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5以内的加法》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5以内的加法》一、教案概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5以内的加法》,针对大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认知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和活动方式进行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5以内的加法运算方法,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5以内的加法运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的加法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问题中应用加法运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具、黑板、粉笔等。
–相关数学实物和图片素材。
2.学生准备:–学习用书、作业本等。
–数字卡片、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复习上节课学到的数字和计数方法,并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进行数量比较,引起学生对加法的思考。
2. 新知呈现教师通过演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发现5以内的加法规律。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食物、玩具等实物来模拟加法运算,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3. 拓展练习教师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加法运算的拓展练习。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中的物品数量进行加法运算,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4. 归纳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5以内的加法运算方法和规律,并在黑板上进行记录和展示。
5. 练习巩固教师出示一些加法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
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订正和指导。
6. 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给学生一个小结任务,让他们用自己的话简单总结5以内的加法运算方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发现学生对5以内的加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能够运用加法运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并能够发现加法运算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通过实物模拟、图片比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
2023年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_2
2023年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2023年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1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上一节课学习了《5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数学中,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学好这一课,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运用加法解决问题,这还是第一次。
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用数的组成知识去做加法。
在本课中注重了一下几个方面:1、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力求使课堂体现生活味,数学化,自主性,情感化和趣味化。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取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丰富了学生对加法的认识。
2、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和思维的灵活性。
在探讨“4+1=5”的计算方法时,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学生先独立思考,动手摆小棒,主动与同桌交流。
在全班交流时,针对学生的思维的差异性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想到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3、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评价的魅力。
在教学中,老师尽最大可能对学生的一举一动进行客观分析,并用各种方式对他们作出较合理的评价,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一直在关注着他们。
同时较全面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4、注重培养学生说完整话,提数学问题的习惯。
如:让学生观察图并把图意完整表达出来及提出数学问题考考大家等。
不足之处:1、学生的倾听和回答习惯还需要加强培养。
2、学生互动学习还有待于训练。
还有部分同学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想法(计算方法)较好地与同学交流,要培养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一起分享,怎样通过同桌合作来获取更多的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某些难题,使学生学会初步与他人合作的方法。
2023年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2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和老师的点评,更深刻意识到,在一节课的教学中,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突出重难点,主次要分清。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12篇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12篇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12篇1“5以内的加法”是在同学熟悉了5以内的数和初步理解了加法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
《标准》认为:“由于同学生活背景和思索角度不同,使用的方法必定是多样的,老师应敬重同学的想法,鼓舞同学思索,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所以依据同学特点,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1、复习铺垫。
让同学摆学具,先摆3个,摆5个,再把3个分两堆,把5个分两堆,分别说说怎么分的。
让同学回忆学过的5以内的组成,为5以内的加法做预备。
2、探究新知。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感画面,吸引同学留意力。
在让同学说出图意后,让同学拿出小棒代替气球摆一摆,让同学知道把小丑两只手上的气球合起来要用加法,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同学很想表现自己会了,争着要边说边做“合起来”,这时多让一些同学说一说,加深印象。
再请同学列出加法算式,并指导同学熟悉加号。
算式列出后,再请同学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字代表什么什么意思,为学习解决问题作预备。
在计算出结果时,问问同学是怎么算的。
同学有的说想的分合式,有的说数数算出来的,对此不强调某一种想法,对每一种都表示确定,鼓舞同学有不同的方法,待到以后进行大一些数的加法时再由同学自己选择最便利、最合适的方法,留给他们思索的空间。
3、分层练习。
先让同学左手拿3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问合起来一共有几根,体验把两只手的小棒合并在一起就是32=5.这样的嬉戏进行几次后,让同学看书p24“做一做”,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对于第三幅图,有的同学会从图上的人物来说算式的意思,有的会从桌上的纸鹤来说算式意思,都赐予确定。
本节课力图表达“敬重同学,注意进展”的理念,通过同学观看、自主探究、操作、表述,使同学从中感受、理解学问的产生和进展过程,尝到发觉数学的乐趣。
同时教学后觉得在练习多样性、趣味性上还需要再改。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12篇2一班级的学校生参加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就是要调动起同学对数学学习活动的爱好,整节课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同学在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爱好,自觉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体验到参加学习、获得胜利的欢乐。
《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学反思
《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学反思《5以内的加法》是一节针对幼儿的数学教学课程。
通过这堂课,我希望能够帮助幼儿掌握5以内的加法运算,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
然而,在课程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反思和教训。
首先,我的教学目标可能没有明确地传达给学生们。
在课程开始前,我没有清楚地告诉孩子们我们的课程目标是什么。
这导致学生们在课程进行中不够明确他们需要学习的内容,也没有明确他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应该始终确保教学目标明确传达给学生,并帮助他们理解和认识这个目标。
其次,我在课程设计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
我过于注重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点。
有些学生可能对这个主题不感兴趣,或者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点,但我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挑战。
因此,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我应该更加细致地观察和了解学生,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此外,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具和教材选择上可能存在问题。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使用了数字卡片和操作物品来辅助教学。
然而,由于这些教具和教材没有很好地与课程内容和目标相结合,他们可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教具和教材的选择,并确保它们与教学内容和目标相匹配。
此外,我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我主要是通过直接讲解和示范来进行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这可能导致学生的被动学习和理解能力的降低。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提问、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最后,我在课堂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在课堂上,有一些学生表现得很活跃,而有些学生却比较沉默。
我没有很好地平衡课堂氛围,也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课堂管理,合理分配学生的活动和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参与。
综上所述,《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目标不明确、未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教具和教材选择不当、学生参与和互动不足以及课堂管理不当等。
《5以内加法》数学教学反思
《5以内加法》数学教学反思导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掌握基本的算术运算是非常重要的。
5以内加法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孩子们的数学基础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一些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本文将介绍5以内加法的教学反思,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问题与原因问题一: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加法的计算往往感到枯燥乏味。
对于他们来说,重复的加法算式和答案记忆是一件枯燥的事情。
这导致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下降,思维难以集中。
问题二: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参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很容易陷入教师一方主导的模式,孩子们缺乏参与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容易产生厌倦感。
问题三:理论与实践脱节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孩子们对于抽象的数字概念理解不深,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他们经常出现计算错误,缺乏对于问题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解决方案和建议方案一:活跃课堂氛围,增加教学趣味性为了解决问题一,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课堂的互动和趣味性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进行小组合作计算,或者通过视觉辅助工具展示数字和算式,使得数学问题更加生动有趣。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方案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了解决问题二,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孩子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让他们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或者使用数学游戏来巩固他们的计算技能。
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方案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解决问题三,我们可以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将加法问题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场景中,让学生亲自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加法运算的意义和用途。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
5以内加法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一堂5以内加法的课,感觉效果还是多不错的,但也有些地方得好好反思下。
一开始,我用些简单的生活例子来引入,比如说“你手里有两个苹果,我再给你一个,你现在有几个?”娃儿些一听就懂了,兴趣也提上来了。
然后就开始教他们怎么算,先是数手指,再是画圈圈,最后才用数字表示。
这种由易到难的方法,他们接受起来还是快。
不过,有些娃儿注意力就是集中不起来,东张西望的。
我试着用些小游戏来吸引他们,比如“谁算对了就把小红花给谁”,效果是好多了,但还是有几个娃儿跟不上节奏。
这以后得想点新花样,让他们都能专心听讲。
另外,我还发现有些娃儿虽然能算出答案,但过程还是不太明白。
比如你问他们“3加2等于几”,他们能答上来,但你要问他们“为啥子3加2等于5”,他们就答不上来了。
这说明我还是得在解释算理上多下点功夫,让他们不光知道答案,还要知道为啥子是这个答案。
总的来说,这堂课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娃儿些基本上都掌握了5以内加法。
但教学这东西,永远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以后还是得继续琢磨,怎么让娃儿些学得更快、更好、更开心。
毕竟,教书育人这事儿,可来不得半点马虎。
《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学反思
《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学反思《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学反思1 今天我上了《5以内的加法》,5以内加法计算的基础就是5以内各数的分与合,所以学生基本上都会计算。
课后和听课老师交换意见,不足之处反思如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
在新课开始的时候,让学生结合主题图说说图意,这里就是要让学生产生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的概念。
让学生对“合起来”要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是这里我的时间用的较少,对于“合起来”这个概念的建立很快的带过去,使学生理解得不是很深刻。
对于3+2的计算,可以是由图上数出,也可以想3和2合成5,在这里我问学生3+2是怎样算的,一开始学生有的说是“心算的”,有的说是“心里想的”,就是回答不出是想分与合,或者是直接就是从图上数出的。
在学生这样回答的时候,我又追问了几次,学生其实心里可能就是在想分与合计算的,但是他们回答不上来,这里我就不应该再多次追问,直接可以和学生指出我们在计算加法的时候就可以用分与合的方法,而且我们计算加法的主要方法也是这个,虽然后来我也给学生指出了可以这样算,但是在教学的环节中过于拖沓和累赘,显得教学的环节不是很紧凑。
在新课教学环节的最后,教师应该适当的总结一下,如这里的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3+2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3+2=5表示什么?我在课上作了这样的处理,让学生说,结果感觉有点像回答问题,没有对新课作出像结论一样的总结。
在“想想做做”1~3题的练习中,分别是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数、画圆圈、和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在这三题的练习中教师主要是点拨和指导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完成练习,这里我讲解的过多,没有留给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另外,时间有点紧张,以致于最后一道练习学写算式的题目也没有按计划完成,原因就是前面的练习题的处理上拖沓,我本意是想通过练习加强新知识的巩固,因此处理的比较细致,课后思考这样做使学生缺少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反思优秀14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反思优秀14篇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反思1回顾《5以内数的加法》的教学过程,我深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样重要。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基本掌握了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但我也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几点不足。
反思一:情境教学的深度挖掘虽然情境导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后续的教学中,我未能充分挖掘情境中的数学元素,使得情境与数学知识的融合不够紧密。
未来,我应更加注重情境教学的深度挖掘,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反思二:思维训练的广度与深度在加法运算的练习中,我主要侧重于基础题型的训练,而在思维训练的广度与深度上有所欠缺。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我应设计更多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三:评价与反馈的及时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未能及时得到帮助和指导。
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建立更加及时、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2教学目的:1、领略朱自清笔下的温州仙岩梅雨潭那充满生命力、洋溢勃勃生机的自然美,感受其间所跳动着的作者勇于进取的激情。
2、学习本文剪裁得当、结构精巧、写景传神、情景相生的写作特色,体会本文状物抒情语言的强大表现力。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笔下绿的美,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教师导读、学生讨论。
教学设想:本文第三段是全文的主旨所在,而第二段则是为它而设的,即不但为它营造背景,而且还为突出梅雨潭的绿的令人惊诧提供别致的衬托物。
这样,就在教学上为我们提供了审美比较的可能。
为此,拟以审美比较为教学思路,以段落阅读训练带动全文的阅读鉴赏为教学方法。
通过对第三段设计的导读训练题,引导学生品味课文,并辅之以点拨,让学生在审美比较中,领略自然美、艺术美和语言美。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5以内的加法》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5以内的加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5以内的加法运算,并能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互动中自我发现、自我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流程1. 教学内容本课程以5以内的加法为主题,内容包括:•认识数字5以内•掌握5以内的加法•运用数字5以内的加法解决具体问题2.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1.导入主题,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是5以内的加法。
2.让学生回忆下他们之前学习的加法知识,包括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步:课堂互动1.数字插秧:教师设置数轴,数字从0到5,每个数字上插着一根秧,每个秧的长度不一样,学生要通过比对不同长度的秧,来认识数字5以内。
2.对数记忆:老师给出多个数字,在规定时间内学生们要对这些数字逐个进行观察和记忆,然后老师再给出一个数字,看谁最先能够给出这个数字的位置。
3.探究数字规律:老师出题,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数轴和计算,找出具体的数字规律,比如0+3=3,2+1=3。
第三步:练习巩固1.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熟练掌握数字5以内的加法运算。
2.给学生练习题并让他们在班级里分组做比赛,比赛时间为十分钟,看哪一组最先完成题目。
第四步:巩固和拓展1.教师与全班同学一起探讨具体数学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字规律和运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绘图或者口述的方式将他们的理解和方法分享给全班。
三、教学反思本次课程教学思路较为明确,因为5以内的加法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来说都属于比较基础的数学知识,因此都比较容易掌握。
但是,应该注意到数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容易产生枯燥的情况,因此应该保证教学形式多样化,增加互动,提高学生的兴趣。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活动性,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和讲解,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最后,要注重对学生的巩固和拓展训练,以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学反思
《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学反思我认为《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学这堂课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反思和改进。
首先,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需要更加多样化和生动。
在这堂课中,老师主要采用了直接讲解的方式,让学生背诵和运算一些加法算式。
这种教学方式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缺乏互动和参与的机会。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考虑引入一些游戏和活动,例如通过配对卡片来练习加法运算,或者让学生参与小组竞赛加法算式的计算,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其次,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没有明确的指示和解释。
在课堂上,老师只是让学生做了一些加法运算的练习,但没有明确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点,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明白加法的实际意义和作用,例如用几个例子来说明加法在购物、度量和时间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再次,这堂课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水平。
在教学中,老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按照固定的步骤来做加法运算,并没有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个别的指导和辅导。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能会让一些学生感到困惑和无助,导致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下降。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例如通过小组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经验。
最后,这堂课的课堂管理不够严谨和规范。
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较多,但缺乏规范和纪律。
有些学生会在课堂上分心、打闹和嬉戏,导致教学秩序混乱。
为了更好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课堂纪律和规则,并严格执行。
同时,教师还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反馈和奖励,鼓励他们良好的学习行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这堂《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学课还需要在内容、方式、个性化教学和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苏教版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
苏教版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
一、引言
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讲授了苏教版5以内的加法。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5以内的加法运算,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思考探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5以内的加法运算,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际应用。
在课程进行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发现加法的规律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游戏等。
在讲解和示范环节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加法的规律和技巧。
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在游戏环节中,学生们通过互动游戏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不足与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进行加法运算时仍然存在困难。
这可能是因为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足够关注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者是因为这些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些学生的辅导和关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
五、结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探究和实践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成长空间。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继续保持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积极探索数学的奥秘,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5以内加法的教学反思
5以内加法的教学反思
《5 以内加法的教学反思》
哎呀呀,教完 5 以内加法后,我可得好好唠唠啦!
一开始啊,我心想,这 5 以内加法多简单呀,不就是几个小数字相加嘛。
可真教起来才发现,没那么容易哟!小朋友们那小脑袋瓜里的想法可真是五花八门。
我记得有一次,我问 2+3 等于几呀,有个小朋友特别大声地说“5”,我正高兴呢,结果他接着说“5 个糖果”,把我给逗乐了。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不能用我们大人的思维去想他们呀。
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可真是想尽了办法。
又是用小棒摆,又是用图片看,就差没把数字变成小精灵在他们面前跳舞啦!不过慢慢地,小朋友们好像有点开窍了。
我发现啊,教学真不能着急,得慢慢来,就像小火炖肉一样,得有耐心。
有时候他们没那么快反应过来,我就得耐着性子多讲几遍。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好多。
不能一味地灌输知识,得听听小朋友们的想法,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呢。
而且呀,他们的天真无邪真的能让我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现在再回头看看,这 5 以内加法的教学还真是挺有意思的。
虽然过程中有哭笑不得的时候,但看到他们一点点进步,那种成就感呀,真是没法形容。
哎呀,说了这么多,总之就是教学有苦有乐,但都是值得的啦!以后我还得继续努力,让这些小家伙们在数学的海洋里快乐地遨游哟!嘿嘿,加油吧!。
5以内加法教学反思 5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500字
5以内加法教学反思 5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500字在进行5以内加法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对于5以内的数的认识程度参差不齐。
有的学生能够准确地认识和掌握5以内的数,能够快速地进行加法计算;而有的学生对于5以内的数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容易出现混淆和错误的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一些教学策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反思。
首先,我观察到学生在加法教学过程中存在对5以内数的混淆和错误。
有的学生对于1、2的数的状态理解模糊,容易与3混淆;有的学生对于4、5的数的状态理解模糊,容易与6混淆。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于基本数的认识不够牢固,容易记忆混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对于基本数的认识和记忆。
其次,在进行5以内加法教学时,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进行计算时还无法熟练掌握进位和退位的方法。
在加法计算中,当超过5的时候,需要进位,而当减到负数的时候,需要退位。
这些操作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还比较困难,容易出现错误。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于进位和退位操作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操作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学生对于5以内加法的策略和技巧认识有限。
有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依靠逐个数数的方式进行,效率较低;有的学生在加法计算时缺乏一定的策略思维,容易出现错误。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于加法计算的策略和技巧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加法运算的过程。
比如,引导学生使用友谊数、补数等方法,减少计算过程的复杂度,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运用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有的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注重计算结果,缺乏对于问题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思考问题的本质,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教学,我意识到在5以内加法教学中,学生对于5以内的数的认识、计算策略和实际运用能力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30篇)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30篇)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精选30篇)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篇1一、导入凸显分与合的思想。
加法的含义来自于分与合的思想。
在教学开始时,以几组变式的分与合作为基础,铺垫让学生初步感受今天我们要用分与合来解决新问题。
二、从算理中教学。
在例题教学时,我通过图意变化,引导学生看变化的过程,说清图的意思。
(校园里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
同时以提问的方式出现第三句话: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给学生初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概念,了解看图是要解决问题。
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看图列出加法算式:3+2=5。
这部分是学生的已有经验,我把重点放在了算式含义的讲解,计算教学重在算理。
我采用了接受式学习方式,+学生已经认识,而是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的意义是合起来,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
算式3+2=5中3、2、5的意义解释,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来解释,说明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意义了,学生能够通过分与合的经验说出算式的意义,让学生经历形象&&数&&符号&&语言&&初步将意义整合,最后将3+2=5意义精简为3和2合起来是5。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篇2一、导入凸显分与合的思想。
加法的含义来自于分与合的思想。
在教学开始时,以几组变式的分与合作为基础,铺垫让学生初步感受今天我们要用分与合来解决新问题。
二、从算理中教学。
在例题教学时,我通过图意变化,引导学生看变化的过程,说清图的意思。
(校园里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
同时以提问的方式出现第三句话: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给学生初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概念,了解看图是要解决问题。
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看图列出加法算式:3+2=5。
这部分是学生的已有经验,我把重点放在了算式含义的讲解,计算教学重在算理。
我采用了接受式学习方式,“+”学生已经认识,而是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的意义是合起来,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
5以内加法教学反思
5以内加法教学反思教学反思:5以内加法在教学5以内加法过程中,我认为自己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
首先,我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其次,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使用不够充分,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如多媒体设备,来增加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最后,评价和反馈不够及时和准确,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无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首先,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例如,在学习5以内加法时,我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发现规律,并互相分享答案和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概念,还能够培养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其次,我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我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趣的教学视频,用动画、图片等视觉化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法的概念和过程。
此外,我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游戏和活动,如数学游戏、拼图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加法。
最后,我将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反馈。
在课堂上,我会经常进行小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另外,我还会定期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总的来说,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我会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资源,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反馈,力求提供更好的教学效果。
大班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
第1篇:大班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这篇大班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范文是我们精心挑选的,但愿对你有参考作用。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44页例题和“试一试”以及第45页“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课前:同学们,今天咱们班来了位客人老师,咱们一块跟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好吗,(班长:起立转身,客人老师,您好。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5以内数的分与合,老师这里有几道题,你能很快的说出答案吗?(出示题目,指名4题,齐答2题。
)师:说的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5以内数的合成的知识来学习5以内的加法(板书:5以内的加法)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1、出示例1图,谈话:小朋友们,我们在学校里,不仅要爱学习,还要爱劳动。
瞧,学校“护绿小队”的小朋友们正在劳动呢!(多媒体出示)师:谁能把图上的意思说出来?(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几个小朋友?)板书: 3 2(师:说的真好,还有谁能像他这样再说一次,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2个小朋友,你想到了什么?或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师: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2、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问:谁能将图中告诉我们的事情和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师小结:求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就是把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
要用加法计算。
3、认识加号并理解其含义在用加法计算时,我们要用一个符号:“+”。
(板书: 3 + 2)跟老师读:加号。
(板书:加号)你能说一说加号表示什么意思吗?小结:加号表示“合起来”,它代表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来计算。
5以内加法教学反思
5以内加法教学反思
嘿呀,教完这5以内加法的内容后呀,我可得好好反思反思这过程里的事儿了。
就说上次上课的时候吧,我满心想着这么简单的知识,小朋友们肯定一学就会呀。
我先是在黑板上画了几个红彤彤的苹果,左边画了2个,右边画了3个,然后就开始问小朋友们:“大家看看呀,这边有2个苹果,那边有3个苹果,那合起来一共有几个苹果呀?”我还挺期待他们能立马说出答案呢。
结果呀,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好一会儿,只有几个小朋友犹犹豫豫地举起了小手,大部分孩子都一脸迷茫地看着我,那模样就像听天书似的。
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想着这咋和我预想的不一样呢。
我又耐心地解释了一遍,还拿身边的铅笔举例,从桌上拿了1支铅笔,又拿了2支铅笔,说:“你们看呀,现在这儿有1支铅笔,我再放上2支,那总共是几支铅笔呀?”我一边说一边比划着,可还是有好些小朋友没太弄明白呢。
有个小男孩呀,皱着眉头,小声嘀咕着:“老师,我咋还是不太懂呀,这咋算出来的呢。
”看着他那困惑的小脸蛋,我心里挺不好受
的,就知道肯定是我教学的方法太生硬了,光举例子还不够,没让他们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呢。
后来呀,我又带着他们做了好多小游戏,像分组拿小卡片,让他们自己去数一数、加一加,慢慢地,好多小朋友这才渐渐明白了点儿。
通过这事儿我就琢磨着,教简单的知识也不能掉以轻心呀,得想各种有意思的办法,让孩子们能轻松理解,可不能光自己觉得简单就觉得孩子们肯定会了,下次可得更用心,把这教学弄得更有趣、更易懂些呢。
数学5以内加法教学反思
数学5以内加法教学反思最初教数学5以内的加法,我感觉自己准备充分,准备了很多教材和辅助工具。
我将我的教学反思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我发现孩子们在学习加法时需要一个清晰的概念框架。
我决定通过使用教具来帮助他们建立起这个概念框架。
我使用了计算器、计数棒和数字卡片等教具来帮助孩子们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
孩子们通过将计数棒组合在一起或使用数字卡片进行配对来实际操作加法,这帮助他们直观地理解加法是什么以及如何进行运算。
这种实际操作的方式非常有效,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加法的基本概念。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孩子们需要不断地进行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因此,我采取了一些有趣的练习方式,比如游戏和竞赛。
我设计了一些加法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行加法运算,这样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提高了孩子们的参与度。
此外,我还组织了一些加法竞赛,让孩子们在比赛中互相切磋,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这样的练习方式,孩子们对加法的掌握程度大大提高。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每个孩子的学习差异。
有的孩子学得较快,有的孩子学得稍慢。
因此,我采取了分组教学的方式,根据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将他们分组,并提供相应的教学辅助。
对于学得较快的孩子,我提供了一些拓展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学得稍慢的孩子,我则采取了一对一的辅导方式,帮助他们逐步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
这种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化教学方法,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指导和辅助,提高了整体的教学效果。
此外,我还发现一些孩子在学习加法时存在一些困惑和错误。
他们有时会混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或者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为了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我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首先,我通过举例解释加法和减法的区别,通过比较不同运算符的作用,帮助孩子们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具体含义。
其次,在计算过程中,我鼓励孩子们使用计算器或其他辅助工具,避免出错。
当孩子们发现自己出错时,我会引导他们仔细审查计算过程,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相关推荐义并能运用加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用数的合成知识去做加法。
一、重视加法含义的体会,突显分与和的思想加法的含义既是加法计算的依据,又是用加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基础。
教学例题时我利用多媒体动态呈现情境,引导学生看变化的过程,说清楚图意(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
接着我以提问的方式告诉学生第三句话:一共有多少个?通过一起说一说,大本领的小老师领着说,指名说等环节让学生结合情境描述,初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概念。
再抽象出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让学生对合起来要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学生体会到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让学生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
对于3+2的计算,可以是由图上数出,也可以想3和2合成5,在这里我问: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有学生说是数出来的,但回答不出是想分与合,这时我引导他们用学过的分与合知识计算,有孩子想到3和2合成5,让学生自觉地与已经学过的分与合的知识建立联系,从而感悟计算的方法。
二、练习设计注重层次性,拓展学生的能力想想做做第1~3题的练习中,分别是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数、画圆圈、和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
第1题我重点指导学生说清楚图意,归纳成3只小鸡和1只母鸡,合起来是4只,2只青蛙和2只青蛙,合起来是4只突显加法含义,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把两个数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第2题通过画图操作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第3题重点指导几和几合成几的方法来口算,引导学生说好一句话因为几和几合成几,所以几加几等于几。
练习题从直观形象逐步过渡到抽象概括的过程,同时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拓展能力。
立足教材内容,尽可能让每个孩子参与学习是我追求的目标,本课将理解加法含义,领悟计算方法作为重点,鼓励学生结合动态情境图体会感悟加法含义,突显分与合的思想学会加法口算。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2本节课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我在设计该课教法时主要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含义,并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一、我的教学设计主要有如下特点1、首先,我通过图例中的场景来让学生感受加法的含义,并领悟计算方法,根据图意或数的合成的知识算出得数。
其次,学生们现在属于爱表现的阶段,什么事情都想被关注,所以我根据这一性格特点设计,从生活中的一个普通问题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亲切而自然,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加法的含义,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在充满信心的状态下接受新的知识。
第三,由于之前已经给学生设置了要当小老师的情节,所以利用孩子们的特性,让他们在积极动脑中勇跃回答问题,理清加法的含义是将两部分物体合起来。
第四,创设一个情境,让男生女生进行比赛,让学生充分得到练习,自主解决问题。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交流等数学活动。
在本课教学中,一开始采用教学挂图,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自主的学习活动;充分的认识了什么是加法,明确了加法的含义,又找到了计算加法的方法。
其二又在一开始给学生创设当小老师的情境中来完成练习,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理解和掌握知识。
3、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加法是小学生学习数学计算的最基础的知识之一,《5以内的加法》就突出体现了它的基础性、价值性。
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加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总之,感到学生学的认真、轻松,基本掌握了什么叫加法,也能快速的计算5以内的加法。
二、我感受的教学遗憾学生在完成本节课的学习要求之后,老师还应该加入一个拓展环节,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生活中,哪些事件也可以用加法式子来表示呢?让学生们明白,数学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同时,说的过程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大胆回答问题的能力。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3一、在情境中感悟加法含义对低年级学生,《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当学生能看着图说出图的意思后,帮助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
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整个新课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情境,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手势演示等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5以内的加法》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就学过,有基础,如何在孩子进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叶澜说,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
初步的意义是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
这节课中学生既感悟到了加法的含义,又产生用加法计算的需求。
给我的感觉是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
二、加强口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在进行计算的时候,首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找出不同的方法,尽最大可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
5以内的加法计算的基础是认识了数和数的合成,5以内的加法计算又是以后学习加、减法计算和解决加、减实际问题最基础的知识。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急于将最优化的方法介绍给学生,而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找找不同的方法,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拓宽了思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最后得出2和3合成5,所以3+2=5。
解决问题的时候,又让学生利用刚刚学的加法,充分体验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致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实现有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数学教学首先是一种教育,小学生需要更多的养成教育。
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生成,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过程中,要持之以恒地渗透数学学习习惯的教育。
观察习惯,思考习惯,乃至心算习惯,草稿习惯等等,不是一两堂课或一两段时间学生就会养成的,不厌其烦的引导,长期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和学生的身体成长融合为一体,成长为学生良好的素质。
先想说做再在教师引导,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想说做,这就在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4今天和学生一起学习了《5以内的加法》,我看到图上近处3个小朋友在浇花,远处有2个小朋友在提水。
于是想到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小朋友们不但爱学习,还爱劳动呢,看他们在干什么?(出示3个小朋友浇花的动画)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接着说:水不够了,这时有人去提水了,(再出示两个小朋友提水的动画)学生再说说几个小朋友在提水?这几个小朋友是“护绿小队”的,他们一共有多少人啊?通过动画演示,分3个层次,学生一句句的说出题意:有3个小朋友在浇水,有2个小朋友在提水,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这样做,为以后解决问题时采用条件加问题的形式做渗透。
以课件动态化的出示情境,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为第一次接触加法的学生搭了一个台阶。
“+”学生已经认识,我就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的意义是合起来。
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
算式3+2=5中3、2、5的意义解释,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来解释,说明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意义了。
学生能够通过分与合的经验说出算式的意义。
让学生经历形象-数-符号-语言-初步将意义整合。
最后将3+2=5意义精简为3和2合起来是5。
这样学生对算理就理解清楚了,并在说中理解了加法的含义。
想想做做第4题有3幅小白兔采蘑菇的图,我先用动画把它们放一遍给学生看,再请学生自己看着图编好《小白兔采蘑菇》的故事,在编故事的过程中把蘑菇数量的变化过程在算式中填写清楚,集体交流时学生就能明白每个算式所表示的含义,也注意到了算式之间的联系。
看来书上的情景图,如果我们挖掘的好了,就能有很不错的效果,就不需要绞尽脑汁的去自己创设情境了。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5课前思考:课前将学生5以内的加法情况进行了调查,由于受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影响,学生对加法除了知道计算结果是多少以外,其他都已忽视了。
他们只认识加号,知道加法,却并不知道加法这一知识的来龙去脉。
我们思考: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不是借助一个例题,一幅图就总结得出的。
我们设计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例题和3幅动物图,经过4次演绎,初步归纳加法的含义和算理。
第二层次融练习于学习过程中,经过从一幅图中找几个加法算式,再次归纳,理解其含义、算理。
第三层次就是对加法含义的拓展。
以数学知识创生和发展的过程作为育人资源,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创生和发展的过程,感受数学的抽象,逐渐建立起独特的思维方式。
本课存在的问题:1、解读学生不准确,将学生估计过低。
目标定位太低。
我把目标主要定位在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会用“合起来”算加法。
为了这两个目标,我设计了很多情景图,希望借助多个具体情境让学生逐步感悟加法的含义,在感悟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强调“合起来”的想法。
这样一再的具体,对学生的思维要求太低,学习对学生来说没有挑战性,无法激起学习的欲望,目标应定位在用数字表示数量关系的3句话,在情境中抽象数字与数量关系,并用算式来表达,理解加法算式的含义。
各环节要求低。
学生有能力用算式表示图意,却提出让学生不知道要干什么的要求:你能想办法把3句话的意思表示出来吗?我的意图是弹性,预设有的学生可能会画画图,也有学生可能会列算式。
事实上这个问题反而把学生弄得不知所措,学生完全有能力列算式表示图意,就应明确提出:你能用算式表示这幅图的意思吗?后两幅图也紧紧围绕说3句话,只是在交流时说出算式,没有给予学生记录算式的时间和空间。
这是数学课,就培养思维能力来说,写算式比说图意更有思维价值其实“写”比“说”更能体现数量关系,学生能写出算式,他对加法数量关系肯定有理解,对数量关系理解了,加法含义自然就理解了。
我们不能为了含义而含义,因为学生对加法含义心知肚明只是不会用数学语言表达,那就需要有高于含义的学习内容来给他体验、抽象的机会。
2、缺乏捕捉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课堂中,学生出现的资源,我不知道哪些资源是必须抓住的,哪些资源可以放一放或不需要抓的;哪些资源需要回应反馈,如何回应反馈;是个别反馈呢,还是集体反馈。
虽然从理论上知道一些,但到具体的课堂还是无从下手。
在第三幅情境图,让学生选择一个算式说说表示什么意思,有一个学生说“3+2=5表示3个小朋友和2朵花合起来就是5。
”我马上反问:5表示什么?是5个小朋友,还是5朵花?学生没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