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案例分析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合集下载

幼儿园心理成长:儿童自我意识培养案例分析

幼儿园心理成长:儿童自我意识培养案例分析

幼儿园心理成长:儿童自我意识培养案例分析自我意识是儿童心理成长中的重要一环,它关乎着孩子们的自我认知、自我价值感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在幼儿园教育中,怎样培养儿童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幼儿园案例,深入探讨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方式。

案例背景介绍:小明,一个刚入读幼儿园的3岁男孩,性格开朗活泼,但在集体的生活中却表现出一些自我意识不够强烈的问题。

他在园所活动中不愿意和其他同龄儿童共享玩具,也表现出一些依赖老师的特点。

针对这一情况,老师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帮助小明培养自我意识。

1. 培养自我认知在小明的日常生活中,老师们通过各种活动逐渐培养他的自我认知。

在早操活动中,老师会引导小明喊出自己的名字和自我介绍,让他明白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在绘画、手工等活动中,老师们也会让小明有机会体验自己的创造力,进而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2. 培养自我价值感为了培养小明的自我价值感,老师们在班级中开展了一些小组合作的游戏和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小明能够体验到自己与他人的互动,明白到自己的存在对集体的意义。

老师们也会及时表扬小明的优点和努力,让他懂得自己的价值所在。

3. 培养独立性为了摆脱小明对老师的依赖,老师们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一定的独立空间。

在餐饮环节中,老师们会引导小明自己动手洗手、端菜等,从小事做起培养他的独立性。

老师们也会鼓励小明主动和其他小朋友共享玩具,从而逐渐让他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结语:通过以上的努力,小明在幼儿园的成长逐渐展现出了积极的自我意识。

他懂得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也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信。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幼儿园期间的自我意识培养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包括教师的引导、家长的支持和孩子自身的努力。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健康的自我意识中茁壮成长。

在儿童自我意识培养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他们不仅需要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更需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

家长也应该在孩子身心发展的过程中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孩子在自我意识的成长中得到积极的能量。

溺爱幼儿园教育案例(2篇)

溺爱幼儿园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不惜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性格孤僻、依赖性强、缺乏自理能力等问题。

以下是一则溺爱幼儿园教育案例,旨在探讨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二、案例描述小王,男,4岁,就读于某知名幼儿园。

他的父母都是高收入人群,从小对小王呵护备至。

以下是案例的具体描述:1. 生活方面小王的生活起居都是由父母全权负责,从穿衣、吃饭到洗漱,父母都会亲力亲为。

在幼儿园,小王经常因为不会穿衣服、不会使用餐具而感到自卑。

2. 学习方面小王在幼儿园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他的父母为了让他取得更好的成绩,经常为他报名参加各种辅导班。

在课堂上,小王总是依赖父母的提醒,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3. 情绪管理方面小王在幼儿园里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情绪失控,甚至对同学动手。

当父母得知这一情况后,他们不仅没有纠正小王的行为,反而认为孩子只是顽皮,无需过多干涉。

4. 交往能力方面小王在幼儿园的朋友很少,他总是独自玩耍。

在与同学交往时,小王显得胆小、拘谨,缺乏自信。

三、案例分析1. 溺爱导致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在小王的案例中,父母过于溺爱他,导致他在生活中无法独立完成基本的生活技能。

这种溺爱使得小王在幼儿园里显得自卑,甚至影响了他的自信心。

2. 溺爱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小王在课堂上依赖父母的提醒,说明他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种溺爱使得小王无法形成自己的见解,依赖性强。

3. 溺爱导致孩子情绪管理能力差小王在幼儿园里经常情绪失控,这与父母的溺爱有关。

父母没有及时纠正小王的行为,反而认为孩子只是顽皮,使得小王在情绪管理方面越来越差。

4. 溺爱导致孩子交往能力差小王在幼儿园的朋友很少,这与他的性格有关。

由于父母过于溺爱,使得小王在交往中显得胆小、拘谨,缺乏自信。

四、教育建议1. 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家长要认识到溺爱的危害,正确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理能力。

学前教育自我意识案例(2篇)

学前教育自我意识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5岁,是我国某城市一所幼儿园大班的学生。

小明性格开朗,活泼可爱,但在自我意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他常常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幼儿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帮助小明逐渐建立起自我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案例分析1. 问题表现(1)情绪管理能力差:小明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情绪失控,如与小朋友发生争执、受到老师批评等,常常哭泣、闹脾气。

(2)独立思考能力弱:小明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依赖老师和家长,不能独立思考,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我认知不足:小明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不清,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容易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

2. 原因分析(1)家庭教育因素:小明的家庭环境相对宽松,家长对他的关爱有加,导致小明在成长过程中过于依赖家长,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2)幼儿园教育因素:幼儿园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

(3)社会环境因素: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小明承受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三、教育策略1. 家庭教育指导(1)培养小明的独立性:家长应鼓励小明自己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整理玩具、穿衣服等。

(2)引导小明正确面对挫折:家长要教育小明正确看待挫折,鼓励他勇敢面对困难,培养他的抗挫折能力。

2. 幼儿园教育活动(1)情绪管理教育: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小明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情绪。

(2)思维训练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思维训练游戏,如猜谜语、智力拼图等,提高小明的独立思考能力。

(3)自我认知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自我评价活动,如“我最棒”等,让小明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他的自我认知能力。

3. 社会实践活动(1)亲子活动: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户外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游等,增进亲子关系,减轻小明的心理压力。

(2)社区活动:鼓励小明参加社区活动,如环保宣传、公益活动等,培养他的社会责任感。

幼儿的自我中心与教育

幼儿的自我中心与教育

幼儿的自我中心与教育5岁的亮亮连续三个月行为夸张,不但在家打妹妹,还在学校咬同学,并破坏玩具桌椅,不论老师采用说的、骂的、打的,甚至罚坐在角落,都不能控制他的行为。

园长要求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否则不同意亮亮进入学校,以免再伤害到其他的同学。

幼儿心理专家分析:幼儿的情绪早在出生后即可从表情来判断,例如哭、笑,随着幼儿逐渐成熟,情绪的分化和种类也愈来愈多。

比如:头痛、肚子痛、吃不下东西、睡眠过多或不足。

行为上也可能会出现无理哭闹、破坏东西、闷不吭声、无精打采、退缩、紧黏家长、疑神疑鬼、忧心忡忡、不活泼、不爱玩耍、不合群、不听话、不快乐,甚至还会有想自杀的念头——这是幼儿“自我中心”特征现象的消极反映。

从上述案例可看出,学龄前幼儿的认知发展具有自我中心特征,所谓“自我中心”就是指幼儿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

存在于幼儿的智力活动中,也存在于幼儿的道德认识中。

表现在幼儿的言语、表象、逻辑以及外部行为中。

自我中心期是一种幼稚心理,多数孩子在3——6岁间是处在“自我中心期”,小班的孩子是最为明显的。

这个时期孩子的特征是分不清你、我、他的真正内涵,常常表现出喜欢幻想,不自主地依照自己的想法和需要用最原始的方式表现出来。

幼儿难以分辨自己与外界的独立性,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活动和对象的变化,把一切都看作与他自己有关,是他的一部分。

不了解幼儿发展的成人,有时会将这些行为误解为“不乖”、“小气”或“霸道”。

“自我中心状态”会影响幼儿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影响幼儿与别人的友好关系。

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自我中心”是两岁多幼儿的思考特徵。

他们只想到自己的感觉与需求,而不考虑别人或周围的状态。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影响着幼儿的人际关系,因此,他们不容易产生与别人合作、轮流,或分享的行为。

其实,这与成人的自私行为是不一样的,幼儿不是不愿为别人设想,只是受限于本身不成熟的思考方式,才无法顾虑到他人。

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表现及干预措施

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表现及干预措施

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表现及干预措施心理健康是幼儿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都日益关注的问题。

从3-5岁幼儿入园现状来看:胆怯、自卑、孤独、焦虑等不良因素的影响。

再加上父母过分注意对孩子生活上的关心和呵护,很少细心关照孩子的心理感受。

使孩子形成了大都源自后天环境和情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认为行为偏异,是影响幼儿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纲要》提出:“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根据幼儿的心理需要,采取正确的教育策略和手段,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是现代幼儿教育的根本所在。

3~4岁孩子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以自己为主,自己想要什么都是应该得到满足的。

他们很少与人交流,他们开始关注别人的语言和行为,并会作出简单的回应。

而3~4岁孩子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是以玩具为中介发生的,但是这种交往往往是以负面形式出现。

比如说孩子的玩具被人抢走了。

在班级里,一个孩子非常想玩别的小朋友的一个玩具,但是那个小朋友不愿意借给他。

结果这个孩子还是坚持一定要借,说看一会就还给她。

但是另外那个孩子的态度也非常的坚决,就是不借。

这样子相持的结果,就是这个孩子居然去拿小孩的书包,想要自己把玩具拿出来,看到这样的情况,老师批评了这个孩子,让他拿自己的玩具去玩,孩子也不同意,然后老师要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和别的小朋友互换,这个孩子也不同意。

面对这些情况,家长和老师应该积极的帮助孩子,让幼儿意识到要尊重别的孩子,玩具是可以分享的。

老师通常鼓励孩子之间交换玩具,可以让孩子进行角色扮演,让交换玩具的两个孩子来表演一下,并对所有交换玩具的孩子给予一定的鼓励。

那么家长在家中同样要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了解别人的玩具是别人的,一般都只能玩自己的玩具,如果想玩别人的玩具,可以跟别的小朋友商量,如果别的小朋友同意的话,就可以交换玩具。

如果别的小朋友不同意,那么就可以去找其他的小朋友。

在家里,也可以为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跟别的小朋友有机会一起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也可以学会了解别人的需要,从而尊重别的小朋友的选择。

幼儿个案分析:以自我以为中心

幼儿个案分析:以自我以为中心

幼⼉个案分析:以⾃我以为中⼼ 可以说该幼⼉的⾏为习惯很差、⾃由散漫⽽且⼗分任性,典型的“以⾃我为中⼼”,活动⼒太强了。

店铺⼩编为⼤家整理了⼀篇关于幼⼉个案分析:以⾃我以为中⼼,仅供参考。

更多⽂章尽在店铺。

幼⼉个案分析:以⾃我以为中⼼ 典型⾏为: ⼩斌⼩朋友是个⽐较活泼开朗的孩⼦,宝宝⽐较散漫、随便。

在活动中喜欢随便⾛动,注意⼒不容易集中。

睡觉、吃饭他都是最有问题的⼀个,吃饭的时候喜欢讲话;睡觉的时候经常去惹别的⼩朋友,就算⾃⼰睡也不好好地睡,不是脚翘起来就是⾃⼰跟⾃⼰讲话或者乱叫,⼀定要⽼师盯着才会安静。

⽼师批评他的时候,他叫的却更加的起劲。

可以说该幼⼉的⾏为习惯很差、⾃由散漫⽽且⼗分任性,典型的“以⾃我为中⼼”,活动⼒太强了。

成因分析: ⼩斌⼩朋友是跟爷爷奶奶⼀起住的,都是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来管的。

奶奶更是对他疼爱有加,家中吃饭也都是由奶奶喂他的,⼜因为现在是独⾝⼦⼥,⽗母更是疼爱有加,孩⼦要吃的就吃,不要吃的就可以不吃,所以到幼⼉园来孩⼦也把这样的脾⽓带来了。

妈妈反映在家⾥的时候宝宝也是⼀刻都停不下来,喜欢到处乱⾛,乱碰东西,他也谁都不怕,但却只怕也是⽼师的舅妈,我们也希望能通过家园的良好互动和沟通,使宝宝变的越来越好。

培养⽬标: 通过⽇常的各种活动,引导教育幼⼉积极参加的同时,⼀定要遵守规则。

对于孩⼦好的表现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励,进⾏正强化。

⽽当宝宝⾏为出错的时候,也应该及时的进⾏制⽌,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是不可以的,下次不可以这样⼦。

就这样,表扬的就要表扬,批评的就要批评。

希望宝宝能在经过⼀段学习和⽣活后,各⽅⾯都能够得到进⼀步的发展。

具体措施: 1、做好家园沟通,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在园情况,让家长正视⾃⼰孩⼦的优缺点,共同帮助幼⼉形成良好的⾏为习惯。

2、在⽇常⽣活与学习活动中,经常关注幼⼉,若出现了不好的⾏为习惯就进⾏及时的引导和教育。

3、培养幼⼉的良好习惯,如:吃饭姿势、坐姿、睡觉习惯等。

幼儿园教育随笔——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幼儿园教育随笔——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张老师!嘉嘉抢我积木,我不要和他一起玩。

”“张老师,嘉嘉又抢我的玩具了。

”一早上阳阳的告状声此起彼伏。

我走向了他们,了解争吵的情况。

我先问了告状的孩子阳阳:“你们怎么了?”他皱着眉头苦恼着说:“他抢我的积木。

”而一旁的嘉嘉也不甘示弱:“他也抢我的。

”两个人的哄闹声越来越大。

此时,我向他们做了个示意安静的手势。

接着我拿起他们手中争吵的玩具问着其他的孩子:“这些玩具是谁的呀?”“幼儿园的。

”他们一起说道,“我们不能抢的。

”“你们真懂事,这些玩具是我们幼儿园的,我们应该一起玩,而抢玩具的行为都是不礼貌的。

你们看,伊伊和潼潼她们玩的真不错,她们在一起玩跳蹦蹦的游戏呢!阳阳先看了看我,然后看了看伊伊,若有所思。

然后我问阳阳:“应该怎么办呀?”他低着头不情愿的说了句:“那一起玩吧。

”“我们一起玩吧。

”嘉嘉接受了这个建议。

之后,教室暂时没有争吵,大家互相一起玩了起来。

嘉嘉是一位以自我为中心意识很强的孩子。

妈妈在外工作很忙碌,很少回来。

爸爸也经常忙于工作,所以家里的爷爷奶奶非常宠爱他,总是顺着他的意思满足他的各种需求。

有的时候,稍有不满意,他还对奶奶发脾气。

在幼儿园里,他在玩区角游戏时常常会与同伴抢玩具。

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初对外界事物的认识,都是从自我出发,所以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去认识他所接触的外界事物。

因而,他们经常会出现“争抢玩具”这样的情况。

为了让孩子更快地融入到同伴中去,我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我及时与他的家长沟通,把他的这些情况告诉了他的奶奶,通过家园共育,孩子在慢慢改善。

同时,我们也利用各种机会教育孩子养成谦让的美德。

如通过讲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孩子学会玩具要大家一起玩,如果都要玩时,应该交换玩或轮换玩。

其次,在一日活动中,我们也尽可能的提供幼儿一切锻炼的机会。

比如:组织一次玩具总动员的活动,幼儿各自带来了自己的一些玩具,让幼儿学会和其他孩子交换玩等,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学会谦让和分享。

涵涵是个自律性不强的小朋友 幼儿园案例分析

涵涵是个自律性不强的小朋友 幼儿园案例分析

涵涵是个自律性不强的小朋友幼儿园案例分析
观察背景:
涵涵是本班一名本地新生,在园的这一个时常哭闹,不哭闹时却又是个很调皮的女孩子,教学活动从来没有一次能好好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的,总要挪着自己的凳子离位置远远的坐着, 要么就是跟旁边的小朋友讲话。

观察目的:在没有老师的注视下,涵涵能否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观察策略:
以旁观式观察涵涵的举动。

观察记录:今天早上晨间活动,孩子们在教师的关注下开心游戏着,涵涵在我的注视下明显乖巧了许多,没有做出捣乱的行为。

于是,我便有意地走到另外一边,指导其他孩子游戏。

可刚过了一会,有几个小朋友叫了起来:
“老师,小飞哭了。

”我走到他的身边问怎么了,他哭着说: “涵涵抢我的玩具,还打我的脸!”只见涵涵嘟着嘴巴站在一边,叫着: “他先抢的我玩具的!”我把涵涵手上正在玩的玩具拿了过来,问小朋友“你们看见是谁先抢的玩具吗? ”小朋友都回答说是涵涵抢小飞的玩具!涵涵一听就低下了头,我问她: “为什么老是要抢人家的玩具?如果你想玩的话,可以问小朋友借来玩的,抢别人的东西还打人,是非常不对的,老师和小朋友都非常不喜欢这种行为的,以后不能再这样了。

!”她听了点点头,并跟小飞道歉,可是过了几分钟她又去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了。

情景分析:
涵涵是本班一名本地新生,经过一个月的观察发现其的自控能力非常差!她想要什么东西一定要得到,如果别人不给就会抢,抢不过就动手打人。

这就是很典型的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小孩子!从平时和家长的交谈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家人对她是非常的千依百顺, 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给就会大哭,一哭家长就会妥协,所以养成了她这种自私的性格。

在日后,我们将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帮助涵涵改掉娇惯、蛮横的性格。

大班幼儿教育案例(3篇)

大班幼儿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5岁,性格开朗,善于表达,但在大班初期,小明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不愿意与同伴合作。

在游戏中,他总是独自玩耍,不善于分享玩具和游戏规则,这导致他在与同伴互动时经常发生矛盾。

为了帮助小明学会合作,教师决定采取一系列的教育措施。

二、案例分析1. 问题诊断:小明不愿意合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自我中心:小明可能过于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难以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缺乏合作意识:小明可能没有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认为独自玩耍更自由。

缺乏合作技能:小明可能不知道如何与同伴沟通、协商和解决问题。

2. 教育目标:帮助小明树立合作意识,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小明与他人沟通、协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小明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度。

三、教育措施1. 情境创设: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创设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如“合作搭建”、“合作拼图”等。

在户外活动中,教师组织需要团队协作的游戏,如“接力赛”、“拔河比赛”等。

2. 合作示范:教师在活动中积极与幼儿合作,示范合作的态度和方法。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与幼儿共同完成任务,发挥榜样的作用。

3. 沟通与协商:教师引导幼儿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

教师鼓励幼儿在遇到问题时,积极与同伴沟通、协商,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4. 表扬与鼓励:教师对幼儿在合作过程中的积极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鼓励幼儿分享合作过程中的快乐和收获。

5.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合作表现。

鼓励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创设合作情境,引导幼儿学会合作。

四、实施过程1. 情境创设:在“合作搭建”游戏中,小明最初独自搭建,不愿与他人合作。

教师引导他观察其他幼儿的合作过程,并鼓励他尝试与他人合作。

在教师的引导下,小明逐渐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商,并积极参与合作。

2. 合作示范: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教师与小明一组参加接力赛。

在比赛中,教师积极与小明沟通,鼓励他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与其他队员密切配合。

幼儿自我中心的例子

幼儿自我中心的例子

幼儿自我中心的例子
1. 你看小孩子玩玩具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觉得这个玩具就是他的,别人都不能玩呀!就像我小侄子,他在玩他最喜欢的小汽车,别人要是碰一下,他马上就大哭大闹,“这是我的!”,这多明显的自我中心呀!
2. 带孩子去公园的时候也能发现呢,小朋友会自己就在草地上跑啊跳啊,完全不顾周围的人,哎呀,他可不管别人是不是在休息呢,这不就是像一只欢快的小鸟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嘛!
3. 还有呀,家里如果有两个小朋友,一个孩子有个好吃的,另一个孩子想要,你猜会怎么样,那个有好吃的孩子准会紧紧护住,“我的,不给你!”,哇,这自我中心表现得太直白啦!
4. 小朋友看电视的时候也是这样呢,他要看什么就必须看什么,别人都得顺着他,这岂不是像个小霸王一样,哈哈,这就是典型的自我中心呀!
5. 去幼儿园接孩子的时候,听老师说,他们做游戏他就只按自己的想法来,别人都得听他的才行,嘿,这小家伙,真把自己当大王啦!
6. 你想想孩子画画的时候,是不是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根本不管别人觉得怎么样,“我画的最好看!”,哇,这种自我中心可真有趣!
7. 有一次我看到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过家家,其中一个孩子非要当妈妈,别的孩子想当都不行,这不是自我中心是什么呀!
所以呀,幼儿自我中心真的是很常见呢,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呀。

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事例

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事例

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事例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那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就像我邻居家的小萌娃,叫淘淘,才三岁,那表现啊,真是典型得很。

有一次,我去邻居家串门,刚进门就看到淘淘在玩玩具。

他把玩具摆了一地,就像一个小国王在展示他的宝藏。

这时候,他妈妈带着他表弟来了,表弟比他小一岁,看到那些玩具眼睛都亮了,就想过去一起玩。

可淘淘呢,一下子就把玩具都搂到自己怀里,像个小刺猬一样,护得紧紧的,还大声说:“这是我的,不许玩!”他表弟都快哭了,眼巴巴地看着那些玩具。

淘淘妈妈就跟他说:“淘淘,你要和弟弟一起玩哦,分享才是好孩子。

”淘淘才不管呢,把脑袋一扭,哼了一声,那小模样,就像一个倔强的小老头。

还有一回,幼儿园老师组织活动,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带自己喜欢的零食去。

淘淘带了一大包薯片,那可是他的最爱。

到了吃零食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把自己的零食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有个小朋友拿着一块小蛋糕走到淘淘跟前,说:“淘淘,我们交换零食吃吧。

”淘淘看了看小蛋糕,又看了看自己的薯片,想了一下,然后说:“不要,我的薯片最好吃,我不换。

”说完就自己撕开薯片袋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完全不管周围小朋友失望的眼神。

在家里吃饭的时候也有趣。

有次他们家吃饺子,淘淘坐在儿童餐椅上,看到盘子里有个饺子形状有点特别,就指着那个饺子说:“我要那个,那个是我的。

”他妈妈就给他夹了别的饺子,他不乐意了,把筷子一扔,小脸憋得通红,就开始哭,边哭边喊:“我就要那个饺子,那个是我的。

”他爸妈没办法,只好把那个特别的饺子给他,他这才破涕为笑,就像得到了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一样,开始美滋滋地吃起来。

你看,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就只想着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太能考虑到别人呢。

不过这也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啦,就像一个个可爱又任性的小天使,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当主角呢!随着他们慢慢长大,就会懂得分享啦,就像小树苗总会慢慢长成参天大树一样。

案例分析:以自我为中心的波波

案例分析:以自我为中心的波波

案例(àn lì)描述波波活泼聪明,反应灵敏,可一些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玩积木的时候要挑选自己喜欢的,站队的时候自己要当第一,游戏时要别人听他的指挥,要不他就在别人游戏时横冲直撞去捣乱,经常有小朋友来告他的状。

有一次进行语言活动《说说我的好朋友》,他站起来很得意的说:“心元是我的好朋友,帅帅是我的好朋友,翔翔是我的好朋友……都是我的好朋友!”没想到翔翔立即站起来反对:“不是,我不做他的好朋友。

”理由是波波经常在喝水的时候朝翔翔和其他小朋友身上(shēn shɑng)吐水。

接着又有几个孩子也声明自己不做波波的好朋友,有的说他抢积木,有的说他抢玩具,有的说他打小朋友……让他很尴尬。

案例(àn lì)分析1、通过案例中波波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现在的幼儿(yòu ér)中,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很少关心他人。

在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受到影响时,他们往往情绪变化过快或过激,出现一些不友好的甚至有攻击性的行为,如:骂人,踢人,推人,对别人吐口水,争抢玩具等等。

波波在同伴交往中不能够正确的运用交往的手段。

比如与小朋友交流时音量往往太高太急,还有喜欢在与小朋友经常出现的一些带有粗鲁,冲撞行为的动作中取得游戏的快乐,而引起误会,但是他自己却浑然不觉。

表现得较独断、任性、无礼。

有些幼儿在同伴交往中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果不及时矫正这些行为,幼儿会逐渐形成无礼暴躁、冷酷无情等不良情绪。

2、波波在家庭中形成唯我独尊心理。

除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宠爱之外,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爷爷溺爱着他。

虽然家长(jiāzhǎng)特别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孩子入园前就会讲故事、背儿歌、数数,背三字经等,但是全家老少五口就这么一个小孩,不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娇惯,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任性霸道的性格。

而家长对此也不是特别在意,觉得只要孩子聪明伶俐,健康活泼就好,更加纵然了波波的一些不良行为。

我是第一名幼儿案例分析

我是第一名幼儿案例分析

我是第一名幼儿案例分析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萌发时期,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

有的幼儿霸占心理很重,认为什么都是我的,不会谦让;有的幼儿较胆怯,羞于交往,害怕对方拒绝自己,但其内心也是渴望能和同伴说笑游戏的;有的幼儿缺乏起码的礼貌知识,在活动中撞倒了对方或踩痛了对方连一句"对不起”部不说。

因此,帮助小班幼儿在生活小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片断一:小朋友上厕所一次活动后歇息时,孩子们有的洗澡,有的上厕所。

这时,厕所里响起了争吵的声音:"这就是我第一个抢下的 ! 老师,他发推我! ”"不行,我就要第一个! ”"哇! ” ( 哭声) ……原来,小朋友一起拥到厕所里,由于人多厕盆少,有些小朋友就要等待入厕。

可天天就是不愿等,一进去就要抢第一。

其他小朋友可不乐意了,他就动起了武力…??像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上演好几次。

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中跑出,他们的独霸心理比较显著。

在他们的意识中,"我抢下的就是我的。

”"我抢夺没就踢你、咬伤你。

”因此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常常发生冲突。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我们想通过厕所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

我们晓得幼儿恶搞力极强,特别就是小班幼儿,他们能够通过恶搞回去自学攻击性犯罪行为,同样也可以通过恶搞回去学会恭敬、协作、互动和合作等一些犯罪行为。

故事《小蚂蚁弄豆》中井然有序、团结合作的小蚂蚁形象深深病毒感染着孩子,给幼儿践行了好榜样。

于是我们把调皮的小蚂蚁画下来,一个一个排不好队贴在厕所的墙面上,而且高度和幼儿的视线通常魏。

这样,他们上厕所时,看见排在着队的小蚂蚁,自然而然地就交卷队等候入厕。

在等候的过程中,还可以数数小蚂蚁,读出故事中的情节:小蚂蚁交卷队,一个跟著一个,很快就把豆豆运往了家里…??”渐渐地,我们再也不必每次歇息时都必须向幼儿唠叨一句: "上厕所时必须交卷队,不要抢夺。

超级育儿师案例分析1500字以自我为中心

超级育儿师案例分析1500字以自我为中心

超级育儿师案例分析1500字以自我为中心
超级育儿师是指能够帮助父母解决育儿问题并且提供全方位育儿指导的专业人士。

以下是一个超级育儿师案例分析:
这位超级育儿师叫李晓峰,他曾经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后来辞职成为了一名自由职业育儿师。

他的客户很多都是工作繁忙的家长,这些家长因为忙于工作,很难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

李晓峰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方法使得他的客户都非常满意。

他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先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再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要,制定适合孩子的计划。

他还会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为家长提供一些具体的育儿建议。

比如有一次,李晓峰的一个客户的孩子因为不喜欢学习,总是逃避作业。

李晓峰采用了自我为中心的方法,先了解了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学习,发现是孩子对学习内容感到无趣。

于是他就给孩子开设了有趣的学习内容,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

通过这种方法,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不再逃避作业。

李晓峰的另一个客户是一位单亲妈妈,工作忙碌,没时间陪孩子。


晓峰了解到孩子最需要的是妈妈的关爱和陪伴。

于是他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孩子交流,陪伴孩子度过了难熬的疫情期间。

总的来说,李晓峰的自我为中心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在育儿领域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

他的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还能够让家长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超级育儿师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职业,因此无法提供案例分析。

如果您有其他关于育儿方面的话题需要咨询,可以再次提出具体要求,我会尽力为您提供帮助。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案例分析)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案例分析)

今天早晨,区域活动开始了,煦煦选择了搭积木,他走到桌子旁,把篮子里的轮胎都挑了出来,放在自己前面开始拼搭。

过了一会儿,慧慧大喊:“老师,煦煦抢我的轮胎。

”我走过去,只见煦煦前面又多了好几个轮胎,通过了解,原来这几个轮胎都是从其他幼儿手里抢过来的。

经过我的劝说,他拿出了几个轮胎还给他们。

一会儿后,煦煦把小车给了荧荧,走到绘画区,画了五分钟后,把笔一扔,又回到了建构区。

由上述观察可以看出,煦煦看到喜欢的东西会从他人手中抢过来,不太愿意与人分享,通过教师的劝说,才勉强愿意拿出少许。

还可以看出,煦煦在活动中不够专注,缺乏耐心,一些游戏玩了一会儿就没劲。

下一次游戏前,教师要面对全体幼儿强调游戏规则,篮子放在中间一起拿,拿一个搭一个,不能争抢,同伴之间要学会分享、合作。

如果煦煦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可以请他说说之前老师提出了什么要求,引导他对照自身的行为发现错误进行改正。

轩轩小朋友由于年龄问题,又重新读了一年小班,这时他就进入到了我们班。

又由于他比班级中的小朋友多一年入园的经验,因此在班级中就显得特别的活跃。

他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知识面较广,但是他有特别强烈的逆反行为,这和他平时都是由奶奶抚养有一定的关系。

因为爸爸妈妈的工作关系平时都不要家,也没有时间跟孩子一起,所以轩轩都是跟奶奶住在一起,是由奶奶来抚养。

也因为轩轩也比他小朋友多读了一年幼儿园,对于小班所学的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平时教学活动时他的表现特别棒,我们也十常表扬他,就因为这们他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都是以自己为中心。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就强,对家里人的要求和安排不会一味服从,喜欢闹“独立”,再加上祖辈的过度宠爱,所以在家里叫他干什么事情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任性、不听话,你叫他这样,他非不这样,常常使得家长束手无策,其实这种现象在心理上称为逆反心理,是一种心理特点。

祖辈可能对于孩子的心理变化观察不透彻,他们可能会认为这是孩子变坏了,不可话,因而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孩子在此时的行为表现,对孩子的行为横加指责一味训斥,打骂,这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执拗任性或胆大妄为。

幼儿园大班自我探索学习成长案例分析

幼儿园大班自我探索学习成长案例分析

幼儿园大班自我探索学习成长案例分析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幼儿逐渐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开始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成长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培养自信心和探索精神。

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

小明是大班的一位男孩,从入学以来,他对于绘画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和天赋。

在幼儿园美术课上,小明总是能够专注地画出让人惊艳的作品,经常获得班级和学校的表扬。

然而,在其他课程中,小明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经常被评为中等水平。

这对小明来说是一个困扰,他感到自己在其他方面没有表现得像绘画一样好。

为了帮助小明探索和认识自己,在家长和小明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举办了一次大班自我探索活动。

在活动中,每个幼儿需要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研究,并通过绘画、手工制作、讲故事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发现。

小明选择了“不同的感官体验”作为他的主题。

他通过采集不同的材料,触摸不同的纹理、闻不同的气味、尝不同的食物、看不同的颜色、听不同的声音等,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并通过口述的方式分享给全班同学。

小明的绘画作品和口述内容展示了他对于感官体验的独特理解和敏感度。

这次活动对于小明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

首先,他通过自选主题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对于不同感官体验的敏感度和兴趣。

其次,他通过绘画和口述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发现和观察,并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和鼓励。

这让小明意识到,自己在感官观察和绘画方面的天赋是独特且有价值的。

最重要的是,小明通过这个活动认识到,他在学习上的不足并不意味着他的整体能力不足,他在其他方面也有许多优点和特长。

在这之后,小明的学习态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他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并且尝试将自己对于感官体验的观察融入到其他课程中。

他开放了自己的思维,并且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和探索中去。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学习成长案例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帮助幼儿自我认知和发展的方式。

通过选择适合幼儿兴趣的主题,让他们自主进行观察和理解,并通过展示和分享获得正向反馈,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探索精神。

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例子

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例子

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例子
1. 幼儿玩玩具的时候,会紧紧抱住自己喜欢的那个,好像那就是他的宝贝,别人碰一下都不行呢!就像小老虎护食一样,谁来抢就跟谁急。

2. 去幼儿园,小朋友带了好吃的,幼儿就会觉得那应该先给自己吃呀,其他人凭什么先拿,这多理所当然呀,难道不是吗?
3. 看电视的时候,幼儿一定要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谁也不许换台,那霸道的样子,好像电视就是专门为他一个人准备的!
4. 幼儿画画,画了个大太阳,就觉得自己画的是最棒的,别人的都没他的好,这不就是自我为中心嘛!
5. 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幼儿会指挥其他人怎么做,觉得自己的想法就是最对的,别人都得听他的呢,多牛啊!
6. 在公园里,幼儿看到秋千就立马跑过去占着,才不管其他小朋友想不想玩呢,他自己玩得开心最重要啦!
7. 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幼儿会要求走自己想走的路线,一旦不依他,就开始闹腾,这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是什么?
8. 家里来客人了,幼儿会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全拿出来,也不管客人喜不喜欢,反正他觉得好玩,客人就得陪着他玩,可有意思啦!
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是很正常的成长阶段呀,他们还小,慢慢引导就会好啦!。

幼儿情商教育案例(2篇)

幼儿情商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今年四岁,就读于我市某幼儿园中班。

小明性格开朗,喜欢与人交流,但在日常生活中,他时常表现出情绪失控、自我中心的特点。

例如,当其他小朋友抢了他的玩具时,他会哭闹不止,甚至动手打人;在集体活动中,他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导致与其他小朋友关系紧张。

针对小明的这些行为,幼儿园的教师和家长都感到十分担忧。

他们意识到,培养幼儿的情商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于是,一场针对小明的情商教育之旅就此展开。

二、案例分析1. 问题识别:小明的情绪失控、自我中心等行为,实际上是情商低下的表现。

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简称EQ)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和运用情绪的能力。

情商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交意识和关系管理四个方面。

2. 原因分析:小明的情商低下,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教育:家长可能过于溺爱小明,导致他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 社交环境: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小明可能没有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 心理需求:小明可能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在面对挫折时表现出情绪失控。

三、教育措施1. 自我意识培养:- 教师通过绘本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小明认识自己的情绪,如生气、开心、难过等。

- 引导小明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我现在很生气,因为我想要那个玩具”。

2. 自我管理能力提升:- 教师教给小明一些缓解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数数等。

- 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让小明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当小明生气时,教师引导他先冷静下来,再解决问题。

3. 社交意识培养:- 教师组织集体活动,让小明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

- 通过角色扮演,让小明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

4. 关系管理能力提升:- 教师引导小明学会尊重他人,如排队、轮流等。

- 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让小明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四、教育实施1. 课堂教育: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故事、歌曲、游戏等方式,引导小明认识情绪、管理情绪。

幼儿的自我中心思维

幼儿的自我中心思维

幼儿的自我中心思维几个小故事小班的绘画课今天,小班美术课的主题是自由画,老师让小朋友们自由地画自己想画的东西。

他们画完之后,纷纷把自己的作品拿给老师看,还争先恐后地说自己画了什么,老师发现:丽丽画了一只觅食的蚂蚁,可是她把那只蚂蚁画得比旁边的小树还大;乐乐画的爸爸,腿又粗又长,头和胳膊却非常短小;小叶子画的小朋友,身体上有四个大大的圈圈,老师问了才知道:原来那些圈圈是衣服的纽扣……奇怪的对话下面是3岁的佳佳和叔叔的对话。

佳佳:“叔叔,它爬上了你的汽车,还用爪子抓车。

”叔叔:“什么?”佳佳把叔叔带出去,指着汽车顶部的一个刮痕说:“你看。

”叔叔:“佳佳,这是谁干的?”佳佳:“不是我。

”叔叔笑着说:“我知道不是你,可是这个刮痕是怎么来的呢?”佳佳:“它爬上了你的汽车,用爪子抓出来的。

”叔叔:“谁?”佳佳望了望四周,指着一只穿越街道的猫说:“它在那儿。

”叔叔:“哦,是猫啊!那你为什么一开始不告诉我呢?”佳佳:“我说了啊!”接电话的安安家里的电话响了,妈妈在做饭,就让4岁的安安辅佐接一下电话。

安安拿起电话,原来是爸爸打过来的:“喂,是安安吗?”安安点了点头,没说话。

爸爸没有听到说话声,感觉应该是安安,就问:“安安,妈妈在吗?”安安又无声地点了点头。

爸爸又问:“安安,让妈妈接一下电话好吗?”安安再一次无声地点了点头,然后去厨房叫妈妈听电话。

为什么会这样事实上,上述几个小故事中的幼儿具有一个相同的思维特点,心理学上称之为: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私自利”,而是幼儿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即幼儿经常依赖于自己的想法而非事物的客观特点,仅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外部世界,认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和自己看到的一样。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两个男孩去给妈妈买生日礼物,7岁的男孩选了一串珠宝工艺品,3岁半的男孩则选择了一辆小汽车,小心地包装好送给妈妈。

可以看出这个3岁半男孩的行为就是“自我中心”的,因为他没有考虑到妈妈的兴趣与自己的兴趣其实不相同,当然这其实不是自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案例分析: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幼儿案例分析: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今天早晨,区域活动开始了,袁登华选择了搭积木,他走到桌子旁,把篮子里的房顶(三角形)都挑了出来,放在自己前面开始拼搭。

过了一会儿,连廷佐大喊:“老师,袁登华他抢走了我的屋顶。

”我走过去,只见他前面又多了好几个屋顶,通过了解,原来这几个屋顶都是从其他幼儿手里抢过来的。

经过我的劝说,他拿出了几个屋顶还给他们。

一会儿后,他把他的积木都给了陈芊宇,走到绘画区,画了五分钟后,把笔一扔,又回到了建构区。

分析
由上述观察可以看出,袁登华看到喜欢的东西会从他人手中抢过来,不太愿意与人分享,通过教师的劝说,才勉强愿意拿出少许。

还可以看出,他在活动中不够专注,缺乏耐心,一些游戏玩了一会儿就不想玩了。

措施:
下一次游戏前,教师要面对全体幼儿强调游戏
规则,篮子放在中间一起拿,拿一个搭一个,不能争抢,同伴之间要学会分享、合作。

如果袁登华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可以请他说说之前老师提出了什么要求,引导他对照自身的行为发现错误进行改正。

幼儿案例分析: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今天早晨,区域活动开始了,袁登华选择了搭积木,他走到桌子旁,把篮子里的房顶(三角形)都挑了出来,放在自己前面开始拼搭。

过了一会儿,连廷佐大喊:“老师,袁登华他抢走了我的屋顶。

”我走过去,只见他前面又多了好几个屋顶,通过了解,原来这几个屋顶都是从其他幼儿手里抢过来的。

经过我的劝说,他拿出了几个屋顶还给他们。

一会儿后,他把他的积木都给了陈芊宇,走到绘画区,画了五分钟后,把笔一扔,又回到了建构区。

分析
由上述观察可以看出,袁登华看到喜欢的东西会从他人手中抢过来,不太愿意与人分享,通过教
师的劝说,才勉强愿意拿出少许。

还可以看出,他在活动中不够专注,缺乏耐心,一些游戏玩了一会儿就不想玩了。

措施:
下一次游戏前,教师要面对全体幼儿强调游戏规则,篮子放在中间一起拿,拿一个搭一个,不能争抢,同伴之间要学会分享、合作。

如果袁登华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可以请他说说之前老师提出了什么要求,引导他对照自身的行为发现错误进行改正。

幼儿案例分析: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今天早晨,区域活动开始了,袁登华选择了搭积木,他走到桌子旁,把篮子里的房顶(三角形)都挑了出来,放在自己前面开始拼搭。

过了一会儿,连廷佐大喊:“老师,袁登华他抢走了我的屋顶。

”我走过去,只见他前面又多了好几个屋顶,通过了解,原来这几个屋顶都是从其他幼儿手里抢过来的。

经过我的劝说,他拿出了几个屋顶还给他们。

一会
儿后,他把他的积木都给了陈芊宇,走到绘画区,画了五分钟后,把笔一扔,又回到了建构区。

分析
由上述观察可以看出,袁登华看到喜欢的东西会从他人手中抢过来,不太愿意与人分享,通过教师的劝说,才勉强愿意拿出少许。

还可以看出,他在活动中不够专注,缺乏耐心,一些游戏玩了一会儿就不想玩了。

措施:
下一次游戏前,教师要面对全体幼儿强调游戏规则,篮子放在中间一起拿,拿一个搭一个,不能争抢,同伴之间要学会分享、合作。

如果袁登华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可以请他说说之前老师提出了什么要求,引导他对照自身的行为发现错误进行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