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标准.doc
高中历史课标2020修订
高中历史课标2020修订一、背景介绍1.1 修订历史课标的重要性1.2 历史课标修订的意义二、修订原则与目标2.1 融入新的历史研究成果2.2 引入多元视角与国际视野2.3 突出核心价值观与思想道德教育2.4 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与批判思维能力2.5 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与需求三、主要修订内容3.1 课程内容的重组与调整1.古代史部分的修改与丰富2.近代史部分的调整与扩充3.现代史部分的更新与扩展3.2 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1.探索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2.促进多元文化认知的教学设计3.引入个人研究项目与团队合作评价3.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1.强化历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连接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事件与人物3.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与爱国情感3.4 注重培养历史素养与批判思维能力1.提供批判性的历史素材与文献2.强调历史文化的综合运用与解读3.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方法与逻辑思维四、修订后的教学展望4.1 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与学科素养4.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创新能力4.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国际视野4.4 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4.5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公民意识五、总结通过对高中历史课标的修订,我们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准确、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元、灵活,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与综合能力。
这对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文化自信和公民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下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对于塑造身份认同、传承文化传统以及培养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修订高中历史课标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一环。
通过持续的修订与改革,我们相信历史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标准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标准篇一: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知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知识点归纳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西周分封制内容:(分封对象)周天子将子弟和功臣以及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分封到各地,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
(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影响:A、起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但后来出现了诸侯的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2、西周的宗法制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作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制度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郡、县这种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臵,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别执掌行政、军事、监察职责。
县隶属于郡。
郡县长官都由中央(皇帝)任免。
2、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不得世袭。
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结构: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央的最高官职,诸卿分掌政府的具体职能部门。
4、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分工明确,互相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
5、秦创皇帝制:皇权至上三、专制主义政体的演进与强化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4、监察体制秦:御史大夫两汉设刺史(地方)5、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反映了明朝皇权的不断加强6、清朝设军机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用兵西北,后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里。
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的权力空前加强。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第一部分前言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
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1课程教学内容说明人民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1课程教学内容说明人民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Ⅰ》,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模块共设有9个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在上述专题中,前五个专题基本反映了中国历史上不同发展阶段政治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征,后四个专题基本反映了世界历史中不同发展阶段政治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征。
九个学习专题共同构成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Ⅰ》的主要学习内容。
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
由于学时的限制,我们要事无巨细的学习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
我们选取的九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则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
力图通过这九个专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宗法制(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皇帝制度的创立郡县制(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监察制度选官制度(4)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明内阁制清军机处本专题讲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上起先秦,下讫明清,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2020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2020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2020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中国教育部于2020年发布的一份
教学大纲,旨在规范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教学目标:明确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对历史基本事实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培养学生的思辨、分析和判断能力。
2. 教学内容:详细列举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板块。
其中古代史包括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时期;近代史包括了明清以后的中国历史和近代世界史;现代史则针对当代中国和世界历史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3. 教学方法:强调了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课堂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辩证思考和批判性思考。
4. 教学要求:明确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要求,包括知识技能要求和思想品德要求。
在知识技能要求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基本事实、历史术语和历史研究方法。
在思想品德要求方面,要求学生具备历史思维意识、历史认同意识和历史责任意识。
总体来说,2020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发布,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
同时,该标准也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新变化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新变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新变化近几年,中国教育系统一直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发展,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
作为中学阶段的必修科目之一,历史课程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为了适应时代需求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于2017年首次发布,2020年进行了修订,引入了许多新变化。
一、注重历史素养的培养新版历史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将其作为课程重点之一。
传统的历史课程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新版课程则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的培养。
学生将通过学习历史,培养跨学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和历史审美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增加历史学科的多样化新版历史课程标准在内容安排上更加注重历史学科的多样性。
传统的历史课程大多集中于政治史和国际史方面的教学,而新版课程将增加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通过多样性的历史学科内容,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的本质和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历史研究方法的培养新版课程加强了对历史研究方法的培养。
传统的历史课程注重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记忆,而新版课程更注重历史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方法,如文献搜集、资料分析、历史调查、历史考古等,使学生在历史学科研究方面得到更全面的训练。
四、推崇多元思维和价值观新版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推崇多元思维和价值观。
传统的历史课程往往只强调一种价值观和历史观,而新版课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历史事件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价值观。
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核心价值观。
五、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新版历史课程标准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传统的历史课程往往偏重外国历史和外国文化的教育,而新版课程更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标准》★★★★★★历史必修1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9个专题。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
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标准高中历史必修一是我国高中阶段学校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历史文化、培养历史思维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和历史文化素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认识历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和近代史三个部分。
其中,中国古代史包括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等历史时期的学习;世界古代史包括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古代世界各大洲的历史文明、古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学习;近代史包括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等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授、讨论、实践、研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勇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历史思维和历史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历史的重大事件,认识历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和历史认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总之,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标准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历史文化、培养历史思维的基础课程,它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历史思维和历史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努力,认真贯彻执行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标准,推动历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解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解读一、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2020年,针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进行了全面解读和修订,以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进行详细解读,旨在帮助广大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历史课程教学。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互影响的认识,增强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3. 培养学生的历史调查研究能力和信息获取、处理能力,提高历史思维和历史研究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5.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对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三、课程内容1. 古代史:主要包括我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着重介绍古代文明的发展和影响。
2. 近现代史:主要包括我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重点介绍近现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3. 我国历史:主要包括我国历史通史、我国历史专题、我国历史地域与文化等内容。
4. 世界历史:主要包括世界历史通史、世界历史专题、世界历史地域与文化等内容。
5. 革命史:主要包括我国革命史、世界革命史,重点介绍各种革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四、课程教学方法1. 强调案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来展示历史的发展和变革。
2. 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历史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 鼓励多种全面的历史教学方法,如对比分析、综合评价、历史视野拓展等。
4. 重视跨学科教学,将历史与地理、政治、语言等学科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认知能力。
五、课程评价方式1.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评价、课堂表现评价、课题研究评价等。
2. 注重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的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
3. 注重对学生历史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问题解决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针对历史课程的一套新的系统化的学习改革规范,用于指导全国的高中历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该历史课程标准建立在充分体现当代文化知识、利用历史资料、培养提升社会分析、考古研究和发展创新能力等基础之上,汇总分析了历史教育发展的有关基本理念和发展方向,以及历史当代教育体系下学生学习历史和发展历史教育必备的重要技能,以达到引导指引全国进行历史教育改革时应遵循的标准。
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应培养以下能力:1.展示观察的能力:学生应具备深入观察历史资料、熟练分析历史资料、准确认识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力;2.思维能力:学生掌握历史发展方向,明确历史发展目标;3.数据提取能力:学生能够熟练把握所获取到的历史资料,并快速提取所需要的历史数据;4.语言能力:学生需要具备表达历史实践、历史概念及分析历史文本现象的能力;5.创新能力:学生应具有开拓突破思路、发现历史的新观点的能力,在历史知识的深入研究中获得新的发现。
二、内容标准1. 符合历史规律总结:课程应突出反映历史发展和演变的规律性,对历史文化有着深入思考和严谨分析历史资料及其发展演进的系统性研究;2. 有助发展自我认知:以历史事件与历史文献为载体,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人类发展变迁的自身价值及其他人在此时此事件中的存在价值;3. 欣赏价值:以特定历史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独特的文明传统体系为基础,培养学生欣赏历史文明丰富多彩的审美体验;4. 非因果学习:学习历史时,同时关注非因果因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历史脉络,思索历史发展原因;5.发展创新能力: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整合历史知识,持续创新历史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不断发现历史新知,推动历史教育向视野开放化迈进。
三、任务技能要求1. 观察与分析:熟练把握分析历史资料,理清历史事件背景及其变迁;2. 推理与鉴别:深入鉴别历史中的各类变化,认识历史中不同文明及其间联系中的相关联性;3. 综合能力:能够总揽反映历史发展脉络的相关经典材料,以及各古今文化之间的比较研究;4. 独立开拓:努力发掘历史知识的未知领域,以创新思路辩证思考超越历史;5. 启发思考:以历史发展观念和理论为出发点,利用历史资料或跨文化的思维范式整合运用观点,分析并总结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探讨时代文明与当代及未来的关系;四、教学手段1. 物质资料:用理论性、客观性、真实性更好的材料来引导教学,如古籍、历史资料和考古记载;2. 优质教育资源:使用视频、课本、网络、历史档案等多种信息媒体,让学生更好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3. 社会实践体验:引导学生操作历史文物实地考察,参观历史博物馆,实验室,及社会实践等,帮助学生深入挖掘历史内涵;4. 碎片化教学:从已经学习的知识碎片中,营建新的知识链条,对历史发展过程进行重构;5.以活动为主体:以活动为主体,以研讨、讲座等各种形式的探讨研究,强调参与性和互动性,尝试丰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教学活力和积极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的课标和重难点
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重点: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宗法制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夏、商、西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情况、特点及影响。
这一时期年代较为久远,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上的理解也显得深奥困难些。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补充适当的资料如文字、实例、实物、图表等,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使学生的理解失之于空洞,滞之于表面。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虽然时间短暂、二世而亡,但它在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并极具开创性。
本课以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及其影响为中心讲述秦朝政治制度史。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重点:汉元时期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演变的史实。
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的编写依据,是课程标准中相关的学习要点。
相关学习要点的表述为:“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汉至元,时间跨度大,内容繁多,平铺直述,线索难以清晰,特点不易突出。
基于这种考虑,课文子目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考虑,紧密联系上一课学习要点的内容:“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承上启下地设置了“中央集权的发展”“君主专制的演进”两个子目。
讲清楚这两个子目,学生既复习了始皇帝来历的旧知识,又了解了更多的关于皇帝制度在汉元期间的沿革变化以及君主专制一步一步演进的大致脉络;既能重温有关郡县制建立初期的史实,又能熟悉从汉至元郡县制度曲折发展的历程,进而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在汉元间的发展状况,分析中央集权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利与弊。
高中历史必修1历史课标
注意:本资料已省略基础知识点,只作为参考,复习时必须结合课本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耕作方式演变过程: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土地制度: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商周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国有土地(屯田制、均田制等)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种植业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种植结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各地区各民族农业发展不平衡。
2、手工业的发展: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①历史悠久,素称发达。
②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③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
④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⑤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3、商业的发展: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古代商业发展的特征:①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②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③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④货币问题始终掺杂其间。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不仅阻碍工商业的发展,而且强化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
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受封建制度的束缚,如“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意义:①新航路开辟后,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西欧开始崛起;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②美洲的传统社会覆灭,但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③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④白银大量地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⑤自哥伦布时代起,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美洲的经济和贸易联系,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纲要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纲要一、课程简介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是高中阶段历史教育的基础模块,旨在通过系统学习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从先秦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文明演进、社会变迁以及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课程内容纲要1. 先秦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社会转型2. 秦汉至明清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1840年)-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中外交流与丝绸之路的开辟- 明清社会变迁及其面临的挑战3. 近代中国(1840年-1919年)- 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变化- 民族危机下的救亡图存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三、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及影响,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2. 思维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史料,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崇尚真理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四、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结合讲授、讨论、探究等多种教学手段,辅以实地考察、文献阅读等方式,开展多元化教学。
评价方式包括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期中与期末考试等多元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20高中历史新课标
2020高中历史新课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发展,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2020年起,高中历史学科引入了新的教学大纲,即新课标。
本文将探讨2020高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和对学生的影响。
一、新课标简介新课标对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在内容方面,新课标注重历史的多样性和全球视野,除了中国历史外,还增加了世界历史、亚洲历史和非洲历史等模块。
在要求方面,新课标鼓励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历史思考能力和历史研究能力。
二、扩宽视野,加强全球历史的教学新课标将全球历史的学习纳入高中历史教学范畴。
这一改变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能够拓宽视野,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
通过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学生能够对比分析,形成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
三、提高历史思考能力和历史研究能力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和历史研究能力。
传统的历史教学通常注重知识的灌输,学生只需要背诵历史事件和人物即可。
而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鼓励他们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培养批判思维。
同时,新课标要求学生进行历史研究,培养他们的历史资料收集和整理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历史研究中。
四、引导学生探索历史问题新课标不再将历史视为孤立的事件和人物,而是将其与现实问题相结合,鼓励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历史的探索和解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当今世界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这种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理解新课标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历史纳入教学内容,旨在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通过学习亚洲历史和非洲历史等模块,学生可以了解其他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增进对其他民族的了解和尊重。
这有助于建立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公民。
综上所述,2020年高中历史新课标的推出,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2020修订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020修订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和历史知识的更新,教育部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本次修订的目的是使历史课程更加贴近时代发展的需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
接下来,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2020修订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
1.修订背景高中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史课程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了解国际历史。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历史课程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随着历史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史课程标准也需要不断进行修订,使之更具时代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2.修订意义2020修订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适应新形势。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历史课程需要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需求,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今世界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方向。
2)促进学科发展。
通过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可以促进历史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课程的重要使命之一,在修订历史课程标准时应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播。
3.修订内容2020修订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增加时代内容。
修订后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增加对当代历史的学习,包括对当代国际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当今世界的历史。
2)拓宽学科视野。
修订后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拓宽学科视野,包括对世界历史、我国历史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历史的学习,使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
3)优化教学内容。
修订后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包括剔除陈旧的、过时的教学内容,增加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4.修订建议在进行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过程中,需要充分听取相关专家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使修订后的历史课程标准更加合理和科学。
2020年高中历史新课标
2020年高中历史新课标2020年高中历史新课标的出台,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步骤阐述这一新课标的重要性。
一、新课标的背景和意义在新的历史学科指导大纲中,包括了新的“21世纪能力导向理念”,并增加了“全球史”这一重要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历史思维方式是非常有益的。
同时,新的历史学科指导还将历史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二、新课标理念的具体表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新历史学科指导大纲的理念和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21世纪能力导向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质疑和创造。
2. “全球史”作为重要内容,需要在教学中更多的涉及全球范围内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交流,对于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和历史思维方式是非常有益的。
3. 新的历史指导大纲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让学生学会把历史学科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
三、新课标的教学实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新的历史学科指导大纲,积极设计学科现代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以下介绍几种教学方法:1. 不仅仅讲解历史事件,更注重引导学生去思考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体现在知识的深入和全面性上。
2. 向学生介绍历史上的名人和事件,让他们对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启发学生跨学科思维。
3. 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科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新的历史学科指导大纲的出台,为历史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教师通过更加符合新课标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知识,同时巩固他们的常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标准》★★★★★★2015.01.19 历史必修1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9个专题。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
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教学活动建议】
(1)组织课堂讨论,谈谈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以“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为题,举办讨论会。
(3)收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图片、资料,分成专题举办展览或编写纪实报道。
(4)访问当地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了解他们是怎样履行职责的。
(5)搜集有关史实,说明加强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6)观看有关录像片,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7)组织讨论会,分析希腊民主政治或罗马法的利弊得失。
(8)就世界多极化趋势与和平发展的关系举行演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