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彤】灿烂的茶礼茶俗,深刻的文化意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彤】灿烂的茶礼茶俗,深刻的文化意蕴灿烂的茶礼茶俗,深刻的文化意蕴

刘彤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长沙.410128)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茶俗的文化意蕴阐述以及对中国茶俗的探源和国外饮茶风俗的简述,表明在中国茶叶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支柱产业,经过精品化深度发展的茶俗必将在繁荣茶文化、振兴茶产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关键词:文化;茶俗;民族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社会经济所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饮茶习俗。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构成要素,少数民族茶文化又是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和发展少数民族茶文化既丰富了少数民族茶文化的内容,又是民族文化强省的需要,意义深远。

一、中国茶俗的文化意蕴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华民族在茶的发现、栽培、加工、利用,以及茶文化的形成、传播与发展方面,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书写了灿烂的篇章。在日常生活里,茶以其自身的魅力和难以抗拒的亲和力渗透到各民族、各阶层的日常生活,形成了相关的种种习俗和审美情趣。茶俗,在中国民间更是无处不在,种茶、制茶、烹茶、品茶、用茶、赏茶,茶在民间用于婚俗、丧俗、节俗等场合,无一不融注了丰富的文化内容,有其较深的象征意蕴。

茶利交际具有亲和、质朴和友谊的象征。客来敬茶,是中国人的礼数,以茶待客,以茶交友,表达敬意,增进情谊,营造祥和融洽的气氛。民间茶礼,突出反映了劳动者重友情的优秀品德。

“茶”代表送祝福,具有纯洁、坚定和吉祥的象征。中国古人向来认为茶只能直播,移栽则不能成活,所以茶又称“不迁”,表示爱情的坚贞不移。茶多籽,又成为祈求子孙繁盛,家庭幸福的象征。撒拉族“订婚茶”:回族提亲称“说茶”,订婚称“吃喜茶”,满族“下茶礼”都说明了这一点。

茶可以祭鬼神,具有节制、清醒和理智的象征。中国民间许多地方都有人死后会被阴间鬼役“灌迷魂汤” 的传说。有的说让新死的人喝迷魂汤,是为了让他忘却人间的旧事;有的说是为把鬼魂导入迷津免被恶鬼去欺辱或服役。茶能使人清醒而有理智,所以许多产茶地把茶作为丧俗葬礼、祭祀鬼神的重要内容。

茶代表明秩序,具有尊老爱幼、和睦勤俭的象征。中国礼仪之邦,子孙要孝敬长辈,兄弟要亲如手足,夫妻要相敬如宾,“以茶表敬意”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奉茶明礼敬尊长”,是中国家庭茶礼的主要精神。中国家庭茶礼提倡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和敬亲睦,勤俭持家,以清茶淡饭而倡导简朴的治家之风。

茶可以清身心,象征廉洁、自然和清净的养生之道。茶以清心,得天性怡然之趣。明代朱权明确指出:茶是契合自然之物,茶是养生的媒介。他认为饮茶主要是为了“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道家修炼,主张内省。清茶一盏融合世间万物,在饮茶中得到一种自然的感受,达到清净悠远的境界。

茶具有励志和谐、平静向上的中庸思想象征。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强调,饮茶者须是精行,俭德之人,把茶看作养廉和励志、雅节的手段。后来,刘贞亮,总结茶的“十德”,又明确“以茶可养廉”,“以茶可雅志”,正式把儒家中庸、仁礼,思想纳入茶道之中。现代民间饮茶习俗以质朴、简洁明确地表现出来、民间茶道精神不像上层茶文化那样深沉、优雅,但更多地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优秀品德。二、中国茶俗资源

(一)茶与礼仪

“凤凰三点头的故事”:茶师或是服务生,以及宾客之间倒茶的时候,不可以将茶一次性倒满,需要分三次倒完,这在茶礼仪中,称为“凤凰三点头”,这里面有一个典故:据说清乾隆皇帝游江南,来到松江,带了两个太监,便衣打扮,到一片茶馆店里去私巡察访。茶店老板拎了一只长嘴茶吊来冲茶,端起茶杯,一连三洒,茶杯里正好浅浅一杯,茶杯外没有滴水溅出。乾隆皇帝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忙问:“掌柜的,你倒茶为啥不多洒一洒,少洒一洒,不多不少齐巧洒三下,”老板笑着回答:“客官,这是我们茶馆的行规,这叫凤凰三点头。”乾隆皇帝一听,夺过老板的水吊,端起一只茶杯,也要来学学这“凤凰三点头”的新鲜玩艺。

“以手代叩谢礼的由来”:喝茶有一种礼数,就是当别人给你倒茶时,为了表示敬意,用手指轻叩桌面数下。扣手礼是从古代的叩头礼演变简化而来的。方法是将一只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略微弯曲,指尖捏合在一起,轻轻叩打桌面几下,即代表古代最隆重的“三跪九扣首”之礼。

“端茶送客”的习俗:在我国清代,官场上敬茶喝茶习俗有特殊的程序和含义,有别于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在隆重场合,如拜谒上司或长者,仆人献上的盖碗茶照例不能取饮,主客同然。若贸然取饮,便视为无礼。主人若端茶,一意即下了“逐客令”,客人得马上告辞,这叫“端茶送客”。主人令仆人“换茶”,表示留客,这叫“留茶”。

(二)茶与婚俗

茶在民间婚俗中历来是“纯洁,坚定,多子多福”的象征。明代许次纾在《茶流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古人结婚“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古人认为茶树只能以种子萌芽成株而不能移植。故历代都将茶视为“至性不移的象征”。因“茶性最洁”,可示爱情“冰清玉洁”。“茶不移本”可示爱情坚贞不移。茶树多籽可象征“子孙绵延繁盛”。茶树又四季常青以茶行聘寓意爱情“坚贞不移”,又寓意爱情“永世常青”,祝福新人“相敬如宾,白头偕老”。故

世代流传民间男女订婚要以茶为礼。茶礼成为了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茶成了男子向女子求婚的聘礼称下定茶,而女方受聘茶礼则称“受茶,吃茶”即成为合法婚姻。如女子再受聘他人会被世人斥为吃两家茶为世俗所不齿。民间向有“好女不吃两家茶”之说。旧时在江浙一带将整个婚姻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其中“三茶”,即为订婚时“下茶”,结婚时“定茶”,同房时“合茶”,也有将其提亲相亲入洞房的三次沏茶合称“三茶”。举行婚礼时还有行“三道茶”的仪式,第一道为“百果”,第二道为“莲子或枣子”,第三道才是“茶叶”,都取其“至性不移”之意。吃三道茶时,接第一道茶时,要双手捧之,并深深作揖,尔后将茶杯向嘴唇轻轻一触,即由家人收去,第二道依旧如此,至第三道茶时,方可接杯作揖后饮之。 (三)茶与祭祀

在我国五彩缤纷的民间习俗中,“茶”与丧祭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无茶不在丧”的观念,在中华祭祀礼仪中根深蒂固。祭祀用茶早在南北朝时梁朝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中就有记载:齐武帝萧颐永明十一年在遗诏中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以茶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这就与丧葬习俗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上到皇宫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离不开清香芬芳的茶叶。茶叶不是达官贵人才能独享用,茶叶祭扫也不是皇室的专利。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以茶祭祀祖宗神灵,用茶陪丧的古老风俗。

(四)茶与宗教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相当密切,最早将茶引入宗教的是道教。早在唐代时,道士喜饮茶者已比比皆是。由于茶能轻身延年,故茶成了想得道成仙的道家修炼的重要辅助手段,而将茶作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道教在打醮、即祭祀时祈祷作法等场合的献茶也成为做道场的程式之一。道士们品茶,也种茶。凡在道教宫观林立地,也往往是茶叶盛产之地。道士们都于山谷岭坡处,栽种茶树,采制茶叶,以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