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

合集下载

解读06学业质量——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

解读06学业质量——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新修订的2017版课程标准,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明确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内容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达到的等级水平,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

“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明确了新的质量观,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分为“学业质量内涵”“学业质量水平”和“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三个方面。

3.学业质量水平是考试与评价的重要依据。

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是化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命题依据;学业质量水平4则是化学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

学业质量标准把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因材施教,更加关注育人目标的有效落实。

因为学业质量已经划分出层次了,那么命题的时候,根据考试的不同类型,高考还是学业水平考试,考试的类型层次不一样,那就对应质量水平的层次,把它对接好,实际上要真正做到难易的程度是可控的。

这样划分完之后,高考、学业水平考试将来都要变成真正的水平考试。

就是说,学生一门学科学完之后,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和层次,跟其他的同学没有关系,关键是学生本人在该学科到底学到什么样的程度了,掌握没掌握?掌握到什么程度?这样教学、人才的选拔,我们心中就有数了。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
专题下载链接:/a756668.html
链接打开方法:
1、按住ctrl 键 单击链接即可打开专题链接
2、复制链接到网页。

解读04 课程结构——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

解读04 课程结构——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
1.课程内容结构
课程内容结构改动较大,由原来的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修改为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具体变动情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03版)
必修课程不划分模块,共4学分。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3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共6学分。
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4学分的必修课程。
选择化学作为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学生,需要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全部3个模块的内容,获得6个学分。其他学生也可选择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的部分模块,获得相应的学分。
选修课程供学生自有选择修习,学分为0~4学分。
学生在高中阶段修满6学分,即学完化学1、化学2之后,再从选修课程中选学一个模块,并获得2学分,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
鼓励学生尤其是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在修满6个学分后,选学更多的课程模块,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化学素养。建议有理工类专业发展倾向的学生,可修至8个学分;有志于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可修至12个学分。化学课程标准是普通高校招生化学科考试的命题依据。化学1、化学2课程模块的内容是高校招生化学考试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普通高校招生化学科的考试内容应对报考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报考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3个模块;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4个模块;报考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6个模块。
选修课程包括3个系列,每修习完成9学时可获得0.5学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
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6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每个课程模块2学分,36学时。
(2)选课要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03版)

解读03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

解读03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1.学科核心素养
(1)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概要
●学科基础知识是学生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
化学学科基础知识是化学课程的主体。

化学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确定课程的主题、模块和系列,这些主题、模块和系列都依托化学基础知识将其科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学生在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要求学生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通过必修“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和化学反应规律”的学习,建立“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基本意识;在选修“物质结构与物质”模块的。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解读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2017 年版)》于 2018 年 1 月出版。

新课标进一步强化了学科的育人功能,体现了鲜明的育人导向,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整体性等明显增强。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新课标对于“化学”的定义上,补充了它的特征,即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的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对于“高中化学课程”的定义,进一步补充了它的地位作用,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同时提出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并强调了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基本理念将原有的八条整合更新为五条,并为每一条进行了命名。

将原有“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体现化学学科的人文内涵”“引导教师反思”等删除;将原有“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整合为“选择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化学课程内容”;将原有的“评价方式”进行优化,变为“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新增“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的基本理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为更好的体现化学学科育人的价值,适应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2017 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目标部分做了较大的修改,新增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仅通过内涵、目标来描述,而且对 5 个方面的素养进一步划分出 4 级水平。

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不再细分三维教学目标,而是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提出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

将原三维目标 (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及体验性目标 )的行为动词描述做了调整,对新的课程目标统一划分出4 级水平 (从水平 1 到水平 4),不再细究行为动词在三个维度的不同表述,而是更加具体的展示出了 4 级水平的具体内容。

解读——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

解读——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

解读——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2003年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前言部分,对化学学科的含义、特点与作用进行了明确的描述,准确定位了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化学学科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调动化学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肯定了03版的作用和贡献,同时提出面对新时代社会的变化和要求以及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修订改进之处。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前言部分主要是对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基本原则(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坚持反映时代要求。

(3)坚持科学论证。

(4)坚持继承发展。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主要变化■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不只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一是保留原有学习科目,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二是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

三是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一、主题定位1. 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探究型学习能力为宗旨,深入探究原子与分子、物质组成、物质运动、化学变化及其规律,掌握基本化学知识及技能,运用化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化学知识的方法。

2. 注重综合应用:针对学科的内容特点,梳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注重化学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贯穿课程实施的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把握学好学科,培育终身学习的自主能力。

二、内容设置1. 三个层次和六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按照三个层次(基础层、拓展层和深化层)进行组织,设置六个学习领域(原子、分子、物质组成、物质运动、化学变化及其规律、运用化学解决实际问题),展示了普通高中化学的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关键知识与技能的系统性融合,适合当代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力图把学生从传统单一探究式学习模式转化为多领域深度学习模式。

2. 核心素养:课程教学要求以及课程内容设置的核心是核心素养落实,其包括理解科学技术知识、阐释科学技术现象、掌握实验技术方法、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合作参与科学技术社会活动、构建科学文献知识体系等6个方面,在四年的课程学习中梳理和落实它们,以此达到深入学习的目的。

三、课程实施1. 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种类多样,共分为实践活动、参与活动、讨论活动、研究活动、展示活动、辩论活动等,旨在熟悉化学内容的体系构架,理解其科学内涵,熟练运用基础技能,培养学习化学的方法,促进新思维的形成,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2. 教学资源: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按教材定位,分门别类贯彻落实教学资源,同时要充分利用或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教学资源,实现空间、时效、深度多元化的学习,支持课程实施,并为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提供坚实保障。

解读5.3 选修课程——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1)

解读5.3 选修课程——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1)

选修课程设置了“实验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科学”3个系列。

1.与03年实验版《选修6 实验化学》的相比,17年版《系列1 实验化学》由原来的2个主题修改为4个主题。

2017年版2003年实验版变化主题1:基础实验主题2:化学原理探究主题3:化工生产过程模拟实验主题4:STSE综合实验主题1 化学实验基础主题2 化学实验探究由原来的2个主题修改为4个主题2.17年版实验化学各个主题的【内容建议】替代了03年实验版的“内容标准”和“活动与探究建议”。

各个主题的具体内容建议比较如下:2017年版2003年实验版变化主题1:基础实验围绕物质性质和反应规律的研究、物质的制备、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物质的检测等方面选取实验活动。

认识解决这些类型的实验任务的一般思路和常用方法,掌握必需的实验操作技能。

供参考的实验活动如下:物质性质和反应规律的研究,如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研究、有害气体的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绿色化设计、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探究。

物质的制备,如硫酸亚铁铵主题1 化学实验基础内容标准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2.具有安全意识,能顺利地完成化学实验。

3.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4.知道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5.初步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检测方法,知道质谱仪、核磁变化1.“主题1:基础实验”部分新增了反应规律的研究。

变化2.新增“主题2:化学原理探究”,要求学生从化学核心概念或基本原理中提出并选择研究性问题,开展有关实验活动。

变化3.新增“主题3:化工生产过程模拟实验”,以真实的化工生产过程为研系列1 实验化学的制备、胶体的制备与性质、乙酸乙酯制备反应条件的探究、对氨基苯磺酸的合成。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如海水的蒸馏、硝酸钾粗品的提纯、粗食盐水的纯化、层析分离甲基橙和酚酞(或铁离子和铜离子)。

物质的检测,如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加碘盐的检验、食醋总酸量的测定、阿司匹林药片中有效成分的检验。

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

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

2003年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前言部分,对化学学科的含义、特点与作用进行了明确的描述,准确定位了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化学学科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调动化学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肯定了03版的作用和贡献,同时提出面对新时代社会的变化和要求以及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修订改进之处。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前言部分主要是对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基本原则(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坚持反映时代要求。

(3)坚持科学论证。

(4)坚持继承发展。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主要变化■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不只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一是保留原有学习科目,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二是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

三是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四是合理确定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2017版2020年修订)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2017版2020年修订)
高考(选考)对能量的要求: 四级:能依据化学变化中能量转化的原理,提出利用化学变化实现能量 储存和释放的有实用价值的建议;
能举例说明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能分析能源的利用自然 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能综合考虑化学变化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来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煤炭和综合利用、新型电池的开发等。
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课 题。
利用白板或黑板明确给出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案反馈
对学生学案完成情况点评, 针对问题进行说明讲解。
学习目标 —简单、清楚
例:1、了解“物质的量”是 一个物理量,“摩尔”是物质 的量的基本单位。 2、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 义,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 数之间的关系。
改为:能够计算一定质量的水中含有多少分子
2017版《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内容一
新课标中对学生 考试评价的要求
Contents
PART 01
PART 02
课程性质 学科核心
与基本理 素养与课

程目标
PART 03
PART 04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PART 05
PART 06
学业质量 实施建议
录取 方式
高考 改革
新一轮 改革
综合 评价
课堂 教学
核心素养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在不同层次上的要求: 一级:能说明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转化。 二级:能分析化学变化中能量吸收或释放的原因; 三级:能定量分析化学变化的热效应,分析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原 理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四级:能依据化学变化中能量转化的原理,提出利用化学变化实现能量 储存和释放的有实用价值的建议;
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中的【学业要求】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及重大变化(2018年7月)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及重大变化(2018年7月)

题 教学测试和评估
可见,《新课标》比现行教学大纲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我们认为 每一位高中化学教师都应认真学习《新课标》,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尝 试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研究课教学做好准备。
课 程 性 质
基 本 理 念 前
设 计 思 路 言

要 求 说 明
知 识 与 技 能 过 程 与 方 法
课 程 目 标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化学学 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 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属于智力因素,“必备品格” 主要属于非智力因素,“正确价值观念”属于价值 取向。3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0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与科学素养的关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关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
因而,构成系统的要素,也可分为静态要素和动 态要素。静态要素只表明系统的成分;动态要素不仅 表明系统的成分,而且还表示系统的运行过程(动 态)。科学素养的3个要素,属于静态要素,只表明 科学素养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构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5个要素,属于 动态要素,不仅表明构成成分,而且还表明从化学科 学实践到化学科学认识再到化学科学应用的素养形成 与发展及其表现的过程。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阐述的是“宏微结合”; 化学是变化之学,“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阐述 的是化学变化中的“变”与“不变”问题,化学变化中 的“不变”,是相对不变,存在动态平衡。因此, 这2条素养反映的是化学学科思维方式和化学学科 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反映的是化学学 科思维方法。
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 水平要求上 的差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
描述学 生所需发展 的各项 能力 ,而是更 高要求地提 出发展 学
生化 学学科核心素养 ,体现 了基础性和 时代性。高 中化学课 程要 求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 的作用,能从化学 的视角去 认识科 学、技 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 ,了解化学制 品 对人 类健康 的影响 ,懂得运用化 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 染,合理 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通过学 习化学课程 。增强学生 对 自然和社会 的责任感 。使学 生在面临 与化学有关 的社会问 题的挑战 时,能做 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2.课程 目标 突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随着科 学技术 的迅猛发展 ,新 的信息不 断涌现 。知识更 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为 了适应社会 和 自身发展 的需要 .人们 必须不 断学 习,必须具备终身学 习的能力。《新课标》的课程 目标 已经有所改变,不再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 、情感 态度 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而是根据化学学科核 心素养 的 5个方面对 高中学生 的发展提 出具体要求。明确把培养 和发 展 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 素养 作为核心 目标 。突 出对科 学探 究、科 学过程 、科 学方法 的教 育要 求 。强调对科 学本 质 的认
一 、《新课标》的 内容概述 《新课标》由前言 、课程性质 与基本理 念、学科核心素养 与基本 目标 、课 程结构 、课 程内容 、学业质量、实施建议 、附录 8个部分组成。 《新课标》增加并强调 了“化学学科 核心素养 ”这一概念。 它包括 :宏观 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 与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 与 模 型认知、科 学探 究与创新意识 、科 学态度 与社会责任 5个 方面。课 程 目标就是根据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 5个 方面对 高中学生发展提 出的具体要求。新增加 的学业质量也是根据 “化学学科核心 素养”的 5个方面为主要维度 。进 一步划分 出 4级水平,便于在教 学和评价 中具体 实施 。 《新课标》的课程 结构分为必修课程(全体高 中学生必须 学 习,参加化 学学业水平合 格性考试 ),选 择性必修课程 (选 择化学作为计入 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生需要学 习。参加 化学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和选修课程 (学而不考或 学而备 考 )。 二 、《新课标》的特点 1.课程性质 与基本理念体现 时代性 在课程 性质 中讲到 :化学是在原子 、分子水平 上研究物 质 的组成、结构 、性质 、转化及其 应用 的一门基础 学科 。化 学 不仅 与经济发展 、社会文明的关系密切 ,也是材料科学、生命 科 学、环境科 学、能源科学和信 息科 学等现代科 学技 术 的重 要基础。这是给化学课程下 了定义,并且展望 了化 学的作用。 《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也有 了很大 的改变 ,不再是逐条地

新修订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新修订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新修订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新修订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近期发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这一新版课程标准对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

本文将对这一新版课程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其特点、变化和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

一、新版课程标准概述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

该标准是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教学指导文件,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主要内容和变化1、强化基础知识新版课程标准强调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化学实验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同时,还增加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化学与环境等方面的知识,以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2、突出实验和实践新版课程标准强调实验和实践的重要性,要求学校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和场地,保证学生能够完成实验操作。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改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重学科交叉新版课程标准强调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优化评价体系新版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评价方式包括考试、实验操作、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

三、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1、教学重点调整新版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强调实验和实践的重要性。

因此,教师需要调整教学重点,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式变革新版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科交叉,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读52选择性必修课程——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

解读52选择性必修课程——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

一、选择性必修课程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修习的课程,培养学生深入学习与探索化学的志向,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化学科学,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

选择性必修课程设置3个模块。

分别是:模块1:化学反应原理;模块2: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3:有机化学基础。

选择化学作为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学生,需要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全部3个模块的内容,获得6个学分。

其他学生也可选择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的部分模块,获得相应的学分。

二、具体内容标准
具体对比如下:
2017年版2003年实验版变化
主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
主题2: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
主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主题1 化学反应与能
主题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主题3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变化1:主题2的说法有所调整,
化学反应的方向判断的能力要求
层次务必会提高。

变化2:主题3内容增加,增加
了离子反应。

1.1体系与能量
认识化学能可以与热能、电能等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相互转化,能量的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
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变化1:对知识进行了整合。

将体系与能量作为整体进行考
量。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解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解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解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化学课程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本文将解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五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

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要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倡导探究性学习。

课程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家的发现、发明和创新的过程,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

注重与生活实际的。

课程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知识与技能。

学生要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学生要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要形成正确的化学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等。

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而设置的,包括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和实验性课程等。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的重要途径。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课程实施提出了以下要求:注重探究性学习。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家的发现、发明和创新的过程,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

注重实践应用。

教师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修订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解读(东北师大郑长龙)

新修订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解读(东北师大郑长龙)
是指能够统摄一类化学知识的化学 学科核心概念或化学学科思想与观念。
(2)学科主题具有怎样的层级结构?
化学 学科主题
化学 知识主题
化学 方法主题
化学 价值主题
一级主题
反应原理主题 物质结构主题 物质性质主题
二级主题
无机物 性质主题
有机物 性质主题
三级主题
(3)各学科主题内容有哪些重大变化?
化学必修课程主题
【学习任务1】NaCl溶液呈中性的原因分析 【学习任务2】NH4Cl溶液呈酸性的原因分析 【学习任务3】CH3COON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分析 【学习任务4】分析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一般思路
P3: 电解质 只有在 水溶液 中才能 导电吗

P4: 电解质 的电离 如何来 表征?
P1: 溶液导 电现象
离子的 发现
宏观 现象
P2: 离子的 产生Ⅰ
水分子 作用
电离Ⅰ
P3: 离子的 产生Ⅱ
加热至 熔融 电离Ⅱ
微观 本质
P4: 电离方
程式
电离的 表征
符号 表征
(2)内容的任务化设计
板块: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分析
以实验 为基础
认识论特征
认识物质 创造物质
本体论特征
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 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 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对认识物质的2次限定 微观
原子、分子水平
(2)化学学科价值
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奥秘 的核心力量
物质科学 化学分子
元素
生命科学 生命分子
生命
2、化学课程目标的变化
(1)什么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实践
化学 科学思维
宏观辨识与 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与 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与 模型认知

(完整版)解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完整版)解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解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标准》中明确指出,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的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把促进学生发展,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基本出发点。

这种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不仅注重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而且注重发展的差异性和持续性。

《化学课程标准》从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大胆地删减、压缩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学习内容,大力更新课程内容,大量增加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内容,精选富有典型性、代表性和趣味性的案例。

二级主题中的“活动与探究建议”能给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究,为提高学习效果提出供了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改变了以往课程中“没有学生”的现象,改革已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智能发展、智力品质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的关系。

二、重视实践性。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强调基础教育要坚持基础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我们在教学中也比较熟悉双基教学,缺少实践体验的重视。

教学内容只有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才会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化学课程标准》在重视实践上作了大胆地突破。

一方面重视了化学实验的教学,恢复其探究功能。

另一方面增强了活动与探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

如“物质的化学变化”第一部分“化学变化基本特征”活动与探究建议:交流平时观察到的各种化学变化现象(或观察一组化学变化),讨论并归纳出化学变化的一些特征。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于2018年1月出版。

新课标进一步强化了学科的育人功能,体现了鲜明的育人导向,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整体性等明显增强。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新课标对于“化学”的定义上,补充了它的特征,即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的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对于“高中化学课程”的定义,进一步补充了它的地位作用,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同时提出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并强调了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基本理念将原有的八条整合更新为五条,并为每一条进行了命名。

将原有“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体现化学学科的人文内涵”“引导教师反思”等删除;将原有“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整合为“选择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化学课程内容”;将原有的“评价方式”进行优化,变为“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新增“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的基本理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为更好的体现化学学科育人的价值,适应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目标部分做了较大的修改,新增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仅通过内涵、目标来描述,而且对5个方面的素养进一步划分出4级水平。

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不再细分三维教学目标,而是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提出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

将原三维目标(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及体验性目标)的行为动词描述做了调整,对新的课程目标统一划分出4级水平(从水平1到水平4),不再细究行为动词在三个维度的不同表述,而是更加具体的展示出了4级水平的具体内容。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前言部分,对化学学科的含义、特点与作用进行了明确的描述,准确定位了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化学学科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调动化学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肯定了03版的作用和贡献,同时提出面对新时代社会的变化和要求以及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修订改进之处。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前言部分主要是对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基本原则(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坚持反映时代要求。

(3)坚持科学论证。

(4)坚持继承发展。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主要变化■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不只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一是保留原有学习科目,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二是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

三是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四是合理确定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

■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课程实施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要求,从课程规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管理以及评价、资源建设等方面,对国家、省、学校分别提出了要求。

增设“条件保障”部分,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和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增设“管理与监督”部分,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的责任。

2.学科课程标准主要变化■ 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具体化、细化。

为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各学科课程、教学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等方面的独特育人价值,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相应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提出考试评价的建议,目的是切实引导各学科教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科思想、思维方式等,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

■ 优化了教学内容一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从学科特点出发,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重新梳理和安排了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内容,既保证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要求,又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二是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并以活动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

三是重视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等,结合各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

努力呈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

例如:化学等课程要求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 增强了指导性每一个学科课程标准的主题内容均有“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等部分组成,并依据学业质量要求细化了评价目标,大部分学科还增加了教学和评价案例,强化了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的具体指导,帮助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要义,增强了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一、课程性质(1)重新定义化学学科概念2017年版2003年实验版变化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

增加了物质的“转化”,特征方面突出了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

(2)增加了“核心素养”这一名词,重新定位化学课程作用二、基本理念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从03版的8条修改为现在的5条,并为每一条都进行了命名。

评、练习与作业、复习与考试等基本途径和方法。

6.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17版删去这两条内容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8.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学科核心素养(1)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概要●学科基础知识是学生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化学学科基础知识是化学课程的主体。

化学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确定课程的主题、模块和系列,这些主题、模块和系列都依托化学基础知识将其科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学生在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要求学生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通过必修“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和化学反应规律”的学习,建立“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基本意识;在选修“物质结构与物质”模块的学习中,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发展水平;在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对官能团的认识中,应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解决实际问题。

●学科能力是学生发展化学核心素养的保障化学学科能力是指学生在化学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根据《2017 年考试大纲》对化学学习能力“三点七条”的要求,可以将化学学科能力概括为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是发展化学核心素养5个要素的基础,推理论证能力的高低决定“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发展水平,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层次决定“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发展水平。

学生在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习化学基础知识,更需要提升其学习能力,促进其化学核心素养不断发展。

●学科思想方法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实质化学学科思想是人们在认识化学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想意识,是对化学的本质、特征与学科价值的基本认识。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其学科思想方法极为丰富,主要包括:物质运动思想,即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分类思想,即树状分类、交叉分类;物质守恒思想,即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能量守恒;动态平衡思想,即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唯物辩证思想,即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现象与本质、一般与特殊;绿色化学思想,即绿色发展、环境友好。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实质就落实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使用“宏观——微观——符号”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方法论。

认同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可认知性,是探索物质世界的前提;基于证据的判断、推理和探究能力,是学习、研究化学学科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宏观现象入手,在原子、分子水平上分析研究,并运用化学符号模型表征,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认知方式;掌握物质化学变化和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能运用逻辑思维对物质及其变化现象进行分析推理,是认识、创造新物质的基础和途径;在研究、利用、创造新物质的过程中,能自觉遵循科学伦理,具备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具有交流合作意识,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2)对高考试题考查化学核心素养的分析高考化学试题以化学学科最新科研成果和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创设客观、真实的试题情境,实现对化学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促进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注重对思维过程的考查,强化科学探究,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体现出知识与能力以及能力与素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高考化学试题遵循如图所示的命题基本框架。

高考化学试题基于对知识点和考查的需要,创设真实的试题情境,逐层递进地设置有价值的实际问题。

“真实情境”服务于“实际问题”的提出,“化学知识”服务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考查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实现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

2.课程目标2003年实验版:课程目标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2017年版: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提出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

新版的课程目标更加突出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要求,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且更加具体和清晰明了。

并且在本标准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仅通过内涵、目标来描述,而且对5个方面的素养进一步划分出4级水平,便于在教学和评价中具体实施。

1.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内容结构改动较大,由原来的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修改为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具体变动情况如下:2.学分与选课(1)学分设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03版)必修课程不划分模块,共4学分。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3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共6学分。

选修课程包括3个系列,每修习完成9学时可获得0.5学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

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

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6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每个课程模块2学分,36学时。

(2)选课要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03版)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4学分的必修课程。

选择化学作为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学生,需要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全部3个模块的内容,获得6个学分。

其他学生也可选择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的部分模块,获得相应的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