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二单元 大学之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 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黑道白道,能成大业的就是大道。
单元能力训练题
一、“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黑道 白道,能成大业的就是大道。”你赞同这句话 吗,请说出自己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在课前准备、课堂讨论、课后思考的基础上, 对该论题进行有条理的有理有据的阐述。 (可以对课堂发言进行总结概括,也可以直接 阐述自己的观点。)
课堂:聆听、发言、记录 课后:思考、总结、收获
讨论
• 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 黑道白道,能成大业的就是大道。

我认为……理由如下: 我赞同……不赞同……,理由如下: 我认为……,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 其次, 再次, …… 总结…… 第一, 第二, 第三, …… 一、(总分) 二、(总分) 三、(总分) ……
佛者静心
六祖惠能大师来到广州法性寺时,因风 吹帆动,见着两位僧人在一旁争论,一说 是风动,一说是帆动,惠能大师于是走上 前说:“不是风动,不是帆动,仁者心 动!”
佛者静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教传说故事:神光立雪断臂求法 成就禅宗二祖 达摩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 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 后,则近道矣。
• • • • • • • • • 知道应达到的目标才能够志向坚定;(定) 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 (静) 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 (安) 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 (虑) 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得)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 (物) 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事) 知道了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知) 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道)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 六艺? 六书?
四书五经?
• 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 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 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 人的学问。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 小学——又指“语言文字学” 古代小学先教授六书,所以把研究文字 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叫小学。 • 六书——
太学
• • • • • • 虞舜,上庠 夏代,东序 商代,右学 周朝,辟雍 汉朝,中央设立太学, 隋唐以后太学改为国子监。
• 大学:大人之学,安身立命之学。
• 教育最根本的是要给人一种素养、一种精神和境界。 • 三纲—— 明德、亲民、至善
• 八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彻底“安心”的故事
• 神光禅师,在他出家以前,是一位研究《易经》等学问,很有造诣的大学者 。为了追求形而上道,自己在香山河南打坐修定很多年。注意,他在很多年 修习“定”、“静”等的工夫,当然已有相当的心得,并非泛泛之辈。后来 ,他听说传佛心印的禅宗祖师达摩大师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他就来求见大师 ,向他求法。达摩祖师一见,反而大加训斥他一顿,使他难堪。但他为了表 示极其至诚恳切的决心,甚至砍下了自己的臂膀。 达摩问:“你要求什么?” 神光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 神光听了,愣了半天,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说:“与汝安心竟”
• • • •
知止有定 止学 止——象形 “趾”的本字。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山之德——止
• 知足者水 • 知足不
,贪心者水 ,知止不
。 。
• 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 而道无尽
• 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 •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

定力 入定 香象渡河,截流而过。
• 有道德才能安身立命,成就事业;“有道 德始成国家,有道德始成世界”(孙中山 语)。人类生存的意义何在,人类究竟应 该怎样生存,全部着落在“道”、“德” 二字上。这一文化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结 晶,有至高无上的价值。
——解读并背诵全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xin)民, 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 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老子》 • 善——良心、恻隐之心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中说: •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 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 ,夫莫之爵而常自然。” • “道”生育万物,为万事万物的生发提供 了前提和可能,而“德”蓄养万物,使万 事万物的生发成为事实。“道”与“德” 是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父母”, 所以人 类社会必须“尊道,贵德”,这是合乎人 类自身利益的基本要求。
小学
一、对儿童、少年实行的启蒙教育、初等教育 二、古汉语文字学 三、对儿童、少年实行初等教育的学校
提问
• 古人入学年龄?学习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 “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 小节焉,束发而就Fra Baidu bibliotek学,学大艺焉,履大 节焉。”《大戴礼记》
• 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 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 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 人的学问。
知止而后有定
礼记·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
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
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 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止 定 静 安 虑 得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禅定: •初禅,离生喜乐; •二禅,定生喜乐; •三禅,离喜妙乐; •四禅,舍念清净。
何为《四书》《五经》?他们的作者是谁? 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曾子 子思 孔子 孟子
礼记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 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关于句读的一则笑话: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 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 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 得 ?
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
• 六艺——
• 周朝儿童入学,首先学六甲六书 六甲指儿童练字用的笔画较简单的六组以甲起头的 干支。 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小学”,古代也叫“蒙学”。教材一般为《蒙求》 、《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四 书》)等。
• 《蒙求》是唐朝李翰编著的以介绍掌故和各科知识 为主要内容的儿童识字课本
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 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止 定 静 安 虑 得
• 知止不怠 • 宁静致远 • 专心致志


作业要求
总结
• 一、 • 二、 • 三、
说文解字:道
“道”有那两个字构成?
道, 从辵, 从首。
“行走” “头”
“从头开始行走”——启程
辵 chuò
《易经》:“一阴一阳谓之道” 阴阳的交合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起点 阴阳是世间万物的父母
道生一,一生二…… —— 宇宙大爆炸原理
引申义—— 起点,原点: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事理、规律、思想体系:天~、孔孟之~、治国之~ 道德、德行:大逆不~ 道理: 方法: 论、说:

術(繁)
从行,术声。 本义:城邑中的道路
• 方法、策略 • 权术、计谋 • 技艺、学说 • • • • • 术数(方法和谋略) 术计(权术和计谋) 术略(韬略和谋略) 术谋(权术和谋略) 术业(技艺和学术)
第二单元 大道与术业
盗亦有道?《庄子·外篇·胠箧》
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 跖曰: 何适而无有道耶? 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 入先,勇也。 出后,义也。 知可否,智也。 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 • • • •
能猜出房屋财物的所在,为圣; 行动之时,一马当先,身先士卒,为勇; 偷窃之前,判断情况以决定是否可以下手,为智; 盗完之后,最后一个离开,为义; 把所盗财物公平分给手下,为仁。
道与术
• 朗读单元前言
何为大学 大学何为
大学之道
香港大学校训与校徽 • 校训:明德格物 • 校徽:
东南大学校训与校徽
校训:止于至善 校徽:
厦门大学校训与校徽
校训: 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校徽:
• • • • • • • • • •
大学(多重含义) 小学(多重含义) 三纲八目 格物致知 盗亦有道 净土宗 律宗 八大山人 米勒(画家) 黑泽明《梦》
提问
• 中国古代称学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学
• 汉朝,中央设立太学, • 隋唐以后太学改为国子监。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 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 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於国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xin) 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 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 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 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 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 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 下平。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道德的风向标
• 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 之学
甲骨文, 左边“彳”( chì ),表示道路、表示走,右边一只眼睛,眼睛之上一条 垂直线,表示目光直射之意。行动要正,而且“目不斜视”,这就是“德”。 金文,“目”下面又加了“心”,就是说:目正、心正、行正才算“德”。 小篆,右边的上方变成了“直”,“直心”为“德”。
• • • • •
“洗心退藏于密”
• 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 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尔之心外。
• • • •
吾心自有光明月, 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清辉, 赏心何必中秋节!
礼记·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
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
• 庠序就是早期的学校名称,就是早期的教 育场所。
• 虞舜时代有上庠(大学)和下庠(小学), • 夏代有东序(大学)和西序(小学), • 商代有右学(大学)和左学(小学)。
古今“大学”之不同。
• 太学 • 国子监
大学
一、泛指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包括高等专科学校、 学院、综合性大学等。 二、特指多科系的高等学校,一般设有哲学社会科学 (文科)和自然科学(理科、工科)方面的各种专 业。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三、 太学 四、指儒家经典四书之一 五、大人之学
•空无边处定 •识无边处定 •无所有处定 •非想非非想处定。
• 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 薄发、 有所作为。

•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非澹薄无以明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宽大无以兼覆, 非慈厚无以怀众, 非平正无以制断。
• 《戒子书》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 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 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 以成学。……
• 《大学》《中庸》原本都是《》中一篇,在南宋 前从未单独刊印。 南宋理学家( )从《 》中摘 出《中庸》《大学》,分章断句,加以注释 ,与 《 》、《 》 并列,称四书。四书作者为儒家四
位代表性人物 、 、 、 ,所以四书又称“( )”
何为《四书》《五经》?他们的作者是谁? 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大学》 《礼记》是什么关系?
——解读并背诵全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xin)民, 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 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xin)民, 在止于至善。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修文德以来之。
其身正,不令则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