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知识讲座(青少年犯罪)

合集下载

青少年犯罪ppt课件

青少年犯罪ppt课件
案件”)也越来越多。一些比较具体的宣传报道,虽然有 正面的法制教育的作用,但过于细致的宣扬和描写,使一 些青少年纷纷模仿,讲“哥们义气”,跪拜结盟,打打杀 杀,危害社会。
16
五、司法执行原因
这里主要谈的是刑事法律制度的缺陷及执行方面存在的 问题,以及对犯罪人的改造措施所致犯罪的因素。
1、刑事诉讼制度及其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预防
(一)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气氛。 (二)社会是保障,政府应给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就
业机会,避免待业青少年无序流动。 据调查,很多走上犯罪道路的都是待业的,整日无所
事事,生活无来源,势必去偷、抢等。因而在扩大就业机 会的同时,地区间应加强对就业信息的沟通、协调,政府 有关部门应对务工人员的流动进行调配、管理,对人力资 源进行合理配置,避免务工人员的盲目而无序流动。
17
2、监狱的“交叉感染”。
关于“监狱”的致罪性问题,经过犯罪学家的长期研 究和讨论,其结论应该是肯定的。正如法国当代犯罪学家 所指出的:“可以肯定的是,在包括法国和美国在内的一 些国家执行监禁刑的可悲现状,验证了监狱具有致罪性的 论断。”日本犯罪学家研究后指出:“我国现在的监狱劳 动,是用极少量的奖金来约束服刑人的身体……其实际用 意不过是避免和防止犯人逃跑而已。在这种情况下,要想 使犯罪人得以改善和更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现在,已 坐过监狱的人中,仍有三分之二的人又成为再犯者,重新 回到监狱。”监狱对青少年犯罪的“交叉感染”作用更是 突出,因为他们的抵抗力更弱,模仿力则更强。对此,应 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进入监狱受到更多犯罪人的影响,18
广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从犯罪学的角度出发给青少年 犯罪所下的定义。指10至25岁的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 危害性的行为。

预防青少年犯罪宣传知识

预防青少年犯罪宣传知识

预防青少年犯罪宣传知识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防止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建设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全社会最紧迫的课题。

预防青少年犯罪,从本质上说,是开展反犯罪思想教育,增强健康
成长环境创造,注重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和处罚的严重性,在青少年免受犯罪洗脑的
改变中发挥促进作用,从而降低青少年犯罪发生率。

预防青少年犯罪必须坚持从源头上防治。

充分发挥家庭作用,在培养监管、协助规范
方面,完善家庭教育机制,培养孩子的自觉良好的道德行为,增强青少年的责任感,更好
体现家庭作用。

其次,必须注重宪法教育,加强宪法文化的融入,增强青少年对国家法律的认识和尊重,使他们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的规定,避免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对法律的误解;增强对严厉
打击犯罪的认识,使其认清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排斥犯罪的邪乎行为。

此外,在基础教育上要加强文化、思想、行为领域的教育和监督,使青少年从小树立
良好的人格形象。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违反学校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批评和教育,及时给学生
以相应的处理和帮助,切实营造健康良好的教育环境,接受有效处理。

另外,应当加强社会监督和社会秩序,严格依法起诉违反社会秩序的犯罪人员,使他
们服从法律;经常举办反犯罪宣传知识的座谈会,加强反犯罪宣传;注重青少年的文明行
为宣传,提高人们的社会秩序意识;规范警察行为,减少青少年被非法扣押、非法拘留等
问题。

在宣传反犯罪知识过程中,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以及文娱活动等各种多样的方式,加强反犯罪宣传,正确引导孩子的个性发展,使之自觉抵制罪恶,用积极向上的行为影响
他人,增强青少年正确的道德观念,维护和完善社会的秩序。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讲座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6篇)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讲座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6篇)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讲座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6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讲座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讲座心得体会篇1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法制教育对于种子是阳光,对于树林是水,对于稻田是肥料……而对于我们小学生,是走到的殿堂的梯子。

法制教育是不可忽视的。

所以,学好法制教育就是学会做人,它教会我们遵守守则;它教会我们不要迷恋电子游戏机;它教会我们不吸烟;它教会我们不喝酒;它教会我们不打人;它教会我们不小偷小摸。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学校组织了法制讲座活动,我受益匪浅。

不要自以为是地说:“我们是未成年人,犯罪没有关系。

”在此,我要严肃地告诉你:“不,你说错了。

18周岁以下的我们是不能犯这5种罪的:杀人、放火、抢劫、吸毒、故意伤害造成他人重伤。

”也不要满不在乎地说:“我一定不会做这些事情。

”犯罪嫌疑人刘某(男,16岁,湖北省仙桃人),xxxx年10月20日凌晨2时许,伙同夏某、陈某、黄某等人经过事先预谋,由陈某携带一把西瓜刀,四人窜至厦门湖里某处的路面,寻找作案目标,准备实施抢劫时,被治安巡逻队发现,当场抓获。

刘某锒铛入狱。

听了这次讲座,我深刻地明白了不能冲动、不能不懂法、更不能不守法。

我国每年有15万左右18岁以下的少年犯罪,不知把多少花季少年送进了少管所、工读学校,或许有人认为,反正未成年人犯了法会从轻处罚而无所谓,但是可曾想到这会使多少父母悲痛欲绝,给多少家庭蒙上了阴影。

有的简直是对家庭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呀!我们这个年龄段是最危险的年龄段,易违纪、易上当受骗、易掉以轻心等,若不严格要求自己,学会保护自己,则易造成违法甚至终身遗憾的犯罪行为现在青少年犯罪率明显升高,就是由于我们遇事不冷静,心灵不成熟,判断能力弱,防范意识不强,纪律观念淡薄等造成的。

法律基础知识讲座(青少年犯罪)PPT课件

法律基础知识讲座(青少年犯罪)PPT课件

青少年犯罪分析
青少年这个概念在犯罪学中一般是指已 满14周岁而不满25周岁的人。这个概念包含 “青年”和“少年”两个年龄段的人群,横跨
了未 成年人和成年人两个年龄区域。
青少年犯罪分析
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的含义是指已满14周 岁又未满18周岁的人。
他们刚刚走上生理和心理的成熟之路, 初步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易受外界因 素的干扰,往往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 黑”。辨别是非能力很差,易冲动,好感情 用事,做事不计后果,而且极易受外界因素 的影响,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 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 刑事责任。
❖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 或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 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 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未成年人预防犯罪)
我国的法律体系介绍-法律体系
❖ 1 宪法
10、未成年人保护法
❖ 2 行政法
1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3 民法
❖ 4 商法
❖ 5 经济法
❖ 6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7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 8 刑法
❖ 9 诉讼法
违法与犯罪
❖ 违法和犯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 有区别。 违法是指一切违反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行政 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其外延极为广泛。犯罪则 必须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 以下特征: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 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第二,犯罪 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 同时是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才构成犯罪。第 三,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应受刑 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这就 说明,行为的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是区分违法 和犯罪的界限。

青少年法制宣传内容

青少年法制宣传内容

青少年法制宣传内容青少年法制宣传是指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向青少年介绍和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促使青少年自觉遵守法律,培养维护社会稳定、法制建设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对法制的认识和理解,下面将从法律的概念、青少年的特点、青少年犯罪和青少年法益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宣传。

一、法律的概念法律是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和约束,是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法律的制定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确保人们的生命权、财产权和尊严受到法律的保护。

法律的遵守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同时也是每个公民享有权益的前提。

二、青少年的特点青少年是指十四岁到二十四岁的年龄段,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具有年龄特定的身心特征和行为习惯。

青少年在身心发展阶段,容易受到外界诱惑的影响,个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尚未充分形成,法律意识相对较弱,容易受到违法犯罪行为的影响。

因此,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是指在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范围内,青少年实施的触犯刑法的行为。

青少年犯罪行为涵盖了各种各样的违法行为,如盗窃、抢劫、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等。

青少年犯罪的出现不仅损害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也对青少年本身的身心发展和未来带来了严重影响。

因此,遏制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是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四、青少年法益保护青少年法益保护是指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青少年的权益包括但不限于教育权益、劳动权益、健康权益、人身权益等。

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要加强对青少年权益的保护工作,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权益的违法行为,同时加强教育引导,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权益和义务,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五、宣传教育策略为了提高青少年对法制的认识和理解,宣传教育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教育讲座等,通过直观、生动的形式教授青少年法律知识,增强他们对法律的认同感和理解能力;2.制作法制宣传文化产品,如法律漫画、短片、微视频等,通过媒体传播的方式将法律知识生动有趣地展示给青少年,提高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和接受度;3.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将法律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通过法治学校、法治班级的建设,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4.建立法律援助和咨询机构,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相关的法律问题和困惑;5.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6.制定青少年保护政策,加强对青少年环境、教育、健康等方面的保护,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中学生法律知识演讲稿(3篇)

中学生法律知识演讲稿(3篇)

中学生法律知识演讲稿(3篇)中学生法律知识演讲稿(精选3篇)中学生法律知识演讲稿篇1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此召开“法制教育”讲座,邀请了乡党委、旗交警大队、司法所、派出所的几位领导来给我们上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我觉得这是非常必要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急需上好而且必须上好的一堂课。

让法制走进校园,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法制意识,接受法制教育,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利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学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迫切的任务。

今天的法制教育意义深远,希望同学们一定要自觉遵守纪律,认真听讲。

同学们,开展法制教育,使广大学生在学法、懂法的基础上,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尊严,这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程。

无论从“英才教育”意义上,还是从“普及教育”意义上,最富有实效的实现途径还是学校的法制教育,唯有学校法制教育才能持久而有效地担当起培养“法治英才”与“法治公民”这一历史使命。

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径。

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而且犯罪趋于低龄化,在校学生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比例大有增长之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有社会变革的原因,但更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各地学校多年来忽视甚至放弃法制教育的结果。

“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

”平同志曾经的讲话指出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指明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也就是加强教育,尤其是学校法制教育。

因此,只有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利用学校优势,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施加法制影响,使青少年学生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才能有效地扼制青少年犯罪。

老师们,同学们,依法治校是一所学校得以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实行依法治校,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章办事,就能在校园内形成讲求民主、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自觉维护校规校纪的良好氛围,这是一种强大的隐性课程,它能使置身于其中的全体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从而使法制教育事半功倍,最终实现学校法制教育的培养目标。

法律基础知识讲座青少年犯罪

法律基础知识讲座青少年犯罪

法律基础知识讲座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是社会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环境的变化,青少年犯罪的数量不断上升。

为了减少青少年犯罪率,我们需要对青少年普及法律基础知识,并加强法律教育。

本文将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大家介绍青少年犯罪和法律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犯下的违法行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对于青少年犯罪,我国法律有特殊的处理程序和制度。

青少年犯罪表现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盗窃、打架斗殴、涉毒、涉黑等。

二、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家庭环境:一些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未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引导。

2. 学校教育:一些学校对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法律知识和道德修养的指导。

3. 社会环境:一些社会不法组织利用青少年的认知能力不完善,容易被其蛊惑,从而引诱他们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4. 个人因素:青少年自身对法律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够,容易受到负面影响,追求刺激和创新,导致产生违法犯罪的行为。

三、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综合工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家庭教育:家长应重视家庭教育,加强与孩子的沟通,树立正确的行为示范。

家庭应成为孩子的第一堂法律教育课堂。

2. 学校教育:学校应加强法律教育,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实践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3. 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努力: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青少年犯罪预防和治理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法律知识宣传活动和相关培训。

4. 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律培训和教育,让他们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后果,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法律观念。

五、青少年犯罪的惩罚与改造对于青少年犯罪,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惩罚,更应注重其改造。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我们有完善的刑罚和法律程序。

校园法律知识讲座(中学生版)

校园法律知识讲座(中学生版)

校园欺凌现象及应对策略
校园欺凌现象
预防与教育
介绍校园欺凌的概念、表现形式及危 害,包括言语侮辱、身体攻击、网络 欺凌等。
强调学校和家庭在预防校园欺凌中的 重要作用,包括加强教育引导、关注 学生心理健康、营造和谐校园环境等 。
应对策略
提供针对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如及时向老师或学校报告、寻求家 长或专业人士的帮助、加强自我保护 意识等。
03
青少年犯罪预防与自护教育
青少年犯罪特点及原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特点
犯罪手段暴力化、智能化 ;
年龄偏小,多为未成年人 ;
青少年犯罪特点及原因分析
团伙犯罪现象突出;
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犯罪后果严重,社会 危害性大。
青少年犯罪特点及原因分析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暴力、家庭环境不良 等;
社会因素
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网络不良信息诱导等 ;
学生权利与义务概述
01 学生权利
阐述学生在校期间应享有的各项权利,如受教育 权、人身安全权、隐私权、表达权等,并介绍如 何维护自身权益。
02 学生义务
介绍学生在校期间应履行的各项义务,如遵守校 规校纪、尊重师长、努力学习、维护校园秩序等 。
03 权利义务关系
阐述学生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强调在享有权 利的同时,也要积极履行义务。
学校老师
寻求老师的帮助,了 解学校规章制度,获 得调解和解决方案。
家长支持
与家长沟通,获得他 们的理解和支持,共
同解决问题。
心理咨询
向学校心理老师或专 业机构寻求心理咨询 ,学习情绪管理和沟
通技巧。
法律援助
如果纠纷涉及到违法 行为,可以向律师或 相关机构寻求法律援

青少年法律法规常识基本知识

青少年法律法规常识基本知识

青少年法律法规常识基本知识引言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青少年的权益和安全,社会对于青少年的法律法规有着严格的要求和管理。

了解青少年的法律法规常识,不仅有助于青少年自我保护,也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青少年常见的法律法规常识,以提升广大青少年对法律的认知。

青少年行为规范1.儿童禁止从事危险活动:未满十四周岁的儿童禁止从事劳动,以及参与容易危及生命安全的体育、竞赛等活动。

2.尊重他人:青少年应当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不得侮辱、诽谤他人。

3.远离暴力:青少年应当远离暴力行为,包括打架斗殴、欺凌他人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规范。

4.禁止吸食烟酒:未成年人严禁吸烟、饮酒,对供给烟酒给未成年人的行为也是违法的。

青少年违法行为和责任1.青少年的刑事责任年龄界定:我国规定,十四周岁以下的青少年不负刑事责任,尚未成年的青少年在十八周岁之前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2.青少年犯罪的后果和教育:青少年犯罪后,将受到教育、改造和帮助,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家庭、学校、社会都应积极参与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预防、教育与救助工作,帮助他们重新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3.违法成人协助实施:成年人利用青少年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追责。

4.保护被害人权益:青少年如果对他人造成损害,应依法承担责任,并赔偿受害人的损失。

青少年权益保护1.民事权益保护: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青少年也有享受父母关爱、受到合理保护的权利。

2.教育权利保护:青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部门及学校应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确保他们平等接受教育。

3.健康权益保护: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保护,同时也需要青少年自身加强健康教育和保健意识。

4.知识产权保护:未成年人也拥有知识产权,他们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的知识成果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未成年法制教育班会记录(3篇)

未成年法制教育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犯罪现象逐渐增多,未成年人法制意识薄弱的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我校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以“增强法制观念,预防违法犯罪”为主题的法制教育班会。

二、班会目的1.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基本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

2.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违法犯罪。

3.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

三、班会时间2023年3月15日,下午第三节课四、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五、班会参与人员1. 班主任2. 全体学生3. 邀请的法制副校长六、班会流程1. 班会导入班主任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强调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提醒同学们要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法制意识。

2. 法制副校长授课邀请的法制副校长以“未成年人法律知识”为主题,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以下内容:-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危害- 未成年人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遇到不法侵害时如何自我保护3. 学生互动环节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互动,针对法制副校长讲解的内容,提出疑问,法制副校长进行解答。

同时,学生还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制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4. 案例分析班主任选取了近年来发生的几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例,让学生们进行分析,讨论犯罪原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5. 学生代表发言两位学生代表发言,分享了自己对法制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表示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自觉遵纪守法,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6. 班主任总结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再次强调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自己的法制意识,预防违法犯罪。

七、班会效果本次班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学们对法制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法制观念得到了增强。

以下是部分同学的心得体会:1. 小明:“通过这次班会,我明白了法律的重要性,以后我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健全法律意识 预防犯罪行为》班会课件

《健全法律意识 预防犯罪行为》班会课件

建立学习小组共同探讨
倡导同学们组建学习小组,共同学习 和探讨法律知识,相互督促、共同进 步。
THANKS
感谢观看
稳定。
保障权益
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有助于我们 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犯法律。
塑造品质
培养法律意识有助于塑造我们良好 的道德品质,使我们成为遵纪守法 、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好公民。
预防犯罪行为的必要性
维护安全
预防犯罪行为是维护个人、家庭 和社会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防 范和避免犯罪行为,可以降低我
法律意识在预防犯罪行为中的作用
知晓权利义务
具备法律意识的人能够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的权益,预防犯罪行为。
约束自身行为
法律意识能够引导人们自觉遵守法律,对自己的 行为产生约束作用,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积极维护社会秩序
具备法律意识的公民会积极维护社会秩序,参与 社会建设,减少社会矛盾和犯罪现象。
功能
法律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公正、保护人权等多种功能 。
法律意识的内涵
01
02
03
知晓法律
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了 解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系。
尊重法律
认识到法律的权威性和普 遍性,自觉遵纪守法,认 同法律的价值观。
运用法律
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 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 己的合法权益。
教训一
道德观念淡薄。一些青少年缺乏正确的道 德观念,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教训二
加强法律教育。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青 少年的法律教育,让他们了解法律的规定 和原则,增强法律意识。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青少年应该树立正 确的道德观念,懂得尊重他人、珍惜生命 ,远离违法犯罪行为。

八年级道法上册犯罪知识点

八年级道法上册犯罪知识点

八年级道法上册犯罪知识点犯罪是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了解犯罪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八年级道法上册犯罪知识点。

一、犯罪基本概念犯罪是指违反了国家法律规定而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犯罪由两部分构成,即客观部分和主观部分。

客观部分指的是犯罪行为的实施,包括犯罪的对象、手段、结果等。

主观部分指的是犯罪人的有罪心理,包括故意、过失、紧急避险、正当防卫等。

二、犯罪分类按照犯罪的性质和情节的严重程度,犯罪可以分为轻罪、普通犯罪和严重犯罪。

轻罪指的是刑法规定的罪名中,法定刑轻于3年的犯罪行为;普通犯罪指的是法定刑在3年以上但不超过10年的罪名;严重犯罪则是法定刑10年以上、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犯罪行为。

三、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是指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人员,未成年人犯罪是指这个人群所犯下的犯罪行为。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在犯罪情节轻微的情况下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在犯罪情节较重且有社会危害性的情况下,可以向其施加治安教育、收容教育等措施。

四、犯罪手段犯罪手段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时使用的手段或方法。

常见的犯罪手段有暴力、欺骗、偷盗等。

暴力手段指的是采取暴力手段威胁他人,或者直接使用暴力伤害他人的犯罪行为。

欺骗手段指的是以虚假事实或者假借权威形象等方式,骗取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

偷盗指的是盗窃他人财物的行为。

五、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犯罪预备指的是犯罪人已经作好准备,但还没有开始犯罪的行为。

犯罪未遂指的是犯罪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达成其犯罪目的。

犯罪中止指的是犯罪人已经开始犯罪,但在犯罪过程中放弃了犯罪行为。

六、犯罪法律责任犯罪人应该承担相应的犯罪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应该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则是指犯罪人受到行政处罚的责任。

关于青少年犯罪法律讲座心得5篇

关于青少年犯罪法律讲座心得5篇

关于青少年犯罪法律讲座心得5篇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

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统称,分别规定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可进行的事务和不可进行的事务。

下面是带来的有关关于青少年犯罪法律讲座心得,希望大家喜欢关于青少年犯罪法律讲座心得1今天下午,我校请来了开远市司法局的一位宣传员——杨庭长给我们全校师生在一起上了一节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教育课。

杨庭长给我们讲了青少年犯罪年龄是在(18-28岁),少年犯罪年龄是(14-18岁)以内。

还讲了犯罪的四个重要要件:1、犯罪客体。

2、犯罪的客观方面。

3、犯罪的主体,。

4、犯罪的主观方面。

其中,犯罪客体有9个方面,这9个方面分别是:1、危害国家安全罪。

2、危害公共安全罪。

3、迫害社会主义经济罪。

4、侵犯公民的民主权利。

5、侵犯财产罪。

6、妨碍社会管理运输罪。

7、危害国防利益罪。

8、贪污、贿赂罪。

9、渎职犯罪。

还讲述了许多关于青少年犯罪的`重大案件。

听了讲座后,我思潮起伏,心潮腾涌。

脑海中有着千思万绪:经调查,农民犯罪率高达62%,中学生犯罪率为31%,小学生犯罪率高达41.7%,文盲犯罪率为20%,高中以上犯罪率为7。

3%。

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水平越低,犯罪率就越大。

犯罪人缺少了法律知识,不知道什么叫犯罪,只是为了心中那所有人都有的欲望和对别人的一种报复,就是因为这些欲望蒙住了人们那辨识方向的“眼睛”,而导致人走向了犯罪的黑暗大道上。

所以我们应多学一些法律知识,它会像太阳光一样,指引你走向光明大道,让你从黑暗中脱出身来。

关于青少年犯罪法律讲座心得2青少年犯罪青主要是依据人的生理年龄所作的犯罪类别划分。

在我国有关的法律文件中,对“青少年”的概念未予明确的界定。

就其词义而言,“青少年”即指青年与少年的合称,“青年”是指人从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年龄段,“少年”指人从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年龄段。

青少年法律知识普及(3篇)

青少年法律知识普及(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

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对于青少年来说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能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本文将围绕青少年法律知识普及展开,从法律基础知识、常见法律问题、法律保护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法律基础知识1.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 法律的特征(1)规范性: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明确权利义务。

(2)普遍性:法律适用于所有社会成员。

(3)强制性: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稳定性:法律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

3. 法律的作用(1)维护社会秩序:法律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稳定。

(2)保护公民权益:法律保障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3)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法律调整社会关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二、常见法律问题1. 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

根据该法,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生存、发展、保护等权利。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2.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我国预防和惩治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

该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并采取教育、感化、挽救等措施。

3. 教育法教育法是我国规范教育活动的法律。

根据该法,未成年人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保障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

4.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

根据该法,未成年人作为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安全保障等权益。

5. 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是我国规范网络行为的法律。

根据该法,未成年人享有网络安全保护。

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三、法律保护1. 家庭保护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道防线。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法制讲座进校园心得体会

法制讲座进校园心得体会

在我国,法治教育一直被视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学校经常邀请法制讲师进校园开展讲座。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法制讲座,以下是我在讲座中的心得体会。

一、讲座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严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逐年上升。

这给社会治安带来了很大压力,也给家庭、学校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学校邀请了当地公安部门的专业法制讲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法制讲座。

二、讲座内容讲座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法律基础知识:讲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使我们对这些法律有了初步的认识。

2. 未成年人保护法:讲师详细解读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内容,使我们了解到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

3. 青少年犯罪特点及预防:讲师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并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

4. 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讲师强调了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教育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心得体会1. 增强了法律意识通过这次讲座,我对法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明白了法律既是保护自己的武器,也是规范自己行为的准则。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时刻牢记法律,遵守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2. 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讲座中,讲师强调了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并教给我们一些实用的自我保护方法。

这使我意识到,在面对不法侵害时,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通过这次讲座,我明白了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4. 增进了与他人的和谐相处讲座中,讲师强调了法律意识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

青少年法律案例知识读本(3篇)

青少年法律案例知识读本(3篇)

第1篇第一章引言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一个充满活力、激情和梦想的阶段,同时也是个人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

然而,由于年龄、经验和认知的限制,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容易遇到各种法律问题。

为了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本读本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旨在为青少年提供实用的法律知识。

第二章青少年常见法律问题及案例一、刑事责任问题案例一:小明(16岁)与同学小李(17岁)因琐事发生争执,小明持刀将小李刺伤。

此案中,小明和小李均触犯了刑法,但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而小明未满十六周岁,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因此,小明和小李均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二、民事责任问题案例二:小王(15岁)在放学途中,将邻居小张家的玻璃砸碎。

小王父母赔偿了小张家的损失。

此案中,小王作为未成年人,其行为触犯了《侵权责任法》,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但由于小王是未成年人,其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知识产权问题案例三:小张(17岁)在网络上发布了一篇原创小说,未署名。

不久,该小说被某出版社未经许可出版,并取得了较好的销售成绩。

小张发现后,要求出版社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此案中,小张作为未成年人,其作品享有著作权,根据《著作权法》第十条,未成年人创作的作品,其著作权由其法定监护人代为行使。

因此,小张有权要求出版社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四、网络安全问题案例四:小刘(14岁)在游戏平台上,通过非法途径购买游戏账号。

在游戏过程中,小刘发现账号内有大量游戏币,便将该账号低价出售。

不久,小刘被游戏平台发现,并被处以罚款。

此案中,小刘的行为违反了《网络安全法》,其购买和出售游戏账号的行为涉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章法律意识培养一、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青少年应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绑既遂
❖ 2005年6月24日,几名中学生因为没钱上 网,将一名同学欺骗至无人住的房子,用绳 索绑住,让他给父母打电话,谎称学校要学 费,要家长送五十元到学校,虽然家长没相 信,也没送钱,但这几位孩子还是顶上了绑 架的罪名。因为,一绑架就既遂,不管你的 犯罪目的有没有达到。
发布虚假恐怖信息 玩笑酿成大祸晚矣
青少年犯罪分析
青少年这个概念在犯罪学中一般是指已 满14周岁而不满25周岁的人。这个概念包含 “青年”和“少年”两个年龄段的人群,横跨
了未 成年人和成年人两个年龄区域。
青少年犯罪分析
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的含义是指已满14周 岁又不满18周岁的人。
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逐步走向成熟,辨别 是非能力很差,易冲动,好感情用事,做事 不计后果。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往往容 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以有期徒刑的上限最高可达15年。 ❖ 细究多起令乘客胆战心惊、航空公司焦头烂额的航空“诈
弹”事件,不难发现各种荒谬的理由和动机:不满安检流程 繁琐、纯属恶搞心理、发泄私愤,还有一位乘客称“只是为 了活跃气氛”。
青少年犯罪的危害
1、对自家人的危害。 违法犯罪不但给被害人及其家庭带来危害,而 且给自己父母,也会带来无穷的灾难。这灾难,不 仅来自经济,更来自精神。一个未成年人犯罪后, 家长或许要赔偿几万,甚至几十万,这些天文帐单, 足以让大多数的家庭前半生的努力付诸东流;而别 人在父母背后的评论和幸灾乐祸,则更让你的亲人 崩溃。这种突如其来的犯罪行为,让父母几十年辛 辛苦苦建设的幸福家庭,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学生孙某在校外结识一个社会青年,一天他们在学 校外敲诈三个学生钱,他们用匕首将三个学生逼住,喝 令三个学生交出身上的钱物,三个学生不肯,他们就一 人拿刀威胁,一人上前搜身,总共抢到不到100元,得 款后还大摇大摆到附近的一个小饭店吃了一顿饭,三个 学生被抢后迅速向公安部门报案,公安部门接到报案后 迅速行动。虽然不到100元,但是由于抢劫属于性质严 重的犯罪,二人是用暴力、胁迫的方法非法占有他人财 物,按照刑罚规定最低法定刑也要判处3年以上刑罚, 检察机关将该案起诉到法院,社会青年被判有期徒刑4 年,而孙某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
青少年犯罪分析
青少年犯罪动机: 随着当今社会传播媒体的空前发展,青少 年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 的变化,见多识 广,早熟、早知、思维活跃。有些年轻人多 出于贪利性、享乐性、报复性、模仿性、虚 荣心、好奇心或哥儿们义气而产生犯罪动机。
青少年犯罪分析
青少年犯罪其特点主要有: 1、犯罪人年龄偏小,呈现低龄化趋向 2、多是出于享乐、精神空虚而实施犯罪, 且多采用结伙犯罪形式 3、犯罪具有突发性和随意性,不计后果
法律离我们有多远
我国的法律体系介绍-法律体系
❖ 一、基本法:宪法。 二、主要法律:
❖ 1、民事类:民法总则,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婚 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公司法,破产法,担保法,商业银 行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 民事诉讼法。
❖ 2、行政类:立法法,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
❖ 2013年5月15日上午8时起,深航等三家航空公司的 5架航班遭遇电话威胁,均为虚假恐怖信息。这样的虚假恐 吓电话,除了会影响乘客的出行,航空公司也是深受其害。 被降返航或者是推迟起飞,会给航空公司造成直接的比较重 大的经济损失。
❖ 民航有关专家指出,此类恶意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行 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已涉嫌触犯刑法,构成编造、故意 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按照刑法第291条规定,应处以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5年 以上有期徒刑。2012年12月,备受社会关注的 “8·30”深航航班“诈弹”威胁案在湖北宣判,被告人 熊某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近年来,在检察机关办理的犯罪案件中,有相当
一部分是青少年,而且每年都是呈递增的,甚至也 有不少我们中学生,当前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 70-80%,青少年之所以会走上犯罪道路,就在于没 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充满义气、暴力等, 发生纠纷以后不是通过正当途径来解决,而是通过 武力等手段相互斗殴,从而严重侵犯了社会管理秩 序、败坏校园风气,他们的行为在给社会、给他人 造成损害的同时,也使自己和家庭付出了极其惨痛 的代价。
❖ 什么叫寻衅滋事罪?《刑法》第293条规定,表现 形式有下列四个行为,具备其一即构成该罪:(1) 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多次随意殴打他人取 乐,或一次殴打他人致轻伤等;(2)追逐、拦截、 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3)强拿硬要或任意损 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4)在公共场 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严重混乱的。
因为青少年犯罪不但害了别人,也害了自 己,它会因此改写自己的人生,埋葬自己的 前途。因为法律是无情的,对制造罪恶的人, 必将以更痛苦的方法惩罚他。
因小失大进班房
❖ 一高年级学生,就是喜欢以大欺小有事没事向低 年级学生要个十元八元的,结果怎么样呢?构成犯 罪,逮捕起诉后被判二年刑罚。那犯的是什么罪呢? 这个罪名就是寻衅滋事罪。
青少年犯罪的危害
②审判前的焦虑感。 青少年被捕后将会被关押在看守所等 待询问审查,家长半年内不得探望,你只能 单独面对,去思考,去一次次地接受询问, 在威严的审讯室里,反复的质问,强烈刺眼 的灯光,征服着你防范的心理。这是一种无 法形容的精神折磨。甚至有的人会寻求自杀, 以此求得解脱。
青少年犯罪的危害
青少年犯罪分析
----------------14-----------16------------18-----------收容管教 八罪刑法 均受刑法
案例:
(成都)9名少年偷垮高压电塔 一座高压电力输 送塔突然拦腰倒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倒塌原因竟是电塔底部被人偷走了68块钢条,而下手 的竟是9个未成年的孩子! ❖ 民警们经过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最终得到一条 线索,就在电塔倒掉的前几天,有人曾看到王平(化 名)和几个男孩出现在塔下。民警们立即找到王平询 问。王平终于交代,倒掉的电塔上的钢条就是他和另 外8人一起偷的。每块钢条可以卖得10元左右。总共 偷了68块钢材。由于少了这些钢材,严重改变了电塔 的受力结构,恰好头天晚上刮起了大风,最终造成高 压电力输送塔拦腰折断。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他 们贪图的这点财钱而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
❖ 在这个事件里,一位年幼的孩子永远失去了妈妈,一位 家庭永远失去了儿子。
药家鑫案件
❖ 案件分析: ❖ 一、道德素养
❖ 二、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 ❖ 不懂《刑法》:杀人偿命,谁也不能逃脱法律的
制裁。 ❖ 不懂《保险法》:车辆购买了保险,保险公司在
保险范围内赔偿
青少年犯罪分析
因此, 同学们应认真自觉地学法、懂 法、守法,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自我 控制的能力。
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 我们那位“优秀”的大学生杀人的动机是“农村人难缠”, 他的本意是不想赔偿或者他认为他根本赔偿不起,“还不如 将其杀死”。可是,有一点他没有想到,他的车辆应该有保 险!有了保险公司的赔偿,他担心什么呢?这几年百姓有钱 了,车越买越好,很多人知道买车时不买保险上不了牌照, 上不了牌照就上不了路,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出事故后如何 赔偿。如果那位肇事的大学生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他就会知 道,在那起事故里,他自身几乎不用出一分钱的赔偿时,他 还会杀人吗?我想不会。
案例讨论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甲女(已满18周岁)教唆乙男 (不满十四周岁)去抢劫丙(女学生)。乙对丙实施了抢劫行 为。
问,该案应该如何处理? 法律背景知识:1、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
2、教唆不满十四周岁的,负其所教唆的罪
青少年犯罪分析
我国对违法犯罪青少年实行“教育、感 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的原则,对未满14周岁的青少年犯罪的,不 予追究刑事责任,可送少教所或工读学校进 行教育改造;一般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为16 周岁,但对于杀人、爆炸等八种刑法规定的 严重犯罪的,年满14周岁就要追究刑事责任。
青少年犯罪分析
像这样类似的案件每年都在发生,虽然 发生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但是有一点是相同 的,那就是他们大多是青少年,之所以会走 上犯罪道路,就在于他们不懂法,发生纠纷 以后不是通过正当途径来解决,而是用武力 等手段解决, 或是与不良个体交往,与之一 起走向犯罪的道路。
药家鑫案件
药家鑫案件
❖ 案件回顾 :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 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 刑事责任。
❖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 或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 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 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 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
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 第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
社会的行为必须同时是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 才构成犯罪。 ❖ 第三,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 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 这就说明,行为的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是区分 违法和犯罪的界限。
青少年犯罪的危害
2、对自己的危害 ①被捕前的恐惧心理会煎熬自己。 平时犯了错误、做了错事,还总不踏实, 怕父母知道、老师批评,何况实施了法律禁 止的行为,一定会做贼心虚,而且是严重的 恐惧,他们不敢往人多的地方去,不敢走大 路,不敢多说话,更不敢大声说话,见到警 车,听见警报,看到警察都会浑身发抖。
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目的
❖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常有犯罪案件发 生,这些案件侵犯了国家安全、集体利益、 公民的财产和人身权利等等。而刑法就是规 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学习刑法 知识,对于我们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罪与非 罪,更好地遵纪守法并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 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