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法律知识讲座
学校法制教育讲座讲话稿(通用8篇)

学校法制教育讲座讲话稿学校法制教育讲座讲话稿(通用8篇)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可以使用讲话稿的机会越来越多,讲话稿是在公务活动中针对特定场合,面对特定听众发表口头讲话的文稿。
那要怎么写好讲话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法制教育讲座讲话稿(通用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校法制教育讲座讲话稿篇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话题是“小学生法制教育”。
同学们一定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意思是说不要以为这件好事太小了而不去做,也不要以为这件坏事太小而去做。
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如果从小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再改正就很难了。
我知道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他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
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有些同学喜欢打架,将别的同学打伤;有些同学不爱护公物,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物品;有些同学以大欺小,没有钱买东西吃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等行为,都是道德与法律所不允许的。
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所以在这里要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
遵纪守法,什么游戏室、网吧等地方,同学们千万不要进去。
因为那种地方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而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限,很容易导致走向犯罪道路。
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不法侵害。
比如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
一旦碰到了,大家要怎么办呢?:1、珍惜学习机会。
要坚持在校学习,自觉接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管理。
2、提高鉴别能力。
不要学习和模仿电视、电影和文学作品中的犯罪行为。
3、谨慎交朋友。
未成年人要做到尊敬师长,团结爱护同学,谨慎交往朋友,不要和社会上品性不端的闲散人员交往。
4、切莫虚荣攀比。
未成年人要克服虚荣、攀比心理,说话要谨慎,不要随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况,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大学新生法律知识讲座

大学新生法律知识讲座引言大学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作为新生,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根本的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权益,遵守法律,建立良好的法律意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大学新生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
1. 高校纪律和校规大学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有一定的纪律和校规需要遵守。
这些规定通常是由学校制定的,包括行为准那么、考试制度、学术标准等等。
新生需要了解和遵守这些规定,以便在大学期间能够防止违法纪和违反校规的行为。
2. 个人隐私保护在大学期间,我们会涉及到很多个人信息的交互和共享。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要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认识,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网络平安:在使用电脑和互联网时,要注意个人隐私的保护,使用平安的密码,防止访问不明网站和下载不明软件。
•合理使用社交网络:在社交网络平台上,要谨慎发布个人信息和照片,防止给不法分子钻空子。
3. 知识产权保护大学期间,我们可能会涉及到各种学术研究和创新工程。
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我们要了解以下几点:•学术道德:在进行学术研究时,要尊重知识产权和学术道德,不抄袭他人研究成果。
•版权意识:在使用他人作品时,要遵守版权法,尊重作者的权益,引用和署名他人作品。
•知识产权保护方式:在需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时,可以申请专利、商标等权益,防止他人侵权。
4. 校园暴力和性骚扰校园暴力和性骚扰是一种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是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行为。
我们要积极拒绝和抵抗这些行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如果遇到校园暴力和性骚扰行为,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适宜的措施保护自己。
5. 平安意识和防范措施大学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平安和财产平安。
下面是一些平安意识和防范措施:•宿舍平安:保持宿舍门窗的关闭,不随意进入陌生人,注意贵重物品的保管。
•个人财产平安:注意保管自己的钱包、手机等贵重物品,不随意存放在公共场所。
•个人交通平安:遵守交通规那么,不酒驾、不超速,注意行人优先。
大学生实用法律知识讲座

七、法律体系
• 〔一〕概念: • 它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按照一定
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 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 〔二〕法律部门的概念 • 它是指依照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或
调整的手段为标准,对一国现行的法律进 行的一种分类。 但凡调整同一领域社会关 系或运用相同的调整方法的法律标准就构 成一个法律部门。
• 2、种类: • 刑事制裁 、民事制裁、行政制裁、违宪制
裁。
十三、法律监督
• 〔一〕法律监督的概述 • 1、法律监督的概念: • 又称法制监督,有广、狭两种理解。狭义的法律
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根本法律。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
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 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局部补充和修改,但 是不得同该法律的根本原那么相抵触。
• 2、立法程序:
• 法律议案提出、审议、通过〔公布〕、生
效〔实施〕
• 或法系是指具有共同法律传统的假设干国
家和地区的法律,它是一种超越假设干国 家和地区的法律现象的总称。
〔二〕世界上的几大法系
• 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
印度法系、非洲法系和中华法系
五、法的渊源
• 〔一〕概念: • 法的渊源是指法的源泉、来源、源头,即
法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法的制定机关不 同,其表现形式和法律效力都不同。
十、法的适用
• 〔一〕概念: • 它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
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来处理案件的专门活 动。
• 〔二〕原那么: •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那么; •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那么; •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那么。
校园法律知识讲座(中学生版)

校园欺凌现象及应对策略
校园欺凌现象
预防与教育
介绍校园欺凌的概念、表现形式及危 害,包括言语侮辱、身体攻击、网络 欺凌等。
强调学校和家庭在预防校园欺凌中的 重要作用,包括加强教育引导、关注 学生心理健康、营造和谐校园环境等 。
应对策略
提供针对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如及时向老师或学校报告、寻求家 长或专业人士的帮助、加强自我保护 意识等。
03
青少年犯罪预防与自护教育
青少年犯罪特点及原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特点
犯罪手段暴力化、智能化 ;
年龄偏小,多为未成年人 ;
青少年犯罪特点及原因分析
团伙犯罪现象突出;
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犯罪后果严重,社会 危害性大。
青少年犯罪特点及原因分析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暴力、家庭环境不良 等;
社会因素
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网络不良信息诱导等 ;
学生权利与义务概述
01 学生权利
阐述学生在校期间应享有的各项权利,如受教育 权、人身安全权、隐私权、表达权等,并介绍如 何维护自身权益。
02 学生义务
介绍学生在校期间应履行的各项义务,如遵守校 规校纪、尊重师长、努力学习、维护校园秩序等 。
03 权利义务关系
阐述学生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强调在享有权 利的同时,也要积极履行义务。
学校老师
寻求老师的帮助,了 解学校规章制度,获 得调解和解决方案。
家长支持
与家长沟通,获得他 们的理解和支持,共
同解决问题。
心理咨询
向学校心理老师或专 业机构寻求心理咨询 ,学习情绪管理和沟
通技巧。
法律援助
如果纠纷涉及到违法 行为,可以向律师或 相关机构寻求法律援
校园伤害事故法律知识讲座

遵纪守法
学生在校生活,必须遵守学 校与社会各项规章制度. 不遵守制度,不守规矩,就 会酿造一个个惨祸……。
案例一:网吧打架事件
2011年10月27日20:00左右,某校某专业学生 金某、韩某、熊某某等在一网吧里与社会人员 发生纠纷,引发打架事件。当社会人员追打熊 同学至学校学生宿舍区时,被校保安员制止, 当场抓住一名社会人员,并向“110”报警。在 打架的过程中,金、韩被社会人员用随身携带 的小弹簧刀刺伤,韩右手虎口部(缝三针)、 左臀部(缝二针)各被刺一刀、左脸划了一刀; 金左脸被划了两刀;熊头部被社会人员用砖头 砸了两击,被送到100医院和附一院急诊室治 疗。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学校、幼 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 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 身安全事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 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 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 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 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 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 的赔偿责任。 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 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 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我市及周边近期学校安全事故
某职教中心一死六伤事故 某某中学一死三伤事故 某某学院学生自杀事故 某某学院学生醉酒身亡事故 某某中学学生跳楼事故(手机) 某某技师学院一死九伤校园斗殴事件 …………
我校安全事故
王宏交通事故 宋文交通事故 学生“跳楼”摔伤事故 学生请假出走事故 手击打玻璃受伤事故 打架受伤事故
案例二: 韩勇系某职业高中二年级学生。 职业高中组织拔河比赛,为了裁判比赛成 绩更加准确,在拔河绳中点的红布条上坠 一内径14毫米,外径24毫米的铁螺母,以 使红布条下垂。韩勇在参加拔河赛过程中, 拔河绳被拔断,铁螺母被甩起,打在韩勇 头部,致其头部受伤,经司法鉴定为八级 伤残。
《法律知识进校园》知识讲座学习心得作文

《法律知识进校园》知识讲座学习心得作文示例范文第一篇:《法律知识进校园,我有话说!》哇塞,前几天参加了那个《法律知识进校园》的知识讲座,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一开始吧,我其实心里还犯嘀咕呢,想着这玩意儿能有多有意思啊,不就是讲讲那些条条框框嘛。
嘿,结果还真不是我想的那样!讲师在上面讲得那叫一个绘声绘色,就跟讲故事似的,我都听入迷了。
我就想啊,这法律原来这么重要呢!就好比是我们生活中的一把保护伞,可能平时感觉不到它,但关键时刻能救命啊!就像有一次,我在学校看到两个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差点打起来了,要是他们懂点法律知识,也许就不会那么冲动了吧。
说真的,我觉得法律有时候就像个严格的老师,告诉你啥能做啥不能做。
但有时候又像个好朋友,保护着你。
这感觉还挺矛盾的哈!然后讲师还讲了一些案例,妈呀,那场景我感觉就在我眼前似的。
有个小孩因为不懂法犯了错,结果后悔得不行。
这让我心里也跟着揪了一下,我可不想犯那种低级错误啊。
不过,我又在想,法律那么多,我们能都记住吗?这可太难了吧!但不管咋说,多了解点总是好的,对吧?哎呀,反正这次讲座真的让我收获满满。
我决定了,以后要多关注法律知识,说不定哪天还能派上用场呢!嘿嘿,咱也做个懂法守法的好青年!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示例范文第二篇:《法律知识进校园,我的一些想法》嘿,家人们!咱就说前几天学校搞了个《法律知识进校园》的讲座,那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一开始我还觉着,哎呀,不就是法律嘛,能有多重要啊,跟我这小老百姓有啥关系。
但是听着听着,我就发现不对劲了哈。
讲师给咱讲了好多例子,就像那个谁谁谁,因为不懂法,结果犯了大错,哎哟喂,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我当时就在想,这要是我,那不完犊子啦!这就好比走在马路上,你不知道啥时候就踩坑里了,可能一个不小心就掉进去了。
然后讲师又说法律是保护我们的,我就寻思,真的假的啊?但又一想,也许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就像有个超级英雄在背后默默守护着我们似的,虽然平时感觉不到,但关键时刻能救命啊!我记得我小时候,还偷拿过家里的五毛钱去买辣条呢,现在想想,我那时候是不是也算违法了呀?哎呀妈呀,吓死我了。
校园法律知识讲座

校园法律知识讲座老师、同学们:你们好!愉快的寒假已经过去了,又迎来了紧张的学习、工作、生活.今天利用刚开学这个难得的机会,和同学们共同交流一下学法、懂法、用法方面的一些问题和看法.虽然我所讲的有些内容,对大家来说可能不是很熟悉,但很有必要,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个讲座,让同学们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杜绝违法犯罪行为,做个知法、懂法、守纪的好学生、好少年。
并对以后如何走好人生路有所启廸,有所借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崛起的希望,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是我们在座每一位老师包括社会各界应尽的责任.近年来,由于各方面原因,侵害校园的案件以及学生犯罪问题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学校正常的学习和教学秩序。
我们一方面要对侵害校园的犯罪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校园治安环境的整治工作,做好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患能力和遵纪守法意识.今天和同学们共同交流一下学法、懂法、用法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和看法,并利用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典型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给大家敲敲警钟。
为此,我讲四个问题:一、小学生为什么必须学习法律知识?二、小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三、小学生应当学习哪些法律?四、小学生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小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法律知识?邓小平爷爷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
小学、小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学生学习法制是当前现实社会形势的需要。
首先,学好法律才能真正做到懂法、知法、守法、护法.通过学习法律,增强自己的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才能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什么是犯罪的,什么是可为,什么是不可为。
同时知道怎样自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
其次,学好了法律才能正确地运用法律手段,去处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矛盾纠纷,从而保护自己合法权益,防止违法犯罪发生。
学生享有法律赋予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人身自由受保护权,受教育权,继承权等权利,只有掌握了法律知识,才能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例如:有的父母由于种种原因让自己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子女辍学,大家遇到这事怎么办?如果你学了《义务教育法》,就知道你的父母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父母必须使适龄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规定,可以向学校或有关单位报告,求得解决。
校园法律知识讲座(中学生版)

考试作弊的法律后果
考试作弊定义
预防措施
指在考试过程中,采用不正当手段获 取或传递答案等行为。
学校应加强考风考纪教育,严格考场 管理,提高监考力度,同时加强对学 生诚信意识的培养。
法律后果
考试作弊违反国家考试法等相关法律 法规,作弊者将面临取消考试成绩、 禁考等处罚,情节严重者将承担刑事 责任。
侵犯知识产权的法律责任
校园法律知识讲座 (中学生版)
目录
• 中学生与法律的关系 • 中学生在校园中的法律常识 • 中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目录
• 中学生应该了解的法律程序 • 中学生应该知道的法律援助途径
01
中学生与法律的关系
中学生的法律地位
中学生作为公民
享有公民的基本权利,如生命权、受 教育权等。
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
05
中学生应该知道的法律援 助途径
法律援助机构介绍
01
02
03
法律援助中心
提供法律咨询、代理案件 等服务的专门机构,旨在 保障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 的当事人获得法律服务。
律师协会
律师行业的自律组织,可 以通过其联系律师提供法 律援助服务。
法律援助基金会
由社会捐赠资金成立的基 金会,旨在为需要法律援 助的人提供资金支持。
行政诉讼程序
总结词
了解行政诉讼程序有助于中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详细描述
行政诉讼程序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 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 的解决机制。中学生应了解行政诉讼的基本流程,包 括起诉、受理、审理和判决等环节。同时,要明确行 政诉讼中的特殊制度和规定,如行政复议前置、被告 举证责任等,以便在遇到行政纠纷时能够通过法律途 径维护自身权益,并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校园法律知识讲座(46中)

校园法律知识讲座(初中学生用)安徽省蓝雁律师事务所法制宣讲团讲座主要内容一、未成年人相关法律常识二、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表现三、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五、如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第一讲未成年人相关法律常识一、什么是法律?法律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的,有关我们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法律就是告诉我们:哪些可以做、哪些必须做、哪些不能做、哪些禁止做、哪些事情做了要受到处罚!二、我国涉及校园学生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三、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法律意义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是相对于成年人而言的,以生理年龄作为界定未成年人的标准,通常以户口簿记载的出生日期为准,按公历计算。
青少年是我们通常称呼,多数指14--25岁,不是法律用语。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8岁、14岁、16岁、18岁分别具有的法律意义。
6-7岁《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学龄前儿童在道路上通行,应当由其监护人、监护人委托的人或者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
”据此可知,未满六岁的幼儿,尚不能单独在街道上或者公路上行走。
8岁《民法总则》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案例:监护人的责任承担11岁小胡与小孟为某校同龄同学,两人在课间踢球时为争球而发生碰撞,小胡摔倒在地,痛苦万分。
校园法治讲座讲话稿15篇

校园法治讲座讲话稿15篇校园法治讲座讲话稿精选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学校组织这次法制知识宣传教育讲座,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同学们的法制意识,接受法制教育,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并且,我们有幸请来了贵定县河东派出所、贵定县消防大队以及铁路派出所的领导,他们能从百忙之中亲临我校,我们倍感荣幸,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同学们,人生虽然很漫长,但关键之处只有一两步,一步走错,将贻误终生,所以,我们要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从一点一滴做起,要在学习和生活中深刻体会“要成才先做人,要做人须守法”的道理,时刻铭记:一个人成长为栋梁之才都是点点滴滴积累而成的。
让我们以此次法制、交通、消防教育宣传大会为契机,搞好法制知识的教育宣传工作,在各班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我们要牢记一条古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希望同学们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家庭中做个好孩子,在学校里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让法律意识永驻心中,用法律知识规范我们的言行,加大警校合作、警民共建的力度,让我们全体师生携起手来,为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而努力。
谢谢!校园法治讲座讲话稿精选篇2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您们好!同学们,交通安全身系安危,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讲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但真正有多少人事实在在地按照交通法规去要求自己的呢?全国每年又有多少人在自己疏忽的一瞬间造成终身的遗憾,血的代价的惨痛的,我们一定要牢牢紧记!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从自身出发,让我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悲剧发身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生活在学校的大家庭里,由于少数同学课间乱跑、打斗,发生同学之间相撞、摔伤等安全事故多起。
前段时间,邻县有一小学五年级有个同学,中午放学铃响过,他就冲出教室,追打同学,自己摔在楼梯口,摔断了骨头,花了一万多元,目前身上还留着钢板,六个月后还要开第二刀。
大学法律知识讲座

律师职业概述
律师是从事法律服务工作 的专业人员,为客户提供 法律咨询、代理诉讼等服 务。
律师的职责与能力
律师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 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丰富的 实践经验。
律师的执业领域
律师的服务领域广泛,包 括民事、刑事、商事、知 识产权等领域。
法官与检察官职业介绍
法官职业概述
法官是司法机关的执法人员,负责审理案件, 维护司法公正。
法律义务
指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是公民和法人依法必须履行的责任,包括纳税义务、服 兵役义务等。
02 大学校园法律问题
CHAPTER
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不端行为定义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学术研究、论文撰写、实验报告等方面存在 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等不正当行为。
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
学术不端行为不仅损害学术声誉,还影响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甚 至可能导致法律责任。
检察官职业概述
检察官是代表国家提起公诉和监督法律的执 行的执法人员。
法官的职责与能力
法官需要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丰富的审判 经验、良好的判断力和公正的立场。
检察官的职责与能力
检察官需要具备全面的法律知识、扎实的办 案能力、高度的责任心和公正的立场。
法律顾问与公司法务
法律顾问职业概述
法律顾问是企业或机构内部的法律服 务人员,负责提供法律咨询和风险防 范。
劳动争议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了解劳动争议的起因、处理过程和结果,提高 对劳动法的理解和应用。
侵权行为与赔偿
侵权行为概述
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
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受害人的损失。
侵权行为案例分析
法制教育进校园讲座讲稿三篇

法制教育进校园讲座讲稿三篇法制教育进校园讲座讲稿1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来到这里面对这么多年轻而充满朝气、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的面孔一起共同进行一次法制学习,不足之处还请多提宝贵意见。
常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就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矩”。
今天我想和大家来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刑事责任年龄和几种常见的犯罪,遇到犯罪的侵害时如何应对,以及常见的校园伤害;二是青少年远离毒品的问题,三是注意网络安全的问题。
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的,应负刑事责任。
同时《刑法》第14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那么有些同学会说我现在还不到14周岁呢,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如果实施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比如作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等等(:法制教育进校园讲座讲稿三篇)。
校园比较常见的有敲诈勒索罪(:法制教育进校园讲座讲稿三篇)。
我国刑法规定,敲诈勒索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要看好自家门,宿舍门要随时关好,钱财要妥善保管,要及时报告。
一旦你自己或者同学遇到被不法分子侵害,以及同学中有什么不良的动向,要及时向学校老师或者政教处报告,让老师介入处理;三、外出要请假,夜行要结伴,让同学老师知道你去哪里,或者遇到问题有个照应,防止犯罪分子袭击。
在校园内有人向你要钱要物怎么办?向你施加威胁的可能有本校的学生,也可能有校外混进来的社会青年。
他让你给钱,给他烟,或是你的物品,不然就说要打你对此事如何解决呢?如果在校内,(1)应该大声拒绝,不行,我凭什么给你!要正气压住邪气;(2)看看自己视野中有没有老师和正义感的同学、同时大声呼喊,使他不敢轻举妄动,记住千万不要胆小,软弱在此是一文不值。
中小学生法律案例讲座(3篇)

第1篇一、讲座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知识已经成为了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
中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法治素养,我们特此举办此次法律案例讲座。
二、讲座目的1. 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让他们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通过案例讲解,让中小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3. 培养中小学生的法治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讲座内容(一)法律基础知识1.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2. 法律的特征: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
3. 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二)中小学生常见法律问题1. 校园欺凌:介绍校园欺凌的概念、类型、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
- 案例分析:小明在校园内遭受同学欺负,不敢告诉家长和老师,最终导致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2. 网络安全: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如网络谣言、网络诈骗、个人信息保护等。
- 案例分析:小红在网络上轻信陌生人,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导致家庭财产损失。
3. 消费维权: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案例分析:小华在购买电子产品时,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通过法律途径成功维权。
4. 交通安全:强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如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等。
- 案例分析:小王在过马路时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交通事故,造成严重伤害。
(三)法律案例讲解1. 校园欺凌案例:通过真实案例,让中小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以及如何应对。
2. 网络安全案例:通过网络安全案例,提高中小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学会保护个人信息。
3. 消费维权案例:通过消费维权案例,让中小学生了解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治进校园知识讲座作文450字

法治进校园知识讲座作文450字示例文章篇一:《法治进校园知识讲座:一场心灵的洗礼》嘿,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咱们学校前几天来了一场超酷的法治进校园知识讲座呢!那场面,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又重要世界的大门。
讲座那天,大礼堂里坐满了同学。
我一进去,就感觉那种严肃又神秘的氛围把我包围了。
给我们讲课的是一位穿着制服的叔叔,他站在台上,那身制服在灯光下特别亮眼,就像超级英雄的战衣一样。
叔叔一开口,声音特别洪亮,感觉整个礼堂都被他的声音填满了。
叔叔开始讲法律是什么。
他说:“同学们,法律就像咱们校园里的校规一样,只不过它管的是整个社会的秩序。
如果没有法律,那咱们的社会就会像没有交通规则的马路一样,汽车乱开,行人乱走,到处都是混乱,那可不得了啊!”我听了,脑袋里就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了那种乱糟糟的画面。
我心里想,哇,原来法律这么重要啊。
这时候,我旁边的同桌小声地说:“真的呢,那要是有人不遵守法律,是不是就像在学校里违反校规要被批评一样?”我连忙点头说:“肯定呀,不过违反法律的后果可比违反校规严重多啦。
”叔叔又讲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他说:“同学们,你们就像娇嫩的花朵,国家有专门的法律来保护你们呢。
”我当时就觉得自己特别幸福,就像有一个超级大的保护伞在头顶。
叔叔还举了一些例子,说如果有人欺负我们,我们要勇敢地站出来,告诉老师、家长或者警察叔叔。
这时候,后排的一个男同学大声说:“要是有人在外面威胁我们,不让我们说呢?”叔叔笑着说:“那可不行,这时候更要勇敢,因为法律会保护你们的。
就像小树苗周围有篱笆保护着,你们也有法律这个坚强的后盾。
”然后叔叔讲到了预防青少年犯罪。
他的表情变得有点严肃了,说:“有些同学可能觉得做一些小小的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可就大错特错了。
”他讲了一些青少年因为一时冲动,做了坏事,最后后悔莫及的故事。
我听着那些故事,心里有点害怕。
我想,我可不能做那样的傻事啊。
这时候,前面的一个女同学转过头来说:“是啊,我们一定要做个守法的好孩子。
校园消费者权益日法律知识讲座

校园消费者权益日法律知识讲座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校园消费者权益日法律知识讲座。
作为一名多年工作经验的幼儿相关工作者,我非常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和学习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
相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曾遇到过消费纠纷和不公平对待的情况,那么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吧!我们要明确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安全、知情、选择、公平交易等基本权益。
这意味着,我们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要求商品和服务符合安全标准,有权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以及在交易中享有公平待遇。
那么,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维权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维权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协商解决。
当我们遇到消费纠纷时,可以尝试与商家进行沟通协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途径相对简单快捷,有助于增进双方的了解和沟通,达到互谅互让的目的。
第二种途径是调解解决。
如果协商无果,我们可以寻求消费者协会或其他调解组织的帮助,进行调解解决。
调解组织会根据事实和相关法律法规,公正地调解纠纷,帮助双方达成一致。
第三种途径是仲裁解决。
当调解无法达成一致时,我们可以选择仲裁解决。
仲裁是一种非诉讼的解决方式,具有法律效力。
我们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机构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
第四种途径是诉讼解决。
如果仲裁裁决仍然无法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诉讼是的维权手段,但也是最为严格和正式的。
我想提醒大家,维权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在消费过程中,要注意保留证据,如购物小票、合同协议、通讯记录等,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及时提供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学们,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
希望通过我的分享,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
中小学生法律知识专题讲座稿4篇

中小学生法律知识专题讲座稿4篇【范例1】“法在我身边”小学生法律知识讲座稿今天很荣幸与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小学生应该了解的法律常识。
我今天准备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明白法律是什么?第二,要了解法律与我们有什么关系?第三,告诉大家不但要遵纪守法,还要防止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法侵害,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一、法律是什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和“矩”原来都是木匠术语,“规”是指圆规;“矩”是指曲尺。
愿意是没有“规”和“矩”,就无法做成方形或圆形的东西,后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这句话旨在教育人们,做人要遵纪守法。
就象小朋友们玩游戏的时候,得有一个游戏规则;进行体育比赛,就得有比赛规则;你要上学,就得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小学生行为守则》。
以上这些都是一些特定的规则,是特定的人针对特定的事而定的。
游戏规则是由玩游戏的人自己制定的;比赛规则是由比赛组织方制定的;学校守则是由学校制定的。
法律是什么呢?法律实际上也是一种规则,只不过它是由国家来制定的,法律是有专门的国家机关制定和实施的,有关我们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权利是我们可以做什么,义务是我们不可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法律对我们的行为做了明确的规定,规定了我们行为的限度。
它是对全社会所有人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社会规范。
不管你的身份如何,是工人、农民、老师、学生、医生、警察还是商人,只要你是这个国家的一个独立的人,就得遵守这个国家的法律;也不管你地位如何,“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只要触犯了法律的人,不管你是谁,都要受到惩罚。
二、法律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在我国,法律有很多,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母法);民法(同学们去学校门口的商店里买东西就是受到民法保护的);刑法(比如偷东西,抢东西等等都是刑法要制裁的);婚姻法(比如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保证行人和车辆出行安全的法律。
法治进校园知识讲座PPT

法治教育有助于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建设,提高学 校整体治理水平。
维护师生合法权益
通过法治教育,师生能够明确自身合 法权益和义务,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维护校园秩序。
02
校园法治教育的内容
宪法和法律基础
宪法和法律基础
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以 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学生权益保护
强调学生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包括受教育权、人 格权、财产权等,引导学生了解自身权益并学会 维护自身权益。
校园纠纷解决机制
介绍校园纠纷的解决机制,包括调解、仲裁、诉 讼等,让学生了解解决纠纷的合法途径和程序。
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
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
01
分析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违法
培养法治思维
法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 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形成遵纪守法 的良好习惯。
树立正确价值观
法治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 行为准则,自觉抵制不良 行为。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增强法律底线意识
通过法治教育,学生能够 明确法律的底线和红线,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预防 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家庭教育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引导孩子遵守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家庭法治氛 围。
社会教育
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法治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04
校园法治教育的实践与成果
校园法治教育实践案例
案例一
某中学开展“法治宣传周”活动 ,通过讲座、展览、模拟法庭等 形式,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增 强法治观念。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法律知识讲座老师、同学们:你们好!愉快的暑假已经过去了,又迎来了紧张的学习、工作、生活。
应学校的要求,今天利用刚开学这个难得的机会,和同学们共同交流一下学法、懂法、用法方面的一些问题和看法。
虽然我所讲的有些内容,对大家来说可能不是很熟悉,但很有必要,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个讲座,让同学们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杜绝违法犯罪行为,做个知法、懂法、守纪的好学生、好少年。
并对以后如何走好人生路有所启廸,有所借鉴。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崛起的希望,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是我们在座每一位老师包括社会各界应尽的责任。
近年来,由于各方面原因,侵害校园的案件以及学生犯罪问题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学校正常的学习和教学秩序。
我们一方面要对侵害校园的犯罪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校园治安环境的整治工作,做好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患能力和遵纪守法意识。
今天和同学们共同交流一下学法、懂法、用法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和看法,并利用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典型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给大家敲敲警钟。
为此,我讲四个问题:一、小学生为什么必须学习法律知识?二、小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三、小学生应当学习哪些法律?四、小学生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小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法律知识?邓小平爷爷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
小学、小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学生学习法制是当前现实社会形势的需要。
首先,学好法律才能真正做到懂法、知法、守法、护法。
通过学习法律,增强自己的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才能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什么是犯罪的,什么是可为,什么是不可为。
同时知道怎样自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
其次,学好了法律才能正确地运用法律手段,去处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矛盾纠纷,从而保护自己合法权益,防止违法犯罪发生。
学生享有法律赋予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人身自由受保护权,受教育权,继承权等权利,只有掌握了法律知识,才能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例如:有的父母由于种种原因让自己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子女辍学,大家遇到这事怎么办?如果你学了《义务教育法》,就知道你的父母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父母必须使适龄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规定,可以向学校或有关单位报告,求得解决。
再如:狗咬伤了你怎么处理?你如果学习《民法通则》第127条就知道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再次,学好了法律,可以跟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法律体现人民利益,违法就是违背和损害了人民利益,国家的法律就可以制裁他,他就是过街老鼠,人人都可以喊打。
因此,谁违反法律,就要理直气壮地与之作斗争。
对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总之,只有学好法律,才能知道自己哪些合法权益,才能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才能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才能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因此,小学生学习法律非常必要。
我给同学们讲一个案例:被告人刘某年仅15周岁,是小学缀学的学生,刘某缀学后,一直沉迷于网络游戏机,但父母不给钱,于是他就想到向同学下手敲诈钱财。
一天,他在学校操场玩时,看见原同学谢某,刘某就走上前要谢某给他钱,并威胁谢某说,你以前跟别人打过架,被打的人叫我来拿医药费,自已认识许多社会上的能人,不给钱就叫人来打你。
谢某很怕,将自已身上仅有的五元钱给了刘某,以后刘某陆续向谢某要了三次,共计六十余元,其小有一次,刘某逼谢某带他到谢某父亲那里骗走了三十元。
最后一次,被告人刘某逼谢某拿五十元,谢某不给,刘某便将谢某带到一偏僻地方,用玻璃刮谢某手掌,用烟头烫谢某,并要求谢某第二天小午把钱交到刘某手小,在这种情况下,谢某才将这件事告诉其父亲,谢某父亲马上到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公安人员将被告人刘某抓获归案,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第2款规定:犯抢劫罪,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刘某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
从这起案件的发生和原因看,一方面,犯罪人刘某贪图享乐,沉迷于游戏机,对违法和犯罪认识不清,另一方面,被害人谢某由于平时没有学好法律知识,不懂得怎样跟犯罪分子作斗争;不懂得运用法律知识,去正确处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至于三番五次的被抢劫勒索。
从这起案件小,可以看出未成年人学习好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再举过例子:在校园内有人向你要钱要物怎么办?同学们在本校内被人强要钱物的情况虽然比较少见,但相信在座有些同学可能遇到过。
向你施加威胁的有本校的学生,也有外校混进来的学生。
本校的往往是那种沾染了不少恶习的,出了名的坏孩子,你也可能认识他,他会有时向你索要钱物,比如现金、香烟及其它物品等。
不给就说要打你,甚至威胁说以后见一次打一次。
他敢做这种事情难道就不怕老师吗,就不怕学校处理他吗?是不是胆子太大了?我看并不是他胆子大,而是抓住你胆小怕事的心理,怕以后报复。
其实他心里虚得很,只要是学生,没有一个不怕老师的。
有个现象可以说明这一点,那就是学校里的班干部、“三好学生”就很少遇到这种敲诈勒索的事情,为什么?是因为这些班干部、“三好学生”都有股正气,他们遇到这些事情一般都会主动、大胆地跟老师讲,敢于跟不良行为作斗争。
哪么遇到这种事情如何解决呢?(1)应该大声拒绝,表明立场,“不行,我凭什么给你!我报告老师去”,要有正气压住邪气的信心和勇气才行。
(2)看看自己视野小有没有老师和正义感的同学、同时大呼,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记住千万不要胆小,软弱在此是一文不值的,你越软弱他们就越欺负你,他们的阴谋就会得逞。
也用不着和他们动手,如果动手,一是显得你不文明,有时有理会变成没理,二是你也容易吃亏,毕竟寡不敌众。
在校外,时常有一些不三不四的小青年,他们都是本地的流失生和已经毕业的人,他们和坏孩子相互勾结,狐假虎威专欺负软弱的同学,记住:(1)当你遇到这种情况时,先要拒绝和不认识的人答话,( 2).如被强行拦下,要义正辞严说我没有钱,同时找机会迅速离开,(3.)如果再不让你走,你就报警,他们是不敢打你的,一旦打你,那就犯了抢劫罪,那可就要坐牢了。
法律是无情的,只要他们敢打你,就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第二个问题:小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小学生违法犯罪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原因,在这里我主要谈后两个方面:社会因素及个人原因。
社会的负面影响主要来源于网吧、酒吧、歌舞厅娱乐场所、游戏机室等;来自于不良图书、报刊、杂志、漫画和某些影视、录像作品;黄、赌、毒现象等。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1、目前影视、录像、刊物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特别是小小学生吸引力极大。
一些不良的影视、录像、文学作品则会消磨小小学生的意志,起着负面的、消极的影响。
例如:现在有些影视多半属于武打格斗或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帮派打斗,或谈情说爱,这对小小学生来说,由于情节曲折惊险,感情缠绵离奇,黑社会老大威风凛凛,正适合他们的口味,如香港电影《古惑仔》等。
由于这种片子宣扬江湖义气,拉帮结伙,以打群架为荣的思想,使有些小小学生直接去模仿,打群架、称“老大”,寻求刺激,这些镜头往往是诱发青少年伤害案件等暴力性犯罪的根源。
如:发生在近期李厝村学生与五香溪村学生之间打架斗殴事件,就是因为李厝学生骑自行车后面挂一张光牒被五香学生耻笑引起。
由于一些不良居心的村民从小挑拔,制造事端,煽动村民闹事,不听从公安机关依法调解处理,公然阻碍人民警察执法,搞到现场很混乱,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要不是外砂镇政府和派出所的及时制止处理,差得酿成两村械斗的大祸。
人民警察在现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对阻碍人民警察执法的主要闹事者当场进行了强制带离审查,并对两名主要肇事者进行了治安拘留5天的处罚,详细情况前面汕头《今日视线》也有报道。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假如当初大家保持清醒头脑,利用法律知识,把发生的矛盾及时报告老师或派出所处理,就不会造成后来这种后果。
肇事的学生们可能不知道这种事情的严重性,万一两村真的打了起来,造成流血或者死了人,你们或者家长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现在你们的行为在派出所都有记录在案,对你们今后的考学、当兵、入党、找工作等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同学们要吃一堑,长一智,做什么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啊,一旦犯错,就无法弥补,悔恨终生。
2、来自网吧、游戏机厅等娱乐场所的影响。
一是对网吧、游戏机厅等的监督不到位,使管理流于形式;二是大多数网吧、游戏厅经营商虽然店里有按规定挂起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的明牌标志,然而他们为了“钱”丧失良心与理智,为学生提供“便利”服务。
三是许多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通宵达旦地在这些场所里玩乐,甚至有的几天几夜不归宿。
有的未成年人为了筹集玩乐的本钱,不惜走上偷盗、抢劫犯罪之路。
这方面有不少例子,教训十分深刻。
3. 精神上迷惘空虚,这是最主要的行为先兆。
表现在不好好学习,成绩低下,不思学业,精神恍惚,认为念不进去书,没有刻苦学习的毅力,却喜欢去看不健康电影及书刊,进网吧,打游戏,语言不文明,行为放荡,好结交异性朋友等。
4. 生活上追求享乐,这是犯有盗窃、诈骗等侵犯财产罪的青少年共同特点。
赶时髦、图安逸、摆阔气冒充大方,过早抽烟喝酒、谈恋爱。
有的认为家庭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父母供得起自己的一切费用,尤其是单亲家庭的骄生惯养,把自己的意志给毁了。
5. 行为逞强霸道,常常殴打他人,欺负弱小同学,顶撞老师、以违反校纪校规为荣。
处处表现自己,不思悔改。
不思进取。
6. 心理上偏执狂妄,对别人批评教育充耳不闻,逆反心理强烈,性格孤僻、偏执,处事偏急、怪异。
7. 愚昧无知。
犯罪的青少年小,不少学习不好或文化水平低的人,无知和野蛮常常是他们共同特点。
8. 缺乏道德。
有这样一件事,一个初二男学生,一天放学回家,向其父母要钱购置衣服,母亲面对家境贫困,那有钱给他时,他竟然拿起菜刀将其母亲当场砍伤。
当公安民警问他为什么砍自己亲生母亲时,他竟说“她是我母亲,就要给我钱,给我钱就不砍她了“。
同学们,这是典型的法盲和无知啊!你说这种人,父母生他来有何用,辛辛苦苦养他、供他读书,他却用这种方式回报他的母亲,这是严重的暴力犯罪啊!等待他的将是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惩处。
9. 目无法纪。
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多数缺乏法制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