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八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20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八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20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八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中考选题复习八: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专题导读】

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末,世界先后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引起了社会的革命。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走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每一次科技创新都伴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从蒸汽机到电动机、内燃机,再到电子计算机,生产和生活实践一再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层出不穷。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和政治上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地球日益变小,被称为“地球村”。

【知识链接】一、第一、二、三次科技革命

主要成就主要成就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标

志工业革命开始;瓦特改良蒸

汽机(1785年)是其标志性

成果;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

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

交通运输:

1807年轮船(美,富尔顿);

1814年火车机车(英、史蒂

芬孙,)

1、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发

电机、电动机、爱迪生-电灯)

——最主要特征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

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

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

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

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

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

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

术。

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成就

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

和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是

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标志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电力的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理论基础牛顿的力学法拉第的电磁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领先国家英国美、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产生的新兴产业部门金属冶炼业、

机器制造业等。

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

造业、造船业等。

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

业、激光工业、信息工业等。

交通工具汽船(轮船)、火车电车.汽车.飞艇.飞机宇宙飞船

动力能源改良的蒸汽机(煤炭)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

燃机(石油)

原子能或核能、太阳能

进入的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给社会带来的根本性变化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

度而巩固下来

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自动化,

并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

特点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

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

术尚未真正结合。

2、首先也主要发生在英国,

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

慢。

3、主要在轻工业部门。

1、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

紧密结合。(最突出特点)

2、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

主义国家,规模广泛,发展迅

速;

3、一些国家的两次工业

革命交叉进行

4、侧重于重工业部门。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

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与

前两次相比,最大的不同

点)

2、科学技术各领域之

间相互渗透;

3、新技术成为社会

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

力,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与

广泛建立;2、社会结构发生

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

大对立阶级;

1、生产力迅猛发展;

2、社会关系:垄断与垄断组

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

帝国主义阶段;

3、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

1、推动了社会生产

力的空前发展;

2、引起了世界经济

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

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3、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东方从属于西方;

4、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界,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比格局发生改变。

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

3、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思考、启示

(1)、三次科技革命的后果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3)、我国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4)、要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为实现民族振兴而奋发学习,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立志知识报国,科技强国。 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确立了资产阶级 在世界的统治地位;

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东方从属于西方。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 展的不平衡,帝国主 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 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 团,最终导致一战的 爆发。

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积极迅速发展,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三次科技革命对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的科学技术发明和应用较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工业生

产总值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二位。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各国都注重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20世纪50年代西欧凭借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经济迅速发展。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美国在战后应用最新的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产业,经济稳定发展。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①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近代工业产生

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①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

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正

满怀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动、辛亥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对我们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蒸汽动力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轮船和火车诞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显露。 电力的应用进一步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电灯泡的发明、有轨电车的制造、飞机和汽车的出现、有线电话和电报的研制成功,为人们提供了便利。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日益严重的环

境污染问题威胁着人类文明,

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成为迫需解决的问题。

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了哪三次战略机遇期?中国错过的原因是什么?(我国在三次科技革命中落后的原因

是什么)

①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

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②近代工业产生,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①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

系列侵华战争,加紧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①新中国成立后,面临极

端困难的国内国际背景,一度与世界科技潮流失之交臂;②我国也取到了与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潮流。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的科

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知识经济)?

(一)从国家来讲: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严峻的

挑战。我们应该:①学习借鉴最新科技成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的发展

奠定物质基础;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立知识创新体系;③坚持改

革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④努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从学生个人来讲: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注意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的培养。

如何减少科技的“负面影响” ①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②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趋利避害。

结合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谈谈“科教兴国”战略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

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使英国成为19世纪末以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

国家;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德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生产获得巨大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世界的冠亚军。二战后日本德国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如今,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中国应抓住机遇,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积极开发,引进高精尖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生产力的发展获得巨大推动力,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高度繁荣、综合国力的巨大提高,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工业革命所产生的负面影响:①环境污染问题、交通拥挤问题、城市人口膨胀问题;②长时间使用手机会造成微波对人脑的轻微辐射;③电冰箱和空调器中的氟利昂不断泄露,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受到严重的破坏;④核灾难的威胁;⑤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等等。

1.举例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为什么?怎样兴利除弊?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以为人类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但利用不当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不如原子能可以建造核电站,也可以造造原子弹。克隆技术用于医学,造

福人类,但克隆人会带来社会道德问题。

(2)掌握科技,让它为人类造福,加强科技工作者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规范科技运用和操作。

(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改善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它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4)我们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创新,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同时,我们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2.“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请你对如何减少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提一点建议。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高环保意识;

(2)将科技用于造福人类;

(3)注意科技的安全性……

3.我国应如何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与变换?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国家应该抓住机遇,趋利避害。(2)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3)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高新科技。

(4)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4.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5.我国应该怎样面对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搞好稳定,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国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做贡献;

(2)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4)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6.中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的同时,制订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提高本国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品牌意识,创民族品牌;主动参与区域性或国际性的经济组织。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年加入WTO;2020年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

7.中学生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

(1)储备知识:理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好外语,学会上网;(2)培养能力;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3)心态开放;面对世界、面对未来,善于竞争和合作,对外来文化要善于鉴别和正确选择。

8.全球化下面临共同问题:

当今人类面临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如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恐怖主义、资源问题、毒品问题等,这些问题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共同能力.

9.如何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1)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2)加大国际合作的力度;

(3)加大科研的投资和国际间合作,寻找可替代资源;

(4)重视舆论宣传及落后地区的科教工作。【中考演练一】

1.列举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结束的时间及标志性事件:

开始:18世纪下半叶,珍妮机的发明;

结束:19世纪上半期,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2.列举首先发生在英国的两次革命的名称:

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人物。

(1)珍妮机的发明者——

(2)联动式蒸汽机的发明者——

(3)“近代工厂之父”——

(4)发明了“搅炼和碾压法”——

(5)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

4.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领先一步的国家

5.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

6.列举“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发明成果

7.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四大新型支柱性产业

8.列举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和运输工具:

9.列举世界近代史上在交通运输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四人:

10.列举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晚期以石油产品为能源的新机器和新产品:

11.列举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或改良的动力机器四个:

12.列举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代表性成就: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

第二次工业革命代表性成就:以电机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

13.列举下列发明的发明者:15.列举世界近代时期在自然科学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最主要的成就: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达尔文:创立进化论;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6.请根据下列提示列出相应的科学家或思想家。

(1)找到了苹果落地的答案———

(2)揭开了人类起源的谜底——

(3)开启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4)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7.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出在交通或信息工具方面的发明。(一例即可)

(1)第一次科技革命——

(2)第二次科技革命——

(3)第三次科技革命——

18.列举三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

19.20世纪40年代,人类历史上发生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它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请列举新中国在这几方面的科技成就各一例。

在电子计算机方面:银河—Ⅱ型计算机;

原子能的利用方面: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空间技术方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生物工程方面: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20.写出下列事件的发生时间

(1)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研制出联动式蒸汽机——(2)英国工程师科尔特发明“搅炼和碾压法”——(3)英国人斯蒂芬森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

(4)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5)德国工程师本茨和戴姆勒分别成功地将内燃机用于驱动车辆,并率先生产出首批作为商品出售的

汽车——

(6)莱特兄弟成功地驾驶自行设计制造的安装有机械动力的载人飞行器升空飞行——

(7)美国制成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

(8)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

(9)苏联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10)苏格兰科学家用克隆技术繁殖了母羊“多利”——

21.现代生物工程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包括、、、四个部分,其中核心是。

耐用碳丝灯泡——

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

第一架试飞成功的飞机——

14.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美国的首都因他而得名—

(2)物理学中力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

(3)“发明大王”成为他的别称—

(4)“汽车之父”是对他的赞誉—

【中考演练二】

1.下列人物中,不可能坐火车旅行的是()

A.达芬奇

B.恩格斯

C.马克思

D.列宁

2.每次技术革命中,都出现了一些新名词。下列名词的出现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直接有关的是()

A.坦克

B.工厂 C .无线电 D.互联网

3.假如你生活在十九世纪末的美国,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汽车交通事故

B.纽约街头的电灯

C.航天飞机升空

D.邻居乘火车去旅游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新航路的开辟互联网标志

(1)通过统一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举一例说明。

(2)图二交通能够大规模开通的动力是什么?

(3)图三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4)世界日益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分析促进这一抓变的因素有哪些?

(5)作为发展中的国家,应该如何应对这一变化?

3.题参考答案:(1)四大发明的传播、玄奘西行。

(2)资本主义为了追求财富。

(3)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4)科技和交通的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5)积极制定恰当的政策,努力发展科技等。

4. 翻开世博会 159年的档案,从相机到电视;从电话到手机;从汽车到飞行器;从可乐到方便面……一个半世纪以来,人类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通过世博会而传遍世界,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有人说,“每一届世博会都成为见证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驿站。”

材料: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有 630万人进行了参观。 14000件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 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刚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

(1)概述 1851年英国能够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条件(从政治、科技、经济三方面分析)。

(2)世界博览会被称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摇篮”。在 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你会挑选哪些当时的最新科技作为本次博览会的展品呢?

(3)第一届世博会时,中国有没有派代表参加?中国没有把握第一次科技革命大好机遇的原因是什么?这次科技革命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瓦特家境贫苦,体弱多病,没有受过完整的正规教育,凭自己的勤奋好学和坚韧的个性,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后来瓦特的发明对近代科学和生产产生了巨大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世界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科技发明层出不穷,电力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瓦特的发明推动人类进入了 ________时代。

( 2)结合材料二,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两项科技发明成果。

( 3)结合这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谈谈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6.阅读下列材料:

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茶叶、丝绸、银器和小脚乡花鞋等手工产品。

(1)请问费城博览会举办时世界正处于第几次科技革命期间?这次科技革命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当时,中国在强兵富国道路上正进行什么探索?

(2)简要分析中国展品的科技含量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原因。

二、中国近现代科技

中国近现代科技——科技人物篇时期人物突出贡献

近代詹天佑设计人字形路轨、修建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侯德榜研制出“侯氏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对碱业的垄断

现代邓稼先中国“两弹”元勋,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袁隆平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近现代科技——科技成就篇

领域年份成就

核技术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1966年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航天技术1970年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99年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2020年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2020年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863计划1986.3 《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重点,1996年又增加海洋高技术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三、世界经济全球化形成的过程

进程时间原因方式影响

起源15世纪末

16世纪初

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与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

早期殖民扩张

商贸

往来

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

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起步19世纪

中期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化扩张倾销

商品

掠夺

原料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中国自然

经济开始瓦解,近代工业出现

加强19世纪末

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资本

输出

资本主义体系最终确立;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发展

深入20世纪

90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美苏“冷战”的结

经济

体制

趋同

世界经济迅速增长;中国面临巨大的机

遇和挑战

1.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及其认识。

(1)落后的原因:①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掠夺,国民政府和四大家族的搜刮和战争的严重破坏,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经济的残破状况不可能为科技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②二战结束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中国处于内战时期。③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国家对华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④新中国成立初期采用苏联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管理体制。

⑤5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恶化。50年代后期,中共“左”倾错误不断发展,导致60—70年代出现“文化大革命”。

(2)认识:①国家独立、政治局面稳定是振兴经济、发展科技的必要前提。②认清国情、

实事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发展科技的重要保证。③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方针,同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中国尽快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就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把教育和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对科技的投入;“863”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3.我国面对当前第三次科技革命形势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4.经济全球化出现以及发展的因素。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 (2)工业(科技)革命的进行。 (3)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 (4)国际组织的建立。 5.新时期中国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举措和具体做法。

举措:(1)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2)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3)重视科技创新。

做法:(1)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3)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典型例题:】

1.2020年6月21日零时1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10号”卫星送入太空。追溯历史,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所取得的骄人成就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成功

B 第一颗氢弹实验成功

C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 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飞成功

2.2020(第十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于8月23日~2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主题是“网络中国——责任与活力”。互联网技术发展得益于( )

A .第一次工业革命

B .第二次科技革命

C .第三次科技革命

D .第四次科技革命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马克思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 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分别表示我国古代哪项重要发明?请在材料二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发明名称。(只需填入英文字母)

A 泥活字模型

B 罗盘针

C 火箭

(2)对上述发明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哪国人?结合材料二,谈谈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重要意义。

(3)中国古代有众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请再列举两例史实。

(4)请结合上述评价,谈谈你对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以及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4.识别下列图片中的交通工具,回答问

(1

)图片中,A

、B 、C 、D 的发明者分别是谁?

(2)这些交通工具分别属于哪次科技革命?在动力上有何不同?

(3)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何积极影响?

(4)新时期研制和开发新型的交通工具,你认为应考虑哪些因素?

5.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A 、B 、C 各反映的哪一种科学技术的应用?分别说明图A 、B 、C 中的科学技术成果给人类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图A 应用的科学技术是: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图B 应用的科学技术是: 积极影响:

A B C D 图A 一战中的飞机 图B 原子弹 图C 互联网

革命

科技与经济新

自然科学与技术

殖民扩张与争

思想解放与观念

资本主义制度的市场扩大与需求

政治与生活现

科学社会主义

消极影响:

图C 应用的科学技术是: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2)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请谈谈新时期应如何兴利除弊,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

6.历史证明科技创新是引领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会产生消极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右面结构图揭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历史发

展间的关系。请各举一典型史实说明结构图中“自然科学” “思想解放”“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的具体表现。

(2)在下列提供材料中,材料一提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哪些成果?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这一

历史现象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3)根据上述学习和探究,你认为要实施科技创新应注意哪些问题?

7.某校九年级同学组织一次活动,主题是《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步骤一】 走进三次科技革命

(1)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分别进入什么时代?

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新的通信手段的使用,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日本近代的新式学校

(2)第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产生了什么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增强,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3)第三次科技革命加强了世界经济的什么趋势?这种趋势对发展中国家有何影响?

【步骤二】回顾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关系

(4)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有何不同?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5)近代中国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请写出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近代化探索活动。

(6)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我国为了跟踪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发展高新技术,制定了“八六三计划”。实施这个计划后,我国取得了很多成就,请举出一例。

【步骤三】反思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7)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8.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20世纪中期,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空前的变化。(10分)

材料一:

原子弹爆炸形成的蘑菇云克隆羊多莉宇航员在太空行走小学生在机房上机

材料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技术群,在这一技术群中,它需要大规模、多学科的有机配合和国家的统一组织、规划和投资。这就决定了新技术具有很强的社会

性。如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有120所大学、2万多家企业,400万人参加,共得

到政府拨款250亿美元。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产品每隔四年,体积会

缩小一半,性能却会提高一倍。

材料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造成了温室效应,地球的温度不断上升。1970年,联合国把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号召世界各国

人民紧急行动起来,爱护地球,保护环境。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回答,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哪些领域展开?(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什么特点?(3分)

(3)针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怎样积极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请你结合身边的变化来谈一谈。(3分)

8.参考答案:(1)原子能、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电子技术。(4分)

(2)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发展进程高速化。(3分)

(3)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治理污染、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公共自行车等言之成理即可。(3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共14分)

材料一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副主席哈里·狄更斯曾说:“17世纪……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而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这一成就的国家。”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在亚洲,日本还在被封建幕府制度束缚;而中国,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大国崛起解说词——走向现代(英国)》

材料二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主要发明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英国生产能力情况、英国的农业工业比重图

读后回答:

(1)材料一中“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指的是什么?(2分)为什么这一成就使英国“抢先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2分)

(2)材料二的这些发明在世界上通常称为什么事件?(1分)结合材料一及所学,分析这一事件为什么首先从英国开始?(至少说出二个因素)(4分)

(3)材料三表明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的发展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2分)

9.参考答案:(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因为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先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属于不可阻挡的潮流,也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英国最先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所以抢先进入现代文明。

(2)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在英国确立,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3)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4)建立先进的制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理即可)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一历史阶段特征 一、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四十二年间党的历史,总起来说有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二十九年的历史,后一个时期是在这以后的十三年。……在前一个时期,除开始七年比较顺利以外,可以说,走过的道路十分坎坷。我们党甚至犯过两次大的错误,因而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两次大的挫折。 这十三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方面取得了远远超过前二十九年的成就,在这期间,也有些小的曲折,但是党总是能够及时纠正偏向,解决问题,取得新的经验。实践证明,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1991年出版)阅读材料,筛选有效信息,为中国现代史划分阶段,整理出分期框架表。 1949---1956年1956---1966年1966---1976年1978年以后 二、链接中考 材料一: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材料二:1956---196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的弯路,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材料三: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回答; 1.材料一中“取得胜利是辉煌的”,主要内容是指: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______、______、1950年开始的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的____等,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2)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执行________,到1957年超额完成; 1954年9月,___________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由_______________过渡。 2.依据材料二的论点,运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了哪些弯路(失误)?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3.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全局性、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是___。 4.依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举事例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治、对外交往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各列举一事例) 三、依据史实,得出结论 1.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经济(1949---1952年) 材料一:1949年我国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项目工业产量农业产量粮棉花钢煤 全国总产量 1.1亿吨44.4万吨15.8万吨0.32亿顿50%25%27%49%83%48% 比历史最高 年产量下降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计划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xx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以课本为依托,紧扣知识要点和历史课程标准,夯实基础,强化主干。 2.掌握并熟悉历史基础知识,准确再认和再现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引导学生形成必要的历史认识。 3.认识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构建整体的历史观,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能力,提高理解和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内容: 八年级下册五、六、七单元,九年级一、五单元。 三:复习思路与具体安排: 根据时间,按照三个阶段复习。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2月16日——4月调考)此阶段是学生全面了解书本知识点的时期,所以非常重要,这一时期关键要做的就是依据教材逐章逐节进行全面复习,梳理基础知识,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复习过程力争做到系统和全面。同时训练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在教材中找出考点的能力,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熟悉程度,提高答题速度。针对我校学生实际,采取的主要复习方式为“练、评、讲”。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全球性的震荡1课时第二周开辟新的发展道路1课时民族复兴的新道路1课时万众一心的抗日战 争1课时第三周新中国的诞生1课时《走向现代世界》单元检测1课时第四周《走向现代世界》单元检测讲评1课时战后世界新格局1课时共和国的风雨历程1课时第五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课时第六周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1课时《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单元检测1课时《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单元检测讲评1课时第七周生活在国际社会1课时综合测试1课时第八周四月调

考模拟训练3课时第二阶段:专题复习(4月调考——5月20日左右)通过前一阶段的复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基础知识,但知识体系还不够完整,不够清晰,所以这一阶段要做的就是将所有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成专题,进行系统性的专题复习了。 例如:可将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三个专题:列强侵华史(1840-1945年);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1840-1949年);社会主义建设史(1949-至今)。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五个专题: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50-6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20世纪20-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两次工业革命前后经济发展;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国际关系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世界格局新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 探索)世界科技发展史(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阶段:仿真演练(5月21日——中考)这一时期,考点基本清晰,但仍需探索命题趋势,了解试卷结构,熟悉考试题型,掌握解题技巧,调整心理心态。所以我们首先要认真分析四套试卷(元月调考卷、样题、四月调考卷、五月卷),注意题型、题量、难度,并掌握命题者的思路。然后将四套试卷裁剪,拼接,变形,反复多次给学生训练,掌握答案,人人过关。 最后临考前,指导学生考场发挥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考前心理辅导,做到学有所获。

2020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word版-)

机密★启用前 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说明:1. 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姗;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2.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八股取士 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6.题6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题6图 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 记述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之改革

1 1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之改革线索一中外古代史上的改革 区域改革概况 中国商鞅变法1)时间、地点:公元前356年,秦国;(2)内容:奖励耕战、土地私有、建立县制;(3)性质:新兴地主阶级进行的封建性 质的改革;(4)影响: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魏孝文帝 改革 (1)内容:迁都洛阳、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用汉制、学 汉礼、与汉族联姻、学汉族文化;(2)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 线索二中外近代史上的改革 区域改革概况 中国 洋务运 动 ( 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2)口号:“自强”“求富” (3)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筹建海军(4)影响: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戊戌变 法 ( 1)时间:1898年 (2)内容:改革政府机构、发展工商业、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训练新式军队(3)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 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学习西方制度的开始 区域改革概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之改革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之改革 2 2 世界 俄国农奴 制改革 (1)时间:1861年 (2)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赎买份地 (3)影响: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日本明治 维新 (1)时间:1868年 (2)内容: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建立常备军 (3)影响:使日本由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 家 线索三 中外现代史上的改革 区域 改革 概况 影响/评价 中国 土地改 革 (P38) (1)1950~1952年底 (2)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大改 造 (P39) (1)1953~1956年 (2)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赎买政策、公私合营 标志着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改革开放 (P42) (1)1978年,十一届三中 全会 (2)内容:对内改革: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 改革;对外开放 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 地位日益上升 区域 改革 概况 影响/评价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 卷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

沪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卷 说明:1. 全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共10页。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 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科目代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在答题卡 上;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第二卷密封线内。不得 在答题卡和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3. 本卷选择题(1---2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它答案,凡 答案写在第一卷上不给分;非选择题(26---31)答案必须写在第二卷题 目指定的位置上。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下列古代君主中没有被称为皇帝的是 A. 商纣王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唐太宗 2.释迦牟尼的塑像被尊奉在 A. 教堂里 B. 佛寺里 C. 道观里 D. 清真寺里 3.代表我国古代纺织业最高水平的是 A. 丝绸 B. 麻布 C. 棉布 D. 尼龙 4.下列几个行业中,受到我国古代统治者重视的是 A. 商业 B. 手工业 C. 农业 D. 制造业 5.下图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 张骞 B. 班固 C. 鉴真 D. 玄奘 6.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 八国联军 B. 英法联军 C. 美英联军 D. 德法联军 7.1919年5月4日,在天安门广场响起的口号是 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2019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考点

2019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考点 红色为新加考点,蓝色为考纲表述更改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1.北京人。 2.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3.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 4.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5.青铜工艺的成就。 6.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7.老子和孔子以及“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8.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9.陈胜、吴广起义。 10.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11.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2.司马迁和《史记》。 13.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 14.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15.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及其历史作用。 16.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 17.大运河的开通。 18.“贞观之治”。 19.隋唐科举制度。 20.唐朝经济繁荣。 21.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22.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23宋代的都市生活。 24.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 25.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26.元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27.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8.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9.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 30.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31.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历史影响。 32.明代科技成就和影响。 33.明清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 1.林则徐虎门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专题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专题 专题一:近代化的历程 专题二: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关系 专题三:祖国的统一 专题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专题五:大国崛起的历程 专题六: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七: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 专题一:近代化的历程 所谓的近代化: 1、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 2、政治:民主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3、思想:科学化——新文化运动

第一阶段:学习西方器物(科学技术):洋务运动 第二阶段: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第三阶段: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清朝内外交困(内;太平天国运动,外:第二次鸦片战争) 2、目的:为了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的统治。 3、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口号:“自强”、“求富”。 5、形式: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师夷长技) 6、措施: (1)前期:——“自强” A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B组建海军:北洋、南洋、福建 C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 (2)后期——“求富” D开办民用工业: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张之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7、结果:没有实现强兵富国的目的,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宣告洋务运动 破产。 8、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9、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 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经济的工业化) 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因此,注定失败。

2020届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word版,(有答案))(已审阅)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试卷 一、选择题 1.2019年4月15日,象征法兰西文明的标志性古迹发生火灾,许多珍贵文物遭到毁坏。该古迹是()A.巴黎圣母院B.克里姆林宫C.五角大楼 D.议会大厦 2.衢州历史上编著《针灸大成》的著名针灸学家是() A.毛晃 B.杨继洲C.华岗 D.赵抃 3.如图牌匾中的书法内容是我国历史上某一位思想家提出的观点。他是() A.孔子 B.墨子 C.孙子 D.老子 4.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下列能反映在制度层面向西方学习的是()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列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认识,正确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发电机的应用 B.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和德国后来居上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电气化的实现 D.三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6.如图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下列对这两次事件看法正确的是() A.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B.图1事件将图2事件推向了高潮 C.图2事件加速了图1事件的步伐 D.都是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7.著名的历史人物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功绩组合正确的是() ①孙中山--成功地领导了南昌起义 ②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③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④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这是对二战期间某次事件的评价:“没有一个人曾料到日本人竟敢以如此罪大恶极的方式侮辱美国的威力……大家立即团结起来,一致支持总司令罗斯福。”该事件是() A.七七事变 B.偷袭珍珠港C.诺曼底登陆D.中途岛战役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2分) 9.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朝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最盛时期之一。汉使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安息等多国,唐王朝也曾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在此期间,中国接受了许多西方文明要素,如音乐舞蹈、穿戴服饰等;同时,中国也向西方世界提供了丝绸、瓷器等。 ——改编自《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1)图2中的路线①②分别反映了唐朝对外交流中的什么历史事件?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它们的相同点。(2)为了开辟和保障图1的路线,西汉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概括汉唐时期对外交流的特点。请以丝绸之路为例,结合材料分析中外交流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 【解答】2019年4月15日,象征法兰西文明的标志性古迹发生火灾,许多珍贵文物遭到毁坏。该古迹是巴黎圣母院。故选A。 2.B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衢州是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的故里。杨继洲编写的《针灸大成》是明朝以来三百年间流传最广的针灸学著作。故选B。

广东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 1.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A.盘古开天B.炎黄传说 C.禅让传说D.大禹治水 2.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右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B.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D.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3.“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 是() 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蔡伦改进造纸术 C.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D.华伦发明麻沸散 4.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③科举选拔 的标准是择优录取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5.据史书记载,从1407年到1422年短短十多年间,有南洋多国使者多次搭乘船只访华。 与南洋使者访华有关联的事件是() A.马可·波罗来华B.荷兰人抵达台湾 C.郑和下西洋D.葡萄牙人到达澳门 6.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B.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C.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7.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这份“礼物”指的是()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接提示在题8表的①、②、③处填写最佳答案() A.①洋务运动②孙中山③陈独秀B.①五四运动②孙中山③曾国藩 C.①五四运动②曾国藩③胡适D.①洋务运动②陈独秀③梁启超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共十七个专题)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改革与制度创新 中国古代改革 中国古代制度创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能力训练】中国古代改革 改革(变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上》 (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三项措施,并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材料二魏主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拔氏。夫土德,……,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臣旧将……,姓或重复,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延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魏书〃高祖纪》 (2)材料二体现了孝文帝推行的哪些“汉化”政策?这些政策的施行对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作用? (3)比较材料一、二,说说两次改革的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专题二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与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能力训练】 外交是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纵观中外对外交往历史,可以为我们今天走改革开放之路提供重要启示。观察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图1 丝绸之路示意图 图2 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 图3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图4 “广东十三行” (1)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开辟的中西方贸易通道,据图1可知,汉代丝绸最远可运到哪里?“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提出有何重大战略意义? (2)据图2说明唐朝对外交流繁荣的因素是什么?该图反映了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据图3写出郑和下西洋第一次出发的地点和最远到达的地点。你能从图中获取郑和下西洋的哪些信息? (4)据图4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实行什么对外政策?根据材料中的四幅图片,说说中国古代

《历史与社会》中考知识点梳理.

《历史与社会》第二篇我们传承的的文明 一、知识梳理 ㈠冲破思想的牢笼 1.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什么时间?主要有哪些代表人物?冲击什么宗教(或思想)?提倡什么精神? 2.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是谁?他是哪国人?代表作是什么? 3.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至少写出两部) 4.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如何?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意义)? 5.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是谁?提出的什么学说(主张)? 6.列举近代科学诞生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7.启蒙运动发生在什么时间?主要有哪些代表人物? 8.启蒙运动的旗手是谁?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什么文件与他的观点相一致? 9.启蒙运动批判什么,宣扬什么?它对什么战争和什么革命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10.德国宗教改革的时间、代表人物及主张? ㈡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及作用 1.郑和下西洋发生在哪个朝代?受谁派遣? 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3.中非航路最早开辟于什么朝代? 4.在新航路的开辟过程中,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 5.在海上探险方面欧洲哪两个国家走在了最前面? 6.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后,西方殖民者犯下了哪些罪行? 7.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它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㈢概述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过程、性质和意义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3.揭开美国独立战争序幕的事件(美国独立战争的标志)是什么?导火线又是什么? 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领导人分别是谁? 5.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有关的著名文件分别是什么? 6.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被处死的国王分别是谁?

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约6000年。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2.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其主张能体现题2所示内容的学派是() 题2表 A.墨家B.儒家 C.道家D.法家 3.第一手史料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历史剧《三国》B.罗贯中《三国演义》 C.司马光《资治通鉴》D.诸葛亮《出师表》 4.“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期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②叶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④马可波罗 来中国经商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5.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关于题5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

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 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D.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 6.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同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A.锦衣卫B.军机处 C.中书省D.六部 7.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8.据载,清政府的官员都不知道俄国人要求的领土有多大,兴安岭离乌苏里江有多远,还有哪些内容在《尼布楚条约》中尚未确定。材料中“俄国人要求的领土”位于我国() A.东北B.西北 C.东南D.西南 9.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提倡实业救国 C.物况天择,适者生存D.提倡民主、科学 10.题10图所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2019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如图1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朝代D.铁器时代 2.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 3.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4.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5.如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6.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A.控制军队B.强化皇权C.钳制思想D.改革科举 7.《中国历史十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闭关锁国B.休养生息C.轻徭薄赋D.重文轻武 8.观察表格,导致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A.通商口岸的开放B.小农经济的破产C.纺织工业的发展D.协定关税的影响9.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A.舰船数量的劣势B.洋务运动的贡献C.甲午战败的原因D.维新变法的成效10.林伯渠说:“对许多末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11.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2.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2017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

2017年省中考历史试题 吴涛整理 (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2017·)1.题1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朝代 D .铁器时代 (2017·)2.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分封制 (2017·)4.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容的主题是( ) A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2017·)5.题5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 是(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2017·)6.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 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控制军队 B .强化皇权 C .钳 制思想 D .改革科举 (2017 ·)7.《中国历史十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 .闭关锁国 B .休养生息 C .轻徭薄赋 D .重文轻武 (2017·)8.观察题8表,导致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历史与社会中考总复习资料(全)

地理 我们生活的区域 考点一:地图知识: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 在地图上找出地图的三要素: 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 地图三要素: 一、方向:1.N北、S南、E东、W西 2.指向标:(箭头指向北) 3.默认: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比例尺: 1、概念: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注意:单位) 3、种类: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4、图幅面积相等的地图

考点二:大洲和大洋 大洲、大陆与岛屿的区别: 大洲: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的合称(最大的洲:亚洲) 大陆: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 岛屿: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最大:格陵兰岛)半岛:三面临海,一面与大陆相连(最大:阿拉伯半岛)

一、大洲的划分(人为划定)(大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山脉、河流等属于天然界线: 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为界(最大) 北美洲与亚洲之间以白令海峡为界 欧洲和非洲之间以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为界 运河等属于非天然界线: 非洲与亚洲的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二、海洋包括洋、海、和海峡。其中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地球上海洋面积广大,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1%(正所谓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 太平洋: 面积最大大西洋: 形状象个“S” 印度洋:水温最高北冰洋:面积最小、水温最低 三、海峡:连接两片海域的狭窄水道: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与大西洋

霍尔木兹海峡:(石油阀门):波斯湾与阿拉伯海 英吉利海峡:世界上最繁忙的的海峡之一 马六甲海峡:印度洋与太平洋 麦哲伦海峡:大西洋和太平洋 白令海峡:北冰洋和太平洋 四、世界著名运河: 京杭大运河:世界最长 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 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 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南、北美洲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本试卷分为第Ⅰ(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 时间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八股取士 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 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6.如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7.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 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 记述出处“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 表》 A.因战事而设 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 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 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10.1912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湖北 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 A.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B.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 C.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 D.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 11.如图,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九一八”事变 -------------在-------------------- 此-------------------- 卷-------------------- 上--------------------答 --------------------题--------------------无--------------------效------------ 毕 业 学 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姓 名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准 考 证 号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专题

专题复习 专题一:近代化的历程 专题二: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关系专题三:祖国的统一 专题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专题五:大国崛起的历程 专题六: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七: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

专题一:近代化的历程 所谓的近代化: 1、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 2、政治:民主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3、思想:科学化——新文化运动 第一阶段:学习西方器物(科学技术):洋务运动 第二阶段: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第三阶段: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清朝内外交困(内;太平天国运动,外:第二次鸦片战争) 2、目的:为了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的统治。 3、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口号:“自强”、“求富”。 5、形式: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师夷长技) 6、措施: (1)前期:——“自强” A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B组建海军:北洋、南洋、福建 C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 (2)后期——“求富” D开办民用工业: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张之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7、结果:没有实现强兵富国的目的,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8、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9、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 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经济的工业化) 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因此,注定失败。 考点6: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1898年) 一、维新派的形成(维新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 2、“公车上书”:1895年春——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4、报刊:《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 政治团体:强学会 二、戊戌变法 1、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变法共持续103天,因此称为“百日维新” 2、开始的标志:光绪皇帝颁布一系列变法令 3、内容: A、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C、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D、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2019中考历史与社会标准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9中考模拟历史与社会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读世界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①②所表示的地形分别是() 第1题图第3题图第8题图 A. 高原、山地 B. 平原、山地 C. 高原、平原 D. 丘陵、高原 2.东亚、南亚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B. 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 C. 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 D. 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3.据图可知,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地区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A. 基督教 B. 佛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4.以下远古先民的用具中,能体现先民具有原始自然崇拜的是() A. 黑陶 B. 彩陶 C. 舞蹈纹彩陶盆 D. 骨针 5.人们经常用“发现了新大陆”来指遇到惊喜的事。发现新大陆的说法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达·伽马 D. 麦哲伦 6.莫斯科主要的工业部门有() ①汽车工业②化学工业③机床工业④电机工业⑤电子工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7.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A. 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B.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8.如图郑板桥的这首诗反映了()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9.关于慈禧太后利用义和团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义和团势力起源于山东地区 ②义和团与帝国主义联手,力量强大 ③达到削弱义和团势力的目的 ④利用义和团抵抗外国的侵略势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 基本原则……变革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法国的统治是进步的……”。这种“进步”包括() ①颁布《法典》②多次打败反法同盟③远征俄罗斯④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