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人物形象微课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鲁迅经典作品《孔乙己》教学教案》

《鲁迅经典作品《孔乙己》教学教案》

《鲁迅经典作品《孔乙己》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理解《孔乙己》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所揭示的社会现象。

3.领悟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鲁迅先生作品中的讽刺手法。

2.分析作品所表现的人性恶与人性善的冲突。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引导学生关注《孔乙己》这部作品。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孔乙己》。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

三、课堂讨论1.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2.讨论作品所揭示的社会现象。

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手法。

二、课堂讨论1.分析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所运用的讽刺手法。

2.讨论作品所表现的人性恶与人性善的冲突。

三、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分析《孔乙己》中的人物关系。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孔乙己》中的社会现象。

二、课堂讨论1.分析《孔乙己》中所揭示的社会现象。

2.讨论作品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三、课堂小结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孔乙己》的艺术特色。

二、课堂讨论1.分析《孔乙己》的艺术特色。

2.讨论鲁迅先生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三、课堂小结第五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四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孔乙己》的文学价值。

二、课堂讨论1.分析《孔乙己》的文学价值。

2.讨论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三、课堂小结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对《孔乙己》这部作品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培养了学生欣赏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手法,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孔乙己》教案12篇(孔乙己精品教案)

《孔乙己》教案12篇(孔乙己精品教案)

《孔乙己》教案12篇(孔乙己精品教案)下面是整理的《孔乙己》教案12篇(孔乙己精品教案),以供借鉴。

《孔乙己》教案1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2.分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特征、动作、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设想:第一课时,了解写作背景和封建科举制度,理清小说的情节;第二课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从多角度深入分析和思考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第三课时,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体会“以笑写悲”的巧妙构思。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方法:品读法、讨论交流法、点拨法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

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块儿来认识一下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二、感悟可笑形象1.本文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鲜明地表现孔乙己的性格特点。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分析。

讨论、明确:(1)通过对外形的整体描写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2)通过肖像描写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3)通过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性。

(4)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

(5)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揭示孔乙己虚荣穷酸、穷困潦倒和迂腐可笑。

2. 品析众人眼中的孔乙己提示:小说除了描写孔乙己外,还写了哪些人物?明确:酒客,小伙计,小孩,丁举人,掌柜等。

设问:那在众人眼中的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分四个小组讨论:(1)酒客眼中的孔乙己(2)小伙计眼中的孔乙己(3)小孩眼中的孔乙己(4)掌柜眼中的孔乙己3.“我”眼中的孔乙己PPT展示:“名人眼中的孔乙己”鲁迅: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叶圣陶:潦倒不幸的读书人。

孔乙己微型教学设计

孔乙己微型教学设计

孔乙己微型教学设计孔乙己是一位个子不高、长相威武、髭须浓密的汉子。

在酒馆里,他经常喝酒、打牌、唱歌。

虽然他并不是一个人见人爱的人物,但他的善良、坚韧、不屈不挠及执着仍然感动了许多人。

以下是一份针对孔乙己这一短篇小说的微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故事情节2. 理解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奇特之处,包括其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3. 理解孔乙己所代表的价值观,并且使学生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这些价值观二、教学活动1. 教师口述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听写或者完成相关练习,以便考察他们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学习内容。

2. 讲解人物形象教师可以通过赏析、解读文本,帮助学生理解孔乙己这一角色形象的奇特之处。

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包括:①外貌:身材魁梧、膀阔腰圆、髭须浓密,面相凶狠。

②性格:豁达、坚韧、心地善良,在酒馆里被陌生人欺侮时也不会屈服。

③行为:酒量惊人、擅长唱曲、总能引得其他人的关注。

3. 探讨价值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孔乙己所代表联的价值观。

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分别从各个角度探讨与孔乙己相关的话题,例如,正义与道德、个人勇气与人性凉薄、诚信、感情等等。

同时,教师也应该传递孔乙己所提倡的价值观,鼓励学生以孔乙己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 讲述:短篇小说的结构相对简单,故事情节也较为紧凑,因此,直接通过讲述来进行教授即可。

2. 阅读: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读书或者家庭自主阅读的方式来学习孔乙己这一篇文学经典。

在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对他们的阅读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在教学中加以反馈。

3. 分组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他们进行相关话题的探讨。

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内容设计1. 教师对故事情节的介绍2. 对孔乙己性格的简单分析3. 对孔乙己外貌和行为的解读4. 让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和分析孔乙己所代表的各种价值观5. 教师对价值观的补充说明,以及对学生的可以遵循这些价值观的技巧和方法的介绍。

《孔乙己》教案设计

《孔乙己》教案设计

《孔乙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孔乙己的形象。

2.领悟鲁迅笔下的深刻内涵,感受其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孔乙己的形象,理解课文主旨。

2.教学难点:领悟鲁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孔乙己这个人吗?他在哪里出现的?(2)学生回答: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孔乙己》中的人物,出现在咸亨酒店。

2.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第一印象。

3.分析孔乙己的形象(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的外貌、语言、行为特点。

4.理解课文主旨(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篇小说的主旨是什么?(2)学生回答:小说通过孔乙己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落后,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5.领悟鲁迅的批判精神(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鲁迅先生在小说中是如何表现批判精神的?(2)学生回答:鲁迅先生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孔乙己与周围人的差异,以及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根源,从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6.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孔乙己的悲剧有哪些原因?(2)学生回答:孔乙己的悲剧既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原因。

个人原因包括他自身的懒惰、无能、封建思想等;社会原因包括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对底层人民的压迫等。

7.作业布置(1)写一篇关于孔乙己形象的作文。

(2)预习鲁迅的另一篇著名小说《阿Q正传》。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通过分析孔乙己的形象,理解了课文主旨,感受到了鲁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

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教训,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否到位?2.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分析孔乙己的形象?3.学生是否能够领悟鲁迅的批判精神?4.课堂讨论是否积极,学生参与度如何?根据反思结果,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孔乙己形象塑造教案,引导学生审美思维

孔乙己形象塑造教案,引导学生审美思维

孔乙己形象塑造教案,引导学生审美思维。

一、初读孔乙己读者初读孔乙己,可能会产生一种落寞、悲凉的感觉。

故事中的孔乙己是一个生活在下层社会的小人物,被人们看不起,连一个食堂的待遇都难以得到。

他在酒馆里喝酒、吆喝,就是为了忘却生活的疾苦。

但是,我们在仔细品味时就能发现,孔乙己的形象其实是非常复杂的。

他被人们看不起,可能是因为他的出身、职业等流俗的标签,但并不代表他的人格和内在的价值。

孔乙己并没有因为社会的歧视而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比如他钟爱的书法艺术。

他在酒馆中喝酒、吆喝,虽然带有一些粗俗的味道,但也彰显出了孔乙己的独立自主、乐观豁达等品格。

二、形象背后的细节为了更好地展现孔乙己形象的丰满和深刻,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布置了大量的细节。

这些细节不仅让孔乙己的形象更加具体化,也在微小的描写中表现出故事的主题和情感。

1、物理形象“孔乙己一见了这些知识分子,他的脸又红,转身就要走。

但很快又回过来,重又坐下,用手扶住唇边的短须,让人看出他对自己不大有信心似的。

”以上这段话中,作者集中描述了孔乙己的身体语言和心理暗示。

他的“脸红”是因为紧张和自卑;他“用手扶住唇边的短须”,表现了他的自我反思和内心复杂的情感。

2、行为举止“孔乙己抬起头来,要斟酒到自己碗里。

他的手一抖,颤巍巍地斟了一半,吓得他赶紧把酒碗放下。

”这个描写不仅制造了一个诙谐的情境,也表现了孔乙己生活的艰辛,以及他单枪匹马、孤独无依的状态。

3、心理状况“‘不错呀。

只可惜那样多,你不知只翻起这几页来。

’……‘我那日把那个箱子抬到楼上去,他们说用不着了,把它扔在那儿。

我就翻了翻。

’”孔乙己在对话中的表现,细致地描写了他既敏感、又渴望被重视的性格特征。

他一方面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方面又想要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三、形象的深化随着故事的展开,孔乙己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

作者通过揭示孔乙己的自我意识、社交困境等方面,逐步向读者展现出孔乙己生命中更加复杂和丰富的一面。

《孔乙己》优秀教案(精选16篇)

《孔乙己》优秀教案(精选16篇)

《孔乙己》优秀教案(精选16篇)《孔乙己》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理解、积累“阔绰、颓唐、间或、不屑、置辩”等词语。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体会小说精致含蓄的布局。

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品尝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难点1.把握小说主题。

2.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亮、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

3.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悟小说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反复诵读,认真揣摩鲁迅小说含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以深刻理解人物形象,进而整体把握内容。

2.质疑探究法小说从多个角度鲜亮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中引导同学结合时代背景,深化分析和思索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3.比较阅读法将本文与《范进中举》对比比较,了解封建末期学问分子的心态。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孔乙己画像“咸亨酒店”的图片资料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

据鲁迅先生的伴侣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爱《孔乙己》。

他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钟爱,而孔乙己又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今日,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孔乙己》,去体会它简单的情感内蕴。

(板书文题、)二、资料助读1、写作背景《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

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旧存在,孔孟之道仍旧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

要挽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孔乙己》微课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孔乙己》微课教学设计
(二)设计互动策略
1.提问: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就特定的主题或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习。
(三)利用技术手段增强师生互动
1.在线投票:通过在线投票系统收集学生对特定问题的看法或选择,快速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偏好。
2.在线编辑工具:对视频和音频进行剪辑和合成,制作出适合微课的视频资源。
3.互动平台:建立在线讨论区或使用社交媒体群组,供学生在课外时间交流和提问。
(三)确保教学媒体和技术的选择符合教学需求和提升学习体验
1.选择与《孔乙己》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媒体资源,确保辅助教学的媒体具有针对性和教育性。
2.采用易于操作和访问的技术,降低学生使用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3.人物形象分析:深入剖析孔乙己等人物的性格特点,探讨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4.写作手法解读:分析鲁迅先生在作品中的写作技巧,如讽刺、象征等,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挖掘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如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人性的扭曲等。
(二)设计微课的教学结构及各环节作用
1.引入:通过一个与《孔乙己》相关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2.在线课程:提供相关的在线课程链接,供学生自主选择进一步学习。
(三)确保微课总结与后续学习资源的连贯性
1.教学内容与拓展资源主题相扣,确保学生能够将微课所学与后续学习内容无缝对接。
2.在微课总结环节,教师明确指出后续资源与微课内容的关联性,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3.定期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根据反馈调整拓展资源的推荐,确保其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同步。
2.视频:剪辑鲁迅先生的生平纪录片片段,以及《孔乙己》相关的影视作品片段,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信息量。

《孔乙己》微课教学设计

《孔乙己》微课教学设计

《孔乙己》微课教学设计《《孔乙己》微课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主题介绍学习主题名称:《孔乙己》微课教学设计主题内容简介:《孔乙己》是人教版初级中学的一篇课文,主要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这篇小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社会的世态,它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以及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

小说运用侧面描写、对比映衬、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

学习目标分析1、认知目标:学习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及侧面烘托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能力目标:从人物形象及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的角度入手,提高小说阅读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孔乙己的悲哀与不幸,体会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

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学情分析前需知识掌握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我了解到学生因为有学过鲁迅的一些作品,所以对他基本信息很了解。

也有涉及到他课本以外的作品,比如《朝花夕拾》《狂人日记》等,但对写作的时代、社会背景却了解不多,所以读起他的作品就理解不够深刻。

对微课的认识:九年级的学生已对多媒体教学经常接触,平时开展的各种学习形式已经很熟悉。

对用微课进行某个环节地学习,是平时日常教学的一种方法,希望利用微课使得学习更容易顺利。

学生特征分析学习态度:运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很感兴趣,大部分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习风格:九年级的学生自我表现欲比较强,通过微课的设计,让学生成为教学环节的主角,自主学习,互相探讨的过程中可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意见。

孔乙己人物分析教学设计

孔乙己人物分析教学设计

孔乙己人物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题目:《孔乙己》人物分析教学设计目标学生:中学高年级学生,理解并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发展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文学作品《孔乙己》中的人物形象。

2. 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和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孔乙己》的故事情节,了解孔乙己是谁。

2. 提出问题:“你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印象?他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让学生自由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意见。

第二步:分析人物形象(3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孔乙己的外貌特征和言谈举止,以及与他相处过的人对他的评价。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和内心世界,形成小组讨论的结果。

3. 学生通过小组展示和交流,比较不同小组的分析结果,讨论他们对孔乙己的理解是否有共同点和差异点。

第三步:提取人物主题(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孔乙己》的故事情节,提取出表现在孔乙己身上的主题,如社会困境、人性的渺小等。

2. 学生以个人为单位,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撰写短文表达自己的理解。

3. 学生交换短文,并互相评论和反馈,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观点。

第四步:整合思考(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讨论,就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和主题展开对话。

2. 学生就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孔乙己在文学作品中如此受到关注?他的形象如何传达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某些特点?3. 学生就自己的观点进行回答,并以适当的例子和论据进行支持。

第五步:归纳总结(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梳理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2. 学生就自己的学习体会以及与他人的讨论和交流,写下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并展示给全班。

教学资源:1. 《孔乙己》文学作品原文和相关阅读资料。

2. 小组讨论和展示材料,如孔乙己的形象分析图表、个人主题短文等。

《孔乙己》课教案教学设计

《孔乙己》课教案教学设计

《孔乙己》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孔乙己》,使学生了解作者鲁迅及作品背景,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鲁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4. 分享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结合个人思考,写一篇关于《孔乙己》的读后感。

2. 针对作品中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作品,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2.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提高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

4.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内容。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例子,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初中孔乙己微格课教案

初中孔乙己微格课教案

初中孔乙己微格课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 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 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4. 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重点: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1. 提问: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鲁迅的哪些小说?2. 引导回答:《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3. 提问:在鲁迅先生写的33篇小说中,巴金先生曾称赞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鲁迅先生又是怎样塑造这个形象的?4. 导入:《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创作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这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个受封建教育毒害的穷书生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二、解题1. 介绍故事背景: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

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

2. 分析故事主题: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三、微格教学1.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和情感。

2. 分析孔乙己的形象:a. 外貌描写:短发、破夹袄、脏裤子等,展示孔乙己的贫穷和落魄。

b. 语言描写:孔乙己的谈吐文雅,但往往显得自命不凡,暴露出他的虚荣和无知。

c. 动作描写:孔乙己的动作显得笨拙而不自然,显示出他的尴尬和无奈。

3. 环境描写的作用:a. 描述酒馆的繁忙和喧嚣,突显孔乙己的孤独和无助。

b. 通过描写其他客人的冷漠和嘲笑,强调孔乙己的社会地位的低下。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孔乙己是一个受封建教育毒害的典型形象,他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

通过学习《孔乙己》,我们能够理解鲁迅先生对封建教育的批判精神,以及对人性的关注。

鲁迅孔乙己教案设计

鲁迅孔乙己教案设计

鲁迅《孔乙己》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孔乙己》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鲁迅先生的文学风格和写作特点。

3. 领悟小说所传达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1.2 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通过阅读《孔乙己》,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 鲁迅的文学风格:分析鲁迅先生的语言、叙述手法和人物塑造技巧。

3. 社会意义与人文关怀:探讨小说对封建社会的批判以及对弱者的关注和同情。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孔乙己》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鲁迅先生的文学风格和写作特点。

3. 小说所传达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2.2 教学难点1. 对鲁迅文学风格的理解和分析。

2. 对小说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的深入探讨。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鲁迅的文学风格。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小说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3. 读后感写作: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悟。

3.2 教学手段1. 教材:《孔乙己》原文及相关评论文章。

2. 多媒体:PPT课件,用于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

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研究论文和评论,供学生自主学习。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安排4.1 教学过程1. 引入:简要介绍鲁迅先生及其作品《孔乙己》。

2. 阅读:学生自读《孔乙己》,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讲解:讲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鲁迅的文学风格。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小说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知识点。

4.2 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鲁迅先生及其作品《孔乙己》,学生自读故事。

2. 第二课时:讲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鲁迅的文学风格。

3.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探讨小说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4. 第四课时:学生写读后感,进行交流和分享。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优秀教案孔乙己(含)

优秀教案孔乙己(含)

优秀教案:《孔乙己》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情节,了解鲁迅的文学创作风格。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孔乙己的形象分析2.孔乙己与社会环境的关系3.鲁迅文学创作风格的特点4.学生讨论:如何关注和改变社会现象三、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鲁迅及其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对《孔乙己》的兴趣。

2.情节梳理:引导学生回顾小说情节,分析孔乙己的形象特点。

3.形象分析:通过分析孔乙己的语言、行为和遭遇,让学生深入了解他的性格特点和悲剧命运。

4.社会环境分析:探讨孔乙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社会现象对个体命运的影响。

5.鲁迅文学创作风格:介绍鲁迅的文学创作风格,让学生了解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6.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思考如何改变现状,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7.总结: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学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作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小说情节、孔乙己形象分析、鲁迅文学创作风格等内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小说内容。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文本资源:《孔乙己》原文及解析。

2.网络资源: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相关资料。

3.多媒体资源:播放与《孔乙己》相关的影视作品片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七、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象。

2.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到文学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作用。

4.课后布置作业,巩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孔乙己》这篇小说,提高文学素养,关注社会现象,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

《孔乙己》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1]

《孔乙己》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1]

《孔乙己》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分析孔乙己人物形象2.学会运用人物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作方法3.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社会的揭露和批判教学重难点:分析孔乙己人物形象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社会的揭露和批判教学过程:一、导语: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在他创作的众多的作品中,他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己》,巴金先生也曾热情的赞叹说:《孔乙己》写得多好啊!那么,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孔乙己的世界。

二、展示学习目标三、(展示孔乙己图片)同学们,如果你走进咸亨酒店,能否第一眼认出孔乙己?为什么?从右至左第三个人是孔乙己原因: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站着喝酒是短衣帮的喝酒方式;穿长衫是有身份地位人的标志。

孔乙己既不属于短衣帮也不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他的身份是矛盾特殊的。

四、孔乙己的特殊之处还体现在哪里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具体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

同学们还知道分析人物形象从哪些角度入手吗?生答:描写和人物所做的事情五、上节课我们通过故事情节初步认识了孔乙己,这节课着重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去分析孔乙己,同学们还知道人物描写方法有哪些吗?生答: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细节描写六、上节课我们通读了全文,作者在塑造孔乙己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生答:语言、动作、神态、外貌七、先来找一找关于对孔乙己外貌描写的句子。

(1)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身材很高大”说明他有谋生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时常吃不饱,营养不良“时常夹些伤痕”是他因偷东西常被打伤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表明他懒惰成性、年龄较大“又脏又破”看出他懒惰又贫困(2)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说明他很贫困,衣食无着;“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说明他被打折了腿,丧失了生活的能力。

七年级语文《孔乙己》经典文学角色分析教案

七年级语文《孔乙己》经典文学角色分析教案

七年级语文《孔乙己》经典文学角色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孔乙己》故事情节和背景;2. 分析孔乙己这一经典文学角色的特点和形象;3. 掌握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描述孔乙己。

二、教学重点1. 熟悉《孔乙己》这一经典文学作品;2. 分析孔乙己这一角色的性格和命运。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孔乙己的性格了解和分析;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孔乙己的命运和社会背景。

四、教学准备1. 《孔乙己》故事的课文材料;2. 图片或视频资源;3. 黑板、白板或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与引入(10分钟)1. 展示一张插图或播放相关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对《孔乙己》故事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孔乙己》这个人物有什么了解?Step 2: 故事情节介绍(15分钟)1. 让学生阅读《孔乙己》的故事情节,并进行简要讲解。

2. 学生分组,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展示故事情节。

Step 3: 学习孔乙己的形象(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孔乙己这一角色的外貌、性格特点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2. 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孔乙己的形象,然后汇报给全班。

Step 4: 孔乙己的性格分析(20分钟)1. 通过与学生讨论,引导他们分析孔乙己的性格,如孔乙己的孤独、善良、自尊心等等。

2. 让学生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描述孔乙己的性格。

Step 5: 孔乙己的命运与社会背景(20分钟)1. 分组讨论:孔乙己为什么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如何?2. 学生发表观点,并进行辩论,互相交流和补充。

Step 6: 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提出展望。

2. 布置相关作业和提问,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六、课堂延伸学生可以借助课后阅读或网上查找更多关于《孔乙己》的分析和评论,进一步了解这一经典文学角色。

七、板书设计黑板上可以画出以下内容:1. 教学目标:了解《孔乙己》故事情节和背景,分析孔乙己这一经典文学角色的特点和形象。

《孔乙己》教学设计之人物形象分析

《孔乙己》教学设计之人物形象分析

5、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人物形象: “排〞字可以看出孔乙己自认为出手阔绰,高人一等。“摸〞说明他更加穷
困潦倒,境况糟糕。
6、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 怎样写的?〞
7、他便给他们,一人一 颗。……孔乙己着了慌,……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人物形象:教小伙计写字,给小孩子分茴香豆看出知识在他心目中的地位颇高,且保护 弱小的善良的品性。 8、品行 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 一月,定然还 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人物形象:虽然没现钱,有了钱也会按时还上,从不拖欠。孔乙己是个守信用的人。 9、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 的青筋条 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人物形象:“睁大眼睛〞说明被人取笑, “争辩〞“窃书不能算偷〞说明他迂腐,深受 古代僵固的科举制度的毒害。 三、总结 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分析: 善良却不被人善待,迂腐却关爱弱小、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却也尊重知识的一个穷困潦 倒、命运悲惨的老年读书人的形象。 四、板书
人物形象:站着喝酒,经济拮据。穿长衫,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社会地位,经济实力,
思想状态严重矛盾的一个人。
2、第一次出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
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人物形象:有劳动能力,但营养不良,饱受生活 折磨,年纪较大,经济能力不好,懒。
课题 授课时间
?孔乙己——人物形象分析?
课时 1 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公开课《孔乙己》的教案设计

公开课《孔乙己》的教案设计

公开课《孔乙己》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分析《孔乙己》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能够掌握并运用相关的文学鉴赏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文本分析:(1)介绍作者鲁迅及作品背景。

(2)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教学重点:(1)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分析。

(2)作品的主题思想探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鲁迅及《孔乙己》的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 主题思想探讨:(1)引导学生从社会角度、人性角度分析作品主题。

(2)学生分享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独立思考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孔乙己》原文。

2. 参考资料:有关《孔乙己》的评论、分析文章。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文本内涵。

2. 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将孔乙己与其他人物进行对比,突出其性格特点。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所反映的社会背景。

公开课《孔乙己》的教案设计

公开课《孔乙己》的教案设计

公开课《孔乙己》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孔乙己》,使学生了解近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孔乙己》,感受作品所传达的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鲁迅及其作品《孔乙己》,了解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

2. 人物分析:分析孔乙己的形象特点,探讨其性格形成的原因。

3. 情节解读:梳理小说情节,深入理解作品主题。

4. 语言特色:品味小说中的语言艺术,体会作品的表现力。

5. 作品鉴赏:学习小说创作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分析孔乙己的形象特点,理解作品主题。

2. 难点:深入探讨孔乙己性格形成的原因,以及作品所传达的人文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人物分析、情节解读等内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孔乙己形象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例子,分析作品中的语言艺术和表现力。

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 导入:简要介绍鲁迅及其作品《孔乙己》,激发学生兴趣。

2. 作品背景讲解:讲解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为学生理解作品奠定基础。

3. 人物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的形象特点,探讨其性格形成的原因。

4. 情节解读:梳理小说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主题。

5. 语言特色讲解:品味小说中的语言艺术,体会作品的表现力。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孔乙己形象的理解。

7.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例子,分析作品中的语言艺术和表现力。

8.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10.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11. 课后反思:针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小偷小摸,但又维护清白 5、热心教人,但又遭冷遇 6、教人快活,但又可有可无 7、分享零食,但又穷酸迂腐 8、糊话玄说,但又表述不清
他地位卑下,连小孩都不愿 理睬他。
孔乙己“使人快活”表明 他地位卑下,已沦为笑料。
孔乙己“无人关心”表明 他结局可悲。
迂腐可笑 四体不勤 自命清高 至死不悟 自欺欺人 地位卑下 孤独无援 可怜可悲 自命不凡
课题
三 维 目 标
教学重点
《孔乙己》(第三课时)
课时安 排
三课时
课型 归纳课
知识 目标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能力 目标
1.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2.品味 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3.探究小 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孔乙己把“‘半个秀才也
③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 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表
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 明他中封建科举的毒甚深。
算偷么?”说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
孔乙己“热心教伙计‘茴’
要面子的性格。
字写法”表明他的空虚、无
④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聊、迂腐。
孔乙己“穿长衫”是因为
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句中“站着喝酒”表明孔乙 他追求功名,不愿与“短衣
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 帮”为伍。
“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
孔乙己“竭力争辩维护
架子;“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 清白”是因为他死爱面子。
情感 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目标
1.把握小说主题。2.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 物的写法。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整体感知
理解人物 刻画方法
一、 导语设计
1、写作意图: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分
2、孔乙己悲剧的自身原因分析:说不清,道不明。 析孔乙己形象。思考:小说
恶劳。
语言神态描写:
孔乙己“从不拖欠酒账”
①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 说明他质朴、忠厚。
懂的。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迂腐可笑的
孔乙己“以读书为傲”说
性格。
明他受封建教育毒害,“唯有
②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 读书高”的观念根深蒂固。
白……”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
下层人都有距离。
孔乙己“偷窃”是因为封
(2)点明孔乙己地位的语句:“孔乙己是这样的使 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使他
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孔乙己的存 不会营生又好逸恶劳,贫困
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孔乙 无法自存不得已而为之。
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
(3)反映孔乙己结局的语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 是因为他受封建科举制度的
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毒害,一生追求功名而不得;
“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 认为“万般皆下品”,不愿劳
维生,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在那样冷酷无情的 动。
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确”表
孔乙己“好喝懒做”是因
示“我”猜测的结论。
为他受封建教育熏陶,好逸
其次找出正面描写孔乙己形象的句子。
求名无功——可怜可悲

死要面子——自欺欺人

孔乙己
好喝懒做——好逸恶劳

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主题: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教 学 感 悟⑤“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亡笼上了一 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 一些不懂了。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至 死不悟。
动作描写: ①“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现他拮据而穷酸的本 相,又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 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这一“排”的动作,恰如 其分地显示了他的心理。 ②“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说 明穷困潦倒到极点,“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 神态描写: ①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②“窃书不算偷, ……读书人的事,算偷么? 提示其自命不凡,自居、自欺,不可理喻。 第三阅读分析孔乙己是成怎样矛盾体: 1、穿长衫,但又站着喝 2、不会营生,但又贪喝不做 3、读书为傲,但又捞不到秀才
二、本课重点学习与分析其人物形象与命运。 是从哪些方面对孔乙己进行
首先找出暗示孔乙己个人信息的句子:
个性刻画的?
(1)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小组研讨与展学内容:
(2)孔乙己的地位:
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
(3)孔乙己的结局:
为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
教师提示学生寻找相关句子:
进不了柜台内坐着喝。
(1)概括孔乙己特殊身份的语句:“孔乙已是站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