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1、教育:
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培养人为目的的,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要素:
学习者(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中介)
学习者(受教育者):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教育的
对象、学习的主体。
重点: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与
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教育活动的促成者。
职责:传道、授业、解惑、引导、促进、规范
教育影响(教育中介):学习者与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时所依
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有形客体:场地、设备、手段、方法、
组织形式、教育内容、目的
无形客体:交流、谈心,人格的交流3、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有机运行的整体、完整实践活动的系统、
教育活动的双重性:生产活动=主体—客体(对象化活动)
教育活动=主体—主体(交往性活动)
《论语》:学而时习之、有教无类、学思结合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记》:长善救失、教学相长、启发诱导,中国第一步教育专著
《理想国》柏拉图:儿童教育(身体、习惯、品质)培养哲学王
《雄辩术原理》昆体良:重视德性、培养雄辩家、教育内容(文法、修辞、音乐、几何、天文学、哲学),第一步教育专著
(二)形成阶段
夸美纽斯(1592—1670年)捷克教育家
《大教学论》1632年:班级授课制、直观教学。
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1776—1841年)德国教育家
《普通教育学》1806年:教师中心论、四段教学法。
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
(三)发展阶段
实科教育学:斯宾塞《教育论》(1861年)
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1914年)
拉伊《实验教育学》(1908年)
文化教育学: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性》(1888年)
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1919年)
克伯屈《设计教学法》(1918年)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教育的阶级性: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教育的目的:促使人的全面发展
三、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1、研究问题、领域的扩大化
2、理论基础、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学科的分化和体系化
4、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密切化
5、教育学元理论的形成
四、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2、掌握教育规律
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4、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
第二章教育功能
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在其内外联系中所表现出的特性和能力。
——陈桂生《教育原理》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十二所院校《教育学基础》书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1. 作用对象(个体功能、社会功能)
2. 作用方向(正向功能、负向功能)
3. 作用形式(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4. 多维度复合分类
A 正向显性功能
B 正向隐性功能
C 负向隐性功能
D 负向显性功能
第二节教育的个体功能
一、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1. 个体的社会化
生物体→社会成员
2. 个体的个性化
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个体价值的实现
二、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1. 个体谋生功能
社会生产、生活对知识技能的要求
何以为生、学会生存
2. 个体享用功能
身心和谐发展
自由之人、幸福之人
三、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压抑创造精神P38
限制人的主体性发展
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提高民族素质
人口质量、社会分层
二、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
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三、促进政治民主化
“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列宁
增强公民意识
认识民主价值
履行民主的权利
推进政治的改革和进步
四、促进文化发展
1、文化的传递和保存
2、文化的活化
3、文化的选择
五、对社会发展的负作用
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总体的负向功能
社会发展处于正向——局部的负向功能
第四节教育功能的实现
一、教育功能的形成
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
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
教育功能结果的产生
确立、发生、产生属递进关系
二、教育功能的释放
1. 受外部(社会)影响的因素
教育产品的输入
教育产品的利用
2. 受教育产品自身的影响
调整教育内容
提高科学性、创新性
第三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内涵
一、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的内涵:(1)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
准和规格要求。
(2)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
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
向等方面的要求
教育方针: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要求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特定质量规定,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目的方针
具体的教育活动宏观的发展方向
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引导教育事业的发展
国家、政党、个人的行为国家、政府的行为
理论术语、学术性概念工作用语、政策性概念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类型和功能
一、教育目的的类型
作用上:价值性目的、操作性目的
要求上:终极性目的、发展性目的
实际上:正式决策目的、非正式决策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
1、定向功能
2、调控功能
3、评价功能
三、近代西方教育目的的不同取向
个人本位:卢梭:培养自然人
帕克:(进步教育运动之父)和谐发展、顺其自然
马斯洛:自我实现、完美人生
人格本位:裴斯泰洛奇:各种能力和谐发展,实现社会需要小原国芳:全人教育,和谐、健全的人格(真善美圣健富)
文化本位:狄尔泰、斯普朗格
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客观文化价值到个人主观
精神的转化。
生活本位:斯宾塞:教育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生活预备说
伦理本位:康德:教育应使受本能驱使的自然人变为能用社会规范支配行动的道德人。
赫尔巴特:明辨善恶、陶冶意志、去恶从善、教育的最终目的——道德
社会本位:柏拉图:培养统治国家的——哲学家(哲人)
涂尔干:教育是社会事物,学校是社会缩影,教育
使儿童在各方面得到发展,以适应社会对
他们的要求。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劳作教育
三、现代教育目的观
人文主义教育观: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中心(个人本位)
科学主义教育观:以社会为出发点、以科学为中心(社会本位)科学人文主义:它是人文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文主义的内容还要通
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作出新的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
四、我国的教育目的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五、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分析
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性质——为社会教育现代化建设服务
实现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人才素质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
第四章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二、教育制度的特点
客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
取向性——一定的阶级利益
历史性——时代和文化背景
强制性——对个体行为的强制性
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原始时代:没有学校教育
古代社会:古代学校(简单的学校系统)
现代社会:现代学校(多类型、多层次的学校结构)
当代社会:终身教育制度(发展方向)
四、学制的类型
双轨制:不相同、不相接
分支制:初等公共、中等分支
单轨制:相同相接、一个系列、多种分段
五、中国学校制度的发生、发展
1. 现代学制的开始
1902年《欽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科举核心的单轨制)1922年新学制系统“壬戌学制”(仿美国六三三制,现代学校教育的发端)
2. 当代学校制度
1976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建和恢复学制、回复高考
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分三类地区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第四节义务教育
一、义务教育的缘起
16世纪的宗教改革德国马丁·路德(国民教育之父)
1619年、魏玛邦公布学校法令,强迫6—12岁儿童入学,义务教育的开端
19世纪以后、西方各国实施义务教育
19世纪后半期、一些先进国家先后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令
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
二、阶段性划分第一阶段:16世纪出现(宗
教的原因)
第二阶段:17—19世纪雏形(政治的原因)
第三阶段:19世纪以后发展(经济的原因)
第四阶段:二战以后普及(教育理念、民主主义思想)
三、义务教育的意义
1、含义
国家制定法律的义务
国家开办学校、提供师资、设施的义务
国家为儿童提供受教育机会的义务
家长送子女接受教育的义务
社会办学、发展教育的义务
2、特性:强迫性、普遍性
※免费是前提
3、与普及教育的区别
普及教育为非强迫性(提供机会)
普及教育的对象广泛(包括成人)
※义务教育是强迫性的普及教育
4、我国的义务教育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初等义务教育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九年制义务教育(三类地区)
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1990年九年
经济、文化中等地区1990年初等
1995年九年
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20世纪末初等
第五节非正规教育与终身教育
一、几个概念
1.正规教育:有组织的教育机构—学校教育
2.非正规教育: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以外的教育活动
3.非正式教育:无组织、无系统、根据个人兴趣、态度,等同于学习
二、终身教育
1.“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
1965年法国的教育家保罗·郎格朗于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UNESCO)第四次世界成人教育促进大会上首次
提出“终身教育”
2. “终身教育”产生的社会背景(原因)
①社会变化的加速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余暇时间的增多
④高龄化社会的进展
3.“终身教育”的含义人一生各阶段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与各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综合。
(图)
4. “终身教育”的特征
民主性——受教育的机会均等
多样性——教育形态的多样化
连贯性——教育过程的不同阶段
自主性——等同于“终身学习”
5. “终身教育”与诸概念的关系
成人教育:以成人为对象所进行的教育。
区别:指导思想、涵盖面不同
继续教育:成人离开学校后的有组织的学习。
联系: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
回归教育:人的一生中工作或闲暇与受教育时期交替进
行的一种教育制度。
联系:是终身教育的策略、环节
6. 开展“终身教育”过程中的几个注意点
⑴对象:各个年龄段的所有成员
⑵载体:各种公共机关
⑶内容:根据人们的不同需要而设置
⑷目的:受教育者的自我发展、提高学习能力、掌
握方法和原则、校内外经验的结合
⑸如何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协作。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教师
一、教师的概念及其性质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工作者。
——陈焕章《教育原理》
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王道俊《教育学》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
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法》(第三条)
二、教师职业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政治地位作用:文化建筑师
经济待遇社会财富先导者
权利义务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的从业标准P 115—116
三、教师职业的角色和素养
教师角色:
(1)学习者和学者
(2)知识的传播者
(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5)学生学习的榜样
(6)学生的知心朋友
教师素养:(1)道德要求——教师即道德家
(2)知识要求——教师即学者
(3)教学技能要求——教师即艺术家
四、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
教师个体专业性的内容
专业理想的建立
专业知识的拓展
专业能力的发展
专业自我的形成
第二节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特点
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具有主体性
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二、学生的地位
(1)儿童权利宣言1,学生的社会地位(2)儿童权利公约
(3)未成年人保护法2,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论
杜威:儿童中心论
三、学生的发展
1,发展的含义
身体、心理
2,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和阶段性
(2 )稳定性和可变性
(3)不均衡性
(4)个别差异性
3,发展的时代特点
(1)生理成熟期提前
(2)思维活跃
(3)价值观念多元化
(4)自我意识增强
(5)心理问题增多
第六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第一节学生生活环境的差异与心理、行为失范
一、学生生活环境的差异
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
同辈群体生活与学校生活
社会文化生活与学校生活
二、学生心理障碍、行为失范的各种表现
❖心理障碍失范行为
攻击校园暴力
退缩色情犯罪
焦虑侵犯财产
恐惧违法行为
三、学生心理障碍和行为失范的归因分析
社会生活环境
家庭生活环境
学校教育失误
第二节学校生活与学生生活
一、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态度
学生对学校的态度是否积极
学生对开放性学校的态度比较积极p219 二、学生生活中重要他人的的影响
(1) 重要他人: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2)互动性重要他人
(3)偶像型重要他人
三、学校生活与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1) 环境刺激(压力源)
(2) 个体紧张(压力体验)
(3) 个体反应(压力反应)p223图表
学习压力的形成:分流教育、家庭压力p223图表
第七章学生评价(p321表格)
一、教育评价p265
三个阶段:三大研究领域:
古代传统考试教育基本理论
近现代科学测试教育发展理论
当代科学评价教育评价理论
二、学生评价
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评价标准:
三个层次:教育总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
第二节学生评价的类型
一、根据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诊断性评价(摸底、把握)
形成性评价(反馈、矫正)
总结性评价(检验、总结)
二、根据评价标准
相对评价法(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
绝对评价法(应达到的水准)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个体发展状况)
第三节当代学生评价理论的走向
构建发展为本的评价体系
质性评价取代量性评价(档案袋评价P317)评价方法多元化
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