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相关知识
语言学知识点
语言学知识点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旨在理解人类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的使用方式。
它涉及语音学、语法、语义、语用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语言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 语音学(Phonetics)语音学研究的是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语音学家使用国际音标来表示语音。
国际音标包含了各种音素的符号,用以表示特定的语音。
2. 语音语调(Intonation)语音语调是对词语和句子的声调、强弱和节奏的研究。
它包括音高(pitch)、音量(volume)、语速(tempo)等方面的表达。
语音语调可以影响对话的意义和情感。
3. 语法(Grammar)语法是语言学中研究句子结构的学科。
它研究句子如何组成、如何变化以及如何表达语义。
语法分为句法(Syntax)和词法(Morphology)两个方面。
4. 句法(Syntax)句法研究句子内部成分的组合规则。
它关注句子的结构、语序以及成分之间的关系。
研究句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构建正确的句子。
5. 词法(Morphology)词法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变化规律。
它关注单词的构成要素(词根、词缀等)以及单词形态的变化。
6. 语义学(Semantics)语义学是研究词义和句义的学科。
它关注语言符号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研究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语义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意义和表达的方式。
7. 语用学(Pragmatics)语用学研究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和解释。
它关注的是说话人的意图、听者的理解以及背后的非字面意义。
语用学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社交功能和交际规则。
8. 语言变体(Language Variation)语言变体指的是同一语言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产生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体现在发音、词汇、语法以及语用等方面。
语言变体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9. 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二语习得研究的是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条件。
它包括语言输入、语言输出和语言环境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等方面。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一、语言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语言学的定义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语言的定义与特点3.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符号、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二、语音学1.音素与音素的分类2.语音的基本概念:发音器官、发音过程、音素与音位等3.语音的分类与描述方式:音库、国际音标等4.语音变体:音位变体、变体规律等三、词汇学1.词的定义及词的层次结构:词汇、形态、语素等2.词的分类:实词与虚词、实词的分类等3.词的构成过程:派生、复合、转化等4.词义与词义关系: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等5.词的语法功能:词类、语法关系等四、语法学1.句子的定义与分类:从句、疑问句、陈述句等2.句法的基本概念:短语、成分、汉语的基本句型等3.句法关系与句法结构:并列、从属、修饰等4.句法规则与句法分析:形式语法、语义角度的句法分析等5.语法现象的分析与解释:形式语法与功能语法的对比、语法规则、语法的普遍性、语法的可及性等五、语义学1.语义的定义与特点2.词义的构成与分类:词汇意义、语法意义、逻辑意义、上下文意义等3.语义关系与语义角色: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关联等4.语义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义成分的划分与关系、语义的可及性、语义的派生与转化等六、语用学1.语用学的定义与研究领域2.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行为:意图、目的、合作原则等3.言外之意与言外之行:言外之意的表示方式、言外之行的示例等4.语用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言行为、语用规则、语用的多样性等七、语言学研究方法与分支学科1.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描述性研究、实证研究等2.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应用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3.参考书目和领域动态:《现代语言学导论》、《实用语义学》、《语法学》等这些都是《语言学概论》中的重要知识点,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语言学基础知识
语言学基础知识语言学是一门探索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律的学科,它涉及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多个方面,对研究和理解语言的发展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相关理论,以帮助读者初步了解语言学的基础知识。
一、语言学的定义和概念语言学可以被定义为研究语言现象的学科,它涉及语言的结构、功能、历史、变化等多个方面。
语言是人类交流、表达思想与情感的重要工具,而语言学的目的就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解释语言的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运作方式。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等多个方面。
语音学研究语言的音素、音节、音调等音声特征;语义学研究语言的意义和词汇的搭配规律;语法学则研究语言的句法结构和短语组织;语用学则关注语言的使用及其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二、语言学的分类根据研究的层面和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的分类。
1.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是指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语言问题的研究领域。
这包括语言教学、翻译研究、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
2.历史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它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和地区的语言形态、语法、词汇等,揭示语言的历史变化规律。
3.形态学:形态学研究词汇的内部结构和构词规律。
它关注词的形态形式、词根、词缀等,以及它们在句中的使用方式和句法功能。
4.句法学:句法学研究句子的结构和组成。
它关注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短语、从句和主句等句法单位。
5.语音学:语音学研究语言的音素、音节和音调等音声特征。
它通过观察和描述语言的发音规律,揭示不同语言之间的音位差异和音变规律。
6.语义学:语义学研究语言的意义和词汇的表义关系。
它关注词语之间的意义关联和句子的语义结构,帮助我们理解语言中的暗示、隐喻和逻辑关系。
三、语言学的相关理论1.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强调语言的内在结构和规律。
语言学知识点
语言学知识点语言是人类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而语言学则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通过语言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语言的结构、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几个语言学的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对语言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语言的分类根据语言的来源和发展,语言可以分为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两大类。
自然语言指的是人类自然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语言,如汉语、英语、法语等。
而人工语言则是人为创造出来的语言,如世界语、计算机语言等。
另外,根据语言的使用范围,语言又可以分为官方语言、地方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等。
官方语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正式使用的语言,如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
地方语言是某个特定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如广东话在广东省广泛使用。
少数民族语言则是某个特定民族使用的语言,如藏语是藏族人的母语。
二、语言的结构语言的结构主要包括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层面。
语音是指语言中的音素和音节,也就是发音的部分。
不同的语言会有不同的语音系统,如英语和汉语的音素和音节就有很大的差异。
语义是指语言中词汇的意义和搭配规律。
词汇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通过词汇的组合可以表达出具体的意思。
同时,不同的词汇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搭配规律,形成了固定的短语、习惯用语等。
语法是指语言中的语法结构和句法规则。
语法包括句子的构造、词性的变化、时态的表达等。
不同的语言在语法方面也会存在差异,比如英语强调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而汉语则没有固定的语序。
三、语言的变体语言的变体是指在同一语言系统中因地理、社会、历史等原因而产生的差异。
常见的语言变体包括方言、口语和文体等。
方言是指在某个地理区域内使用的语言变体,主要由于地理隔离和社会发展而形成。
方言与官方语言在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有自己独特的语法规则。
口语是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与书面语相对。
口语更加灵活,常常包含非标准语法、俚语、口头禅等。
在不同地区和语言社区中,口语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文体是指不同语言使用场景中的语言风格。
语言学知识点总结
语言学知识点总结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旨在探讨语言的结构、使用和发展规律。
本文将对语言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对语言学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言声音的科学。
其主要内容包括音位、音节、音系、音变等。
音位是指在某种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声音单位。
不同语言的音位系统各有特点,例如英语中的/t/和/d/在不同位置上发音时可能存在音变现象。
音节是指语言中具有独立发音的最小单位。
一个音节通常由一个或者多个音位组成,其中必须有一个元音。
音系是指一个语言中的全部音位的系统。
例如英语的音系包含了辅音和元音,它们可以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和描述。
音变是指语音在特定语音环境下发生的变化。
一个音位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发音,这种现象就叫做音变。
二、词法学词法学研究的是词语的形态和构词规律。
词法学主要包括词的分类、词义、派生等方面的研究。
词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词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等。
不同类别的词在语法和词义上有各自的特点。
词义是指词的意义。
一个词可以有多个意义,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具体的意思。
语境对于词义的理解非常重要。
派生是指通过添加前缀、后缀或者改变词形来创造新词。
派生是词语演化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句法学句法学是研究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句子中词语的组织和句子之间的关系。
短语结构是指词语在句子中的组织形式。
一个句子可以被分解为若干个短语,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句子的结构。
句法关系是指不同短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关系。
例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
句法关系对句子的理解和翻译都非常重要。
四、语义学语义学研究的是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它试图解释语言中的概念和关系,了解句子的真实含义。
词义是词语的基本意思,通过词的定义、例句和上下文来解释词的意思。
句义是指句子的意义。
句意可以通过句子的结构和上下文来理解。
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使用的具体情境和交际功能。
它关注语言如何在特定环境中进行交流。
语言学基础知识点
语言学基础知识点语言学是对人类语言的系统性研究,涉及语言的结构、使用和习得等方面。
它是一门复杂而精密的学科,需要掌握一系列基础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语言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语言分类、语音学、语法学和语义学等内容。
一、语言分类语言是人类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工具,按照语言之间的关系,可以将语言分为以下几类:1. 语系分类:语系是指由共同祖源的语言所构成的系统,常见的语系有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等。
2. 语族分类:语族是指由同一远古时期的原始语所发展而来的一组语言,常见的语族有汉藏语族、印欧语族、阿尔泰语族等。
3. 语支分类:语支是指在一个语族内具有一定程度关系的一组语言,比如在汉藏语族中,汉语是其中的一个语支。
4. 语言类型分类:根据语言的语法结构,可以将语言分为屈折语、孤立语、辅助语等类型。
二、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包括音位、音韵和音系等内容。
1. 音位:音位是指在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分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不同语言的音位差异很大,比如汉语有四个声调,而英语则没有。
2. 音韵:音韵是指研究语音的组织和规律的学科,包括音位的组合、音变规律等。
3. 音系:音系是指一个语言中所有音位的总体组织结构,可以通过音标来表示。
不同语言的音系差异很大,比如英语和法语的音系就有很大的不同。
三、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句子结构和组织的学科,包括句法、词法和语用学等内容。
1. 句法:句法是研究句子结构的学科,包括短语结构、句子成分等。
不同语言的句法结构也有很大差异,比如汉语的主谓宾结构,英语的主谓宾结构。
2. 词法:词法是研究词的形态和构词规律的学科,包括词的分类、词性等。
不同语言的词法规律也有所不同,比如汉语的词性很多,英语的词性相对简单。
3. 语用学: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包括语境和语用的关系、指称和概括等。
语用学关注的是语言的真正意义和用途。
四、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词义和句义的学科,包括词义学和句义学等内容。
1. 词义学:词义学是研究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学科,包括词义的构成、词汇关系等。
语言学基础知识
语言学基础知识1. 引言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探索语言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式。
本文将介绍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语言的定义、语言分类、语音、音系、语法和语义等方面。
2. 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思想、感情和经验的系统。
它通过词汇、语法和语音等要素构成,具有特定的符号系统和语言规则。
3. 语言分类世界上存在着众多语言,根据它们的相关性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语系。
主要的语系有以下几种:3.1 印欧语系:包括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
3.2 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语、缅甸语等。
3.3 尼日尔-刚果语系:包括斯瓦希里语、约鲁巴语等。
3.4 韩日语系:包括韩语、日语等。
4. 语音语音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包括音素、音节和音变等要素。
音素是构成语言的最小可区分的音段,而音节是由一个或多个音素构成的发音单位。
音素是语言中的基本音段,它们可分为元音和辅音。
元音是气流通过口腔时,口腔中没有阻塞或狭窄的音段,如英语中的/a/、/i/和/u/。
辅音则是气流在口腔中遇到阻塞或狭窄的音段,如英语中的/p/、/t/和/k/。
4.2 音节音节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它是一种发音单位。
一个音节通常包括一个元音和一个辅音或复辅音组合。
例如,英语单词“cat”由一个音节组成,而单词“strip”由两个音节组成。
4.3 音变音变是语音上的变化,它指的是音素在特定的语音环境下发生的改变。
例如,英语中的/t/音在单词结尾时通常发生浊化,如“cat”中的/t/音发音为/d/。
5. 音系音系是一个语言中所有音素的组合和规律。
它涉及到音位的分布、音位的对立以及音变规则等内容。
音系的研究对于理解语言的音系和音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6. 语法语法是语言中词汇和结构之间的关系。
它研究的是词汇如何组成句子以及句子结构的组成原则。
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
词法是语言中单词的构成和形态变化规则。
它涉及到词类和屈折变化等内容。
不同语言的词法规则各不相同,例如英语中名词的复数形式通常在词尾加上“-s”或“-es”,而汉语中则经常使用数量词来表示复数。
语言学基础知识
语言学基础知识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它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进步的步伐。
语言学作为研究语言现象的学科,其基础知识对于深入理解和掌握语言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语言的定义、语言的特点、语言的层次结构以及语言的变体和联系。
一、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通过语言的使用,人们能够表达思想、交流信息。
语言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它包括词汇、语法、句法等要素。
语言不仅仅是为了传递信息,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思考方式。
二、语言的特点1. 交际性:语言是为了交流而存在的,通过语言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进行思考和推理。
2. 符号性:语言使用指定的符号来代表特定的意义,人们通过了解共同的符号系统来理解和表达信息。
3. 音、形、义的综合性:语言包括声音、文字和语义三个要素,它们相互嵌套、相互制约,形成了语言的结构和功能。
4. 创造性:人们可以通过语言创造新的词汇、句子来表达新的概念和思想。
5. 文化性:语言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紧密相关,反映了人们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和社会习俗。
三、语言的层次结构语言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包括语音、词汇、句法和语义四个层次。
1. 语音层次:语音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包括音素和音节。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而音节则是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的。
2. 词汇层次:词汇是语言中具有独立意义的最小单位,它们通过组合形成不同的词组和句子。
3. 句法层次:句法是语言中词汇的组织和语序的规则。
句法包括句子的结构、语法关系和句型等要素。
4. 语义层次:语义是研究词汇和句子意义的学科,它关注词汇的定义和概念,句子的意思和推理等内容。
四、语言的变体和联系语言在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中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和变体,这种差异可以分为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个体差异。
1. 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指特定社会群体中使用的语言变体,它与群体的身份、地位等因素相关。
比如,职业方言、年龄方言等。
2. 地域方言:地域方言是指不同地域中使用的语言变体,它与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等有关。
语言学知识点
语言学知识点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涉及到语言的结构、历史、发展、语音、语法、语义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语言学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运作方式。
一、语言的定义与特征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 双重系统:语言包含语音和文字两个层面,通过语音传达信息,通过文字记录和传承。
2. 交流功能: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用于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等。
3. 语法系统:语言具有一定的语法规则和结构,用于组织词汇和句子,使其具有意义和逻辑性。
4. 文化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二、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主要关注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
以下是一些语音学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1. 音素:语音学中最小的语音单位,不同语言中的音素数量和种类各不相同。
2. 语音合成: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人类语音产生过程,生成人工语音。
3. 语音识别: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语音转化为文字的过程,用于语音输入和语音翻译等应用。
三、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的结构和规则的学科,以下是一些语法学的重要知识点:1. 词类:语言中的词汇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的词类。
2. 句法:句法研究句子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包括句子成分、语序、句子类型等。
3. 句子的层次结构:句子可以分为短语、从句等不同的层次结构。
四、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以下是一些语义学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1. 词汇语义:研究词汇的意义和词义关系,包括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位关系等。
2. 句子语义:研究句子的意义和句义关系,包括逻辑关系、语用关系等。
3. 语义推理:通过语义规则和逻辑关系,推导出句子的隐含意义或推断结果。
五、语用学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情境和交际目的的学科,以下是一些语用学的重要知识点:1. 言语行为:研究言语行为的目的和效果,包括陈述、疑问、命令等不同类型的言语行为。
语言学概论—重点知识总结
语言学概论—重点知识总结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认识人类的语言1.只有人类才有语言;与动物鸣叫的区别:内容更多、用处更大、能够创造;语言与民族、国家的关系?——三者关系复杂语言是最直接、最易识别的民族标志;同一民族可以有多种语言;2.语言的类型历时-谱系分类:亲属关系——英语、德语都属于日耳曼语系;汉语、藏语都属于汉藏语系;共时-形态分类:孤立语(汉语:突出语序和虚词的作用);形态语(英德俄-屈折语;日韩维-黏着语)3.语言的表现形式:语言和言语、本体和外围、口语和书面语1)语言和言语语言:说话的工具,是约定成俗的;比如:普通话、英语;言语:说话,包含言语作品和言语动作,比如:说:“翠花,上酸菜”;2)选择/名词:本体和外围本体:语言内部包含的要素,比如:语音、语法、语义;外围:语言和其他事物的关系,比如:语言和思维、语言和历史、语言和民族文化;3)口语和口语口语:说的话;第一性的,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书面语:写的字;第二性,在口语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第二节语言符号和语言结构1.语言符号必须同时具有表示具体意义的物质实体(红绿灯)和物质实体所表示的特定意义(红灯停绿灯行);2.语言的符号特性:能指和所指、约定和任意、不变和可变;1)能指和所指(口诀:能声所意)能指:把语言符号中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声音称为“能指”;所指:把语言符号中有特定声音表示的意义称为“所指”;2)约定和任意约定:人为的规定任意:符号表示意义没有必然联系,只需人人都认定或气就行3)不变和可变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任意性3.语言的结构特性:线性和离散、组合和聚合、层次和层级1)线性和离散:构成语言结构的基础条件;线性:语言符号只能一个一个按工夫顺序成一条线排列;离散性:语言符合可以分解还原成一个一个的符号(词);2)组合和聚合组合:哪一个成分在前、哪一个成分在后的结构特征;(又叫句法功用)聚合:同一类成分可以相互替换的结构特性;3)层次和层级层次:一个小单位内部的成分组合叫做“层次”;(语素组合成词、词组合成词组、词组组合成句子)层级:各个小单位之间的联系叫做“层级”;(词和词一级的内在分别)第三节研究语言的科学1.学科研究的方向分类:本体研究、语言与心理、语言和使用;1)本体研究:对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的研究;2)语言与心理研究:语言和心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3)语言与应用研究:语言学和信息处理,把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2.语言与哲学1)“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出自XXX的《正名篇》;2)“小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3.语言研究1)XXX的《通俗语言学教程》提出了“结构主义语言学”“能指和所指”,是结构语言学的奠基人;2)XXX:北美结构主义学家,间接成分分析法;3)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包括普遍语法、句法自治等观点;第二章语言的物质载体——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1.语音:“人说话的声音”,更严格地说,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与人之间交际并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言学核心知识点
语言学核心知识点导言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涉及语言的结构、发展、变化、习得等方面。
掌握语言学的核心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分析语言现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语言学核心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系统的学科。
它关注的核心知识点包括音位、音位组合规则、音系、音变规律等。
音位是指语言中具有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不同语言的音位有所不同,比如英语中的/b/和/p/是不同的音位。
音位组合规则研究音位如何组合成词和句。
音系是指某一语言中所有的音位及其组合规则。
音变规律研究语言中音位的变化规律,比如英语中的/t/在单词结尾发音时可能变为/d/。
二、词汇学词汇学是研究词汇的学科。
它关注的核心知识点包括词的定义、构词法、词义、词汇网络等。
词是语言中的基本构成单位,具有一定的形式和意义。
构词法研究如何通过特定的规则构造新词。
词义研究词汇的意义和语境中的含义。
词汇网络研究词汇之间的关联和联系,比如同义词、反义词等。
三、句法学句法学是研究句子结构的学科。
它关注的核心知识点包括短语、句子成分、句子类型、句子结构等。
短语是指由几个词构成的有意义的单位,可以是名词短语、动词短语等。
句子成分研究句子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比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句子类型研究不同类型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比如陈述句、疑问句等。
句子结构研究句子内部各个成分的排列顺序和关系。
四、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句子含义的学科。
它关注的核心知识点包括词义、句义、语用学等。
词义研究词的具体含义和义项,如形容词的描述性义和评价义。
句义研究句子的整体含义和逻辑关系,如假设、推理等。
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的上下文和交际功能,如言外之意、言外之意等。
五、语篇学语篇学是研究连续语言材料的学科。
它关注的核心知识点包括信息结构、语段、修辞学等。
信息结构研究语言材料的信息组织方式,如主题句和衔接词的使用。
语段研究语言材料的段落和篇章结构,如起承转合、总分结构等。
语言学知识点总结
语言学知识点总结一、语言的定义和特点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一种符号系统。
它具有以下特点:1.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使用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来表示事物和概念。
2. 语言具有交流功能: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通过语言可以传达思想、交流情感、传递信息。
3. 语言具有社会性:语言是社会行为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
4. 语言具有文化特性:不同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
二、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科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音位与音素:语音学将语音分为不同的音位,而音位又由音素组成。
2. 发音器官:语音的产生与发音器官的构造和功能密切相关,如喉、口腔、舌等。
3. 音节与音变:语音学研究了音节的构成和变化规律。
4. 语调和语音语调:语调是语音的音高变化,而语音语调则是语言的音高、音长和音强等变化。
三、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结构和语言规则的学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词类与句法关系:语法学将词语分为不同的词类,并研究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和关系。
2. 句子结构与语序:语法学研究句子的构成和语序的规律,如主谓宾结构、主谓一致等。
3. 句法关系和语法功能:语法学研究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关系,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
4. 语法规则和语法变化:语法学研究了语法规则的形成和变化,如词形变化、语法变异等。
四、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词义和词汇关系:语义学研究词语的意义和词语之间的关系,如同义词、反义词等。
2. 句义和句子意义:语义学研究句子的意义和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关系,如逻辑关系、语义角色等。
3. 语用学:语义学研究语言使用中的意义和交际功能,如语境效应、指称和暗示等。
五、语言变化与语言接触语言是动态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语言变化研究语言变迁的原因和规律,语言接触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借用现象。
六、语言习得与语言教学语言习得研究儿童和成人习得语言的过程和规律,语言教学研究如何有效地教授和学习语言。
语言学知识
一、定义:什么是语言学?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二、语言学研究的核心(下面的术语要尽量全都认识,不然做题时可能看不懂选项)1、Phonetics 语音学2、Phonology 音位学3、Morphology 形态学4、Syntax 句法学5、Semantics 语义学6、Pragmatics 语用学三、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这个考过的。
Parole这个概念是F. de Saussure(索绪尔)提出的。
Langue指语言系统的整体,“所有(语言使用)个体头脑中存储的词语-----形象之总和”,这个整体相对较为稳定;Parole指某个个体在实际语言使用环境中说出的具体话语,它是随时间和地点变化的一个动态的实体。
四、语言的功能Functions of Language(这个也考过的。
考过the informative function,就是高速公路指示牌的那道题)1、The instrumental function2、The regulatory function3、The heuristic function4、The interactional function5、The personal function6、The imaginative function7、The informative function五、语言的普遍特征Design Features这个也考过的,这五个特征由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Hockett提出。
弱弱地说一句:如果真的在临时抱佛脚,那就不要管这五个术语的具体含义了,只要能强行记下来应付考试就是了。
>_<1、Arbitrariness 任意性2、Productivity 多产性3、Duality 双层结构4、Displacement 移位性5、Cultural Transmission 文化传播性六、语音学和音位学(一)语音学Phonetics: the study of the phonic medium of language.1、三大分支(1)Articulatory Phonetics发音语音学(2)Auditory Phonetics 听觉语音学(3)Acoustic Phonetics 声学语音学2、辅音和元音(这个考过的,考过二者的区别)(二)音位学Phonology: aims to discover how speech sounds in a language form pattern and how these sounds are used to convey meaning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1、三个术语(1)Phone音素(2)Phoneme音位(3)Allophone音位变体2、Suprasegmental Phonology超音段音位(考过的)包括Stress重音、Tone音调、Intonation语调七、形态学Morphology: refers to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words, and the rules by which words are formed.(一)两类词汇1、Closed class words封闭性词汇2、Open class words开放性词汇(二)Morpheme词素1、Free morpheme自由词素2、Bound morpheme粘着词素3、Stem词干4、Root词根(三)Word-formation构词法(四)Inflection屈折变化八、句法学Syntax: studies how words are combined to form sentences and the rules that govern the formation of sentences.九、语义学Semantics: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language.1、Synonymy同义关系2、Polysemy一词多义3、Homophones同音异义&Homogragh同形异义&Complete homonyms同形同音异义4、Hyponymy上下义关系5、Antonymy反义关系6、Analysis of meaning语义分析(1)Componential analysis成分分析(2)Predication analysis述谓分析7、 Two-place predicate二向谓词、one-place predicate一向谓词、no-place predicate 零向谓词8、 Sense relations between sentences(1)Entailment(2)Presupposition十、语用学1、Pragmatics: the study of how speakers of a language use sentences to effect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Or it refers to the study of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and specifically the study of how context influenc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anings.)2、区分语义学和语用学的最本质因素是:是否考虑了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境。
语言学知识点汇总
语言学知识点汇总语言,作为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其研究领域广泛且深入。
语言学就是对语言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它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从语音、语法到语义、语用,从语言的历史演变到不同语言之间的比较,从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到语言的习得和教学。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语言学的知识世界。
一、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物理特性和人类发音器官如何产生语音的学科。
语音的物理特性包括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
音高决定了声音的高低,比如汉语中的声调就是通过音高的变化来区分意义的。
音强则影响声音的响亮程度,例如重音在很多语言中都有着重要的语法和语义作用。
音长指声音的持续时间,像日语中元音的长短就可能导致词义的不同。
音色使得我们能够区分不同的声音,比如元音和辅音就具有不同的音色特点。
人类的发音器官包括肺、气管、喉头、声带、口腔、鼻腔等。
通过这些器官的协同作用,我们发出各种不同的语音。
例如,元音是在发音过程中气流不受阻碍而发出的音,而辅音则是气流在某个部位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
了解语音学的知识,对于语音的识别、语音合成以及语言教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音系学音系学关注的是语言中的语音系统和语音模式。
它研究语音在特定语言中的组合规则和分布规律。
例如,在英语中,“th”这个音的发音有清辅音θ和浊辅音ð之分,它们在单词中的出现是有一定规则的。
音系学还研究音位,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比如,在汉语普通话中,“爸”bà和“怕”pà,“b”和“p”就是两个不同的音位。
音系规则也是音系学的重要内容,比如同化、异化、弱化等。
同化是指一个音受到相邻音的影响而变得与其相似,异化则是为了避免发音上的相似而产生的变化,弱化则常常导致某些音在快速或非重读音节中变得不那么清晰。
三、语法学语法学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则,包括词法和句法。
词法关注词的构成和形态变化。
例如,英语中的名词有复数形式的变化,动词有时态、语态、人称和数的变化。
语言学知识点
语言学知识点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它不仅反映了人们思维的方式,还承载着文化、历史和社会的信息。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涵盖了词汇、语法、语音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语言学的基本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一、词汇学词汇学是研究词汇的学科,主要研究词的构成、分类、意义和用法等。
在语言中,词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是人们进行意义表达的基础。
1. 词的构成:词由一个或多个音节组成,音节是语音的最小单位。
一个词可以由一个音节组成(如“日”),也可以由多个音节组成(如“手机”)。
2. 词的分类:根据词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将词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名词用来表示事物,动词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形容词用来描述事物的特征,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
3. 词的意义和用法:词的意义是指词所代表的概念或事物,词的用法是指词在语境中的具体应用。
词的意义和用法与词的上下文有关,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二、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句子结构和句子之间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句子的组成、句子成分的功能和语序等。
语法规定了语言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是语言表达的重要规范。
1. 句子结构:句子由词组合而成,词之间有一定的组织结构。
按照语法规则,句子可以分为主谓结构、主系表结构、主谓宾结构等不同的句子结构。
2. 句子成分:句子由一个或多个句子成分组成,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主语通常是进行动作的执行者,谓语表示动作或状态,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影响对象,定语和状语用来修饰名词或动词。
3. 语序:语序是指词或词组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序规则,汉语的基本语序为主谓宾,但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三、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主要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等。
语音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声音单位,也是语言交流的基础。
1. 音素:音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单位,用来区分词和词之间的差异。
语言学基础知识
语言学基础知识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它涉及研究语言的结构、历史、变化和使用方式。
本文将介绍语言学的基础知识。
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
它通过词汇和语法来表达意思,并借助语音或手势等方式传递信息。
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形式。
语言的结构
语言的结构包括音韵学、形态学、句法学和语义学等方面。
- 音韵学研究语音的产生、组织和感知。
- 形态学研究词的构成和变化。
- 句法学研究句子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 语义学研究词义和句义的意义和关系。
语言的历史和变化
语言具有历史性,随着社会、文化和认知的变化而发展和演变。
语言的历史研究包括语言起源、发展和分化等方面。
语言变化是语言系统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
内部因
素包括语音、形态、句法和词汇等方面的变化;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语言接触和语言接触等方面的变化。
语言的使用方式
语言是用来进行交际和表达意思的工具。
语言使用涉及交际功能、语用学和话语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 交际功能研究语言在不同社交场景中的作用和功用。
- 语用学研究语言的使用和理解过程中的意义和权衡。
- 话语分析研究具体的对话和文本中的语言使用方式和效果。
结论
语言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语言的各个方面,从语言的定义、结构、历史和变化到语言的使用方式等都是其研究范围之内。
通过对语言学基础知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语言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1、语文学:指公元前4至3世纪到公元19世纪20年代的语言研究,主要是为了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专门对古人留下的经典著作进行语言上的注释。
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文学的三大发源地。
2、小学:我国传统的语文学研究,包括音韵、文字、训诂。
3、语言学学科分类(一)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研究对象)(二)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三)微观语言学(内部语言学)与宏观语言学(外部语言学)(四)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与应用角度)应用语言学狭义:狭义的和最早的应用语言学指以语言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即语言教学法。
4、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5、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6、为什么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身势等非语言的形式,独自传递的信息有限,多半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文字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在编码形式,旗语之类则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所以,语言是人类的重要交际工具。
第二章1、符号:是社会约定的代表某事物的标志,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2、征候:预示一定信息的事物的自然属性3、语言符号: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
形式(语音)叫能指,内容(语义)叫所指。
能指和所指不是必然的,而是约定俗成的。
4、语言符号的特点:<1>任意性和强制性:<2>线条性: <3>约定俗成性<4>渐变性5、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横向组合起来的关系。
索绪尔称为句段关系。
6、聚合关系:在言语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彼此的关系叫聚合关系。
索绪尔称为联想关系。
●7、语言的层级体系:单面单位:音素(音位)、音节----语音系统义素、义项---------语义系统双面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音义结合体首先,语言的层级体系可以分为底层和上层。
语言学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与语言结构解读
语言学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与语言结构解读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学科,旨在了解语言的基础知识和语言结构。
本文将对语言学的基础概念进行解读,以及对语言结构的探讨。
一、语言学的基础知识1. 语言的定义与特点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的工具,具有符号系统、等级性、交际功能和创造性等特点。
它不仅是一种沟通工具,还反映了文化、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
2.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学关注的研究对象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多个方面。
语音学研究语音的产生和组织,语法学研究句法结构和词汇的规则,语义学研究词义和句子意义,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的情境和目的。
3. 语言的层次结构语言的层次结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四个层次。
语音层次研究语音的产生和听觉属性,词汇层次研究单词和词汇的组织,语法层次研究句法结构和短语的规则,语义层次研究词义和句子意义。
二、语言结构的解读1. 语音结构语音结构研究语音的组成和组织规律。
语音由语音单位音素组成,而音素则由音素特征和音位组成。
音素特征包括声调、音高、音长等属性,而音位是具体的语音单位,如/m/、/p/等。
2. 词汇结构词汇结构研究词的组成和构词规律。
词是最小的意义单位,包括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虚词是没有独立意义的词,如冠词、介词等。
3. 语法结构语法结构研究句子的组成和句法规则。
句子由短语组成,短语由词组成。
句子结构包括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并列结构等。
句子的结构规则决定了句子的语法正确与否。
4. 语义结构语义结构研究词义和句子意义。
词义是词的表面意义,而句子意义是由单词和句子结构组成的更大的意义单位。
语义研究主要包括词义的分类和句子意义的生成规则等。
结论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语言的定义与特点、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以及语言的层次结构。
在语言结构方面,语音结构研究语音的组成和组织规律,词汇结构研究词的构成和构词规律,语法结构研究句子的组成和句法规则,语义结构研究词义和句子意义。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及试题
一、语言的功能1.语言学顾名思义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2.语言三大发源地:印度、希腊罗马、中国。
3.我国传统语言学包括文字、英韵、训诂。
4.语言系统大致可以分为语音、语法、语汇等几个子系统。
语言与符号1.语言是符号系统,这句话概括了语言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2.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4.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是一般性的。
5.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6.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用声音作为语音符号形式的物质载体,有其自然属性的优势。
7.语言符号由音和义结合而成,音和义不像烟和火那样有自然属性上的联系,而是像烟和烽火那样因社会的约定而联系在一起的。
语言符号的音和义是社会约定关系,这叫做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线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20世纪初瑞士的语言学家德索绪尔作为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提出的。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就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3.线条型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语素、词、词组、句子构成大小不同的一套单位,语言学上称为语法单位。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1.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
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成为组合关系。
成分一旦组织为结构,就不再仅仅是个体,还增加了彼此之间的组合关系,增加了属于结构整体的意义。
例子:红花,花红2.通过结构成分的替换和可替换成分的聚合关系。
如果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和结构关系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他们自然地聚集成群,他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普通语言学教程知识点总结
普通语言学教程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语言学概论1. 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通过语音或文字来传递意义,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重要工具。
2.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结构、形式、功能、发展以及语言在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
3. 语言的基本特征语言的基本特征包括:任意性、符号性、交际性、复杂性、可变性、文化载体等。
4. 语言的层次结构语言的层次结构包括语音层、词汇层、词组层、句子层和语篇层。
第二部分:语言习得1. 语言的习得过程语言习得是指个体在学习自己的母语时所经历的过程,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等方面的发展。
2. 语言习得的阶段语言习得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人期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语言发展特点。
3. 习得语言与学习语言的区别习得语言是指自然而然地掌握母语的过程,而学习语言则是指通过学习来掌握一门语言。
第三部分:语音学1. 语音学的对象和内容语音学研究语音的发音、形成规律和分类,以及语音在语言中的功能。
2. 语音的分类语音可以分为辅音和元音,辅音可以再分为浊音和清音,元音可以分为前元音、中元音和后元音。
3. 语音的发音器官人类语音的发音器官包括声门、喉头、口腔、舌头、鼻腔等部位。
4. 语音的基本特征语音的基本特征包括调音的高低、音量的大小、音调的升降和语调的变化等。
第四部分:语音学1. 语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语法学研究语言的结构和形式,包括词类、句子成分、句法关系等内容。
2. 词法和句法词法研究词汇的组成和形态变化规律,句法研究句子的结构和成分之间的关系。
3. 语法现象的分类语法现象可以分为形态学现象、句法现象和语义现象等。
4. 语法规则和规则性语法规则是语言使用中的规范,语法规则性是指语法现象的稳定性和规律性。
第五部分:语义学1. 语义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语义学研究语言中的词汇和句子的意义和语用规则。
2. 语义的分类语义可以分为词义和句义两个方面,词义是指词汇的意义,句义是指句子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Discuss the role of L1 in L2 acquisition. (20’)Gass (2001) believes that transfer from NL plays a “rocky” role in the course of SLA and in a L2 learning situation. L1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L2 in phonology, morpheme, syntax, semantic, pragmatic, discourse and so on. Therefore, the role of L1 in L2 acquisition can be concluded in one word, that is, transfer, which means the influence that the learner‟s L1 exerts over the acquisition of an L2 apparently in many aspects in Ellis‟s view. Here, I divide transfer into four kinds, that is, negative transfer, positive transfer, avoidance and over-use.Negative transfer can also be called interference, is caused by the sharp differences between L1 and L2. When learners transfer their L1 habits into the L2, errors are made if the habits of L1 differ greatly from those of L2. For example, Chinese learners find very difficulty to learn attributive clause in English because there is little use in Chinese. But some scholars thought that it is not agreeable that whether errors made are the results of transfer or are intra-lingual in nature. Some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both the two factors influence L2 learning. Whether or not an agreement on how much negative transfer acts in L2 acquisition, the fact that the langua ge phenomenon “transfer” exists will not be denied. Different L1 habits will prevent successful L2 learning in all.Positive transfer L1 facilitates L2 learning but it doesn‟t mean the absence of errors. Instead, it means the reduction of errors. Positive transfer occurs when there are similarities between L1 and L2, thus learners can use L1 habits to understand L2 more easily and better. Studies done by linguists illustrate how transfer has a facilitative or positive effect. Zoble (1980) investigated some adult English learners of French of the placements of “verbs” and “objects”. Because there are the same word-order type of verb-object exists in English, so these learners find easier to learn this kind of knowledge in French. They quickly grasp the pattern through their NL (English) transfer positively. Hyltemstam (1984) made an investigation on relative clauses in L2 Swedish, a language that does not permit pronoun retention. He investigated 45 adult subjects from 5 different language backgrounds. The languages were ranged in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prohibit retentive pronoun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learners with the most similar language rules learn his TL fast. The more similarities exist in L1 and L2, the easier to grasp L2. All these serve as the positive transfer in SLA.Avoidance can also occur whe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1 and L2 are so sharp that learners can not find any clues from L1. L1 habits don‟t exist in L2. The classic study of avoidance done by Schachter (1974) shows that Chinese and Japa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made fewer errors on relative clauses thanPersian and Arabic learners, not because the former mastered the TL better than the latter, but because they reduced the amount of using relative clauses or simply avoided using them.Opposite to avoidance, the over-use, or overgeneralization refers to the frequent use of certain linguistic rules of structure of the L2. For example, L2 learners have often been observed to use the regular past tense inflection to irregular verbs in L2 English, such as “comed”, “goed”, and “runned”, etc. L2 learners overuse linguistic rules when they think overuse of rules in L1 can get right answers.2. Comment on Krashen’s Monitor Model (main ideas and potential problems with this model). (20’)There a re five hypotheses of Krashen‟s Monitor Model, that is, the Acquisition/Learning Model, 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the Monitor Hypothesis, the Input Hypothesis and the Affect Filter Hypothesis.The Acquisition/Learning Model states that there are two ways of mastering a second language, that is, learning and acquisition. Learning is a conscious process which is done with the help of peers, parents, teachers, etc. Education is the most common way for learning. However, acquisition is a subconscious process. Acquisition means things that are innate, that one person processes when he/she is born. 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are two distinctive and independent processes of mastering a second language. Unfortunately, Krashen doesn‟t point out that learning can be come acquisition. He gives some evidence such as sometimes acquisition can occur without learning, sometimes one can also break the rules though he knows them etc. He thinks learning doesn‟t precede acquisition but he doesn‟t think the other hand, which means learning can precede acquisition. Besides, Krashen doesn‟t define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He also doesn‟t point out how do learning and acquisition differ in behavioral terms. What‟s more, there is logical inconsistency in this hypothesis. If most L2 is acquired unconsciously then how can learning, which is conscious,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L2 competence. This hypothesis also claims that adults can access same LAD as children.The Monitor Hypothesis concern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quisition of language and learning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contributes to the fluency in a language while learning plays the role of monitor or corrector in acquiring a language. Krashen lists some sufficient conditions in which the Monitor can be made full use. 1) time (sufficient time is necessary for the consciously think about and use rules effectively);2) focus on form (performers must pay attention to what is corrected); 3) knowledge of the rule.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eficiencies of this hypothesis. Firstly, Kreshen claims that learning is available only for use in production instead for comprehension but he doesn‟t give some evidence. Secondly, focus on form means focus on the correctness, there i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form and content. But sometimes letters with different forms such as site iru and sitte iru also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Thirdly, knowing the rules ofa language is absolute in that different learner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rules. They can also use the rules from their own perspective to use and comprehend language even though some of them are incorrect for linguists. Krashen neglects the diverse standards of rules of different people and he also thinks that children don‟t use Monitor.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explains that 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grammatical structures) are acquired in a predictable order, some rules tending to come early and others later.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left for this hypothesis. Firstly, Krashen doesn‟t point out what is a …structure‟? Learner has to acquire many structures of a language such as tense endings. Secondly, there is no definite order of developing a language. Individual variation makes the different order for different person. If the structures are divided into varying numbers of ordered sets, it is needless to talk about a …natural order‟.Krashen‟s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well-known hypothes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t sho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ffect and seco nd language learning. What‟s more, this hypothesis elucidates why some learners can learn second language well while some can‟t to a large degree. Affect, from Krashen‟s perspective, is intended to include factors such a motivation, attitude, self-confidence, and anxiety. Low anxiety, high motivation, self-confidence and comprehensible input are the ideal conditions for learner‟s successful language acquisition. If the filter is up, input is prevented from passing through, thus learners cannot acquire language. If the filter is down, and if the input is comprehensible and adequate, the acquisition will take place. To summarize, according to Krashen, two conditions are necessary for successful acquisition. One is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the other is low affective filter. The deficiencies of this hypothesis are the following. Firstly, this hypothesis also intends to explain child and adult differences. The Filter is not present in children but is present in adults. But questions such as “How does it work? How is the input?” are not answered. Secondly, Krashen doesn‟t point out why this hypothesis cannot be applied to L1?Comprehensible Input Hypothesis is one part of Krashen‟s Monitor Hypothesis. Krashen thought second language is acquired by learners‟ receivin g understandable information, which means the comprehensible input. Essentially, the input should be slightly ahead of a learner‟s current state of grammatical knowledge. If the input is the one that learner has already learned, the acquisition is meaningless though the input is comprehensible. If the input is largely ahead of a learner‟s current state grammatic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is also meaningless in that the input is far beyond learner‟s current comprehension. Krashen considered a learner’s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as i and the next stage as i + 1. Therefore, the input must be at the i+1 level in order to be comprehensible. In all, the comprehensible inputhypothesis involves three main issues. Firstly, this hypothesis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language acquisition instead of language learning. Secondly, with the help of extra-linguistic information, learners can understand new information which is a bit beyond their current language level. Thirdly, i+1 can emerge automatically if the input is comprehensible and adequate. Deliberate provision of i+1 will have negative effect on learners‟ language acquisition. Some problems are also left for this hypothesis. Firstly, Krashen doesn‟t point out what does i stand for in that i has two ambiguous meani ngs. One means the next structure to be acquired. The other means the learner‟s competence at one stage after stage i. Secondly, this hypothesis explains that 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helps learner learn new knowledge a bit beyond his current language knowledge. However, 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only provides the context for learner to comprehend new knowledge. Although learner can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new information, he cannot really understand the new rules and he may overuse them. Thirdly, outp ut is not important in Krashen‟s view, but he doesn‟t give his reason.3. Explain the components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their relevance to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20’)There are some classical classifications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anale and Swain (1980) divide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to four components, that is, grammatical competence, discourse competence, strategic competence and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re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context in which language is used: the roles of the participants, the information they share,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interaction. In my opini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volv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The first one is pronunciation competence which concerns about the pronunciation of words. Because only when the speaker pronounces words correctly, I mean that the native speaker uses, can he convey his meaning successfully. The second one is spelling competence in that correct spelling that is accepted by native speakers guarantee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especially in writing and reading. The third one is phrase competence which means speakers or listeners can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 and superficial meaning of phrases. Sometimes, we know the meaning of both the two words, but we cannot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combined two words. Therefore, meanings of phrases do not just combine the meanings of the words comprised of the phrase together sometimes. We should know about the meanings of some frequently used phrases which fall into the above category in order to facilitate our communication. The fourth one is discourse competence with which speakers and listeners can convey/comprehend th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s and then the discourse successfully and they can also learn about the cohesion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 The fifth one is grammatical competence. Correctgrammatical rules are the ones accepted by native speakers in my opinion in that they involves both those taught by teachers /grammar books and those used by native speakers but not in official grammar books. Sufficient grammar knowledge guarantees speakers/listeners make clear of the different parts of sentences, for example. Grammar knowledge involves phonology knowledge, morpheme knowledge, syntax knowledge, semantic knowledge which are necessity for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The sixth one is pragmatic competence which means how to express what to whom in which situation. Different listeners require different speaking style and content. Different situation or context requires different ways of speaking. The seventh one is strategic competence which concerns about how to express and convey your ideas to others correctly and quickly in order to establish and maintain social relationships.4. Comment on the focus on form and focus on forms instructions (20’)I Focus on form instruction requires learners to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grammar with no or little interruption to communication. Focus on forms instruction requires learners pay separate attention to grammar and neglect communication.II Form in focus on form instruction refers to language form in general which in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meaning. Forms in focus on forms instruction refers to discrete, isolated, specific language forms.III Focus on form instruction means occasional shift of attention to form. Focus on forms means most attention to form.IV Focus on form instruction means learners‟ first engagement is in meaning, and then they explore some linguistic knowledge. Focus on forms requires learners to pay primary attention to form.V Focus on form instruction applies an analytical approach while focus on forms instruction applies a syntactical approach.VI Focus on form instruction teaches linguistic knowledge in context while focus on forms instruction teaches linguistic knowledge in isolation.VII Focus on form instruction mainly uses task-based and content-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and process syllabus. Focus on forms instruction mainly uses grammar-translation teaching approach and structural syllabus.5. Read the passage below and then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20’)The tragic case of “Genie” bears directly on 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Genie was discovered in 1970, at the age of thirteen, having been brought up in conditions of inhuman neglect and extreme isolation. She was severely disturbed and underdeveloped, and had been unable to learn language. In the course of her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great efforts were made to teach her to speak. She had received next to no linguistic stimulation between the ages of two and puberty, so the evidence of her language-learning ability would bear directly on the Lenneberg hypothesis. Analysis of the way Genie developed her linguistic skills showed several abnormalities, such as a marked gap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mprehension, variability in using rules, stereotyped speech, gaps in the acquisition of syntactic skills, and a generally retarded rate of development. After various psycholinguistic tests, it was concluded that Genie was using her right hemisphere for language (as well as for several other activities), and that this might have been the result of her beginning the task of language learning after the critical period of left-hemisphere development. The case was thus thought to support Lenneberg’s hypothesis, but only in a weak form. Genie was evidently able to acquire some language from exposure after puberty (sh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vocabulary, for example, and continued to make gains in morphology and syntax), but she did not do so in a normal way. Question: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is passage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And what implications can you draw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itical period is a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within which childre n‟s 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of second language can be more rapidly and easily. Specifically, the hypothesis posits that children between birth and somewhere around the age when a child enters puberty can more easily acquire language than post-pubescent children. Learners of a second language that begin the learning process after this critical period are indeed still able to acquire a second language. The foundation of 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rests on neurological research that suggests that brain functions become lateralized after puberty. As we know there are two sides of the human brain - the right and the left. Some language functions appear to be controlled or stationed in the right while others are located in the left portion. Language functions appear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left side. It is believed that, before puberty, these functions are not completely assigned to either portion of the brain. The specific assignment or lateralization of brain functions is believed to be complete and set sometime during or just after puberty. The pre-pubescent brain can absorball new information easily. Some scholars thought this "absorption" of aspects of language to non-specific locations in the brain supposedly makes the learning of language, first or second language, easier for children than adults or older adolescents.Therefore, children need to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before their critical period in order to acquire a natural pronunciation and grasp some basic linguistic rules gradually. For adult learners, on the other hand, it doesn‟t mean they can not acquire second language. Although they miss the critical period, thus they may find more difficulties in acquiring second language, such as pronunciation, certain linguistic rules, they can also acquire second language with their mutual cognitive system and eff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