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差异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原因
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
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业发展迅速。
然而,中国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将通过空间分析和统计学方法,深入探讨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现状、原因和影响,旨在为制定合理的旅游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空间分析,统计学方法近年来,中国旅游经济总体发展迅速,旅游收入和游客数量持续增长。
然而,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的旅游经济较为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区域差异与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成因,本文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了一个包含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和空间滞后因变量的模型。
结果显示,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距离核心旅游城市的距离、当地产业结构、政策支持等因素显著相关。
中西部地区的地域辽阔、人口稀疏,导致旅游资源开发不足,也是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根据相关数据和信息,我们将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东部沿海地区的旅游收入和游客数量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这种区域差异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均和市场竞争失衡,不利于全国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
同时,旅游经济区域差异也会对当地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制约了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
本文通过空间分析和统计学方法,探讨了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现状、原因和影响。
研究发现,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与距离核心旅游城市的距离、当地产业结构、政策支持等因素有关。
为促进中国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当地旅游经济的竞争力。
同时,各地区需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个国家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探讨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通过政策调控和区域合作等手段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全国旅游经济的均衡发展。
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发展策略如何处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
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发展策略如何处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逐渐凸显出来。
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区域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处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时,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发展策略,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一、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原因分析1.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发展较为迅速。
而内陆地区则受到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相对较慢。
2.资源禀赋的差异:各地区的资源禀赋也是导致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优势,快速发展相关产业。
而资源匮乏的地区则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外部资源的引入来弥补短板。
3.产业结构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差异。
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拥有更多高附加值的产业,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对而言,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政府的区域政策对于经济发展的差异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些地方政府而言,他们通过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条件,来吸引资本和人才的流入,加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反,一些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导致经济发展缓慢。
二、处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策略1.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政府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对于资源禀赋丰富的地区,政府应重点发展与资源相关的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对于生态环境优美的地区,政府应发展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
2.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为了减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政府应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可以通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互联互通能力,降低地区间的物流成本;加强教育和人才交流,提高地区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
3.引导资本和人才流动:针对欠发达地区,政府应通过引导资本和人才流动来促进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采用极差 、 标准差反 映 2 0 0 0 -2 0 1 2年西部地 区旅
为丰富的西部地 区分析较 少 , 本文 采用相关 研究 方法对西 游 经济 总体 差异 的绝对差 异 , 用相 对极 差 、 变 异 系数反 映
第1 3卷 第 5期 重庆 交通 大 学学报 ( 社科 版 ) 2 0 1 3年 1 O月 V o 1 . 1 3 N o . 5 J O U R N A L O F C HO N G Q I N G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O c t . 2 0 1 3
经济区域差异 进行 了定 量 研究 。研究 内容 主要包 括 区域
且 具有可获得性 、 系统性 、 动态 性等特点 。在研究 初期 , 因 为各地旅游外汇收入统计 口径一致 并且数 据较为 全面 , 多 数学 者采用 旅游 外汇 收入作 为测算 指标 , 如 陆林 、 张海 霞 以旅游外汇收 入作为 指标 研究 中国和 浙江 省的旅 游经 济
随着旅游业 的迅速 发展 , 地 区旅游发展 的不 平衡越 来 部地 区旅游经济的差异进行 分析 , 进一 步研究 产生差异 的
越突 出,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 差异 已成为学 术研究 的热点 之 原 因 。
一
,
国内外学 者从 不 同角度 对旅 游经 济差异 进行 了研究 。
一
国外对旅 游经济差异的研究 起步 较早 , 比较 注重学科 容 主要 集 中在旅 游 目 的地 的竞争力及其影 响因素 方面。S a mu e l 以美 国 、 澳大利
西 部 地 区旅 游 经 济 差 异 及 影 响 因素 分 析
甘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实证研究
收稿日期:2008-12-08作者简介:陈明(1979-),男,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管理;申社芳(1966-),女,兰州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管理。
文摘编号:1005-913X (2009)03-0123-CA摘要:通过对2001—2007年甘肃各州市旅游经济的变化特征调查,以14个州市为研究对象,发现甘肃区域旅游经济存在总体发展水平不均衡;旅游产业的总体地位不突出;旅游经济的发展靠旅游发达地区带动;不同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偏差严重等问题。
应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实现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树立共同发展,互利互惠的意识,走联合发展之路。
关键词:甘肃旅游业;区域差异;旅游外汇收入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09)03-0123-03The Empirical Study on Regional Difference ofTourism Economy in Gansu CHEN Ming,SHEN She-fang(Lanzhou Commercial College,School of Statistics,Lanzhou730020)Abstract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various characters of the tourism economy from 2001to 2007.It takes 14states and cities in Gansu Province as regional study objects ,which finds out the overall trend of the gradual increase in absolute difference and also the increase in relative difference.It an -nounces the variation between regional tourism economy and tourism industrial status 。
中国旅游经济影响的省际差异与区域特征
中图分类号 :5 2 3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8— 65 2 1 ) 1 0 10 F9. A 10 7 0 (0 2 0 — l4— 6
一
、
刖 置
游需求 的区域差异 , 郑海燕和保继刚(0 1 运用 因 20 ) 子分析与聚类分析 , 探讨广东省居 民潜在国内出游 力的地区差异 ; _ 滕丽 , 4 王铮和蔡砥 (04 利用 K . 20 ) o
中国旅 游 经 济 影 响 的省 际差 异 与 区域 特 征
袁 宇杰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 山东 济南 201) 504
摘要 : 本文运用投入产 出分析和聚 类分析 , 明确 了中国旅游经济影 响的省 际差 异与 区域特 征。分析 结果表 明, 游 旅 业对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等指标存 在省际差异, 直接消耗系数等指标 的部 门排序也存在省际差异 ; 中国旅 游经济影 响 存在显著的 区域特征 , 当旅游 需求发 生变化 时, 西部地 区是交通运输及仓 储业 受影 响最大 , 中部地 区是 住宿和餐 饮 业受 影响最大, 东部地 区则是旅游业受影响最大 ; 中国旅 游经济影响可划分 为4种 区域类型 , 类型的空间分布形 态有 团状 、 各 带状与散点。根据上述 结果, 建议促进 中国旅游发展应加大力度直接刺激旅游需求与消费 , 关注旅 游业经济影响 的省 际
hnn网络 对 中 国城 市 居 民 的旅 游 需 求 进 行 分 类 , oe 并从 收入 、 旅游 消费 比重 、 区域旅 游供 给强 度和 交通
国务 院 于 20 09年颁 布《 于加 快发 展旅游 业 的 关
意见》 旅游业 自此在 国家层面上被确定 为战略性 , 支 柱产业 ,l 国各 省 市也 相 继 出 台 了促 进 旅 游业 l全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省区差异浅析
海外 游客的分 布差 异性 , 对国内旅游发展重视不足 。主要试图使用各省区海内外游客数量 、 旅游 收入等指标 . 通过 区域经 济 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来分析 中国各省区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这种差异性。正确认识这种差 异, 并且 根据差异来确定各省 区 未来的旅游 业发展规模和方向 , 具有重要意义 。
[ 游经 济研 究 ] 旅
中国旅游业发 展的省 区差异 浅析
吕 帅 , 伟 , 怡, 凯 龚 程 王
( 东师范大学 中国现代研究 中心 , 华 上海 206 ) 0 0 2
[ 摘
要] 由于各方 面因素 的影响 , 中国各省 区旅游业发 展的规模和速度上存在着 巨大的差异 , 国内有关分析研究主要 集中
猛, 但是绝对数量相对较少 。
( 国 内游客 及旅游 收人变化态势 二) 国内游 客及旅 游收入有 了较大 幅度 的增长 , 但速度 较 慢。国内游客 E 1 9 年 的 5 2 h 94 .4亿人次增长到 2 0 年 05 的 1 . 2 人次 , 21 亿 增长 了 1 1 3 ; 游收入 由 10 3 5 3 . 旅 2. 1 亿元增长到 52 6 8 亿元 , 增长了 4 6 4 。两者相 比较 , 1.6
的 147 7 .3万人次增 长到 2 0 0 5年的 20 5 5 万人 次 , 2. 1 增
长了 10 9 2 ; 侨 一直 比较 少 , 5 . 华 变化 幅度也 不大 , 保
持在每年 1 0万人次左右 。从 中可 以看 出对我国海 外游 客贡献较大 的一直是港澳 台游客 , 外国游客增 长速 度迅
亿 美 元 增 加 到 20 0 5年 的 2 2 9 9 . 6亿 美 元 , 长 了 增
12 0 8 ( 2 。 2 . 图 )
四川省市域旅游业发展差异分析
摘要:基于四川省21个地市州的统计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计算方法,得出2001-2011年间四川省市域旅游业发展差异呈现出缩小趋势,且国内旅游业在区域旅游业均衡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四川省市域人均旅游总收入的差异主要是由人均国内旅游收入分配的差异性所致。
结构性效应是具有促进差异扩大的作用,而收入集中效应具有促进差异减小的作用。
关键词:基尼系数旅游业区域差异四川省国家统计局公布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03年为0.479,2012年为0.474,近十年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基本保持在0.48左右,表明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大。
旅游业往往被认为是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产业。
四川省是我国的旅游资源大省和旅游经济大省,从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等旅游统计数据看,四川省市域旅游业的区域差异明显,2001年巴中市旅游总收入最低,为1亿元,成都市最大,为152亿元,二者相差151亿元;2011年甘孜州的旅游总收入最少,为30.0亿元,成都市的旅游总收入最大,为807.56亿元,二者相差777.56亿元。
从规模看四川省市域旅游业的区域差异在扩大,那么,旅游业是否真正促进了市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对此,本文拟从人均指标,采用基尼系数对四川省市域旅游业发展差异进行定量分析,认识旅游业在市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目的是促进四川旅游业的持续和均衡发展,实现四川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1研究方法梳理已有文献,发现对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洛伦兹曲线法、基尼系数法、变异系数法、地理集中指数法和泰尔指数法。
研究者们通常采用人均收入值来测量区域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避免了人口规模对收入差异产生影响。
基尼系数是衡量区域收入差距的重要参数,其值域为[0,1]。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基尼系数G<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大,而G>0.5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旅游业的区域影响
旅游业的区域影响旅游业是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服务的一系列相关行业。
旅游业的发展会对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反作用,只有协调好双方的关系,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促进地区总体水平的提高,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3.1 旅游业的经济影响旅游的经济影响既包括对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影响,也包括对旅游客源地经济的影响,本文主要讨论对目的地的影响。
总的来说,旅游业发展有益于社会扩大再生产;拓展国际旅游市场,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拉动内需,有利于货币回笼,增加税收,平衡国内供求;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水平,缩小地区差别;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国际合作机会。
本文着重研究旅游业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
3.3.1.1 促进旅游地经济发展旅游是国内外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汇过程,是区域间合作与交流的桥梁。
旅游活动使物质财富从客源地流向目的地,实现财富再分配。
特别是经济落后、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利用旅游流实现财富再分配,有助于缩小地区经济差异,促进协调发展。
(1)旅游业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旅游业具有“投入少、产出高”等优势。
以我国为例,除国家对旅游业的投资外,主要靠自身较好的经济效益实行滚雪球式的积累,在我国“七五”期间,旅游业的投入产出之比为1:4.6,旅游投入与旅游创汇之比为1:2.03,换汇成本低。
(2)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并增加就业岗位由于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其经营范围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因而发展旅游业,首先使许多其他有关联的产业都随之得到发展。
据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第三产业产值相应增加10.2元之多。
旅游者的直接消费可以带动交通、住宿、餐饮、旅游商品业的发展,而旅游的继发效应高于直接收入,整个地方经济将因此被拉动。
旅游业涉及饮食、娱乐、商业、交通等高度劳动密集型的许多行业,因而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数,就可增加有关联的间接就业人数5个以上。
河南省旅游经济地区差异研究
河南省旅游经济地区差异研究概述河南省作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旅游省份,具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访。
但是,由于该省地域面积较大,各地的经济状况和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了不同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这对于河南省的旅游经济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都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和数据分析法对河南省旅游经济地区差异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搜集河南省的旅游经济和地理环境的相关资料,分析各地区的旅游资源类型、数量及质量,以及旅游基础设施、交通条件等方面的情况。
其次,采用SPSS软件对河南省各地的旅游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旅游收入、旅游消费、旅游从业人员等方面,从而得出各地区旅游经济水平的差异和原因。
结果分析旅游资源分布差异河南省的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包括郑州、洛阳、开封等市区,这些地区的旅游景点数量较多,分布比较均衡。
而位于河南省北部的许昌、南阳等市区虽然也有一些著名景点,但是数量较少,分布不均。
这一现象与河南省地理条件有关,中南部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更适合旅游产业的发展。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差异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河南省的各地区差异较大。
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较高,例如郑州、洛阳等地区的交通网格局较为完善,公共交通设施较为发达;而部分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
这导致了各地区旅游的交通、通讯等条件不同,也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旅游经济收益差异通过统计河南省各地区的旅游经济数据,可以发现各地旅游经济收益差异明显。
中南部地区的旅游收益普遍较高,如郑州、洛阳等市区的旅游收益均超过千万元,而北部偏远地区的旅游收益则普遍较低。
这表明中南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消费水平比较高,旅游消费市场比较活跃,而北部地区由于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的落后,旅游经济发展较为困难。
结论本次研究发现河南省旅游经济地区差异较大的原因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差异、旅游消费水平和市场活跃度不同等因素。
中国区域消费差异
中国区域消费差异中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这种消费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理、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探讨中国区域消费差异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地理因素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消费习惯的差异。
比如,沿海地区具有良好的港口资源,与国外的贸易往来频繁,人们对于国外产品的接触多,消费观念相对较为开放。
而内陆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人们对外界产品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消费习惯较为保守。
二、经济因素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造成消费差异的重要原因。
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人们对于消费品的需求也相对较大。
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薄弱,人均收入较低,因此消费能力有限。
此外,一线城市与二线、三线城市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消费差异,这是由于一线城市的发达程度以及人们的收入水平不同所致。
三、文化因素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也导致了消费差异的存在。
比如,北方地区的人们更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他们对于购买消费品时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物品的功能性。
而南方地区的人们注重生活品质,他们更偏爱一些符合自身审美和品味的产品。
消费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方面,消费差异推动了产业和产品的分工协作。
不同地区的消费需求差异促使各地区的企业针对特定市场进行差异化开发,加速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
例如,一些地方依托当地资源和特色文化,发展了一批具有自身特点和竞争力的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另一方面,消费差异可能会加大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发达地区的高消费水平可能会形成一种“富者愈富”的局面,进一步拉大不同地区的财富差距。
这不利于全国范围内经济的均衡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为了缩小地区消费差异,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公共服务,提高内陆地区的发展水平。
其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以提高地方经济的竞争力。
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政策法规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对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旅游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旅游目的地的多样化对旅游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文化交流、民俗风情等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旅游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政策法规的完善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对旅游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在未来发展中,需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不断提升现代旅游业的竞争力,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对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提升竞争力的建议,旨在推动现代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现代旅游业、影响因素、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政策法规、自然环境、发展分析、未来展望、竞争力提升、研究意义。
1. 引言1.1 现代旅游业的重要性现代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交通、通信等技术的发展,旅游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前的发展动力。
现代旅游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现代旅游业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增进相互了解的重要平台。
旅游活动能够促进文化、民俗、语言等方面的交流,有助于增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通过旅游,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丰富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
现代旅游业还是地方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许多地方依靠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态环境,推动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可以说现代旅游业对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研究背景现代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需求的增加,旅游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各国之间旅游交流日益频繁,旅游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之一。
《2024年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范文
《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而其经济绩效则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的经济绩效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二、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现状(一)经济绩效总体表现近年来,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无论是东部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内陆地区,旅游业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在经济增长、就业、税收等方面,旅游业都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经济绩效的地区差异尽管我国区域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地区间的发展差异依然存在。
东部沿海地区的旅游产业经济绩效相对较高,而中西部地区虽然发展迅速,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这主要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丰富程度、政策支持力度等因素的影响。
三、影响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的因素(一)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影响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的重要因素。
政府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政策导向、资金投入等都会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例如,政府通过实施旅游扶贫政策、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区域旅游产业的经济绩效。
(二)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的重要因素。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消费水平等都会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例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们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旅游消费,从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三)文化与自然资源因素文化与自然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地区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例如,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历史文化名城等旅游资源的地区,其旅游业发展往往具有较高的经济绩效。
(四)基础设施与服务质量因素基础设施与服务质量是影响游客体验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服务可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引言:地理环境是我们居住的土地的基础,也是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地理环境可以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典型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关系。
一、地理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地理环境对农业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例如,土壤的肥沃程度、降雨的分布和气候的稳定性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地理环境条件优越的地区,如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具备了良好的灌溉条件和富饶的土地资源,因此农业发展相对较好。
而一些地理环境条件较差的地区,如沙漠和高山地区,农业发展则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地理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是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地理环境也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地理位置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交通和物流。
例如,位于交通枢纽的城市通常具有更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因为它们更容易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流和贸易。
其次,地理环境还会对城市的资源供给和生活环境产生影响。
一些地理环境条件好的城市,如沿海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良好的气候,因此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投资,其经济发展也相对较好。
三、地理环境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旅游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行业,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自然景观优美的地区,如山水风景名胜区和沿海度假地,天然的地理环境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同时,地理环境也会影响旅游业的设施建设和交通配套。
例如,一些地理环境恶劣的地区,缺乏基础设施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因此旅游业的发展相对较慢。
四、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同一个国家甚至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也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例如,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和跨国公司,因此经济发展相对较快。
而中国的西部地区由于环境条件恶劣,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差异使得地理环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湖北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对策研究
征 进行分 析 , 旨在 促 进 湖 北 省旅 游 协 调 健 康 发 展 , 为旅 游政 策 的制定 提供 借鉴 依据 .
颇多. 其 中, 国 外 学 者 在 研 究 区 域 旅 游 差 异 上 角
度 比较 广 泛 . 例如, 迈 克 尔 ・波 特 从 区 域 旅 游 竞 争力 方 面 , 提 出了竞 争 优 势 理 论 , 创立 了“ 波 特 四 因素 ” 模 型 ( 钻 石 模 型 )[ 1 ] ; 弗 朗 索 瓦 ・韦 拉
学 方 法 ] .
本文 在分 析湖 北省旅 游发 展 时间差异 上 , 主要 采用单 指 标测度 分 析 的方 法. 通过 2 0 0 1年 至 2 0 1 0 年湖北 省旅 游 国 内旅 游 收入 绝 对 差 异 和相 对 差 异 的测度 , 来 反映 出湖北 省旅 游发 展过 程 中时 间序列 的变化 特 征. 其 中绝 对差异 的测 算 主要采 用极 差 和 标 准差 来表 示 , 相 对差 异采 用极 值 比率和 变异 系数
分析 l 2 ; 马 斯 逊 和 华尔 则 从 需 求 和 供 给 方 面 研 究 区 域旅 游 经 济 差 异 的 原 因 ; Mu z a f e r Uy s a l ( 2 0 0 5 )
从 旅 游 者 的 角 度 出 发 进 行 研 究 J . 国 内 学 者 对 区
计年 鉴和 各州 市 国民经济 与社 会发 展统 计公 报.
选取了 2 0 1 0年 的 1 5 项 指标 , 通 过计算 各研 究单 元 的各 指标 的分 值 进 行计 算 , 得 出其 综 合 分值 , 从 而 得 出更为 科学 、 全 面 的评 价结 果 . 具 体 指 标 体 系 如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原因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原因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显著。
有些地区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而另一些地方却经济增长缓慢,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本文旨在分析这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
一、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自然资源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煤炭、矿产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
而其他地区可能自然资源匮乏,导致经济发展速度较慢。
例如,中国的沿海地区由于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和便捷的海上交通条件,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而内陆地区由于交通瓶颈和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增长有限。
二、政策差异政府的政策也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不同地区在政策方面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支持和优惠。
例如,政府可能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投资特定地区,这会带动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
而其他地区由于政策不利或者政策执行不到位,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此外,政府对不同地区的投资力度和引导力度也可能不同,进一步加大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三、人力资源和教育差异人力资源和教育水平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一些地区拥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使得其在科技创新和高技能产业方面具备较大优势,经济快速发展。
而其他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的短缺和劳动力素质的不足,导致经济增长缓慢。
例如,发达的城市往往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和优质的人力资源市场,这使得其在技术创新和高端产业发展方面具备优势。
四、基础设施建设差异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些地区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信息化水平和市政设施,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而其他地区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够或者基础设施水平滞后,导致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例如,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在中国的东部地区相对较好,而在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差,这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五、文化传统和产业结构差异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产业结构也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广西入境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文章 编号 :10 0 1—1 8 (0 0 1 4 X 2 1 ) 1—0 4 0 19— 6
商 业研 究
C MME CA O R IL
堡 旦
广 入镌 游发展的百碛差异殷影响固素分衍
甘 永 萍
( 西 师 范学 院 经济 管理 学 院 ,南 宁 5 00 ) 广 30 1
df rn eb t e nitr i sep n igec e r n u dtu s wt g o c nrt nga in inf a t iee c ew e e —ct i x a dn a hy a ,ib n r m i al hc n e tai rde tssg ic n— n y o oi h 矗 o i i
dnmi m tos oaayet vr l e oa d f ecs hrc r tsadt n s fn on u s ee p etn y a c e d nlz eoe g n ie ne aat sc ed b udt r m dvl m n i h t h l i l fr a r c e i n n gm n,G nx ece d ct nU i  ̄t, C lg cnmc a dMa a e et n g i ahr E uai n e i e o s a T s o v y
N n ig 5 0 0 ,C ia a nn 3 0 1 hn )
摘要 :以广西 1 4个地级 市为 区域研 究单元 ,采 用标 准差 、变异 系数 、偏度 系数 、峰 度 系数、地 理集 中指数 、首位度和动 态度 等方 法 ,分析 广 西入 境旅 游发 展 的 总体 差异 特征及 变化趋 势 ,结
果表 明 :广 西 各 城 市入 境 旅 游 发 展 极 不 平 衡 , 市 际之 间总 体 差 异 逐 年 扩 大 ,入 境 旅 游 集 中度 高 , 梯度 差 异 显 著 ; 虽然 桂 林 市入 境 旅 游 发 展 速 度 相 对 放 慢 ,其 它 城 市发 展 速 度 明 显 加 快 ,但 入 境 旅 游发 展 的 空 间 差 异 还 将 持 续 存 在 。在 此 基 础 上 ,从 旅 游 资 源 禀 赋 、 区位 及 交 通 、 旅 游服 务 设
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
2016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地理科学学生:锦学号:2012011001指导教师:白彬●2016年5月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1.省概况及旅游资源分布 (1)1.1省概况 (1)1.2旅游资源分布 (1)2. 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研究 (3)2.1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 (3)2.2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 (5)3.影响旅游经济发展原因的实证分析 (7)3.1旅游经济的回归分析 (7)3.2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原因 (9)4.对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建议 (11)4.1创新旅游路线 (11)4.2增加基础设施建设 (11)4.3政府实施助游政策 (12)4.4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12)4.5发达地区发挥带动作用 (12)结论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摘要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旅游经济发达程度与旅游资源丰富度显著性不明显。
各市(州)间旅游经济发展的底子和速率有着明显差别,旅游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渐增大。
以9市(州)为探讨地区,用相对差异、绝对差异和回归分析研究方法。
探讨省2011年—2014年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和省9市(州)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分析影响省旅游经济整体发展和9市州间旅游经济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的因素,提出促进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建议:创新旅游路线、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实施助游政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充分发挥发达地区带动作用。
关键词:省旅游经济空间分布空间差异ABSTRACTAs tourism resources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abundance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tourism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of significance is not obvious. Foundation of the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ween cities (state) and rate have obvious difference, gap of the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nine city (state) as the study area, with the relative and absolute difference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s. Study of the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uizhou in 2011-2011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nine cities (state) of the tourism economy in guizhou space differences, analysis influence tourism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uizhou and 9 city state, an absolut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ourism economy growing factors,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t economy in guizhou: innovation tour route, increas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government in implementing aid policy, introducing market competition mechanism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in developed regions. Key words:The guizhou province Tourism econom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Spatial differences引言省旅游经济的发展与旅游资源的优良禀赋不对称,地区间发展差异大,部分地区较为滞后。
河南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其计算公式 如下 :
S= ∑( Y1/ 1 t【 Y 一 ) N 墟 2
V= / S Y
1 数据说 明与研究方 法
11 数据 说 明 .
() 1
() 2
式 中 : 为第 t 年第 i 区 域 的旅 游 外 汇 外 个
易 广 波 汪 明林 ,
(. 川 师范 大 学 地 理 与资 源科 学学 院 , 1 四 四川 成都 60 0 ; 1 11 2乐 山师 范学 院 旅 游与 经济 管理 学院 , . 四川 乐山 64 0 ) 10 0
摘
要: 文章 以河南省 1 8地市为研究 单元 , 分析 了河南各地 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 的空 间差异 , 揭示 了区域旅 游经济的
河 南 省 旅 游 业 近 几 年取 得 了很 大 的发 展 , 旅
游经济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 , 内各地区旅游 省 经济呈现出空 间上的差异性 。探讨区域旅游经济 的空间差异 ,有利于正确认识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 变化 , 对优化旅游资源的配置、 改善地区旅游经济 结构 、 缩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差异 、 促进整体旅游 经 济 的发展 等有 重要 理 论 和现 实意 义 。 般来说 , 对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测度 , 总是在对某些 已确认为能够衡量各 区划单元整体
旅游 外汇 之和 , ຫໍສະໝຸດ 后平 均而 得 。 本文引入 了相对发展率分析各地区旅游经济 发展速度的差异。相对发展率( i ) Nc 表示各地 区 h 在 某一 时期 内旅 游外 汇收 入 的变 化 与 同一 时期 全 省旅游外汇收入的变化的比值 。 其值计算公式口: o /
N c = Y — 1/Y一 1 i ( Yi ( 2Y ) h ) () 3
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解析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解析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趋势。
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差异涉及诸多因素,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政策支持等。
本文将就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解析。
一、地理位置因素地理位置是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与重要交通线、港口和边境接壤的地区通常具有较好的发展机遇。
这些地区通常在贸易和物流领域具有优势,有利于本地区与其他地区和世界市场的联系和交流。
比如沿海地区通常在外贸和制造业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内陆地区则更加注重发展农业、旅游等产业。
二、自然资源因素自然资源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
对于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来说,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将为经济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例如,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丰富储量可以促进能源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同时,农业资源、水资源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可以支撑农业经济和水资源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人口规模因素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较大的人口规模会带来更大的市场需求和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推动内需、消费和产业发展。
相比之下,人口规模较小的地区往往缺乏市场潜力,经济增长受限制。
此外,人口结构中的年龄分布、教育水平等因素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四、产业结构因素地区的产业结构也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和组成不同,会直接决定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和速度。
发达地区通常以现代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导,因此具有更高的经济增长潜力。
而相对落后的地区则可能更加依赖传统的农业和资源型产业,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五、政策支持因素政策支持对地区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对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合理的政策可以促进资本流动、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放,提高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和吸引力。
例如,一些政府鼓励技术创新和创业的政策措施,能够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和人才聚集在某地区。
云南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其对策研究
云南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其对策研究作者:钟木腾朱孙媛李麒伟周函冰铁婧来源:《旅游纵览》2022年第08期摘要:云南省地理位置独特,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业成为云南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其支柱性和关联作用日益显现,但是省内各个州市之间的旅游经济差异也开始凸显,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基于此,本文采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云南省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确定影响云南省各个州市之间旅游经济差异的因素,并阐述云南省面对旅游经济区域差异,需要遵循的旅游发展基本原则,进而提出提高云南省旅游经济整体实力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经济;区域差异;云南省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又被称为区域旅游经济差异,主要是指不同地域之间的旅游业经济之间存在的差异,而本文所讨论的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则主要是基于不同因素的影响,云南省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区域经济差异。
同时,一个区域不可能拥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所有要素,因此这就需要其在发展过程中相互配合。
因此,本文所讨论的云南省16个州市之间也需要相互配合,以此保证云南省不同区域之间的旅游经济协同发展。
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旅游目的地需要关注其最基本的经济属性,而旅游经济就是旅游业经济性的外现。
但是区域之间的差异是必定存在的,如果没有差异就不会有区域特色,尤其是对于旅游业而言,特色和差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的旅游业更好发展。
(一)旅游资源禀赋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条件,旅游资源是否丰富将决定旅游目的地是否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是否能够促进旅游业更好地发展。
虽然在新时代背景下,旅游资源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是其依然是促进区域旅游发展和出现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
云南省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文化让云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但省内旅游资源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状,地区之间的旅游资源差别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差异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原因
作者:皮晓媛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6年第04期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有些地区甚至将旅游业作为支柱性产业进行发展。
但是在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也出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本文对区域差异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区域之间在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实力上所体现出的不平衡状况凸显。
而区域差异则在旅游经济发展不协调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何减少区域差异对旅游经济发展均衡性的影响,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改善,实现旅游经济稳定、持续和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学术界与旅游实务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二、区域差异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差异的积极作用
发达地区不仅积累了大量的经济财富,拥有较为丰富的发展经验,可以对欠发达地区提供示范标杆,并且还能产生传导与激励效应。
其次,区域之间的落差,能够促进了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在不同区域内的不断流动,从而最终实现整体的优化配置。
(二)区域差异的不利影响
区域之间相差过大,会出现两级分化,旅游经济发达的地区会更加发达,抢夺更多的游客资源,而欠发达地区则因为没有更多资金投入,从而处于更加不利的位置。
发达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欠发达地区拖累,影响整体旅游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整体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下降。
三、区域差异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原因
(一)旅游资源禀赋差异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的质量与数量,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区域之间由于受到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之间的旅游资源禀赋差异巨大。
以浙江省为例,通过对2015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的查询可知浙江省各地市旅游资源排序为:温州占全省总储量的15.83、杭州占12.74%、丽水占10.14%、金华占9.85%、宁波占
8.95%、台州占8.89%、绍兴占8.73%、湖州占7.15%、嘉兴7.01%、衢州5.63%和舟山
5.13%。
例如,温州所占的旅游资源数量为舟山的三倍强。
由此可见每个地市在旅游资源禀赋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二)旅游旅游服务水平与基础设施条件差异
旅游地基础设施指的是旅游者在其旅游过程所能接触到的包含吃、喝、住、行等在内的一系列设施。
而旅游服务水平指的是在旅游活动中所享受到的一切服务。
地区差异不同,其所能提供给旅游者的基础设施与服务水平也是有所差异的。
以西部地区为例,四川、云南、内蒙古、陕西的旅游社的数量在整个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15.4%、12.7%、11.8%、10.5%,总和为50.4%。
这四个省份旅行社的数量超过西部12省旅行社数的二分之一,区域性差异非常明显。
(三)区域经济背景差异。
只有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处于一个较高水平的时候,才会有更强烈旅游动机,进行旅游活动。
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会为旅游业的发展配备更多的交通运输工具、基础设施及财力资源,而且通常拥有较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与服务,使得旅游地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而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区域,即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开发及相关配套设施,而无法将区域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产业政策环境差异
旅游产业政策能够推动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对一些旅游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产业政策对旅游经济的扶持作用更加明显。
政府所出台的优惠政策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
例如,云南省将旅游业打造成了支柱性产业,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反观同处在西部的宁夏自治区,虽然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但是政府没有对旅游业的大力扶持,因此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较低。
四、加强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区域间合作。
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区域旅游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应当通过客源互流、线路整合、资源共享等方式,带动周边相对不发达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
在开发旅游产品等方面,旅游经济发展较弱的地区应当主动寻求合作,实现游客资源的共享,从而促进旅游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经济的快速成长。
(二)提升服务质量。
区域旅游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应当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同时加强对本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宾馆、酒店及交通设施的完善。
其次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游客的逗留时间增长,实现单纯追求数量上的增长到追求质量上提升的观念转变。
(三)突出区域自身特色。
区域要结合自身资源、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开发一些特色鲜明、游客参与度较高的旅游项目,同时加大旅游宣传,形成特色旅游项目,进而提高其吸引力,实现旅游发展模块化、区域化发展,促进旅游经济的更好发展。
五、结语
国民对于旅游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旅游经济发展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正确分析区域差异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能够在客观对旅游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让区域旅游经济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断缩小区域之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促进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