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企业社会工作(职场社会工作) 企业社工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人与环境的契合,OSW作为信息和协作的中心。
OSW四种层次的角色
• 提高个人及其家庭的需求与工作组织、社 区之间的适切性
• 帮助就业/再就业促进 • 将社会工作的价值和原则引入工作场所,
如价值多元、家庭需求与工作需要之间的 平衡 • 产生知识,影响政策和实践
小结
• 企业社会工作(职场社会工作)可以促进两个稳定:就业 稳定和社会稳定
第三讲
企业社会工作(职场社会工作):
定义与概念框架
OSW的相关定义
• Akabas & Kurzman(1982): 关注雇佣情境(雇主—工会) 中的个人与环境,目标是提高案主的功能性绩效 (functional performance),在社会福利与工作情境之间 建立联系(如再就业服务)。
• Googins & Godfrey(1987):社会工作者关注到工作社区中 的人类及社会需求,通过设计并实行相关的干预来确保更 为健康的人与环境的实践领域(促进人与环境更好的适 应)。
• 微观层次的因素:OSW在工作场所的特征
• 定义专业领域 • 建立势力范围 • 在组织中整合并寻找资源 • 形成服务过程 • 发展干预技术(在政策、行政、协商和咨询等层
次上)
• 社工传统工具不足以应对来自工作(职场)的需 求,如劳资关系处理、管理咨询、集体谈判、工 会运作的技术。
OSW的未来发展: 力场分析法(force field analysis)
OSW的学术与专业特性
驱动力
限制力
潜在生源巨大
缺乏研究生层次的培养
吸引临床社工参与
师资少 督导少
社工实践者获得新的技能
知识准备不足
实践者与研究者合作 吸引其他专业人员的参与
缺乏系统的沟通渠道(会议、期 刊和通讯)
没有认证体系和准入机制
通过公司和基金会可以动员资金 面临已经进入职场的其他专业的 竞争
建立提供OSW课程的学校之间的 协会
• Akabas(1993):以工人为目标的政策和实践, 资助方是工会和雇主,服务地点是在工作 场所或工人社区中,获得资格是工人地位 或因其与雇主之间的依赖关系。
OSW定义的几个共同点
• 关注个人及其家庭和工作情境的相关
• 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来执行
• 同时向雇主和雇员提供咨询意见
• 从工作场所来定义OSW变成从工作使命 (关注工作及其相关议题)来定义
• 对单个企业而言,确实存在着在一定时期内稳定就业的需 求,频繁的工作流动可能导致生产力降低,企业社会工作 可以通过在企业内提供类似EAP的服务来维持企业的就业 稳定。
• 对政府而言,行业性或地域性的就业不稳定(劳动关系短 期化)已经成为常态,因此政府需要考虑在就业不稳定的 情况下如何维持社会稳定,一种途径就是给处于频繁换工 作状态中的工人提供职场社会工作服务,帮助他们迅速找 到新的工作。
• DeSilva (1988):将社会工作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满足个人 的、组织的和社区的需求。这些需求源于雇员、消费者及 相关公众与组织(企业)的互动(包含企业社会责任的维 度)。
• Straussner(1990): 通过一系列旨在促进个 人与环境之间最佳适应的干预,满足工作 社区中人类和社会需求的特定领域的社会 工作。
在非盈利组织中建立实习培训计划
OSW在工作场所的特征
驱动力
限制力
新的工作机会
将OSW扩展到组织层次的干 预 增大服务需求(性骚扰、种 族议题)
源自文库
工作者半专业和非专业的状 态 管理与社工服务的模糊
缺乏对公司文化的理解
缺乏在工作场所的临床和组 织技能 EAP主导了在工作场所的社会 服务
OSW的棱镜分析:将工作场所与劳动力匹配起来,促
• 劳资关系(工人组织化的程度、集体谈判 开展的情况)
• 健康及福利服务的提供系统 • 社会立法的系统
• 中观层次的因素:OSW的学术与专业特性
• 成为一门学科(而非研究领域)的条件: 学术训练、学生实习、学者和实践者进行 研究并将知识概念化(可验证的知识)
• 专业文化:网络、出版、会议、在政策议 题上的参与、认证
OSW的目标群体与干预领域
• 目标群体:雇员(工人)、主管、公司管 理层
• 干预领域:生活危机、健康和疾病、失业、 工作场所与劳动力的变迁与冲突(如性骚 扰)、赡养和抚养、酒精和药物滥用
分析OSW的概念框架
• 宏观层次的因素:社会特征
• 经济与产业文化(如Z理论在美国的失败, 个人主义和合作主义的差异)
• 关注主流工作人群还是关注少数群体(有 “问题”的雇员)
• 如何深入理解作为工人的案主(客观条件 和主观意义,如何理解工人的主体性)
• 从西方文献来看,社会工作领域已经开始 对产业关系的变革作出回应,就社会工作 是否及如何介入工作场所展开了较为充分 的讨论,提出了相应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定 义、概念框架和解决方案。在学术杂志上 (如Administration in Social Work)组成 专辑来讨论企业社会工作(职业社会工作) 的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