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 知识点(总)
中国美术史复习知识点总结

中国美术史复习知识点总结一、史前美术1.旧石器时代2.新时期时代●早●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中●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人面鱼纹彩陶陶盆●庙底沟类型●花瓣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尖底漩涡彩陶瓶●舞蹈彩纹盆●晚●红山●玉器●龙山●黑陶●良渚●玉琮二、先秦1.青铜工艺●青铜器●礼,乐,兵,车马器其他●发展●商代●鼎盛●司母戊鼎●西周●增加铭文●毛公鼎●春秋●镶嵌和错金●莲鹤方壶●战国●铁器●采桑宴乐攻战纹壶●青铜雕塑●商(猛虎食人卣)●西周(青铜立人像)2.玉器●跽坐玉人像3.书法●甲骨文:占卜金文4.帛画●人物御龙图●人物龙凤图三、秦汉1.雕塑●青铜雕塑●(秦)铜车马●(西汉)长信宫灯●(东汉)马踏飞燕●石雕●西汉(霍去病墓石雕像群)●马踏匈奴●东汉(李冰石像)2.绘画●画像石,砖●隶书(张迁碑)(礼器碑)(石门碑)●小篆(泰山刻石)●帛画●长沙马王堆_1号汉墓石帛画(西汉)四、魏晋南北朝1.绘画●曹不兴●佛画之祖●卫协●始精●曹仲达●曹衣出水●萧绎●职贡图●六朝三大家●顾恺之画绝,才绝,痴绝●女史箴图●洛阳赋图●烈女仁智图●画云台山记●论画●陆探微●秀骨清像●张僧繇●笔才一二,已象焉●张家样●杨子华●北齐校书图2.画论●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传神论)●论画●谢赫●画品●六品,气韵生动,骨法用笔,随类赋彩,应物像形,传移摹写,经营位置●宗炳●山水画论●叙画3.佛教艺术●壁画●4大石窟●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岗石窟4.书法●钟繇●索靖●月怡贴●王羲之●兰亭序五、隋唐五代1.绘画●人物●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尉迟乙僧●吴道子画圣●送子天王图●87神仙卷●仕女●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周眆●仕女执扇图●簪花仕女图●五代●韩熙载●韩熙载夜宴图●周文炬●重屏会棋图●宫中图●山水●青绿山水●(隋)展子虔●游春图●(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李昭道●明皇幸蜀图●青山行旅途●水墨山水●(唐)王维●王破墨●雪溪图●辋川图●五代●北方●荆浩●笔法计气韵思景笔墨●匡庐图●关仝●关山行旅图●山溪待渡图●斧劈皴●南方●董源●潇湘图●披麻皴●巨然●秋山问道图●层峦丛林图●画鸟●唐●牛马二韩●韩滉●五牛图●韩幹●牧马图●照夜白图●五代●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黄荃●写生珍禽图●徐熙●雪竹图,雏鹤药苗图●薛稷●屏风六扇鹤样●边鸾●二枝折花2.画论●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绘画著录●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断代史●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绘画通史●荆浩●笔法记●张璪●绘镜●外师造化,中得心源3.雕塑●龙门石窟●乐山大佛●昭陵六骏●乾陵石刻4.壁画●敦煌壁画●经变画●西方净土变5.建筑●寺庙建筑●大小雁塔●桥梁建筑●赵州桥六、宋1.绘画●人物●●武宗元●朝元仙仗图●李公麟●五马图●免胄图●梁恺●简笔画泼墨大写意●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山水●北宋●北方●李成●读碑窠石图●李成之画近视如千里远●范宽●溪山行旅途●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雨点皴●郭熙●早春图●林泉高致●卷云皴●高远,深远,平远●南方●米芾●人文山水画新开局●赤壁遗古●米点云山●米友仁●潇湘奇观图●云山得意图●北宋青绿山水●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南宋山水●李唐●采薇图●万壑松冈图●刘松年●四景山水●十八学士图●马远●马一角●踏歌图●寒江独钓图●夏圭●夏半边●烟釉林居图●松溪泛舟●花鸟●工笔画●黄居寀●山鹧棘雀图●赵佶●芙蓉锦鸡图●听琴图●瘦金体●崔白●双喜图●寒雀图●写意●文同●善竹●墨竹图●赵孟坚●岁寒三友●法常●老松八哥●杨无咎●墨梅图卷●风俗●苏汉臣●秋庭戏婴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李贺●货朗图七、元1.绘画●人物●王绎●写像秘诀●杨竹溪小像●山水●钱选●秋江待渡图●高克恭●春山晴雨图●赵孟頫(文人画领袖)●鹊华秋色图●元四家●吴镇●渔夫图●倪瓒●渔庄秋霁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王蒙●青卞隐居图●花鸟●王冕●墨梅图●繁花满枝●柯久思●墨竹图●郑思肖●墨兰●无根兰2.雕塑艺术●晋祠泥塑人物像●重庆大足石刻像3.壁画艺术●山西永乐宫壁画●朝元图4.建筑艺术5.雕刻●营造法式(李戒)6.工艺美术●瓷器●天青色(汝窑)●钱(哥窑)●变(均窑)●定窑●官窑●缂丝工艺7.书法篆刻●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八、明清1.绘画●明●早●浙派●戴近●钟馗出山图●春游晚归图●吴伟●柳下读书图●中●吴门四家●仇英●人物故事图册●辋川十景图●最后一个青绿山水画家●文徴明●真赏斋图●唐寅●孟蜀官妓●溪山鱼隐图●白云青障图●沈周●庐山高图●诗书画一体●晚●山水●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松江画派●花鸟●工丽●文进●吕纪●写意●陈淳●秋葵图●山茶水仙图●白阳仙人●徐渭●墨葡萄图●泼墨大写意●青藤白阳●人物●变形主义●陈洪绶●归去来兮辞●水浒叶子●崔子忠●云中玉女图●藏云图●波臣派●曾鲸●王时敏像●张子卿像●清●正统派●清初六家●王时敏●云山图●王鉴●夏山图●王翚●溪山红树图●王原祁●●吴历●横山晴雨图●恽寿平●个性派●清初四僧●朱耷●荷鸭图●哭之笑之白眼看世人●石涛●苦瓜和尚语录●搜尽奇峰打草稿●髡残●弘仁●黄山图●金陵八家●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叶欣,谢荪,胡慥,●杨州八怪●扬州卖画●郑燮,李鳝,李方膺●布衣文人画●金农,高翔,汪士慎●文人休养职业画家●黄慎,罗聘2.版画与年画●版画●朱圭,焦秉贞●耕织图●冷枚●万寿盛典图●陈洪绶●分色木印木刻法●芥子园画传●年画●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杨家埠3.建筑艺术●园林建筑●私家●扬州●个园,何园●苏州●拙政园,留园,网师园●上海●豫园●皇家●圆明园●万园之圆●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宫殿建筑●故宫●天坛●宗教建筑●布达拉宫●拉卜楞寺4.工艺美术●九、现代1.四大画家群●海派画家●赵之谦●虚谷,任熊,任熏,任颐,吴昌硕,蒲华●任颐●吴昌硕●岭南画派●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关山月●北京画家群体●齐白石●江浙画家群●黄宾虹●张大千●潘天寿●傅抱石2.近现代美术教育家●徐悲鸿●田横五百士●林凤眠●春眠●江畔●刘海粟●男女同校●颜文梁●厨房●画室3.漫画●丰子恺●莫谈国事●张乐平●三毛流浪记●叶浅予●打到四人帮。
中国美术史各章节重点(整理后完整版)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1.我国原始时代美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混沌性特征: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物;各门类浑然一体,相互依存2.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石器制造看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艺术逐渐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现象的趋势,也为后世美术的分化和发展奠定了技术的和精神的基础。
3.何为仰韶彩陶?简述仰韶彩陶各期的造型和纹饰特征所谓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的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
早半坡类型以西安半坡村遗址出土彩陶为代表《人面鱼纹盆》、《鱼纹盆》、《鹿纹盆》:形象生动,手法简练、笔触粗矿,变化单纯而特征鲜明中庙底沟类型以庙底沟类型为代表盆的造型挺秀饱满,轻颖而稳重,大和小底曲腹盆和碗;装饰风格有半坡的写实向变型发展,几何花纹较多晚马家窑类型造型完美,纹饰严谨,具有鲜明特色代表着整个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满、平、均的装饰特点《舞蹈纹彩陶盆》4.怎么认识彩陶的艺术成就优美的造型和形式多样的装饰图案纹样的结合成为原始文化最发达最杰出和最光彩的成就。
彩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统一。
彩陶的造型简洁凝重、气魄浑厚,体现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
5.《舞蹈纹彩陶盆》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体现在那些方面?舞蹈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艺术形式,一般用音乐伴奏。
舞蹈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先民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这件彩陶盆就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彩陶盆的设计制作,还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
舞蹈者的形象以单色平涂的手法绘成,造型简练明快,三列舞人绕盆沿形成圆圈,下有四道平行道纹,代表地面。
盆中盛水时,舞人可与池中倒影相映成趣。
小小水盆成了平静的池塘,池边欢乐的人群映在池水之上,舞蹈的韵味让人心醉。
6.简述原始时代雕塑的主要内容和代表性作品的艺术特点原始时代的雕塑作品所表现的题材内容,除了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动物形象外,就是人们所崇敬或喜爱的氏族成员形象,体现着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形体、面貌、力量的初步认识和艺术的再现能力。
中国美术史学习笔记整理(完整版)

中国美术史第一章:原始美术名词解释:彩陶: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
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
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其著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
黑陶:黑陶工艺是我国工艺美术取得的杰出代表成就之一,其烧制工艺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透而成,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其中,山东龙山文化黑陶中的蛋壳陶以黑,光,亮,薄而著称于作品: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遗址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典型代表。
其中最代表的是人面鱼纹彩陶。
此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
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文面习俗。
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
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
人头上奇特的装饰,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时的化妆形象。
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鱼神"的形象,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主题。
C型玉龙1971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属于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
玉龙为墨绿色软玉制成,龙身光泽,蜷曲如沟,;龙首作猪嘴形。
长吻修目。
是目前发现体型最大,制作最精,形态最为逼真,年代也最为久远的碧玉龙形象。
舞蹈彩陶盆中国原始美术马家窑文化彩陶文化的杰作。
青海大通出土以极强烈的绘画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举世公认的原始时代最有代表的艺术作品。
陶盆内壁口沿下绘出每组五人的三组人物,他们手拉手随着原始乐器的节拍,侧着头,伸着腿,步调一致地跳舞,如同将野兽赶入圈内,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气氛,生动地再现了涉猎舞蹈的场面。
第二章先秦美术名词解释:青铜礼器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1.劳动创造了人,艺术其源于(人类劳动)。
2.人类最初的劳动是从制作(石器工具)开始的。
3.原始时代的时期,它不仅是人类劳动技能的(测量器),也是人类造型能力的(指示物)。
4.北京猿人大约生存于(四、五十万年)以前。
5.丁村人大约生存于(二十多万年)以前。
6.丁村人制作的尖状器上有(对称和均衡)的感觉。
7.距今2、3万年以前的美术遗物是(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8.半坡彩陶遗址在(西安半坡村)。
9.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说明了人类劳动时间中形成了(美的观念)。
10.半山类型彩陶一直在(甘肃)省和政县。
11.原始时期的(绘画)和(雕塑)是附属于制陶工艺的。
12.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的创造13.庙底沟彩陶距今(五千年)左右。
14.庙底沟类型彩陶遗址是(河南陕县庙底沟)。
15.半坡彩陶距今(六千年)左右。
16.马家窑彩陶出土于(甘肃临洮马家窑)。
17.马家窑彩陶距今(四千五百年)18.出土于甘肃的彩陶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彩陶。
19.北京猿人的石器类型(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
20.半坡类型彩陶装饰纹样有(人面纹、鱼纹、蛙纹、鹿纹)。
21.人面鱼纹盆的装饰纹样(人面、鱼纹)。
22.山顶洞人装饰品的目的(增加自身美感,引起人们的好感,有助于民族之间的感情联系,加强征服自然的威力)。
23.(河姆渡)出土的陶猪,(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猪形陶鬲,显然都是久已驯化了的家猪模样。
24.(山东宁阳)He (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狗形陶规狗的形象生动有趣。
25.(陕西扶风姜西村)出土的在陶盆口沿下堆塑的人面像,是男性形象。
26.(甘肃泰安县)出土的人头形器陶瓶,是一青年女性形象。
27.(甘肃天水蔡家坪)出土的人面陶塑,可能是陶器上的立体装饰。
28.(甘肃临洮)出土的人头形盖状物,是目前雕塑史上雕绘相结合最早的作品。
1.半坡类型彩陶:西安半坡村,距今6000年左右,鱼纹、鹿纹、蛙纹,以鱼纹为主,圆底或平底盆,朴实厚重。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1.彩陶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者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
2.岩画:岩画是古代描绘或者摩刻在崖壁石块上的图画,被称为是古代先民们记录在石头上形象的史书。
3.饕餮纹: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
也称兽面纹,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
4.画像石(砖):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壁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5.“迁想妙得”:“迁想”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活动,把主观情思“迁入”客观对象中,掌握对象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以及与外形的关系,取得艺术感受,“妙得”为“迁想”的结果。
即通过艺术家的情感活动,审美观照,使客观之神与主观之神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
6.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无锡人,出身世族家庭。
少年时以其天才的、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闻名,并为上层人士所器重。
他是一个典型的士大夫专业画家,他在绘画及文学方面艺术方面才华横溢。
有绘画作品《洛神赋》《女史箴》,在艺术上提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要求—“传神写照”7.张僧繇:江苏人,生于南齐时期,主要艺术活动在整个梁代。
他所创造的绘画风貌,对南北朝后期和隋唐两代的绘画艺术,起着积极深远的影响。
他在我国绘画艺术发展过程中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8.“畅神说”: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畅神说”,认为自然山水形象能给人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畅神说”使中国画“以神写照”的理论又前进了一步。
9.“比德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关于自然美的美学理论观点。
其基本涵义是:自然美之所以为美,在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物象,可以与人“比德”既从其中可以意会到审美主体的某些品德美。
10.《五牛图》:是中唐专写农村风俗的画家韩滉的作品。
在这幅横卷上,画家用粗笔描绘了五头不同形态的黄牛,其中有所谓“步者、者、纵而鸣者、顾而舐者,翘首而驰者”。
笔墨简练、形象生动而逼真,体现出深厚朴实的艺术风格。
中国美术史汇总

中国美术史汇总一、魏晋南北朝-隋唐绘画1、张僧繇(yóu ),梁武帝(萧衍)时期的名画家,2、王维,字摩诘,唐朝诗人,外号“诗佛”。
创造了水墨山水派。
3、李思训,唐代书画家。
曾任过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军”。
4、吴道子,唐代画家。
5、张萱,著名作品是《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
6、周昉,传世作品《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
7、阎立本作品有《步辇图》、《古帝王图》、《职贡图》、《萧翼赚兰亭图》等传世。
8、韩滉代表作《五牛图》。
9、韩干,唐画家。
代表作《照夜白图》《牧马图》。
10、卫贤《高士图》。
11、荆浩,开创以描绘高山峻岭为特色的北方山水画派。
“匡庐”即庐山,又名匡山,传说殷周时期匡裕结庐隐居于此。
12、关仝五代后梁画家。
13、周文矩,五代南唐画家。
存世作品多为摹本《宫中图》、《苏武李陵逢聚图》、《重屏会棋图》、《琉璃堂人物图》、《太真上马图》。
15、顾闳中五代十国中南唐人物画家,与周文矩齐名,唯一传世作品为《韩熙载夜宴图》。
16、徐熙,五代南唐杰出画家。
郭若虚称他为“江南处士”。
沈括说他是“江南布衣”。
17、黄荃:五代十国西蜀画家代表作《写生珍禽图》。
18黄居寀:〔五代〕代表作《山泽惊鹊图》。
19董源:中国五代南唐画家。
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大师。
画史上把董源、范宽、李成,称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代表作《潇湘图》《夏景山口待渡图》。
20巨然,五代南唐、北宋画家,僧人。
存世作品有《秋山问道图》《万壑松风图》《层崖丛树图》等。
二、两宋画家1文同:苏轼的表兄。
代表作《墨竹图》2刘永年:《家鹅图》轴相传为其所绘。
3许道宁: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
4李公麟:他善画人物,尤工画马,苏轼称赞他:“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
《五马图》为其代表作。
5、王诜:字晋卿,代表作《溪山秋霁图》6、李成:五代及北宋画家,多作平远寒林,画法简练,笔势锋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好像卷动的云,后人称这种表现技法为“卷云皴”。
中国美术史相关知识点总结

中国美术史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原始艺术时期中国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3万年前的古代原始艺术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类雕刻了丰富多彩的玉器,绘制了动物形象和人物图像。
这些原始艺术作品带有浓厚的宗教和神秘主题,反映了原始人类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崇拜。
二、古代艺术时期古代艺术时期包括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等。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美术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形成了众多独具特色的艺术流派和风格。
1. 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萌芽期,艺术品以青铜器为主。
青铜器是古代统治者的象征,其制作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青铜器的图案主题以祭祀、战争、狩猎等生活场景为主,形象生动,雕工精美,充分展现了当时的艺术水平和审美情趣。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蓬勃发展期,著名的艺术形式有青瓷、丝绸、玉器等。
青瓷是中国最早的陶瓷器,制作工艺精湛,釉色丰富,成为中国传统陶瓷的代表之一。
丝绸是中国古代的杰出发明,具有独特的审美和实用价值。
玉器是中国古代的优秀工艺,玉雕艺术成就卓著,图案多样,纹饰精美,成为了中国美术史上的瑰宝。
3.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继续发展期,陶俑、绘画、刻石等艺术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秦代的陶俑以实用为主,形象生动,刻画细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汉代的绘画和刻石艺术成就卓越,以风景画和人物画为主,形象真实,笔墨瑰丽,充分展现了当时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采。
4.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时期,文人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在绘画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绘山水画、仕女画、花鸟画等艺术风格,以清丽、工细、深远见长,影响深远。
在雕刻和装饰艺术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石刻、鎏金工艺和墨竹细描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5.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时期,绘画、雕刻、陶瓷等艺术形式得到了全面发展。
中国美术史学习知识点总.doc

第一章原始美术一、原始陶器艺术(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1、陶器的制作特点及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制陶工艺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丰富的艺术创造,主要代表有:仰韶文化的红陶和彩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黑陶等。
按陶器的用途可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中游:仰韶文化;中下游:龙山文化;下游:大汶口长江中游: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下游: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北方地区 : 红山文化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 [ 仰韶、马家窑 ] 、下游素面陶 [ 大汶口、龙山 ] )1)仰韶陶器:(新石器时代早期,今陕西、山西、河南一代):分半坡类型(鱼纹是装饰纹样的典型母题,图案多画在盆内侧)《人面鱼纹盆》属于什么文化?其装饰纹样的涵义有哪些?出土于西安半坡。
其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人面为圆形,画有鼻眼,头上有饰物,两耳左右各有一条小鱼,口内又衔两条小鱼;人面图案与鱼或网并列相伴。
这种图案有一定神秘色彩,被认为与半坡氏族公社的原始信仰有关。
最早的原始绘画遗迹(距今已有 6000 多年的历史)其具体涵义主要有崇拜鱼图腾说、祈求捕鱼丰收说、祈求生殖繁衍的祝福说等。
该作品耐人寻味,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
庙底沟类型(图案多画在器物的腹部外壁,以花瓣纹为多,多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鹳鱼石斧缸》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Ps :蒸煮食物的炊具——鼎,青铜器《鹰鼎》主要通过尖嘴、勾喙、利爪三方面体现鹰的凶猛。
2)马家窑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今甘肃、青海一代)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纹样以自然物象演变的几何形图案最多,有较浓的生活气息。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汇总

1 红山文化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部、辽宁东部和南部以及河北北部。
2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它是在打制后,于橙红色的胎底上形成黑红白等色图案的一种陶器。
3彩陶文化分布在今陕西山西河南的仰韶文化其中以半坡和庙底沟两个类型最为杰出。
4 马家窑文化可以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
5 黑陶是在彩陶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注入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将炭渗入陶器形成乌黑如漆的效果。
黑陶作为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最早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且较多分布于山东境内。
6 著名的岩画遗迹有内蒙古自治区的阴山岩画和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
7 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
已知最早的完整的青铜器是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爵俗称二里头爵。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繁多分为礼器、兵器、工具和车马器。
青铜器的用途主要在于祭祀和维护统治秩序两个方面。
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地位较低的士用三鼎。
8 由夏商经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形制与文士经历了一个由简朴到繁缛、由凝重道生动的发展演变过程。
9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是现存商周青铜器中最大最重的方鼎。
10 1986年对四川广汉三星堆的发掘,从实物上证明了商周时期的确存在着独立的青铜雕塑。
11 河北荆门包山大冢出土的一件战国《车马人物出行图》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风俗画作品。
12画像石画像砖是一种兼具了绘画、雕刻或浮雕等因素的艺术形式。
13山东的画像艺术:武氏祠位于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村西北,武氏祠画像石的题材内容极其广泛丰富,他是采用阴刻与阳刻、面与线相结合的技法,这种技法称之为减地平雕加阴线刻。
14霍去病墓位于陕西兴平县汉武帝茂陵东侧,主要石雕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这些大型石雕都是用整块的岩石雕刻而成,充分利用和发挥了石料天然形态的特点,在保持岩石自然美的基础上通过精密的构思和简洁的雕琢巧妙地运用圆雕、浮雕结合线刻的艺术手法,使石刻产生浑朴自然地效果,强化了整体感和力度感,具有粗狂厚重又含蓄内在的美。
中国美术史重点资料(学习)

中国美术史重点资料(学习)中国美术史重点第一部分名词解释:唐三彩:是在白色的粘土胎的外表,按设计需要,施以含铜铁锰等油料着色剂,加入铅作助溶剂,经低温烧制后,釉色成光鲜富丽的绿蓝赭三色。
种类有俑和生活器具、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三彩中的精品。
绚丽夺目、鲜艳多彩。
三才的塑造以丰富多彩的变化,生动感人的形象,成为唐代雕塑和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类别。
画品:南齐的谢赫著作《画品》,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
其中提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以及品评绘画的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同时也对曹不兴以来的27位画家品第高下,提出的绘画功能继承了曹植的理论思想,明确的概括出绘画创作与政教密切相关的主张。
吴门画派:明代中期活动于苏州,继承和发展了元代人文化的传统,重视诗书画三者的融汇,崇尚高洁而优雅的艺术风格,以绘画的形式表现理想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操,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
代表人物: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
青山绿水:以石青和石绿色为主要色相描绘的青山绿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门类,其表现手法是先施以笔墨勾画出景物的轮廓,然后在添染浓重之青绿色,其显著特征是颜色覆盖性强,色相鲜丽光彩,具有装饰意味。
院体画:又称院体院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同时也专指南宋画院的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家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的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
彩陶:新石器时代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胚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为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陶胚上呈现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的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
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这样的陶器称为彩陶。
画像石和画像砖:兼具绘画和雕塑两种功能。
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武帝时期,雕刻着不同的图画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阀的建筑材料。
中国美术美术知识点

中国美术美术知识点中国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一些中国美术的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中国美术的发展和特点。
1.历史概述:中国美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美术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包括古代玉器、青铜器、陶瓷器、绘画等。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主题。
2.中国画:中国画是中国美术中最重要的绘画形式之一。
它有许多不同的风格,包括工笔画、写意画和水墨画等。
中国画注重意境和笔墨的运用,常常通过简洁的线条和深浅变化的墨色表现出深远的寓意。
3.中国工艺品:中国工艺品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陶瓷、玉器、丝绸等。
中国的工艺品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常常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文化的体验。
4.中国雕塑:中国雕塑是中国美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中国雕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玉雕和铜雕。
中国雕塑注重形态的和谐和雕刻技巧的精湛,常常通过雕塑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5.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中国美术的独特艺术形式。
它通过书写汉字来表达情感和思想,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
中国书法注重笔画的运用和字体的美感,追求墨色的浓淡和笔墨的变化,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6.中国民间艺术: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国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民间绘画、皮影戏、剪纸等。
中国民间艺术常常以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日常生活为题材,用简单朴素的形式表现出民间文化的丰富内涵。
7.中国画家: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画家,他们对中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吴道子、顾恺之、王羲之、张大千等都是中国画坛的重要代表。
他们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远的意境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中国美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涵。
通过了解中国美术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美术,同时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希望这些知识点能够为您对中国美术的学习和探索提供一些帮助。
(完整)中国美术史重要知识点,推荐文档

仰韶文化: 半坡 人面鱼纹彩陶盆 庙底沟 花瓣纹彩陶盆
鹳鱼石斧彩陶缸
中国美术史重要知识点
马家窑文化: 尖底漩涡纹彩陶瓶
龙山文化 镂空蛋壳黑陶杯
红山文化 碧玉龙
良渚文化 玉琮—祭地 玉璧—祭天
先秦
青铜器 分类:礼、乐、兵、车马及其它工具 商:造型庄重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西周:铭文加长 毛公鼎—铭文最多(497 字) 春秋:“大变革时代特点” 错金新工艺 莲鹤方壶 战国:曾侯乙编钟 采桑宴乐攻战纹壶
《农宿郊民图》(披麻 青绿) 巨然:《万壑松风图》《层峦丛树
图》
北宋(宗教人物):
北宋三家:
宋徽宗赵佶:工整细致绚丽重写实 书法“北宋四家”:
武宗元(师从吴道子) 李成《寒林平野图》《读碑窠石
《芙蓉锦鸡图》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
图》
《红蓼白鹅图》
襄(“苏黄米蔡”)
《朝元仙仗图》 郭熙(高深平远)《早春图》 崔白:《双喜图》
“青藤白阳”:陈淳《秋葵图》 徐渭《墨葡萄图》
边文进《竹鹤图》 林良 《雄鹰八哥图》 吕纪 《桂菊山禽图》工笔重彩
明代版画: 徽派版画《水浒叶子》 明代年画: 杨柳青(天津):雅丽 桃花坞(苏州):写实 杨家埠(山东潍县):质 朴
董其昌《南北宗论》主张作画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青卞图》、《江山秋霁图》。
汉—未央宫
瓦当:四神瓦当—青龙(东) 白虎(西) 朱雀(南) 玄武(北)
帛画:“T”字形非衣帛画 引魂升天
年代 魏晋 南北朝
隋
人物
山水
花鸟
雕塑及其他
曹不兴 “落墨为蝇”
六朝三杰:顾恺之(密体·画绝、才绝、痴绝)《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烈女仁智图》 陆探微(秀骨清像 密体) 张僧繇(疏体)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梳理大一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梳理大一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梳理中国美术史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本文将系统梳理中国美术史的知识点,帮助大一学生对中国美术史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一、早期艺术与史前艺术早期艺术主要指中国历史上融合了原始信仰和宗教色彩的艺术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包括岩画、图腾文化、陶器装饰等。
而史前艺术是指更早时期的艺术形式,暂无可考的历史文献记载,主要通过考古学方法进行研究与还原。
二、中国古代绘画1. 中国书画观念的形成与起源- 中国绘画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与联系2. 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阶段- 先秦绘画(商、周两代)-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的绘画(秦、汉两代) -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的绘画- 隋唐绘画(626年至907年)- 五代至北宋绘画(907年至1127年)- 南宋至元绘画(1127年至1368年)- 明代绘画(1368年至1644年)- 清代绘画(1644年至1911年)3. 中国古代绘画流派与名家- 一山一水(北方山水画派)- 文人画(以士人为主的绘画流派)- 具象写生派- 清供派- 元明画派- 等等三、中国古代建筑与雕塑1.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 - 中国建筑风格的演变与变化 - 中国古代建筑的材料与结构2.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 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 - 不同朝代的雕塑特点与风格 - 主要雕塑作品的介绍四、中国古代工艺美术1. 陶瓷- 不同朝代的陶瓷发展- 主要陶瓷窑址与瓷器种类 - 古代陶瓷的烧制工艺2. 漆器- 中国古代漆器的历史与发展 - 漆器的制作方法与特点- 著名漆器作品欣赏3. 金属工艺与玉器- 中国古代金属工艺品与器物- 玉石的工艺加工与鉴赏- 金属工艺与玉器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五、近现代中国美术与当代艺术1. 近现代中国绘画- 洋务运动与绘画变革-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艺术- 中国画派与创作风格的多样性2. 近现代中国雕塑- 西方雕塑艺术对中国雕塑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与雕塑创作- 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3. 近现代中国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工艺美术的创新与发展- 现代工艺美术与当代生活的关系4. 中国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的定义与特点- 当代艺术家与作品的介绍- 当代艺术市场与展览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中国美术史的发展与变迁,从中汲取灵感与启迪。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归纳

一、彩陶/仰韶:绘黑红色装饰。
装饰法那么:适应利用条件,注意视线接触面最正确成效,依照部位和曲率装饰;对照分割双关多效法。
彩陶造型纹饰手法风格作品半坡卷唇盆、圜底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单体鱼纹、复体鱼纹]人面纹。
早期写实,后抽象为鱼体分割或重新组合。
多直线,多直边三角形。
质朴西安东郊半坡村。
庙底沟鼓腹小平底钵。
大口鼓腹小平底钵。
鸟纹、花瓣纹、回旋钩连纹。
曲边三角形。
虚实相衬、黑白对比、色彩双关。
规律半坡型为基础,陕西关中中心。
马家窑罐杯豆勺,小口。
舞蹈纹彩陶盆。
波纹、螺旋纹有动感。
点使装饰面有定点和核心效果。
内彩。
繁彩。
旋动流畅源于庙底沟型,甘肃青海。
半山短颈广肩鼓腹罐。
锯齿、旋涡、葫芦纹。
形体双关、黑彩红彩合用。
多效。
最早开光。
富丽精巧甘肃半山地区。
马厂型小口双腹耳罐、有提梁罐。
造型丰富,增加更实用盖流提梁纽。
人型纹/蛙纹/谷神纹从繁到简,四大圈纹、回纹。
多用直线,重整体效果。
盛行陶衣,浮雕发达。
装饰趋简。
刚健粗放青海马厂沿。
黑陶/龙山文化:一、新石器晚期。
初期龙山:粗灰陶,蓝纹绳纹;河南龙山:绳纹,多单把陶鬲;陕西龙山:鬲绳纹罐;良渚文化:圈足镂孔;典型龙山文化以山东中心,采纳轮制,弓玄纹划纹或素面磨光。
大而光的蛋壳黑陶。
、鬼脸式腿的鼎。
二、陶轮、封窑技术。
坚实耐用,灰色或黑色。
黑薄光纽。
以造型见长,、、鬲、豆、杯、鼎。
纹样进展:一、原始-彩陶几何纹生产编织,商周至六朝-动物纹天神宗教观念,隋唐后-植物纹思想摆脱生产进展。
二、商饕餮,周窃曲,战蟠螭,汉四神云气,六朝莲花,唐牡丹,元松竹梅,明串枝莲。
明式家具:一、硬木家具。
花梨、紫松、楠木优质硬木。
椅凳、几案、箱柜、床榻、台架、屏座6类。
二、造型洗练,庄重敦厚,精工巧作,典雅大方。
古代家具典范。
3、意匠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适用耐用,色调深沉,质感坚实,乐趣高贵);材料美(优质木材,本身色纹,不用油漆,自然之美);结构美(榫卯组成,结实精细,构架合理,不用钉胶,攒边做法使面不变形,增加美观);工巧美(面的处置,优美比例,适当尺度,线流畅自然,牙子、卷口形成曲线,曲直对照。
中 国美术史知识点综述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综述中国美术史,宛如一幅绚丽多彩、源远流长的画卷,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创造力。
从远古时期的简单刻画到现代的多元艺术形式,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丰富而独特。
在史前时期,我们便能看到原始人类在岩石上留下的质朴刻画,这些简单而充满生命力的线条,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和自然的初步观察与理解。
例如,内蒙古阴山岩画中生动的动物形象,展现了当时人们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商周时期,青铜器成为了美术的重要代表。
这些青铜器不仅在造型上独具匠心,其精美的纹饰更是体现了当时高度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追求。
饕餮纹、夔龙纹等神秘而庄严的纹饰,赋予了青铜器威严的气质,往往被用于祭祀等重要场合,彰显着权力与地位。
秦汉时期,雕塑艺术取得了显著成就。
秦始皇陵兵马俑规模宏大、栩栩如生,每个陶俑的面部表情和姿态都各不相同,展现了高超的写实技巧。
此外,汉代的石雕如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以简洁大气的风格表现出雄浑的气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但文化艺术却异常活跃。
绘画艺术开始从功能性走向审美性,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以其优美的线条和诗意的表现手法,成为这一时期绘画的杰出代表。
同时,佛教艺术的传入也为中国美术带来了新的元素,石窟壁画如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色彩绚丽,内容丰富,展现了宗教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隋唐时期是中国美术的鼎盛时期之一。
在绘画方面,阎立本的人物画严谨写实,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则以其飘逸灵动的线条开创了新的画风。
此外,山水画在这一时期也逐渐成熟,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作品。
在雕塑方面,唐代的佛像雕塑丰满圆润,充满了世俗的温情与美好。
五代两宋时期,绘画艺术更加注重细节和意境的表达。
五代时期的荆浩、关仝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董源、巨然则是南方山水画派的代表。
宋代的山水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等作品,以其独特的构图和笔墨技法展现出大自然的雄浑与静谧。
同时,花鸟画也在这一时期繁荣发展,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画细腻逼真,富有诗意。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美术史重要知识点《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必考十道题1.高中美术课程有哪些价值?(1)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2)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5)拓宽发展空间,助益人生规划。
2.谈一谈为什么高中美术课要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化。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3.为什么高中的美术学习能够调节学生心理状态,促进其身心健康?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能使人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具有促进人际交流,释放紧张或消极情绪,增强身心健康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促进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4.高中美术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1)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2)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3)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4)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5)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5.高中美术课程是如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增设反映美术学科发展成果的现代设计、现代媒体艺术等内容;注重对美术语言以及美术的发展规律等基础性内容的学习;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美术课程资源,增加课程的多样化,实行学分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为个性发展拓展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
6.高中美术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什么?(1)设置学习模块,提供多种选择机会,内容包括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梳理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梳理1.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出现了石貌图案和刻画,这些都是最早的中国美术作品。
2.商代艺术:商代艺术以青铜器为代表,青铜器是商代最重要的艺术品,它们装饰精美,形制独特。
3.周代艺术:周代艺术继承了商代艺术的传统,但也增加了一些新的特点,如铜像、青铜法器等。
4.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高峰期,出现了大量的壁画、佛教造像等艺术品。
5.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画家和画作,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6.唐代艺术:唐代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又一高峰期,特别是绘画方面,有代表性的画家有王维、韩干等。
7.宋代艺术:宋代艺术注重对写意的追求,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如范宽、颜真卿等。
8.元代艺术:元代艺术的特点是民族风格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出现了独特的样式和技法。
9.明代艺术:明代艺术在继承和发展前代艺术的基础上,更注重写实主义,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画家和作品。
10.清代艺术:清代艺术在吸收和发展前代艺术的同时,还融入了一些西方艺术元素。
11.近代艺术:近代艺术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艺术的发展阶段,主要包括学派绘画、写意花鸟画等。
12.当代艺术:当代艺术是指20世纪以来的中国艺术,包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西方现代艺术的引入等。
除了上述知识点,中国美术史还涉及到许多其他方面,如陶瓷艺术、壁画、雕塑等。
此外,还有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和作品也是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吴道子的《洛神赋图》、张大千的《千里江山图》等。
总之,中国美术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学科,涉及到广泛的知识和内容。
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发展的人来说,学习中国美术史是必不可少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原始美术一、原始陶器艺术(陶器得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得到来)1、陶器得制作特点及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得,简单粗劣、种类少,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得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得应用。
制陶工艺就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丰富得艺术创造,主要代表有:仰韶文化得红陶与彩陶,马家窑文化得彩陶,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得黑陶等。
按陶器得用途可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得著名文化遗址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中游:仰韶文化;中下游:龙山文化;下游:大汶口长江中游: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下游:河姆渡文化与良渚文化北方地区:红山文化3、新石器时代陶器得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陶[大汶口、龙山]) 1)仰韶陶器:(新石器时代早期,今陕西、山西、河南一代):分半坡类型(鱼纹就是装饰纹样得典型母题,图案多画在盆内侧)《人面鱼纹盆》属于什么文化?其装饰纹样得涵义有哪些?出土于西安半坡。
其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得简练造型与生动组合:人面为圆形,画有鼻眼,头上有饰物,两耳左右各有一条小鱼,口内又衔两条小鱼;人面图案与鱼或网并列相伴。
这种图案有一定神秘色彩,被认为与半坡氏族公社得原始信仰有关。
最早得原始绘画遗迹(距今已有6000多年得历史)其具体涵义主要有崇拜鱼图腾说、祈求捕鱼丰收说、祈求生殖繁衍得祝福说等.该作品耐人寻味,就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得绘画杰作与典型器物。
庙底沟类型(图案多画在器物得腹部外壁,以花瓣纹为多,多采用二方连续得方式)《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受实用性得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Ps,青铜器《鹰鼎》主要通过尖嘴、勾喙、利爪三方面体现鹰得凶猛。
2)马家窑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今甘肃、青海一代)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得最高水平)纹样以自然物象演变得几何形图案最多,有较浓得生活气息.《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类型3)龙山文化:表面装饰相对简单,但造型变化丰富.许多器皿已摈弃了实用目得。
4)大汶口文化:1、色泽多样化,2、黑陶制作成熟,3、雕刻技术发达镂孔随之发展、纹饰多样。
龙山文化使用了快轮制陶术。
二、原始绘画(原始时期得绘画与雕塑就是附属于制陶工艺得)1、原始陶绘艺术分图案与图画两大类,图案居多,2、早期地画、壁画、岩画地画:82年,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晚期遗址发现地画。
岩画:内蒙阴山岩画、广西花山岩画、连云港将军崖、宁夏贺兰山等壁画: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出土得壁画残块,就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古老得壁画墨迹。
三、原始雕塑1、史前陶塑艺术品得造型种类新石器时代雕塑有实用性与象征性两大特征,最具代表性得雕塑就是玉器与陶塑。
陶塑造型有动物与人物两大种类。
2、新石器时代石、玉雕刻得两个中心及主要风格南北两个中心,南方为良渚文化,北方为红山文化。
南方良渚:采用平面浅浮雕与线刻结合得手法,描绘对象主要为宗教礼器上得神人像,造型庄重神圣,较强得宗教意味。
北方红山:采用圆雕得技法,描绘生活中或神化中得动物,造型生动活泼,带有较强得装饰性。
《碧玉龙》原始雕像得特征:多为裸体,形体夸张,突出女性特征及生殖部分,而面部与四肢都被异常简化。
Ps: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得萌生阶段就是以定居农业为基础得新石器时代。
第二章先秦美术一、先秦青铜艺术青铜器就是指红铜与锡与铅得合金器物,因为颜色呈青灰色,故名青铜器。
发端于黄河流域。
1、夏商周三代青铜器得发展过程及各阶段得风格特征1)夏代青铜工艺处于初级阶段,造型稚拙、体态较薄,很少有装饰纹样。
曾铸造九鼎象征九州。
2)商代冶炼技术进步,种类丰富,以酒器与食器最为突出,装饰纹样多以兽面纹、夔龙纹等动物纹样及几何纹样.充满了神秘威慑特征。
早期:《兽面乳钉纹方鼎》盛期:《四羊方尊》《司母戊大方鼎》(商后期,最大,纪念品,刻铭文)3)西周铭文开始盛行。
风格趋向简朴,纹样转化为环带纹、窃曲纹,青铜器得造型与装饰风格凝重典雅、洗练朴素。
《毛公鼎》《大盂鼎》2、青铜器得分类:按用途分:食器、酒器、(艺术性较强)水器、乐器、兵器。
按功能分:礼器、实用器具、饰品或雕塑礼器: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得器物,青铜器主要研究对象3、青铜器得装饰纹样得主要分类及其特征青铜器纹饰主要分为动物纹饰(造型及主体装饰)与几何纹饰(底纹或细部)两大类。
特征:a、根据动物形态造型,被称之为“尊";b、将人或动物形象与青铜器造型融为一体;c、以主体动物形象作为青铜器得附件春秋主要有蟠魑纹(繁缛)《莲鹤方壶》战国出现了生活气息浓郁得狩猎、习射、采桑、宴乐、攻占等图案。
4、青铜艺术得分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5、青铜器得形制特点:(夏朝)器形小,器壁薄。
(商朝)器形大,稳定厚重(周朝)铭文盛行 (春秋战国)饰纹世俗化春秋时期,青铜器得礼器性质减弱,生活实用得性质加强,制作上也出现了新方法:失蜡法、模印法。
二、先秦雕塑艺术1、青铜雕塑得两种类型a、以动物形象进行造型,大多表现在尊上,器物多为凝重宽博。
b、表现于器物得耳、盖、扣、嘴等附件上得立体雕塑。
2、简述先秦时期得雕塑艺术就制作材料来瞧,大致可分为青铜雕塑、玉石雕塑、陶雕三类.A、青铜雕塑主要指青铜器得主体雕塑与青铜器上得立体雕塑附件,可分为动物形象造型与器物附件立体雕塑。
四川广汉三星堆商代晚期遗址《神面像》B、玉石雕塑历史悠久,商代得成就最为显著,有大型大理石立雕,也有表现动物得小型雕塑。
河南安阳妇好墓《玉凤》C、陶塑相对青铜玉石,为数较少,商代中期内容逐渐增加,商代后期以后由于玉石雕塑显著增多,陶塑大为减少。
3、漆木雕《梅花鹿》战国三、先秦绘画战国时期绘画、雕塑开始脱离工艺装饰得地位殷商时期,虎纹大石磬所刻得线纹虎形表现出当时得绘画水平一、先秦帛画1、战国帛画得用途、内容及艺术特色就是什么?战国帛画主要指湖南长沙楚墓出土得两幅旌幡性质得帛画.内容:1.《人物龙凤图》31×22、5CM 、(内容:细腰长裙得贵族妇女;凤鸟翅膀伸展、引颈似飞;神龙张举双足、体态腾飞。
)就是我国现存最早得独幅人物画。
2。
《人物御龙图》37、5×28CM 、(贵族男子戴冠、长袍、佩长剑、侧身持缰;长龙似舟、飞向天国)用途:葬仪中得旌幡,墓主肖像,表示在龙凤得指引下,灵魂不朽,升归天国。
主题:引魂升天艺术特色:帛画人物作侧面立像,比例匀称,仪态肃穆;画面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兼用得方法,格调庄重典雅.《缯书》写在绢帛上以文字为主,四周画有神及动物得形象.最为突出得就是三头人物形象。
2、战国帛画对后世人物画得影响用笔用色等绘画创作实践上积累了一定得经验,墨线勾画人物得技法为后世传统绘画表现技法得发展奠定了一定得基础。
二、先秦漆画中国就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漆器得文明古国.画法为毛笔画成。
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得内棺漆画,同墓出土得木盒漆画《舞乐图》。
湖北荆门战国漆奁上绘制得《车马人物出行图》就是迄今发现最早得风俗画作品.四、书法目前发现最早得竹木简牍就是战国时期得,主要有楚简与秦简第三章秦汉美术一、秦汉绘画A、帛画1、西汉长沙马王堆1号墓帛画主题:乞求灵魂归天;特点:具有浓厚得迷信色彩,有机得将三部分贯穿起来,罕见得表现手法,画面突出了墓主得高贵身份.呈T型,上中下三部分,永恒天堂、自然世界、死后阴域2、西汉长沙马王堆3号墓帛画得绘画技巧绘画技巧:对人物形象得塑造能应用正侧半侧等多种手法。
3、山东金雀山西汉帛画得绘制方法灵活运用淡墨线与朱砂线起稿,然后分别用各种色彩平涂.(没骨画法得先驱)B、壁画包括宫室殿堂壁画、墓室壁画。
1、秦汉墓室壁画兴起得原因:受壁画盛行风气得影响。
2、汉代墓室壁画重要代表:河北望都1号东汉墓壁画,汉代帛画主要反映墓主企望升天以及表现死者生前得显赫生活。
题材有80多项,如城池幕府,乐舞百戏,庄园生产,孝子列女等等。
河南洛阳西汉不千秋墓室壁画《升仙图》3、汉代宫廷绘画得主要职能:出于宣传或政治目得4、汉代文人画家代表人物:张衡,刘褒,蔡邕,赵歧等二、秦汉雕塑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第一个高峰.A、被称为我国古代园林景观雕塑第一丰碑得就是汉代昆明池时刻牵牛像、织女像。
B、我国现存最古老得石雕像就是西汉得赵伦先人墓石人.1、秦代陶塑兵马俑得主要艺术特点皆为手塑,人物形态各异,风格写实,形象纯朴,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重复,气势雄伟。
三号坑为军事指挥部.2、西汉霍去病墓石刻得手法及代表性得石雕手法上采用因材施雕得技巧,被称为“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为冢象祁连山”.代表性得石雕就是《马踏匈奴》用象征得手法《马踏匈奴》雕像得艺术特征:置于霍去病墓冢前面,就是群雕中得主体与代表作品。
雕像高1、68米,以一匹气宇宣扬、傲然卓立得战马来象征这位汉代大将军;以战马将侵略者踏翻在地得情节来歌颂霍去病抗击匈奴战争中得勇敢;以仰面倒在马下手持弓箭得敌人形象表现失败者得垂死挣扎。
马踏匈奴得造型,轮廓准确有力,马头到马背部分作了大起大落得处理,形象醒目,主题突出,风格古朴雅拙、凝重雄健,就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得典范,也就是西汉雕刻艺术成就得标志性作品。
3、汉代陶俑得主要分类:王侯兵马俑,民间日用俑山东济南无影山西汉墓《乐舞杂技陶俑群》4、东汉青铜塑像得杰出代表作品:《马踏飞燕》三、秦汉画像石、画像砖秦汉时期建筑装饰,包括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瓦当。
1、画像石、画像砖得概念画像石:以石为地,以刀代笔,兼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得绘画艺术。
内容丰富,艺术手法纯朴。
画像砖:在泥坯上模印画像后烧成得砖块。
《戈射收获图》它们用于墓室或祠堂等建筑得装饰构件。
2、画像石得雕刻形式:阴线刻、减地平面雕、浅浮雕、凹面雕、高浮雕、透雕3、兴盛原因:封建统治者为满足其奢侈生活或出于辅助政教得需要,厚葬风气。
4、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得主要分布地区及艺术表现特征画像砖西汉以洛阳、郑州为中心,东汉以湖南四川、江浙为多;四川大邑《戈射收获图》画像石大致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得北部等当时得政治经济文化重地。
山东嘉祥武梁祠(东汉);河南南阳出土得《斗牛》艺术表现特征:绘画技法较为粗拙凝重,风格质朴粗放,自然平实,构图独立、简率,却黑白对比分明,富有装饰趣味.5、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得题材与表现内容a、反映劳动与生活得情景:如农民劳动场面、统治者奢华生活等.b、反映历史故事与宗教神话传说得四、秦汉工艺美术1、漆器与丝织工艺最为突出2、河北满城窦绾墓得“长信宫灯”,将人物造型、通烟、照明灯相结合,就是审美与实用完美得统一。
五、秦汉建筑A、表威仪等第得建筑物就是门阙B、咸阳宫、阿房宫就是秦代最重要得宫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