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有感
中国与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对比
中国与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对比内容提要:现代化是指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一种向以西欧及北美地区等地国家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一般而言,近代化包括了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等。
在这个层面上来对比一下中国和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中国、日本、现代化、对比正文: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鸦片战争被打开国门后缓慢地开始的。
这个进程是由“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拉开帷幕的。
在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船坚炮利使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了。
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林则徐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翻译夷书,使广东“海外图说毕集”。
他组织编译的《各国图例》和《四洲志》直接为抗英斗争服务,受到人们的重视。
林则徐还积极仿制西方战船,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
魏源也是新思想的倡导者,他根据《四洲志》等资料,编写出《海国图志》一书,书中阐述了作者“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林、魏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寰球,去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在新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之后一系列的探索近代化的活动。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从18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前期,洋务运动以“自强”为旗号,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包括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等。
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方面的困难,以“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包括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另外,洋务派从70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到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旅顺口、威海卫两个海军基地以及海军衙门。
同时,洋务派还先后创办了30多所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送了几批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
中国和日本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比较
中国和日本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比较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其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比较一直是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重要研究议题之一。
本文试图从历史发展、社会制度、文化传承和政治哲学等角度对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化和现代化进行比较,分析两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异同与互补。
历史发展中国和日本在近现代化进程上的历史发展有很大的相似性。
从19世纪中叶开始,外国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瓜分亚洲,中国和日本都成为了这一进程的受害者。
中国鸦片战争后逐渐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国家,而日本则通过明治维新开辟了近代化之路。
两国都经历了战乱、内忧外患、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等诸多复杂情况,但日本在近代化进程中取得的成就显著,而中国则拖延了近百年之久。
社会制度中国和日本在社会制度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国古代社会强调礼法之邦和尊卑等级制度,这种传统制度在近代化进程中成为了障碍。
而日本则尝试通过明治维新打破旧的等级社会,实行近代化的资本主义制度。
日本的近代化步伐较快,社会结构也逐渐向现代化市民社会转型,而中国则保留旧的社会制度,形成了保守的政治局面,这种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文化传承文化传承也是中国和日本在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这种文化对近代化进程却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和封建等级制度,传统观念使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很难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而日本则在近代化进程中通过吸收西方文化、强调实用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等方式,使得其文化与现代化进程良好结合,为明治维新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政治哲学中国和日本在政治哲学方面也有很大不同。
中国自古以来强调尊王攘夷,强调国家集权,这种思想在近代化进程中也起到了阻碍作用。
而日本则在明治维新中强调法治、民主和权力分立,推出了新的政治模式。
虽然此后日本的政治模式也出现诸多问题,但在近代化进程中,这种政治哲学的引领作用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日两国近代现代化比较及启示——基于文化视角的研究
古代 文 化 、 技 术和 政 治制 度 , 却 没有 完 全 “ 汉化” , 吸 取外 来文 化中 的有 益成分 , 供 自己使 用 。 除 此之 外 , 还有 一个 非常重 要的 不 同点 : 稳定 保 守性 与随 机应 变性 。稳 定保 守性 是 中 国传 统 文化 的另 一个 重要 特 征 。中国传 统 文化 植根并 繁茂 于东亚 大陆 , 在长 期的发展 中逐 渐形成 了极 强的稳 定性 。与 中国相 比 , 日本传统 文化 的随机 性特征 则尤 为突 出。 日本 文化 的发展 过程 是~个 不断 吸收大 陆先进 文化 的过程 , 日本人 善于 灵 活 吸收 各 种外 传 文化 , 当他 们发 现 更优 于 东 方文 化 的西 方 文化 日 寸 , 便立 刻 摆脱 东方 文化 的柬 缚 , 积极 汲 取西 方先进 文 化精华 。这 种在 文 化吸 收过 程 中表 现出 来的 灵活 性给 日本 的发 展带 来 了深刻
— —
基 于文化 视 角 的研 究
杨 阳
( 延 安 大学政 法学 院 陕 西 延 安
7 1 6 0 0 0)
【 摘 要】 E l 本传统的社会心理和 文化底 蕴和 中国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 然 而 日本 与中国近代 、 现代 化发展 速度却有很 大的差异。本文 对形成这种差异 的原因即从对待 外来文化的社会心理 , 中 日两 国传统文化 的异同, 中日两 国应对 外来文化的冲击等三 方面做 了对比分析。 在 此基 础上, 提 出了对我 国现代化建设有意 义的启 示: 应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 注意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 ; 科 学地辩证地 对待 外来文化 , 对外 来
三、 中 日两 国应对外来 文化 的冲击
1 6 世纪末到 l 9 世纪中叶, 西 欧 文 艺复 兴 之后 , 资 本 主义 正 值 成长 壮大 的 历史 时期 。这- -S  ̄ , 期的 中国 正处 在明 代万 历 中期 到鸦 片 战争之 间 , 萌芽 的 资本 主义 还未 成熟 就 已夭折 的历 史 时期 ; 而日 本的 建主 义此 时正迅 速成熟 并已做 好 了向资本 主义过 渡的准 备 。 种 中央 集权 体制 下的 臣民天命 观和 唯上思 想根 深蒂 固 , 也 就形成 了 在此 时期 , 西方殖 民势 力争相 东侵 , 西方 的近代文 明伴 着坚船 利炮 、 种 唯我独 优的 文化心 理 , 以致整 个国 民从上 到下形 成了 自大 的社 贸 易和 宗教 , 猛 烈 中击着 东亚 古代 文 明的 罗网 , 与 中日传 统文 化发 会心理 。 生 了剧烈的碰 撞 。面对 挑战 , 中日两 国做 出了各 自不同的 反应 。 反 观 日本 , 在对 待西 方文化 上却 采取 的是积 极吸 收和容 纳的态 首先, 在 吸收 西洋文 化 的形 态上 , 面对 西方殖 民入 侵 , 中 日两个 全面摄取型” , 中国则属于 “ 部 度 。因 为 , 第一, 日本 具有 单 一民 族 , 单一 文化 传统 的 特点 。其次 , 东亚国家被迫做出选择。日本是 “ 自然 地理环 境便 其产 生了极 高的 民族危 机意识 。第 三 , 从 日本对外 分摄 取型 ” , 日本 的 “ 和魂 洋才 ” 与 中国的 “ 中体西 用 ” , 在坚 持传统 、 发展 的历 史来看 , 日本 文化长 期 以来深 受中 国大陆文 化的 辐射和 影 学 习西 方上表 面看似 相 同, 但实 质上却 大相径庭 。中国清政 府 的高 响, 这也就 使得其产 生 了更 乐意去 接收外来文 化的心 理 。 级 官僚 提 出了 “ 中体 西 用 ”的 口号 , 主张 以中 国传 统文 化 为主体 , 二、 中 日两 国传 统文化 的异同 在此 前提 下有选 择地 吸收西 方先 进的科 学技 术 , 目的在于 以 “ 师夷 从 传统 文化 的角度 来看 , 中 日两国 也有很 大的 差异 。诚如 上面 长技 以制 夷 ”来 巩 固中国传 统文化 和最 根本 的封建统 治 , 而 不是 推 体 ”和 “ 用 ”的界 限清晰 分明 。日本 提出 所述 中 国由于 曾经有 过极其 辉 煌灿烂 的古代 文化历 史 , 统 治者 素以 动 中 国社 会 向前发展 。“ 和魂洋 才 ” , 其 内容可 以解 释为 “ 存旧图新 ” , “ 魂 ”和 “ 才 ”之 天朝 上 国自居 , 视外 国为 “ 夷” 。观 念上 的 自大 , 以 及优越 的社会 心 的 “ 理~ 直束 缚着统 治 阶层 , 改变现 存的体 制是 难上加 难 。而 日本 由于 间的 “ 主” 和“ 次 ”并不是截 然对立的 。特别是 “ 和 魂洋才 ” 由“ 和 其独 特 的地理 位置 及社会 历史 发展 , 与 中 国在传统 文化 上有着 相 同 魂汉才 ”演 变而来 的 , 日本对于 外来文 化不像 中 国人有那 样明 显的 面和 不 同面 。灿 烂文 明 的中国文 化作 为东亚 的文化 中心 , 对 周边国 排斥性 。“ 和魂 ”强 调的是 精神 上的 “ 民族性 ” , 而 “ 中体 ”所体 现 家及其 民族文 化都 有着 广泛深 远的 影响 。因此 , 从 某种 程度 上可 以 的是封 建制 度 , 这也 就限 制了两 国所 能学 习的内容 。同样 的形 式大 说 是 中国古 代文化 哺育 了 日本 古代 文化 , 对 日本 传统文 化的 形成产 却导致 了完全不 同的结 果 。
中日近代化的比较
在我国的中外历史比较研究中,投入力量最多,取得成果最丰硕的,当推近代中日比较研究。
在全面介绍相关研究成果之前,有必要先简要回顾一下此项研究的历程。
早在1861年,冯桂芬就将当时中日走向世界的被动性与主动性作了比较,感叹日本“蕞尔小国,尚知发愤为雄,独我大国将纳污含垢以终古哉”(注: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卷下,光绪十年豫章刻本,页43。
)。
郭嵩焘担任驻外公使期间,注意到“日本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且学习的是西方的立法和财政等“创制”,抓住了“立国之本”,而中国只知西洋船坚炮利,这使他产生了“寝室积薪”之忧。
(注:郭嵩焘:《伦敦致李伯相》,《养知书屋文集》卷11,光绪十八年刻本,页4;《伦敦与巴黎日记》,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909页。
)经历了洋务新政而又对明治维新有所了解的王韬、薛福成、郑观应、李鸿章等人,也在诸多方面对中日两国进行了比较。
甲午战争后,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通过中日比较,认识到明治维新优于洋务新政,决心仿效日本实行变法。
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也将其斗争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拟,宣称“中国民党者,即五十年前日本维新之志士也”,反清革命则犹如日本之倒幕运动。
(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2页;吕万和:《明治维新与中华民族的觉醒》,《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20世纪初,大批中国学生赴日留学,切身体会到了中日两国在各个方面的差距,他们创办报刊,著书立说,把中日比较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其中以戴季陶于1928年发表的《日本论》(注: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
)和郭沫若于1935年发表的《中日文化的交流》(注:《沫若文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6-72页。
中日两国近代现代化比较和启示
课题:中日两国近代化进程比较指导老师:班级:媒体161姓名:中国日本【引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过往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早在百年前魏征就曾发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
可见历史对人类发展的指导与启示作用。
中日两国在地理上非常接近,有人称为一衣带水之隔。
在古代的时候,中日两国关系亲密,中国是日本的老师,日本的许多东西都是从中国学来的,所以,中日两国的风俗习惯、政治、经济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近代前夜,两个都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
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近代文明之光开始透进沉沉神洲。
1853年,美国海军一支小型舰队,野蛮驶进江户湾,日本朝野也诚惶诚恐地感受到了近代文明的威力。
两个古老的东方国家接触西方文明相距仅十余年,但迈向近代化的速度与结果的差异是惊人的。
中国直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用了近70年,才完成了近代化的一小半。
日本则只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就走完了欧美资本主义150—200年走过的道路,20世纪初中国辛亥革命之时就已经日显世界强国端倪,在百年后的今天两个国家的差距依然巨大,个中问题,值得我们深究。
【摘要】下面我们抛开个人情感,冷静的看待问题,纵观中日百年来的近代史路程,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谈差异与启示。
一.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及文化底蕴二.政治体制本质的不同三.统治阶级的改革意志一 .文化底蕴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曾经有过极其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历史,这也就使得国家上至皇亲贵族、文武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或多或少养成了极为强烈的文化优越感。
统治者素以天朝上国自居,视外国为“夷”,观念上的自大,以及优越的社会心理一直束缚着统治阶层,改变现存的体制是难上加难。
以至于当面对外来文化的时候,似乎采取的大都是漠视、轻蔑甚至拒绝的态度,特别是极为保守的满清贵族更是顽固地排斥西学,拒绝吸收西方近代文明。
这种以“中国为中心”为基础的施政纲要,也就势必使得早期的现代化自然而然难以从国家层面正式启动。
从鸦片战争后中﹑日两国历史对比看中国在近代落后的原因
从鸦片战争后中﹑日两国历史对比看中国在近代落后的原因1800年以前的日本以中国为师,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深受中国影响。
然而1840年的鸦片战争炮声没有将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从“天朝大国,万邦来朝”的酣梦中震醒,却是日本的武士阶级从中接受了教训。
此后日本改变了学习对象,通过学习西方,进行了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明治维新”。
日本自此搭上了资本主义的末班车,使自己成为亚洲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主义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今天,这个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里的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三经济强国,在诸多方面领先于中国。
国内有大量学者认为中国在近代落后的最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与侵略,但笔者不敢苟同。
要究其原因,不妨与我们的近邻日本相对比来分析原因。
一、对“几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应对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强行打开中国的门户。
后来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签订了更多的不平等条约。
当时,西方列强以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为蓝本,欲使日本变成第二个中国。
例如1853年,美国佩里舰队闯入横须贺港,即以《中美望厦条约》为蓝本,迫使日本幕府地接《日美神奈川条约》,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
翌年原美国驻中国宁波钦事哈里斯调任驻日本首任总领事,并于1858年拿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消息胁迫日本订立《日美修好通商条约》。
接着英、法、俄等国也与日本地接以《天津条约》为蓝本的“安政五国条约”。
从以上史实可以看出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与日本处境是极其相似的,都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签订了大量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可以说是差不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但最后日本得以成功搭上资本主义的末班车,这说明帝国主义的压迫侵略并不是近代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
反而正是这种外来压力和民族危机的刺激,成了两国改革和现代化启动的契机。
然而中日两国统治集团对这一契机的利用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中日两国近代现代化比较及启示
中日两国近代现代化比较及启示作者:杨阳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3年第10期【摘要】日本传统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底蕴和中国有着很大的相关性,然而日本与中国近代、现代化发展速度却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对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从对待外来文化的社会心理,中日两国传统文化的异同,中日两国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等三方面做了对比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意义的启示: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注意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科学地辩证地对待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深入研究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日本;现代化;比较近代以来,中日两个国家都在同一时间段内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犯。
基于此,也几乎同时迈上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两个国家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情形:日本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成功发展成为独立的工业国,摆脱了成为殖民地的命运;而中国由于未能采取颇为有效的措施,自以为是地闭关锁国,渐渐走上了半殖民地化的道路。
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两个国家,为何在面对西方时却走出了不同的近代化之路?基于此,从文化视角来研究和探讨中日两个国家近代化的差异,或许能够给当下的中国提供些许的思考和借鉴。
一、对待外来文化的社会心理19世纪中叶,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了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
西方一些大国纷纷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并将其不断地推向世界各地。
通过对中日两国近代史的研究,不难发现,中日两国在近代面对外来文化时采取了不同的反应,这或许就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两个国家日后的发展。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
这也就使得国家上至皇亲贵族、文武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或多或少养成了极为强烈的文化优越感。
以至于当面对外来文化的时候,似乎采取的大都是漠视、轻蔑甚至拒绝的态度,特别是极为保守的满清贵族更是顽固地排斥西学,拒绝吸收西方近代文明。
这种以“中国为中心”为基础的施政纲要,也就势必使得早期的现代化自然而然难以从国家层面正式启动。
中日近代化的比较
中日近代化的比较引言可以说,在发生1853年黑船事件发生之前,日本和1840年之前的中国一样,是一个封闭在自己狭小世界当中的落后的封建国家,社会体制和经济水平在清帝国之下,而日本却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几乎自主完成了现代化的过程,并在中日甲午战争和之后的日俄战争中一举奠定了其亚洲第一强国,仅次于美英等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
而发生这一惊天转变日本用了不到四十年时间。
这与中国近代化过程的坎坷曲折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引发了我对两个民族截然不同命运的思考,是什么促成了日本的快速崛起,又是什么绊住了中国帝国转身前进的脚步?而这样的历史是否也在今天继续以某种方式暗自得延续着?这一切又有怎样的渊源,怎样的后话,怎样的影响?一切都值得如今的国人去反思,去体会,继而可以指导我们今后的步伐。
为了解答我的这些疑问,我开始从书籍中了解两个国家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发生的故事和社会的微观图景,以求找到问题的真相。
第一部分暴风雨前夜在19世纪中叶之前,中日两个国家都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封建统治之中,然而社会体制、面貌确实及其不同的中国的封建统治时期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纵观各个国家的封建文明史,没有一个封建国家可以在长时间内维持民族的持续兴盛,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表现出高度统一性和自我稳定性。
可以说中国古代社会精英的伟大智慧高度完善了这一体制,以自我禁锢为代价,换来了一种难以打破的内部稳定: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将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刻入人的灵魂中;经济上限制商业的发展(主要是对外的),维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政治上建立了完善中央集权政治,使得一切反抗力量降到了最低。
这一体制有着全方位的完善性,几乎设计好了每一个社会阶层的生存方式,拥有极大的容错率,自范性——当然,也同时意味着它的顽固性、难以变更的存在性。
中国人民自古就过着平淡而稳定的农业生活,哲学家们也把某种亘古不变的平淡生存方式注入了整个民族,安于平淡,安于现状,安于空前强盛的太平盛世。
小日本近代的近代化比大中国成功的原因
政治,经济,文化,时代背景
目录CONTENTS
时代背景
经济 文化
政治
2
日本近代的近代化比中国成功的原因-时代背 景
• 时代背景
•
日本:十九世纪中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西方 国家用工业革命产生的新兴武器打破了日本国门。
日本近代的近代化比中国成功的原因-经济
1.中日不同封建经济形态及 其机能的比较 日本:封建领主经济,具有很强的 封锁性。 这种封锁性是有领主土地所有制所派生的。 领主土地所有制的本质特点是土地通过分封途 径而获得,土地不能买卖,土地的所有权被凝 固和硬化在封建领主手中。
• 经济
5/15/2014
日本近代的近代化比中国成功的原因-经济
10272016日本近代的近代化比中国成功的原因政治3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如奉还版籍1869年废藩置县1871年改革封建身份1869至1873年地税改革1873年教育改革殖产兴业修改丌平等条约最后制定宪法1889年召开国会1890年使日本成为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VS
5/15/2014
日本近代的近代化比中国成功的原因-文化
• • • • • • • • 重视教育可以说是日本的优良传统之一。早在在19世纪前半叶之前的封建时 代,日本就逐步建立起适应各个阶层的各种教育体制。当时武士阶级不仅承 担军事任务,同时还负责行政事务,因此各地遍设向武士子弟教授知识的藩 校。除藩校外,全国还有两万所面向农民和商人的私塾,这种私塾时全无强 迫命令和年限规定的自由学校,据推测约有40%的农民和商人求过学。到德 川时代末期,日本的文化教育机构已经 远远多于中国。
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进程对比研究
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进程对比研究中日两国作为亚洲两大国家,历史上有着不少相似之处,包括近代化的进程。
然而,二者的近代化进程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文将通过对比研究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进程,探讨二者的差异及其原因,并从中汲取启示。
一、社会背景的差异19世纪初,中国处于封闭状态,较为落后;而日本在与外国接触的过程中,逐渐获得进步。
特别是1858年《日美修好通商条约》的签订,使日本获得了对外贸易的权利。
随着外来资本和技术的引入,日本的现代化迅速启动。
而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中日两国的社会背景却有了截然不同的发展变化。
中国在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等一系列战乱中,国内经济严重受挫,社会矛盾激烈;而日本则没有遭受太多战事破坏,社会相对稳定,发展轨迹才得以持续发展。
因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相对较慢,日本则胜券在握。
二、政治制度的差异政治制度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9世纪末,中日两国在政治制度上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中国的清王朝一直维持着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贵族阶层占据着实际权力,百姓处于被支配和剥削的地位。
这使得中国面对外来压力时,无法团结一致,导致积弱难振、民族危机迫近。
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了大力改革,取得了政治体制上的重大突破。
明治政府不断推出政策,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同时,日本更注重民众生活的改善,采取了借鉴了欧美国家政治制度,通过开放选举、实行平民主政等政策,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参与程度。
三、文化传统的差异传统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的因素之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十分丰富,但在近代时期却被视为挡在现代化之路上的一道“拦路虎”。
中国重视文化传承,对西方科学技术等新事物则几乎毫不关注,这使得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受阻。
相比之下,日本传统文化受到了更大的冲击。
明治维新后,很多原本对传统文化有着极大保护意识的人也开始转向接受和研究西方知识。
同时,日本也成为了一个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国家,快速吸收西方文化,从而使得日本传统文化的位阶大大降低,成为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中日近代改革成败对比
19世纪中后期由于西方列强的势力向东方扩展,中日两国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由于两国的处境和面临的任务相似,然而探索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其中两国社会结构的差异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然而两国在社会结构中的选官制度、土地所有制结构、对“商”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表现尤为突出。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近代化的进程。
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势力向东的扩展,闭关自守的两个东亚封建国家———中国和日本均被迫打开了自己的大门。
两国的仁人志士分别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药方,使自己的国家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然而两国的结果却截然不同———日本走上富国强民的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却仍然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里徘徊。
例如:“日本通过开国较为成功地进入了国际社会,而中国却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原因之一在于中日在19世纪中叶前的‘开国准备’阶段已经产生了很大差距,中国坚持华夷思想,毫无开放进取之意,而日本实现了地理世界观和文化世界观的转变,形成了开放力量。
”一、选官制度的差异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始创于隋朝。
科举考试导致统治阶级内部成员不断的更新,使社会上下阶级在和平的情况下不断地对流,从而相对缓和了阶级矛盾。
“科举考试可以把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的代表人物,甚至一部分被统治阶级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中央政权中来,扩大政权的阶级基础”。
由于这种通过考试录用人才的办法对封建制度来说有合理的一面,中国一方面它可以使统治机构由统治阶级中最有能力的人来组成。
这对封建制度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制度。
另一方面,一种对维护封建社会有效的制度自然会成为向近代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适应于儒家“君子”的理论而设立的具有很强的人文伦理性。
它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德品的通才而不是一技之长的人才。
广大士子们对日常生活不屑一顾,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把自己的言行严格的约束在封建政权要求的规范之内。
因此自然科学受到很大的影响。
不存在什么创新和发展,因此,在科举中国科学与民主就显得很苍白。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在近代化的进程中,中日两国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转型。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差异,两国的近代化路径和结果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本文将对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进行比较和评析。
一、背景介绍中日两国在19世纪末迎来了近代化浪潮。
而在此之前,两国的社会体制、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都有着极大的差异。
中国当时封建专制统治,社会经济落后;而日本则是一个农业国家,也在尝试与西方接触和学习。
二、近代化的动力与路径1. 动力来源中日两国近代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威胁。
中国在19世纪中叶与英国发生了鸦片战争,随后不断地被西方列强侵略,这促使中国开始意识到自身的落后,并积极寻求变革。
而日本由于受到西方列强的压迫和世界舞台上的边缘地位,也迫切需要摆脱这种状态。
2. 近代化的路径差异在近代化过程中,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和自上而下的现代化模式。
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金田起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一系列的改革运动,试图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制度。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改革运动的成效并不理想。
相比之下,日本采取了一种主动学习和借鉴的策略。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大规模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制度,通过改革教育、军事、法律等领域,快速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与中国相比,日本在近代化的过程中更快速、更彻底。
三、近代化结果的评析1. 经济发展随着近代化的推进,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不同的成就。
日本在20世纪初成为了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而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受到了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对较慢。
2. 社会变革近代化也带来了两国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逐渐被打破,重视平等和社会公正。
而中国在科技和经济上的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变革相对滞后,尽管20世纪后期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但社会差距依然较大。
3. 政治制度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实行了君主立宪制,逐渐向民主化发展。
日本近代化的启示与比较研究
日本近代化的启示与比较研究近代化是一个国家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日本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迅速的速度完成了近代化进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亚洲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先锋。
其成就不仅在于其经济的繁荣和科技的进步,更在于它在政治、法律、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的改革和发展。
日本近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也可以与中国等其他国家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在自己的现代化进程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首先,日本近代化的启示在于坚定的改革决心和领导力。
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下,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
然而,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废除封建制度、建立现代国家制度、引进西方技术和学问等。
这一系列的改革正是由明治政府坚定的改革决心和领导力所推动的。
这种决心和领导力为其他国家所借鉴,尤其是那些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改革遇到困难和障碍的国家。
只有坚定的决心和领导力,才能推动国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日本近代化的启示在于教育的重视和发展。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将教育视为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教育的发展和普及。
它不仅建立了现代学校体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德。
日本的教育改革成果显著,不仅提供了优秀的人才储备,也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国家可以从日本的教育经验中学习,重视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助力。
再次,日本近代化的启示在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积极引进并吸收西方的科技和技术。
它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这种科技创新的精神和实践为日本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其他国家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加强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提升自己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最后,通过与中国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其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尽管两国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步,但每个国家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所以在近代化的方式和路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浅析中国近代化失败之原因——与日本近代化相比较
本实行 的是幕藩体 制 , 在幕府将军 下有大名 , 大名下有 家臣 , 之
下又有武 士 , 集权之 中有分权 , 是一种等 级式 的中央集权 制 , 日
在其领地 内有行政 、 司法 两国社会 变革 的经济 基础 不 同 , 日本 的 本的大名对德川幕府有一定的独立性 , 和军事大权。将军就其 自身而言 , 只是一个最大的大名 , 只在其 经济基础优于同时代 的中国
在 日本 , 等级 制度 十分严格 , 有士族 和华族之分 。各等级间
低等 的武士不可能 出任高级职务 , 这就极易使统 以上现象 的形成追根究底是 由封建土地所有制 的坚 固程度 不能互相通婚 , 治机构僵化 , 同时极易 引起下级武士的不满 , 而在潜意识里反 从 所形成的。 封建土地制度是资本 主义发展的重大障碍 , 因此变革 封建土地制度 为资本主义土地制度就显得非 常重要 。中国封建 抗这种等级制度 ,使其统治阵营出现分化 。而 中国实行 的科举 对 因 就 土地 所 有 制是 地 主 所 有 制 , 基 本 特 点 是 土 地 可 以 自由 买卖 , 其 到 制 , 社 会 各 阶 层 都 有 极 大 的 诱 惑 力 , 为 只 要 考 试 中榜 , 是 了清末 , 土地买卖更为频繁 , 有所 谓“ 千年 田, 八百主 ” 的俗语 , 土 出身寒 门也可 以跻身封建统 治集 团。这就扩大 了统治阶级的阶 维持 了官 僚 机 构 的 活 力 。但 是 另 一 方 面 , 种 制 度 由 于 这 地具有很 大的流通 眭。 由于历代 “ 又 重农抑商” 政策 的影响 , 商人 级 基 础 , 维护封建制度 , 必然会成为推翻封建制度的障碍 。 有钱 了就会通过购买土地而转化为地 主 ,而不会来完成资本积
Hale Waihona Puke 马克思说 :商业对各种 已有 的、以不 同形式主要生产使 用 “
比较中国与日本近代的变革有感
比较中国与日本近代变革有感背景: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大炮打开了这个国家封闭多年的大门。
1853年,美国佩理带着船舰侵略日本,日本打开国门投降。
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
19世纪60-90年代,国门打开20年左右后,清政府兴办洋务,史称洋务运动。
1868年,国门打开15年后,开始施行明治维新。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
中国惨败。
1898年,光绪皇帝下诏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慈禧发动政变。
1901年,清政府开始推行“新政”。
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同样的封建社会,同样的被侵略,同样的进行改革,同样学习西方,为何两国之后的差异如此之大?对于多方面的资料参考,我个人的观点觉得主要有这两个原因:1.清政府的腐败。
的确,在被侵略之前,中国与日本都是封建社会,且闭关锁国多年,基本隔绝了外国的世界。
然而被侵略之后呢?中国做什么?日本做什么?在一系列的政变后,清政府兴办洋务运动。
李鸿章提出:“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于是,洋务派开始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等。
不可否认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然而这仅仅是运动。
学习了科学的技术,却没有用好的制度来管理,一个腐败的清政府来管理,权利在官员的手中,没有才能。
更不能容忍的是清政府本身也有着内在的矛盾,慈禧掌握实权,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于百姓置于不顾。
种种的不甚,最终使得洋务运动的失败。
同样的,对于戊戌变法,也只是基于封建社会,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其失败的很大一个原因也是因为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清政府的腐败扼杀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同时也慢慢在腐蚀自己。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是一个喜欢学习,从不满足的民族。
1868年,14岁的天皇掌权,开始了求知识于世界的明治维新时期,一路下来有涩泽荣一、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之类的精明强干的大臣以为辅佐。
日本的近代化-有感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外名著阅读活动”论文题目日本近代化与中国的差异—读依田熹家《日本的近代化》有感作者和学号杨菲1120810106班级11会计3班日期2013年11月5日读《日本的近代化》有感摘要:日本是通过学习西方而完成近代崛起的。
我们知道,任何外因必须通过内因依靠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我们必须承认日本自身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结构以及其特有的对社会变化的敏感和学习能力才使得日本在近代能够脱颖而出,所以我们有接触、理解和学习日本的必要,因为相似的文化源头和几乎差不多时间的近代化改革的起点使得日本在很多方面的经验教训能够为我们所借鉴反思。
关键词:日本;近代化;内因;借鉴对当代很多中国人而言,日本首先是一种情绪,然后才是一个真实存在。
了解日本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对自己快速变化的历史身份的重新定位,是一种正常时代的正常国民心态的回归,虽然有时我们对此还不是很适应。
我们不是要忘记过去,而是要学会在变化中重新开始。
而了解对方是这一切的前提,这种了解不是在政客们的握手和把盏言欢中完成的,而是建立在民间自发的互动基础之上的。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与日本的近代化开始于同一时期,但是现今日本的综合实力要远远超过中国。
因此,我们应该要深刻的认识到中国与日本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不同之处,找出自身的不足以及对方的优势,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站稳脚跟。
日本学者依田熹家的《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给了我们一些其实和警醒,可以从下面一些方面来对比中日的差异。
一.基本文化形式的差异文化形态来看,日本是并存型的,什么都可以;中国是单一型的,非什么不可。
社会的协作形态来看,日本注重的是“忠”、“义理”;中国注重的是“孝”。
日本民族对恩情债务的重视程度在世界各民族都是罕见的,因此日本人非常讲究“恩情难报”与忠诚之道;此外,日本人还非常注重“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集体意识是日本民族精神的特点;日本虽然是一个弹丸之国但是的大国意识存在于日本国民心中由来已久。
中日近代化差距
中日文化再发现——中国与日本近代化差距日本,一个人人熟悉的国家,一个中国人到了日本和到了欧美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在日本不会有一种“异邦”感,因为大家相貌相似,礼节相仿,但是长时间的交往你会发现日本人的友善,以及国家的整洁卫生,秩序稳定,国家富庶,这和中国是有着很大区别的,日本人的文明已经和中国拉开了一个很大的差距,比如日常生活中中国人随地吐痰,随手丢垃圾,但这些你在日本是发现不到的。
为什么国外很多陆游景点会有写着:请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丢垃圾,不要踩踏草坪之类的汉语标识而不是日文,这就说明了中国人的素质低下在国外人的眼里早已“根深蒂固”。
同为亚洲国家,为何日本和中国会有这么大的差距,中国在近代化的进程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使得中国在如今和日本这样的岛国存在这样的差距?日本的近代化进程也算是曲折,明治天皇即位之初,日本已退化成一个积弱不振的国家,内部四分五裂,外部强敌环伺。
着这种环境下日本实行了自强运动,号称“明治维新”,日本的明治维新才去的依旧是传统的方式——向战胜自己的敌人学习。
这样的明治维新为暮气深重的日本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因素,极大地调动了日本人的创造性,主动性与积极性,日本民族自此踏上了现代化的起跑线,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仅用了二十五年事件就走完了西方五百年走过的路程,其发展速度无不令人咋舌。
而在日本明治维新的同时,中国也开始了近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开始近代化的时间比日本还早了七年,以帝国外交部的成立和曾国藩在安庆设立的“军械修理所”为标志。
中国现代化初期的条件可比日本优越的多,中国拥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和众多人口,是日本的数倍,中国同时也是自然资源配套比较齐全的国家,发展工业所需的能源矿产基本自给,而日本几乎是进口,但为什么最终结果却和日本大相径庭,差距如此之大?纵观历史可以发现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洋务运动有着一些相似之处,同样是国家存在着内忧外患,为了强国抵御外敌,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而日本则开始了明治维新,上面也说过了中国在条件方面比日本要优越,怎么想也是中国改革成功的概率高一点,但是结果……我想这中间很多很多的原因。
毛概
读《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有感该书籍通过中日两国近代化相关方面的对比,分别从文化形式、近代化对象、学术、思想方面的前提、有关近代国家知识的流入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结合过往对于中国近代化的些许了解,我认为该书加深了我对于洋务运动及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认识。
接下去,我便结合所学知识及文中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洋务运动书中谈到,中日两国近代产业的起始都是由统治者移植西方工业,可结果却是日本产生了近代企业,而中国并未实现向近代企业转化。
结合书中对中日两国所处的客观条件的不同来讲,从而也对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得到了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因为中国存在着内忧外患。
文中曾提到日本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统一国家的政府对“殖产兴业”政策的推进,给日本近代化的发展给予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而在洋务运动进行过程中,中国有着“十八省分十八国”的危险,湘系和淮系私人武装集团对中国的割据造成国家分裂自不必说,洋务运动也主要是代表着湘军、淮军的“洋务派”为了扩大其势力而推行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的失败,未形成统一国家是中国所面临的“内忧”,分裂的国家形式导致中国大多地区可能是“各自为战”,这样无法对全国进行统一领导,形成统一目标,共同致力于近代化的进程,这样混乱的格局下也就无法提供适合发展洋务事业大环境的支撑。
同时,洋务派的目的也并不纯粹是为了国家的“自强”、“求富”,他们所带有的扩大各自势力的私心也影响着国家的真正发展。
至于外患,中国和日本同属于深陷殖民危机的国家,但是欧美的压力主要是针对中国,中国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接受了外国的援助,因而也比日本具有更多的半殖民地性质,近代化的进程也就进行的更困难,要想打破原有体制并将思想,政治,科技等方面向资本主义靠拢从而实现近代化难免存在更多障碍。
文中提到,中国洋务运动中的半官半民企业称作“官督商办”。
文中也提到该类企业最大特征为,人事权完全为“官”所掌握,企业的经营权掌握在官派的总办、帮办等官员手中。
日本地近代化_与中国地比较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外名著阅读活动”论文题目《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观后所感-----中日差异与借鉴之处作者和学号丁泽勇1220300150班级12工商1班日期2014年11月12日《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观后所感-----中日差异与借鉴之处摘要:日本从明治维新前后开始,政府就开始了推进近代化。
所以日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信仰有它的独到之处。
任何外因必须通过因依靠因才能起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承认日本自身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结构和其特有的对社会责任感以及学习能力才使得日本在近代能够脱颖而出,所以我应该对日本文化进行多多地了解和学习其精华之处,因为相似的文化源头和几乎差不多时间的近代化改革的起点使得日本在很多方面的经验教训能够为我们所借鉴反思。
关键词:日本近代化;中日差异;借鉴学习一、前言只要大家一起开始说起日本,大多人可能会回答很发达;但是问对日本印象如何,大家感觉肯定是不好的。
但是日本的整体实力还是非常强的,这是世界所公认的事实。
所以不管我们现在对于日本不管有什么样的看法,他们的优秀之处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毕竟他们的综合国力还是远超于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真正地打败敌人,而不是说仅仅是口头上的辱骂,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通过《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这本书给我有很大感触。
对当代很多中国人而言,日本首先是一种情绪,然后才是一个真实存在。
了解日本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对自己快速变化的历史身份的重新定位,是一种正常时代的正常国民心态的回归,虽然有时我们对此还不是很适应。
我们不是要忘记过去,而是要学会在变化中重新开始。
而了解对方是这一切的前提,这种了解不是在政客们的握手和把盏言欢中完成的,而是建立在民间自发的互动基础之上的。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与日本的近代化开始于同一时期,但是现今日本的综合实力要远远超过中国。
因此,我们应该要深刻的认识到中国与日本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不同之处,找出自身的不足以及对方的优势,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站稳脚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外名著阅读活动”论文
题目读《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有感作者和学号梅馨月1320520121
班级13财务管理1班
日期2015年12月3日
读《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有感
摘要: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都处在封建社会的晚期,都存在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并且同样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侵略的威胁,两个国家又都不约而同地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可是进入近代,仅仅不到半个世纪,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命运竟是这样的不同:日本迅速地走上了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资本主义的改革和近代化,成为亚洲惟一的帝国主义国家。
中国则沦为丧失了独立主权的一个为列强所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近代时期中日两国的社会变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因此探讨与比较中日近代化的成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日;近代化;成败;比较
在70年代日本奇迹般的重新崛起时代,中日两国现代化的比较研究,也一度成为学术热点。
研究日本现代化不但是中国现代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日本反思现代化历程的需要。
在中日近代化的研究中,日本学者依田熹家的《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一书十分具有代表性。
在研究中,依田熹家发现,中国学者和日本本土学者对日本现代化的研究有很大差异。
“中国朋友感到‘惊诧’希望知道的事,很
多却是我们日本人感到‘理所当然’、不屑一顾的事,而很多我们认为通过大量史料得到证实的事,却使很多中国朋友极难理解”,故依田熹家在写了成名专著《日中现代化比较研究》后,人为还有进一步阐述近代日本的现代化问题的必要,由此著述了《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
依田熹家对日本的侵略战争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反省,在本书的辅助书目中有大量的日本史名著,进一步加深了我们的理解。
依田熹家在《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一书中指出,日中两国有很多差异,采用类型比较,对中日社会类型、文化类型和教育类型进行分析。
一、社会类型
在社会类型方面,日本是非亲族协作型,它的团队是企业和单位,或者有的是养子,没有血缘关系,主要表现为武士道精神的忠,这就有利于现代企业发展;中国是亲族协作型,主要通过亲族、家族组成有血缘关系的团体,主要表现为儒家思想的孝。
因此中国的家族企业表现为亲族谋利,日本企业表现为派阀谋利。
在日本,他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集体本位主义”,“集体本位主义”乃是日本民族立国之本之魂,也是日本近代崛起、现代迅速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日本人看来每个人都是在恩情债务这张巨网系统中的适当位置上生存奋斗的,因此日本人非常讲究“恩情难报”与忠诚之道;在中国,百善孝为先,中国人自古最注重孝道,家族和自
己人的观念一直存在。
所以从某些方面来看,日本人更加具有自我牺牲和集体精神。
二、文化类型
文化类型方面,日本的文化是并存型和全面摄取型,不同文化可以并存,而且对外来的文化加以全面的摄取;中国则是非并存型和部分摄取型,对外来文化不能全部吸收,只能一部分吸收,表现出来就是中体西用的顽固。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骨子里“赶英超美”的意识与愿望非常强烈。
明治维新所倡导的“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和“赶超欧美”等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当日本看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后,马上激发了学习的欲望,他们不仅学习科学技术,学的更是当时相对比较先进的思想。
战后日本国内的超强投资需求吸引了大规模的投资。
日本充分发挥了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的优势。
日本新建大型工业基地,挖筑深水港,广建商业码头,为输出工业制品提供了方便条件。
因此日本属于文化摄取型,在日本并没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本土文化,日本擅长摄取各国家的文化长处,因此各种学术思想在日本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有利于日本学习西方先进政治、技术,使日本加快近代化进程。
但是,中国有属于自己的各种文化底蕴,属于文化发生型。
在我们都为我们是历史悠久的古国而感到骄傲时,恰好就是这悠久的历史阻碍了国人思想的进步。
儒家文化在中国人心里是早已根深蒂固了的,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都没有打破儒家思想,过于繁
重的文化拖累了中国人的脚步。
所以在接受外来不同文化时,中国人不敢大胆的接受,因此外来先进文化在中国很难生根发芽,因此中国在近代化进程上要远远落后于日本。
三、教育类型
在教育类型方面,两国的教育形态存在差异。
日本是普及提高能力型,比较注重普及和提高能力,所以日本很讲究教育普及和国民文化的普及。
中国是选拔达到目的型,过去的科举制度、考试制度有一个很明确的目的就是做官,选拔精英,而不是注重能力。
进一步分析中日两国教育理念差异的历史根源:书中提到中国冯桂芬写于1860年《采西学议》。
冯桂芬称“习于夷者曰通事”,中国的懂得西洋事物者与日本的同类人地位差别非常之大。
这也正是魏源的《海国图制》在日本比在中国产生更大的轰动和影响的原因,《海国图制》在具有兰学基础的日本找到了它的大批读者,而在中国,魏源只能慨叹自己过于超前。
为何会有如此差距?根源是中国有科举制,而日本没有。
中国封建社会以选拔为前提采取科举制教育,形成了为达到一定的目的——中举而学习的类型,所以整个国家的教育理念功利性很强,就是“选拔优秀者进行教育”——对非优秀者没有必要进行教育。
这种思路一直演变到现在的“重点学校”的形式。
而同期的日本采取的是义务制教育,日本明治5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制,在此之前,日本的初等教育早已获得普及,甚至比同期的欧美各国都先进。
首先让全民识字率大幅度上升,虽然人才的选拔还是世袭制,
但可以不论身份而研究学问,致使在权力机构以外存在学问和人才,为日后国家的发展奠定人员基础。
可见教育的普及程度决定文化意识的进步。
对当代中国而言,日本是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它最能引发中国人的心理和时空错位,有时你觉得它是你欲罢不能的美梦,可一转眼又成了午夜凶铃里那双直钩钩盯着你的眼睛。
所以,对当代很多中国人而言,日本首先是一种情绪,然后才是一个真实存在,对极端者而言,甚至它首先是一种天然不自觉地的恨意,然后才会去寻找一个恨的理由。
在这样的气氛中,任何真正的日本研究都变得微弱而小心谨慎,好多时候我们有着这样的逻辑,日本是通过学习西方而完成近代崛起的,那我们为何不直接绕开日本学习西方或者直接学习日本从西方学习的东西,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我们知道,任何外因必须通过内因依靠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我们必须承认日本自身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结构以及其特有的对社会变化的敏感和学习能力才使得日本在近代能够脱颖而出,所以我们有接触、理解和学习日本的必要,因为相似的文化源头和几乎差不多时间的近代化改革的起点使得日本在很多方面的经验教训能够为我们所借鉴反思,我们要有担当的勇气去告别周作人式的孤独的微弱的小心翼翼,告别《地道战》里卓别林式的无益夸张和《鬼子来了》式的过分宏大空洞抽象的人性思考,告别站在自己越来越大的泡沫上嘲笑着日本泡沫破灭的虚荣心态,去实实在在的了解日本。
了解日本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对自己快速变化的历
史身份的重新定位,是一种正常时代的正常国民心态的回归,虽然有时我们对此还不是很适应。
我们不是要忘记过去,而是要学会在变化中重新开始,从中得到思考和启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注意人才的综合培养;深入研究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科学地辩证地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汤重南:《日本文化与现代化》,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
[2]依田熹佳:《日中两国现代化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 文帆:“评依田熹家著《日中近代化比较研究》”,《国外社会科学》,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