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主要理论基础
医患沟通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医患沟通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一、医患关系1.关于医患关系的特殊性叙述有误的是:D2.大多数慢性疾患、心理疾患的医患关系模式为:C3.以下属于医生特殊干涉权的是:D4.以下属于医生道德义务的是:C5.患者有权自主选择到任何一家合法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服务是属于患者的:B二、医患沟通的理论基础1.当一个人真正确诊患某病时,尤其是肿瘤、癌症等预后不良的疾病,第一反应是:A2.目前我国医生的职业特点是:B3.医学服务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服务对象的伤害是属于:B4.医患法律关系中最核心的因素是D:5.强制医疗关系是指:C三、沟通参与者1.医患沟通的参与者是:C2.广义的医患关系是属于:A3.医患沟通的主动方为:A4.给予反馈有误的是:C5.聆听的层次中最高的是:D四、沟通的时机1.以下一般属于患者的心态的是:C2.一般来说,医患沟通最为重要的时机是:A3.急诊患者入院后,责任医师应在患者入院后()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正式沟通:B4.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必须与患者进行正式沟通:B5.下列关于医务人员选择最佳的沟通时机的注意事项有误的是:A五、沟通的内容1.对患者造成无意伤害的主要原因是:D2.医患沟通的医学标准化内容(SBAR)中的B包括:B3.以下不属于医患沟通程式内容的是:D4.以下不宜进行集体沟通的是:C5.以下关于非医学沟通的叙述有误的是:C六:沟通的方法1.口头语言沟通的优点为C2.以下关于书面语言沟通的说法有误的是D3.书面语言沟通的优点不包括D4.非语言沟通的首要功能是A5.最重要的非语言沟通方式是:B2.医院病室冬季适宜的温度一般为:C3.医院病室适宜的相对湿度为:C4.医院环境的优化目标的第一需要是:B5.关于医院环境的叙述有误的是:C八:内容性技巧1.“三T”原则的内容不包括:C2.对于疑难、危重患者的沟通方法为:B3.床旁首次沟通,护士在患者入院()要介绍医院及科室概况、住院须知:C4.我国每年约有()个新发癌病例:C5.从患者获取时,应留意:D九:.行为性技巧1.沟通的四大媒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是:A2.倾听的层次中最高的是:D3、共情的三部曲不包括:C4、马斯洛需求层次中,最高的是:D5.面临死亡患者最初的心理特征是:B十:语言性技巧1.封闭式问题的目的为:D2.开放式问题适用于:B3.以下关于指导的技巧有误的是:A4.以下关于称谓的叙述有误的是:B5.以下应避免使用的是:C、十一:医患纠纷的成因1.以下属于非医源性医患纠纷的是:D2.()是指因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故意或过失而对就医患者造成身体上或精神上的损害结果:B3.以下关于医患纠纷特点叙述有误的是:D4.以下关于医患关系现状叙述有误的是:B5.以下关于形成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中有误的是:D十二:医患纠纷的防范1.以下属于医患纠纷防范旧观念的是A2.明天的医生”的核心是:D3.医学人文的核心中,一个中心是指:B4.三维立体告知包括:D5.可能阻止医疗事故走向官司的行动中,最重要的是:A妇产医院医患沟通试题答案一、填空(每题10分,共30分)1、加强医患沟通的目的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患沟通学导论

2、提供研究医患关系的学术园地
3、现代医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4、培养适合现代医学1、医患沟通是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医疗实践的思维方 法和行为准则 2、近期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由:医患双方自身全面认识 的不足 3、化解医患纠纷的主要途径:医方为主,以人为本,充分 沟通 4、医患沟通是人与人的沟通,双方互为依靠 5、医患沟通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综合学科,需要学习锻炼
三、医患沟通学的任务
最终任务: 为现代医学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架构医、患双方信任、理解、合作的桥梁, 战胜人类共同的敌人—疾病,推动社会进 步
基本任务: 确立新理念 (sense) 构建新机制 (system) 实现新模式 (model) 培养新人才 (talent)
第三节 医患沟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二、医患沟通学与医学
医患沟通学是医学的一部分,遵循医学目的、 原理及理论,通过双方信息的沟通,实现医学目 的,它注重将心里和社会因素与医学自然科学有 机结合
第四节 医患沟通学在医学教学中的意义与教学
自学方法:
着眼实际,注意本质; 换位思考,理解患者; 用心体验,领悟感受; 学以致用,重在实践。
与社会各界的广泛沟通
意义:推动医疗事业发展,社会进步
二、医患沟通学的含义
是探求实施现代医学模式的一门新的应用型边缘 学科
它研究影响诊疗伤病的医患关系的诸多因素 它探索如何通过医患沟通来优化诊疗环境,改善 医患关系
它谋求将心理社会因素转化为积极有效的方法来 推进医学发展,维护人民健康
三、建立医患沟通学的必要性
五、医患沟通学的宗旨
树立医方现代人文精神 掌握沟通的原则和方法 实施医学模式的彻底转型 促进全社会人文水平和文明修养 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社会文明进步
云南省住院医西医公共科目住院医师课后答案-医患沟通(1)

医患纠纷的化解与处置1.医患纠纷中平息当事人情绪的技巧中有误的是:有话站着说2.处理医患纠纷的有关技巧正确的是:先听后说3.医患纠纷的解决途径为:以上都是4.医疗机构的医疗纠纷的处理原则不正确的是:自上而下5.医疗纠纷应对以人为本的原则中有误的是:要用专业术语医患纠纷的成因1.以下关于形成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中有误的是:医患对立是医德问题而非制度问题2.以下关于医患关系现状叙述有误的是:医疗纠纷以医疗过失为主3.以下属于非医源性医患纠纷的是:医疗并发症4.()是指因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故意或过失而对就医患者造成身体上或精神上的损害结果:医疗损害5.以下关于医患纠纷特点叙述有误的是:从长期和全局而言,医患纠纷是可以避免的医患纠纷的防范1.三维立体告知包括:以上都是2.可能阻止医疗事故走向官司的行动中,最重要的是:解释和道歉3.以下属于医患纠纷防范旧观念的是:先考虑责任而非原因4.“明天的医生”的核心是: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5.医学人文的核心中,一个中心是指:患者树立良好的象1.根据刺猬效应,亲密距离为:小于0.45m2.高水平服务是:悦人悦己的享受3.提高医患之间信任度的方法有:以上都是4.以下关于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不整洁的衣着增加强迫症患者的抵触5.根据55387定律,决定人第一印象最重要的是:服饰外表语言性技巧1.以下应避免使用的是:消极暗示性语言2.以下关于称谓的叙述有误的是:初次见面时应直呼其名3.封闭式问题的目的为:获得对反确认4.开放式问题适用于:性格开朗、活泼、健谈、文化水平较高的患者5.以下关于指导的技巧有误的是:多主张、少建议行为性技巧1.面临死亡患者最初的心里特征是:否认期2.马斯洛需求层次中,最高的是:自我实现3.沟通的四大媒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是:听4.倾听层次中最高的是:设身处地5.共情的三部曲不包括:Feeling内容性技巧1.“三T”原则的内容不包括:提供有用的情况2.床旁首次沟通,护士在患者入院()要介绍医院及科室概况、住院须知:12小时内3.对于疑难、危重患者的沟通方法为:有患者的主管医生、主治医师和责任护士直接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正式沟通4.从患者获取时,应留意:以上都是5.我国每年约有()个新发癌病例:150万医患沟通的目的、意义与原则1.沟通的首位原则是:主动2.以下关于医患沟通的原则有误的是:尊重患者是沟通的前提,是医务人员起码的工作态度和行动准则之一3.医患关系的关键是:沟通4.医患沟通过程的第一步是:采集病史的过程5.以下关于医患沟通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有误的是:医患沟通有助于提高医疗作用医患沟通的理论基础1.强制医疗关系是指: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发生的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患者之间的强制诊疗关系2.医患法律关系中核心的因素是:医患双方基于医疗合同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而确定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3.当一个人真正确诊患某病时,尤其是肿瘤、癌症等预后不良的疾病,第一反应是:否认4.目前我国医生的职业特点是:风险高5.医学服务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服务对象的伤害是属于:无伤原则医患关系1.患者有自主选择到任何一家合法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服务是属于患者的:决定权2.关于医患关系的特殊性叙述有误的是:医患双方的目标不一致3.大多数慢性疾患、心理疾患的医患关系模式为:共同参与型4.以下属于医生特殊干涉全的是:强行隔离具有较强传染性的传染病人5.以下属于医生道德义务的是:从事科研研究、发展医学科学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1.“我理解你的心情”这句话体现的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策略中的:赞同原则2.人际关系建立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知晓阶段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体现的是人际交往中的:互利原则4.关于说谎的说法有误的是:会撒谎是人不成熟的一个标志5.关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的说法错误的是:不可批评别人沟通的时机1.以下一般属于患者的心态是:医疗费用不能太高2.一般来说,医患沟通最为重要的时机是:患者住院时和医务人员接诊时3.下列关于医务人员选择最佳沟通时机的注意事项有误的是:谈话环境应开放、舒适4.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必须与患者进行正式沟通:3天内5.急诊患者入院后,责任医师应在患者入院后()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正式沟通:2小时内沟通的方法1.最重要的非语言沟通方式是:目光2.非语言沟通的首要功能是:情感表达3.口头语言沟通的优点为:信息反馈较快4.书面语言沟通的优点不包括:较口头语言更为及时、简便5.以下关于书面语言沟通的说法有误的是:书面沟通过程中最重要的目的是让病人签字沟通参与者1.医患沟通的参与者是:医院参加医疗活动的“全体人员”和与患者有关的“全体人员”2.广义的医患关系是属于:社会伦理关系3.聆听的层次中最高的是:设身处地的聆听4.给予反馈有误的是:要具有判断性5.医患沟通的主动方为:医生沟通的内容1.当一个人真正确诊患某病时,尤其是肿瘤、癌症等预后不良的疾病,第一反应是:否认2.目前我国医生的职业特点是:风险高3.强制医疗关系是指: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发生的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患者之间的强制诊疗关系4.医患法律关系中核心的因素是:医患双方基于医疗合同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而确定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5.医学服务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服务对象的伤害是属于:无伤原则沟通的环境1.医院病室冬季适宜的温度一般为:18-22°c2.医院外环境是:医院所在地区的交通状况和卫生状况3.医院环境的优化目标的第一需要是:安全4.关于医院环境叙述有误的是:医护人员只需关注病人的各种信息和数据即可5.医院病室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60%特殊场景沟通1.临终患者的沟通中,接受期患者的沟通方法是:应允患者自己安静的呆着,给患者一个自己的空间和时间2.以下关于医学教学中医患沟通的叙述有误的是:医学教学无需征得患者的同意3.临终患者是指生命预期在()的患者:6个月以内4.以下关于急诊工作特点正确的是:矛盾突出、尖锐5.临终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要求不包括:怜悯专科沟通1.妇产科患者身心特点正确的是:怕到男医生处就诊2.肿瘤可医患沟通措施有误的是:强调本学科的治疗,贬低同行的治疗3.患者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恐惧原因通常不包括:花费高4.循环系统疾病中抑郁发生率最高的是:心肌梗死5.一般患者住院()焦虑、恐惧程度最高:24小时内医际沟通1.和谐有效的医际沟通对()有积极作用:以上都是2.临床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简称:MDT3.医际沟通不包括:医患间沟通4.不同专科间沟通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出现问题,主动承担责任5.在治疗过程中,医际沟通应以()为中心:病人。
医患沟通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医患沟通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一、医患关系1.关于医患关系的特殊性叙述有误的是:D2.大多数慢性疾患、心理疾患的医患关系模式为:C3.以下属于医生特殊干涉权的是:D4.以下属于医生道德义务的是:C5.患者有权自主选择到任何一家合法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服务是属于患者的:B二、医患沟通的理论基础1.当一个人真正确诊患某病时,尤其是肿瘤、癌症等预后不良的疾病,第一反应是:A2.目前我国医生的职业特点是:B3.医学服务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服务对象的伤害是属于:B4.医患法律关系中最核心的因素是D:5.强制医疗关系是指:C三、沟通参与者1.医患沟通的参与者是:C2.广义的医患关系是属于:A3.医患沟通的主动方为:A4.给予反馈有误的是:C5.聆听的层次中最高的是:D四、沟通的时机1.以下一般属于患者的心态的是:C2.一般来说,医患沟通最为重要的时机是:A3.急诊患者入院后,责任医师应在患者入院后()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正式沟通:B4.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必须与患者进行正式沟通:B5.下列关于医务人员选择最佳的沟通时机的注意事项有误的是:A五、沟通的内容1.对患者造成无意伤害的主要原因是:D2.医患沟通的医学标准化内容(SBAR)中的B包括:B3.以下不属于医患沟通程式内容的是:D4.以下不宜进行集体沟通的是:C5.以下关于非医学沟通的叙述有误的是:C六:沟通的方法1.口头语言沟通的优点为C2.以下关于书面语言沟通的说法有误的是D3.书面语言沟通的优点不包括D4.非语言沟通的首要功能是A5.最重要的非语言沟通方式是:B2.医院病室冬季适宜的温度一般为:C3.医院病室适宜的相对湿度为:C4.医院环境的优化目标的第一需要是:B5.关于医院环境的叙述有误的是:C八:内容性技巧1.“三T”原则的内容不包括:C2.对于疑难、危重患者的沟通方法为:B3.床旁首次沟通,护士在患者入院()要介绍医院及科室概况、住院须知:C4.我国每年约有()个新发癌病例:C5.从患者获取时,应留意:D九:.行为性技巧1.沟通的四大媒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是:A2.倾听的层次中最高的是:D3、共情的三部曲不包括:C4、马斯洛需求层次中,最高的是:D5.面临死亡患者最初的心理特征是:B十:语言性技巧1.封闭式问题的目的为:D2.开放式问题适用于:B3.以下关于指导的技巧有误的是:A4.以下关于称谓的叙述有误的是:B5.以下应避免使用的是:C、十一:医患纠纷的成因1.以下属于非医源性医患纠纷的是:D2.()是指因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故意或过失而对就医患者造成身体上或精神上的损害结果:B3.以下关于医患纠纷特点叙述有误的是:D4.以下关于医患关系现状叙述有误的是:B5.以下关于形成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中有误的是:D十二:医患纠纷的防范1.以下属于医患纠纷防范旧观念的是A2.明天的医生”的核心是:D3.医学人文的核心中,一个中心是指:B4.三维立体告知包括:D5.可能阻止医疗事故走向官司的行动中,最重要的是:A妇产医院医患沟通试题答案一、填空(每题10分,共30分)1、加强医患沟通的目的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患沟通与交流》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公共事业管理 医疗服务管理 专业使用)

《医患沟通与交流》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公共事业管理(医疗服务管理)专业使用)Ⅰ前言医学是为人、为社会而纯在的,为了完善医学的整体结构、优化医学实践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实践能力、构建新型医患关系、推进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型,顺应医患现实的需要,遵循临床医学经验性和循证性的规律,“医患沟通”科学探索其作为医学实践的思维模式与行为准则,并把医学专业和技能与人文知识融合应用。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公共事业管理(医疗服务管理)专业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 18学时,均为理论课。
四教材:《医患沟通》,人民卫生出版社,王锦帆,尹梅,1版,2016年。
II 正文第一章医患沟通导论一教学目的本章是整个课程的总纲,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医患沟通的内涵;认识医患沟通学的理念、宗旨、性质及任务;熟悉医患沟通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领会医患沟通学与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关系;把握医患沟通学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对医患沟通的学习产生初步兴趣。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医患沟通的含义及医患沟通学的意义、宗旨与理念。
(二)熟悉医患沟通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学科关系。
(三)了解医患沟通学与医学教育的关系、国内外医患沟通现状。
三教学内容(一)医患沟通的定义、医患沟通学的意义、宗旨与理念(二)医患沟通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三)医患沟通学的学科关系(四)医学教育中的医患沟通(五)国内外医患沟通(自学)第二章医患沟通基础一教学目的本章阐明医学中的人文内涵,重视医学人文修养;理解医患关系及变化趋势,理解医患双方的需求;学习医患沟通的伦理学基础,掌握医患沟通的伦理原则;学习医患沟通的心理学基础,掌握心理学与医患沟通的关系;学习医事法律基础,掌握医事法在医学实践中的作用;学习人际沟通的基本原理,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医患沟通主要理论基础

医患沟通学第三章医患沟通主要理论基础掌握伦理与道德的基本含义;伦理学的性质和任务、医学与伦理的关系;医患关系的伦理特征,伦理道德在医患沟通中的地位和作用;医患沟通的伦理原则心理学的含义及与医患沟通的关系;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躯体疾病名思义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理”,即:“人伦之理”、“做人之理”。
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曾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说”,实际上就是阐述了处理人与人之间五种主要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道德(morality)最基本的含义就是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道”本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德”是指人们懂得了“道”,“内得于已,外施于人”,即:使自己有所得,给别人带来好处。
“德”字之形,就有“两人”相处,从“直”从“心”,把“心”放正的意味。
“伦理”和“道德”是内涵相通、词义相近的两个概念,差别只在于人们日常使用中,对道德的理解是侧重于个体行为和道德实践,而对伦理的解释偏向于社会公理和道德理论。
所以,通常把以道德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叫做伦理学。
早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BC.384-322)时期伦理学就创立起来了。
2.伦理学的性质和任务(1)伦理学是一门理论学科:伦理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道德学说。
属于哲学学科的范畴。
它主要研究道德的起源、本质、结构、发展规律;研究道德的原则、规范和范畴;研究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等,由此而形成义务论、美德论、人道论、价值论、功利论、正义论等一系列道德理论。
义务论强调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重视道德自律和无私奉献;美德论崇尚个人的品所以伦理学是面向现实的一门学科,它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又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关系到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安身立命和修身养性。
3.医学与伦理的关系医学是真、善、美的统一。
医学的“真”,体现于它的科学性。
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必须建立在对疾病与健康正确认识、正确治疗的基础上;医学的“美”体现在它的艺术性,医学不仅维护和塑造人体美,而且要求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体现人文情怀,注重个性特征,因人、因病、因地、因时施治,讲求服务的艺术;医学的“善”就是它所具有的“道德性”,医学是最能体现道德性和人文精神的学科之一。
医患沟通的理论基础

医患沟通的理论基础摘要:当今社会,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医学水平的提高,医患关系反而愈加紧张,医患矛盾加剧。
沟通,作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作为社会活动的基础,在不起眼的同时却有巨大的作用,医患沟通是处理医患关系的重要方式。
伦理、人文、社会,是医学不可分割的属性,也是医患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靠这些,医患沟通将成为现代医学模式中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沟通,伦理,医患关系,医患沟通方式1沟通的重要性1.1人离不开沟通沟通,又可称为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在生活与工作中,沟通是必须的,如若人类没有沟通,很多事情也无法达成一致。
自然界有三大基石: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人也是自然界的一员,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就是沟通与交流。
所以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时自然进化的产物,是人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交流沟通是人类行为的基础;而且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彼此不同的心理、习惯、思维方式,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那么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将会变得一团糟。
所以,人离不开沟通。
1.2民族与国家交流与沟通,不仅对于每个人来说有很大意义,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也有重要的意义。
有句话说得好: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相互交换,彼此就有两个思想。
人与人之间尚且如此,那么不同文化的交流,不同文明的碰撞,将会擦出进步的火花!古蜀国曾经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三星堆文化驰名世界,然而由于其自守于四川盆地,与其它国家交流稀少、停滞不前,最终成为秦国扩张的牺牲品。
位于中东的阿拉伯人在历史上建立过经济军事都强大的国家,也创造出著名的伊斯兰文明,这与其身处东西方交流的的桥梁地区——中东是密不可分的。
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阿拉伯人为自己,也为东西方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沟通,真的无处不在。
1.3社会层面的意义交流和沟通还是促进社会进步的良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飞速进步,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医患沟通主要理论基础第4节沟通基本原理

医学ppt
23
焦点式提问
比如“和以前用过的药相比,效果差别大吗?” “头疼、肚疼是吧?那么,先说说头疼吧。”
特点:更加明确患者述说的内容,需要按照时 间点或症状点来提问。
医学ppt
24
案例
患者:3岁、女孩。感冒发烧,母亲陪 同来医院就诊。
寓言故事:三樽金像
邻国进贡重量一样的三樽金像,哪樽最有价值? 老臣的办法:用稻草插入金像的耳朵,结果是:
第一樽金像,稻草从左耳进去右耳出来; 第二樽金像,稻草从左耳进去嘴巴出来; 第三樽金像,稻草从左耳进去掉入肚中。
医学ppt
33
倾听者禁忌
•用心不专; •急于发言; •排斥异议; •心理定势; •厌倦; •消极的身体语言。
药师
倾听 理解
表达
专业知识
语言与 非语言
沟通技巧 医学ppt
表达
倾听 理解
患者
配合的书面资料 12
药患沟通目的
建立良好 药患关系
指导患者 用药
收集患者 的信息
医学ppt
13
药师与患者沟通障碍
气质性格方面 情感(喜怒哀乐等) 心里的动摇感(不安、不信任) 个性 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患
身体机能方面
听觉视觉有损伤
医学ppt
35
积极倾听的两个要素
•反映患者的感情 •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
医学ppt
36
反映患者的感情
案例1: 患者:肩膀疼得很厉害……(碰到这样小声嘀咕的患者) 药师:哦,肩膀很疼?肯定很不舒服吧…… 药师表现出和患者一样的情感。
案例2: 对于焦躁不安,不停地看表的患者: 药师:您很着急吧,您的药马上就可以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患沟通学第三章医患沟通主要理论根底掌握伦理与道德的根本含义;伦理学的性质和任务、医学与伦理的关系;医患关系的伦理特征,伦理道德在医患沟通中的地位和作用;医患沟通的伦理原那么心理学的含义及与医患沟通的关系;医学心理学的根本知识,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改变及意义;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医事法的概念、特征、内容及表现形式;医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医事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种类;医事法律中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医事法的理论意义及在医患沟通中作用沟通的概念,熟悉沟通的根本形式、层次、常见类型;沟通的要素、作用;沟通的成功要素;人际沟通的根本原那么熟悉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社会心理学的含义与主要内容;医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医患沟通的伦理学根底医患沟通是协调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医患关系作为医疗过程中人们之间最根本的关系,首先具有普遍的伦理特征,因此成为医学伦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医患沟通必先以伦理道德为根底,才具有正当合理性,伦理道德不仅为医患沟通确立价值导向,而且也为其提供行为标准和准那么。
一、伦理学的一般概述1.伦理与道德的根本含义要理解什么是伦理学,首先必须弄清伦理和道德的概念。
伦理〔ethics〕一词包含了“伦〞和“理〞,“伦〞,即人伦,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意为事理、道理、规那么,“伦理〞顾名思义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理〞,即:“人伦之理〞、“做人之理〞。
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曾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说〞,实际上就是阐述了处理人与人之间五种主要关系的根本行为准那么。
道德(morality)最根本的含义就是调整人们之间互相关系的行为标准。
“道〞本指事物运动变化开展的规律,“德〞是指人们懂得了“道〞,“内得于已,外施于人〞,即:使自己有所得,给别人带来好处。
“德〞字之形,就有“两人〞相处,从“直〞从“心〞,把“心〞放正的意味。
“伦理〞和“道德〞是内涵相通、词义相近的两个概念,差异只在于人们日常使用中,对道德的理解是侧重于个体行为和道德理论,而对伦理的解释偏向于社会公理和道德理论。
所以,通常把以道德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叫做伦理学。
早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BC.384-322〕时期伦理学就创立起来了。
2.伦理学的性质和任务〔1〕伦理学是一门理论学科:伦理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道德学说。
属于哲学学科的范畴。
它主要研究道德的起源、本质、构造、开展规律;研究道德的原那么、标准和范畴;研究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等,由此而形成义务论、美德论、人道论、价值论、功利论、正义论等一系列道德理论。
义务论强调个人对别人和社会的责任,重视道德自律和无私奉献;美德论崇尚个人的品德完美,倡导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人道论主张“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维护人的尊严,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争取人的解放,求得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开展;功利论强调以人们的功利效果作为道德价值根底和根本标准,追求最大多数人的幸福;正义论要求公平、公正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合情合理分配社会资源。
尽管由于意识形态的缘故,伦理学说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相貌,但伦理学不变的宗旨是寻求“善〞的理论,寻求人生的幸福。
〔2〕伦理学是一门标准学科:伦理学的宗旨是为人们提供一种行为标准的框架,借以答复何为正当行为或应当怎样行动的问题。
这种道德行为标准,不同于法律等社会行为标准,它不是依靠强迫力量所维系和推行,而是强调内心的自觉、内在的信仰和主体的自律,因此它是一种较为深化、较为高层次的行为标准。
弗兰西斯培根说:“伦理使人庄重〞,人们遵从道德标准行事,就能提升人格境界,净化心灵世界,脱离低级兴趣。
由于道德现象是人类社会普遍的、永久存在的现象,只要有人与人的关系存在,只要一个人的行为涉及别人和社会的利益,就存在道德问题和道德现象。
因此道德标准无人不需,无事不有,无时不在,它浸透于人们日常生活、公共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形成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婚姻道德、政治道德等庞大的标准体系,构成伦理学的主体局部,凝集成诸如仁慈、老实、自尊、智慧、节制、英勇、公正、宽容等为人类所共识的根本德目。
〔3〕伦理学是一门价值学科:伦理学的宗旨是为人类造福,为人类谋利益,因此伦理学在整个人文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通过扬善抑恶的特殊功能,起着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维护正常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秩序,促进个人全面开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
〔4〕伦理学是一门理论学科:伦理学的研究绝不满足于在理性的范围内说明人的行为的正当性,更重要的是为人的行为理论提供指导,教导人们践履道德标准,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所以伦理学是面向现实的一门学科,它来源于人们的社会理论,又指导人们的社会理论,关系到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安身立命和修身养性。
3.医学与伦理的关系医学是真、善、美的统一。
医学的“真〞,表达于它的科学性。
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必须建立在对疾病与安康正确认识、正确治疗的根底上;医学的“美〞表达在它的艺术性,医学不仅维护和塑造人体美,而且要求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表达人文情怀,注重个性特征,因人、因病、因地、因时施治,讲求效劳的艺术;医学的“善〞就是它所具有的“道德性〞,医学是最能表达道德性和人文精神的学科之一。
医学的道德性集中表达在医德之中,医德作为医学职业道德首先表达在医学的性质、任务和目的中。
医学生誓言开宗明义地宣告:“安康所系,性命相托。
〞医学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死安危和切身利益;救死扶伤,助人为乐,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充满人道主义的伦理精神;现代医学的目的不仅要求防病治病,延年益寿,更强调进步生命质量,优化生存环境,增进身心安康,把医学造福人类的理想上升到新的境界。
其次,医学的道德性还表达在医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整个过程和全部活动中,表达在医务人员个人的思想、行为、态度、作风、品格之中。
不讲道德的医学,人类是无法承受的,“没有医学伦理学,医生就会变成没有人性的技术员、知识的传播者、修理器官的匠人或者无知的暴君〞〔?西塞尔内科学?17版前言〕。
在医学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医德的思想源源流长,医德的华章灿假设星辰,医德的风范千古传颂。
仁爱救人,一视同仁,清正廉洁,严谨务实,精益求精,医道互敬,关心病人,是中外医学道德的优良传统。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誓言?、我国古代医圣孙思邈的?大医精成论?,以及当代一系列国际医德法典――?日内瓦宣言?、?国际医德守那么?、?国际护士守那么?等,是医务界庄重的医德承诺;扁鹊、华佗、李时珍、巴士德、白求恩、李月华、赵雪芳、吴登云等,是医务工作者追崇的道德楷模。
医学因为其“伦理性〞而获得崇高的声誉和地位,伦理道德指引医学安康开展的道路,架设医学通往将来的桥梁。
在当前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社会背景下,医学又面临新的道德挑战。
市场规律的作用,在强化人们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利益意识、人才意识、等价交换意识的同时,也容易助长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意识和行为。
高新医学技术的开展,如器官移植、基因技术、人工生殖技术及大量先进仪器设备的临床应用,一方面大大进步了疾病诊疗的精度、速度,为人类造福;另一方面又给人们带来诸多忧虑、困惑和不安,如医患关系物化、医疗高消费、家庭婚姻形式嬗变、人伦关系紊乱、人体器官商品化等,所有这一切常常使伦理道德陷于两难境地。
时代呼唤伦理道德走出重围,呼唤为正确处理医者利益和患者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技术利益和人类利益、当代人的利益和子孙万代的利益指点迷津。
二、伦理道德在医患沟通中的地位和作用1.医患关系的伦理特征自从医学作为一种职业活动形成以来,就存在医生与患者的关系。
这种关系包含着伦理的、心理的、法律的、技术的、经济的种种属性。
但它首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的处理涉及生死攸关的责任问题,因此医患伦理关系是医患关系最根本、最普遍的内涵。
这种伦理关系的根本特征是:〔1〕具有一致性和相容性:首先,医患双方的目的是一致的,患者求医,医生施治,都是为了治愈疾病,恢复和维护安康,医患双方是为了恢复、维护、增进安康而走到一起来的。
其次,医患双方的利益是互相依存的,医患双方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都必须通过对方获取价值的满足,即医生运用自身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为患者解除疾苦,实现自身价值,患者也在此过程中满足了自身的安康的需求。
没有患者,医者的价值无从表达;没有医者,患者的安康难以自保,医患双方共同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再次,医疗的过程是医患双方互动、互利、互补、互助的过程,只有彼此信任,互相合作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2〕具有不平衡性和矛盾性:虽说医患双方的人格是平等的,患者对于医疗也有一定的参与权、自主权,但是,由于医务人员职业的权威性、技术的专业性,使其往往处于主导的、支配的、决定的地位;而患者总是处于被动的、依赖的、受人操纵的地位,遂使得双方地位不平衡。
再加上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各自对对方的期待不同、各人的价值观、生活阅历、认知态度也有差异,医患之间常常会出现隔膜、矛盾、冲突甚至纠纷,这就需要彼此加强沟通,并在沟通的过程中用道德标准等加以调解。
2.伦理道德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医患沟通是协调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医患关系的伦理性质,决定了伦理道德在医患沟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伦理道德奠定医患沟通的思想根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们的行为总要受到目的和动机的支配,医患沟通必要性的前提首先存在一个“为什么〞的问题。
是从病人的利益出发,为了更好地进步医疗质量,加强医患合作,达成互相共识而行医患沟通;还是出于私利的计算,为了唬弄病人或推卸责任而与病人交流,这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前者是符合道德的,后者有违道德。
人们是否从道德的愿望出发施行沟通,其情形、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正心才有诚意,“诚于中而行于外〞,医患沟通的前提是彼此双方的诚意,尤其是医者对患者利益的忠诚,因为患者处于“求医〞,被支配、遭受疾病折磨的弱势地位。
举例而言,出了医疗事故过失,医方希望通过沟通获得患者或患方的谅解,但假设医方一味遮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能向患者作出负责的解释,医患双方就难以达成共识。
当然假设患方不讲道德,企图敲诈讹诈,医患双方也不可能有效沟通。
如今许多的医患纠纷最后诉诸法律,与先前的沟通缺乏道德根底不无关系,值得反思。
〔2〕伦理道德创设医患沟通的良好气氛:医德是调整医患关系、医务人员互相关系以及医务人员与社会关系的行为标准,涉及医务人员的心理、意识情感、态度、作风、行为、意志、信念等一系列问题。
医患沟通包含了医患之间认知沟通、情感沟通、行为沟通以及语言的、非语言的沟通。
医务人员坚持病人至上的医德观,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全面理解和掌握病人的疾病状况、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家庭文化背景、社会经历,就能贴近病人,有的放矢实现良好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