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更新区的控规编制_以宁波江北核心区控规为例_熊璐

合集下载

“城市双修”背景下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思考

“城市双修”背景下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思考

“城市双修”背景下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思考摘要: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是城市管理最直接和最主要的依据,在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指导着城市的建设。

以往的老城区控规的编制往往迫于政策要求和政治任务,编制完成的控规深度参差不齐。

同时老城区存在着现状空间复杂,用地权属杂乱,城市更新无规律等因素加大了老城区控规编制和实施难度。

城市双修背景下,对于老城区建设的指导,老城区控规与城市双修规划的结合为老城有机更新带来新的规划思路。

关键词:城市双修;可实施性;问题导向;思路转型1、引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经历了粗放型突飞猛进的发展历程,城市新区扩张和老城发展缓慢成为我国近年来城市发展的普遍现象。

然而快速的城市膨胀,也带来了诸多“城市病”。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央将“双修”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主要任务,存量规划和减量规划受到更多关注。

笔者之前参与多个县城老城区控规的编制,同时也在对其动态维护中,存在着规划和实施之间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有县城管理局限性和规划编制本身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双修”背景下,针对老城控规编制需要更加重视问题导向和思路创新。

2、城市双修与控规"城市双修"是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强调“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指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用更新织补的理念,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1]。

控规作为城市建设管控的直接法定手段,控规的一成不变让其丧失了指导城市建设的作用,或者说控规动态维护,造成不间断的变更控规,甚至突破控规的强制性内容。

城市双修的出现,促进了各类城市规划编制转变思路。

3、宝昌镇老城区工作情况简介1)项目概况太仆寺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最南端,距离周边省会城市和地区中心城市的空间距离均在150-350公里范围内,交通区位条件较好。

115.面向多元参与主体的旧城更新规划编制探索——以宁波市庄市老街更新改造规划为例

115.面向多元参与主体的旧城更新规划编制探索——以宁波市庄市老街更新改造规划为例

面向多元参与主体的旧城更新规划编制探索——以宁波市庄市老街更新改造规划为例陆晓喻,翁晓龙,房静坤摘要:新时期,社会公众日益关注城市发展,改造更新主体趋向多元化,带来了旧城更新范式的转变,由以往政府一元决策转向多方参与协作。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宁波市庄市老街更新改造规划为例,探索多元主体参与下旧城更新规划编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厘清更新主体诉求基础上,阐述了更新路径、更新方式的转变以及更新导则的编制等内容。

关键词:多元主体,旧城更新,更新方式,导则控制1、引言随着社会经济转型,近年来许多城市着眼点从“增量型”规划逐步转为“存量型”规划,更加注重旧城更新。

然而,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以及多元博弈的利益格局下,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改造更新中,旧城更新对象日益复杂、改造更新主体趋向多元化。

既往政府一元决策主导、实现城市发展终极蓝图式的规划编制思路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纵观国内外旧城更新的发展脉络可见,西方从1980年代末开始,伴随着对城市更新的理解更加深入,认识到城市更新需要解决多样性需求,加之其牵涉面广、高成本的特点,政府一方无法实现,私人与非营利机构等非政府组织,被纳入城市更新的参与主体,政府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在城市更新中给予政策与财政支持,规划理论转向协作和沟通。

我国旧城更新中单一主体(政府或开发商)负责的项目居多,但近年来不断出现民间力量参与、通过渐进式小规模更新方式取得成功的案例,如上海田子坊、广州恩宁路、苏州平江路等。

此外,深圳市也在旧城更新的开发实施机制上做了一定的探索,建立了以城市更新单元为核心的规划编制制度,规划过程强调公众参与和利益协调,全程式地沟通与协作,促进规划意图和社会各方诉求的有机对接。

可以看到,与西方类似,随着我国城市逐渐从外延式扩张走向内涵式发展,社会公众日益关注城市发展的规划和决策,多元主体参与下的旧城更新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2、多元化主体需求下的旧城更新范式的转变2.1从精英思维转向协作式规划传统旧城更新往往建立在精英价值取向下,自上而下、由政府单向驱动的规划,对居民利益、社区利益较少考虑。

在地文化视角下的老城片区更新策略研究——以宁波市狮子街片区为例

在地文化视角下的老城片区更新策略研究——以宁波市狮子街片区为例

在地文化视角下的老城片区更新策略研究——以宁波市狮子
街片区为例
张雯洁;何燕羽;韩建华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23()1
【摘要】存量时代下,城市更新和街道活力再生成为政府和民众的焦点。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的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也使城市文化价值日益彰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
的触媒。

老城更新作为城市更新形式之一,不仅要物质更新,更重要的是文化复兴,才能展现老城特有的面貌。

文章以宁波市狮子街片区更新为例,挖掘本片区的历史、
街巷名人和商业业态,并从地域归属、老楼新生、特色场景、文商活力四大策略出
发提出本片区特色的更新方案,以期赋予时尚理念,恢复昔日老城活力。

【总页数】4页(P157-160)
【作者】张雯洁;何燕羽;韩建华
【作者单位】宁波工程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宁波市城乡建设发展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类型学视角下的老城区保护与更新探索——以陕西省彬县老城开元寺片区规划为例
2.存量盘活视野下的城市中心区更新策略研究——以宁波市大梁街片区为例
3.
存量盘活视野下的城市中心区更新策略研究*--以宁波市大梁街片区为例4.城市文
化资本导向下的老城更新策略研究——以桂林市古南门片区为例5.自力更生:三四线城市老城区更新策略研究--以四川省乐山市老城片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城控规到底控什么?——以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老城控规到底控什么?——以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老城控规到底控什么?——以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沈洁;郑晓华;王青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
【年(卷),期】2013(037)009
【摘要】结合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探讨老城控规的核心控制内容.从居住人口总量、历史文化的保护、公共资源的标准化和均等化、建筑高度和开发量的控制等几个方面,分析老城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规划应对策略.
【总页数】6页(P88-93)
【作者】沈洁;郑晓华;王青
【作者单位】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地区规划所;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地区规划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1+4
【相关文献】
1.都市郊县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探讨——以江浦街道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J], 李遴;钱为佳
2.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老城地区活态保护与更新——以广西宾阳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J], 高畅;夏青
3.资源保护与特色彰显的老城更新与提升规划——以南京市高淳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J], 孔宁
4.历史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初步探讨——以张掖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J], 赵康;邢海涛
5.城市老城改造更新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安康市老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 段炼孺[1];徐丛明[2];王佳[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宁波市江北区及其甬江街道等4个街道(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宁波市江北区及其甬江街道等4个街道(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宁波市江北区及其甬江街道等4个街道(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3.01•【字号】浙政函〔2018〕28号•【施行日期】2018.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土地资源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宁波市江北区及其甬江街道等4个街道(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浙政函〔2018〕28号宁波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要求审批宁波市江北区及其甬江等4个街道(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4调整完善版)的请示》(甬政〔2018〕3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调整完善后的宁波市江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甬江街道、庄桥街道、洪塘街道、慈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上均为2006—2020年、2014调整完善版,以下简称各《总体规划》)。

二、宁波市江北区必须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优先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安排各类用地,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

到2020年,宁波市江北区耕地保有量不少于5734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3747公顷,标准农田面积不少于2153公顷。

三、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原则同意到2020年宁波市江北区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0140公顷以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360公顷以内。

其中,报省政府审批的规划范围为135.86平方公里,到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控制范围为13.43平方公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004公顷以内,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33公顷以内。

四、切实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宁波市江北区土地利用要以调整、改造、挖潜为主,建设用地扩展应优先利用闲置地、空闲地及未利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促进各项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积极探索以增量撬动存量新机制。

到2020年,宁波市江北区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40平方米以内,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用地量控制在12平方米以内。

宁波市江北核心区(JB01)控制性详细

宁波市江北核心区(JB01)控制性详细

宁波市江北核心区(JB01)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文件01、总则1.1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深化《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进一步协调、整合江北核心区现有的各类规划,进而指导下阶段的规划和管理,使本区的建设更为切合“中提升”发展战略的有关要求,达到完善城市核心区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加强城市中心集聚力,提升城市建设品位的目的。

1.2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2)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4)《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7.10;(5)《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6)《宁波市江北核心区及甬江东岸详细规划》;(7)各类专项(专业)规划;(8)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的其它法律法规;(9)其他相关的标准规范及规划文件等。

1.3规划范围宁波市江北核心区位于城市中心,东、南、西以甬江、余姚江为界,北至通途路,规划面积约为2.7平方公里。

1.4规划期限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与《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保持一致,规划基准年为2006年。

1.5规划成果本规划成果包括文本、说明书、图纸、图则四部分。

经批准后的文本、图则,应作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管理和指导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依据。

1.6法律效力本规划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本规划由宁波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1.7其他规定技术管理文件中相关规划内容的实施应遵守《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

02、功能定位、控制规模和规划结构2.1功能定位通过对现状、区位、历史、城市CBD功能组成和原有规划的分析,规划将本区定位为宁波城市核心滨水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展现东方商埠历史韵味和创新特色的标志地段。

具体功能策略:以总部办公辐射带动,以历史文化凸现特色,以商业娱乐彰显活力,以宜居环境集聚人气,以生态绿化提升品质。

宁波市规划编制成果的规范化应用

宁波市规划编制成果的规范化应用

宁波市规划编制成果的规范化应用
朱清苗;文学东
【期刊名称】《城市勘测》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基于规划成果数据在规划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分析了规划成果数据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宁波市地方实践探讨规划成果数据的有效管理途径.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规划成果数据规范化建库管理,为规划审批工作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总页数】3页(P55-57)
【作者】朱清苗;文学东
【作者单位】宁波市规划与地理信息中心,浙江,宁波,315041;宁波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浙江,宁波,315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8
【相关文献】
1.利用遥感监测成果辅助城市规划管理应用研究——以石家庄市城市规划管理应用遥感监测成果为例 [J], 汪波;龚威平;王海平;房媛;邢哲
2.对宁波城市规划编制梳理的思考 [J], 杨斌;罗明
3.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规划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J],
4.宁波市规划区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科技成果通过鉴定——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 [J], 顾开建
5.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新一轮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旧城更新区的控规编制——以宁波江北核心区控规为例

旧城更新区的控规编制——以宁波江北核心区控规为例
【 图 分 类 号 】T 9 4 中 U 8


王雨松
XI ONG Lu;W AN G Yu o s ng
【 要 】 旧城 区的 形 成 是 历 史 演 进 的 产 物 ,是 城 市 人 文 积 摘 淀 的场 所 。 旧城 更 新 是 一 个 复 杂 的 系统 工 程 ,它 包含 用地
功 能转 换 、 基础 设 施 更 新 、历 史 文 脉 保 护 、环 境 改 善 等诸
2 项 目背景分析
宁 波城 市 核 心 由甬 江 、余 姚 江 、奉 化 江 三 江 汇 聚 而
ABSTRACT: i p p rwi h e uaoy d ti dp a f Ths a e, t terg ltr eal lno h e
Ja g e e ta r ao n b i s a x mp e d s u s s i n b ic n r l e fNi g o c t a n e a l, ic s e a y
旧城 更新 区的控规编 制
— —
以宁波江北核心 区控规为例
REGUL T0RY DET L AN F RMUL Tl A AI ED PL O A ON OF REGENERA TED ARE OF OL NNER CI Y: A D I T A CASE ST UDY OF REGUL T A ORY DE AI E AN OF J ANGBEI T L D PL I CENT RALARE NGB A I NI N O
dea ldpln; t ie a poit n f r ulton n si o m ai
1 引言
二 萍 皿 冈 空 {浩茹量
旧城 是 指 城 市 建 成 区 中 某 些 经 济 衰 退 房 屋 年 久 残 旧 市 政 设 施 落 后 、 居 住 质 量 较 差 的 地 区 。 为 了 使 其 恢 复

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及重点片区控规修编

 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及重点片区控规修编

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及重点片区控规修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城市规划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如今,城市的建设不再只是为了满足居民住房需求,更需要从全局、长远的角度出发,考虑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中心城区的详细规划整合及重点片区控规修编,正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详细规划整合城市发展需要有一个长远规划,并且需要随着城市发展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详细规划整合就是指通过对城市详细规划进行全面梳理、认真研究和分析,制定出全面、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

中心城区详细规划整合的核心是要理性分析城市现状,挖掘潜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这关乎城市后期的大规模建设和改造,因此需要在规划过程中,广泛吸纳各界的建议和意见,形成多方合力。

同时,详细规划整合也有利于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的整体协调发展。

二、重点片区控规修编重点片区控规修编是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对于一些关键区域的规划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城市的发展顺利进行。

这些重点片区通常包括城市的主要商业中心、工业园区和旅游区域等。

重点片区控规修编的目的是要规范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的质量和标准,营造优良的城市环境。

同时,控规修编还有助于打造城市的特色,促进城市的品牌建设,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控规修编与城市发展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显然需要更加完备和科学的规划,以确保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

控规修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不断的调整,才能使城市发展顺利进行,避免出现浪费、不合理和混乱的情况。

城市规划需要有一套严谨的指导制度,需要通过政府的监督和引导进行合理划分和分配。

控规修编正是为了使城市规划更加明确,将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明确地呈现给政府和公众。

总的来说,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及重点片区控规修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举措。

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才能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促进城市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

收缩城市视角下的城市更新规划路径——以宁波市镇海老城地区更新

收缩城市视角下的城市更新规划路径——以宁波市镇海老城地区更新

2017年5月下【规划设计】住宅与房地产收缩城市视角下的城市更新规划路径——以宁波市镇海老城地区更新规划为例翁晓龙(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 200092)摘 要:文章以宁波市镇海区镇海老城为样本,通过对收缩城市基本概念的解读,界定出镇海老城出现城市收缩的现象,并进行收缩原因的深层次分析。

通过国际案例应对收缩城市的经验比较分析,总结出在城市更新规划中应对收缩城市的空间策略。

在镇海老城招宝山街道板块的规划实践中将空间策略进行应用。

关键词:收缩城市;空间策略;城市更新;活力增长点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7)05-0165-0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步入新的阶段,中国的部分城市显现出收缩的现象,收缩城市这一主题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关于收缩城市的界定国内学界目前尚无统一定论,大多数学者将人口流失作为评判收缩城市的标准。

涉及到人口流失的衡量标准上,根据德国学者Olswalt 的研究,收缩城市是已经暂时或失去了大量居民的城市,收缩城市人口流失的数量应占总人口至少10%,或年均人口流失率大于1%。

而另一位德国学者Wiechman则认为,收缩城市是人口数量一万人以上的聚居区,由于经历某种结构性的经济危机,导致这一地区的人口流失超过两年以上。

目前学界对收缩城市的研究已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成果,其研究主题主要聚焦于收缩城市的理论框架、针对国外某一收缩城市的案例研究、国外多个收缩城市之间的比较研究、全国收缩城市或单一样本城市的定量分析研究等方面,而在收缩城市的对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可以直接指导城市规划实践的内容更是不多。

笔者近些年在宁波市镇海区接触了一些城市更新项目,当地政府面临的问题在于产业转型下的城市发展停滞或局部衰退,而这种问题的征兆则是表现为社区的老龄化和人口的流失。

因此,本文结合镇海区城市更新改造的一系列实践,试图从收缩城市的视角下提出城市更新规划的路径。

收缩城市视角下的城市更新规划路径—— 以宁波市镇海老城地区更新规划为例

收缩城市视角下的城市更新规划路径—— 以宁波市镇海老城地区更新规划为例

收缩城市视角下的城市更新规划路径——以宁波市镇海老城
地区更新规划为例
翁晓龙
【期刊名称】《住宅与房地产》
【年(卷),期】2017(000)015
【摘要】文章以宁波市镇海区镇海老城为样本,通过对收缩城市基本概念的解读,界定出镇海老城出现城市收缩的现象,并进行rn收缩原因的深层次分析。

通过国际案例应对收缩城市的经验比较分析,总结出在城市更新规划中应对收缩城市的空间策略。

在镇rn海老城招宝山街道板块的规划实践中将空间策略进行应用。

【总页数】3页(P165-167)
【作者】翁晓龙
【作者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 2000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1
【相关文献】
1.老城保护中可持续性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百色市解放街及三江口地区城市更新规划为例 [J], 周军;朱隆斌
2.城市安全视角下的旧城有机更新规划——以天津西沽地区城市更新为例 [J], 董君;高岩;韩东松
3.区域协同视角下铁路既有线城区段城市更新规划策略研究\r——以遵义川黔铁路
既有线城区段综合开发为例 [J], 王蓓芳
4.区域协同视角下铁路既有线城区段城市更新规划策略研究——以遵义川黔铁路既有线城区段综合开发为例 [J], 王蓓芳;
5.城市层面文化引领视角下的更新规划路径探索——以海口为例 [J], 杨亮;杜莹;张涵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波市控制性详细的规划编制导则

宁波市控制性详细的规划编制导则

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1总则目旳和根据为统一宁波市都市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旳内容和深度,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旳原则化和规范化,根据国家、省、市旳有关法律、法规、原则和技术规范,特制定本导则。

合用范围宁波市都市规划区内旳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应当遵守本导则。

其他地区旳控制性详细规划旳编制,可参照执行。

编制任务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突出规划强制性内容,根据都市总体规划、专业(项)规划、分区规划等已同意旳各项规划成果,对一定期期内编制区旳土地使用、空间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详细安排,对各项建设进行规划引导,形成规划实行管理旳重要根据,并指导规划条件旳制定、修建性详细规划旳编制和建设方案旳设计。

规划成果为保障规划旳严厉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旳需要,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旳成果分法定文献、技术管理文献和附件三大部分。

法定文献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旳法定控制内容,包括法定文本和法定图件;技术管理文献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旳技术控制内容,包括技术管理文本、图纸和图则;附件是对规划内容和规划过程旳必要补充和阐明,包括基础资料汇编、研究汇报、规划编制与修改状况阐明等。

规划编制区为实现宁波市都市规划建设用地内控制性详细规划旳全覆盖并保证规划编制区域旳无缝衔接,根据实际状况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划定规划编制区。

规划编制区包括一般编制区和特定编制区。

特定编制区指工业功能区、历史街区、风景名胜区等需要提出特殊规划控制和规划编制规定旳功能区域。

特定编制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旳特殊规定应在规划设计任务书中另行规定。

控制性详细规划原则上按划定旳编制区组织编制,确需调整编制区范围旳,由市规划局有关处(室)或规划分局提出调整方案,经论证后确定。

控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旳控制单元(如下简称控制单元)是为了确定规划容量和设施配套,而在规划编制区内划定旳功能构造单元。

控制单元应结合基层小区旳界线,有明确旳四至范围,用地规模适度,功能上具有内在旳关联性。

旧城更新区的控规编制

旧城更新区的控规编制

旧城更新区的控规编制——以宁波江北核心区控规为例REGULATORYDETAILEDPLANFORMULATIONOFREGENERATEDAREAOFOLDINNERCITY:ACASESTUDYOFREGULATORYDETAILEDPLANOFJIANGBElCENTRALAREAINNINGBO熊璐王雨松XIONGLu;WANGYusong【摘要】旧城区的形成是历史演进的产物,是城市人文积淀的场所。

旧城更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用地功能转换,基础设施更新、历史文脉保护、环境改善等诸多内容。

文章以宁波江北核心区控规为例,探讨在旧城更新的控规编制中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城市设计引导、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历史保护、交通影响分析等重塑旧城整体环境。

保持区域内蕴舍的城市文脉,发挥其独有特色。

【关键词】旧城更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要点ABSTRACT:Thispaper,withtheregulatorydetailedplanofJiangbeicentralareaofNingbocityasanexample,discusseshowtore-shapethecomprehensiveenvironmentoftheoldinnercity,maintainitsurbancultureandshowcaseitsuniquecharacteristicsintheformulationofregulatorydetailedplanbywaysofrationalfunctionaldivision,guidanceofurbandesign,planningofopenspacesystem,historicconservationandtransporteffbctanalysisandSOon.KEYWORDS:regenerationofoldinnercity;regulatorydetailedplan;pointsinformulation1引言旧城是指城市建成区中某些经济衰退.房屋年久残旧。

宁波北仑邬隘片区BLZB13控制性详细规划

宁波北仑邬隘片区BLZB13控制性详细规划

宁波北仑邬隘片区BLZB13控制性详细规划宁波北仑邬隘片区(B L Z B13)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文件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7.12宁波北仑邬隘片区(BLZB13)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编号:规17-78设计人员:王朕(用地)(城市规划师)黄向勇(用地)(助理规划师)项玮(道路)(高级工程师)吴俊明(市政)(高级工程师)校对:陈珍珍(用地)(高级规划师)钟章建(道路)(高级工程师)邬扬(市政)(高级工程师)审核:熊璐(用地)(高级规划师)洪峰(道路)(高级工程师)叶晓东(市政)(高级工程师)审定:陈蓉(用地)(教授级高级规划师)胡红(道路市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规划编制单位: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证书号:[建]城规编第(141111)01、总则 - 1 -02、功能定位、发展思路、控制规模和规划结构 - 1-03、控制单元 - 2 -04、用地规划 - 6 -0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8 -06、绿地及公共开放空间规划 - 11 -07、道路交通规划 - 11 -08、防灾规划 - 12 -01、总则1.1规划目的为明确本编制区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更好地协调各专业、各部门的需求和规划管理的要求,特编制本控制性详细规划。

1.2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2012.01.01实施);(3)《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4.11.;(4)《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5年修订)》;(5)《宁波市北仑中心城区分区规划》;(5)《宁波市北仑区区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6)相关的各专项规划;(7)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政府文件等。

1.3规划范围规划区位于北仑中心城区西南部,隶属大碶街道。

规划区北至穿山疏港高速,东南至甬台温高速,西接大碶模具园区及汽配园区,规划面积约6.60平方公里。

由控规局部调整引发的对当前控规编制的思考——以宁波市宁穿路地段史魏家地块控规调整报告为例

由控规局部调整引发的对当前控规编制的思考——以宁波市宁穿路地段史魏家地块控规调整报告为例

控 制 性 详 细 规 划 ( 下 简称 控 以 规 )是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与 修 建 性 详 细规
城 市建设 发展所 面临 的各种不确 定 因 素 ,使得控 规在客 观上存 在很 多变动
划之间承 上启下 的一个核 心层次 ,也 是 规划 管理最 直接 的依 据 。随 着 《 城
Ke o d : e uao ypa nn ; du t n ; re c n my fe i i t n iii ;d n mi y w r s r g ltr ln ig aj sme t mak t o o ; l b l ya dr d t e x i g y ya c
ma a e n n g me t
p ri ia in a d d n m i e e r h Th a e lo ma e e e a e o m e d t n o h e u ao y a t p to n y a c r s a c . e P p ra s k ss v r l c m c r n a i sf rt er g lt r o p a n n f h lm e t t na di r v m e t fma a e e t ln ig o t ei e n ai n mp o mp o e n o n g m n.
规划与设计
P AN N A L NI G ND DE GN SI
文章编号 :0 9 6 0 ( 1) - 04 0 10 — 0 02 1 2 0 3 — 6 0 1 中图分 类号: U 8 T 94 文 献标识码 : B 作者简介 : 刘慧军 .男 .毕业于重庆 大学 ,学士 .宁波市规划设计研 究院 。
c n b o tol d a d g ii g wh tc n o e c nr l d h u d d m o srt h m p ra c fp b i a e c n r l n ud n a a n t o to l ;s o l e e b e n ta et e i o t n eo u l c

【规划】宁波市江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

【规划】宁波市江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

【关键字】规划宁波市江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年-2020年)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一月目录第三十七条整治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十八条规划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十九条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十条村庄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十一条整治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十二条耕地占补平衡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与管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十三条严格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十四条形成集约节约用地新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GIS的单元规划编制研究初探——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

基于GIS的单元规划编制研究初探——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

基于GIS的单元规划编制研究初探——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郑一诺;胡振泽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24()5
【摘要】在新一轮宁波市鄞州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背景下,提出规划体系优化构想,由原来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转变为“总体规划-单元规划-详细规划”。

单元规划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加强了控规与总规之间的衔接。

文章基于ArcGIS平台,通过叠加分析、缓冲分析、拓扑分析,利用数学模型和相关分析方法从四方面开
展研究:包括单元线划定、土地潜力分析、人口规模测算、公服设施可达性分析,旨
在提供一种科学的单元规划编制方案。

【总页数】3页(P110-112)
【作者】郑一诺;胡振泽
【作者单位】宁波市鄞州区规划设计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县级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思维初探——以河北省乐亭县为例
2.基于GIS的
小城市景观空间结构分析——以宁波市鄞州区3个街道为例3.基于无人机正射影
像的河道水域动态监测模型的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为例4.国土空间规
划背景下基于乡村单元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探索——以杭州灵山乡村单元为例5.基于GIS的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波市 江北区八项制度突破土地瓶颈制约

宁波市 江北区八项制度突破土地瓶颈制约

宁波市江北区八项制度突破土地瓶颈制约
佚名
【期刊名称】《《浙江国土资源》》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日前。

江北区出台《关于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实施意见》,建立了集约利用土地考核等8项制度,以切实解决土地瓶颈制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总页数】1页(P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1.2
【相关文献】
1.宁波市江北区存量土地资源盘活实践与探索 [J], 何建军
2.GPS RTK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以宁波市江北区为例 [J], 董文忠;陈德胜;王晓明
3.全力打造廉政防控网切实提升制度执行力——宁波市江北区创新廉政“双控”监督预防制度纪实 [J], 周水卫
4.宁波市江北区“新常态”做好土地出让工作 [J], 赵龙博
5.宁波市江北区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 [J], 陈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9旧城更新区的控规编制熊 璐 王雨松【摘要】旧城区的形成是历史演进的产物,是城市人文积淀的场所。

旧城更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用地功能转换、基础设施更新、历史文脉保护、环境改善等诸多内容。

文章以宁波江北核心区控规为例,探讨在旧城更新的控规编制中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城市设计引导、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历史保护、交通影响分析等重塑旧城整体环境,保持区域内蕴含的城市文脉,发挥其独有特色。

【关键词】旧城更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要点ABSTRACT: This paper, with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 of Jiangbei central area of Ningbo city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how to re-shape the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 of the old inner city, maintain its urban culture and showcase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ormulation of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 by ways of rational functional division, guidance of urban design, planning of open space system, historic conservation and transport effect analysis and so on.KEYWORDS: regeneration of old inner city;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 points in formulation1 引言旧城是指城市建成区中某些经济衰退、房屋年久残旧、市政设施落后、居住质量较差的地区。

为了使其恢复活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调整原有的结构模式,补偿物质缺损,调整人口分布,以达到改善环境、振兴经济、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这一般称为旧城更新。

江北核心区是宁波旧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城市中心,区位条件优越,现状用地布局混乱,历史遗存丰富。

本文试图通过江北核心区控规,探讨在旧城更新区的控规编制中如何重塑旧城整体环境,保持区域内蕴含的城市文脉,发挥其独有特色。

2 项目背景分析宁波城市核心,由甬江、余姚江、奉化江三江汇聚而成,统称为三江口核心区。

本规划区是三江口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甬江、余姚江和城市快速路围合而成的心形用地,总面积约2.7km 2(图1)。

本区在宁波城市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1842年鸦片战争以后,宁波定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英、法、美各国分别在宁波设立领事,并指定江北岸外滩一带为“外国人通商居留地”。

因为这段历史,至今甬江沿岸分布着天主教堂、浙海关、旧英领事馆等西式建筑,见证了这里曾经繁华的过往(图2)。

随着时光的流转,在20世纪旧城更新区的控规编制——以宁波江北核心区控规为例熊 璐 王雨松【文章编号】1002-1329(2010)06-0089-04【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熊 璐(1980-),女,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所。

王雨松(1981-),男,宁波市城乡规划研究中心。

【修改日期】2010-05-27图1 区位示意Fig.1 LocationREGULATORY DETAILED PLAN FORMULATION OF REGENERATED AREA OF OLD INNER CITY: A CASE STUDY OF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 OF JIANGBEI CENTRAL AREA IN NINGBOXIONG Lu; WANG YusongC a s e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2010年 第34卷 第6期 VOL.34 NO.6 JUN. 201090善,整体景观无序等问题。

因此本规划构思主要从梳理规划布局结构入手,充分利用V型的水域空间,形成两江不同的岸线功能,再通过构建高效合理的交通网络,将本区划分为可创造不同特色的区块,其中注重加强历史地段的保护与利用,并用可满足多样生活体验的开放空间系统,将各个区块与滨江空间进行串接。

最终形成本区“一心、一轴、一带、 四片区”规划结构模式(图3,图4)。

一心即商务文化核心,汇集总部办公、商业金融、创意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通过培育多样性的土地使用功图2 1883年的江北区Fig.2 Jiangbei district, 1883图4 规划结构Fig.4 Planning structure6、70年代,本区借助早期形成的货运码头和铁路运输,成为了宁波重要的工业企业聚集地之一。

但1990年代末,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本区逐步落寞。

至2000年,城市旧城中心 “退二进三”的开展,使本区的旧城更新正式拉开序幕。

3 规划构思由于旧城通常存在用地功能布局混乱,道路系统不完图3 规划构思Fig.3 Planning concepts91旧城更新区的控规编制熊 璐 王雨松能、延续外滩的历史文脉、构建立体的交通组织,创造出一个繁忙与悠闲生活交织的都市活力区。

一轴是以城市主干道大庆南路为串接的公建带,是核心区的交通主轴和都市生活动脉。

一带为滨江绿带,是展现核心区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景观带。

四片区即历史风貌保护更新区、滨江居住生活区、时尚居住生活区及特殊用地区。

分别结合不同的用地功能,创造出不同的区块特色。

4 规划编制要点4.1 利用城市设计手法,构建城市空间为重建旧区的空间秩序,规划结合本区的自然环境,以标志性建筑作为建筑群体的空间秩序统领,形成建筑高度从标志性建筑的至高点向滨水区逐渐降低的“金字塔形”空间结构,以减少高层建筑对江体的压迫感,增强滨水景观的共享性。

在“金字塔形”空间结构的引导下,本规划通过城市设计手法,使本区营造出“一塔居中,二江护岛,三区缝合,四方绿绕”的整体空间意象(图5)。

4.2 通过开放空间系统规划,重塑旧城内部环境为改善旧区景观环境无序、居住整体环境差的现状,达到内部环境舒适怡人、滨水空间及街道空间充满活力、生动有趣的规划意图,规划对本区的开放空间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形成三个层级(图6)。

4.2.1 第一层级:区域开放空间连结由甬江、余姚江滨水开放空间组成。

甬江结合周边商业、文化娱乐等用地功能,形成以“动”为主的水岸生活。

结合沿江的英领事馆、浙海关等历史建筑,布置小型展览、博物馆、画廊、咖啡馆等建筑;配置露天影院、旱喷泉等游乐设施;并适当开发水上游憩活动;使甬江沿岸成为城市庆典、集会、休闲娱乐的场所。

余姚江结合周边居住功能,形成以“静”为主的水岸生活。

在保留现状良好绿化环境的同时,建议适当增加居民户外休闲和儿童游戏设施。

4.2.2 第二层级:开放空间廊道一个城市的活力,经常通过街道体现。

为营造城市街道生活,本规划由多条特色商业街、健康游憩绿道组成开放空间廊道。

规划形成5条不同功能的商业街,增强本区商业活力以集聚人气。

另规划形成4条宽15m联系滨江开放空间的健康游憩绿道,在构筑舒适健康的步行环境的同时,营造街头艺术活动氛围,形成生动有趣的街道生活。

4.2.3 第三层级:重点开放空间由区级综合公园、特色商业街区组成。

区级综合公园适当布置报刊亭、自动贩卖机、茶室等设施,形成满足居民日常休憩活动和小型集会的场所。

特色商业街区由老外滩商业街区和新马路商业街区组成,是结合本区历史街区、地段改造形成的反映城市历史记忆的场所和特色商业空间。

图6 开放空间系统规划Fig.6 Open space system plan图7 交通示意Fig.7 Transportation图5 鸟瞰Fig.5 Birds’viewC a s e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2010年 第34卷 第6期 VOL.34 NO.6 JUN. 2010924.3 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本规划区是宁波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的大量历史建筑是宁波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缩影,如新马路近代建筑群、戴祠巷、德记巷建筑群。

它们共同组成了外滩历史街区和新马路历史地段。

外滩历史街区目前已基本改造完成,形成了成熟的商业街区,以中高档餐饮、娱乐为主,建筑群体内部保留原有的街巷空间,建筑外部拼贴融入现代的建筑元素。

新马路历史地段规划通过调整街区功能性质和居住人口及居住方式,完善基础设施与配套公建,保护街道格局和历史建筑,控制建筑高度与尺度等措施,形成与外滩历史街区差异化的竞争,转化为具有居住、零售、休闲文化功能,保有历史原真性的特色片区。

4.4 引入交通影响分析,协调建设容量与交通环境的矛盾由于旧城的拆迁量大和本规划区绝对的区位优势,规划商务核心区以及周边相邻区块都属于高容量开发。

受地形制约,商务文化核心区所处的地段内过境交通量大,江北区与海曙、江东区连接的5座桥梁的落点在区块内,区块整体呈契型,缺乏腹地,车辆集散相对困难(图7)。

因此,为协调建设容量与交通环境的矛盾和验证本区块开发的可行性,在本控规内引入了交通影响分析。

根据宁波市CTS(comprehensive transport study)模型预测,商务核心区建成之后,主、次干路能基本满足交通量增长的需要,支路网负荷度偏高,基本达到饱和状态,验证了本区开发容量与交通环境趋于平衡。

4.5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构筑立体交通网络,优化交通环境为进一步优化规划商务核心区交通环境,规划结合轨道站点和地块用地功能构筑立体式的交通网络,对地面交通组织,地下一层的使用功能(地下停车,地下商业步行街、地下车行道、地下停车联系通道)以及地下二层的使用功能(地下停车,地下停车联系通道)都进行了相应的引导。

5 结语旧城更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长期的不断的过程。

旧城不是一天形成的,更新也不能在短期内实现。

因此,在旧城更新的控规编制中,不可能解决旧城更新中的所有问题,我们所能做的是引导旧城空间环境的重塑,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改善交通环境和注重规划实施的可行性。

(本项目获2007年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参考文献(References)1 阮仪三.旧城更新和历史名城保护[J].城市规划.1996(1).2 卢芳丰.旧城更新规划与建设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特色再现——以三明市旧城改造为例[J].科技信息,2006(7).(上接第59页)参考文献(References)1 方明,刘军.新农村建设政策理论文集[M].北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3-67.2 张泉,王晖,陈浩东,等.城乡统筹下的乡村重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6-89.3 张京祥,张小林,张伟.试论乡村聚落体系的规划组织[J].人文地理,2002(1):85-88.4 范少言.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4):258-259.5 王富更.村庄规划若干问题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6(3):106-109.6 朱铁华,倪锋.北京村庄规划:实践中的反思与追问[J].北京规划建设,2006(3):16-17.7 王亚钧.北京新农村试点村庄规划实践[J ].北京规划建设,2006(3):18-20.8 陈金泉,蒋小刚.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初探[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3):125-1269 李建平,孙保营.关于“十五”期间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的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02(4):13-14.10 贺雪峰,杜晓.中国农村发展的前景与村庄建设的意义——县乡村体制设计的远虑[J].广东社会科学,2004(4):92-98.11 叶齐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规划思路[J].小城镇建设,2004(5):24-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