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
结
第一章
1.人口增长模式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①人口基数大,约60多亿;
②时间上:J型曲线,持续性、阶段性、增长性;
③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快,发展中国家增长慢。
2)影响人口增长直接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社会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
4)影响人口增长根本原因: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人口增长模式:
1)原始型(高-高-低):工业革命以前,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传统型(高-高-较低):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
3)过渡型(高-低-高):,工业革命后,欧洲(18c中——19c末),发展中国家(20c50至今)
4)现代型(低-低-低):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
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差异:
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
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面临不同的人口问题
2)发达国家地区之间也略有差异
①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0.1%) 即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人口连续多年负增长的欧洲国
家如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
零增长: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
②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左右,也很低;
③北美(仅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口自然增长率稍高,约在0.4%到0.8%。
3)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异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②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的大洋州其它国家和非洲国家——“过渡型”;
③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过渡型”和“现代型”。
●中国:有些地区已经属于“现代型”,如上海
5.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人口数量不能超过环境资源供应能力,也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这就是环境的限制性。
2)人口容量的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①环境对人口的容量可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指标的具体含义是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的数量。
②人口的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即一个
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6.人口迁移:人们变更居住地的空间流动行为;季节移动、短期旅行不是。
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二战前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
7.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
1)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2)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3)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政治中心改变等
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根本原因:人口的发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导致了人口的迁移。
8.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1)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2)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①1954~1984年中国人口迁移
特点——迁移规模小、频率低、流量小,主要是国家政策有组织的迁移,自发迁移少。
原因: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政策。
方向:由东部地区的城市到西部和边疆地区;由东部农村到西北和东北等地
②8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迁移
特点——迁移规模大、频率高、流量大,流动人口增多,自发迁移为主.。
目的:务工经商和学习培训分配工作。
方向: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的城市和工矿地区;从山区到平原。
原因:农村劳动力剩余;放松户籍管理制度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量
流动的最根本。
9.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1)迁出地:利: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的经济科技文化的联系,②增加收入,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③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保护当地自然环境。
不利:青壮年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失.
2)迁入地:利:①利于开发资源,发展经济②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③改善综合环境
不利:增加人口,加剧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
第二章
1. 城市的区位因素
1)自然地理区位: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2)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商业贸易等。
3)城市的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国家政策、外交、宗教、军事、科技教育等。
2.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多,在人流、物流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
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胜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3.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水面等。
4.城市功能分区
1)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3)商业区: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呈团块状或条状,且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而大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
一般来说,大城市功能分区复杂,小城镇功能分区相对简单。
5.西方城市结构模式:
1)同心圆模式: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而成。
2)扇形模式: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
3)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
6.中心地理论规律:
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
2)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区域的中心,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
3)高级中心地门槛高,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数目少;低级中心地门槛低,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近,数目多;
4)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同一级别则相互排斥。
7.城市化
1)含义: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2)标志: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
4)特点:
①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现象;部分商业和制造业向边缘区迁移,形成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②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出现了“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
8.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森林植被等),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
2)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城市热岛效应,还影响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
3)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市水系紊乱,河道水质恶化;
5)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干扰和破坏了地区环境生态;
6)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对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广泛影响
7)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产生功能分区
8)改变居民的就业方式,区域产业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传统农业社会演化为工业社会;
9)原先的乡村景观成为城市景观;
10)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
11)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的渗透,强化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9.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2)问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3)措施:建立卫星城镇,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
10.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2)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3)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4)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水平;
5)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或小城镇;
6)大型中心城市,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
第三章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机械、政策):
1)气候:
①热量: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
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②光照:是地球生物的能量源泉,也是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
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2)地形:地形影响水、热、光照条件,不同的地形类型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也因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可以发展立体农业。
3)土壤: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
土地资料是有限的。
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接近水源的土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
4)水源: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分条件较差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或牧业。
5)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6)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
7)科学技术: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8)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2.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1)水稻种植农业
①形成条件: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地形(平原地形,地势平坦、适宜水稻种植)、劳动力(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量大)
②特点:
A.小农经营:家庭经营,人均耕地少,生产规模小。
B.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产量高;规模小,总产量不高,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制约,商品率低。
C.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从事手工劳动,在逐步提高:电力灌溉、脱粒、化肥、农药。
D.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基础,季风区的自然灾害大,小农经营无力建设水利,主要是政府投入。
③主要分布:亚洲季风区
2)商品谷物农业
①形成条件: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
②特点:面向市场、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③主要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3)大牧场放牧业
①形成条件: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地价低、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②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面积市场、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③主要分布: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4)乳畜业
①形成条件: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②特点: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种类是奶牛;分布特征是紧邻消费市场(市郊)。
③主要分布: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④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因素:西欧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广阔平坦的平原,多汁牧草生长:西欧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3.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
4.工业企业微观布局原则
1)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2)有水体污染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该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3)污染越严重,越应远离居民区;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最好用绿化带或水面隔离。
5.主要的工业布局类型
1)原料导向型工业: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重量大大减轻),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动(易变质等)。
甜菜、甘蔗制糖等水果、水产品加工。
2)市场导向型工业:运输产品成本较高(体积减少不多或有增加),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破碎等)。
家具、印刷、啤酒部分食品。
3)动力导向型工业:消耗大量电能的工业炼铝厂、冶金及化工等重工业。
4)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等。
5)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6.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形成的关系: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的关系:在古代,北方以陆路(马车)为主,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南方以水运为主,聚落临水分布。
在现代,聚落多沿铁路和公路线发展,如郑州、石家庄、徐州等。
3)聚落空间形态: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4)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对城镇发展、兴衰的影响: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运行,带来了扬州、济宁、聊城等城市的兴旺发达。
而当运河严重淤塞,京沪线建成,这些城市迅速衰落。
铁路沿线的城市常能迅速发展壮大(如石家庄、徐州、株洲、怀化、格尔木),并逐渐形成由若干城市构成的经济中枢地带(如陇海一兰新沿线经济地带、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地带、京广铁路沿线经济地带)。
5)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交通主要是通过影响人流和物流来影响商业布局的。
便捷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从而有利于商业网点的形成。
7.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1)铁路运输
优: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影响较小、连续性较好;
缺:造价高、占地大、短途运输成高。
2)公路运输
优: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
3)水路运输
优: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缺: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4)航空运输
优: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缺: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技术要求严格。
5)管道运输
优: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漏、损耗小、连续性强、运量大、安全
缺: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第四章
1.环境问题的类型(按性质分)
1)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2)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3)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4)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3.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4)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发展的基础;经济持续发展,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发展目的。
5)原则:
公平性原则——国内、国际、人与物、国家与地区之间;
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
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①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
后果:使人类的社会生产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人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②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③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工业,它通过一定的方法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或持续利用。
④循环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