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1节《图形的旋转》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1节《图形的旋转》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1节《图形的旋转》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1节《图形的旋转》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并能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旋转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认识和变换的基础知识,对于新的图形变换——旋转,他们可能存在以下困难:1. 旋转的概念难以理解;2. 旋转的性质和规律难以把握;3. 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旋转的知识,并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和巩固旋转的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2.培养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旋转的概念和性质;2.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旋转的知识;2.实践操作法: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和巩固旋转的规律;3.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直观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旋转的知识;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形和实例,用于实践操作和问题探究;3.教学工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旋转门、风车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2.呈现(10分钟)介绍旋转的概念和性质,如旋转的定义、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等。

通过举例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旋转的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旋转的知识,如将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并观察旋转前后的变化。

《图形的旋转》(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图形的旋转》(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图形的旋转》-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旋转的概念2. 图形的旋转3. 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的确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旋转木马、风扇等,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普遍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 介绍旋转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旋转的含义。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观察图形旋转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3. 讲解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图形旋转。

3. 活动与练习1. 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并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

2. 设计一些图形旋转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拓展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展示一些复杂的旋转现象,如地球绕太阳旋转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并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

2. 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图形旋转的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图形旋转的方法。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及教学过程一、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旋转中心:旋转中心是图形旋转的轴心,可以是图形内部的某个点,也可以是图形外部的某个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2.能够认识旋转图形及其性质;3.能够通过手绘或计算将图形旋转指定角度;4.能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练习。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老师将一张旋转后的图形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是怎样产生的?”,“图形的变化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引入“图形的旋转”这一知识点。

2. 教授新知识(30分钟)1.介绍旋转的基本概念:旋转角度、旋转中心、旋转方向等,并通过实物或投影方式给出示例;2.引导学生通过图形旋转变化后的形态,探究旋转的性质:保持图形面积不变,并保持图形的各边长度不变;3.演示如何用计算角度的方法确定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尝试自己手绘旋转图形,并计算旋转角度;4.带领学生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巩固掌握,例如:小朋友看书时,可以通过旋转书页来方便自己翻页;3. 练习巩固(20分钟)1.让学生通过既定图形和旋转角度练习手绘旋转图形的能力,并且通过互相展示作业来检验;2.让学生针对旋转图形进行判断——是否为旋转图形,以及手绘后是否与实际图形相同;3.演示一些旋转对称的例子,让学生能够应该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4. 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旋转图形的性质和特点,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示例、计算、生活实践来演示旋转图形,使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性质和特点,能够手绘并计算旋转的角度,也能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巩固练习,同时也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如果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则需要加强课外练习。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旋转规律,掌握图形的旋转操作方式,提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奋斗成功的快乐,培养于团队合作,锻炼自我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图形的旋转规律及其操作方式。

【教学难点】绕不同的点旋转同一图形的问题,三角形和矩形的旋转。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旋转1、热情洋溢的导入2、导入课题询问学生:“大家说说,旋转是什么意思?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与旋转有关的事情?”引导学生了解旋转的概念和在生活中的运用。

3、呈现知识点呈现图形的旋转形式,将图形旋转后与原来的图形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旋转的规律。

4、学生练习设计让学生自已旋转题目,检查其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的水平。

第二课时:三角形的旋转1、回顾询问学生:“你们上节课学到了什么?”2、模型引入让学生识别图形中的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

老师利用模型将图形旋转,学生自行研究旋转规律。

3、学习新知让学生学会绕不同点旋转三角形。

4、举例讲解解释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讨论,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与思维能力。

第三课时:矩形的旋转1、语音导入运用语音演示矩形的旋转规律。

2、概念呈现明确矩形有四条边,两组相等的对边,学会绕不同点旋转矩形。

3、玩转练习设计恰当的游戏和练习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第四课时:图形的轴对称1、中心点轴对称规定位置,以该位置为轴来对称图形。

2、未规定轴对称自行给出对称点,完成翻转。

【教学方法】本次授课采用激发学生想象、协作学习、分组合作、自主探究、创新性实验、引导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工具手段、模型展示手段、小组合作手段、体验活动手段等。

(教案)第一单元 图形的旋转-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一单元 图形的旋转-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一单元图形的旋转-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旋转的概念2. 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3.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4. 旋转对称图形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概念及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旋转对称图形的识别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风扇、转椅等,发现它们的运动具有旋转的特点。

(2)提出问题:这些物品是如何运动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2. 新课导入(1)讲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

(2)展示图形旋转的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图形旋转的过程。

(3)引导学生总结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3. 活动一:旋转对称图形的认识(1)出示一些旋转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的旋转中心。

(2)引导学生发现旋转对称图形的特点:旋转一定角度后,图形与原图形重合。

(3)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旋转对称图形。

4. 活动二:图形旋转的操作(1)让学生分组操作,将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

(2)引导学生注意旋转过程中图形的大小、形状不变。

(3)小组讨论:如何确定旋转后的图形位置?5. 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小结(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强调图形旋转的概念、基本方法以及旋转对称图形的特点。

五、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P24-25页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举例说明。

六、板书设计略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图形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旋转对称图形的识别和应用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图形的旋转-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图形的旋转-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图形的旋转-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旋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图形旋转的定义及性质2. 图形旋转的画法3. 图形旋转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概念、性质及画法。

2. 教学难点:图形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钟表的指针运动、开锁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旋转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图形旋转的定义及性质a. 定义: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

b. 性质:旋转前后,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相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图形旋转的画法a. 找出旋转中心。

b. 确定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c. 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 应用拓展(1)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实际应用: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图形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图形旋转的概念、性质及画法。

5. 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思考如何运用图形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提高课堂效果。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实际应用等环节,使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概念、性质及画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图形旋转的定义、性质和画法。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核心,学生能否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直接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图形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图形的旋转 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图形的旋转  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图形的旋转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

难点:使学生能正确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的位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风车,引导学生观察风车的运动,引出课题:图形的旋转。

2. 新课教学(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旋转?旋转有什么特点?(2)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得出旋转的定义和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用三角板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4)学生尝试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教师巡回指导。

3. 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4.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图形旋转的理解。

5. 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了图形旋转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要加强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提高教学效果。

五、板书设计图形的旋转1. 定义:图形绕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

2. 特点:大小不变,形状不变,位置发生变化。

3. 旋转作图:用三角板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4. 注意事项: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六、课后拓展1. 观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思考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尝试画出更复杂的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3. 探索旋转的其他性质和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图形的旋转》是小学数学图形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旋转的概念,探索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旋转的概念,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探索的过程中,掌握图形旋转的方法,体会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运动,对平移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图形旋转的经验。

但学生对旋转的概念、旋转的方法和性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旋转的概念,知道旋转的方法和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探索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旋转的概念及其性质。

2.图形旋转的方法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引入旋转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观察法、操作法、交流法、探索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运用归纳总结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动画、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

2.准备练习题和作业题,以便进行巩固和拓展。

3.准备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旋转门、荡秋千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进而引出旋转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图形旋转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图形旋转时,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哪些部分保持不变?从而让学生初步理解旋转的性质。

一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旋转》(教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一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旋转》(教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图形的旋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旋转的含义,并能够找出旋转的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图形变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旋转的含义,能够找出旋转的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风车、钟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回答:它们都在旋转。

教师总结:旋转是图形变换的一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旋转。

2. 探究新知(1)认识旋转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图形旋转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个图形在旋转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图形的位置和方向发生了变化。

教师总结:旋转是图形在平面内绕一个固定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

(2)找出旋转的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图形旋转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个图形是绕哪个点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旋转的方向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图形是绕点O旋转的,旋转了90度,旋转的方向是顺时针。

教师总结:在旋转过程中,图形绕的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旋转的方向可以是顺时针或逆时针。

3. 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对旋转的理解。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图形旋转的特点和要素。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并尝试找出旋转的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

五、板书设计1. 旋转的定义2. 旋转的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六、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旋转概念的理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一)课前谈话,激发图形旋转的兴趣。

课件呈现谜语:有家兄弟真奇怪,一天到晚转圈圈。

不吃饭来,不休眠。

(打一物品)先猜一猜,再说说“兄弟”指的是谁,“转圈圈”是指指针在做怎样的运动。

揭示课题:图形的旋转。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的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很好的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情境创设,体会图形旋转的要素。

1、认识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课件播放动画,一只钟面的指针顺时针旋转90°,另一只钟面的指针逆时针旋转90°,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预设:1、都绕着一个点在旋转。

(板书:定点)2、时针都旋转了90°。

(板书:角度)3、时针旋转的方向是相反的(板书:方向)……重点交流预设3:课件放大动画,观察(课件播放)。

引出:像这样和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叫顺时针方向,和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叫逆时针方向。

(板书:顺时针、逆时针。

)你能用手臂演示一下顺时针旋转吗?逆时针呢?【设计意图: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是认识的难点,学生常常会混淆。

为了清晰学生的认识,此环节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对两只钟面上时针旋转现象的观察感知,以及手臂动作的体验,来弥补学生语言描述的不足,概念构建更为准确,同时,也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巩固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完成教材“想想做做1”。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钟面、台秤及转盘指针等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再次感受与巩固旋转的基本要素。

】(三)动手操作,探索图形旋转的方法。

1、旋转线段。

课件出示线段AB,师:你能绕它的一个端点旋转90°吗?学生尝试,并填写:线段AB绕点方向旋转90°。

有目的的选取不同学生作品展示。

预设:?定点和角度相同,如果方向不同,图形旋转后的位置也不同。

?定点不同,即使方向和角度相同,图形旋转后的位置也不同。

(教案)第一单元 图形的旋转-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一单元 图形的旋转-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一单元图形的旋转-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学目标
1.了解图形的旋转是指將图形沿一定的旋转轴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的新图形;
2.能够描述图形的位置关系,并能举一些图例,使学生掌握旋转变换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现旋转变换的规律;
4.让学生了解旋转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熟练运用旋转变换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旋转变换的规律;
•旋转变换的应用。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
•学生讨论;
•示范演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投影仪、计算器、练习题。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知
•引导学生看图形:通过电子板书,将有关图形旋转的图形投影在黑板上,向学生展示图形旋转的变换规律。

2. 学习新知
1.图形旋转的定义:教师讲解图形旋转的定义,并向学生举例介绍旋转变换的特点。

2.旋转变换的规律: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示范,解释旋转变换的规律,并向学生演示旋转变换的基本步骤。

3.旋转变换的应用:教师列举旋转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旋转变换的应用实例。

3. 练习
•题目练习:教师在黑板上投影几道旋转变换的练习题,并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

4. 总结归纳
•教师对本节的学习内容作一次综合性的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上的习题;
2.整理好自己的笔记。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小学数学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3.《苏教版小学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旋转》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旋转》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旋转》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旋转》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意义,学会用旋转的方法来变换图形,并能够发现和欣赏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旋转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旋转现象,如风车、旋转门等。

但学生对旋转的理解还较为表面,缺乏对旋转本质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旋转的概念,感受旋转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旋转的意义,学会用旋转的方法来变换图形。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意义,学会用旋转的方法来变换图形。

2.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旋转的本质,发现和欣赏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旋转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旋转前后的变化,加深对旋转的理解。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展示旋转的现象。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形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

3.教学奖品: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风车、旋转门等,引导学生关注旋转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旋转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旋转。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图形的旋转-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图形的旋转-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图形的旋转-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理解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旋转进行空间想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图形旋转的概念。

2. 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3. 图形旋转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图形旋转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旋转木马、风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旋转。

(2)提出问题: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新课导入(1)讲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2)通过实例讲解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如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等。

3. 动手操作(1)让学生分组进行旋转操作,观察并记录旋转后的图形特点。

(2)引导学生总结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4. 应用拓展(1)讲解图形旋转在实际中的应用,如设计图案、机械制造等。

(2)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图形旋转进行解决。

5.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图形旋转的概念、基本性质和应用。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收获。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绘制一些简单的旋转图形,并标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

2. 请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请学生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图形旋转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图形旋转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图形的旋转 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图形的旋转 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图形的旋转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初步感知图形旋转的概念,并能在方格纸上进行简单的图形旋转。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 使学生能够运用图形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图形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图形旋转的概念及意义。

2. 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

3. 图形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概念、方法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图形旋转的方向和角度的正确判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钟表指针的运动、荡秋千等,让学生初步感知图形旋转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等。

(2)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旋转的特点,如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等。

(3)让学生尝试对所画图形进行旋转,并交流旋转的方法和步骤。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

(2)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的知识进行解决。

4.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点评。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用图形旋转的知识来解释,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 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图形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初步感知图形旋转的概念,并能在方格纸上进行简单的图形旋转。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图形的旋转(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图形的旋转(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图形的旋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3. 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旋转的三要素。

2. 教学难点: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地球自转、风车转动等,引导学生关注图形旋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旋转前后的变化,总结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3. 案例分析: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了解图形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图形旋转的实验,观察旋转前后的变化,加深对图形旋转性质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性质及旋转的三要素。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图形旋转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对图形旋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图形旋转性质的应用能力。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全面了解学生对图形旋转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利用教具、实物等展示图形旋转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旋转印象。

2. 注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图形旋转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2课时“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2课时“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2课时“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2课时“图形的旋转”是本册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方法和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图形变换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操作和解决问题时,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概念和方法。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图形旋转的概念和方法。

2.图形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和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旋转的概念和方法。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用于学生动手操作。

3.教学奖品:准备一些小奖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车轮、风扇等,引导学生关注旋转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图形旋转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旋转的意义。

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图形旋转的步骤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尝试将给定的图形进行旋转。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进行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示解题方法。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图形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旋转》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旋转》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旋转》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旋转》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称、平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新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图形的旋转特征,理解旋转的意义,学会用旋转的方法进行图形的变换。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旋转的概念,让学生感知旋转现象,再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旋转的性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平面图形的认识、对称、平移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图形的旋转,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感知和理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调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意义,掌握旋转的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旋转的意义和旋转的特征。

2.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旋转现象。

2.采用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旋转前后的图形变化。

3.采用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旋转的理解。

4.采用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交流思考,提高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实物图片或模型。

3.旋转的操作材料。

4.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旋转现象,如旋转门、旋转的风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在运动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物体在运动时都是围绕一个中心点进行旋转的。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图形的旋转。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图形,如正方形、圆形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在旋转时的变化。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这些图形在旋转时有什么特点?旋转前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图形在旋转时,每个点离同一个点的距离不变,旋转前后的图形是相似的。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1节《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1节《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1节《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旋转》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1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旋转的概念,学会用语言描述图形的旋转,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发现图形旋转的性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直观的图形,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图形的旋转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运动,对平移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旋转的概念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旋转的概念,逐步掌握旋转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学会用语言描述图形的旋转,发现图形旋转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

2.难点:用语言描述图形的旋转,发现图形旋转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图形,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图形旋转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展示图形旋转的实例和性质。

2.学具:准备一些图形卡片和旋转工具,供学生实际操作。

3.教室环境:布置好教室,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操作和观察。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旋转门的开关,引导学生思考旋转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旋转?”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并通过旋转工具,让学生观察图形的旋转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图形的旋转。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图形的旋转|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图形的旋转|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图形的旋转|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旋转的概念2. 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3.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图形旋转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旋转木马、风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b. 学生回答:这些物体都在做旋转运动。

c. 教师总结:是的,这些物体都在做旋转运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旋转。

(板书课题)2. 新课a. 教师出示一个图形,如长方形,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图形的旋转吗?b. 学生回答:图形的旋转就是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一定的角度。

c. 教师总结:是的,图形的旋转就是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一定的角度。

这个点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板书定义)d. 教师出示一个图形,如正方形,并提问:同学们,你们会画这个图形旋转后的样子吗?e.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f. 教师总结:画图形旋转后的样子,首先要确定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然后按照旋转方向将图形旋转一定的角度即可。

3. 练习a.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如: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一定的角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b.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c. 教师出示答案,学生对照答案检查自己的练习。

4. 应用a.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旋转木马、风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b. 学生回答:这些物体都在做旋转运动。

c. 教师总结:是的,这些物体都在做旋转运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旋转。

(板书课题)5. 小结a.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b. 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旋转。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旋转图形的基本方法和概念;2.能够绘制旋转图形,并进行简单的变换;3.了解旋转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旋转图形的基本方法和概念;2.绘制和变换旋转图形;3.生活中的旋转图形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一些实物、图片、动画等引入旋转图形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感受旋转图形的美丽和神奇。

2. 学习旋转图形的基本概念引领学生了解旋转图形的基本概念,例如:中心、角度、方向等,并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旋转图形。

3. 绘制旋转图形通过调查、观察、实验和操作等学习掌握旋转图形的基本绘制方法,例如:定中心,画辅助线,旋转图形等。

4. 绘制已知旋转图形通过实例演示、实践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旋转图形的基本绘制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学会如何绘制已知旋转图形。

5. 旋转图形的变换通过实例演示、实践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旋转图形的变换方法,如:旋转度数和方向的变化等。

6. 应用旋转图形通过生活实例、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旋转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钟表、工具等。

四、教学反思本次数学教案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实物、动画等,让学生感到亲切和生动。

在教学内容上,本教案注重了基础概念的讲解,同时注重了练习的实践操作,让学生不仅能学会旋转图形的知识,更能够进行变换和应用。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中发现问题、提高思维、解决问题。

总之,本教案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旋转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绕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 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旋转90 后的图形。

2.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旋转的三个要素。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 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播放有关风车和摩天轮的课件。

提问:游乐场的摩天轮和风车的运动是一种什么现象?
追问:你能说说它们是怎样旋转的吗?
它们都是绕着中间的点顺着旋转的。

2.导入新课。

对于旋转,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旋转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认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 的含义。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播放课件:某一高速公路收费站,各种车辆进出场面的录像。

为了维持秩序,收费站口设置了转杆。

引出问题:图中的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的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模拟操作,认识含义。

同桌合作,拿出活动角模拟转杆打开和关闭,讨论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

结合学具演示交流,明确转杆打开和关闭都属于旋转。

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转杆打开是逆时针旋转,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

(3)深入探讨: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
引导学生结合例题2的转杆图进行思考。

学生观察、交流,得出:转杆打开是绕O顺时针旋转90 ;转杆关闭是绕O逆时针旋转90 。

(4)全体活动,深化理解。

听口令做动作:让学生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逆时针旋转。

2.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的旋转。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题3图。

(2)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题目的要求的?
引导学生进行审题:中心点:点A;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角度:90 。

(3)动手操作。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指名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进行旋转演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4)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提问:如果不借助具体的实物,该怎样画出三角形逆时针旋转90 后的图形?(出示教材第4页上方情境图)
学生可能有如下方法:
①先把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再画出另外的线段,最后连成相应的图形。

②先把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再连成相应的图形。

③借助手、笔等工具一转后再画一画。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尝试画图。

(5)组织交流。

投影展示学生画的图,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

(6)师生共同小结。

提问:我们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要先找出一条线作为标准,再按“定点、定向、定角度”三个步骤进行操作。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利用钟面的时针、台秤的指针、转盘的指针等实例来巩固旋转的方向和角度。

教学时切不可草率对待这些习题,它们都是旋转平面图形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实际上是例题3的补充,它是将一个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

教学时可以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要求,如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直接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90 后的长方形;而直接画图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照样子先做一个长方形,按旋转的要求在方格纸上转一下,再离开实物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