世界的崛起及其重大意义
一.第三世界的崛起
2.第三世界形成的标志 2.第三世界形成的标志
②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956.3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邀请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 1956.3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邀请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 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邀请埃及总统纳赛尔 总理尼赫鲁在布里俄尼岛会晤, 尼赫鲁在布里俄尼岛会晤 总理尼赫鲁在布里俄尼岛会晤,初步确立了不结盟思想 1961.9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 1961.9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 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 召开, 德召开,不结盟运动诞生
第三世界的崛起及其重大意义
一.第三世界的崛起
2.第三世界形成的标志 2.第三世界形成的标志
第三世界的形成
1955年 年 亚非会 议的召 开
1961年 年 不结盟 运动的 诞生
1964年 年 “七十 七国集 团”的 建立
第三世界的崛起及其重大意义
二.第三世界兴起对战后世界的 第三世界兴起对战后世界的
1.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进程 1.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进程 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成就 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成就 3.冷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 3.冷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2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与外交
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
§3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
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
1.南北关系 1.南北关系 ①南北关系:是指发展中国家同发达资本主义 南北关系: 国家之间的关系. 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发达国家利用国际 经济旧秩序剥削发展中国家. 经济旧秩序剥削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的崛起
《海洋法公约》
领海12海里,沿海国有权建立200海里专 属经济区,对大陆架的所有权可延伸到200 海里,在特殊情况下可延伸到350海里
国际公海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产。
200海里 1973年《关于海洋法问题的宣言》(非洲统一组
织):200海里
1958年联合国第一次海洋法会议(12海里) 1960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12海里) 1973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984年159个国家和地区在公约上签字,美
英等国没有。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始生效
第十三次会议(吉隆坡)
不结盟运动的特点
会员国不断增多,影响越来越大 矛头由初期指向一切新老殖民主义到70年
代后转向集中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 权主义 斗争从政治领域逐渐扩大和深入到经济领 域 内部存在着分歧和各种消极因素
第三世界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 的政治力量
联合国的变化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 恢复
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 秩序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思想起始于万隆会议
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会议提出 1963年“七十五国集团”形成 1964年第一届贸易与发展大会《七十七国联合宣
言》
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 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第一次讨论改革国际经
济关系问题,通过《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宣言》和《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行动纲领》
1960年9月铁托、纳赛尔、尼赫鲁、恩克鲁玛和苏 加诺举行会晤,进一步形成不结盟运动的领导核 心。
1961年2月至4月铁托出访非洲9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议召开不结盟 国家首脑会议。
1961年6月开罗举行筹备会议,制定不结盟国家首 脑会议的五项标准。
第三世界的崛起以及意义
第三世界的崛起及意义第三世界泛指历史上遭受过旧殖民统治,后来争得民族独立,经济相对落后的亚非拉和其他地区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爱。
1952年法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阿尔弗莱德在《三个世界,一个星球》的文章中,首次提出“第三世界”的概念。
他在该文中写道“我们常说有两个对抗世界却常常忘了还有一个第三世界。
” 20世纪70年代第三世界这个术语被广泛应用。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使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同年邓小平在特别联大会议上的发言谈到了“三个世界”。
在国际学术界“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两个术语是等同使用的。
在20世纪世界历史的变迁中,第三世界的崛起引人注目,促使第三世界崛起的基本条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和广大殖民地附属国赢得独立。
第三世界主要是战后获得独立的国家不断加强联合形成的,共同的遭遇和要求使他们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
才有力量维护已经获得的独立,才能求得共同的发展,才能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第三世界崛起的三个里程碑1、万隆会议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
参加会议的共有29各国家(其中亚洲18个,非洲6个)。
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而由亚非民族独立国家自己召开讨论有关亚非国家人民切身利益的大规模国际会议。
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大会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其内容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与促进世界和平合作宣言等。
万隆会议和它通过的最后公报体现的亚非各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和促进友好合作而斗争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而《亚非会议做后公报》则因其代表正义团结友好进步,被作为战后国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文件之一而普遍引用。
由中国最早提出,中印和中缅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引申发展的和平共处十项原则,更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承认,作为国际关系的普遍原则。
战后国际关系——第四讲
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崛起的重要标志,在反帝、 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崛起的重要标志, 在反帝、 反殖、反霸和维护世界和平, 反殖、反霸和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 秩序的斗争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主要表现在: 着重大作用。 秩序的斗争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主要表现在: ( 1) 不结盟运动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 ) 不结盟运动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与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坚决斗争; 与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坚决斗争; ( 2) 不结盟运动以反对霸权主义为重要内容 , 维 ) 不结盟运动以反对霸权主义为重要内容, 护了民族独立国家的主权独立和世界和平; 护了民族独立国家的主权独立和世界和平; ( 3) 不结盟运动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权益 , ) 不结盟运动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权益, 对提高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的国际地位, 对提高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的国际地位,推动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起着不容小视的作用。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起着不容小视的作用。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 年 月 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 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三个世界” 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 的战略思想,指出:美国、苏联是第一 的战略思想,指出:美国、 世界,日本、欧洲、澳大利亚、 世界,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 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第二世界, 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第二世界,其他 国家是第三世界。 国家是第三世界。
二、第三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二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亚非会议的 第一阶段 : 二战结束到 年代中期亚非会议的 召开。这一阶段运动的中心是亚洲, 召开。这一阶段运动,主要的形式是由共产党或民族主义政党领导 下的武装斗争。 下的武装斗争。 在此期间,受中国革命的影响,朝鲜、 在此期间,受中国革命的影响,朝鲜、越南等东 亚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其他如印度尼西亚、 亚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其他如印度尼西亚、马 来西亚、缅甸等国家也纷纷从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 来西亚、缅甸等国家也纷纷从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 成为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在非洲,加纳、 成为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在非洲,加纳、一系列的 非洲国家先后获得独立。同时拉丁美洲也有13个国家 非洲国家先后获得独立。同时拉丁美洲也有 个国家 相继宣布独立。 相继宣布独立。
第三世界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的特点
会员国不断增多,影响越来越大 矛头由初期指向一切新老殖民主义到70年
代后转向集中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 权主义 斗争从政治领域逐渐扩大和深入到经济领 域 内部存在着分歧和各种消极因素
第三世界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 的政治力量
联合国的变化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 恢复
不结盟运动的历史意义
是万隆精神进一步弘扬,是奉行独立自主 不结盟政策的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结果。
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形成,并逐渐成为国际 舞台上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
一定程度上对两极对立的国际关系格局形 成冲击,加速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 的过程,对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做出了贡 献。
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 完整,互不侵犯,互 不干涉内政,平等互 利,和平共处。
它的提出被誉为“亚 洲宪章”。
亚非会议
1954年4月科伦坡五国总理会议上,印尼 总理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提出
1954年12月茂物会议,决定由五国联合发 起召开亚非会议。
1955年4月“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新的海洋法
联合国的变化
大批新兴国家加入联合国 —60年代43个;70年代31个 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推动反帝反殖运动 —1960年《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 —1963年《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 —1965年《关于各国内政不容干涉及其独立
希望在两极化的格局中保持积极中立的地 位 新兴民族主义国家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接受了“第三世界”这个概念
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南斯拉夫及其领袖铁托起积极作用
——1948年苏南冲突
第三世界专题研究
第三世界的兴起(专题报告)清风制作(一)战后初期亚洲各国民族独立斗争的胜利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殖民体系遭到严重削弱;亚非国家民族意识迅速增强,掀起了规模空前的民族解放运动。
二战后初期是亚洲各国人民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阶段。
在这一时期,一场反对殖民统治,这区民族独立的革命风暴首先在亚洲东部大规模兴起,继而席卷整个亚洲。
中间经历了几个高潮:越南和朝鲜革命的胜利、南亚和东南亚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西亚各国人民反帝反殖斗争的蓬勃发展。
战后初期,亚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呈现蓬勃发展、汹涌澎湃之势,但这个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水平还不高,还缺乏组织,各国之间的联系也不够,所以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经济力量。
(二)20实际世纪50年代亚非会议和亚非国家反帝斗争的高涨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一方面,出现了以美苏为首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国际关系更加紧张;另一方面,民族解放运动迅速高涨,殖民体系迅速瓦解,亚非新独立国家阵营日益扩大。
但民族独立运动的进程还受这英法等老牌殖民主义和美国新殖民主义的威胁。
为反对外来侵略,巩固民族独立,广大亚非国家迫切需要加强合作。
1.955年4月18日第一届亚非会议召开。
24日,与会各国一致通过《亚非会议最后公报》。
公报谴责了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强调亚非国家应加强经济合作,在切实可行的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术援助,公报强调要促进亚非人民间的文化合作,加强相互了解。
公报还在“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中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十原则。
亚非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或者可以表述为,公报涉及了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其他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以及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七项内容并在“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中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十原则。
亚非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第三世界的兴起与非洲亚洲国家的解放运动
第三世界的兴起与非洲亚洲国家的解放运动随着世界的发展,第三世界国家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同时,非洲和亚洲国家纷纷展开解放运动,争取自主权和经济独立。
本文将探讨第三世界的兴起与非洲亚洲国家的解放运动,分析其原因、影响和挑战。
一、第三世界的兴起第三世界这一术语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阿尔诺·若尔当提出,指的是处于经济欠发达、政治不稳定和社会福利较差的落后地区。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演变,第三世界国家的地位日益重要。
1.经济原因第三世界国家普遍面临着经济落后的问题,经济发展成为了他们的首要任务。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但由于外部掠夺和内部不平等的分配制度,使得他们无法充分运用这些资源。
第三世界国家为了争取自主权,开始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通过工业化和经济合作等手段提高经济实力,从而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2.政治原因第三世界国家长期受到殖民主义的统治和剥削,政治权力受到限制,国民无法自主决策。
随着殖民主义的解体和世界民族主义的兴起,第三世界国家开始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通过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这些国家逐渐获得了自主决策和国际认可。
二、非洲亚洲国家的解放运动非洲和亚洲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主要代表,他们经历了艰苦卓越的解放运动,为国家的发展和独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非洲解放运动非洲国家的解放运动主要发生在20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末。
这些运动旨在推翻殖民主义的统治,恢复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
其中,尼日利亚的独立运动、肯尼亚的马奎特运动以及南非的非洲人民大会等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非洲国家的解放运动不仅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还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取得了进步。
非洲国家开始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通过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改革,实现经济独立和自给自足。
同时,这些运动也为非洲国家带来了国际支持和援助,促进了地区的发展。
2.亚洲解放运动亚洲国家的解放运动主要发生在二战之后,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印度的独立运动和中国的解放运动。
高二历史第四章 第五节 殖民体系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二历史第四章第五节殖民体系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知识精讲人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四章第五节殖民体系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二. 重点、难点1. 重点:第三世界的兴起2. 难点:二战后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第五节殖民体系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第三世界兴起的基本情况。
(一)战后初期亚洲、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1. 印、巴分治二战后初期,亚洲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
情况:印度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新高潮。
英国政府改变殖民政策,推行“分而治之”方针,把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
1947年8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
尼赫鲁成为印度自治领第一任总理,真纳出任巴基斯坦第一任总督。
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
意义:为两国政治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问题:(1)两国之间以后始终存在着领土争端问题——克什米尔问题。
(2)在印巴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交织着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的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流血冲突。
谴责教派仇杀、呼吁团结的甘地,也成为教派冲突的牺牲者,1948年初被一名狂热的印度教徒杀害。
2. 以色列、巴勒斯坦问题在历史上,古代犹太人曾在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居住,后来因外族的入侵和迫害,犹太人陆续迁离。
阿拉伯人在这里世代定居。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占领这一地区的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陆续迁往巴勒斯坦。
1948年5月14日,根据联合国大会关于在这一地区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以色列国成立。
不久,就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占领了大片原定划给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土地。
大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离开家园,流落到其他阿拉伯国家。
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国家长期没有建立起来。
后来,以色列又通过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等。
(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 埃及20世纪50年代,一些北非国家先后取得独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世界的崛起及意义第三世界泛指历史上遭受过旧殖民统治,后来争得民族独立,经济相对落后的亚非拉和其他地区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爱。
1952年法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阿尔弗莱德在《三个世界,一个星球》的文章中,首次提出“第三世界”的概念。
他在该文中写道“我们常说有两个对抗世界却常常忘了还有一个第三世界。
” 20世纪70年代第三世界这个术语被广泛应用。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使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同年邓小平在特别联大会议上的发言谈到了“三个世界”。
在国际学术界“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两个术语是等同使用的。
在20世纪世界历史的变迁中,第三世界的崛起引人注目,促使第三世界崛起的基本条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和广大殖民地附属国赢得独立。
第三世界主要是战后获得独立的国家不断加强联合形成的,共同的遭遇和要求使他们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
才有力量维护已经获得的独立,才能求得共同的发展,才能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第三世界崛起的三个里程碑1、万隆会议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
参加会议的共有29各国家(其中亚洲18个,非洲6个)。
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而由亚非民族独立国家自己召开讨论有关亚非国家人民切身利益的大规模国际会议。
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大会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其内容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与促进世界和平合作宣言等。
万隆会议和它通过的最后公报体现的亚非各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和促进友好合作而斗争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而《亚非会议做后公报》则因其代表正义团结友好进步,被作为战后国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文件之一而普遍引用。
由中国最早提出,中印和中缅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引申发展的和平共处十项原则,更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承认,作为国际关系的普遍原则。
万隆会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
亚非会议的召开不仅在亚非历史上,而且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第一,亚非会议第一次共同发出了亚非人民要求反对殖民主义维护和争取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和促进友好合作的响亮呼声。
第二,亚非会议开创了国际关系新局面。
“它标志着一个新的国家群体—第三世界正式登上了国际舞台”,宣告了殖民主义者在亚非称王称霸历史的结束。
第三,万隆会议有力的推动了民主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第四,万隆会议播下了友谊谅解合作的种子。
2、不结盟运动1961年9月,由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尼西亚印度阿富汗发起,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25个国家出席。
会议通过发表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关于战争的危险呼吁和平的声明》,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
不结盟运动奉行“反帝反殖反霸和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与“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团结,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冷战后,又逐步调整了运动的重点,确立了今后的宗旨和方向:一方面继续坚持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大国干涉,为建立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而斗争,另一方面将运动的重心转移到经济领域,把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愚昧和落后作为今后的主要任务。
不结盟运动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存在和发展符合历史的潮流。
作为一股强大的政治运动,他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推动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它突破了万隆会议的地域限制,面向世界,大大提高了中小国家的国际地位,为争取国际关系民主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发对军备竞赛,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积极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利益,为提高他们的经济地位,改善南北关系,促进南南合作,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
3、七十七国集团七十七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为维护自己的经济权益,加强经济合作,共同反对西方大国控制掠夺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国家集团。
该集团的活动始于1963年,在第18届联合国大会讨论召开关于贸易和发展问题时,73个亚非拉国家和南斯拉夫新西兰共同提出了一个联合宣言生命,当时被称为七十五国集团,1964年增加到七十七个,并发表了联合声明,反对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七十七国集团因此而得名。
1992年,该集团的成员已经达到132个,但该名称始终沿用。
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和发展,是第三世界形成和发展的有一个里程碑,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在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中发挥了先导作用。
第二,为推动南南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权益作出了积极贡献。
1964年,最早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概念”,1967年,该集团通过的《阿尔及利亚宪章》又最早使用了“最不发达国家”的概念。
该集团通过了一系列的纲领性文件,集中阐述了南南合作的的指导原则,加强了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的压迫剥削。
第三,在推动南北对话和合作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总之,第三世界的崛起,彻底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大大推进了世界的历史进程,对世界的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使整个世界产生了有利于各国人民,有利于世界和平,有利于人类进步的深刻变化。
第三世界的崛起,是20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及其经验教训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成就及教训纵观发展中国家战后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前30年发展较快,成绩突出,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陷入停滞不前的阶段。
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速度不一。
有些国家和地区如东亚,东南亚,拉美和中东产油地区发展水平较高,而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是非洲国家的发展速度较慢。
但就整体而言,发展成就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1)发展中国家创造了比发达国家更高的经济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尽管处在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但在大多数年份,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高于发达国家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居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1955-1970年间,发展中国家的年均增长率为5.4%,发达国家的为4.7%;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为5.3%,发达国家为3.2%。
20世纪80年代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失去的十年,但其经济增长率仍高于发达国家。
1991-1995,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4.8%,1996年为6.3%,1997年为6%,远高于这些年度发达国家的增长水平。
2)畸形经济结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一些国家跃入新兴工业国家的行列。
所谓“新兴工业国家”是指那些经济正在起飞而暂露头角的国家。
尽管目前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在其国民经济仍占有很大比重,但是工业的比重已经明显增加。
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一批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速度惊人,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一支新兴的经济力量。
3)民族经济增长壮大,经济自主性增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已经掌握了电子技术、原子技术和航天技术。
“工业欧美,原料亚非拉”的传统分工格局正在被打破。
更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能够按照自己的发展模式发展本国的经济,监督和管理外国垄断公司和企业。
4)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增大。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高于发达国家,所以他在世界经济重的比重也在提高。
从1950年到1980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的比重由28%提高到33%,1996年达到44%。
2、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前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以至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程,这些问题,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从外部来讲,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制约。
从内部来讲,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政治方面的。
经济方面的主要有: 1)债务问题: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而自己内部积累又十分有限,因此,吸引外资和举借外债就成了获得资金的必然途径。
许多发展中国家债务过重,以至不能按时还债,发生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是发展中国家具有普遍意义的危机,最为严重的是撒哈拉以南的穷债务国和拉美重中债务国。
这对于本来就缺少资金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只能减少投资,压缩出口,从而导致生产停滞,甚至衰退。
2)粮食问题:发展中国家几乎都都是农业国,但是除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靠吃进口粮,现在,粮食问题最为严重的是48个最不发达的国家,他们的劳动力生产总值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的41%,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
饥俄人口在逐年增加,有些国家忽视农业和粮食的基础地位,农业基础差,技术是分落后,大量水土流失,农田面积不断减少。
粮食问题日益突出。
3)人口问题:与粮食问题紧密相关的是人口问题。
1999年世界人口达到60亿,发展中国家竟然占到47.7亿,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在世界人口比例已经从二战后的65.5%升至79%,而且还会继续提高。
其严重性在于:人口快速增长,使消费比例例增加,积累下降,导致生产性投资和教育性投资的减少,因而减缓了社会发展的速度。
人口猛增,将使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更大的压力,危及自身的发展。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经济发展缓慢,另一方面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上升,这就越发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困难,拉大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4)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生态环境破坏主要是指身临面积的减少和土壤沙漠化两个方面,战后以来,由于开垦荒地、建筑房屋、索取燃料,一些发展中国家大量砍伐森林,使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森林面积的减少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另一方面就是土壤的荒漠化,沙漠化的直接原因是过度耕作、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
再有就是污染严重,表现在: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和酸雨污染。
环境污染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损失,而且破坏了生态平衡,直接影响到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
3、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成就和问题:1)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成就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少数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的道路,绝大多数国家选择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也有少数国家继续保留着封建的、前资本主义的道路,呈现出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特点,其政治制度自然也各不相同,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政教合一型的神权制如伊朗。
第二种是世俗的封建君主制如泰国、巴林、科威特等国家。
第三种是部落酋长型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第四种是军人独裁制,这种政体一般来说是比较短暂的。
第五种是西方的共和制。
如菲律宾、埃及、阿根廷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