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短文二篇(第1课时)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练习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练习新人教版

10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晓雾将歇.(xiē)夕日欲颓.(tuí)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ù)2.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1)答谢中书书.书:书信(2)五色交辉..交辉:交相辉映(3)四时..俱备四时:四季(4)晓雾将歇.歇:消散(5)夕日欲颓.颓:坠落(6)沉鳞..竞跃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4.填空。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有“山中宰相”之称。

题目的意思是回复给谢中书的书信。

(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02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6.“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的表达效果。

画面:猿鸟的鸣叫声穿过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中;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

(意思对即可)表达效果:“猿鸟乱鸣”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猿啼鸟鸣的热闹景象,“沉鳞竞跃”形象地表现了清流之鱼争相跃出水面的活跃场景。

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的气息。

7.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指谢灵运;表明能欣赏山水美景的人很少,同时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与古时山水知音康乐比肩的得意之感。

03拓展阅读【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①。

殿前剔牙松②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测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测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测试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烂熳(màn)匿名(ruò)筋疲力尽(jīn)B.芦荟(huì)长髯(rán)吹嘘(xū)C.不逊(sùn)禁锢(ɡù)文绉绉(zhōu)D.诘责(jié)窒息(zhì)锃亮(chénɡ)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翻来复去器宇轩昂鹤立鸡群忧郁消沉B.成群结队美其名曰文质彬彬困惑不解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乱造藏污纳诟D.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微不足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

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5.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A.比喻引用排比拟人B.拟人反语比喻比喻C.比喻反语比喻拟人D.拟人引用排比反语6.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推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

推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

[ 介绍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 课短文二篇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基础磨炼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晓雾将歇()与其奇者()遂至承天寺()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解说以下加点词。

(1)山川之美 / 但微颔之()()(2)实是欲界之仙都 / 如是再啮()()(3)夕日欲颓 / 欲界之仙都()()(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无与为乐者()()3.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 1)《酬谢中书书》中描绘早晚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空明澄澈、疏影摇摆、似真似幻的美好境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1)《酬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字透明,号________。

丹阳秣陵人,著有《_______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的文学家。

他与父亲 ________、弟弟 ________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5. 以下句子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孩子无不希望获得父亲母亲的嘉奖,这对其自尊心的培育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B.今年判阅语文微写作的老师要求一定读过《红楼梦》《老人与海》等原著。

C.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开放日16 日举行,来自多个省市的近千名考生和家长冒雨前来。

D.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世界级文豪对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

6.模仿例句,再写两个分句,使之组成排比。

人生如画,有的绚烂绚烂,有的黯淡失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课内精读(一)阅读《酬谢中书书》,回答以下问题。

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练习新人教版20210601117

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练习新人教版20210601117

2021年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练习新人教版20210601117答谢中书书名校讲坛1.知识链接书“书”,即书信。

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2.考点链接(一)古今异义现代汉语是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和进展,古汉语中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专门多词义已发生了变化,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形:(1)词义的扩大。

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现代汉语则泛指一样的江河。

(2)词义的缩小。

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则只指男子的配偶。

(3)词义的转移。

如“涕”,古代指眼泪,现代汉语则指鼻涕;再如“池”,古代指护城河,现代汉语则指水池。

【习题链接】见“答谢中书书”“积存与运用”T5。

(二)划分句子朗读节奏(1)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2)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

如“至于”“夫”“若夫”“盖”“且”等。

(3)句首关联词语、承前的指示代词后要停顿。

如“若”“而”“然则”“故”“是故”等。

(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

(5)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

(6)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

如“人不知/而不愠”。

(7)有省略成分或倒装的地点要停顿。

(8)“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

(9)古人的姓、名、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等的后面要停顿。

上述只是停顿的差不多规律,不应生搬硬套,而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正确地明白得句意后灵活运用。

【习题链接】见“记承天寺夜游”“拓展阅读”T11。

01 积存与运用【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晓雾将歇.(xiē)夕日欲颓.(tuí)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ù)2.文学常识填空。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有“山中宰相”之称。

题目的意思是回复给谢中书的书信。

谢中书(500-536),即谢征,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I)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I)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第十九届省运会开幕在即,维扬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

B . 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 . 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D .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它与“解衣欲睡”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三、文言文阅读 (共4题;共78分)3. (4分)比较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不同意思。

①秋天漠漠向昏黑________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________②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 风雨不动安如山________4. (1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晓雾将歇________ ②千转不穷________(2)翻译下面句子。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短文二篇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短文二篇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8
知识归纳
2.文言词语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 同. 的一项是( B )
A.自. 三峡七百里中 / 自. 康乐以来 B.实是欲界之. 仙都 / 山川之. 美 C.夕日欲. 颓 / 实是欲. 界之仙都 D.夕日欲颓. / 颓. 然乎其间者
9
知识归纳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 相. 同. 的一项是( A ) A.晓. 雾将歇 / 因往晓. 之 B.沉鳞. 竞跃 / 锦鳞. 游泳 C.四. 时. 俱备 / 四. 时. 之景不同 D.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 / 复. 前行
晓雾歇,猿鸟鸣 夕阳颓,鳞竞跃
静 沉醉山水 愉悦心情

感概自然美景
4
知识归纳
记承天寺夜游
叙事(赏月缘由 )
写景(庭下月景 )
抒情(愉悦苦闷 )
孤寂 苦闷 豁达乐观
5
知识归纳
【主题与艺术】 1.《答谢中书书》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 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 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全文以独特的艺术感受 、饱含着感情的语言,创造了优美的意境。以精心布 排的总领、具叙、总括的结构体现出缜密的特点。语 言凝练丰富。
13
知识归纳
二、内容理解。 1.内容理解填空(简答)题。 (1)《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境界 清新的句子是:___高__峰__入___云_____,___清__流__见__底______。
(2)文中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 而曲折的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_____自__康__乐__以___来______, _未__复___有__能__与__其___奇__者________。
(4)“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 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表___达__了__作__者___沉__醉__山__水___的__愉__悦__之___情__和__与__古___今__知__音__共___赏___ _美___景__的__得__意___之__感__。__与___谢__公__比__肩___之__意__溢__于___言__表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第1课时同步训练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第1课时同步训练新人教版

10 短文二篇
第一课时
1.“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3.下列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 )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五色交辉
..()
(2)晓雾将歇.()
(3)夕日欲颓.()
(4)沉鳞
..竞跃()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一句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
第一课时课时训练答案
1.信给谢中书的信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3.(1)对偶 (2)对偶,借代
4.(1)交相辉映(2)消散(3)坠落(4)水中潜游的鱼
5.(1)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

(2)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6.这句话饱含作者拥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习题(含答案).doc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习题(含答案).doc

《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基础知识达标1 •给汉字注音。

颓()与() 歇()2.加点词语解释。

(1)五色交辉■交:()(2)四时俱备■时:() 俱:()(3)晓雾将歇■歇:()(4)夕日欲颓■颓:()(5)沉鳞竞跃•竞:()(6)古来共谈■共:()(7)实是欲界之仙都实:(■)欲界:()(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 )3. 理解性默写。

(1)统领全文的语句是:(2)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3)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4)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 重点语句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D四时俱备( )(2)夕日欲颓( )(3)晓雾将歇( ) ( )(4)古来共谈( )6.—词多义。

与: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念无与为乐者:( )书:①谢答中“书J( )②谢答中书“书J( )③乃书诗四句:( )♦课后能力提升7.课文内容理解。

(1)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8.开放性试题。

《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

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1 ・ tuf yu x i e2. (1)五色交辉 ■ 交:交相 (2)四时俱备■ 时:四季 俱:都 (3)晓雾将歇■歇:消散 (4)夕日欲颓 ■颓:坠落 (5)沉鳞竞跃■ 竞:争相 (6)古来共谈■共:共同 (7)实是欲界之仙都 实:实在 欲界:人间 •(8)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指欣赏3. 理解性默写。

(1) 统领全文的语句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 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 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课后习题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课后习题新人教版

10 短文二篇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夕日欲颓.(tuī)B.与.其奇者(yù)C.藻、荇.交横(xìng)D.何处无竹柏.(bǎi)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五色交辉..( )(2)相与..步于中庭( )(3)沉鳞..竞跃( )(4)四时俱.备( )3.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晓雾将歇.B.夕日欲颓.C.但.少闲人D.猿鸟乱鸣.4.填空。

(1)《答谢中书书》文题中第二个“书”的意思是。

文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

(2)《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光下庭院美景的句子是:,,。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5~7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四时..俱备( )(2)实是欲界..之仙都( )(3)庭下如积水空明..(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7.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和“”。

[乙]文中蕴含了“美无处不在”的哲理的句子是:?(2)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

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的语句中。

课外拓展类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0题。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测试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测试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测试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字词书写1.1.写出汉字。

tuí(_____)lín(_____)suì(_____)xìng(_____)二、其他2.2.《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字,号。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

3.3.《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_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__,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家。

他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4.4.两岸石壁,五色(_____):5.晓雾将(_____):6.(_____)竞跃:7.未复有能(_____)其奇者:三、文言文阅读阅读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解释下列词语。

念:(_____)遂:(_____)盖:(_____)但:(_____)9.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怎样理解这句话?10.上文共分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第二层,写景,写了第三层,抒情,抒发了。

11.本文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阅读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2.解释加粗字: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3.翻译下列句子: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4.总领全文的语句是: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全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短文二篇
第一课时
1.“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3.下列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 )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五色交辉
..()
(2)晓雾将歇.()
(3)夕日欲颓.()
(4)沉鳞
..竞跃()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一句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
第一课时课时训练答案
1.信给谢中书的信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3.(1)对偶 (2)对偶,借代
4.(1)交相辉映(2)消散(3)坠落(4)水中潜游的鱼
5.(1)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

(2)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6.这句话饱含作者拥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