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

合集下载

历史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了解古代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历史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了解古代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历史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了解古代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连接了东方和西方,不仅促进了商品的交流和贸易,还传播了丰富多样的文化。

通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一、丝绸之路的起源丝绸之路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中国开始出口丝绸和其他商品到西域地区。

丝绸作为中国的特产,非常受西方国家的欢迎。

作为一项重要的贸易商品,丝绸之路逐渐形成。

二、丝绸之路的路线和发展1. 路线: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有两条,一条是陆上的,主要经过戈壁沙漠,最终到达中亚地区和地中海;另一条是海上的,从中国的港口出发,经过东南亚,最终到达印度洋和波斯湾。

2. 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逐渐扩展和完善。

货物的交流不仅局限于丝绸,还有其他中国商品,如瓷器、茶叶、药材等。

同时,西方国家也通过丝绸之路将宝石、香料、玛瑙等商品引进中国。

三、丝绸之路的贸易1. 中国出口:丝绸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因其质地柔软、颜色丰富而备受瞩目。

除了丝绸,瓷器和茶叶也成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

2. 西方进口:西方国家通过丝绸之路进口中国的商品,其中宝石和珠宝在西方市场极为抢手。

此外,香料、药材、玉器等也受到西方国家的青睐。

四、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不仅是经济贸易的纽带,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的文化开始相互融合和交流。

1. 宗教传播:佛教是丝绸之路上的一种主要宗教,它从印度经过中亚传入中国,并深入中国内地。

同时,东方的道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至西方国家。

2. 文化交融: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也推动了艺术、建筑等领域的发展。

例如,中国的佛教寺庙在中亚地区形成了特有的造型,融合了中亚元素;西方国家将中国的丝绸艺术、瓷器工艺等纳入自己的文化中。

五、丝绸之路的影响丝绸之路对古代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 经济影响:丝绸之路促进了古代中国的商品和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贸易的繁荣。

跨国合作与文化交流演讲稿

跨国合作与文化交流演讲稿

跨国合作与文化交流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有关跨国合作与文化交流的话题。

在当
今世界,跨国合作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趋势,而文化交流则是促进跨国合作的重要因素。

文化交流不仅可以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更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跨国合作为什么如此重要。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
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跨国合作可以带来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可以促进技术的交流和创新,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

同时,跨国合作也可以促进国际关系的和平与稳定,可以解决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贫困等。

因此,跨国合作不仅仅是各国之间的合作,更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而文化交流则是跨国合作的重要推动力。

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相互了
解和尊重,可以消除误解和偏见,可以增进友谊和合作。

通过文化交流,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的历史、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可以欣赏到不同国家的艺术、音乐、文学和美食。

这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更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增进我们的智慧。

同时,文化交流也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可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里,跨国合作和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
的趋势。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跨国合作和文化交流中来,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合作和共同发展。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谢谢大家!。

六朝时期的文化交流和中外贸易

六朝时期的文化交流和中外贸易

六朝时期的文化交流和中外贸易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是从南北朝的南朝宋开始,一直到隋朝的结束。

在这个时期中,中华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繁荣,同时还进行了广泛的国际贸易。

本文就要探讨的就是六朝时期的文化交流和中外贸易。

六朝时期的文化交流六朝时期的文化交流可以说是非常精彩和多样的,那时中国文化已经发展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同时外来文化也开始涌入中国。

其中著名的有佛教的传入和扶桑文化的渗透。

在这个时期之前,中国还没有接触到佛教,直到东汉末年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才开始在中国传播。

这个时期的佛教文化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经过长时间的交流和融合,产生了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中国佛教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佛教的诸多思想如缘起空性、慈悲心、涅槃道义等都得到了广泛的理解和传播。

此外,佛教所包含的艺术、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扶桑文化是指从日本传入中国的文化,它主要是来自于中国南海地区和东南亚一带的海上贸易,尤其是南海路和马六甲海峡。

在这个时期,日本还没有独立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因此它吸收了大量的中国文化,其中不乏扶桑元素。

到了六朝时期,随着日本与中国的贸易不断加强,扶桑文化也逐渐传入中国。

扶桑文化融合了中国、朝鲜、琉球等地的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独特风格。

这些文化在六朝时期开始影响了中国文化,而且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融合。

六朝时期的中外贸易六朝时期的中外贸易也十分繁荣,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加。

在这个时期,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进口国之一,而且出口的产品丰富多彩,涉及到了农产品、工艺品、纺织品、马匹、瓷器等诸多方面。

其中,中国的绸缎出口最为突出。

绸缎是中国著名的特产,当时的绸缎以质量上乘、色彩鲜艳和图案华美著称,备受国内外买家的青睐。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中国一直是全球绸缎的主要出口国家,绸缎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性标志之一。

文化交流与跨国合作演讲稿

文化交流与跨国合作演讲稿

文化交流与跨国合作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文化交流与跨国合作这一重要
的主题。

文化交流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的桥梁,而跨国合作则是在这种相互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文化交流对于跨国合作的重要性。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
间的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这种多样性不仅丰富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宝库,也为跨国合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通过文化交流,我们可以了解对方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这有助于我们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基础,为跨国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文化交流也为跨国合作提供了丰富的创新资源。

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
融合往往会激发出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技术,这些创新资源对于促进跨国合作、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如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一样,文化交流不仅仅是物质贸易的交流,更是精神文化的交流,为世界各国带来了无尽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文化交流与跨国合作也有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通过文化交流,我
们可以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和尊重,减少误解和偏见,建立起和平友好的国际关系,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与跨国合作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推动跨国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世界。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开创文化交流与跨国合作的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

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

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贸易活动,不仅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带动了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

本文将着重探讨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特点和影响。

一、对外贸易的特点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广州,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明清时期,中国的丝绸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广州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从东南亚到欧洲等地,中国的丝绸通过广州港口出口到世界各地,形成了繁荣的贸易路线。

2.外国商人的贸易活动:在广州,外国商人聚集在河南街一带的"陈家祠",进行经商和驻扎。

这些商人包括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商人,以及来自近海国家的商人。

他们通过贸易活动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和商品,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3.贸易方式的变化:与以往的贸易相比,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更加多元化。

除了丝绸等传统商品外,茶叶、瓷器、药材等也成为了重要的出口商品。

与此同时,从外国进口的商品也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为中国人民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二、文化交流的影响明清时期的对外文化交流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文化风貌,也对外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传播中国文化:通过对外贸易,中国的文化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

如陶瓷、丝绸和茶叶等,被外国人引入到了其它国家,并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影响。

例如,中国的青花瓷对欧洲瓷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吸纳外来文化:同时,明清时期的中国也吸纳了大量的外来文化。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外国的风俗、技术、思想等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一部分。

如西洋钟表的传入,对中国的技术和文化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

3.文化的融合:明清时期,中西文化开始有了一定的交融。

西方宗教艺术的引入、天主教传教士的活动等都对中国的艺术、建筑等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对外国人产生了吸引力,如中国的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被外国人所借鉴。

唐朝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历史综述

唐朝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历史综述

唐朝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历史综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不仅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且在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也展现出了极高的活力和影响力。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综述唐朝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影响,以期深入了解唐朝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一、唐朝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唐朝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始终保持着相对的活跃状态,不仅涉及到东南亚的小国,而且延伸到阿拉伯、波斯、突厥、巴基斯坦、印度等地。

其中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阿拉伯帝国,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带动了整个东西方的贸易繁荣。

在唐朝时期,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丝绸、瓷器、茶叶、铁器等,进口的主要商品是马匹、贵重金属、宝石、香料等。

贸易往来主要通过海路和陆路进行,有的商人甚至要跨越万里之遥,经过漫长艰苦的旅途才能完成贸易交易。

此外,唐朝还多次派遣使节赴外交往,促进了中国对外交流和贸易的发展。

二、唐朝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唐朝时期,文化交流也是相对活跃的。

早在唐初时期,便有来自印度的高僧舍利弗和传教士安慧等前来中国弘法布教。

唐玄宗时期,来自阿拉伯的商人和学者带来了许多先进的宗教、科学、文学等知识。

唐朝更是推崇儒家思想,还有不少来自韩国和日本的学者和文人来到中国,学习和吸收中国的文化精髓。

文化交流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官方交往、商人往来、学者访问等多种途径实现的。

唐朝派遣的有名的使者包括高丽、波斯等地的使臣,他们将中国的文化、科学、技术等知识传播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使唐朝的文化影响力得以扩展。

三、唐朝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影响唐朝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对中国各个领域的影响非常深远。

首先,贸易往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唐朝成为当时全世界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其次,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开拓了中国文化的国际视野,为后来的文化交流打下了重要基础。

特别是唐朝的文化影响力,更是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文化精髓。

唐朝时期盛行的诗词、绘画、音乐等文艺形式,在后世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中,仍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美对外文化贸易比较及分析

中美对外文化贸易比较及分析

中美对外文化贸易比较及分析文化贸易是指通过交流、传播和交换文化产品,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效益。

作为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中美在文化贸易方面发展迅速。

本文将对中美对外文化贸易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贸易规模比较中美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双方的文化贸易规模都非常庞大。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中国文化出口总额达到300.42亿美元。

而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数据,2024年美国的文化服务贸易盈余为49.2亿美元。

虽然中美的文化贸易规模差距较大,但中国的文化出口额增长迅速,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中国市场对外开放政策的推动,使得中美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同时,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逐渐增强。

二、贸易结构比较中美之间的文化产品贸易主要包括电影、音乐、艺术品、传媒等领域。

其中,电影贸易是中美文化交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电影领域,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影出口国,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

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速度极快,电影票房和观众数量都居世界第二位。

中美近年来在电影贸易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合作,包括联合制作电影、中国电影进入美国市场等。

这种合作有助于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

此外,双方在音乐、艺术品和传媒等领域的交流也在不断增加。

中美艺术家的相互合作和作品的互相展示,丰富了两国人民的文化生活。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中美文化贸易规模庞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文化产品贸易不平衡。

虽然中国的文化出口额逐年递增,但中国的文化输入规模相对较小。

中国在大量消费美国文化产品的同时,国际市场对中国文化产品的需求并不高。

其次,文化差异也是制约中美文化贸易的因素之一、中美两国在历史、宗教、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也影响了两国之间文化产品的消费和传播。

最后,文化贸易中的版权和知识产权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中美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版权争议,包括盗版和侵权问题,这给文化贸易带来了一定的打击。

四、发展机遇和前景尽管中美文化贸易面临一些问题,但双方合作的潜力依然巨大。

唐朝的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

唐朝的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

唐朝的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一个时期。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对外贸易水平达到了巅峰,并且通过贸易往来,不仅仅实现了物质交流,还促进了文化的流动和交流。

本文将探讨唐朝的对外贸易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文化交流。

一、海上贸易的兴起在唐朝时期,海上贸易的兴起成为促进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

继承自前代的伊斯兰教和佛教的航海技术知识在贸易往来中被广泛使用,使得中国的贸易网络拓展至印度洋、波斯湾和东非沿海地区。

在贸易往来中,中国出口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同时也从其他国家进口了香料、贵金属等奢侈品。

海上贸易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提高了贸易的效率,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二、丝绸之路的发展丝绸之路作为古代最重要的贸易通道之一,在唐朝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唐朝的丝绸之路不仅仅连接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还促进了各种文化元素的交流。

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是陆路驼队贸易,通过中亚地区,将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运往西域和欧洲。

这条路线不仅带动了中亚地区的经济繁荣,也使得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得以加强。

此外,丝绸之路还有一条海上航线,将中国的商品通过印度洋运往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通过这条航线,阿拉伯世界、东非等地的文化元素也进入了中国,促进了文化交流的深化。

三、文化交流的影响唐朝的对外贸易不仅仅是物质贸易,更重要的是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交流。

在贸易往来中,外国商人和使节带来了各自国家的文化习俗和风味,而中国人也随着贸易的发展,了解并吸收了其他国家的文化。

通过对外贸易,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物品远销海外,成为其他国家瞩目的对象。

同时,中国也从其他国家引进了外来文化,如佛教、波斯文化和阿拉伯数学等。

这些文化的交流对于唐朝的文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外国来华文化影响唐朝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也吸引了众多外国人来华,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交流的深化。

例如,波斯和阿拉伯的商人、学者和使节纷纷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各自国家的语言、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朝对外文化交流与海上贸易

宋朝对外文化交流与海上贸易

宋朝对外文化交流与海上贸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的对外文化交流与海上贸易也是不可忽视的。

宋朝的对外文化交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皇帝外交宋朝时期,皇帝外交被视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宋真宗和宋仁宗都非常重视外交,致力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领域。

宋真宗时期,朝鲜、日本、琉球等国家都派遣使者到中国进行贸易与文化交流。

在这期间,许多文化知识得以传播和交流。

宋仁宗时期,出现了丝绸之路这样的重要贸易路线,从而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二、官方正式活动宋朝还使用正式官方活动来促进对外文化交流。

例如,天章阁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文化交流活动,每年都会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参加。

这些学者来自各个领域,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等,在这里可以交流切磋,通过交流促进了中外知识文化的交流。

三、民间交流除了上述的皇帝外交和正式官方活动,宋朝还有民间交流。

宋朝的海上贸易非常发达,远航海商不仅促进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也促进了文化交流。

当时,在中国的贸易船队中,工匠、书法家、画家等文化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且经常被派往东南亚国家推广宋朝文化。

这些人不仅把中国的文化传入到其他国家,也吸收了来自其他国家的文化。

四、学术研究宋朝时期,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化与知识。

其中,郑和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他是当时著名的海上探险家,不仅积极拓展海上贸易,也把宋朝的文化传播到海外。

在东南亚,郑和的船队经常被当地人招待,并且与当地官员交流学术知识。

可以说,郑和的船队不仅扩大了宋朝的海外影响力,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总之,宋朝对外文化交流与海上贸易是非常活跃的。

通过皇帝外交、正式官方活动、民间交流和学术研究等各种方式,宋朝成功地传递了中国的文化,并吸收了来自其他国家的文化。

这些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元代的对外交往与文化交流

元代的对外交往与文化交流

元代的对外交往与文化交流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朝代,而对外交往与文化交流也是其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方面。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外交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元代的西征与南下,更是推动了其对外交往与文化交流的深入。

本文将从多角度分析元代的对外交往与文化交流,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一些新的视角与认识。

一、北方对外交往与文化交流元代在北方的对外交往主要是与蒙古和西亚等地的关系。

在蒙古方面,元代进行了大规模的征战,并通过建立婚姻关系和赏赐等手段,逐步稳定了中蒙关系。

这也导致了元代与蒙古的文化交流,如元朝开创的“紫禁城”便源于蒙古帐篷。

在西亚方面,元代与阿拉伯文化交流密切。

元代末期,伊斯兰教文化曾在元朝国内迅速发展,而阿拉伯文化的进入,则为中国的文学艺术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影响。

例如元代文学中的传奇故事,就大量借鉴了阿拉伯文学中的版本。

二、南方对外交往与文化交流元代的南方对外交往与文化交流主要是与东南亚地区,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相关联的。

元代南海船队的实际控制区域不断扩大,并与周边地区进行贸易往来。

这种交流呈现出双向性,即既有中国向海外地区输出文化的现象,也有海外文化进入中国的现象。

其中,元代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往来,对中国南方区域的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元代以来,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文化因此涌入中国,其中的佛教文化对中国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带来了影响。

三、公共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元代的对外交往与文化交流不仅限于政治和经济层面,还意味着元代面对的文化交融现象。

在文学艺术方面,元代对外交往与文化交流因素的融入,推动了公共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如元杂剧中的太庙、岳阳楼等剧目皆融合了外来文化元素,创造了全新的艺术形式,成为元代文艺发展史上的代表作。

此外,元代面对来自蒙古、东南亚等地的文化冲击,也促使元代之后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化。

例如元代文艺中的“玉堂禁苑”即为“紫禁城”的前身,中西文化的碰撞激发出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有前瞻性地预示了后世文化融合的趋势。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在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也非常活跃,是中国文化影响力扩散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从史料中整理出一些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案例,展示中国在古代的国际影响力。

西汉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西汉时期, 扬州作为一个商业港口城市,成为了中国南方与东南亚之间的交通枢纽,所以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通过这条通道,丝绸、茶叶、香料、玉石、瓷器等物品被输往了东南亚、南亚、西亚甚至是地中海地区。

同时,一些外国的商品也沿着这条通道进入了中国市场,例如来自罗马帝国的大理石、象牙、玛瑙以及金属器具。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中国与外国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带来了来自印度、波斯和罗马等地的文化影响,这些文化影响最终将与中国的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更加多元化的文化。

此外, 在丝绸之路上的外交往来也带来了外国的使者和传教士,从而加深了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

唐代的长安城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荣耀的一个朝代之一。

在唐朝时期,长安城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这座城市不仅是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对外交流的中心。

唐代的长安城因其繁荣和引人注目的城墙而出名,故而吸引了大量的外国商人和学者前来交流。

长安城在唐代时期被认为是一座文化交汇点,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是唐朝最为繁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长安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文化中心。

不仅有着国内的学者、文化名流,也有来自外国的游学者和传教士。

唐朝的国际影响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宋代的南方海洋贸易宋代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地带由扬州转移到了广州。

宋代的广州因为地处南方海洋丝绸之路的起点,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新中心。

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一批商人和船队,被称为水师。

水师通过船只来进行贸易,将中国的物品输往东南亚、东印度和非洲等地。

同时水师也将许多外国商品引入了中国市场,加深了中国与外国的联系,以及文化交流。

浅谈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战略意义

浅谈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战略意义

浅谈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战略意义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外文化贸易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

以下是对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战略意义的思考。

首先,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声誉。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外文化贸易,我们可以向世界传递我国的文化成果、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展示我国的文化魅力和自信。

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表演、文化遗产展示以及文化衍生品的推广,都可以使国际社会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从而为我国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和认同。

其次,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国际化。

中国文化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而对外文化贸易可以为国内文化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合作机会。

通过对外文化交流和合作,我国文化企业可以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市场机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文化贸易的国际化,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全球文化产业链中的地位。

再次,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对外文化贸易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通过与国外的文化艺术团体、机构和专家的交流合作,我国文化界可以从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中吸取启示,推动我国的文化创新和传承,进一步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世界文化的多元共存与繁荣。

最后,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贸易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更为重要的是实现经济与文化的良性互动与补充。

通过对外文化贸易,我国可以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同时,文化贸易也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人民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元朝时期海外贸易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元朝时期海外贸易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13世纪初蒙古兴起,经过成吉思汗和其后继者的四处征战,蒙古大帝国得以建立,并最终入主中原,建立全国统一政权,国号大元,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元代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其存在时间仅有97年,它虽然将南宋取而代之,但是元代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远不如宋代,而在海外贸易和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元代却别开生面,开创了比汉唐时期更为繁荣的中外文化交流的极盛时代,堪称中国历史上对外关系的高峰。

万国来朝© 网络搜集▽纵观历史,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途径大体可分为和平与暴力两种,和平方式主要包括经济贸易、直接的文化交流、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传教士;暴力方式主要就是战争。

以上几种文化交流方式中,经济贸易是最普遍的方式,经济贸易是经济活动,同时也是文化交流,不同地区的商人以及双方交易的商品都代表着不同的文化风貌,在一定程度上经济贸易对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元代海外贸易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大体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元代发达的海外贸易;二是元代海外贸易影响中外文化交流的表现;三是元代海外贸易影响中外文化交流的原因,接下来我们逐一探讨。

一、元代发达的海外贸易元代的海外贸易依然是陆路贸易和海上贸易,它在宋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具有了更加庞大的规模,其发达程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繁华的对外贸易港口元朝的对外贸易港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包括泉州、上海、澉浦、温州、广州、杭州、庆元、明州、台州、钦州等,其中泉州、广州、庆元三处较为重要,而尤以泉州港贸易最盛。

泉州港以“刺桐”一名著称,与当时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商港,大旅行家马可·波罗曾这样赞誉泉州港:“假如有一只载胡椒的船到亚历山大港或到奉基督教诸国之别地者,比例起来,必有一百只船到这刺桐(泉州)港。

”与泉州规模相当的广州港也是当时的世界性外贸港口,主要从事对东、西洋的贸易,庆元是元代主要对日本和高丽贸易的港口,广州和庆元两个港口的繁华程度不亚于泉州港,都是元代天然性的良港。

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文化服务贸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文化服务贸易是指在文化领域开展的跨国贸易,包括艺术品交易、文化传播、文化旅游等多个方面。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艺术资源的国家,在文化服务贸易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

一、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中国文化服务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文化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918.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9%。

其中,文化出口额为263.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7%,文化进口额为654.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7%。

这一数据表明,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规模和质量都在不断提升。

二、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优势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资源丰富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艺术资源。

如故宫、长城、兵马俑等,都是享誉世界的文化名胜。

此外,中国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吸引力。

2.文化产业发达近年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达到了7.5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5.5%。

其中,文化创意产业、旅游文化产业、演艺产业等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3.政府支持力度大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支持和促进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

如设立专门的文化服务贸易试点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鼓励企业参与文化服务贸易等。

三、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前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未来,中国文化服务贸易有望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增长点。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服务贸易规模将不断扩大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文化服务贸易规模也将不断扩大。

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文化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有望突破1.5万亿美元。

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

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
化原则 。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性扩张 ,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非
易 ,复兴 民族 文化 ,使 中华 文化走 向世 界。
在文化 贸易方 面 ,根据 联合 国教科 文组 织 的资 料 ,过去 2 年 间 ,全球 文 化 贸 易 总额 一 直 在 持 续 增 长。从 18 0 90年 到 19 98年间 ,印刷 品 、文 学 作 品、音 乐、视 觉艺 术 、摄 影 、广
最大 的 文 化 口额 的
国外交紧密地 联系在一起。英国政府为扶植文化产 业发展 ,采
取了许多 具体 措施 。英 国政 府认 识到 ,随着 经济全 球 化 的发
展 ,国际市场对文化产 品及服务 的需求迅 速增加 ,因此 ,完 善 自我 ,抓住机遇 ,扩展 国内外市场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的当务
之急 。 自2 世 纪 9 年代 以来 ,在 日本 经济长期低 速徘徊 的情 0 0 况下 , 日本政府开始把文化和经济结合起来 ,大力发展文化产 业 。19 年 , 日本 确立 了 文化 立 国方 略 ;20 年 , 日本 开始 95 01
5 .%,而文化贸易 的进 口额也 高度集 中在美 国 、德国 、英 国 54 和法国 ,占全 球当年文化 贸易进 口额 的 4 %。跨入 2 世纪 以 7 1 后 ,文化 贸易的进 出 口大国排序有所 更替 ,然而总体格局并没
经 济发展 的核心地位 。国家 、地 区和城市 的比较优势 ,越来越
体现为其学 习、创新和知识生产 的能力 。在这种新 的经济形态 中,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

和知识经济强国。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加强 了对外文化交流与 合作 ,如 :历 时两年的中法 文化 年在 中国圆满闭幕 ,在美 国举
当今时代 ,全球社会 、经济 、政治和文化的变化 ,改变 了 传统商品生产和服务的条件。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催生 了 新的产业 和生产组织 形式 。在当今信息社会 ,经济的竞争 已经

文化交流与跨国合作演讲稿

文化交流与跨国合作演讲稿

文化交流与跨国合作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文化交流与跨国合作的重要性。

文化交流与跨国合作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它不仅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文化交流对于世界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根基。

通过文化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文化交流不仅可以促进民心相通,还可以激发创新和发展。

比如,中国的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丝绸、茶叶等商品的贸易,还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跨国合作也是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合作共赢已经成为了世界发展的主旋律。

跨国合作不仅可以促进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还可以解决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贫富差距等。

比如,联合国的各种合作项目,就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和平与发展的进程。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文化交流与跨国合作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

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文化交流与跨国合作中来。

政府应该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支持,企业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个人也可以通过旅游、学习等方式来促进文化交流与跨国合作。

总之,文化交流与跨国合作是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和平主义: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之一就是坚持和平主义原则。

中国古代国家主要通过婚姻联姻、使节往来、贸易交流等方式进行外交往来,而且在外交活动中的主导思想是"和为贵"、"以和为贵"。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在对待邻国和异邦的态度上往往是采取宽容、包容的立场,力图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外交问题。

二、礼仪外交:中国古代的外交活动中非常注重礼仪,尤其是谈判和使节的接待中。

外交活动的双方都要严格遵守礼仪,如按照等级行使礼仪、互相赠送贵重礼物等等。

礼仪在中国古代外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双方的尊重和好意,有利于外交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三、贸易交流: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贸易交流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文明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

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与东亚、中亚、印度等地区进行贸易往来,从中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济资源。

同时,古代中国也向外国输出了文化、技术等方面的产品。

四、文化交流:中国古代在对外交往中非常注重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系统,其中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在对外交往中积极向外国宣传和传播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互相借鉴、融合的局面。

中国古代文化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五、互相影响: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不仅仅是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有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古代与各个外国的交流过程中,吸取了外来文化的精华,促进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传播也对邻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国家。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主要有和平主义、礼仪外交、贸易交流、文化交流和互相影响。

这些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国家在对待外交关系中的务实而和善的态度,以及与邻国和异邦保持友好合作的愿望。

我国文化对外贸易问题初探

我国文化对外贸易问题初探

参与国际分工 , 使得我 国文化对外 贸易不 断 的扩展 。我国图书版权的出 口已经扩展到世
界各国;动漫产品的出 口 也转变为欧洲 、 美 国、韩 国等动漫产业发达的国家及地 区。
刚刚起 步,代表只有 《 喜洋洋与灰太狼 》 及 2 0 1 4年的贺岁动漫 电影 《 大闹天宫 》 。而美
探索争鸣 2 0 1 4年 2月 ( 中)
我国文化对外贸易问题初探
刘 潇 (西安外事学院,源自西 西安 7 1 0 0 7 7 )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 化的发展 和对 外文化 交流的加深 ,文化贸易 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 组成部 分和新的竞 争领域 。本文根据我国对外文化 贸易现状 ,分析 了我国对外文化 贸易在发展 中存在的问题及 原 因,并以中外文化产品 贸易为例提 出了发展我 国对外文化 贸易的对策和措施。
文化产品中的原创作品太少 , 能凸显中华文 化 的精神魅力 、 代表 中国形象的高科技文化 产品更是 少之 又少 。 在各种国际文化交流的 括动中主要是对 民俗作品、兵马俑以及其他 出土文物的展示 ,在 国外反响较大的戏剧歌 舞 和影视作 品却很少 。 此外 ,与其他国家相 比,我 围缺乏文化产业 的实力企业 ,使得我 国文化 贸易整体竞争力不足。 如在动漫产业 上,相 比美国和 日韩 ,我国动漫影视产业才
牌效益和知名企业 。 ( 三) 文化 贸易缺乏有效 的营销模式 我国的文化 贸易 国际营销意识薄弱, 缺 乏国家战略支持与 国际化的运作 , 缺乏行之
有效的国际营销方式 。目前我国的文化产 品 还处在初 级水平 的粗加工阶段 ,产品包装不 精致 , 宣传策略不合理 , 对外 文化贸易产品
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竞争领 域。虽然近年来 中国文化 贸易发展迅 速 , 文化市场也 与世界 接 轨越发 紧密 , 但是理论界对 中国 “ 巨额文

商朝的文明交流与外交关系商代的对外贸易与友好往来

商朝的文明交流与外交关系商代的对外贸易与友好往来

商朝的文明交流与外交关系商代的对外贸易与友好往来商朝的文明交流与外交关系商代的对外贸易与友好往来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也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文明之一。

商朝的繁荣不仅仅依靠内部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还离不开对外的贸易和友好往来。

本文将重点探讨商朝的文明交流和外交关系,并分析商代的对外贸易活动以及友好往来的情况。

一、文明交流商代的文明交流主要表现在文化、思想和宗教等方面。

商朝的繁荣吸引了许多周边地区的民族前来交流学习。

商朝的文字系统,以甲骨文为主,成为商代文明向外传播的载体。

商代文化的影响范围远达东亚各地,如朝鲜、日本、越南等地都出现了商代文明的痕迹。

商朝的思想和宗教也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朝的宗教信仰主要集中在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的神权体系上。

这种神权体系不仅满足了商朝统治者对上天的崇拜需求,也给周边地区的民族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

二、对外贸易商朝是中国古代最早与周边地区进行贸易的王朝之一。

商朝的贸易主要以商品交换为主,以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和黄金等为交换对象。

商代与周边地区,如中亚的楼兰、西域的龟兹、南方的越南等地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往来。

商代的贸易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商代所出产的青铜器和玉器等艺术品以及稻谷和丝绸等农产品都受到了周边地区的欢迎。

商代的贸易活动也使得周边地区的人民了解了商朝的文明,并将其带回自己的国家。

三、友好往来商朝除了贸易活动外,还积极与周边国家和民族保持友好往来。

商代的商候制度使得商朝与周边地区保持了较为紧密的联系。

商候是商朝和周边国家之间的外交使节,他们负责商朝与周边国家之间的交流和礼仪事务。

商朝还采取了通婚政策来增进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商朝的贵族和外国王室之间的通婚为商代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结语商朝的文明交流和外交关系对古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商代的对外贸易活动以及友好往来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地区的繁荣与进步。

中国的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

中国的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

中国的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中国的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世界上最古老的贸易路线之一,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东西方的纽带,不仅仅是物质贸易的通道,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自古以来,丝绸之路便成为东西方之间人文交流的重要渠道,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融合。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文化交流、对外影响等方面,探讨中国的丝绸之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一、历史背景丝绸之路起源于中国,最早的贸易实践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6年,即西汉初期。

当时中国丝绸等物品开始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出口到中亚和欧洲。

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东西方文化和贸易交流的主要通道。

这一时期,不仅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特产流向西方,也有许多艺术品、科学技术和宗教思想从西方传入中国。

二、文化交流1. 艺术与工艺品交流在东方,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等工艺品成为西方国家追捧的对象。

中国的丝织技术和工艺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席卷了欧洲市场。

同时,欧洲的油画、雕塑艺术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艺术文化。

2. 科学和技术交流丝绸之路也是东西方科学和技术交流的桥梁。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指南针的传入。

这一伟大的发明对中国和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在医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东西方的学术交流也得以促进。

3. 宗教和哲学交流伴随着商品贸易,宗教和哲学思想也通过丝绸之路流传。

佛教作为一种来自印度的宗教信仰,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与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的传播也在东西方之间产生了文化交流与融合。

三、对外影响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仅是贸易繁荣的标志,更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象征。

通过丝绸之路,文化的衍变与碰撞促进了东西方社会的相互了解与尊重。

这种文化交流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贸易活动上,也更深地塑造了东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社会结构和生活习惯。

同时,丝绸之路的存在也推动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通过通商贸易,中国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和双边交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摘要:经济全球化为进行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拥有了更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

而在国际贸易中,文化环境是极其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当今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融与发展,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其中媒体、政府以及对外贸易自身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时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品牌文化产品、观念滞后,缺乏创意思维、缺乏国家战略与支持等。

因此扩大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刻不容缓。

关键词: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文化传播当今时代,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改变了传统商品生产和服务的条件。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产业和生产组织形式。

在当今信息社会,经济的竞争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范围,而越来越倚重于知识、无形价值和创新能力。

经济日益全球化,技术进步和创新已经占据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

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比较优势,越来越体现为其学习、创新和知识生产的能力。

在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中,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国际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概况当今世界已经全面迈人了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不同地域和民族间的文化交往日益广泛,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也日益重要。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出版了《世界文化报告:文化、创造性与市场》和《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行动框架》,这两份文件都特别强调了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美国的传播政策中,虽然没有声明要重建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但作为美国政府的目标却是非常明确的。

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国内的文化产业政策基本上是越来越放松管制,其理论基础是市场理论和多样化原则。

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性扩张,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非政府部门的文化为巨额利润所驱动而进行的经营性活动,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到政府的支持,尤其在对外宣传方面已与美国外交紧密地在一起。

英国政府为扶植文化产业发展,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

英国政府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对文化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因此,完善自我,抓住机遇,扩展国内外市场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日本经济长期低速徘徊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开始把文化和经济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1995年,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方略;20XX年,日本开始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20XX年,又制定了观光立国战略,计划到20XX年让到日本旅游的外国客人达到1 000万人,比20XX年提高1倍。

为把文化立国战略落到实处,日本政府还通过设立战略会议、恳谈会、幕僚会议、审议会等形式,研究商讨具体对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制定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的文化大国和知识经济强国。

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如:历时两年的中法文化年在中国圆满闭幕,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在意大利举办的“中国天津周”和在荷兰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节”等大型对外文化活动,扩大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树立了中国的良好形象。

中法文化年影响巨大,盛况空前,全面提升了两国的政经关系,把中法以至中国与欧盟的伙伴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示范作用,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希腊等国已相继提出要与中国举办文化年。

中国在对外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同时,“十一五”规划还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对外文化产业贸易,复兴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文化贸易方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过去20年间,全球文化贸易总额一直在持续增长。

从1980年到1998年间,印刷品、文学作品、音乐、视觉艺术、摄影、广播、电视、游戏和体育用品等文化贸易的年贸易额从953亿美元猛增到了3 879亿美元。

但是,这些贸易绝大部分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进行。

1990年,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贸易出口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出口额的%,而化贸易的进口额也高度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进口额的47 %。

跨人21世纪以后,文化贸易的进出口大国排序有所更替,然而总体格局并没有变化。

这些国家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进口国,20XX年其进口额高达153亿美元;英国是第二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大约是美国的一半,为78亿美元;德国是世界第三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为41亿美元。

二、对外贸易中文化交流的方式1.媒体作用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媒体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近20年,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为媒体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特别是中国加人WTO后,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需要世界信息,世界也需要中国信息,双向选择剧烈增加。

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包括政治上、文化上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目前中国有报纸2 000多种,杂志8 000多种,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约有2 000个频道,有近10亿的电视观众,同时有超过1亿的互联使用者。

媒体、媒介成为中国对世界宣扬中华文化,加大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手段。

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传媒在资本、经营络、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和人才素质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特别是文化贸易方面,我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逆差是以5一10倍的数字来显现的,中国书刊版权贸易上的逆差更高达10一15倍。

因此中国媒体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专家预计,中国媒体要成为世界主流媒体,还需要很长时间,甚至10一20年。

媒体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肩负着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普及汉语文化,发扬宣传中华文化的艰巨任务。

2.政府作用首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市场经济体系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担负着提供文化服务的职能。

界定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角色,首先要把这个问题放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一背景下考虑。

十六届五中全会有一个很重要的提案就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对外开放的关键。

这一提法表明了在“十一五”期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我们以前涉及政府职能经常从经济角度考虑,许多地方政府把GDP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中国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把重点放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科学发展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问题。

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解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政府具有制定文化战略的职能。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总的来说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文化产品的冲击。

因为外国文化产品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我国加人WTO承诺文化市场的开放,首先面临占有国际优势地位的文化产品对中国文化产品的冲击。

第二个是文化资本的冲击。

当外国文化产品在文化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时,他们一定会谋求对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整合。

国际文化资本进人中国参与整个中国的文化的生产,采取某种本地化的生产方式,就地整合资源,就地生产、产品就地出售,这是一种跨国文化的比较合理的商业模式。

近年来,外国文化资本进人中国文化资本市场势头一直比较猛烈。

第三个是文化价值观的冲击。

随着外国文化产品的普及,它负载的是外国文化价值的内容,它一定会对我国文化消费者在文化心理、文化认同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三方面构成全球化对中国文化总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需要制定本国文化发展战略,宣扬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对此,日本的经验可以借鉴。

学术界认为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其发展的历程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致是从明治维新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这段时间,被人称之为“军事立国”阶段。

从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80年代,被称之为“经济立国”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阶段。

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发展战略的转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与美国、欧盟并驾齐驱的一个经济大国。

但是,日本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包括环境的问题、国家形象的问题等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日本适时提出了文化立国的目标,这个目标包括这么一些内容:首先,要确立一个国家形象,这个形象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创新精神的一个国度,而不仅仅是能够制造物质产品的国家。

其次,要尽可能地满足公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再次,要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文化环境,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文化战略是许多发达国家为促进本国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

我国目前也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发展文化产业,实际上制定文化战略也是政府应对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的挑战。

3.对外贸易自身作用对外贸易自身作用体现在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外文化贸易来促进本国文化走向海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近期来看,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何通过整合我国的文化资源,开发我们的文化产品,提升我们的产业结构,增加我们产业附加值,无论是高技术附加值,还是高文化的附加值,目前正在成为一个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新的战略重点,这就造成了一个大的发展态势。

即把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把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融为一体,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业的中心这两件事也结合在一起。

我们不仅要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所谓“中国制造”,而且我们要变成“中国创造”,我们要成为一个世界的创新中心。

三、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的现状与问题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渐衰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呈现了严重的逆差。

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十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从组织中法文化年、中国俄罗斯年、中意文化年、美国的中国文化节,到在海外多个国家设立100多所孔子学院等,都具有一定声势和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中国经济和政治在世界上的地位存在巨大差距。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主要产品,无论是文艺演出、影视作品、图书期刊、动漫产业还是语言文化等,存在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超”,处于绝对输人国地位,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赤字”。

这对于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来讲,对于一个正快速发展追求民族复兴的国家来讲,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1.缺乏品牌文化产品我们输出的文化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反映当代中国发展面貌、当今中国人核心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文化作品有限,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原创作品太少,能展示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代表国家形象的高端文化产品更是凤毛麟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