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其应用》教案大纲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其应用》教案大纲
第2章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系统(讲课6学时/实验2学时/上机0学时)
2.1工业机器人机械结构系统
介绍工业机器人的各个机械组成部件的结构和作用
2.2工业机器人的驱动系统
介绍工业机器人的不同驱动方式
2.3工业机器人的常用工具
介绍工业机器人的常用工具
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
本章重点:让学生熟悉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系统及其不同的驱动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实际接触机器人并进行简单的操作以获得实感。
4.1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概述
4.2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结构
让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主要结构
4.3工业机器人控制的示教再现
4.4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
利用示教器,教师指导学生直接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简单的动作控制
本章重点:让学生直接接触和简单控制工业机器人。希望教师运用自己的经验与专业能力,给学生展现工业机器人的功能。让学生既不感到迷糊或者认为太难而退缩,又觉得机器人的控制确实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来做支持,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干劲和潜力。
学时
建议全部150学时(1学时相当于一节课,即40~50分钟),包括讲课、实验和上机在内。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该教材分为两门课程,分别为《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60学时,教材第1-5章)和《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及典型应用》(90学时,教材第6-10章)。
开课学期
第2学年第1学期
适用专业
本科院校的各个专业均可(该教材为通识类课程教材)
第7章工业机器人应用1——搬运(讲课人
7.2典型的搬运机器人
了解搬运机器人的分类、功能、结构
7.3搬运机器人的操作
创建搬运工作站
机器人搬运生产线及辅助设备
本章重点:第7.3节是本章重点,需要牢固掌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仿真编程并确认结果。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英文名称:Industry Robot Technology课程编码:学时/学分:18/1课程性质:选修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传动,自动控制理论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工业机器人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器人设计和使用方面基础知识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主要研究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基本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基本概念、机器人运动学理论、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1、掌握工业机器人运动系统设计方法,具有进行总体设计的能力;2、掌握工业机器人整体性能、主要部件性能的分析方法;3、掌握工业机器人常用的控制理论与方法,具有进行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4、了解工业机器人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向。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及现状,结构原理及应用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介绍工业机器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机器人的概念、特点、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分类、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工业机器人的组成以及主要性能参数,工业机器人的手部、腕部、臂部、机座的结构原理和实例。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第一节机器人的分类第二节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1.2.1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1.2.2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第三节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及技术参数1.3.1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1.3.2 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参数1.3.3 工业机器人的坐标1.3.4 工业机器人的参考坐标系习题第二章工业机器人机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部分介绍常用机器人机构,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机器人机构设计形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介绍机器人末端操作器、手腕、手臂及机器人驱动与传动形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第一节机器人末端操作器2.1.1 夹钳式取料手2.1.2 吸附式取料手2.1.3 专用操作器及转换器2.1.4 仿生多指灵巧手2.1.5 其它手第二节机器人手腕2.2.1 手腕的分类2.2.2 手腕的典型结构2.2.3 柔顺手腕结构第三节机器人手臂第四节机器人机座2.4.1 固定式机器人2.4.2 移动式机器人第五节工业机器人的驱动与传动2.5.1 直线驱动机构2.5.2 旋转驱动机构2.5.3 直线驱动和旋转驱动的选用和制动2.5.4 工业机器人的传动2.5.5 新型的驱动方式2.5.6 驱动传动方式的应用习题第三章机器人运动学教学目的和要求:机器人运动学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个是运动学问题,即给定机器人手臂、腕部等各个构件的几何参数及各个关节变量求机器人手部对参考坐标系的位置和姿态;介绍机器人的微移动和微转动概念、两坐标系间的微分运动关系、变换式(方程)中的微分关系、机器人雅可比矩阵的概念、求法——微分变换法;了解逆雅可比矩阵的概念和求解。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S4080370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英文名称:INDUSTRIAL ROBOT TECHNOLOGY总学时:30 讲课学时:26 实验学时:4 上机学时:0学分:2课程类型:限选课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授课对象: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其它相关专业先修课程:线性代数、测试技术及仪器开课时间:第七学期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尤波、王广林等编.《工业机器人技术》.校内讲义陈哲、吉熙章编著.《机器人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年蔡自兴著.《机器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年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将系统的介绍机器人技术的九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知识,将综合运用所学数学、力学、电子、机械、计算机等多种学科知识,分析解决机器人学中的主要问题。

培养学生从事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运用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本课程的主要章节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机器人学基础知识,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机器人的轨迹控制和力控制以及机器人中的主要技术,包括机器人控制器、机器人伺服系统、机器人的语言、机器人的感觉系统和机器人的移动技术等。

本课程的主要章节有:第一章机器人技术;(2学时)机器人学的发展史及机器人学教育、机器人学的术语和定义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机器人的分类和组成、操作机几何学。

第二章机器人坐标系统;(4学时)位置与姿态、正交坐标系、转动的表示法、齐次变换、机器人的坐标系统。

第三章位置运动学;(4学时)手部位姿与关节变量的关系——正问题、关节变量与手部位姿的关系——逆问题。

第四章速度运动学;(2学时)操作机的微分运动、雅可比矩阵及其变换。

第五章轨迹控制;(2学时)轨迹的记录与再现、笛卡尔运动与轨迹设计、轨迹控制多项式、笛卡尔控制等。

第六章机器人动力学;(2学时)动力学方程的推导、动力学方程的应用。

第七章力控制与柔性机器人;(3学时)位置控制与力控制策略、组合控制策略、柔性机器人系统、力和力矩的直接敏感。

(完整)25工业机器人教学大纲

(完整)25工业机器人教学大纲

(完整)25工业机器人教学大纲《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0142058课程英文名称:Industrial Robots课程总学时:20 讲课:20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1.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

2.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结构特点、测控原理和总体设计方法.(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掌握工业机器人手部、腕部和臂部的基本构造、基本运动和设计方法2.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测控方法.(三)实施说明了解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技能和技术指标;重点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手部结构及夹紧力计算、腕部结构和设计计算方法、臂部结构和设计计算方法、定位缓冲原理和方法;了解工业机器人的测控方法以及整体设计方法.(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的先修课有:机电系统结构设计、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习题要求:习题应促进学生消化、巩固所学内容。

习题要密切配合教师的讲授内容,注意要使概念类、分析类和设计类习题并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教师通过习题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同时习题也是考核学生的依据之一。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考查学生对工业机器人的结构特点、测控原理和总体设计方法的掌握程度。

3.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出勤、作业等)占50%,课堂测验占50%。

(七)参考书目《工业机器人》,刘文波等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工业机器人设计》,周伯英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工业机器人》,吴振彪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二、中文摘要本课程主要介绍工业机器人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工业机器人的相关概念、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典型结构、工业机器人的定位缓冲方法、工业机器人的检测与传感技术及典型实例、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技术与典型实例、工业机器人的总体设计方法与典型实例以及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3701069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英文名称:Industrial Robot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总学时:24 讲课学时:20 实验学时:4学分:1.5适用对象:四年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四年制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工程制图、机械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子技术、电工技术、机械制造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控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工业机器人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各专业方向的一门主要专业技术课,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内容。

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以工业机器人为重点。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组成与技术参数,掌握机器人分类与应用,对各类机器人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

2.了解机器人运动学的基本概念,能进行简单机器人的位姿分析和运动分析。

3.了解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包括机身及臂部结构、腕部及手部结构、传动及行走机构等。

4.了解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成、编程语言与编程特点。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0.1 概述0.1.1 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0.1.2 机器人的定义0.1.3 机器人技术的研究领域与学科范围0.2 机器人的分类0.2.1 按机器人的开发内容与应用分类0.2.2 按机器人的发展程度分类0.2.3 按机器人的性能指标分类0.2.4 按机器人的结构形式分类0.2.5 按坐标形式分类0.2.6 按控制方式分类0.2.7 按驱动方式分类0.2.8 按机器人工作时的机座可动性分类0.3 机器人的应用0.3.1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0.3.2 操纵型机器人的应用0.3.3 智能机器人的应用0.4 机器人的组成与技术参数0.4.1 机器人的基本组成0.4.2 机器人主要技术参数0.4.3 MOTOMAN UP6型通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参数0.4.4 MOTOMAN EA1400型弧焊机器人技术参数第一章机器人运动学1.1 齐次坐标与动系位姿矩阵1.1.1 齐次坐标1.1.2 动系的位姿表示1.2 齐次变换1.2.1 旋转的齐次变换1.2.2 平移的齐次变换1.2.3 复合变换1.3 机器人的位姿分析1.3.1杆件坐标系的建立1.3.2 连杆坐标系间的变换矩阵1.4 机器人正向运动学1.4.1 斯坦福机器人运动方程1.4.2 PUMA-560机器人运动学方程1.5 机器人逆向运动学1.5.1 逆向运动学的解1.5.2 逆向运动学求解实例第三章机器人轨迹规划3.1 机器人轨迹规划概述3.1.1 机器人轨迹的概念3.1.2 轨迹规划的一般性问题3.1.3 轨迹的生成方式3.1.4 轨迹规划涉及的主要问题3.2 插补方式分类与轨迹控制3.2.1 插补方式分类3.2.2 机器人轨迹控制过程第四章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4.1 概述4.1.1 机器人本体的基本结构形式4.1.2 机器人本体材料的选择4.2 机身及臂部结构4.2.1 机器人机身结构基本形式和特点4.2.2 机器人臂部结构基本形式和特点4.2.3 机器人的平稳性和臂杆平衡方法4.3 腕部及手部结构4.3.1 机器人腕部结构基本形式和特点4.3.2 机器人手部结构基本形式和特点4.4 传动及行走机构4.4.1 机器人传动机构结构基本形式和特点4.4.2 机器人行走机构结构基本形式和特点第五章机器人控制系统5.1 机器人传感器5.2 驱动与运动控制系统5.3 控制理论与算法第六章机器人编程语言与离线编程四、实践环节课内实验工业机器人实验安排在课程内,开设3个实验:1.焊接机器人自动跟踪系统认知实验2学时2.MOTOMAN机器人焊枪动作与编程实验2学时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外习题不应少于8题。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教案最新完整版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教案最新完整版

复习提问:RAPID程序的组成?项目名称:基本图形编程练习课题引入:通过观看示教板零件编程的视频,提出工业机器人常用的运动指令,进行示教板零件的编程。

本节重点:掌握机器人直线、圆弧、关节指令的含义,学会采用机器人对示教板上典型零件的编程,按照小组(2人)方式进行,布置任务,完成任务后在课程平台提交本单元的相关任务。

第一步:提出问题:1、工业机器人在喷涂及焊接等领域应用特别的广泛,提出机器人基本的编程指令,提出利用基本常用的指令对示教板零件进行编程。

第二步: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视频资料等资料,进行自主学习,记录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小组和老师的讨论。

(对媒体辅助法、讨论法)(1)关节运动指令关节运动指令是对路径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工业机器人的工具中心点TCP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两个位置之间的路径不一定是直线,如图5-1。

图5-1 关节运动MoveJ指令解析见表5-2:MoveJ p10, v1000, z50, tool1\Wobj:=wobj1;表5-2 MoveJ指令解析参数含义p10 目标点位置数据关节运动适合机器人大范围运动时使用,不容易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关节轴进入机械死点的问题。

目标点位置数据定义机器人TCP点的运动目标,可以在示教器中单击“修改位置”进行修改。

运动速度数据定义速度(mm/s),转弯区数据定义转变区的大小mm,工具坐标数据定义当前指令使用的工具,工件坐标数据定义当前指令使用的工件坐标。

(2)线性运动指令线性运动是机器人的TCP从起点到终点之间的路径始终保持为直线。

一般如焊接、涂胶等应用对路径要求高的场合使用此指令,如图5-2所示。

(3)圆弧运动指令圆弧路径是在机器人可到达的控件范围内定义三个位置点,第一个点是圆弧的起点,第二个点用于圆弧的曲率,第三个点是圆弧的终点,如图5-3所示。

图5-3 圆弧运动MoveC指令解析见表5-3:MoveL p10, v1000, fine, tool1\Wobj:=wobj1;MoveC p30, p40, v1000, z1, tool1\Wobj:=wobj1;表5-3 MoveC指令解析参数含义p10 圆弧的第一个点p30 圆弧的第二个点p40 圆弧的第三个点fine\z1 转弯区数据第三、四步:任务设计与实施(多媒体辅助法,讨论法)(1)五角星编程及调试(2)直线图形编程及调试(3)风扇叶片编程及调试第五步:反馈评价各组上交任务书,并进行小组汇报(由老师随即进行抽查),最后老师进行总结,提出本次任务在执行中的优点和存在的共性问题,提醒大家注意,同时布置下节课内容,要求学生自己观看视频资料。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第3章)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第3章)

(a)
(b)
图3-12 磁吸式末端执行器的工作原理
1—线圈;2—铁芯;3—衔铁
3.1.4 专用工具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通用性很强的自动化设备,可根据作业要求装配各种专用的末端 执行器来执行各种动作。
这些专用工具可通过电磁吸盘式换接器快速地进行更换,形成一整套系列满足用户 的不同加工需求,如图3-13所示。
(a)
(b) 图3-31 三轮行走机构
(c)
2.四轮行走机构
四轮行走机构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其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实现驱动和转 向,如图3-32所示。其中,图3-32〔a〕所示为后轮分散驱动;图3-32〔b〕所示为四轮 同步转向机构,这种机构可实现更灵活的转向和较大的回转半径。
(a)
(b)
图3-32 四轮行走机构
3.4.3 轮式行走机构
轮式行走机构在工业机器人中应用十分普遍,其主要应用在平坦的地面上,如图330所示。车轮的结构、材料取决于地面的性质和车辆的承载能力。
图3-30 轮式行走机构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
1.三轮行走机构
三轮行走机构稳定性较好,代表性的车轮配置方式是一个前轮、两个后轮,如图331所示。其中,图3-31〔a〕所示为两个后轮独立驱动,前轮仅起支承作用,通过后轮 速度差实现转向;图3-31〔b〕所示为前轮驱动,并通过前轮转向;图3-31〔c〕所示为 两后轮驱动并配有差动器,通过前轮转向。
3.3.3 臂部结构的设计
工业机器人臂部结构的设计具体设计要求有以下几点:
〔1〕臂部的结构应该满足工业机器人作业空间的要求。 〔2〕合理选择臂部截面形状,选用高强度轻质制造材料。工字形截面的 弯曲刚度一般比圆截面大,空心管的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都比实心轴大得多, 所以常用钢管制作臂杆及导向杆,用工字钢和槽钢制作支承板。 〔3〕尽量减小臂部重量和整个臂部相对于转动关节的转动惯量,以减小 运动时的动载荷与冲击。 〔4〕合理设计臂部与腕部、机身的连接部位。臂部安装形式和位置不仅 关系到机器人的强度、刚度和承载能力,而且还直接影响机器人的外观。

工业机器人基础大纲

工业机器人基础大纲

《工业机器人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性质: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机械工学》、《电机与变频器应用技术》和《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综合了先修课程的相关知识,对知识的进行了巩固和综合应用,同时为学习《自动化生产线技能训练》、《职业技能综合训练》等后续课程奠定了基础。

2.任务:《工业机器人基础》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

该课程涵盖了以往所学的机械工学、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电机和编程等多方面的知识,是新技术发展的重要课程,使学生能够巩固并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的应用,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知识,并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知识目标: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技术参数;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和驱动器;掌握工业机器人的传感器系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编程语言。

能力目标: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编程技术,能控制机械手的运动;能够对装配、焊接等常见的工业机器人进行系统分析和简单的故障诊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提高分析工业机器人系统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目标。

理论教学要求:1.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及分类2.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技术参数3.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控制方式、驱动器和传感器系统4.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编程语言实践教学要求:1.掌握工业机器人编程语言的语句和语法,能控制机械手的运动2.掌握分析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方法三、教学内容1.内容提要、特点: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应使同学们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设计工业机器人系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工业机器人发展和基本组成(2)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3)工业机器人的控制(4)工业机器人的传感器(5)工业机器人的编程(二)具体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发展和分类,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技术参数。

(完整版)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完整版)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其缺点是:功能编辑比较困难;难以使用传感器; 只能进行简单的轨迹编辑;示教时需要占用机器人,效 率低;编程的质量取决于编程者的熟练程度与经验。
21
• (2)离线编程
离线编程可以脱离机器人,直接在计算机上使用 离线编程软件,编辑所需的轨迹程序。其优点是:效 率高,编程时可不用机器人,机器人可进行其他工作 ;可预先优化操作方案和运行周期时间;可用传感器 探测外部信息,从而使机器人做出相应的响应;控制 功能中可以包括现有的CAD和CAM的信息,可以使用仿 真软件预先模拟运行程序,从而不会出现危险;可以 利用CAD软件编辑复杂的轨迹程序。
但离线编程中所需要的能补偿机器人系统误差的 功能、坐标系数据仍难以得到;仿真软件并不能完全 仿真真实的工作环境,还需要到现场进行调试。
22
3.1 示教编程
3.1.1 示教编程基础知识
(1) 机器人的运动方式
机器人的运动方式分为PTP方式和CP方式。 ➢ PTP方式为点到点方式(即机器人以全速从起始点运动
• 根据机器人不同的工作要求,主要有下面两种编程方法 :
• (1)示教编程 示教编程是机器人最基本和最简单的编程方法,目
前,相当数量的机器人仍采用示教方式编程,机器人示 教后可以立即应用。顾名思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手 把手示教,由人直接通过示教盒控制机器人的手臂按照 我们所要求的轨迹运动, 其优点是:简单方便;不需要 环境模型;对实际的机器人进行示教时,可以修正机械 结构带来的误差。
再现操作盒 控制柜
示教编程器
16
(3) 焊接系统
焊接系统是焊接机器人 完成作业的核心装备,主要 由焊枪、焊接控制器及水、 电、气等辅助部分组成。焊 接控制器是由微处理器及部 分外围接口芯片组成的控制 系统,它可根据预定的焊接 监控程序,完成焊接参数输 入、焊接程序控制及焊接系 统故障自诊断,并实现与本 地计算机及手控盒的通讯联 系。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地位与作用工业机器人技术是近年来新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是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的多种新兴技术与机械技术交叉、融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的高新技术。

这一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医疗卫生、办公自动化及生活服务等众多领域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

工业机器人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快产品更新、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制造业的柔性化、增强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等诸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课程是以工业机器人概述、基本组成及技术参数、本体与控制器连接、末端操作器、工业机器人的环境感觉技术、编程语言介绍、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流程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二、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熟知工业机器人使用及搬运安全事项;了解工业机器人常见国际品牌与国内品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三大组成部分和六个子系统;工业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常用软件,工业机器人末端操作器种类与应用等,让学生对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发展历史及前景、运用领域、基本组成、主要技术参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专业核心课程打下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长期的学习计划。

同时树立示教器、专用设备、教具使用的安全意识及保养意识,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基础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掌握工业机器人行业典型应用、市场前景;2.熟知工业机器人品牌认识及行业应用前景;3.熟知使用机器人安全注意事项以及机器人的分类。

【重点难点】1.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环境;2.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安全;【教学内容】1.机器人的分类;2.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环境,工业机器人的历史发展;3.工业机器人家族介绍;4.工业机器人应用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与设计】1.本章主要采用哪些教学方法?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讲解来引导知识点的学习和应用。

通过讲授和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并结合板书进行教学,在讲解过程中注重与学生互动。

2.如何组织教学?运用哪些教学手段?在课堂中针对重难点内容不仅要通过多媒体展示,还要进行关键词组的板书。

教学大纲-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教学大纲-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4、理解工业机器人的传感系统。
5、理解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6、掌握并运用工业机器人的操作与编程。
7、掌握并运用工业机器人的离线编程与仿真。
8、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典型行业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传感系统、控制系统、及编程仿真与操作。
2、教学难点: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后在操作编程中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教师讲授为主,有重点的讲授,辅以课堂讨论、学生实践。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通过企业应用实例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四、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课时 (48 学时)
1
第一章:概述 1.1 发展史和定义 1.2 分类 1.3 基本组成与参数 1.4 行业发展现状 第二章: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 2.1 末端执行器 2.2 手腕 2.3 手臂 2.4 机身 2.5 行走机构 2.6 传动系统 第三章: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3.1 运动学 3.2 动力学 3.3 运动轨迹规划 第四章:工业机器人的传感系统 4.1 传感系统 4.2 内部传感器装置 4.3 外部传感器装置 4.4 应用案例 第五章: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5.1 控制系统功能、特点和结构 5.2 典型控制系统 5.3 伺服/力觉/视觉控制 5.4 集成控制系统 第六章:工业机器人的操作与编程 6.1 工业机器人的编程 6.2 KUKA 机器人 6.3 ABB 机器人 6.4 FANUC 机器人 6.5 安川机器人 6.6 广数机器人 第七章:工业机器人的离线编程与仿真
大成,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新技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基本熟悉这门技术以
及其发展状况,为今后从事工业机器人的操作管理、维护维修、系统安装调试和集成设

(完整版)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件(最全)

(完整版)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件(最全)

p


py



b

1pz

c w
2 机器人位姿 变换
坐标轴方向的描述:
i、j、k分别是直角坐标系中x、y、Z坐标轴的单位向量。若用齐次坐标 来描述x、y、z轴的方向,则
X 1 0 0 0T Y 0 1 0 0T Z 0 0 1 0T
1.已知机器人各关节的位置,求机器人 末端的位姿; 2.已知机器人末端的位姿,求机器人 各关节的位置.
3学机器人工运业动机器人基础知识
为什么要研究运动学:机器人的运动无非有两种:PTP(点到点) 及CP(连续运动)
3学机器人工运业动机器人基础知识
运动学的实用方式:
位置反 馈
3 机器人运动

D-H参数:
关节 坐标

两个关节轴线沿公垂线的距离an,称为连杆长度;另一个是 垂直于an的平面内两个轴线的夹角αn,称为连杆扭角,这两 个参数为连杆的尺寸参数;是沿关节n轴线两个公垂线的距离,
刚体的姿态可由动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来表示。 令n、o、a分别为X′、y ′、z ′坐标轴的单位 方向矢量,每个单位方向矢量在固定坐标系上的 分量为动坐标系各坐标轴的方向余弦,用齐次坐 标形式的(4×1)列阵分别表示为:
2 机器人位姿 变换
刚体的位姿可用下面(4×4)矩
阵来描述:
nx ox ax xo
a)4、6轴共线附件,即5轴角度0附件。 b)2、3、5轴关节坐标系原点接近共线,即 已经到达工作范围边界。
c) 5轴关节坐标系原点在Z轴正上方附近。
右图就处于a)的奇异状态,直角下示 教会报警。
直角坐标系
1 系
机器人工坐业标机器人坐标系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教学大纲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旨在让学生掌握生产一线技术和运行人员所必须掌握的机器人技术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工业机器人应用岗位已成为众多行业特别是电子制造、汽车制造、半导体工业、机械制造、造船工业、机床加工等行业最关键最核心的工作岗位。

本课程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感觉系统,通过典型案例对工业机器人示教和操作的相关基础共性问题进行详细图解,内容涵盖机器人搬运、码垛、焊接、涂装和装配五大典型应用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基础课程,集力学、机械学、生物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控制论与控制工程学、电子工程学、人工智能、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之大成,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新技术。

通过该课程的研究,学生基本熟悉这门技术以及其发展状况,为今后从事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应用、设计等工作打下基础。

学生将了解机器人的发展状况、发展前景及工业机器人将对未来工业创造的巨大潜在价值。

同时,学生将掌握机器人机械机构、运动分析、控制和使用的技术要点和基础理论,以及实际操作工业机器人的方法。

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部件、结构、特性、应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机器人的语言系统的作用及内容。

学生将掌握机器人的各种分类方式、不同类型机器人的性能、机器人的基本术语、各类图形符号和主要技术参数,以及机器人的机身、臂部、腕部、手部、行走机构等的结构特点、驱动方式、驱动机构、传动机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式、基本单元、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此外,学生还将熟悉搬运、码垛、焊接、涂装和装配五大典型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及功能,以及这些机器人作业示教的基本流程。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了解机器人的发展状况、前景和工业机器人的潜在价值。

学生将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掌握机器人机械机构、运动分析、控制和使用的技术要点和基础理论,同时也将实际操作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学时:48适用对象: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考核方式:考查二、课程简介机器人学是一门高度交叉的前沿学科,机器人技术是集力学、机械学、生物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控制论与控制工程学、电子工程学、人工智能、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之大成,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新技术。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基本熟悉这门技术以及其发展状况,为今后从事工业机器人的操作管理、维护维修、系统安装调试和集成设计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器人及其应用,掌握机器人系统组成、机构、运动分析、控制和使用的技术要点和基础理论。

机器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它不是机械、电子的简单组合,而是机械、电子、控制、检测、通信和计算机的有机融合,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机器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章概述机器人的基本概念,机器人的组成原理、机器人应用与外部的关系、机器人应用技术的现状第2章机器人的基础知识机器人的分类、机器人的基本术语与图形符号、机器人的技术参数、机器人的运动学基础、机器人的动力学基础第3章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机器人的腕部机构、机器人的手部机构、机器人的行走机构第4章机器人的驱动系统机器人的驱动系统概述、电动机及其特性、液压驱动系统及其特性第5章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伺服控制系统及其参数、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调速、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机器人控制的示教再现、机器人控制系统举例第6章机器人的感觉系统机器人的传感技术、机器人的内部传感器、机器人的外部传感器、机器人的视觉系统、机器人传感器的选择第7章机器人的语言系统机器人的语言系统概述、常用的机器人语言简介、机器人的离线编程、机器人的编程示例第8章工业机器人及其应用工业机器人概述、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喷涂机器人、装配机器人五、需要说明的问题1.本大纲适用于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本大纲的学时为参考学时,学时如有变化,任课教师可在此大纲的基础上增减一些内容。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学时:48适用对象: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考核方式:考查二、课程简介机器人学是一门高度交叉的前沿学科,机器人技术是集力学、机械学、生物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控制论与控制工程学、电子工程学、人工智能、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之大成,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新技术。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基本熟悉这门技术以及其发展状况,为今后从事工业机器人的操作管理、维护维修、系统安装调试和集成设计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器人及其应用,掌握机器人系统组成、机构、运动分析、控制和使用的技术要点和基础理论。

机器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它不是机械、电子的简单组合,而是机械、电子、控制、检测、通信和计算机的有机融合,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机器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 章概述机器人的基本概念,机器人的组成原理、机器人应用与外部的关系、机器人应用技术的现状第2 章机器人的基础知识机器人的分类、机器人的基本术语与图形符号、机器人的技术参数、机器人的运动学基础、机器人的动力学基础第3 章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机器人的腕部机构、机器人的手部机构、机器人的行走机构第4 章机器人的驱动系统机器人的驱动系统概述、电动机及其特性、液压驱动系统及其特性第5 章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伺服控制系统及其参数、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调速、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机器人控制的示教再现、机器人控制系统举例第6 章机器人的感觉系统机器人的传感技术、机器人的内部传感器、机器人的外部传感器、机器人的视觉系统、机器人传感器的选择第7 章机器人的语言系统机器人的语言系统概述、常用的机器人语言简介、机器人的离线编程、机器人的编程示例第8 章工业机器人及其应用工业机器人概述、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喷涂机器人、装配机器人五、需要说明的问题1.本大纲适用于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本大纲的学时为参考学时,学时如有变化,任课教师可在此大纲的基础上增减一些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学时:48
适用对象: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二、课程简介
机器人学是一门高度交叉的前沿学科,机器人技术是集力学、机械学、生物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控制论与控制工程学、电子工程学、人工智能、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之大成,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新技术。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基本熟悉这门技术以及其发展状况,为今后从事工业机器人的操作管理、维护维修、系统安装调试和集成设计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器人及其应用,掌握机器人系统组成、机构、运动分析、控制和使用的技术要点和基础理论。

机器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它不是机械、电子的简单组合,而是机械、电子、控制、检测、通信和计算机的有机融合,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机器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章概述
机器人的基本概念,机器人的组成原理、机器人应用与外部的关系、机器人应用技术的现状
第2章机器人的基础知识
机器人的分类、机器人的基本术语与图形符号、机器人的技术参数、机器人的运动学基础、机器人的动力学基础
第3章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
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机器人的腕部机构、机器人的手部机构、机器人的行走机构
第4章机器人的驱动系统
机器人的驱动系统概述、电动机及其特性、液压驱动系统及其特性
第5章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伺服控制系统及其参数、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调速、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机器人控制的示教再现、机器人控制系统举例第6章机器人的感觉系统
机器人的传感技术、机器人的内部传感器、机器人的外部传感器、机器人的视觉系统、机器人传感器的选择
第7章机器人的语言系统
机器人的语言系统概述、常用的机器人语言简介、机器人的离线编程、机器人的编程示例
第8章工业机器人及其应用
工业机器人概述、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喷涂机器人、装配机器人
五、需要说明的问题
1.本大纲适用于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2.本大纲的学时为参考学时,学时如有变化,任课教师可在此大纲的基础上增减一些内容。

3.选用教材时要尽量选用新版教材,或最新获奖教材。

4.习题和实验内容着重加深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2017年8月2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