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比赛前的训练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比赛前的训练工作
一年一度的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又要开始了,从训练学的角度,谈一下赛前训练工作,讲之前,说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区中小学田径运动竞赛成绩的不断提高,各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教练员训练手段也逐渐科学化、合理化,各项目运动成绩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任何一个微小的因素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比赛的结果。训练的理论也在不断深化,像赛前训练、心理训练、模拟训练等等。特别是对赛前训练很多教练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因为在运动实践中训练成绩与比赛成绩往往难以吻合;有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水平很高,而到了比赛时大失水准,能力无法完全发挥出来;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伤病,但更多的是赛前训练安排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的。因此,如何使运动员的实际水平在比赛中得到充分发挥,保持理想的竞技状态,这里面有没有规律可循,应该如何合理安排训练等等,都是我们教练员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下面开始讲赛前训练:
一、赛前训练的目的和意义:1 巩固前面训练的效果,2 调整运动员的体力,3调整运动员的心理, 4适应比赛的要求,5 完善技术,使运动员在比赛时达到最佳竞技状态一一创造最佳运动成绩。
二、赛前训练的任务:赛前训练阶段是决定运动员成绩诸因素的优化与协调阶段,其任务不在于继续提高运动员的机能能力和训练水平,
而是把已经获得和具备的运动技能,通过赛前强化训练表现出来,促
使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完善比赛能力,并使影响专项成绩的各训练
因素趋于平衡。形成最高竞技能力,保证运动员在重大赛期创造最高专项成绩。
三、赛前训练的特点:1 训练负荷强度大,负荷量中等或中等偏下,
2 身体训练的比重较小,专项训练比重较大,
3 技术训练,尤其是完
整技术训练较多。
四、赛前训练时间的界定:
(一)赛前训练周期的安排:赛前强化训练周期一般安排4周,该阶段训练又根据训练任务分为两个小阶段: 1第一阶段为赛前强化中
周期(3周),训练内容具有显著的专项特点,负荷量逐周减少,而训练强度逐渐提高,并在该阶段结束时达到最高值,2第二阶段为赛前调整小周期(1周),该阶段的主要训练任务是调整运动员的身体状态,使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得到充分加强,
(二)具体安排: 倒数第四周: 负荷量中上和强度中,倒数第三周: 负荷量中和强度中上 (比前一周略高),倒数第二周: 负荷量小和强度大(突出强度),倒数第一周: 负荷量小和强度中—中上,
(三)训练时间:每次 1 .5一2小时,
(四)量和强度的变化(训练负荷的调整):由于比赛成了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个训练负荷的组成就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目前来看,训练中的变化,特别是训练负荷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训练强度上,而不是训练量上,1. 长期低强度的训练容易造成运动员神经系统的疲劳,大运动量的训练,往往是运动员在失控的的情况下训练的,训练成了程序,学生完全是被动的机械的训练,也不能激发学生训练潜能.但比赛是大强度的,这样学生很难及时适应比赛,2. 低强度的训练对专项成绩无益,专项成绩是随专项素质的提高
而提高的,而成绩的提高是在出现新的刺激后。低负荷低强度的训练不会提高我们项目所需要的专项技能和专项能
力,更不会满足比赛的需要,3. 低强度大负荷训练对肌肉和神经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专项水平的提高。我们的肌肉纤维分快肌、慢肌和中间纤维,长时间低强度的训练,会把中间纤维转化成慢肌,这与短跑项目背道而驰, 4.训练中要对运动员有强度规定,使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发挥出好的水平,避免预赛优秀而决赛不行的现象,也就是培养运动员大强度连续工作的能力, 5.总负荷量的下降,主要是数量下降,但不要下得太快、太多, 6. 强度的提高可能会使负荷量保持在一定水平上, 7.上强度不是越大越好,注意突出强度,而不是平均强度,8. 不能每个练习都大强度,不能连续大强度。
五、赛前训练的内容: 1. 专项训练为主,适当辅以专项力量训练;以短跑为例:跑的能力训练特点是密度大、间隔时间短。在美国教练哈特训练计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字塔训练法”。也就是训练运动量从大到中再到小,训练强度从慢逐步到快,而唯一的是训练中密度变化不大,哈特教练的计划最难之处也就是“密度”,根据不同跑的段落制定间隔时间,每个段落跑之间间隔3分钟一2分钟一1分半钟。采用这种训练方法,对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和训练水平是行之有效的,特别是对400米、200米运动员的能力提高效果更佳,从我们的训练情况看,运动员往往也是差在“密度”上,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点应该坚持,那就是:运动员越怕“密度”,就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能力训练。象哈特教练要求的那样,训练计划要求到位,注重训练质量和实际效果, 2. 训练手段的选择,方法以及训练内容的搭配;一个好的教练员并不在于他训练的手段多少,而在于他的训练手段是否有针对性.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精选
几个好的训练手段,进行有计划的实施;当然,我们不否定用变化手段来调节学生训练的情绪的作用,再就是训练方
法和内容的搭配,训练必须讲究科学,这有助于运动员取得好的成绩;因此,我们要有目的有计划,采用合理的手段并合理安排训练内容。例如,有些教练员在执行计划时,安排速度耐力练习,跑400米,一下子定十几个,把学生累的死去活来,效果并不好,要把握一个度,只要我们把握住这个中心,把强度顶上去,产生新的刺激就行;另外,跑完后再进
行些其他与速度耐力相关的练习;例如:力量耐力等等。这样安排,学生心理上感觉不出累,效果还好.这就是”组合式”训练。
六、重视恢复性的训练:一个好的教练员能把训练设计成一个整体,这正如孙海平指导说的那样,准备活动是否认真,能否把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动起来就是对训练后恢复的前提;假如这节课跑6次,我们发现运动员越训练到最后成绩反而越好,这样训练结束后,运动员的兴奋点不能降下来;对训练后的恢复是不利的。正常情况下第一次跑可以适应,第二次就能跑出好成绩,然后,成绩慢慢下降;这样运动员的神经到最后就平静下来。所以重视准备活动就是重视恢复性训练的重要手段。另外,恢复性训练并不只是到训练结束才做,在训练过程中的肌肉拉伸练习,意念放松也非常重要,这样做不但对恢复有利,还能避免训练中的肌肉拉伤.
另外运动员充分的睡眠是身体机能恢复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