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庄子》与庄子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庄子》之难读: (一)其思想更加远离常人 的日常生活经验,远离常人的 正常思想; (二)其表述方式更加玄虚 缥缈; (三)其《内篇》与《外 篇》、《杂篇》在思想上并不 完全一致。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天下篇》说庄子: 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 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 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 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 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 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 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 可与庄语,以巵言为曼衍,以重言 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 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 以与世俗处。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 其所言者特未定也 。果有言 邪?其未尝有言邪 ?其以为 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 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 ? 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 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 所非而非其所是 。欲是其所 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三、《齐物论》
《逍遥游》— 人生境界 《齐物论》— 无分别、无是非 《养生主》— 如何待己 《人间世》— 如何处世 《德充符》— 理想人格 《大宗师》— 宗法自然 《应帝王》— 与万物冥一(去 除分别和是非)则天下自治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文类聚》卷三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第二种解释宋代以后才有,如: 庄子齐物。夫物本齐,安俟汝齐? 凡物如此多般,若要齐时,别去甚 处下脚手?不过得推一个理一也。 物未尝不齐,只是你自家不齐,不 干物不齐也。《二程遗书》卷十九 《齐物论》,非欲齐物也,盖谓物 论之难齐也。是非毁誉一付于物, 而我无与焉,则物论齐矣。„„张 文潜曰:庄周患夫彼是之无穷而物 论之不齐也,而托之于天籁。王应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 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 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 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 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 乎!无适焉,因是已。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 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左, 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 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
麟《困学纪闻》卷十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天下之至纷,莫如物论是非太
明,足以累心。故视天下之言, 如天籁之旋怒旋已,如鷇音之 自然而一。无与于我,然后忘 彼是,浑成毁,平尊隶,均物 我,外形骸,遗生死,求其真 宰,照以本明,游心于无穷, 皆庄生最微之思理。 王先谦《庄
子集解》引苏舆语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第五讲 《庄子》与庄子思想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本讲阅读书目及推荐版本:
庄子集释 (清·郭庆藩撰, 诸子集成本) 庄子集解 (清·王先谦撰, 诸子集成本)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讲授提纲】 一.庄子和《庄子》 二.庄子思想基本内涵 三.齐物论 四.庄子的思维方式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 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 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 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 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 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 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 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 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 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 乐出虚,蒸成菌。 以上谓执著于是非、分别之无 谓,宜一归于虚无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其书虽瓌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 虽参差而諔诡可观。彼其充实不 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 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 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 可谓稠适而上遂矣。虽然,其应 于化而解于物也,其理不竭,其 来不蜕,芒乎昧乎,未之尽者。
泯灭是非,等同生死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子綦曰:“夫[天籁者],吹 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 取,怒者其谁邪!”
以上言“吾丧我”的境 界 ,以 明“ 与万物泯一 ” 之 义; 言 “ 地籁 ”、 “ 天 籁”,以明“自然”之 义 ; —— 说 到 底 , 都 是 “齐物”。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 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 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虽 然,请尝言之。有始也者,有未 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 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 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 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 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 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 有谓乎,其果无谓乎?天下莫大 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 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 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第 五 讲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一受其成形 ,不忘以待 尽。与物相刃相靡 ,其行尽 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 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 薾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 ,可 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 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 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 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 有不芒者乎?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 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 所由以生乎!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 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 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己信, 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 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 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 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 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 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 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二)《齐物论》节读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 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 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 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 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 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 未闻天籁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 子》52 篇,今存 33 篇。 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序 录·庄子》,至少到西晋时 52 篇 尚存。其后有佚篇。 现在通行的《庄子》,是郭 象注本,包括《内篇》七,《外篇》 十五,《杂篇》十一。 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 自作,《外篇》和《杂篇》则基本 是其弟子和后学所作。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一、庄子和《庄子》
庄子(前360?~280?),名 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 丘市东北) 人。《史记·老子韩 非列传》说,庄子“与梁惠王、 齐宣王同时”,也就是与孟子 同时而稍后。曾经做过漆园小 吏,生活穷苦。楚威王曾以重 金迎聘他为相,被他拒绝。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二、庄子思想的基本内涵
《史记》:“其学无所不窥, 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后世 合称“老庄”。 老、庄虽都崇尚“自然”,但 庄子齐同万物的差别,进而否定一 切事物的存在,与老子颇有不同。 《天下篇》把老聃、关尹一派和庄 周一派分而述之,表明他们并不完 全相同。 从渊源说,庄子的确是对老子 的承袭,老庄一脉相承;但他又在 老子基础上,有很大发展变化:
(一)“齐物论”解题 【两种解释】
1. 齐物、论 2. 齐、物论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第一种解释是古解。如:
万物一齐而无由相过。 《 淮 南
子·齐俗训》
揽逍遥之宏维,总齐物之大纲。
同天地于一指,等太山于毫芒。 万虑一时顿渫,情累豁焉都忘。 物我泯然而同体,岂复寿夭于 彭殇?晋人湛方生《秋夜赋》,《艺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 庄子之学,与老子相似而 实不同。 „„庄子之意:以为天地 万物,皆一气变化所成„„ „„凡事皆当尽力考察, 随时变换办法,以求适合„„ „„至于人之所以自处, 则将来之祸福,既不可知,自 莫如委心任运,听其所之„„ „„庄周则意在破执,专 谈玄理„„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郭象注】夫自是而非 彼,美己而恶人,物莫不 皆然。然故是非虽异,而 彼我均也。 郭象之说比较概括,可 能兼有“齐物、论”和 “齐、物论”二义。事实 上,《齐物论》文本确实 是兼“齐物、论”和“齐、 物论”二义而言的。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有 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 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恶乎然?然 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 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 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 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 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 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 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 彼则不见,自知 (当作是) 则 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 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 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 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 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第一,“道”之不同。 【老】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 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 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二十一章
【庄】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 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 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 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 始有无也者。《齐物论》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 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 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 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 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 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以上主要从具体可感的 “形迹”方面,论“泯灭是 非”、“等同万物”之旨, 并指出:是非、分别皆缘于 “成心”。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 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 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 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 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 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 莫若以明。以指喻指之非指, 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 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 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 物一马也。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第二,循环转化之不同。
【老】事物之间有差别;相反相 成、循环转化 →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不为(目的)。 【庄】《大宗师》:“反覆终始, 不知端倪。”《寓言》:“万物皆 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 莫得其伦。”〒任何事物之间都没 有区别。故主张“不为”。 老、庄虽都崇尚自然,但庄由 崇尚自然走向了彻底的虚无。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 三„„(朝三暮四,朝四暮三)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 是之谓两行。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 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 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 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 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 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 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 亏乎哉 ?果且无成与亏乎 哉?„„
第 五 讲 《 庄 子 》 与 庄 子 思 想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 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 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陵之 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 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 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 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 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 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 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 之刀刀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 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