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域中GC的详细解读
GC管理详解
GC管理详解Understanding .net CLR garbage collection引⾔内存管理是计算机科学中⼀个相当复杂⽽有趣的领域。
在计算机诞⽣的这⼏⼗年间,内存的管理的技术不断进步,使系统能够更加有效地利⽤内存这⼀计算机必不可少的资源。
⼀般⽽⾔,内存管理可以分为三类:硬件管理(如TLB),操作系统管理(如Buddy System,Paging,Segmentation),应⽤程序管理(如C++,Java,.net的内存管理机制)。
鉴于篇幅和笔者⽔平的限制,本⽂只涉及了内存管理的很⼩⼀部分,即.net中的内存管理⽅法。
.net是⼀个当代的应⽤程序框架,采⽤了内存⾃动管理技术,就是通常所说的内存垃圾⾃动回收技术――Garbage Collection(下⽂中简称GC),对.net的剖析⽐较具有代表性。
GC的历史与好处虽然本⽂是以.net作为⽬标来讲述GC,但是GC的概念并⾮才诞⽣不久。
早在1958年,由⿍⿍⼤名的图林奖得主John McCarthy所实现的Lisp语⾔就已经提供了GC的功能,这是GC的第⼀次出现。
Lisp的程序员认为内存管理太重要了,所以不能由程序员⾃⼰来管理。
但后来的⽇⼦⾥Lisp却没有成⽓候,采⽤内存⼿动管理的语⾔占据了上风,以C为代表。
出于同样的理由,不同的⼈却⼜不同的看法,C程序员认为内存管理太重要了,所以不能由系统来管理,并且讥笑Lisp程序慢如乌龟的运⾏速度。
的确,在那个对每⼀个Byte都要精⼼计算的年代GC的速度和对系统资源的⼤量占⽤使很多⼈的⽆法接受。
⽽后,1984年由Dave Ungar开发的Small talk语⾔第⼀次采⽤了的技术(这个技术在下⽂中会谈到),但是Small talk也没有得到⼗分⼴泛的应⽤。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GC才以主⾓的⾝份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不得不归功于Java的进步,今⽇的GC已⾮吴下阿蒙。
Java采⽤VM(Virtual Machine)机制,由VM来管理程序的运⾏当然也包括对GC管理。
堆区域,划分规则,gc具体流程
堆区域,划分规则,gc具体流程1.堆区域是程序运行时存放对象实例的内存区域。
The heap area is the memory area where object instances are stored during program execution.2.划分规则是根据对象的大小和存活时间来决定对象存放在哪个区域。
The partition rule is based on the size and lifetime of the object to determine which area the object is stored in.3.对象的大小会影响到对象存放的位置,大对象会被放置在老年代,而小对象会被放置在新生代。
The size of the object will affect its placement, with large objects being placed in the old generation and small objects being placed in the young generation.4.存活时间较短的对象会被放置在Eden区域,而存活时间较长的对象会被放置在Survivor区域或老年代。
Objects with a short lifetime are placed in the Eden area, while objects with a longer lifetime are placed in theSurvivor area or old generation.5. GC具体流程包括垃圾标记、标记清除、整理碎片等步骤。
The specific process of garbage collection includes garbage marking, marking clearing, and fragment consolidation.6.垃圾标记阶段会标记出所有的活动对象,以便后续进行清除操作。
GC 简介
标记-清除
优点:解决循环引用,指针操作无额外开销(相对
于RC)
缺点:stop-the-world ,碎片
分代式收集
hotspot中的分代式收集
起因:不同的对象生存期不同
不同分代的对象,使用不同的垃圾回收算法
copy算法 Eden S1 S2 mark-sweep:CMS Old Gen Perm
标记-压缩
与复制的区别:
复制没有mark阶段,只有copy,遇到存活的对象直接复制到另一半区。 需要两份空间 标记压缩有mark阶段,compact阶段;mark阶段完成之后,直接把其他 被标记的对象slide到一侧。只需要在同一空间即可
参见R大解释
/group/topic/28594
复制
一般实现:两个半区
优点:无碎片,内存分配快
缺点:stop-the-world 复制开销,更大的内存
复 制 后
标记-压缩
一般实现:标记,缩并,更新指针
优点:无碎片,内存分配更快(指针碰撞)
缺点:stop-the-world 代价昂贵
live live live
live
live
live
Young Gen
分代式收集
hotspot中的垃圾回收算法
推荐阅读:《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垃圾收集》
GC Introduction
柴森
目 录
常见的GC算法
JAVA使用的GC
常见的GC算法
引用计数
复制
标记-压缩
标记-清除
分代
引用计数
一般实现:对象头部增加RC域
优点:实现简单
内存管理的开销分布在整个计算过程中
新生代的gc阈值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新生代的gc阈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背景在计算机领域,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GC)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用于自动管理程序中不再需要的内存占用。
随着软件复杂性的增加和用户对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GC成为了开发人员关注的焦点之一。
研究意义GC阈值作为GC算法中一个重要参数,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性能表现。
因此,对新生代GC阈值进行深入研究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设置GC阈值,可以降低内存占用、减少内存碎片、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目的和范围本文旨在探讨新生代GC阈值的本质与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在计算机领域中的应用。
同时,针对不同场景下新生代GC阈值设定原则和最佳实践进行总结,并探讨如何动态调整与管理GC阈值以提升系统性能。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享,能够为开发人员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实践经验。
GC阈值是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机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计算机程序执行过程中,内存分配是一项重要操作,随着程序的运行,会产生大量的临时对象和不再被引用的对象,这些对象占用着宝贵的内存资源。
为了释放这些无用对象所占用的内存空间,垃圾回收机制会定期地进行内存清理。
GC阈值即为触发垃圾回收操作的条件之一。
当系统中的内存使用达到一定限制(阈值)时,垃圾回收机制将启动并清理不再使用的对象,以释放出更多可用内存空间。
通过设定合适的GC阈值可以有效控制垃圾回收频率,并提高系统性能。
在计算机领域中,GC阈值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编程语言和平台中,如Java、C#等。
不同语言和系统会有不同的GC实现方式和调优策略,但GC阈值作为一个基本概念始终贯穿其中。
对系统性能影响而言,设置合理的GC阈值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设定太低,则可能导致频繁而耗时的垃圾回收操作;如果设定太高,则可能导致堆积大量无用对象、增加内存压力、甚至引发OutOfMemoryError等问题。
因此,在实际开发和运维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取适当的GC阈值,并结合其他调优手段进行综合优化。
gc检测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gc检测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GC(气相色谱)检测是一种用于分离和分析混合气体或液体样品中化合物的技术。
它通过物质在不同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对物质的分离和定量分析。
在化学、环境监测、生物医药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GC检测标准是规范和规定了GC检测过程中的操作流程、技术要求和结果判定标准的文件,通过制定和执行这些标准可以保证GC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GC检测的定义、原理、应用领域以及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详细介绍,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GC检测技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会概述GC 检测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着重介绍GC检测的定义和原理、应用领域以及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在结论部分,将对GC检测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并对未来GC检测标准的发展进行展望,并得出结论。
整体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旨在全面介绍GC检测标准相关内容。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GC检测标准进行深入探讨,从GC检测的定义和原理、应用领域,到GC检测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GC检测的重要性,为GC检测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标准,推动GC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未来GC检测标准的发展进行展望,为GC检测领域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推动。
2.正文2.1 GC检测的定义和原理GC检测是指对化学物质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检测的过程。
在GC检测中,样品首先被加热至蒸发,然后被注入分离柱中。
分离柱内含有一种易挥发和具有对样品成分具有亲和性的固定相。
当样品成分通过分离柱时,它们会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它们被分离开来。
GC检测的原理是基于化学物质在分离柱中的挥发性和化学亲和性。
不同化学物质在分离柱中的挥发性和亲和性不同,因此它们会以不同的速率被分离开来。
GG,GC,G,GN的正确理解
GLF图纸标注解释一、目的:规*公司技术员,检验员,操作员对客户格兰富〔GLF〕图纸的理解。
二、适用*围:适用于公司对GLF图纸的理解。
三、目录1、形位公差符号2、详细解释图纸上的局部符号3、图纸上棱角的理解四、内容4.1 形位公差符号详细解释如下:1.LP,对应点尺寸。
这表示测量时,先在测量面取一点,然后再取对应面的点,最后计算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游标卡尺和千分尺测量的结果即为LP结果。
使用LP 的目的是要求任意一处的对应点尺寸都要符合尺寸公差要求。
比方测量直径时,表示任意一处的直径都要符合公差要求。
当LP和G*(内径)或GN(外径)连用时,相当于对尺寸有包容原则要求。
2.LS,球面局部尺寸,也就是最大内接圆尺寸。
不常用。
3.GG,最小二乘法尺寸。
我们一般对直径〔不管是圆或圆柱〕的评定默认为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圆法(Least Squares Circle,简写LSC):以被测圆轮廓上相应各点至圆周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的圆的圆心为圆心,所作包容被测圆轮廓的两同心圆的半径差即为圆度误差。
如果工程图纸上在零件直径数值后面标GG,圆度后面标LSCI,圆柱度后面标LSCY,表示直径,圆度和圆柱度的评定方式为最小二乘圆法。
我们平常使用千分尺测量圆的直径时,测量的结果其实最为接近最小二乘圆法。
加工时,直径数值尽量中值。
4.GN,最小外接圆尺寸。
测量外径时使用。
最小外接圆法:作实际轮廓的最小外接圆,以最小外接圆的圆心作出实际轮廓的最大内接圆的圆心,则两同心圆的半径差为圆度误差。
用最小外接圆法评定圆度误差主要是求出最小外接圆的圆心。
如果工程图纸上在零件直径数值后面标GN,圆度后面标MCCI,圆柱度后面标MCCY,表示直径,圆度和圆柱度的评定方式为最小外接圆法。
加工时,直径数值尽量取中值偏下限。
当LP和GN联合在一起标注时,也就相当于对外径有包容原则要求。
也就是说对于外径,如果要求有包容原则时,千分尺测量时直径时,控制直径在中偏下限。
17全局编录(GC)
全局编录(GC)一、GC简介全局编录服务器是域控制器,但不是一个普通的域控制器,而是一个存储了森林中所有对象部分只读信息的特殊域控制器。
全局编录存储了对象最常用的属性子集,应用程序和用户可以直接通过GC查询这些属性,例如用户的First Name、Last Name、Email Address等。
全局编录所在的域控制器就叫全局编录服务器。
在网络上创建的第一个林的第一台域控制器会自动创建全局编录。
可以在其他域控制器上添加全局编录功能。
二、GC的作用全局编录服务器具有如下作用:1)存储对象信息副本。
全局编录存储了林中所有对象的部分常用属性,供用户搜索,同时也提高了搜索速度,降低了网络通信;2)存储通用组成员身份信息。
通用组成员身份只存储在全局编录中,所以当通用组成员用户登录域时,全局编录会提供此用户账户的通用组成员身份信息,如果全局编录不可用,该用户将无法登陆;3)提供用户主体名称(UPN)身份验证。
利润,如果用户在域中使用用户主体名称(UPN)test@登录,由于的域控制器上找不到用户信息,因此他将联系全局编录来完成登录过程。
4)验证林内的对象参考。
域控制器使用全局编录验证对林内其他域的对象的参考三、查看全局编录服务器1、“AD站点和服务”中查看1)打开“Active Directory Sites and Services”,依次展开“Sites”—“Default-First-Site-Name”—“Servers”—服务器名(如“HZDC01”)—右键单击“NTDS Settings”,选择“Properties”;2)出现如下“NTDS Settings Properties”对话框,如果“Global Catalog”复选框被选中,表示该域控制器是一台全局编录服务器,如果为被选中,表示该域控制器不是一台全局编录服务器。
2、命令行方式查看1)使用命令dsquery server –domain DomainName –isgc可以查看指定域中的GC,如下图四、将域控制器提升为全局编录服务器1)打开“Active Directory Sites and Services”,依次展开“Sites”—“Default-First-Site-Name”—“Servers”—服务器名(如“HZDC01”)—右键单击“NTDS Settings”,选择“Properties”;2)出现如下“NTDS Settings Properties”对话框,选择“Global Catalog”复选框,将该域控制器提升为全局编录服务器,单击“OK”;注意:设置完成,并不代表全局编录服务器提升完成,需要待全局编录数据库同步完成。
有机化学gc-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有机化学gc-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之间的结构、性质和反应的科学领域。
在化学领域中,有机化学被认为是一门关键的学科,因为有机化合物在生命科学、药物、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中,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领域。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结合GC技术的介绍,探讨有机化学分析中GC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更深入地了解有机化学与GC技术的结合,以及在有机化学分析中GC的重要性和价值。
文章结构部分应当包括本文的整体结构安排,即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连接方式。
下面是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这篇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介绍文章的主题和背景,阐明有机化学gc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正文:- 有机化学基础:简要介绍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后续对GC技术和应用的介绍打下基础。
- GC技术介绍:详细阐述气相色谱(GC)技术的原理、操作流程和仪器结构,使读者了解GC的基本知识。
- 有机化学分析中的GC应用:探讨GC在有机化学分析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方面。
3. 结论:- 总结:对前文提及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 展望:展望有机化学gc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
- 结论:对文章整体进行总结,并强调有机化学gc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本文的内容框架和主要论点,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章。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有机化学分析中气相色谱(GC)的应用和技术原理。
通过介绍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并详细阐述GC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帮助读者理解GC在有机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同时,通过分析有机化学分析中常见的GC应用案例,展示GC在化学研究和实验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作用。
总碳 gc-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总碳gc-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是文章引言部分的第一个小节,主要介绍整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以及总碳(gc)在此背景下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
可以按照以下内容进行撰写: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对于碳排放和碳储存的研究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总碳(gc)作为碳循环的核心指标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土壤、植被和大气等领域的碳循环研究中。
总碳(gc)是指在特定环境中,包括土壤中的有机碳、无机碳以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各种碳形态的总和。
它反映了一个系统或区域中碳元素的综合状况,对于了解碳循环过程、评估碳储存和碳排放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碳排放量的增加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进而对地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通过研究和监测总碳(gc)的动态变化,可以更好地评估碳循环过程和气候变化的关系,为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深入探讨总碳(gc)的定义和意义,旨在加深对总碳(gc)的认识和了解,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通过总结已有研究成果,我们将对总碳(gc)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并探讨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总之,总碳(gc)作为碳循环研究的重要指标,在气候变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系统的论述和分析,深入探讨总碳(gc)的定义和意义,进一步推动碳循环研究的发展,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结构进行介绍和解释。
一般来说,文章结构部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可以简单介绍文章的主要分块或章节,例如介绍文章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内容和目的。
其次,可以说明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比如,引言部分主要起到引入文章主题和背景的作用,解释文章写作的动机和目的;正文部分则是详细阐述论点和论据,并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理论支持;结论部分则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堆区域,划分规则,gc具体流程
堆区域,划分规则,gc具体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堆区域。
堆是 Java 虚拟机(JVM)中用于存储对象实例和数组的内存区域。
谈谈对GC的理解
谈谈对GC的理解GC(GarbageCollection)是垃圾回收机制(垃圾回收器),GC是JVM对内存(实际上就是对象)进⾏管理的⽅式。
Java是由C++发展来的。
它摈弃了C++中⼀些繁琐容易出错的东西。
其中有⼀条就是这个GC。
写C/C++程序,程序员定义了⼀个变量,就是在内存中开辟了⼀段相应的空间来存值。
内存再⼤也是有限的,所以当程序不再需要使⽤某个变量的时候,就需要释放这个内存空间资源,好让别的变量来⽤它。
在C/C++中,释放⽆⽤变量内存空间的事情要由程序员⾃⼰来解决。
就是说当程序员认为变量没⽤了,就应当写⼀条代码,释放它占⽤的内存。
这样才能最⼤程度地避免内存泄露和资源浪费。
但是这样显然是⾮常繁琐的。
程序⽐较⼤,变量多的时候往往程序员就忘记释放内存或者在不该释放的时候释放内存了。
⽽且释放内存这种事情,从开发⾓度说,不应当是程序员所应当关注的。
程序员所要做的应该是实现所需要的程序功能,⽽不是耗费⼤量精⼒在内存的分配释放上。
Java有了GC,就不需要程序员去⼈⼯释放内存空间。
GC使得Java开发⼈员摆脱了繁琐的内存管理⼯作,让程序的开发更有效率。
当Java虚拟机发觉内存资源紧张的时候,就会⾃动地去清理⽆⽤变量所占⽤的内存空间。
当然,程序员可以在Java程序中显式地使⽤System.gc()或Runtime.getRuntime().gc()来通知垃圾回收程序,⾄于垃圾回收程序运不运⾏,什么时候运⾏,都是⽆法控制的。
如果对象引⽤被置为null,垃圾收集器是否会⽴即释放对象占⽤的内存?不会,在下⼀个垃圾回收周期中,这个对象将是可被回收的.是可被回收的:并不是说下⼀个回收周期,⼀定去释放。
释放针对的是⼀段已被使⽤的内存,。
gc的原理和应用
gc的原理和应用1. gc的原理•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是指自动检测和回收程序中不再使用的内存的一种机制。
它通过标记和清除,或者复制和整理等方式来实现。
•gc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标记阶段:gc会从根对象开始,标记所有能够从根对象访问到的对象。
标记的方式可以通过遍历对象引用或者使用可达性分析算法。
–清除阶段:gc会清除没有被标记的对象。
清除的方式可以通过简单地将对象所占用的内存空间释放掉,或者将没有被清除的对象移动到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中。
–压缩阶段(有些垃圾回收算法使用):gc会将没有被清除的对象移动到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中,并且更新所有指向这些对象的引用地址。
2. gc的应用•gc在现代编程语言中广泛应用于内存管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gc应用场景:–Java语言中的垃圾回收: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通过gc自动管理内存,程序员不需要手动释放已经不再使用的内存。
这样可以减轻程序员的工作量,提高开发效率。
–JavaScript中的垃圾回收:JavaScript的垃圾回收机制通过标记和清除的方式来回收内存。
当一个对象不再被引用时,gc会自动将其回收并释放内存。
–.NET平台中的垃圾回收:.NET平台使用自动垃圾回收来管理内存,通过gc自动释放不再使用的对象。
.NET的垃圾回收机制具有可配置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3. gc的优点•gc的应用具有以下几个优点:–自动管理内存:gc能够自动检测和回收不再使用的内存,减少了程序员手动管理内存的工作量。
–避免内存泄漏:gc能够避免因为忘记手动释放内存而导致的内存泄漏问题。
–提高程序性能:gc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回收内存,释放不再使用的对象,从而提高程序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减少内存碎片:某些垃圾回收算法可以将内存碎片整理成连续的内存空间,减少因为内存碎片而导致的内存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4. gc的缺点•gc的应用也存在一些缺点:–相对较高的系统开销:gc需要消耗一定的系统资源,如内存和CPU等,以完成垃圾回收的工作。
GC的操作规程
GC的操作规程GC(垃圾回收)是一项重要的内存管理技术,在现代编程语言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GC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有效地管理内存资源。
一、GC的定义和目的GC是一种自动化的内存管理技术,它通过在程序运行时自动识别和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以避免内存泄漏和内存溢出等风险。
GC的目的是优化内存使用,提高程序的性能和稳定性。
二、GC的基本操作1. 标记阶段:GC从程序的根对象开始遍历对象图,标记所有仍然被引用的对象,而不被引用的对象会被标记为可回收的。
2. 清除阶段:GC在标记阶段结束之后,将所有被标记为可回收的对象清除,并释放其占用的内存空间。
3. 压缩阶段:在清除阶段之后,GC进行内存空间的整理,以减少内存碎片化,提高内存使用率。
三、GC的实施策略1. 引用计数法:在每个对象中维护一个引用计数器,记录对象被引用的次数。
当引用计数为0时,表示该对象可以被回收。
但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循环引用而无法被回收。
2. 标记-清除法:通过从根对象开始遍历对象图,标记所有被引用的对象,并清除未标记的对象。
但这种方式存在清除过程中的内存碎片问题。
3. 复制法:将内存空间分为两个区域,一个用于分配对象,一个用于GC。
当GC区域空间不足时,将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分配区域,然后清理GC区域。
但这种方式会浪费一部分内存空间。
4. 标记-整理法:相对于标记-清除法,标记-整理法将存活的对象向内存一端移动,然后清理其余的对象,以减少内存碎片。
四、GC的优化策略1. 分代收集:将内存分为不同的代,新创建的对象分配在较小的新生代,经过多次GC而仍然存活的对象移到较大的老年代。
这样可以提高GC的效率。
2. 并发收集:在GC过程中允许程序继续运行,以减少GC对程序性能的影响。
但并发收集会增加GC的复杂性,并可能引入线程安全的问题。
3. 延迟收集:将GC过程延迟到对象真正需要内存的时候进行,以减少GC的频率和影响。
但延迟收集也可能导致内存压力增大,甚至内存溢出。
GC介绍之引用计数法
GC介绍之引⽤计数法⼀:JVM垃圾回收机制为什么栈不会有垃圾回收机制:栈内存中⽅法运⾏完毕后会有弹栈的操作,不会产⽣垃圾;堆内存中却没有这种操作,当堆内存中很多⽆⽤的成员变量、对象等等积压到⼀定程度时,就会发⽣堆内存溢出的⼀个错误OutOfMemoryError (Java heap space)堆内存溢出,虽然说堆内存的⼤⼩是可以调节的,但是它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那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出现了垃圾回收机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GC。
⼆:垃圾回收的伊甸区3.伊甸区(Eden)新对象被创建时,通常便会被分配到伊甸区。
由于通常都会有多个线程在同时分配⼤量的对象,因为伊甸区⼜被进⼀步划分成⼀个或多个线程本地分配缓冲(Thread Local Allocation Buffer,简称TLAB)。
有了这些缓冲区使得JVM中⼤多数对象的分配都可以在各个线程⾃⼰对应的TLAB 中完成,从⽽避免了线程间昂贵的同步开销。
TLAB中⽆法完成分配(通常是由于没有⾜够的空间),便会到伊甸区的共享空间中进⾏分配。
如果这⾥还是没有⾜够的空间,则会触发⼀次新⽣代垃圾回收的过程来释放空间。
如果垃圾回收后伊甸区还是没有⾜够的空间,那么这个对象便会到⽼⽣代中去分配。
三:堆内存的结构堆内存逻辑上是分为三个部分:新⽣代、养⽼代、永久代(jdk1.7以后我们称永久代为元空间)。
但是实际上负责存储的只有:新⽣代、养⽼代。
四:垃圾回收机制回收机制介绍(⼀种轻GC是在伊甸区和幸存区,⼀种重GC是在养⽼区)注意:没有元空间的垃圾回收机制对象在伊甸区(Eden)被new出来,当伊甸区满了以后还需要创建对象,这时候JVM会对伊甸区进⾏垃圾回收(YGC也叫轻GC),将伊甸区中的没有被其他对象所引⽤的对象进⾏销毁(finalize()⽅法⽤于销毁对象的)。
然后将伊甸区中存活的对象移动到幸存0区,并且该对象年龄为1,当伊甸区再满了之后会对伊甸区和幸存0区的对象进⾏GC,然后会将伊甸区和幸存0区存活的对象移动到幸存1区,如果当前存活的对象GC前是幸存区的,那么他们的年龄+1,就这样GC⼀次交换⼀次年龄增长⼀次,如果有对象经过了15次GC依然存活(15岁),会被转移到养⽼区(Old),当养⽼区满了之后也会进⾏垃圾回收(Full GC也叫重GC),对养⽼区进⾏垃圾清理,当最后没有可清理的垃圾时且新⽣代、养⽼代都满了之后,会报⼀个异常:OutOfMemoryError (Java heap space)异常原因:代码中创建了⼤量的对象,且长时间不能被回收,导致创建新对象出现堆内存溢出。
java 名词概念 gc
java 名词概念 gc在Java中,"GC" 是 "Garbage Collection" 的缩写,翻译为中文是"垃圾回收"。
垃圾回收是Java虚拟机(JVM)的一项关键特性,用于管理和释放不再被程序引用的内存,以避免内存泄漏和提高程序性能。
以下是与Java中的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相关的一些概念:1. 垃圾(Garbage):在Java程序中,垃圾是指不再被程序引用的对象。
这些对象无法通过程序中的任何引用链访问,因此它们成为不再需要的对象。
2. 垃圾回收器(Garbage Collector):垃圾回收器是负责识别和回收不再被程序引用的对象的组件。
JVM的垃圾回收器负责监视程序的内存使用情况,并在需要时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
3. 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ing):这是一种垃圾回收的简单方法,它通过计算每个对象的引用计数来确定对象是否可以被回收。
然而,Java中的垃圾回收器通常使用更高级的算法,如可达性分析,而不是简单的引用计数。
4. 可达性分析(Reachability Analysis):Java的垃圾回收器通常使用可达性分析算法来确定对象是否仍然可访问。
如果一个对象不再可访问,它就被标记为可回收。
5. 垃圾回收算法(Garbage Collection Algorithms): Java 的垃圾回收器使用不同的算法来执行垃圾回收,包括标记-清除算法、复制算法、标记-整理算法等。
这些算法的选择取决于应用程序的内存使用情况和性能需求。
垃圾回收的目标是确保程序只使用实际需要的内存,避免内存泄漏,并提高程序的性能。
Java程序员通常无需手动管理内存,因为垃圾回收器会自动处理不再需要的对象。
浅谈GC——精选推荐
浅谈GCGC 即垃圾回收机制,回收的是 new 出来的对象,所以在聊 GC 前先看看对象的组成。
对象的组成部分对象在内存中存储可以分为 3 个区域:对象头、实例数据、对齐填充。
下⾯图中就是⼀个普通对象实例的数据结构对象头HotSpot 虚拟机的对象头包括两部分信息:1. Mark Word第⼀部分 mark word ⽤于存储对象⾃⾝的运⾏时数据,如哈希码(HashCode)、GC 分代年龄、锁状态标志、线程持有锁、偏向线程ID、偏向时间戳等,长度为 32bit 或 64bit。
2. Klass Pointer另⼀部分是 klass 类型指针,即对象指向它的类元数据(在⽅法区中)的指针,虚拟机通过这个指针来确定这个对象是哪个类的实例。
实例数据实例数据部分是对象真正存储的有效信息,也是在代码中所定义的各种类型的字段内容对齐填充占位符作⽤,由于 HotSpot VM 的⾃动内存管理系统要求对象起始位置必须是 8 字节的整数倍,即对象的⼤⼩必须是 8 字节的整数倍。
⽽对象头正好是 8 字节的倍数,因此,当实例数据部分不是 8 字节的整数倍时,就需要通过对齐填充来补全GC(垃圾回收)⼀个程序只要在运⾏中,那么就会不停的 new 对象,总有⼀个时间点 Eden 区域会放满,⼀旦 Eden 区满了之后,虚拟机就会执⾏ GC,此时的 GC 为 minor GC。
那么哪些对象是会被回收的垃圾对象呢?那就涉及到可达性分析和 GC Roots 根对象了,这⾥不详细展开,简单说⼀下哪些对象属于** GC Roots** 根对象:虚拟机栈(栈帧中的局部变量表)中引⽤的对象本地⽅法栈中JNI(Native ⽅法)引⽤的对象⽅法区中静态属性引⽤的对象⽅法区中常量引⽤的对象下⾯简单说说回收的过程新对象分配在 Eden 区Eden 区放满后,执⾏ minor GC,存活的对象会被移到 from 区。
上图中对象存活下来,对象2被回收了在对象头的组成部分 Mark Word ⾥存储 GC 分代年龄,⼀个对象每经历⼀次 GC,那么它的年龄就 +1,如上图所⽰当⼜有新对象放满 Eden 区时,就会再次执⾏ minor GC,但是这⼀次会带着 from/to(只有⼀块区域存放对象,参考复制-回收算法)区⼀起GC,然后将 Eden 区和 from/to 区存活的对象都移到 to/from 区,并且对象头中的分代年龄都 +1当 Eden 区⼜⼜⼀次被放满后,继续执⾏上述 GC 过程。
GC垃圾回收机制详解
GC垃圾回收机制详解JVM堆相关知识 为什么先说JVM堆?JVM的堆是Java对象的活动空间,程序中的类的对象从中分配空间,其存储着正在运⾏着的应⽤程序⽤到的所有对象。
这些对象的建⽴⽅式就是那些new⼀类的操作,当对象⽆⽤后,是GC来负责这个⽆⽤的对象。
JVM堆(1) 新域:存储所有新成⽣的对象 新域会被分为3个部分:1.第⼀个部分叫Eden。
2.另两个部分称为辅助⽣存空间(幼⼉园),我这⾥⼀个称为A空间(From sqace),⼀个称为B空间(To Space)。
(2) 旧域:新域中的对象,经过了⼀定次数的GC循环后,被移⼊旧域(3)永久域:存储类和⽅法对象,从配置的⾓度看,这个域是独⽴的,不包括在JVM堆内。
默认为4M。
�垃圾回收的原因从计算机组成的⾓度来讲,所有的程序都是要驻留在内存中运⾏的。
⽽内存是⼀个限制因素(⼤⼩)。
除此之外,托管堆也有⼤⼩限制。
因为地址空间和存储的限制因素,托管堆要通过垃圾回收机制,来维持它的正常运作,保证对象的分配,尽可能不造成“内存溢出”。
垃圾回收的基本原理((算法思路都是⼀致的:把所有对象组成⼀个集合,或可以理解为树状结构,从树根开始找,只要可以找到的都是活垃圾回收的基本原理)动对象,如果找不到,这个对象就被回收了)垃圾回收分为两个阶段:标记 --> 压缩标记的过程,其实就是判断对象是否可达的过程。
当所有的根都检查完毕后,堆中将包含可达(已标记)与不可达(未标记)对象。
标记完成后,进⼊压缩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垃圾回收器线性的遍历堆,以寻找不可达对象的连续内存块。
并把可达对象移动到这⾥以节约内存空间。
垃圾收集算法清理算法算法标记清理Sweep标记Mark-SweepMark-阶段1: Mark-Sweep 标记清除阶段,先假设heap中所有对象都可以回收,然后找出不能回收的对象,给这些对象打上标记,最后heap中没有打标记的对象都是可以被回收的;阶段2: Compact 压缩阶段,对象回收之后heap内存空间变得不连续,在heap中移动这些对象,使他们重新从heap基地址开始连续排列(节省内存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入理解全局编录服务器GC
概述:
在Win2003AD域环境中,除了FSMO操作主机角色外,全局编录服务器(GC)也是有着特殊含义的域控制器。
通过GC,可以提高在活动目录中搜索对象的速度,可以加快用户登录验证等。
简单的说,GC是森林中所有对象的只读调整缓冲存储器( Read Only Cache),目录只用于搜索。
GC服务器存储本域中所有对象的所有属性,同时会存储林中其它域中所有对象的部分属性。
一般来说,属性是否存储在GC中,取决于该属性在搜索中使用的频率,由系统自动进行决定。
但AD架构管理员也可以定义对象的哪些属性保存的GC中,同时决定该属性是否可以进行索引。
本文拟就与GC相关的内容一一阐述,希望能起抛砖引玉作用,与有兴趣的朋友一起更好的了解和熟悉全局编录服务器。
GC出现的原因
GC的作用
查看当前环境中GC服务器
提升DC为全局编录服务器
验证全局编录服务器的提升
验证全局编录服务器是否工作正常
删除全局编录服务器
使用AdsiEdit工具查看全局编录服务器中的数据
一:GC出现的原因
在Win2003活动目录中有两种目录服务,分别是DNS以及LDAP,两个目录服务互为补充。
DNS的目的比较简单,用于简单快速的定位域控制器,但定位到具体的域控制器后,对活动目录信息的更细致访问,如活动目录中关于用户,计算机,打印机等对象信息搜索,DNS就无能为力。
此时就需要通过LDAP服务来访问。
如果用户知道某个对象处于哪个域,也知道对象的标识名,那么用LDAP搜索对象就非常容易。
但如果用户只知道某个对象的某个属性,根本不知道对象所处的域,也不知道该对象的标识名,那么使用LDAP来搜索对象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AD不得不对当前环境中每一个域的每个对象都搜索一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活动目录提供了全局编录服务器(GC,到Global Catalog)。
GC中包含了当前林中每个域中所有对象的副本,如果在一次LDAP搜索中,涉及到搜索中多个域的名称上下文时,AD会选择搜索GC服务器,从而实现加快搜索速度,减少网络通信量的目的。
二:GC的作用
1:存储对象信息副本,提高搜索性能
全局编录服务器中除了保存本域中所有对象的所有属性外,还保存林中其它域所有对象的部分属性,这样就允许用户通过全局编录信息搜索林中所有域中对象的信息,而不用考虑数据存储的位置。
通过GC执行林中搜索时可获得最大的速度并产生最小的网络通信量。
2:存储通用组成员身份信息,帮助用户构建访问令牌
全局组成员身份存储在每个域中,但通用组成员身份只存储在全局编录服务器中。
我们知道,用户在登陆过程中需要由登录的DC构建一个安全的访问令牌,而要构建
成功一个安全的访问令牌由三方面信息组成:用户SID,组SID,权力。
其中用户SID和用户权力可以由登录DC获得,但对于获取组SID信息时,需要确定该用户属不属于通用组,而通用组信息只保存在GC中。
所以当GC故障,负责构建安全访问令牌的DC就无法联系GC 来确认该用户组的SID,也就无法构建一个安全的访问令牌。
注:在Win2003中,可以通过通用组缓存功能解决GC不在线无法登录情况,具体操作本文略过。
3:提供用户UPN名称登录身份验证。
当执行身份验证的域控制器没有用户UPN帐号信息时,将由GC解析用户主机名称(UPN)进行身份验证,以完成登录过程
4:验证林中其他域对象的参考
当域控制器的某个对象的属性包含有另一个域某个对象的参考时,将由全局编录服务器来完成验证。
三:查看当前环境中GC服务器
1:通过“Active Directory 站点和服务”查看
步骤:
点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管理工具-Active Directory站点和服务”:
选中具体的“NTDS Setting"。
选中"NTDS Setting",右键选择“属性”
在弹出的“NTDS Setting 属性”对话框中,有“全局编录”复选框,如果选中,表示是一台全局编录服务器,如果没有选中,则表示当前的服务器不是全局编录服务器。
2:利用复制监视器Replmon查看
复制监视器Replication Monitor(ReplMon)是针对Windows Server的故障查找工具,不但是定位活动目录
复制故障强有利的工具,同时也可以使用该工具查看和检查操作主机角色状态。
详细Replmon工具使用方法本文不做过多说明,这里只列出如何使用Replmon 工具GC角色。
步骤:选中当前DC,右键单击,选择“Show Global Catalog Servers in
Enterprise”
在弹出窗口中,清楚列出当前林中所有的全局编录服务器
3:通过命令行方式查看全局编录服务器
在Supprot Tools和Resource Tools工具中,有多个命令行工具可以查看全局编录服务器,这里只列出两个最常见的命令行工具
使用dsquery命令查看当前域中的GC
dsquery server -domain -isgc
使用nltest命令查看当前域中的GC
nltest /dsgetdc:
四:提升DC为全局编录服务器
将一台域控制器提升为全局编录服务器操作很简单,方法见通过“Active Directory 站点和服务”管理单元查看全局编录服务器,
将“全局编录”复选框选中即可。
注意:设置完成后,并不代表当前的全局编录服务器已经提升完成,因为全局编录服务器中包含有多个域的所有对象,需要时间来进行全局编录数据库同步。
五:验证全局编录服务器的提升
通过提升DC为全局编录服务器操作,需要时间同步全局编录服务器,同步完成后,全局编录服务器才开始真正运行。
下面介绍如何查看全局编录服务器是否已经开始工作。
1:使用LDP工具查看当前DC的IsGlobalCatalogReady属性
LDP(LDAP浏览器工具)是一个轻量目录访问协议 (LDAP) 客户端实用工具,可以用来查询和浏览 LDAP目录服务,详细用法本文不做具体介绍,
可以搜索相关的说明文档或后期的Blog文章介绍。
这里只给出简单的使用说明
步骤:
与LDAP目录绑定
“运行”,输入“LDP”,打开LDP窗口后,选择“Connection|Bind",打开Bind对话框,输入身份凭证。
单击”OK“按钮,LDP连接到”"域控制器,显示检测结果,从下图可以看出“IsGlobalCatalogReady"属性为True
2:查看DNS管理工具查看GC记录是否已更新到DNS中。
从下图可以看出当前哪个域控制器是GC,且使用的端口是多少,默认的GC使用端口是3268。
六:验证全局编录服务器是否工作正常
全局编录服务器正确提升后,可以通过查看注册表信息和端口状态来查看
全局编录服务器是否工作正常。
1:查看注册表信息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NTDS\Parameters)
健值:Global Catalog Promotion Complete,值为1,表示GC工作正常
2:全局服务编录器默认使用3268/3269端口,通过查看端口是否处于监听状态可以判断GC是否工作正常
使用netstat -an命令查看当前正在运行的端口,可以看到3268/3269端口已经处于正常监听状态
七:删除全局编录服务器
删除全局编录服务器方法请参见”四:提升全局编录服务器“,将”全局编录“复选框取消即可,此处略过。
八:使用AdsiEdit工具查看全局编录服务器中的数据
因篇辐较长,拟定以独立的文章介绍,见后续文章!
[url]/36993/101261[/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