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史学概论复习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学概论》
1、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学习历史就是要从先辈们的经历中学到生存发展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教训
历史意识,就是人们理解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历史遗产,是多方面的,每一代人都必然要对先前各代人遗留下来的遗产进行清理、继承和发扬有利于自己创造自己新的生活遗产,扬弃那些不利于创造自己新的生活的遗产。
A. 学习历史,就是从先辈的经历中学习生存和发展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教训。
B. 人们总是要“以史为鉴”,“以史为师”。这是人们的普遍需要。历史本来就是世代相传地发展和演变的,每一代人
2、历史学的社会价值
历史学的社会价值也就是历史学的社会功用或社会功能,总而言之,就是满足人们寻求“史鉴”“史师”的需要。
A. “以史为鉴”——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以史为鉴,就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用以指导人们的现实的实践)
B. “继往开来”——陶冶人类精神品格(历史学的积极认识成果具有陶冶和升华人类精神品质)
C. “温故知新”——传承文化财富(历史学认识成果具有传承文化财富的价值)
3、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
A、《史学概论》就是讲述历史学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他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初学者掌握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B、“历史”三层含义:一是指人类过去的经历;二是指述说过去经历的历史书;三是指把人类过去经历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
史学概论讲授的基本内容:史学概论实际上就是历史哲学概论,讲授的基本内容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4、历史学的本体论
历史学的本体论,就是关于历史现象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统称所说的社会历史观。
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历史观,构成了历史学的本体论的核心内容。历史本体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历史现象和过程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发展演变有没有规律?如果有规律,那是什么样的规律?是否存在决定历史进程的根本因素或终极原因或动力?如果有那是什么样的因素、原因或动力?……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社会历史观的问题,也都是史学本体论的根本性问题。
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的区别:世界观是对整个宇宙的观点看法,而社会历史观则主要集中于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看法
5、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在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本体论体系中,长期存在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分歧和论争
A、人本主义(强调主观):强调
世界是以人为中心的,而且认为
人的意识、情感和意志等等精神
因素具有首要意义。在当代西方
哲学中,人本主义的突出代表有
弗洛伊德主义、萨特主义和法兰
克福学派的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的第一
个特点(精神因素决定论的唯心
主义史学本体论):强调人的精
神、目的、意志、人性、理性等
精神因素是社会历史过程的决
定因素,强调一切历史活动和整
个历史过程都是人的精神、目的
和意志的展现。这是一种主张精
神因素决定论的唯心主义的史
学本体论。其中包含两种倾向,
一是(领袖、精英人物决定论)
强调领袖、精英人物的精神决定
历史进程,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
武德是代表者;二是(大众群体
决定论)强调群体的、大众的精
神决定历史进程。德国社会学
家、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是代
表者。
人本主义史学本体论的第二个
特点:强调人的精神支配下的意
志、目的、动机决定历史进程,
而人的意志、目的、动机是变化
无常的,一次性的不重复的,无
规律可循的,由此断言历史是没
有规律的。
人本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看到了
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的主观能
动性,这比忽视精神因素和人的
主观能动性的科学主义或结构
功能主义的史学本体论胜出一
筹;但是它在不同程度上忽视客
观条件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制
约,尤其看不到引起人们的思
想、意志、目的、动机等的产生、
发展和演变的根源来自于物质
生活,看不到其发展演变也是有
规律的,并由此否定历史发展规
律的存在,从而陷入了谬误。
B、科学主义(强调客观):在当
代西方主要表现为结构功能主
义,强调经过经验观察到的“经
验世界”一起“经验规律”才具
有首要意义。第一特点:认为人
类社会总是存在一些结构,具有
特定的功能,在长期里、甚至整
个人类历史过程中支配着人们
的思想、行为和命运,决定着历
史的进程。(美国社会学家帕森
斯提出“社会功能总体系”理论:
认为该系统有A(经济子系统)、
G(政治子系统)、I(社会组织
子系统)、L(文化价值子系统)
等四个子系统组成,四个字系统
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社会历史
的进化,同时他强调文化价值观
念子系统具有决定性作用。第二
特点:他不同意人本主义史学本
体论断言历史毫无规律可言,肯
定其中存在着某些不以人意识
为转移的规律。但是其中的规律
不是因果必然性的规律,只是根
据经验观察到的多次重复出现
的现象归纳出来的一些结构或
模式。
C、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双方都
看到了真理的某些方面,但都走
上了极端失于余片面,甚至流于
荒谬。
D、多元折中主义的史学本体论:
上面两者的结合,特点是:“强
调决定人类历史进程的因素是
多重多样的人为的、客观的等等
因素都有。解释某种历史时比较
泛,解释不清,什么都可以解释
同时又什么都解释不清,因为他
否定了任何历史事件或现象的
发生、发展和演变都有其终极原
因或根本的决定性因素,从而否
认有共同的因果必然性的规律。
6、历史学的方法论、认识论及
其与本体论的关系P27
史学方法论是关于历史研究方
法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
(移情式领悟方法:主张设身处
地、将心比心。代表:柯林武德,
兰克学派;法则归纳式方法:又
称实证归纳方法,主张根据多次
经验观察到的常规性的法则或
结构模式。代表:密尔五法,年
鉴学派)
史学认识论是关于人们的历史
认识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
论。
史学本体论是关于历史现象存
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
其核心就是人们统称所说的社
会历史观。
历史学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
共同构成了史学的理论体系。三
者相互联系,构成整体,其中以
社会历史观为核心的史学本体
论在整个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研究者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会
相应持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和认
识论。历史学本体论直接主导着
方法论和史学认识论。
7、后现代主义P3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
兴起了一股“后现代主义”思潮。
倡导者:法国的米歇尔•福柯和
雅克•德里达。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股哲学思潮,
它的一个突出的特点猛烈地批
判和否定18世纪西方启蒙运动
以来确立的一系列理念,由于其
否定的对象主要是18世纪以来
在西方居于主流地位的“现代理
性”,这股思潮被称为“后现代
主义”。
这一哲学的本体论可称之为“文
本本体论”。它把一切认识对象,
包括物质和精神的认识对象都
归结为“文本”,认为一切“文
本”本身都没有确定不变的内
涵,由此决定它在认识论上持一
种具有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特征
的认识论,强调人对文本含义的
解读,也总是因人、因时、因地
而异,任何解读都只是具有见仁
见智的相对价值,任何人都不能
把自己的或任何他人的解读宣
称为唯一真理。
后现代主义强调历史具有相对
性,有助于提醒人们防止陷入武
断和偏执的谬误。但是它根本否
认历史学揭示历史真相和科学
真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由此也
就根本否定了历史学作为一门
社会科学的品格和存在价值,一
切有志于追求历史真理的人们
都是不能赞同的。
8、孔德对社会历史规律和历史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论述。
孔德(1798—1857)法国哲学家,
社会学家,实证主义创始人。认
为实证哲学的首要特征在于,它
认为一切现象都服从于恒定不
变的自然规律……我们任务就
是致力于精确地发现这些规
律……
他倡导的实证哲学所要探求的
“自然规律”就是把观察到的现
象“按相继和相似的自然关系”
加以联系,从而归纳出来的共同
“恒定趋势”。孔德的实证哲学
除了有一套方法论外,也包含着
一种本体论和认识论,就是认为
我们所观察到得现象本身并不
存在因果必然性的规律,因而人
们也根本不能去认识那种规律,
只能凭观察结果去归纳出现象
之间的“相继和相似的自然关
系”的“恒定趋势”。这种本体
论和认识论进一步推演,就会导
致唯心论。他认为,把实证主义
方法运用于社会历史现象的研
究,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和比较
三种方法。
他把人类进化的历史主要归结
为心智进步的历史,提出“三阶
段”的进化规律:第一阶段为神
学阶段,第二阶段为形而上学阶
段,第三阶段为实证阶段。
主要著作有《实证哲学教程》、
《实证政治体系》、《实证逻辑体
系》等。
9、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
展的根本规律
唯物史观发现:人类自身的物质
生产实践活动和与之相应的物
质生产实践能力(决定)是人类
历史发展演变的终极原因或终
极动力;它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
的根本规律就是人类自身的物
质生产实践活动和与之相应生
产能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的社会
交往方式和整个社会形态从低
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也就是从
原始社会经过阶级社会到无阶
级的“自由人联合体”的规律。
10、杰弗里•巴勒克拉夫(1907
—1984)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在中世纪
史、世界史和史学理论等领域都
有很深的造诣,著述丰富。他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所写的
《当代史学主要趋势》(1978)
是其代表作之一。该书较全面地
回顾了20世纪以来历史学研究
的主要变化,包括史学领域的扩
大、各社会科学的新概念与新方
法对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影响等。
其主要著作有《基督教世界的社
会和文化史》、《中世纪的教皇
制》等。
奥古斯丁:著名的基督教神学
家,他开创了基督教神学史观体
系,对以后整个西方中世纪的编
年史学合理的思想产生了决定
性的影响。
11、兰克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指以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为代表
的史学派别。亦称历史研究的科
学学派。由于该学派倡导秉笔直
书,通过史料批判如实地再现历
史,因而又成为实证主义史学流
派的同义语。兰克认为,史学家
的任务是据事直书,不偏不倚,
如实客观。要想做到这一点,就
必须首先对史料进行批判检验,
去伪存真,由此重现历史,亦由
此历史学可以被列入科学之列。
由于兰克的前述主张,使得这一
派历史编纂偏重于政治史、军事
史、外交史等,因为大量第一手
的、比较可靠的史料来自于政府
文件、军事、外交档案及政治家
的日记等。此外,“据事直书”
的原则导致了其历史著述的特
点是叙事、描述,而非分析、概
括。兰克学派的这些特点虽有极
大的积极意义,但过于绝对地看
待历史的客观性,否认史家对史
料及史著的渗入,研究范围较狭
窄,方法较单一,故而在19世
纪末、20世纪初遭到哲学家和史
学家的质疑,而在20世纪50—
60年代被彻底摈弃。
代表人物:德国的魏茨、吉泽布
雷希特,英国的斯塔布斯、阿克
顿勋爵和剑桥学派等。
12、年鉴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20世纪30年代开始萌芽、40年
代中期开始形成的一个法国史
学流派,60年代时开始有世界性
影响。年鉴派的创始人被公认是
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
他们在1929年初创办了《经济
社会史年鉴》成为半个多世纪以
来持相同主张的史学家们的主
要阵地,年鉴学派便因此得名。
而费弗尔和布洛赫则被视为年
鉴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
年鉴学派旗帜鲜明地反对作为
“人文学科”的西方传统史学把
历史归结为政治精英人物的目
的、意志的展现过程,认为普通
人的状况才是决定社会历史面
貌的基本因素;反对把历史学限
定在只能叙述以精英人物为中
心的事件而不能探求法则的“人
文学科”,强调历史学应该成为
一门研究普通人的物质和精神
生活“结构”或“模式”的社会
科学或“发展式的史学”;他们
博采各学的理论和方法,创造性
地开展了经济史、社会史、心态
史等领域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
的“模式”和“结构”。
但是历史观的局限使他们既看
不到那些“模式”和“结构”本
来就是有他们刻意研究的那些
普通人的实际生活过程造成的,
更看不到它们也是随着那些普
通人的实际生活过程的改变而
改变的。相反他们看到得只是
“静止不动的历史”看不到变动
的历史。
13、“方法”和“方法论”
“方法”指的是研究者在研究中
实际运用的规则、步骤和指导原
则。“方法论”指的是对那些规
则、步骤和指导原则的性质、特
点和适用范围等所做的理论阐
释。简言之,方法论就是关于研
究方法的理论,或者说们就是关
于各种研究方法的性质、特点、
功用以及怎样适当地运用的理
论。
14、技术性方法和导向性方法
技术性方法,是确定历史事实的
方法。诸如,怎样搜集、考订和
辨识史料,怎样对史料、史实进
行分类、排比,怎样进行严密的
逻辑推理而避免混乱的推理等
等问题这些技术性、技巧性问题
的方法,就是技术性方法。历史
学运用的各种技术性方法,本质
上都是形式逻辑的归纳法和演
绎法。
导向性方法,是研究者用来指导
自己如何进行判断和推理的理
论原则。那些原则实际上是由一
定的世界观或社会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