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不要孩子的家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要孩子的家庭:违背十万年来的繁衍规律
丽塔·克雷殷
凯茜与韦恩均已二十八、九岁,结婚五年,没有孩子。凯茜家人上次问“你
们什么时候要孩子,组成一个家庭呢?”她回答道:“我们已经组成一个家庭啦!”
凯茜和韦恩属于已婚年轻夫妇中决定不要孩子的群体,这个群体的人数在
日益增多。最近一项调查显示过去五年中年龄在25至29岁之间不想要孩子的
妻子的比例几乎翻了一翻,年龄在18至24岁之间的几乎增加了两倍。这个决
定似乎违背生命繁衍及社会发展规律,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也许最公开坦言不要孩子的夫妇是《婴儿陷阱》一书的作者艾伦·佩克,以及丈夫威廉—一家广告公司的总裁兼国家非家长组织的主席。佩克夫妇坚持认为他们及其组织均不反酌为人父母,他们反对的是,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成是否需要就被推向父母地位的社会压力。
“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艾伦说,“我们选择自由自在、川页其自然、讲究隐私、享受悠闲。这也是一个你要将精力投向何处的问题—投入自己的小家庭还是更大的社区。这一代人面临着地球上生活质量及其生命的延续这些严峻的问题,我们的后代可能需要买票去看最后的红杉树,或排队以得到氧气供给。有人抱怨在回自己有五个孩子的家的路上,身陷交通阻塞长达数小时,但就是没有联想到交通阻塞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人口过剩的恶果正严重地威胁着这个世界,我们关注的就是让不要孩子的生活方式为人接受,受人尊重。由于文化压力,过多的孩子降师于世,离婚与虐待儿童的后果已在统计数字中显现出来。”她丈夫补充说:“每一位亲戚、朋友、商业伙伴都劝你要孩子并‘找出你缺少什么’,当许许多多人发现他们所缺少的正是他们完全不适应的东西时,已为时太晚。”
艾伦又说:“从第一个玩具娃娃到肥皂剧再到鸡尾酒会,让你做父母的压力无处不在。我们不妨看一下父母的失败比率。也许,就像当医生一样,做父母应被看作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一些人善于做父母,那么他们应该有孩子;而另一些人不擅长,他们就应该考虑别的选择。”职业观察员们一致认为许多人要孩子是基于一些错误的理由,有时毫无理由可言。男士们甚至还没有慎重考虑就不期而然地做了父亲,对许多女士来说,怀孕不失为一种方法来逃避无法解决的矛盾,迅速获得名分成改进自己的不良形象,以及满足童年时未曾得到的被人关注与关爱的需求。
我曾经就许多已婚年轻夫妇不要孩子的原因这一问题同人类行为学领域的
部分专家进行过探讨,他们的反应大不相同。一位家庭治疗专家把不要孩子的决定描述为“对当今世界局势最本能的反应”,它暗示着类似动物群居本能的东西在起作用,以应付人口过剩、拥挤、污染、核战争等危险,这种本能使妇女不想生孩子,并引导她们去寻找家庭生活之外实现自我的新方法。
有些精神病专家指出那些不想要孩子者属于自恋癖—心甘情愿地做了非做
不可的事,为自己是照顾他人还是被人照顾的内心矛盾自圆其说。一位专家说“这些人对照顾孩子的想法都不堪忍受,他们没空给孩子关爱,”他又补充道:“你这是在违背长达十万年的生命繁衍规律。”他的一位同事插话道:“好了,我们都在为自己的欠缺寻找理由,无论真正的动机如何,这些人也许就不应该要孩子。基于同样的原因,应出台自由堕胎的法律,在这个世界上只应该有热心的父母。”
心理学家唐纳德·卡普兰认为,尽管一些人一直选择不要孩子,但是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出生的由父母抚养大的孩子中,我们看到一种越来越频繁发
生的现象:其父母的性格特征由社会学家李斯曼所称的“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型”已转向“无自己的行为准则型”,这些“无自己的行为准则型”的父母对孩子有两种相关影响:一是让他们感到有更大的“自恋的权利”—这是人们期望从生活中得到的;另一个是影响他们失去了确信感。李斯曼提到,他们变得更加怀疑自己,更专注于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大可能对他人维持稳定的依恋感。他认为这类人很可能会推迟要孩子这一决定,但不会改变这个决定,也不会取消。
卡普兰博士说:“有许多年轻人在放弃被人照顾的角色以转向照顾他人这一问题上还存在着矛盾心理。”
詹姆斯·安东尼博士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儿童精神病学的教授,也是《为人父母:其心理学与精神病理学基础》一书的合著者之一。在最近的一次谈话中,安东尼博士提提到:“我与之交谈过的许多人在这个乱世之秋都十分关心自己及其孩子的未来。过去在我们的文化中,人们常常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为人父母十分有意义,有吸引力,丰富多彩并且具有创造性,现在看来正在被大家忽略。对女性来说,有如此多的机会可以让她们创造性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而家庭生活却要求她们放弃太多的事情,因此强调家庭生活是一项有益的、创造性的活动,是对世界的未来做贡献的一种方式,但这在许多年轻人心中并不能引起共鸣。”
“我想正在发生的事情之一是今日父母的矛盾心理正在无意识地传给孩子。孩子带来了许多麻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可能令人讨厌,他们早熟的发育、青春期的发泄行为、吸毒等问题都已显现出来。年轻人认为“如果他们并非真心想要我们,为什么我们就该要孩子呢。”因此,他们用“这个世界又能提供些什么”这样一些外在问题来为自己的情感进行辩解。他们会问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为什么要使人口爆炸加剧呢?既然孩子必须面对下个世纪即将来临的种种问题,为什么还要生他们呢?”
“尽管他们陈述了不要孩子的种种动机,但问题在于今天的年轻人实际上是否真的过着一种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呢?我发现当代许多大学生感到无名的空虚,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形形色色刺激的世界里,但缺乏内心的满足感,这可能与生命繁衍的基本问题有关。”
尽管专家们在其它问题上意见有分歧,但他们似乎一致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是否要孩子,而在于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感到舒心。如果你因为没有孩子而内心矛盾重重,那么没有孩子的话,你就会很痛苦;如果你因为有了孩子而懊悔不已,那么你和孩子都会感到痛苦。问题在于要了解你自己,接受你内心深处的感觉,不要因为它是一件该做的事情,或者为满足不现实的幻想,成者为给予你父母所想要的,戴者为逃避其它的责任,而做出这一重要的终身决定。
许多接受采访的无子女夫妇能够正视自己,但有部分人却害怕承认自己的
这种情感—他们所谓的“自私”。他们耻于承认自己宁愿去旅游而不愿抚养孩
子的做法,但如果那正是让他们感到最幸福的事呢?内心深处的情感不易改变,如果不弄清楚自己的真情实感,你就不能够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对于许多人,如果不是大多数人的话,为人父母的乐趣与麻烦就是生活的全部。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看到自己的生命在他们身上延续,可能是一个人由生到死最丰富的经历。但是也有人,通过其它途径,过着充实的生活,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似乎正在得到解放,这使得越来越多的男男女女来审视“人人”都采用的生活方式是否适合自己这一问题。在要孩子之前,问一问自己是否真的愿意抚养孩子这样的问题,这样做的人越多,那么不幸的父母及苦闷的孩子就会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