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07版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6ae1848a76e58fafab003a9.png)
实验注意事项1. 每个实验之前都必须预习实验指导书;2. 在电路断电的情况下接线;3. 接线完成后,经指导老师检查认可后,方可通电;4. 保证人身安全,防止触电;5. 保证设备安全,按要求操作;6. 实验完成后,将数据经指导老师检查认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7. 实验完成后,要写实验报告,用统一的报告纸,按要求写,实验后的第4天由课代表交实验室。
实验报告的格式及撰写要求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和处理 五、思考题六、归纳、总结实验结果,心得体会或其他实验一 线性与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一、实验目的1. 学会识别常用电路元件的方法。
2. 掌握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3. 掌握实验台上直流电工仪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说明任何一个二端元件的特性可用该元件上的端电压U 与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 之间的函数关系I =f(U)来表示,即用I-U 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表征,这条曲线称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1. 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 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1-1中a 所示, 该直线的斜率等于该电阻器的电阻值。
2. 一般的白炽灯在工作时灯丝处于 高温状态, 其灯丝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 而增大,通过白炽灯的电流越大,其温度 越高,阻值也越大,一般灯泡的“冷电阻” 与“热电阻”的阻值可相差几倍至十几倍, 所以它的伏安特性如图1-1中b 曲线所示。
3. 一般的半导体二极管是一个非线性电阻元件,其伏安特性如图1-1中 c 所示。
图1-1U(V)( )正向压降很小(一般的锗管约为0.2~0.3V ,硅管约为0.5~0.7V ),正向电流随正向压降的升高而急骤上升,而反向电压从零一直增加到十多至几十伏时,其反向电流增加很小,粗略地可视为零。
可见,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但反向电压加得过高,超过管子的极限值,则会导致管子击穿损坏。
注意: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不能超过管子的极限值,否则管子会被烧坏。
电路分析指导书
![电路分析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391345865ce0508773213d2.png)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电工仪表的使用与测量误差的计算 (1)实验二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4)实验三直流电路中电位、电压的关系研究 (10)实验四基尔霍夫定律 (12)实验五叠加定理的验证 (15)实验六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 (18)实验七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23)实验八受控源特性测试 (26)实验九RC一阶电路的动态过程研究实验 (31)实验十二阶动态电路响应的研究 (34)实验十一RLC元件在正弦电路中的特性实验 (36)实验十二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39)实验十三RC选频网络特性测试 (45)附 1 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 (56)实验一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与测量误差的计算一、实验目的1、熟悉各类测量仪表、各类电源的布局及使用方法2、掌握电压表、电流表内电阻的测量方法3、熟悉电工仪表测量误差的计算方法二、实验说明1、为了准确地测量电路中实际的电压和电流,必须保证仪表接入电路不会改变被测电路的工作状态,这就要求电压表的内阻为无穷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
而实际使用的电工仪表都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因此,当测量仪表一旦接入电路,就会改变电路原有的工作状态,这就导致仪表的读数值与电路原有的实际值之间出现误差,这种测量误差值的大小与仪表本身内阻值的大小密切相关。
2、本实验测量电流表的内阻采用“分流法”,如图1-1所示。
图1-1 可调电流源A为被测电阻(RA)的直流电流表,测量时先断开开关S,调节电流源的输出电流I使A表指针满偏转,然后合上开关S,并保持I值不变,调节电阻箱RB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指在1/2满偏转位置,此时有IA=IS=1/2,RA=RB//R1,R1为固定电阻器之值,RB由电阻箱的刻度盘上读得。
3、测量电压表的内阻采用分压法,如图1-2所示。
图1-2 可调稳压源 图1-3V 为被测内阻(RV )的电压表,测量时先将开关S 闭合,调节直流稳压源的输出电压,使电压表V 的指针为满偏转。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城市学院)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城市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68718b5f3c1ec5da50e27080.png)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自编教材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电路分析基础》是电子、通信技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而电路分析基础实验又是学好该学科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电路(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的连接、测试和调试技术;熟悉常用电子电工仪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熟悉安全用电知识,了解电路故障的检查和排除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实践技术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为结合理论课程教学的需要,共设置16学时的实验课时。
第一部分绪论 (1)一、课程所属类型及服务专业 (1)二、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三、实验项目和学时分配 (1)第二部份基本实验指导 (2)实验一元件伏安特性的测定 (2)一、实验目的 (2)二、原理及说明 (2)三、仪器设备 (2)四、实验步骤 (3)五、思考题 (4)实验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5)一、实验目的 (5)二、实验原理 (5)三、实验设备 (5)四、实验步骤 (5)五、注意事项 (6)六、思考题 (6)实验三叠加定理 (7)一、实验目的 (7)二、实验原理 (7)三、实验设备和器材 (7)四、实验电路和实验步骤 (7)五、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 (8)六、实验预习要求 (9)七、思考题 (9)实验四验证戴维南定理 (10)一、目的 (10)二、设备、仪表 (10)三、原理电路图 (10)四、步骤 (10)五、注意事项 (11)六、预习要求 (11)七、总结报告 (12)八、思考题 (12)实验五 RC电路的响应 (13)一、目的 (13)二、设备和元件 (13)三、实验电路图 (13)四、内容和步骤 (14)五、预习要求 (16)六、注意事项 (16)七、实验报告 (16)八、思考题 (16)实验六单相交流电路 (17)一、目的 (17)二、设备、仪表 (17)三、实验电路图 (17)四、内容和步骤 (18)五、注意事项 (18)六、预习要求 (18)七、总结要求 (19)八、思考题 (19)附:日光灯的构造及电路原理简介 (19)第一部分绪论本指导书是根据《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编写的,适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本科画图)--09.3.6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本科画图)--09.3.6](https://img.taocdn.com/s3/m/4505836f58fafab069dc0219.png)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浙江传媒学院前言实验是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理论处理实际问题,验证、消化和巩固基本理论,获得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环节。
本“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总结了多年实验教学的经验,认真吸取了各个兄弟院校的同类实验指导书的优点,在当前电路理论新发展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连接电路、电工测量、故障排除等实验技巧,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掌握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各种现象的观察、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用基本电路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为学生今后择业打下坚实基础。
本书是选编了12个实验和6个附录。
在这些实验中,除含有传统的理论验证性内容以外,大部分实验任务的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验证性的实验任务逐渐过渡到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任务。
实验十一、实验十二可做为选做实验。
本书由张根源副教授、沈兵虎副教授主编,何晓华、叶月翠、朱存军参编。
其中朱存军参加了实验一、二、八的编写,何晓华参加了实验三、六的编写,叶月翠参加了实验四、五、九的编写,实验七、十、十一、十二以及附录等由张根源编写,全书由沈兵虎统稿。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存在错误及不足之处,望读者批评指点,并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2003年8月目录绪论 (1)实验一万用表、信号源、示波器的使用 (3)实验二元件伏安特性的测试 ............................................................................ 实验三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及电位的研究. (11)实验四受控源特性的研究 (15)实验五戴维南定理 (21)实验六RC电路的过渡过程的研究 (24)实验七交流电路参数的测定 (28)实验八RL串联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30)实验九RLC串联谐振电路 (33)实验十三相电路的研究 (36)实验十一二阶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研究 (41)附录一YB4320G示波器 (45)附录二YB1638函数信号发生器 (48)附录三、D26-W型单相功率表 (49)附录四、D26-A型安培表 (52)附录五、YB2173型晶体管交流毫伏表 (54)绪论科学实验是研究自然科学、认识世界或事物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
电工学第七版 秦曾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章电路分析方法
![电工学第七版 秦曾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章电路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3889c7202768e9951e73882.png)
理想电压源(恒压源) 理想电压源(恒压源) I + E _ + U _ E RL O
电工技术
U
I
外特性曲线 内阻R 0; 特点: 特点: (1) 内阻R0 = 0; (2) 输出电压是一定值,恒等于电动势, 输出电压是一定值,恒等于电动势, 压是一定值 对直流电压, (对直流电压,有 U ≡ E。) 与恒压源并联的电路电压恒定; 与恒压源并联的电路电压恒定; (3) 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 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 V,接上R 恒压源对外输出电流。 例1: E = 10 V,接上RL 后,恒压源对外输出电流。 设 电压恒定, 电压恒定,电 V, 当 RL= 1 Ω 时, U = 10 V,I = 10A V, 当 RL = 10 Ω 时, U = 10 V,I = 1A 流随负载变化
1Ω
0.4Ω 0.4Ω 2Ω 2 1Ω
0.4Ω 0.4Ω
1Ω
由图: 由图: R12=2.68Ω Ω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例2:计算下图电路中的电流 I1 。 a a I1 I1
4Ω 8Ω 4Ω
电工技术
Ra
d
5Ω
4Ω 4Ω
c
d
5Ω
Rc
c
Rb b
+
b + –
12V
–
12V
解:将联成∆形abc的电阻变换为Y形联结的等效电阻 将联成∆ abc的电阻变换为 的电阻变换为Y RabRca 4×8 Ra = = =2 Rab + Rbc + Rca 4 + 4 + 8 4×4 8×4 Rb = =1 Rc = =2 4+ 4+ 8 4+ 4+ 8
学生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
![学生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3afa7fc700abb68a982fbab.png)
目录电路分析概论-------------------------------------------------------------------3 实验一元件的伏安特性----------------------------------------------------9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12 实验三电源的等效变换--------------------------------------------------- 实验四戴维南定理与叠加定理-------------------------------------------14 实验五受控源的研究-----------------------------------------------------18实验六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21 实验七 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23 实验八RLC串联谐振电路---------------------------------- -----------29 附录:附录:电子示波器面板旋扭和开关的作用使用说明---- 35电路实验概论任何自然科学理论都离不开实验,科学实验是研究自然科学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
对于电路课程来说,要在系统的学习本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实验课即为这种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试验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实际能力的高低,而实际能力则关系到学生今后工作与发展,所以对于实验课应该给予应有的重视。
1、实验的目的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三严(严格、严密、严肃)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比如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工仪器,掌握一些常用的电工测量技术,试验方法以及数据分析处理知识。
电工学ppt(第七版)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工学ppt(第七版)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d89e23ccbff121dd368380.png)
返回
(b)
2.2电阻星形连结与三角形连结的等效变换
1
Y-变换
1
2
3
A
2
3
A
C
D B
Rd
C D
Rd
B
I
r2
+
1 r1 r3 3
Y- 等效变换
I
R12
+
1 R31
-
2
-
2
R23
3
r1 r2 R12 // R31 R23
原
则
r2 r3 R23 // R12 R31
1 1 1 1 E5 VB VA R R R R R5 4 5 3 3
其中未知数仅有:VA、VB 两个。
结点电位法列方程的规律
以A结点为例:
方程左边:未知节点的电
位乘上聚集在该节点上所 有支路电导的总和(称自 电导)减去相邻节点的电 E1 位乘以与未知节点共有支 路上的电导(称互电导)。
U Is I R0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来表示这一伏安 关系 等效电流源
a I U R0
R0
E Is R0
+
a
负载两端的电压
和电流没有发生
RL
U
改变。
b
当R0 》 L 或R0=∞,这样的电源被称为理想电 R 流源,也称恒流源。理想电流源的特点是无论负载 或外电路如何变化,电流源输出的电流不变。
1 R7 3
R 3456 2
(d)
(c)
U 由(d)图可知 R 15 , I 2A R
由(b) 图可知
I
3V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1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1](https://img.taocdn.com/s3/m/663c24dca58da0116c17491c.png)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淮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技术实验室目录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 (1)实验二、戴维南定理的验证 (4)实验三、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 (7)实验四、RC选频网络特性测试 (9)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
测量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多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应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0~10V 12 可调直流恒流源0~200MA 13 直流数字电压表 14 直流数字毫安表 15 万用电表 16 电位器1KΩ/1W 1四、实验内容实验线路如图1-1所示。
图 1-11.以图1-1中的电压和电流标注的方向为参考方向。
2. 将两路稳压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E1和E2处。
3. 令E1电源单独作用时,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
4. 令E2电源单独作用时,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1-1。
5. 令E1和E2共同作用,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1-1。
6. 将E2的数值调至+12V,重复上述第3项的测量并记录,数据记入表1-1。
表1-1测量项目实验内容E1(V)E2(V)I1(mA)I2(mA)I3(mA)U A B(V)U B C(V)U C D(V)U D A(V)U B D(V)E1单独作用E2单独作用E1、E2共同作用2E2单独作用五、实验注意事项1.注意测量时,电流表量程的更换.2.步骤"4"中,电源置零时不可将稳压源短接.3.用万用表直接测R时,网络内的独立源必须先置零,以免损坏万用表,其次,欧姆挡必须经调零后再进行测量.4.该接电路时,要关掉电源.六、预习思考题1. 根据图1-1的电路参数,计算出待测电流和各电阻上电压值,记入表中,以便实验测量时,可正确选定毫安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适用于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专业) 精品推荐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适用于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专业) 精品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819efe8edd88d0d233d46a8a.png)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适用于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专业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前言电工实验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实验训练,可以近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强和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实现强化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技能这一主要目标,本实验指导书力求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
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实事求是的做好记录。
实验结束后要写出完整的高水平的实验报告。
本书共编排了13个实验项目,可作为应用电子技术、控制专业的实验用书,可根据具体情况选作其中几项。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理科部吴恒玉二00六年七月目录实验一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实验二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实验三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实验四叠加定理的验证实验五戴维南定理的验证实验六受控源研究实验七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实验八交流电路参数的测定实验九串联谐振实验十并联谐振实验十一三相交流电路实验十二一阶RC电路的设计实验十三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实验一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仪表表盘上主要标注的意义。
2.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说明实训中常用的电工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分别如下:1.万用表万用表具有带标尺的刻度盘、转换开关、零欧姆调节旋钮和供测量接线的插孔。
万用表应水平放置,测量前首先检查表头指针是否在零点,可调节表头下方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于零位。
将红色表笔插入正极插孔,黑色表笔插入负极插孔,根据测量种类将转换开关拨到所需的档位上,测量时若将测量种类和量限档位放错,会使表头严重损坏。
万用表标度盘内有数条标尺。
它们分别在测量不同电量时使用,根据测量种类在相应的标尺上读取数据。
例如标有“DC”或“—”的标尺为测量直流各量用的;标有“AC”或“~”的标尺为测量交流各量用的;标有“Ω”的标尺是测量直流电阻用的。
(1)直流电压的测量将万用表转换开关拨至直流电压档上,估计被测电压的大小,选择适当的量限,两表笔应跨接在被测电压的两端,红色表笔插“+”孔,接至被测电压的正极;黑色表笔插“-”孔,接至被测电压的负极。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的指导书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的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4ad462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1.png)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的指导书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的指导书范文
一、实验总体目标
初步具备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等电工实验设备的操作使用能力和电路仿真软件的应用能力,根据实验任务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线路和选择仪器设备,正确测量参数和处理数据。
二、适用专业年级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一年级本科学生。
三、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四、实验环境
电工综合实验台:40套。
主要配置:直流电路模块实验板、动态电路模块实验板、多路直流电压源、多路直流电流源、信号源、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示波器等。
五、实验总体要求
1、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功率表以及一些电工实验设备;
2、按电路图联接实验线路和合理布线,能初步分析并排除故障;
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读取实验数据和记录实验波形并加以检查和判断,正确书写实验报告和分析实验结果;
4、正确运用实验手段来验证一些定理和结论。
5、具有根据实验任务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线路和选择仪器设备的`初步能力。
6、按每次实验的具体要求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六、本课程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实验的重点是仪表的正确使用、电路的正确连接、数据测试和分析;本课程实验的难点是动态电路参数测试和分析。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实验应提前预习,使学生能够利用原理指导实验,利用实验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掌握分析电路、测试电路
的基本方法。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https://img.taocdn.com/s3/m/c1a9d7717fd5360cba1adb0c.png)
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录前言电路实验综述 (3)实验一电子元器件伏安特性的测试 (6)实验二受控源 (8)实验三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 (10)实验四戴维南定理 (13)实验五仪器练习及电信号的测试 (16)实验六 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18)实验七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21)实验八互感电路 (23)附录实验室常用仪器使用说明 (25)§1-1 电路原理实验箱RXDI-1A介绍 (25)§1-2 DF2172B晶体管毫伏表 (26)§1-3 EE1642B1型函数信号发生器 (27)§1-4 SS—7802A二踪示波器 (29)前言电路实验综述实验是为了认识世界或事物,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定而进行的操作或活动,任何自然科学理论都离不开实践。
科学实践是研究自然科学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
对于电路课程来说,在系统学习了本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实验课即为这种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
电路实验是工科院校电类专业学生的主要实验课之一,属于专业基础实验课。
实验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高低,而实际动手能力则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发展。
因此,对实验课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电路实验课的目的1、通过实验,巩固、加深和丰富电路理论知识;2、学习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等常用仪表和设备,掌握并熟练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常用电子仪器的操作方法;3、掌握一些基本的电子测试技术;4、训练选择实验方法、整理实验数据、分析误差、绘制曲线、判断实验结果、写电类实验报告的能力;5、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细致踏实的科学作风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电路实验课的要求一般实验课分为课前准备、进行实验和课后完成实验报告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要求如下:1、课前准备(1)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的目的、任务与要求,了解完成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并结合实验原理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完成必要的理论估算;设计好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认真思考并解答预习思考题。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3300ded998fcc22bcd10d1c.png)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电工123实验指导书节录)目录电路实验须知实验室安全用电知识实验一认识实验实验二元件伏安特性的测定实验三基尔霍夫定律实验四叠加原理实验五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实验六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实验七二阶动态电路响应的研究实验八用三表法测量电路等效参数实验九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实验十二端口网络测试电路实验须知一、实验的目的和要求电路实验是电路课程重要教学环节,是在系统学习电路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环节,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严肃对待。
对学生实验技能训练的具体要求是:l、能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工仪表、电工设备及常用的电子仪器。
2、能按电路图正确接线和查线。
3、学习查阅手册,对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和仪表,具有使用的基本知识。
4、能准确读取实验数据,观察实验现象,测绘波形曲线。
5、能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独立写出内容完整的、条理清楚的、整洁的实验报告。
二、实验前学生应做的准备工作l、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理解有关原理,熟悉实验电路、内容步骤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2、完成实验指导-忙中有关预习要求的内容。
3、做好数据记录表格等准备工作。
三、实验总结报告的要求一律用学校规定的实验报告纸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具体内容为:l、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电路图及主要仪器设备的型号规格。
3、课前完成的预习内容:包括指导书所要求的理论计算、回答问题、设计记录表格等。
4、实验数据及处理:根据实验原始记录,整理实验数据,并按指导书要求加以必要处理。
5、实验总结:完成指导书要求的总结、问题讨论及心得体会,如有曲线应用坐标纸绘出。
四、实验规则l、严禁带电接线、拆线或改接线路。
2、接线完毕后,要认真复查,确信无误后,经教师检查同意,方可接通电源进行实验。
3、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生事故,成立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教师。
4、实验完毕后,先由本人检查实验数据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再请教师检查,经教师认可后才拆线,并将实验器材整理好。
实验指导书-《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技术》
![实验指导书-《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617fa3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69.png)
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要求1.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
预习要求如下:(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分析、掌握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必要的估算。
(2)完成各实验“预习要求”中指定的内容。
(3)熟悉实验任务。
(4)复习实验中所用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使用仪器和实验箱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守。
3.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初学或没有把握应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
4.模拟电路实验注意:(1)在进行小信号放大实验时,由于所用信号发生器及连接电缆的缘故,往往在进入放大器前就出现噪声或不稳定,有些信号源调不到毫伏以下,实验时可采用在放大器输入端加衰减的方法。
一般可用实验箱中电阻组成衰减器,这样连接电缆上信号电平较高,不易受干扰。
(2)做放大器实验时如发现波形削顶失真甚至变成方波,应检查工作点设置是否正确,或输入信号是否过大,由于实验箱所用三极管h fe较大,特别是两级放大电路容易饱和失真。
5.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发烫或有异味)应立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教师。
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经指导教师同意再继续实验。
6.实验过程中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
7.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数据波形、现象)。
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再拆除实验线路。
8.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拔出电源插头,并将仪器、设备、工具、导线等按规定整理。
9.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学会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和电压的方法,理解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2.学会电路电位图的测量、绘制方法。
3.掌握使用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大小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异,但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即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则是不变的,这一性质称为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273a003a58da0116d174930.png)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第一部分电路及电工实验实验须知一、电工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课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应达到以下6个方面的要求。
(1)、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验证理论和巩固所学的课堂知识。
(2)、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树立尊重事实的思想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3)、能正确使用一般常用的电工仪表、电子仪器、电机和电气设备。
(4)、能准确地读取实验数据、测绘波形曲线、分析实验结果,编写完整的实验报告。
(5)、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电工及电子实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具有一般安全用电知识。
二、实验课的组织电工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的教学过程。
每次实验前教师应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简述实验内容,讲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检查接线情况和实验结果,处理和解答学生在实验中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开始之前,学生自行编好实验小组。
每次实验需要经过预习,熟悉设备、接线、通电操作、观察波形(现象),记录并整理数据,编写实验报告等环节。
学生对实验的科学态度应贯穿与整个实验过程的始终,对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重视,不可偏废。
学生对待实验的态度将列为成绩考核的内容之一。
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台,并在每一台仪器记录本上签到,爱护公物,保持卫生。
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其内容包括复习有关教材内容,阅读本次实验内容说明和三、实验前的预习步骤。
做到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熟悉实验电路图及操作步骤。
对实验教程中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应做好准备。
写好实验提纲,其内容包括实验目的,仪器名称、规格,实验步骤,线路图,操作注意事项,记录表格及计算公式,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等。
教师在实验开始时,根据教程的要求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实验开始后,学生应根据教程查对仪器,然后再熟悉仪表设备的接线端、刻度、各旋钮接线前,应根据实验线路合理安排仪表及实验器材的位置,做到有利于读数及操作,也接线时,应注意选择适当长度及粗细的导线,并检查导线接头的连接是否完好,以防接接线是实验的基本技能之一。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讲义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5cb596cdaa00b52acfc7ca81.png)
实验1 电路基本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流表、电压表、万用电表、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
2、学习电流、电压的测量及误差分析。
3、掌握电位的测量及电位正负的判定。
4、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
5、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6、根据实验电路参数,合理选择仪表量程,掌握档位的选择及正确读数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布置并连接实验线路,调节可调稳压源输出,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压、电流等,判断被测量的正负,进行误差分析,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2、分别以c、e为参考节点,测量混联电路中各节点电位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判定电位的正负,通过计算验证电路中任意两节点间的电压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路电位图。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四、实验原理1、滑线变阻器的使用滑线变阻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工设备。
它可作为可变电阻,用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使负载得到大小合适的电流,它也可作为电位器的使用,改变电路的端电压,使负载得到所需要的电压。
它的额定值有最大电阻R N和额定电流I N,在各种使用场合,不论滑动触头处于任何位置,流过它的电流均不允许超过额定电流,否则会烧坏滑线变阻器。
2、电位的测量及电位正负的判定电路中某点的电位等于该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
电位的参考点选择不同,各节点的电位也相应改变,但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不变,即任意两点间电压与参考点电位的选择无关。
测量电位就象测量电压一样,要使用电压表或万用电表电压档。
如果将仪表的接“-”的黑表笔放在电路的正方向(参考方向)的低电位点上,接“+”的红表笔放在正方向的高电位点上,表针正偏转,则读数应取正值。
若表针反偏,则应将表笔对调后再测量,读数取负值。
3、电位图的绘制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电阻或电源)作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该坐标平面中标出,并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条相连接,就得到电路的电位变化图。
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点间电位的变化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实验一叠加原理与戴维南定理 (1)实验二单相交流电路的研究 (6)实验三三相交流电路 (9)实验四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12)实验五二阶动态电路响应的研究 (15)实验六双口网络测试 (17)实验七异步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 (20)实验八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23)实验一叠加原理与戴维南定理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一)叠加原理的验证一、实验目的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内容通过对现有电路的参数测量,比较在不同电源作用时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加深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
三、实验原理1. 线性电路:由线性元件及独立电源组成的电路即线性电路。
2. 叠加原理(叠加性):在任何由线性电阻、线性受控源及独立源组成的电路中,通过每一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每一个独立源独立作用于电路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3. 齐次性: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他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压或电流值)也相应地增加或减小K 倍。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集中授课和学生自主训练相结合。
五、实验条件实验中用到的设备: +6V 、+12V 切换直流稳压源、0~30V 可调直流稳压源、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
相关书籍:《电路分析》教材、实验指导书等。
叠加原理实验电路图1K510R 2R 1R 3R 4R 5六、实验步骤1.按实验电路图,E1为+6V、+12V切换电源,取E1=+12V,E2为可调直流电源,调至+6V。
2.令E1单独作用时,用直流电压表和毫安表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记入表一中。
3.令E2单独作用时,重复步骤2的测量并记录。
4.令E1和E2共同作用时,重复上述测量并记录。
5.将E2的数值调至+12V,重复上述第3项的测量并记录。
6.将R5换成一只二极管IN4007重复1~5的测量,并将数据记入表二中。
七、思考题1.叠加原理中E1、E2分别单独作用,在实验中应如何操作?可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E1或E2)置零(短接)?2.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器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原理的叠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为什么?3.各电阻器所消耗的功率能否用叠加原理计算得出?八、实验报告1.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结论,即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
2.实验报告要求独立完成,字迹要工整,绘制电路图和表格。
3.根据实验结果回答思考题。
九、其它说明1.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接线完成后须请老师检查无误后方可开始实验。
2.注意仪表的正确使用。
3.实验前预先计算数据的理论值。
4.预习思考题。
(二)戴维南定理一、实验目的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内容戴维南定理实验电路图 戴维南等效电路用不同的方法测得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及其外特性曲线,然后,用一个电源电动势等于开路电压和内阻等于等效电阻的电源代替原来的有源二端网络,再次测量此电路的外特性。
三、实验原理1. 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等效电压源来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其等效内阻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均置零(理想电压源视为短接,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时的等效电阻。
2.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1)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 OC ,然后再将其输出端短路,用电流表测其短路电流I SC ,则内阻为:SCOCO I U R =2)伏安法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如图1所示。
根据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ϕtg ,则内阻SCOCO I U I U tg R =∆∆==ϕ 若二端网络的内阻很低时,则不宜测其短路电流。
用伏安法,主要是测量开LL路电压及电流为额定值I N 时的输出端电压值U N ,则内阻为NNOC O I U U R -=图1-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 图2-半电压法测等效内阻3)半电压法当负载电压为被测网络开路电压一半时,负载电阻(由电阻箱的读数确定)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值。
如图2所示 4)零示法在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时,用电压表进行直接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为了消除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往往采用零示测量法,如图3所示。
零示法的测量原理是用一低内阻的稳压电源与被测有源二端网络进行比较,当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相等时,电压表的读数将为零,然后将电路断开,测量此时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集中授课和学生自主训练相结合。
五、实验条件实验用到的设备: 0~30V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0~200mA 可调直流恒流源、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万用表、电位器、戴维南定理实验电路板。
相关书籍:《电路分析》教材、实验指导书等。
六、实验步骤图3-零示法测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U IU OCI SCABϕ R 0 + E _R LI+ E /2_+ -V +E O-R O被 测 有 源 网络+ - U 稳 压 电 源1.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定戴维南等效电路的U OC和R O,记入表一。
2.负载实验,按图改变R L值,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数据记入表二。
3.验证戴维南定理,用一只电位器,将其阻值调整到步骤“1”所得的等效电阻R O之值,然后令其与直流稳压电源(调到步骤“1”所测得的开路电压U OC之值)相串联,仿照步骤“2”测其外特性,对戴维南定理进行验证,数据记入表三。
4.用万用表的欧姆档直接测量所有独立源置零后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此即为被测网络的等效内阻R O或称为网络的入端电阻R i。
5.用半电压法和零示法测量被测网络的等效内阻R O及其开路电压U OC,线路及表格自拟。
七、思考题1.在求戴维南等效电路时,作短路试验,测I SC的条件是什么?在本实验中可否直接作负载短路实验?2.说明测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及等效电阻的几种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
八、实验报告要求1.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外特性曲线。
2.把实验测得的R O与U OC和电路中的结果作比较。
九、其它说明1.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接线完成后须请老师检查无误后方可开始实验。
2.注意仪表的正确使用。
3.实验前对电路进行计算,以便调整实验线路及测量时可准确的选择电表的量程。
4.万用表直接测R O时,网络内的独立源必须先置零。
5.注意保持实验室卫生。
6.实验完毕要把实验台收拾整齐,待老师检查认可后方可离开。
实验二 单相交流电路的研究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1. 研究单相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2. 掌握提高感性电路功率因数的方法,体会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3. 学会使用单相功率表。
二、实验内容日光灯等效电路测量日光灯电路中各部分电压、电流,总结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关系;分别并联不同电容值,通过测量各部分电压、电流,比较分析并联电容对电路参数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1. 感性电路参数的测定:将电感线圈(含L 和R L )和电阻R 串联后,接在交流电路中,其等效电路如上图所示。
如果S 不闭合,则H I I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的形式,可知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的相量等于各分段电压的相量和,即2.1..U U U +=,其相量图如下图所示。
电压相量图1)用两表法(即交流电压表、电流表)测出上述电路的电压U 、U 1、U 2及电流I ,利用相量图可以求出电路的参数。
电感线圈功率因数:21222122cos U U U U U l --=ϕ 电感线圈阻抗:I U Z L 1=R 、L 串联电路总功率因数:2212222cos UU U U U -+=ϕ2 RLIFRSA B电感线圈电阻:I U R l L ϕcos 1=电感线圈感抗:22LL L R Z X -= 电感线圈电感:f X L L π2=电阻阻值:IUR 2= 2)用三表法(即交流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测出上述电路的电压U 、U 1、U 2、I 及功率P ,就可以按下列各式求出电路的参数。
L 、R 串联电路总功率因数:UI P =ϕcos 电路总阻抗:I UZ =电路总电阻值;ϕcos 'Z R = 电阻阻值:IU R 2=电感线圈电阻:R R R L -=' 电感线圈电感:fZ X L Lπϕϖ2sin ==2. 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器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感性负载电路的功率因数一般都比较低,φcos UI P =, Φ小于900。
为了提高功率因数,常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适当的电容器。
并上电容后,线路的总电流.I =.H I +.C I ,相量图如下:.C I .U电流相量图由于电容支路的电流.C I 超前.U 900,抵消了一部分感性负载支路电流中的无功分量,使电路总电流I 减小,从而提高了功率因数,'cos ϕUI P =,由相量图可知ϕϕ<'。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集中授课和学生自主训练相结合。
五、实验条件实验用到的设备: 1~2A交流电流表、0~150~300V交流电压表、0~150~300V;1~2A单相功率表、(自制)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板。
相关书籍:《电路分析》教材、实验指导书等。
六、实验步骤1.用两表法测量感性负载电路参数,此时S断开,测量:U、U1、U2、I H并记录。
2.用三表法测量感性负载电路参数,此时S断开,测量:U、U1、U2、P、I并记录。
3.感性负载电路功率因数的提高,即逐个闭合三个电容器,相应的测量U、I、I H、I C、P 并记录。
七、思考题1.为什么感性负载在并联电容后,可以提高功率因数?是否并联电容越大,功率因数就越高?2.感性负载在并联电容后,电路的总功率P及电流I H,电感线圈的功率因数cosϕL 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3.使用功率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八、实验报告1.根据测量数据,分别计算电路参数:R、R L、X L、X C、Z、C、cosϕ填入相应的表格,并比较步骤1、2测出的参数是否相等。
2.根据步骤3测得的I、I H、I C按比例绘出相量图。
3.回答思考题。
九、其它说明1.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接线完成后须请老师检查无误后方可开始实验。
2.掌握几种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注意及时更换量程。
3.注意保持实验室卫生。
4.实验完毕要把实验台收拾整齐,待老师检查认可后方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