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基础知识
病理生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助于预防 和缓解各种身心疾病。
社会支持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缓解压力、增强心理 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工作与生活平衡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有助于保持身心 健康。
THANKS
感谢观看
外源性病因
指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如物理、化学、生物等。
社会心理因素
指由社会环境和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如生活压力、情绪波动等 。
发病机制
损伤与抗损伤
疾病发生时,机体一方面受到 损伤,另一方面也产生抗损伤
反应,二者相互作用。
应激与适应
当机体受到强烈刺激时,会产 生应激反应,但同时也会适应 这种刺激,以维持机体的稳态 。
03 疾病过程中的病 理生理功能紊乱
代谢紊乱
糖代谢紊乱
血糖过高或过低,可能导致昏迷、休 克等严重后果。
脂肪代谢紊乱
血脂异常,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等。
蛋白质代谢紊乱
如低蛋白血症、高蛋白血症等,影响 组织修复和免疫功能。
电解质紊乱
如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等,影响心脏 、肌肉等器官功能。
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
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
适量运动
保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减少高 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摄入。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 等,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代谢水平和免 疫力。
规律作息
控制体重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调节身 体机能和内分泌。
病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病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一、绪论1.病理学的定义和任务: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2.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病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患病的人体,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和转归。
3.病理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病理学需要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结合临床实践,理解病理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联系和应用。
二、疾病概论1.疾病的概念:疾病是指人体在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生命活动发生异常改变,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经历不同的病程和发展过程。
2.疾病的基本特征:疾病具有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等基本特征。
3.疾病的分类与命名:疾病的分类与命名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如病因、病变性质、病变部位等。
三、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1.适应的概念及类型:适应是指细胞和组织对于内、外环境中的持续性刺激和各种有害因子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适应的类型包括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2.损伤的概念及类型:损伤是指细胞和组织对于各种有害因子产生的非适应性应答反应,包括可逆性损伤和不可逆性损伤。
3.修复的概念及类型:修复是指细胞和组织对于损伤的修复过程,包括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称为再生;或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称为纤维性修复。
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充血的概念及类型:充血是指器官或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包括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
2.血栓形成的原因及类型: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在某些部位发生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包括血栓的类型(血栓的主要成分)和血栓的结局。
3.栓塞的概念及类型:栓塞是指血液循环中,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包括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空气栓塞和细菌栓塞等。
4.梗死的原因及类型:梗死是指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滞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包括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
病理学基础知识介绍
病理学基础知识介绍病理学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它致力于研究疾病的病因、病理过程以及病理变化。
通过对组织学和细胞学的研究,病理学为医生提供了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病理学的定义、分类、病理标本的获取和病理报告的编写等。
一、病理学的定义病理学是通过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以及形态学改变的学科。
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与临床医学紧密相连。
通过对病理标本的分析和病理变化的观察,病理学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诊断和预后。
二、病理学的分类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范围,病理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 解剖病理学:主要研究病理标本的形态学结构,包括组织病理学和器官病理学。
2. 细胞病理学:研究疾病的细胞学改变,通过细胞标本的观察来辅助诊断。
3. 免疫病理学:研究与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电镜等技术来观察和分析。
4. 分子病理学: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分子机制,主要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研究。
三、病理标本的获取病理标本是病理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它可以是组织标本、细胞标本或者体液标本。
病理标本的获取需要根据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1. 组织标本:通过手术或穿刺等方法获得,对于较大的病变可以直接切取相应组织。
2. 细胞标本:通过细针穿刺或者刮片等方法采集,适用于细胞学检查。
3. 体液标本:包括血液、尿液、胸水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四、病理报告的编写病理报告是病理学的重要成果,它用于向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和治疗建议。
病理报告的编写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
1. 病理标本信息:报告应包括标本的类型、标本大小、标本采集部位等基本信息。
2. 形态学描述:对病理标本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如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学改变等。
3. 病理诊断:根据病理特征和临床资料,给出明确的病理诊断或可能的诊断意见。
4. 辅助检查结果:如免疫组织化学、分子检测等辅助检查的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确定诊断。
病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
病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病理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人体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本文将介绍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并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一、病理学基础知识1. 细胞和组织学细胞是构成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各种疾病的发生机制至关重要。
组织学则涉及不同类型组织脏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它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活体或死体组织切片来揭示正常与异常之间的差异。
2. 病理损伤过程由于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人体可以出现多种类型的损伤。
了解损伤过程对于确定具体疾病类型以及评估其严重程度至关重要。
常见损伤包括坏死、溶解、变性等。
3. 炎症与免疫反应炎症是人体对损伤或感染的免疫防御反应,通过吸引免疫细胞和释放炎症因子以清除有害物质。
了解不同类型的炎症反应以及免疫相关机制,有助于诊断和治疗一系列由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4. 肿瘤学肿瘤是指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新生物体,可以分为恶性和良性。
了解肿块的组织学特征、分子标志物及其生长方式对于诊断肿瘤类型以及确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二、病理学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1. 确定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医生在面对患者的不明原因或不完全明确的情况时,可通过检查患者的组织或细胞样本进行临床与形态学结合,明确诊断或进行鉴别诊断。
例如,在癌变程度不明确的情况下,通过活检并经过组织学鉴定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癌变。
2. 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医生可以通过对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或分子生物学检测,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遗传变异等,从而指导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
例如,在乳腺癌患者中,HER2表达阳性是靶向治疗的重要标志。
3. 监测治疗效果和复发风险评估在一些需要长期随访的肿瘤患者中,监测治疗效果和评估复发风险非常重要。
通过定期采集组织或体液样本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学检测,可以监测肿瘤的转归,并早期发现可能的复发风险。
4. 科学研究与新药开发病理学不仅在临床实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科学研究以及新药开发领域也具有重要地位。
病理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本质、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的学科。
以下是病理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病理学基础知识:
-细胞病理学:研究细胞在疾病中的异常变化,如细胞增生、凋亡和异型等。
-组织学:研究组织的正常结构和疾病引起的组织损伤及修复。
-免疫病理学:研究免疫系统在疾病中的作用和异常,如炎症反应、自身免疫疾病等。
2. 疾病分类与诊断:
-疾病分类:根据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将疾病进行分类,如遗传疾病、感染病、肿瘤等。
-病理诊断:通过病理检查(如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分析病变特点,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选择。
3. 炎症与免疫病理:
-炎症:炎症是机体对损伤和感染的非特异性反应,包括血管变化、炎细胞浸润和局部组织损伤等。
-免疫病理:研究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攻击或异常反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等。
4. 肿瘤病理学: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如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和分期等。
-癌症病理学:研究癌细胞的形态特征、遗传变异和治疗靶点等。
5. 器官病理学:
-心血管系统病理学:研究心脏和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呼吸系统病理学:研究肺部和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哮喘等。
-消化系统病理学:研究消化道器官疾病,如胃溃疡、结肠癌等。
-泌尿系统病理学:研究肾脏和泌尿道疾病,如肾炎、膀胱癌等。
以上只是病理学中的一部分重点知识点,还有许多其他疾病和器官的病理学内容。
病理学的研究对于疾病的认识、预防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共基础知识病理学基础知识概述
《病理学基础知识综合性概述》一、引言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它不仅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也是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病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病理学的基本概念1. 疾病的定义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代谢发生改变,临床表现出各种症状和体征。
2. 病理过程与病理状态病理过程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
如炎症、发热、缺氧等。
病理状态是相对稳定的或发展极慢的局部形态变化,常是病理过程的后果。
如瘢痕、粘连等。
3. 病因学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学科。
病因可分为生物性因素、理化因素、营养因素、遗传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因素、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等。
条件则是指能够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遗传易感性等。
三、病理学的发展历程1. 古代病理学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对疾病进行观察和研究。
古埃及的医生通过对尸体的解剖,对人体的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
古希腊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体液学说,认为疾病是由于体内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的不平衡引起的。
2. 中世纪病理学中世纪时期,由于宗教的影响,人体解剖被禁止,病理学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但是,一些医生仍然通过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观察,对疾病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和描述。
3. 近代病理学16 世纪以后,随着人体解剖的重新兴起,病理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意大利的解剖学家维萨里通过对人体的系统解剖,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认识。
17 世纪,荷兰的显微镜学家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为病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18 世纪,法国的病理学家莫干尼通过对尸体的解剖,提出了器官病理学的概念,认为疾病是由于器官的病变引起的。
病理生理学基础知识
病理生理学基础知识病理生理学基础知识是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备的基础科目之一,是理解疾病发生机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病理生理学基础知识的内容,包括细胞生物学、细胞衰老、炎症反应、组织修复及细胞反应等方面。
一、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组成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基本单位,具有自我复制和代谢功能。
细胞生物学是病理生理学的基础,它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特征,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其内部是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骨架等。
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等,它们分别负责细胞代谢、物质转运和储存。
细胞骨架是由微丝、微管、中间纤维组成,提供细胞结构支持和运动力。
二、细胞衰老细胞衰老是机体老化和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细胞衰老是指基因变异和环境损害导致DNA损伤和基因突变,进而导致蛋白质、酶和代谢途径的功能衰退和细胞死亡。
细胞衰老分为免疫原性和非免疫原性两种类型,前者是由细胞因子和炎症反应引起的,后者则是由DNA损伤和损伤修复机制的消耗导致的。
细胞衰老往往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细胞的DNA修复机制和代谢功能逐渐减弱,导致细胞渐渐停止生长,甚至发生自噬和凋亡。
三、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损伤或感染的一种生理反应,是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侵袭或损伤的重要机制。
炎症反应包括局部炎症和全身炎症两种类型,前者局限于受损组织的周围,后者则涉及到全身各个部位。
炎症反应的表现包括局部充血、水肿、渗出液、温度升高和疼痛等,这些现象是由免疫细胞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释放所引起的。
炎症反应的目的是消除损伤和感染,为组织修复和再生创造条件。
四、组织修复及细胞反应组织修复和再生是疾病恢复和治愈的关键环节。
细胞反应是组织修复和再生的基础,包括再生、再修复和成纤维细胞反应三种状态。
组织再生指受损组织的完全复原,包括干细胞的分化和再生组织的重建。
再修复是受损组织的康复过程,包括凋亡细胞的清除和细胞分裂的修复过程。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一、病理学基础知识1.1 病理学的定义病理学,这个词听上去有些生疏,但其实它就是研究疾病的科学。
简单来说,它帮我们理解生病时,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各种疾病,像癌症、心脏病,都是通过病理学来解析的。
医生通过观察组织样本、细胞形态,来揭示潜藏在身体深处的秘密。
听起来很高深,但其实它就像是解开谜团的侦探。
1.2 细胞的变化想象一下,细胞就像小工厂,正常运转时井然有序。
但一旦生病了,工厂就乱了套。
细胞开始变形、增殖,甚至死亡。
这些变化被称为“细胞变异”。
比如,肿瘤细胞常常无节制地增殖,结果就像失控的机器,最终影响到整个身体的健康。
细胞的变化就像一幅变幻莫测的画,让人惊叹又感到无奈。
二、常见病理现象2.1 炎症反应炎症就像身体的警报器,遇到问题立刻发出警告。
身体的免疫系统像警察一样赶到现场,试图消灭入侵的敌人。
这时候,红肿热痛都成了常客。
不过,炎症也可能是双刃剑,过度的炎症反应会损伤正常组织,反而导致更多的问题。
就像一场火灾,虽然是为了扑灭敌人,却可能把周围的房子烧得焦黑。
2.2 组织坏死组织坏死,简单说就是细胞的死亡。
想象一下,一座城市被孤立,断水断电,最终一片死寂。
这种情况下,身体某个部分的细胞失去活力,导致组织功能丧失。
比如心肌梗死,心脏的某个部分缺血,细胞无法获得氧气,最终只能“退休”。
这样的过程让人痛心,生命在这一刻仿佛被无情地抽离。
2.3 肿瘤的形成肿瘤,听起来就让人心里一紧。
它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良性肿瘤像个乖宝宝,生长缓慢,不会扩散。
而恶性肿瘤则像个魔鬼,疯狂扩张,侵犯周围组织,甚至转移到身体其他地方。
肿瘤细胞的行为就像一群不听话的孩子,想干嘛就干嘛,完全不顾后果。
早期发现肿瘤,就像及时发现了问题,能够尽快“叫停”。
三、病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3.1 诊断疾病病理学在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医生通过组织切片和细胞学检查,能够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
比如,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能够看出是良性还是恶性。
临床病理学基础知识
临床病理学基础知识临床病理学是医学中的一门学科,旨在研究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
它为医生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依据,对于促进医疗质量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临床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等方面。
一、定义临床病理学是病理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学科,通过研究疾病的病理变化和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对象1. 疾病组织:临床病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和动物的疾病组织,包括组织细胞及其构成、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
2. 病理变化:临床病理学通过对疾病组织的镜下观察和分析,研究病理变化的特点、程度和范围,如炎症、坏死、增生等。
三、研究内容1. 病理诊断:临床病理学根据病理变化的特点,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疾病的病理诊断,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炎症的性质、坏死的原因等。
2. 病因研究:临床病理学通过对疾病组织的研究,探讨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如病毒感染、遗传突变等。
3. 病理生理学研究:临床病理学研究疾病组织异常改变的生理学意义,探究其对机体功能的影响和病理生理学过程的发展。
4. 治疗反应评价:临床病理学通过对治疗前后疾病组织的比较研究,评价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四、应用领域1. 临床诊断:临床病理学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对组织病变的观察和分析,提供准确、可靠的病理诊断结果。
2. 治疗指导:临床病理学对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病理变化的特点和对治疗的反应,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3. 疫情监测和研究:临床病理学通过对疾病组织的研究,掌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监测疫情变化,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临床病理学作为医学中的重要学科,通过研究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体和动物的疾病组织,研究内容包括病理诊断、病因研究、病理生理学研究和治疗反应评价等。
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病理诊断方法
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病理诊断方法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学科,主要研究疾病的发生机理、病变过程和病理变化。
病理学是医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与诊断、治疗和预防密切相关。
本文将介绍病理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病理诊断方法。
一、病理学的基础知识1. 病变的分类病理学中的病变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所发生的组织、器官或整个身体的异常变化。
病变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病理过程分类可分为炎症、增生、萎缩、变性等;按病因分类可分为感染性、代谢性、免疫性、遗传性等;按器官系统分类可分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
2. 病理标本的种类病理标本是病理医师进行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
常见的病理标本包括手术切除标本、活组织检查标本、穿刺标本、切片标本等。
手术切除标本是指通过手术切除的组织样本,例如切除的肿瘤组织;活组织检查标本是指直接从患者身体中取出的活体组织,例如肝穿刺活检;穿刺标本是指通过穿刺技术获得的组织或液体,例如脑脊液穿刺;切片标本是指将组织标本切割为薄片并染色后进行病理学分析。
3. 病理诊断的基本步骤病理诊断是通过病理标本进行的,其基本步骤包括标本处理、镜下分析和报告撰写。
标本处理是指将取得的病理标本进行固定、包埋和切片等处理,以便后续镜下分析。
镜下分析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以及异常变化,从而确定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报告撰写是指根据镜下分析结果和病理学知识对病变进行描述,提供病理学诊断和建议。
二、病理诊断方法1. 组织学检查法组织学检查法是病理学中最主要的诊断方法之一,主要应用于手术切除标本和活组织检查标本。
在组织学检查中,经过固定、包埋、切片和染色等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以及异常变化,并根据病理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诊断。
2. 细胞学检查法细胞学检查法主要应用于液体标本和穿刺标本的诊断。
在细胞学检查中,采用细针将标本中的细胞抽出并制成涂片,然后进行染色和显微镜下观察,以确定细胞的形态和异变情况,从而确定病理学诊断。
医院病理学知识培训
遗传性疾病
遗传方式
遗传性疾病可由基因突变引起,遗传 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 体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等。
常见疾病
遗传咨询
对于遗传性疾病,医生会根据家族史 和基因检测结果提供遗传咨询,帮助 患者了解疾病风险和预防措施。
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包括唐氏综合征、 威廉姆斯综合征、囊性纤维化等。
内分泌疾病
内分泌腺体
内分泌疾病可由各种内分泌腺体 功能异常引起,如甲状腺、肾上
腺、垂体等。
内分泌失调症状
内分泌失调症状包括肥胖、消瘦、 月经不调、不孕等。
内分泌治疗
对于内分泌疾病,治疗方式包括药 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等。
免疫性疾病
免疫系统
免疫性疾病可由免疫系统异常引 起,如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等
。
自身免疫病
分子病理学技术
分子病理学技术
分子病理学技术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疾病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技术。分子病理学 技术可以揭示疾病的分子机制和病因,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精确的方案。
基因转录组学分析
基因转录组学分析是通过检测细胞或组织中基因的表达情况,了解基因的表达模式和调 控机制。基因转录组学分析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通过对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 ,对肿瘤等疾病进行初步判断
。
组织学诊断
通过对组织形态、结构的观察 ,对肿瘤等疾病进行确诊。
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通过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对病变组织进行染色,辅助 诊断肿瘤等疾病。
分子生物学诊断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变 组织进行基因检测、核酸检测 等,为疾病诊断提供更准确的
病理学诊断报告解读
诊断报告内容
了解病理学诊断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大体描述、镜下描述、诊 断意见等。
病理学基础知识疾病的发生机制
病理学基础知识疾病的发生机制疾病是人类面临的一种困境,对疾病的研究追溯到古代。
病理学作为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领域,对于我们理解疾病的本质和寻找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讨论病理学基础知识以及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
一、病理学基础知识1. 细胞变性和坏死细胞变性是指细胞受到一系列有害因素的影响,引发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最常见的细胞变性类型有脂质变性、糖原变性和蛋白变性。
而细胞坏死则是细胞受到严重损害,无法修复而发生的死亡过程。
常见的细胞坏死类型有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和坏死性溶解。
2.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细胞损伤的非特异性反应过程。
它的主要特征是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炎性症状。
炎症反应可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两种类型。
急性炎症发生快,持续时间短,主要由中性粒细胞介导。
慢性炎症则反应较迟缓,持续时间较长,主要由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介导。
3. 肿瘤学基础知识肿瘤是指体内异常细胞无控制地增殖和扩散形成的一类疾病。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不会扩散到其他部位;恶性肿瘤则具有快速生长和转移的特点。
肿瘤的发生与细胞的基因突变和细胞内信号传导异常密切相关。
二、疾病的发生机制1. 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机制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
感染的发生机制包括病原体入侵宿主、病原体的复制和扩散、宿主免疫反应等多个步骤。
病原体入侵宿主后,会通过侵害宿主细胞、分泌毒素等方式引起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最终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 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宿主免疫系统异常而导致的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系统发生故障,会导致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发生异常免疫反应,产生自身抗体或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最终导致组织损伤。
环境和遗传因素是免疫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3. 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代谢性疾病是由于机体的代谢过程异常而导致的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脂症。
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基因突变、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等。
医学中的病理学基础知识讲解
医学中的病理学基础知识讲解病理学是一门研究异常和疾病的科学,它在医学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细胞、组织和器官的观察和分析,病理学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机制和特征,并为患者提供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一、细胞病理学细胞是构成我们身体所有组织和器官的基本单元。
了解细胞结构及其功能对于理解各种疾病非常重要。
细胞病理学是指对患者采集的组织标本进行显微镜观察,以确定异常细胞类型及其形态改变。
1. 组成细胞的主要结构细胞膜、核质、核膜、染色质、核仁等2. 常见异常细胞类型恶性肿瘤细胞、白血病涂片中的白血球形态变化等3. 细胞损伤与修复包括坏死、凋亡及再生三个主要过程。
这些过程在体内发生时,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前景。
二、组织学组织是由相同或类似的细胞聚集而成的,它们协同工作来完成身体各种功能。
组织学是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和形态结构的组织进行观察和研究,为医生提供关于患者疾病性质和定性诊断的重要依据。
1. 常见器官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功能比如肝脏、心脏、肺、肾脏等重要器官,对其结构特点和功能进行介绍。
2. 组织学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通过活检标本或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分析,帮助确定肿瘤是否存在、良恶性质等。
三、器官病理学器官是由多个不同类型的组织构成,通过相互协调合作来完成特定功能。
器官病理学是对整个器官及其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和分析,进一步了解其发生异常的原因。
1. 器官发生异常的原因包括先天缺陷、感染、免疫反应和肿瘤等。
2. 常见器官疾病的特征比如心肌梗死的局部坏死、脑卒中引起的神经细胞丧失等。
四、病理学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病理学是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
通过分析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异常变化,可以确定诊断,并指导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1. 病理学诊断与筛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细胞和组织学分析,帮助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
2. 遗传疾病与先天性缺陷知道某些基因突变或异常会引起某些特定的遗传性或先天性疾病,在未来可能为患者提供更早期、更准确的干预措施。
病理学基础知识总结
病理学基础知识总结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原因、机制和病理变化的学科。
它为医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支持,通过对疾病发展和变化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本文将对病理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了解病理学的重要概念、理论和实践。
1. 病理学定义和目的病理学是对疾病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疾病在细胞、组织和器官水平上的异常变化,并探索与疾病相关的分子机制和病理生理学过程。
病理学的目的是理解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2. 病理学分类病理学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人体病理学和实验病理学。
人体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的本科学科,通过对临床标本的检查和分析,描述和解释各种疾病的病理变化。
实验病理学是利用动物模型和体外实验,模拟人类疾病过程,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
3. 病理学的发展历程病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源远流长。
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通过尸体解剖来了解疾病的病理变化。
到18世纪,病理学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
现代病理学则在20世纪得到了蓬勃发展,病理学技术的进步,如组织切片、染色和免疫组化,使得病理学的研究更为精细和准确。
(1)病因学:病因学研究疾病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疾病的发生通常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2)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引起的生理变化和机制。
这些变化可以是细胞代谢失调、免疫功能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等。
(3)病理形态学:病理形态学研究疾病引起的形态学改变。
例如,肿瘤的增生、炎症的渗出和纤维化等。
(4)病理诊断学:病理诊断学通过对组织标本的检查和分析,判断疾病的类型、程度和预后。
它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5. 病理学的实践方法病理学的实践方法包括病理标本的制备、观察和分析。
病理标本通常是手术切除的组织或病变物,通过组织固定、切片和染色等步骤,制备成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
病理学家可以通过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学特征、染色反应和免疫组化标记来判断疾病的类型和性质。
病理学各章必掌握知识点
病理学各章必掌握知识点病理学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它研究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对机体的影响,为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依据。
病理学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下面将介绍病理学各章节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一、细胞和组织学基础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的组成,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器的功能。
2.组织学基础:包括不同类型的组织和其结构特点、功能及其病理变化。
二、炎症和修复1.炎症概述:包括炎症的定义、分类、病理生理过程和病理变化。
2.炎症的类型:包括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的特点及其病理变化。
3.细胞损伤与修复:包括细胞损伤的类型、损伤机制及细胞的修复过程。
三、血管和淋巴系统病理学1.血管和淋巴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淋巴结的结构和功能。
2.血管病理学:包括动脉硬化、血栓形成、高血压等血管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影响。
3.淋巴组织病理学:包括淋巴结肿大、淋巴管的疾病等的病理变化和影响。
四、新生物学与肿瘤学1.细胞增殖与分化:包括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
2.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肿瘤的发生原因、不同类型的肿瘤的发生机制。
3.肿瘤的分类和分级:包括肿瘤的分类方式、肿瘤分级和分期的意义。
4.肿瘤的病理变化和影响:包括肿瘤的形态学特点、生长方式、侵袭和转移等。
五、器官系统病理学1.心血管系统病理学:包括心脏病、动脉病、静脉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2.呼吸系统病理学:包括肺炎、肺结核、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3.消化系统病理学:包括胃炎、胃溃疡、肝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4.泌尿系统病理学:包括肾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5.生殖系统病理学:包括妇科疾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6.神经系统病理学: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六、免疫病理学1.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及其功能。
2.免疫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免疫反应的类型、机制、免疫系统的病理变化。
病理学基础知识解析
病理学基础知识解析一、病理学基础知识解析病理学是医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它研究疾病的本质、发展机制和变化规律。
在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病理学的定义、分类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1. 病理学的定义和分类病理学是对各种异常生理状态和疾病过程进行系统观察、描述、分析和总结,并通过组织学技术等方法来确定这些异常与正常生殖现象之间的关系。
根据其具体内容与对象,可以将病理学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领域:(1) 细胞病理学:主要研究细胞层面上发生的异常变化,如肿瘤细胞形态特点及恶性程度评估等。
(2) 组织学:主要关注组织器官水平上的异常结构与功能改变,并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组织切片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3) 系统解剖病理学:侧重于了解器官或系统整体异常的改变,如器官发育障碍、萎缩或增生等。
(4) 分子病理学:通过研究基因与蛋白质水平上的异常变化,揭示引起疾病的分子机制,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2. 病理学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病理学是临床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病理学在临床应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1) 诊断与鉴别诊断:通过对组织标本进行镜下检查、染色和免疫组化等技术分析,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特定的疾病,并与其他类似表现的疾病加以区分。
(2) 预后评估:通过对肿瘤标本进行形态学和分子学特征分析,可以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 治疗反馈监测:通过对治疗前后的组织标本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治疗的效果、肿瘤恶化或复发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4) 科研探索:病理学还提供了临床医生进行科研探索的基础。
通过对大量标本进行分析,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预防与干预策略等重要信息。
3. 病理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病理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
合理应用和理解病理学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1) 识别及鉴别诊断能力:医生需要具备对常见和罕见疾病进行识别和鉴别诊断能力,结合临床信息和组织学特点进行全面准确的诊断。
病理学基础知识
病理学基础知识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学科,主要通过病理检查和病理诊断来揭示疾病的本质、病变过程和病因,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病理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
病理解剖学研究疾病的病变部位、范围和形态特征,通过对尸体的解剖和组织切片的显微镜观察,寻找病变的特异性改变,同时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初步解析。
病理生理学则研究疾病的病变机制、生理功能异常和相关代谢改变,通过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实验研究,深入探讨病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病理学在临床医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病理检查对疾病进行明确的诊断,并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病理学还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疾病的病因和发展规律,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病理学还可以用于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组织切片制备、组织染色、免疫组化、电镜观察等。
通过这些方法,病理医师可以观察和分析组织和细胞的病理变化,做出准确的病理诊断,并综合临床资料,提供完整的病理报告。
病理学还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如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生物学等,共同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总之,病理学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基础学科,通过研究疾病的病变过程和机制,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推动医学进步和提高临床医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医师资格考试中的病理学知识点详解
病理学诊断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
病理学诊断在疾病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病理学诊断可以为疾病的早期筛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定期的筛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病变,提高早期治疗的成功率。
膀胱炎:由于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症,导致膀胱刺激征和下腹部疼痛等症状。
尿道炎:由于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尿道炎症,导致尿道分泌物增多、尿道瘙痒等症状。
内分泌系统疾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代谢亢进性疾病,表现为心悸、手抖、怕热等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或缺乏导致的代谢低下性疾病,表现为乏力、畏寒、水肿等症状。
医师资格考试中的病理学知识点详解
汇报人:XX
目录
01
病理学基础知识
02
病理学基本病变
03
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特点
04
病理学诊断技术
05
病理学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
病理学基础知识
PART 01
病理学定义与分类
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临床病理学、实验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等。
变态反应:机体对某些外来物质或生物素的过度反应,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或超敏反应。
肿瘤免疫: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攻击,有助于预防或控制肿瘤的生长。
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特点
PART 03
消化系统疾病
常见疾病:胃炎、胃溃疡、胃癌
病理生理学基础知识概述
病理生理学基础知识概述病理生理学是病理学和生理学的交叉领域,旨在研究疾病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可能会受到一系列的损害和改变,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就是解析这些变化,并为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一、正常生理与病理生理的基本概念和关系正常生理是指机体在无疾病状态下的功能状态。
它包括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结构、正常的代谢、生理功能等。
病理生理则是指机体在受到疾病侵袭后,背离正常状态的生理变化。
例如,当机体感染病原体时,免疫系统的功能会发生改变,导致发热等病理生理反应。
二、病理变化的类型和机制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疾病引起的机体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可以分为结构改变和功能改变两个方面。
1. 结构改变:病理状态下,机体的器官、细胞和组织等结构会发生变化。
例如,在慢性肾炎的病理过程中,肾小球的结构会发生病理性改变,包括增生、玻璃样变等。
2. 功能改变:疾病会导致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变得异常。
例如,心脏病可能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受损,表现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心律失常等。
病理变化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可以涉及遗传、环境、免疫、代谢等多种因素。
不同疾病的发生机制也各不相同,需要通过深入研究来了解。
三、病理生理学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病理生理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诊断疾病,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1. 诊断应用:病理生理学对于明确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不同疾病的生理特征有深入的研究,可以通过相关的实验和检查手段来评估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诊断的目的。
例如,在肿瘤的病理生理学研究中,可以通过观察细胞的增殖、凋亡等生理变化,来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发展趋势。
2. 治疗应用: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例如,对于某些炎症性疾病,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揭示了炎症介质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可以指导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的研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 组织和细胞的变性与坏死 渗出 血管内液体(血浆)和白细胞的渗出 增生 实质细胞、间质细胞、炎细胞增生
30
变质
实质:水样变性、脂肪变性
间质:黏液样变性、纤维素样变性
30
渗出
血管内血浆、细胞等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黏膜 表面等部位。
31
渗出的过程
正常的血液轴流状态
恶性黑色素瘤呈灰黑色或黑色
软骨性肿瘤多呈浅蓝灰色 粒细胞肉瘤在新鲜标本上可呈淡绿色(绿色瘤)
47
肿瘤的组织结构
实体瘤由实质和间质组成,结构和质地取决于肿瘤实质和间
质的成分和比例。
1.实质:瘤组织内肿瘤细胞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分。 大多肿瘤实质是单一成分,但少数肿瘤可有多种成分。 2.间质:实质成分以外的肿瘤成分都属于间质,对实质起支 持和营养作用,也是肿瘤侵袭和转意的重要途径和条件。与
炎细胞
25
成熟的肉芽组织(瘢痕组织)
1.毛细血管 2.细胞 3.胶原 4.水分 减少、转变为小动脉和小静脉
成纤维细胞转变为纤维细胞 增多 减少
26
炎症
27
所谓炎症,
就是由各种损伤因子引起的局部和/或全身的保护性反 应。
28
致炎因子
生物因子(细菌、病毒)
理化因子(温度、射线、酸碱)
免疫反应(变态反应)
66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一部分不用治疗,一部分治疗简单,效果也好;
恶性肿瘤治愈较难,治疗方案复杂,效果不明确。 若良性当恶性,不必要的损伤治疗,患者受伤害和负担; 医者不但良心的谴责,更受患者方、法律、经济多方面受 到牵连。
若恶性当良性,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引起甚至加速复
发或转移;同样,良心、患者方、法律、经济多方面受到 牵连。
卵巢的囊腺瘤、脂肪肉瘤,直径可超过500cm,重量超过 100kg。
45
2. 形状 息肉状、乳头状、绒毛状、结节状等各种形状。
3. 硬度 骨瘤、软骨瘤硬度大,脂肪瘤/肉瘤质软,间质纤维
多、钙盐沉积也导致质地硬。
出现坏死则变软。
46
4. 颜色 多数肿瘤的颜色呈白色或灰白色 脂肪瘤、神经鞘瘤呈黄色 血管瘤、内分泌肿瘤呈红色或红褐色
70
(一)良性肿瘤的命名 肿瘤的组织起源加“瘤”,即为肿瘤的名称。如腺瘤、 纤维瘤、脂肪瘤等。 同时来源于腺体和纤维两种成分的称为纤维腺瘤。
有时根据肿瘤的形态特点命名。如乳头状瘤、丝状瘤、
乳头状囊腺瘤等。
71
(二)恶性肿瘤的命名 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叫“癌”。如鳞状细胞癌、移行细胞 癌等。 结合形态结构命名,如乳头状囊腺癌、透明细胞癌等。
神经内分泌颗粒则提示神经内分泌肿瘤,黑色素小体 提示黑色素瘤。 鳞癌的细胞胞浆内可见张力原纤维,细胞间桥粒较明 显。
腺癌细胞胞浆内可见分泌泡或分泌颗粒,并有微管腔
形成。 良性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基本上与其起源组织相似。
58
肿瘤的生长
生长方式主要包括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和浸润性生 长,和肿瘤部位、类型和良恶性有关。
37
慢性炎症
病理变化 一般以增生性表现为主 (实质细胞、间质细胞、纤维组织) 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38
特殊类型的慢性炎症
炎性息肉 黏膜上皮、腺体、纤维组织增生
炎性假瘤 实质细胞、纤维组织增生
39
炎症的转归
1. 2. 3. 4. 痊愈——完全性、不完全性 迁延不愈——转为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急性发作 炎症扩散——局部蔓延、扩散(淋巴道扩散、血道 扩散)
实质是相互依赖和影响的关系。包含结缔组织、血管、淋巴
管、神经等。不具肿瘤类型的特异性。
48
有时候可见白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机体抗肿瘤免疫反 应的表现。
肿瘤生长慢者,间质血管较少,反之则多。良性肿瘤血
管一般较少。
49
肿瘤的异型性
概念: 分化:在胚胎学中,原始或幼稚细胞发育成为成熟细胞
的过程。
分化程度:在肿瘤中,瘤细胞与其起源组织的成熟细胞 和组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这种相似程度称为肿瘤分 化程度。
的重要器官如脑、肺、肝等,导致死亡。
2.恶病质 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特别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影
响消化吸收,到晚期出现极度消瘦、无力、贫血、全身衰竭
。
65
3.异位内分泌综合征和副肿瘤综合症 异位内分泌综合征:有些非内分泌发生的肿瘤能产生或分泌 激素或激素类物质,能引起内分泌紊乱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 状。此类肿瘤称为异位内分泌肿瘤,且大多为恶性肿瘤,其 中为癌多。 副肿瘤综合症:由于肿瘤的产物(包括异位激素产生)或异 常免疫反应(如自身免疫等)或其它不明原因,引起内分泌 、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肾及皮肤等系同发生病变, 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 肿瘤病人具有的、既不能用肿瘤的局部作用和远处扩散解释 、也不能用肿瘤起源组织能产生的激素解释的一系列症状。
61
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目前尚无统一的方法进行病理分级,国际上普遍采用的 是3级分级法,即将恶性肿瘤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
分化三级。
这种分级对于决定治疗方案和判定预后有一定意义。 临床治疗广泛应用,但缺乏定量标准,存在较大的主观 性,取决于病理医师的业务水平,目前仍无其它办法取 而代之。
62
国际抗癌联盟(UICC)建立了一套国际上能普遍接受的分 期标准,即TNM系统。 T:表示原发肿瘤的范围。 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o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 原位癌(浸润前癌) T1-4 肿瘤逐渐增大和(或)局部扩展 N:表示有无淋巴结转移。 Nx 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不能确定 No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3 区域淋巴结转移逐渐增多 M:表示有无远转移。 Mx 远处有无转移不能确定 Mo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5
‹#›
水样变性
肝 细 胞 水 肿
7
脂肪变性
小叶中央型肝脂变
8
玻璃样变性
血管壁玻璃样变性
9
黏液样变性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 胫前区黏液样变性
10
淀粉样变性
肝淀粉样变性
11
细胞内糖原沉积
12
病理性色素沉积
慢性肺淤血
13
病理性钙化
血吸虫虫卵钙化
14
Hale Waihona Puke 不可逆性损伤• 坏死
• 凋亡
15
坏死细胞的核形态改变
生长速度取决于肿瘤分化程度:分化好则生长慢,分化
差则生长快;若良性肿瘤忽然生长变快,则考虑恶变。
59
‹#›
1.淋巴道转移 肿瘤细胞侵入淋巴管,首先到局部淋巴结(边缘窦 ),成为淋巴结转移瘤。再转移到下一站淋巴结, 最后经胸导管进入血道转移。也有逆行转移和跳跃 式转移。 2.血道转移:肿瘤细胞侵入血管随血液到达远处继 续生长,尤多见于肉瘤、肾癌、肝癌、绒癌。最常 见部位是肺,其次是肝和骨。 3.种植转移 当肿瘤细胞侵及体腔器官表面时,瘤细胞可脱落, 随着体腔内液体种植于体腔内各器官的表面,甚至 继续向内部生长,形成转移瘤。如krukenberg瘤。
短暂收缩、血管扩张血 流速度加快
血管继续扩张 通透性增高 血浆成分渗出
33
血流速度减慢 血液浓缩、轴流消失
白细胞靠边-粘着-游出
血液淤滞
红细胞漏出
34
常见的炎细胞
中性白细胞 巨噬细胞
噬酸性白细胞
淋巴细胞 多核巨细胞 浆细胞
35
急性与慢性炎症的分类和概念
36
急性炎症
病理变化
一般变质、渗出明显(中性白细胞)
病
理
学
基
础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 张淼
1
‹#›
组织的适应
• 萎缩 • 肥大 • 增生 • 化生
• 老化
3
损伤的原因
缺氧 ATP减少、pH下降 物理损伤 机械作用、高温、低温、射线等 化学物质
酸、碱、毒物等
4
生物因素 感染,内、外毒素等
免疫损伤 正常免疫过程(炎性损伤)、变态反应 遗传因素、营养缺乏和失调等 营养失调
40
肿瘤
41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 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一般指恶性,是危害人 类健康和生命最严重疾病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肿瘤发病率、病理类型和死亡 率不同,有些肿瘤和性别、年龄密切相关。
42
‹#›
肿瘤性增生
单克隆性 异常形态、代谢和功能 不能分化成熟 生长旺盛 相对无限制性 与机体不协调 有害无益
63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良性肿瘤对机体影响 1.局部压迫和阻塞作用:消化道;呼吸道;颅内。 2.某些内分泌腺发生的良性肿瘤,由于分泌相应的激素 而产生全身影响; 3.良性肿瘤可发生出血和感染,引起不同程度的影响。 4.良性肿瘤恶变。
64
二、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继发性改变: 压迫阻塞;溃疡形成、穿孔、瘘管形成、大出血;继发感染 ,晚期肿瘤侵犯神经,或转移到骨或其他器官引起顽固性疼 痛,病理性骨折;晚期局部直接蔓延和远隔转移,破坏机体
长活性,并具有一定异型性和侵袭性,可局部复发,但 不会转移。多次复发后,可向恶性发展,临床上要注意 随访。
除了要注意交界性肿瘤,良恶性肿瘤不是一成不变的:
良性肿瘤如不及时治疗,会转为恶性肿瘤。如:结肠乳 头状腺瘤。
69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一、肿瘤的命名原则 命名和分类是肿瘤诊断的前题,人类几乎所有部位、器 官、组织都可发生肿瘤,所以肿瘤的种类繁多、命名复 杂,一般根据分化方向和生物学行为命名。肿瘤的名称 可以反映出肿瘤的组织起源和生物学行为,即良性或恶 性。
50
异型性:肿瘤无论在瘤细胞的形态还是在组织学结构上, 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异型性小,则 分化程度高,异型性大,则分化程度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