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培养方案北京大学工学院

合集下载

硕士生培养方案北京大学工学院

硕士生培养方案北京大学工学院
高等传热传质学
选修
3
秋季
符策基
不分方向
13
08612830
主动控制与信号处理
选修
3
秋季
黄迅
不分方向
14
08612170
非平衡气体力学
选修
3
春季
刘锋
不分方向
15
08612070
高等空气动力学
选修
3
春季
吴介之
不分方向
16
08613730
流体机械设计与应用
选修
3
春季
周超
不分方向
17
08611810
高等流体力学
2、掌握“航空航天工程”二级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格。
学习年限:
3年,不超过5年。
应修学分:
基本学习年限
学位学分总数
英语
政治
专业必修
专业选修
备注
硕士
3
35
2
3
10
20
共35学分,其中必修15学分,选修20学分。
程承旗
方向2
7
08611130
分析动力学
必修
3
秋季
刘才山
方向4
8
新开课
多体动力学与控制
选修
3
春季
刘才山
不分方向
9
新开课
空间定位技术及进展
选修
3
春季
濮国梁
不分方向
10
08611820
高等计算流体力学
选修
3
春季
刘锋

研究生培养方案-北京大学工学院

研究生培养方案-北京大学工学院

北京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名称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代码0831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1 年6 月15 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注:不够可复制加页。

二.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三、课程设置(包括讨论班等)
(必修课:16学分;主要选修课:至少12学分;硕士总学分40、直博与硕博连读总学分48)
1 / 29
Programme of Ph.D Student Courses Discipline(一级学科): Speciality(二级学科)
2 / 29
*.N—necessary; C—choosen. **.S—Spring semester; A—Autumn semester
3 / 29
课程内容提要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

课程内容提要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

课程内容提要
四、前沿讲座课(含讨论班)的基本要求
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注:不够可复制加页
六、学习安排和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
七、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注:不够可复制加页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注:不够可复制加页
九、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及入学考试科目设置。

北京大学2010级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2010级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86
02818400 Decision-making
&
R
2
F
87
02819440 Business English
R
3
F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讲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副教授 讲师 Professor
Professor
Professor Professor Professor Professor
2
16
02818780 营销研究
必修 2 春秋 讲师、副教授及教授
17
02819440 商务英语
必修 3 春秋 讲师、副教授及教授
18
02819490 中国 MBA 实战案例研讨
选修 2 春秋
访问教授
19
02819491 中国商场并购实战案例研讨 选修 2 春秋
访问教授
20
02818610 人力资源管理
R
91
02818710 Consumer Behavior
E
92
02817280 Managing Across Cultures
E
93
02818420 International Trade
E
Business
94
02818640
Technology
Information E
95
02818270 E-business
Professor
Professor Professor Professor Professor
Professor
Professor
4
88

北大工学院本科招生培养简介

北大工学院本科招生培养简介

可靠性较差。钱学森深刻地意识到控制与制
导的重要性, 开始深入考虑火箭的控制与导航
问题。
工程科学家既是实践家,又是理论家
工程科学: 从认识世界到改造和创造世界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DNA测序与合 成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在过去的20 多年得到了巨大发展。 人们希望能够将工程学的理念和思想引入到生物学中来, 综合化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多个交叉学科,最终设 计并创造出新的生物分子、调控网络和代谢通路,实现 “以人类的意志创造出有益的物质或具有特殊功能的生命 体”。
Stanford GCEP基金、日本能源基金 中石油、中煤、神华、华能 CREATE:(工学院、化学、物理、信息)
生物医学工程系
• 生物力学 • 生物医用材料 • 细胞与分子生物工程 • 生物医学图像与信息处理 • 医学信息与计算生物医学 • 医疗器械与装备 • 神经工程
本科生教育 成果丰硕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入选国家级 特色本科专 业建设点
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新增2个):
力学(全国第一) 生物医学工程(全国第十) 管理科学与工程
10个二级博士点 :
流体力学 固体力学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工程力学 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动力学与控制 能源动力与资源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业工程与管理
三、人才培养:追求创新
亚音速飞行: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每
秒为340米的音速时,空气的可压缩性对
机翼和机身的升力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卡门——钱公式”回答了这个问题,准
确的表达了这种量的关系,并且为实验所
证明。
(冯·卡门与钱学森 左为空气动力学
之父普朗特)
火箭控制:德国V-2火箭虽然在控制论诞

北大软件工程硕士MSE培养方案

北大软件工程硕士MSE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一.基本原则1、坚持求实创新的原则遵循国际软件人才培养标准,努力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教学内容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创新。

2、坚持面向需求的原则根据软件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调整教学内容,安排招生计划,形成灵活的课程体系,动态的教学计划。

3、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按照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加强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严格教育标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二.培养目标与方向1、培养目标面向产业和领域需求,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交叉型、国际化人才。

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创业与创新能力和优秀的职业素养,侧重提高学生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工程组织与管理能力,外语交流与国际竞争能力。

2、培养方向基于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分析和对产业人才需求趋势的预测,结合北京大学创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学科设置特点,软件学院设置的研究方向包括:软件开发、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信息工程监理、移动通信、数据网络、光通信与宽带接入、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工程、移动通信服务终端、数字家庭技术、IT项目管理、IT市场营销、企业创业与创新管理、电子交易、电子政务、金融信息工程、电子通讯、集成系统芯片(SOC)、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测试、集成电路封装、计算机动画、数字艺术技术、游戏设计与编程、影视制作、数字音效等27个方向。

三.课程体系学院课程体系是一种多层次、多方向、多领域、模块化开放式的课程体系,素质教育和前沿技术贯穿学院教学过程始终。

1、多层次代表课程之间的关联,设置由浅入深,分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领域系统分析四个层次。

2、多方向指在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这几个学科领域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基础、经历和就业方向,有侧重地选修课程;3、多领域指每个学生可重点了解1-2个应用领域,学习如何利用软件技术开发适合不同应用领域的软件与系统;4、模块化指所有的课程按照模块的方式组织,便于各专业方向的调整和组合。

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2.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相应学位。
本培养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各学院可根据本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3.社会实践:组织研究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八、国际合作与交流
1.国际学术会议: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提升学术水平。
2.国际合作项目:鼓励研究生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提高国际合作能力。
3.交换生项目:选拔优秀研究生赴国外知名高校学习交流,拓宽国际视野。
九、思想政治教育
1.强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九、管理与评价
1.实施导师负责制,强化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和指导。
2.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
3.严格执行研究生学位授予标准,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十、毕业与学位授予
1.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学术活动和科研训练等任务,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
2.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相应学位。
3.专业方向课程:根据研究生学术兴趣和特长,设置不同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
4.选修课程: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培养跨学科素养。
五、学术活动
1.学术论坛:定期举办学术论坛,促进学术交流,提升研究生学术水平。
2.学术沙龙:鼓励研究生自发组织学术沙龙,分享学术心得,激发创新思维。
3.学术竞赛: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竞赛,培养研究生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第1篇
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背景
为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北京大学章程》以及相关教育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地球物理学专业名称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代码 070801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2003 年 10月 16 日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研究生导师(博导注明*)1 地震学地震波理论是地震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它以数学、物理学和连续介质力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地震波在地球介质中的激发与传播理论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综合地震图;横向非均匀地球介质中的震波理论;各向异性地球介质中的地震波理论,地球自由振荡及面波理论。

震源物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震源参数的快速精确确定;震源动力学破裂理论;震源破裂过程的反演与成像;地震孕育、发生的物理理论。

陈晓非* 陈运泰*王彦宾 黄清华周仕勇 雷军2 板块构造与地球动力学全球板块构造理论是加深认识和理解在地球表面所观测到的大规模的形变和地球内部的各种构造和规律的重要理论基础。

地球动力学以现代力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和全球地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现代技术所提供的观测资料研究和探讨发生在地球表面及其内部的各种地学现象的动力学过程和成因。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全球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动力学;地幔、地核动力学;地震动力过程和地球应力场;地球介质的力学性质。

陈永顺* 蔡永恩*赵永红* 王世民3 地球内部物理学以实验室资料和地球物理观测资料为基础,通过正演和反演的方法,研究地球内部的物理状态、物质组成、物质结构、物质性质,以及发生在地球内部的各种动力学过程的运动规律和运动机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岩石圈的结构、物性及动力学;地幔的结构、物性及动力学;俯冲带的结构、物性及动力学;核幔边界的三维结构及动力学。

赵永红* 宁杰远黄清华4 工程地震学工程地震学是用地震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种工程结构对地震的反应及其抗震设计。

它可以用于大型水利工程、核电站、高层建筑等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和抗震设计以及地下洞室、隧道、人工及天然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在场地地震烈度确定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能源及资源工程系研究生培养方案

能源及资源工程系研究生培养方案

能源与资源工程系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适用对象本培养方案适用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能源动力与资源工程)二级博士点的2011级研究生,包括:1. 五年制直博生2. 四年制普博生(硕士起点)3. 五年制硕博连读生(指新入学的学生,不含由硕转博的学生)二、 研究方向1.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该研究方向将综合运用现代矿物学、物理学、化学、环境科学、信息学、系统工程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能量减量消耗与环境保护为目标与突破口,进行理论创新和技术开发。

具体研究内容有:复杂矿产资源高效生态化利用:包括复杂共生矿产资源生态化高效利用过程多流程、多工艺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复杂共生资源体系清洁利用与高效循环过程能、质传递与转化规律等。

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循环利用:包括典型工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过程物质分离、反应以及能质传递、转化规律;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与生态化的工程技术等。

能源、资源与环境综合集成技术:包括复合能源与矿物资源(如油砂、油页岩、煤矸石等)综合利用技术;能源、资源与环境协同发展技术;能源、资源利用过程的减排与生态环境恢复技术等。

2. 清洁能源科学与工程针对我国化石能源紧缺、开发利用过程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系统研究新型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的理论、工艺与技术,以及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技术,为解决制约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环境瓶颈问题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

具体研究内容有: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转换、传输与储存的理论和技术。

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包括化石能源的高效开采,油气田开发过程数值模拟与优化,温室气体地质埋存,工业过程的余热、余能利用,燃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等。

能源材料:包括高功率、高容量新体系二次电池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微纳米流体材料,相变材料,热能存储材料,新型多孔材料,水合物等。

3. 水资源科学与工程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退化的严峻形势,立足国际学术前沿,突出流域水循环的整体理念,在水资源的更新规律、污染机理和保护手段等方面进行理论和技术的创新。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若干规定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若干规定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若干规定为了加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管理,保证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及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其基本要求是: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体系和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学风严谨,具有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感和事业心。

2. 掌握本学科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的工作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在知识结构、学术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能满足实际工作或进一步深造的需要。

3.身心健康。

二、培养方案与个人培养计划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其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对学分、科研能力与水平、学位论文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以及本一级学科下各二级学科的课程设置等。

计划在新的学科、专业开始招生的院系,须制定完整详实的培养方案,在制订下一年度招生专业目录时要同时完成下一年度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

个人培养计划是根据本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结合研究生本人的特点,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的修课计划、论文写作计划以及为实现就业目标应做的知识储备与技能训练计划等。

具体包括:应修课程与时间安排、学习与考核方式、完成各培养环节的时间表、论文要求和写作进度、主要读书目录等。

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导师应根据研究生的个人情况与研究生一起制定、修改、完善个人培养计划;根据本人学习和科研进展,个人培养计划可适时调整。

三、学习年限和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2年或3年,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经国家批准立项的学位项目,以批准的学制为准。

对跨学科考入和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明确要求补修的课程,补修本科生课程的,可计学分,但应修总学分要求要相应增加。

硕士生培养方案模版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填写

硕士生培养方案模版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填写

附件2:硕士生培养方案模版(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填写,可加页)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工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120100)(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一、主要研究方向(写明: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指导教师)工业工程与管理方向工业工程主要研究内容为:质量,效率,成本,是研究复杂工业及服务系统有效经济运作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与国家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它以工程技术科学、系统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为基础,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复杂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协调运作机制,探讨先进的工程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实际工程管理问题提供合理有效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实施方案,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北京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系的发展按照起点高,创世界先进的办学思想为主导,在研究了大量的国内外工业工程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需求及现有师资力量提出以“工业工程研究内容” + “应用行业”的教学模式,重点发展三个方向的培养:(1)以效率,成本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运营管理工程(2)以质量和可靠性为主要内容的医药管理工程(3)以网络与应用实践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综合管理工程(4)以跨学科创新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智能系统工程目前,智能系统工程方向已有五位指导教师:王龙,楚天广,谢广明, 王建东,王启宁。

这个方向已经拥有独立的研究生招生学科点,硕士生招生在“一般力学”学科。

因此,本文只讨论培养运营管理工程与医药管理工程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运营管理工程:采用运筹学与随机过程分析技术、RFID与传感器技术,系统建模与分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设计与实验等理论方法与技术,从系统的角度优化组织与控制复杂系统要素及其配置,达到提高系统效率、减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柔性的目的。

主要研究装备制造业生产管理系统和生产模式、现代流程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系统过程优化控制技术、生产现场管理建模、分析及优化技术、生产系统规划设计技术、生产系统集成技术、工程经济与价值分析技术、生产计划与调度控制技术以及制造信息系统医药管理工程: 采用概率统计分析技术、行为科学、心理学、系统建模与分析技术、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设计与实验技术等理论方法进行质量与可靠性研究。

北大工学院保研-北京大学工学院学院保研接收2015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说明

北大工学院保研-北京大学工学院学院保研接收2015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说明

北大工学院保研-北京大学工学院学院保研接收2015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说明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招生工作办法的通知》(教学厅〔2014〕5号,)、北京大学《关于北京大学推荐和接收2015年免试研究生的通知》(2014年9月4日),以及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中的相关规定,本着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精神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开展工学院接收2015年免试研究生工作。

现将具体接收办法说明如下。

自2014年9月6日起,面向全国公开选拔部分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五年制博士研究生和三年制硕士研究生,目前招收专业将涵盖工学院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力学(力学系统与控制)、力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力学(先进材料与力学)、力学(能源与资源工程)、力学(航空航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专业。

有意者请登录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页(/zsxx/dtxx/)查阅《北京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以及《北京大学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同时登录“北京大学2015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网上申报系统”报名。

并在获得母校推荐免试资格(名额)后,登录教育部“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进行网上申报。

工学院将成立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遴选工作小组,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担任组长,各系所研究生主管的副系主任以及研究生教学管理人员参加,负责制定具体的推免生选拔办法,并组织实施。

在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组织下,成立各系所专家复试小组,研究生主管的副系主任任组长,各学科带头人和部分资深教授参加,小组下设秘书一名。

负责对复试入选同学进行专业知识、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等全面考核。

一、申请条件申请人为本科应届毕业生,且本科阶段成绩优秀;申请人(含硕士生和直博生)必须取得推荐学校的推免资格(名额)。

固体力学-北京大学工学院

固体力学-北京大学工学院

北京大学直博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力学专业名称固体力学专业代码080102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2011年5月15日.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实验研究。

大型工程结构(以空天结构为主)的 振动测试、振动与噪声控制的技术与 理论方法,发展基于智能材料及结构 的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

新型功能材料及器件的设计、制备与 表征方法。

研究新型空天复合材料、 功能复合材料、抗冲击材料等先进材 料与器件的设计、制备及先进的测试 表征方法与技术。

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

采用现代实验 力学方法研究大型(航天航空航海等) 工程结构中损伤的确定和寿命评估技 术,探索原位、大范围内损伤感应的 测试方法。

发展基于超声原子力显微 术、微纳米压痕、微振动等技术的微 小器件无损检测方法。

注:不够可复制加页二. 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培养目标:固体力学专业的直博研究生, 应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优良的品德和学风、健康的身体; 是具有坚实宽广的数学、力学及有关物理学理论基础及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的人才。

应对本 学科的现状、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有深入了解; 应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熟练地 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具有严谨求实的 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的能力。

毕业后可胜任固体力学学科或相邻学科的教学、科研或工程技术工作。

学习年限: 五年励争 裴永茂 李法新三、课程设置(包括讨论班等)Programme of Ph.D Student Cou rses Discipline(—级学科):Speciality(二级学科)内容提要:张量代数、仿射量、张量分析和张量表示定理在内的张量理论基础知识;物体变形和运动的几何学描述,以及物体变形和运动遵循的基本物理定律;连续介质热力学基本知识;本构关系基本原理和物质分类;非牛顿流体的本构方程、流动特征和一些基本问题分析;有限变形下弹性体、粘弹性体和弹塑性体的本构关系,以及一些简单问题的求解。

工程硕士培养方案(3篇)

工程硕士培养方案(3篇)

第1篇一、培养目标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本培养方案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工程领域的快速发展;4. 具备较强的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培养对象本培养方案适用于在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具有相关工程背景的在职人员。

三、培养模式1. 课程学习:包括公共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

2. 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3. 科研训练: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四、课程设置(一)公共课1. 政治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2. 外语:英语,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级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

(二)专业课1. 专业基础课:根据所学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的专业基础课程,如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

2. 专业核心课:根据所学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如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机械动力学、机械系统设计等。

(三)专业选修课1. 前沿技术课程:介绍国内外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

2. 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如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等。

五、实践环节1. 实习:在导师的指导下,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了解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2. 实验:完成规定的实验课程,掌握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 课程设计:完成专业课程设计,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北大培养方案

北大培养方案

北大培养方案
北大(北京大学)的培养方案是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和自身特点,设计的一套完整的教育计划。

北大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识教育:北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识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学习一定比例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课程,培养全面的知识视野。

2. 专业教育:根据学生所选专业,北大提供相应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专业方向进行深入学习。

3. 实践锻炼:北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课、实习、社会实践等形式,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创新创业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北大提供了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和机会。

学生可以参与创新竞赛、创业训练营等活动,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商业实践能力。

5. 国际化教育:北大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生可以通过留学、交换生项目等形式,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教育体系,扩展自己的国际视野。

总体来说,北大的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综合素
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学术、职业和社会生活中取得成功。

同时,北大也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塑造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人格魅力。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一、培养目标1.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科学的精神,积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

2.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坚实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验与设计能力。

3. 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某一研究领域掌握较系统的专门知识、技术与方法,具有综合应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生物医学工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把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通晓电子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在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独立开展工作,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科学研究或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与指导教师(暂略)三、招生、入学考试和学习年限1. 招生对象理科、工科、医科类大学本科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以及具备较好相关知识背景的其它学科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2. 入学考试参加全国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

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课(理)、外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考试科目,可根据报考者的学历背景及其报考导师的专业领域等情况进行选择)。

3. 学习年限三年四、课程设置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公共必修课(1)科学技术哲学与政治理论课(2)第一外国语(二)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生物医学工程进展生命系统的仿真与建模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信号处理现代医疗仪器中的工程技术医学影像物理学肿瘤放疗物理学医学图像处理医学影像生物学基础现代医学物理基础核磁共振成像学医学图像数据处理统计学脑功能成像生物物理学生物力学组织工程导论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解剖生理学临床概论计算引论(三)讨论班与前沿讲座课(必修课)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须参加讨论班与前沿讲座课程的学习达四学期。

每学期参加讨论班与前沿讲座课学习至少7次以上,记1.5学分;四学期共计6学分。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工程设计、开发及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基本素养和能力:1. 具备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较宽的学术视野;2. 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工程设计、开发、管理等相关工作;3. 具备较强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能够在工程项目中起到领导和协调作用;4. 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工程领域开展研究和开发工作;5. 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实施要求(一)课程设置1. 学位课程:本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

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工程基础、工程设计原理、工程管理、工程实践等课程;选修课程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研究方向进行选修。

必修课程示例:先进工程数学、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先进控制理论、工程设计原理、工程管理、工程实践等。

选修课程示例:光电工程、材料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等。

2. 实践教学: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参加一定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践、实习实践、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3. 学术研究:学生需要在校期间参与学术研究,掌握相关研究方法和技能,培养学术研究兴趣和能力。

(二)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完成一定的学分要求,包括学位课程学分、实践教学学分和学术研究学分,其中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70%,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30%。

(三)学位论文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完成一定的学位论文要求,包括选题、文献综述、实验研究、撰写论文等环节。

学位论文需符合学术规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四)培养环节在校期间,学生需要参加一定的培养环节,包括学术讲座、学术交流、科研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组织(一)教学方式本专业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讲授、实验、实习、讨论、研究等方式,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15
02412341
亚非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选修
3
第一
李安山教授
适用国政专业
16
02415931
亚太地区军备控制研究
选修
3
第三
韩华副教授
适用国政专业
17
02411460
东南亚地区研究
选修
3
第一
韦民副教授
适用国政专业
18
02419614
中亚地区研究
选修
3
第一
吴强副教授
适用国政专业
19
02415941
国际冲突与危机管理
北京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政治学
专业名称国际政治
专业代码030206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6年4月30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
理论来源于实践,而理论反过来又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对国际体系的研究同样需要从实践中创造理论,用理论去观察、解释和指导实践。本方向着重于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同时,力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识和研究重大国际现象和问题。本方向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
王锁劳
8
中亚研究
中亚研究重点研究中亚的地缘政治、政治变革、资源输出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及中国的关系。本研究方向旨在以地区研究的方式,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掌握和了解,提高学生的理论思考及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
吴强
9
非洲研究
国际关系格局的调整和非洲经济发展的良好走势使非洲在国际上受到的重视越来越多。要深入认识非洲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必须客观深入地关注推动这些变化本身的非洲内生性动力及其如何与国际政治体系发生互动。本研究方向拟从非洲政治、经济发展、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社会文化等方面,为学生理解非洲当前在全球中的地位及变化趋势提供全面的视角,同时鼓励学生深入思考研究非洲问题的特殊方法和理论。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一.基本原则1、坚持求实创新的原则遵循国际软件人才培养标准,努力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教学内容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创新。

2、坚持面向需求的原则根据软件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调整教学内容,安排招生计划,形成灵活的课程体系,动态的教学计划。

3、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按照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加强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严格教育标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二.培养目标与方向1、培养目标面向产业和领域需求,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交叉型、国际化人才。

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创业与创新能力和优秀的职业素养,侧重提高学生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工程组织与管理能力,外语交流与国际竞争能力。

2、培养方向基于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分析和对产业人才需求趋势的预测,结合北京大学创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学科设置特点,软件学院设置的研究方向包括:软件开发、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信息工程监理、移动通信、数据网络、光通信与宽带接入、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工程、移动通信服务终端、数字家庭技术、IT项目管理、IT市场营销、企业创业与创新管理、电子交易、电子政务、金融信息工程、电子通讯、集成系统芯片(SOC)、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测试、集成电路封装、计算机动画、数字艺术技术、游戏设计与编程、影视制作、数字音效等27个方向。

三.课程体系学院课程体系是一种多层次、多方向、多领域、模块化开放式的课程体系,素质教育和前沿技术贯穿学院教学过程始终。

1、多层次代表课程之间的关联,设置由浅入深,分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领域系统分析四个层次。

2、多方向指在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这几个学科领域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基础、经历和就业方向,有侧重地选修课程;3、多领域指每个学生可重点了解1-2个应用领域,学习如何利用软件技术开发适合不同应用领域的软件与系统;4、模块化指所有的课程按照模块的方式组织,便于各专业方向的调整和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生培养方案北京大学工学院
北京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力学
Mechanics 专业名称航空航天工程
Aerospace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 080125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年 9月 14 日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二、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专题研讨课等)
1 2020年4月19日
2 2020年4月19日
注:选修课不分方向,方向1和方向3共用专业必修课。

3
2020年4月19日
Program of Ph. D Student Courses
Discipline(一级学科): Specialty(二级学科):
4 2020年4月19日
5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R—Required Courses; S—Selective Courses. **.S—Spring semester; A—Autumn semester
6
2020年4月19日
四、对科研能力和学位论文的要求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五、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及入学考试科目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