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科举考试制度
学习要点
1.九品中正制
2.唐代的科举科目
3.宋代的科举制度改革措施
4.元代的科举制度特点
5.明清科举制度的特点
6.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科举制度:封建时代的人才选拔考试,也是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因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故称科举。
时间:605-1904 (隋大业元年-清光绪三十年)
1300年科举进士总数约98750人。
安徽休宁为状元第一县(19名文武状元)
【福建有4个千名进士县】
莆田县1433(一说1470)、晋江县1284、闽县1159、建安县1107。
第一节科举制度前的选官制度
1)尧、舜、禹:禅让制度。
夏:启开创世袭制度。
2)商周:基本都实行世袭的“分封制”。
即以家族血缘关系与国家组织合为一体的“世卿世禄制”。
(商朝有从农夫中选贤人例子。
如商汤的伊尹、武丁的傅说。
西周治理天下“八统”(亲亲、敬故、进贤、使能、保庸、尊贵、达吏、礼宾)中“进贤、使能、保庸、达吏”属于选举人才,但以“亲亲”世袭为主。
)
3)春秋战国:世袭制崩溃,各国纷纷举贤纳士。
4)秦代:以“军功授爵制”和“辟田”、“纳粟”,论功行赏。
在官吏选用上专断任意,用人无严格定规。
5)汉朝:以“亲亲”封赏方式,厚待皇室贵族;又以“尊贤”方式,选拔士人。
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度(辅以简单考试,为科举制前奏)。
但至东汉末,卖官鬻爵,“察举”制名存实亡。
6)魏晋:曹操始实行“九品中正制”(九品官人制)。
至晋代,“中正官”完全为贵族所把持,形成了世袭特权的士族门阀制度。
7)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采取分科取士办法,“科举制度”正式开始。
第二节隋代:科举制创立期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者参与基础,于开皇七年(587)令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置“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的正式实行。
(《礼记·王制》:“大乐正
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
隋朝主要考时务策(策试)。
分“秀才、进士、明经”3科。
分科取士,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第三节唐代:科举制完备期
唐袭隋人才选拔制度,并进一步完善。
(一)考试科别:常科和制科。
1.常科(岁举)
每年举行。
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书、明算、医举、道举等50多种。
明法、明算、明书等不为士人重视。
俊士等不常举行,秀才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渐废。
明经、进士两科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常科考生:
1)生徒:由京师、州县学馆出身,送往尚书省受试者。
2)乡贡: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
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
◎唐代科举考试分2级:
1)解试:州县考试。
2)省试:尚书省的考试。
(又称礼部试、春闱闱,考场)。
◎考试内容:
明经、进士科,最初都只考试策,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进士科除时务策外,自唐玄宗始,必考“诗赋”。
明经重帖经、墨义。
(帖经:任揭经书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
墨义:对经文字句作简单笔试。
)
考诗赋需要文学才能。
帖经、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
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2.制科(制举)
皇帝下诏临时设置,也叫特科、特举。
名目近百种,如:
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学宏词科、孝廉方正科、文辞雅丽科、文辞清丽科、文辞秀逸科、辞藻宏丽科、军谋越众科、才堪安邦科、武足安边科。
制科主要考“对策”,士人、官吏皆可应试。
◎常科、制科,进士、明经的地位不同
常科是正宗,制科是“杂色”,常科出身社会声望比制科高。
常科中又以进士地位最高。
唐代宰相几乎都是进士出身。
(肃宗至德二年(757),朝廷困于“安史之乱”,曾规定交钱一万文可买“明经”出身。
)
(二)唐科举的一些特殊制度
1)发解、解试
也叫“起解”。
每年十月,地方把“贡士”和进贡物品一齐送到京都,称发解。
故州府试叫“解试”。
解试第一名称“解元”,亦称“解首”(后代作为举人第一名称呼)。
刘蜕
2)选试
唐代进士只是一种身份,当官还要经过吏部“选试”(包括身、言、书、判)。
如果合格者即可授官。
柳宗元进士及第后考选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正字”。
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则只能到节度使去当幕僚,再经地方推荐后正式授官。
贞元八年(792)韩愈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未过,只得先去宣武军节度使董晋帐下做幕僚。
贞元十八年(802)才得国子监四门博士。
3)投卷
唐至五代考生为及第向礼部或达官投献自己作品的行为。
公卷:向礼部投卷。
行卷:向达官贵人投卷。
如白居易向著作郎顾况投诗《赋得古原草》受到老诗人称赞。
杜牧因《阿房宫赋》被推荐。
但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4)武举
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
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
考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
5)道举
始于开元二十九年(741)修习《老》、《庄》等道家经典并以此开科取士。
第四节宋朝:科举制改革期
宋科举因袭唐,有常科(进士、诸科、武举)和制科、童子举等。
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
但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改革。
主要有:
1.增加录取名额和名目
①增加进士名额:唐进士每科多则二、三十人,少则十几人、几人。
宋代进士扩大录取范围,每科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②增设“特奏名进士”:对屡考不第者在皇帝策试时,允许报名参加附试,及第者叫“特奏名”进士。
开后世“恩科”先例。
始于宋太祖开宝三年(970),人数占总进士数45%。
2.确立三年一试制度
宋初仍是每年一试,偶尔二年。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始,正式定为三年一次。
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解试”(秋闱);
翌年春,由礼部进行“省试”(春闱)。
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3.确立三级考试制度
宋初仍仅有两级考试:各州解试,礼部省试。
宋太祖于开宝六年(973)亲自进行殿试。
此后殿试成为最高一级考试,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
殿试及第者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因都是“天子门生”,不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
殿试后分三甲放榜(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后代皆仿效。
4.取消投卷,实行糊名和誊录制度
宋太宗根据陈靖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
至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度。
后又增加誊录、对读制度。
糊名:把考卷上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
誊录:根据李夷宾建议,将试卷另行抄录,防止阅卷官辨认字迹。
以上制度曾有效防止主考官舞弊。
但到北宋末,政治日趋腐败,制度多流于形式。
清代乡试硃卷
第五节元代:科举制断续期
元代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断续时期。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灭宋,约35后的仁宗皇庆二年(1313)始议定科举程式。
以“四书”试士,以朱熹《四书集注》解释为准。
元代科举特色
1.民族等级分明。
蒙古人、色目人为右榜,考2场,有很多优待政策。
汉人、南人为左榜,考3场、题目难。
2.科举入仕的比例很小。
汉儒地位低,有“九儒十丐”之称。
3.科举内容开始崇奉南宋理学,延续至明清。
第六节明清:科举制鼎盛期
明清两朝相连,科举制进入鼎盛时期。
呈现四个主要特点:
1.学校与科举紧密结合;
2.科目单一化;
3.严格的三级考试制度;
4.以八股文取士。
1.学校与科举紧密结合
明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
到明清时代,进学校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
只有成为诸生(秀才)、监生,才能成为科举的生员。
1)生员(秀才):经过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儒学)的,通称生员、诸生,俗称秀才、相公。
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生试,也叫小考、小试。
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考试。
【院试:各省学政(提督学院)主持。
合格者称生员,分往府、州、县学学习。
】
◎生员(秀才)分三等:
廪生(按月领廪米或廪银),
增生(增广生员,无廪米),
附生(廪、增外的附学生员)。
◎生员(秀才)待遇:
①可参加举人考试,是功名的起点。
②政治上属于有初级功名的群体。
③可以开办师私塾。
2)监生(官生国子监学生)主要有4类:
A.贡监:各地廪生选拔入监的。
B.荫监:三品以上官子弟父荫入监的。
C.举监:在京会试落第举人择优入监的。
D.例监:监生缺额捐纳钱粟入监的。
另“夷生”也是监生。
监生可直接做官。
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
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才越来越少,但可直接参加乡试。
【附】贡生(民生)
由各府、州、县学选拔出优异的生员为贡生,可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也称贡监。
○五贡:岁贡(挨贡)、恩贡(庆典特给)、拔贡(12年考1次)、副贡(副榜举人)、优贡(3年考1次)。
◎秀才成贡生后,不再受地方儒学管教,俗称出贡。
由秀才升监生的叫贡监(即贡生,清朝也叫优监)。
2.科目单一化
唐宋时代,科举科目繁多,如唐代的常科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书、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医举、童子举等。
考试内容专业化。
如
明算:考《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孙子》;
道举:考《老子》《庄子》《文子》《列子》;
医举:考《本草》《脉经》《素问》《伤寒论》。
唐代制科五花八门,甚至有“不求闻达”科、“高蹈丘园”科等奇怪名目。
明清科举,武举以外,则基本固定为进士一科,考试内容也趋于单一和固定。
如明代规定:“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明史·选举志》)
3.严格的乡、会、殿三级考试制度
1)乡试(乡闱、秋闱,考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
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
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试场称贡院。
考期在八月。
考试分三场: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
举人(乡荐、孝廉),第一名称“解元”。
乡试中举叫乙榜(乙科、桂榜)。
参考者:廪生、增生、附生、监生、五贡生(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等。
2)会试(考贡士,第一名会元)
会集举人的礼部考试,又称礼闱。
乡试次年(逢丑、辰、未、戌年)举行。
考期在二月,故又称春闱。
会试也分三场: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
考中的称贡士(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3)殿试(考进士,第一名状元)
三月初一(后改十五)会试后举行贡士殿试。
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
殿试毕,次日读卷,第三日放榜。
录取分三甲:
A.一甲:赐进士及第(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B.二甲:赐进士出身。
C.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二、三甲通称进士。
进士榜称甲榜、甲科。
榜用黄纸书写,俗称金榜。
三元:解元、会元、状元。
连中三元者1300多年只有13人,加上金1人共14(一说16)人,福建仅明代长乐李骐中过“三元”。
【附】进士待遇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
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其余进士道光二十一年(1841)起,在通过殿试3天后还要参加一天的朝考。
最后综合复试、殿试和朝考的成绩(以朝考成绩为主),将考生分为四等。
一等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庶吉士:三年进修后,考试合格者少数留馆,其他散馆,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未散馆者分发各部任主事等,或优先委用知县。
庶吉士出身升迁很快(明英宗后,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其余的二、三、四等进士分别任命为主事、中书、知县等。
童生:县试、府试、院试
生员(廪生、增生,监生、恩贡、岁贡、拔贡、优贡、副贡等):乡试
举人:会试
贡士:殿试
进士:朝考
明清科举考试系统简表
第一名案首
第一名解元
第一名会元
第一名状元
第一名朝元
4.八股文取士
明清乡试、会试,各考三场。
头场考“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比文、四书文)。
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
比较随意,如摘取《孟子》的《古之人》。
清河南学政鲍桂星摘《礼记》“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七十里”为《七十里子》。
一考生讽曰:
没头没脑信难题,七十里封一望迷。
阿伯不知何处去,剩得一子独孤凄。
考生只能依题阐述儒家义理。
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不准自由发挥。
格式也很死。
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在700左右,句法要求对偶。
八股文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八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
篇末用大结。
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
第七节清末:科举制衰亡期
清代科举制与明代基本相同,但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都经过科举。
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
以后虽改为满、汉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多。
科举制清代后期,日趋没落,弊端越来越多。
对科场舞弊处分虽严厉,但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内容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后宣告停止。
第八节科举制度对文化的影响
1.正面的影响(功绩)
1)人才选择权收归中央,有利国家统一
科举制度打破魏晋门阀制度,把人才选择权收归中央。
官员要通过国家统一掌管的科举考试来选拔。
考试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进行全国统考,这在政治上,是有利于巩固政权的稳定和维护国家的统一以及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2)促进人才流动,使统治阶级有更广泛基础
公开的考试有相对稳定的客观标准,轻门第,重才学,任人唯贤,从而有效地削减了门阀士族在官吏选拔上的世袭优待,为广大庶族子弟参与政治和人才流动开辟了道路。
使封建王朝获得了更广泛的社会基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3)网罗一大批社会精英,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科举考试这一封建时代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历代网罗了一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其中不乏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民族英雄以及清正廉洁官员。
这些精英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4)巩固了儒学地位,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科举考试的主导内容是服务于封建大一统集权政治需要的儒家学说,儒经成为应试士人的必读书目,国家通过文官选拔的方式将儒家思想扩大为知识阶层的共同信仰,并以其特有的文化优势引领着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民族国家所必须的精神凝聚力。
在科举考试的选官制度
之下,中央集权与儒生阶层、儒家思想三位一体,由此保证了中国传统社会与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
5)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在科举制兴起以后得到显著加强。
与科举考试相衔接的学校教育在古代被看作是科举人才的预备场所。
读书为了做官,养成了中国人重视教育、勤奋读书的传统品质,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6)促进了出版、印刷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科举考试促进教育,发达的教育则需要更多的教科书,需要雕印大量儒学经典,文化的发达产生更多的著述,它们促进了出版业和印刷、造纸等产业的发展。
宋代中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和宋体字。
7)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曾一度是先进的选官制度,这种文官考试制度在人类制度史上有着重要的开创意义。
科举制度除被古代高丽/朝鲜、越南、辽国、金国及早期日本等国所搬用,还对世界文明史产生广泛影响。
现代西方实行的文官制度,就是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为蓝本的。
辽代科举:为汉人设,契丹人不参加。
金代女真(女直,避兴宗耶律宗真讳)科举:效法唐制,创女直进士、举人。
高丽/朝鲜科举:模仿唐制。
日本贡举:8-12世纪模仿科举制。
越南科举:始李朝仁宗太宁元年(1075),终1919年。
2.负面的影响(弊端)
如果说唐宋时代是科举制的成熟期,科举制促进文化进步的话,那么延至明清时期,日益僵化的科举制则成为了文化发展的桎梏,对中国文化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1)以功名利禄强化官本位思想
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在王权政治之下,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无不受到权力的制约,政治地位是一切社会地位的根据。
科举考试给士子特别是庶族寒门士子提供上升的可能,读书、应试、做官成为一般读书人的理想之路。
科举制经过考试选拔而来的大小官僚是整个社会的最高阶层。
他们以“天子门生”自居,直接效忠于皇帝。
由于认为其地位与权力来自皇上的恩赐,因此他们更加依附于皇权,极大强化了皇权和官本位思想,对民主思想的产生起阻碍作用。
2)考试内容与社会生产脱节
经学、文学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在科举的导向下,士人用心的范围不出以上学科,并且这些学科依附于传统的政治文化,人们热衷于经籍的注解,经义的阐发,思维活动的空间单一而狭小。
跟社会民生紧密相关的自然科技门类的知识文化遭冷遇甚至禁锢。
科学思维的薄弱造成民族文化长期停留在经验与实用的层面上,影响民族文化健康发展。
15世纪中下叶,随着欧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起来,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18世纪60年代起,西方兴起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崛起,欧洲各国先后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摆脱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封建羁绊。
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进行武力征服和财富掠夺。
而此时中国正是科举的鼎盛时期,中国从此时开始落后于西方。
3)考试具有偶然性,也不完全公平
因为科举考试录取名额很有限,从参考的万千士子的绝对数量看,“金榜题名”者是很小的一个比例,大多数读书人经历的是皓首穷经、终老科场的失意。
而且考试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偶然性,很多有才学者都未必中第。
如:李白、杜甫、王冕、罗贯中、吴承恩、徐渭、洪升、孔尚任、金圣叹、吴敬梓、蒲松龄、曹雪芹等等。
另一方面,科场舞弊、冒籍、徇私枉法案屡屡发生。
4)严重歧视妇女和下层民众
封建时代妇女和底层民众无权应试。
如清代规定:参试童生要填写三代履历,与共同赴考的五人互签具结,并由一名廪生作保,证明考生身家清白,凡优娼皂隶等“低贱”职业者子孙和冒籍、居父母之丧者都不准参考。
科举制度参考文献选
张晋藩等《科举制度史话》,中华书局,1964。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略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商衍鎏《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纪略》,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
熊庆丰《中国古代科举百态》,东方出版中心,1997。
(清)梁章钜《制艺丛话、试律丛话》,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清)朱汝珍《词林辑略》,台湾鼎文书局,1977。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鲁威《科举奇闻—中国历代状元春秋》(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王凯符《八股文概说》,中华书局,2002。
汪小洋、孔庆茂《科举文体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韩)李成茂著、张琏瑰译《高丽朝鲜两朝的科举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网络资源】
中国状元博物馆http://www.zybw g.c n/
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http://www.bjkeju.c n/gb/index.htm?id=747554
思考与练习
1.什么叫“九品中正制”?
2.唐代科举“常科”和“制科”有什么区别?
3.什么是“投卷”?
4.什么是“三鼎甲”?
5.宋代科举制度有哪些改革?
6.元代科举制度有什么特点?
7.明清科举制度有哪些特点?
8.你认为科举制度有哪些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