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选秀节目火暴的心理分析
浅析电视选秀风潮的文化内涵_娱乐
![浅析电视选秀风潮的文化内涵_娱乐](https://img.taocdn.com/s3/m/dbba791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1.png)
浅析电视选秀风潮的文化内涵_娱乐娱乐文化盛行的背景,使得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为领头军的电视选秀节目前仆后继、乐此不疲,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上海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中央台的《梦想中国》《挑战主持人》,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名师高徒》等成为电视文化和电视娱乐界的盛事,再次证明了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这场全民造星运动背后一些引人深思的文化内涵。
一、大众文化:选秀节目盛行的心理动因大众文化是在大众传媒的支持下,服务于大众的一种文化形式。
他必然要屈从于大众的审美趋势,但现代的大众文化往往为了追求利润一味迎合大众,从而失去了自身的主体性,沦为应消费而生产的模式化文化工业,这必然会影响大众文化的发展。
如何将大众文化的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更好地统一,使大众文化能够既服务于大众又拥有独立的主体性成为了大众文化研究的首要问题。
1、节目的原生态过程通过电视节目将生活中的行为过程原汁原味的或稍加修饰地展现出来,是电视选秀节目的最大魅力,也是目前电视娱乐选秀节目火起来的最大动力。
跟以前看到的经过精心安排的、属于完美观念产品的电视节目不同,选秀节目给已经出现收视疲劳的观众带来一些新鲜感。
于是,一些带有选秀成分的娱乐节目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2、受众的心理诉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如果在现实中无法满足自己的愿望,就会寻找一种虚拟性的满足或替代性的满足,这与动物讲究实物性的满足不一样,人可以以精神性的满足替代实物性的满足。
娱乐节目无疑是最佳的满足人类虚拟性需要的工具之一,它的操作模式和过程恰好满足了受众的心理诉求---大众实现了从自我认同到社会认同的转变,以虚拟性满足俘获了大量受众的心。
3、大众从自我认同走向社会认同人需要社会对自我的认同,也就是需要寻找一种归属感。
后现代主义学者韦克斯认为:认同与从属关系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认同有关个体与他者的共同之处和差异之处。
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认同给予个体一种自我的所在感,给予个体的特征以稳固的核心。
《2024年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范文
![《2024年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d46d3e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7.png)
《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电视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明星真人秀节目已成为广大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类型之一。
这类节目以明星为核心理念,通过展现明星的真实生活、工作状态及个性特点,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旨在分析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探究其背后的心理动机及影响因素。
二、明星真人秀节目的特点明星真人秀节目以明星为核心,通过真实记录明星的生活、工作状态,展现其个性特点、情感变化及人际关系。
这类节目具有以下特点:1. 明星效应:明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2. 真实感:节目以真实记录为主,给观众带来亲近感和真实感。
3. 多样性:节目形式多样,涵盖生活、竞技、情感等多个方面。
三、受众心理分析1. 追星心理: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追星族。
他们喜欢明星,关注明星的点滴变化。
在节目中,明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
2. 情感共鸣:节目中的情感变化、人际关系等元素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代入感,为节目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所感染。
3. 娱乐需求:观众观看明星真人秀节目,主要是为了寻求娱乐和消遣。
这类节目轻松愉快,能够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
4. 求知心理:部分观众对节目中的竞技环节、生活技巧等内容感兴趣,希望通过观看节目获取新知识、新技能。
四、影响因素分析1. 社会背景:不同社会背景下,观众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等有所不同,对节目的喜好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在竞争压力较大的社会中,观众更倾向于观看轻松愉快的节目来缓解压力。
2. 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对节目的接受程度和喜好程度有所不同。
例如,某些地区的观众可能更偏好于观看具有地方特色的真人秀节目。
3. 媒体环境:媒体环境的竞争程度、传播渠道的多样性等因素也会影响观众对节目的选择和喜好。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明星效应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节目应充分发挥明星的魅力,提高节目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流行的原因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流行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3012c39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8.png)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流行的原因在当下,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已经成为了大众娱乐生活的一部分,这类节目通过展现参赛选手的音乐、舞蹈、潮流、时尚等方面的才艺和特点,为观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娱乐体验。
那么,为什么这类节目如此受到欢迎?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流行的原因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将从娱乐性、互动性、情感共鸣、正能量传播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具有强烈的娱乐性。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而这类节目正好能够给观众带来一种放松和快乐的体验。
观众可以在节目中欣赏到各种才艺表演,感受到选手们的努力和热情,让人感到愉悦和轻松。
这类节目还会为观众带来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观众可以通过关注节目,投票支持自己喜爱的选手,从而体验到一种参与和共鸣的快乐。
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在这类节目中,观众不仅可以观看选手的表演,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互动,提交心水选手、评论、投票等,与节目和选手产生更紧密的联系。
在社交媒体上,观众可以与其他粉丝交流、讨论,围绕选手进行各种互动活动,增强了观众之间的社交关系。
这种互动性不仅满足了观众对娱乐节目的需求,同时也提升了观众对节目的黏性和忠诚度,进一步促进了节目的传播和发展。
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通过展现选手的努力、拼搏和成长,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选手们通过节目的选拔和比拼,不断提升自己的才艺和综合实力,这种努力和拼搏的精神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赞赏。
观众可以从选手的成长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体验到一种自我价值的认同和鼓舞。
选手们的种种经历和故事,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从而激发了观众对节目的喜爱和支持,使得节目具有了更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还具有积极的正能量传播。
选手们在节目中展现出的坚持、努力和积极向上的品质,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愉悦和感动,同时也对社会大众产生了一种正面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
《2024年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范文
![《2024年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56568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d.png)
《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明星真人秀节目已成为广大观众热衷的电视节目类型之一。
这种节目形式通过展现明星的日常生活和真实情感,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将对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进行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心理动机和需求。
二、明星效应与受众心理明星真人秀节目的核心是明星,明星的魅力对吸引观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受众对明星的喜爱和崇拜心理是节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观众通过观看节目,可以近距离地了解明星的真实性格、生活习惯和个人成长,满足了对明星的关注和好奇心理。
三、真实性与亲近感的追求真人秀节目以真实为核心,通过记录明星的日常生活,让观众感受到明星的真实情感和日常生活状态。
这种真实性和亲近感让观众产生共鸣,满足了他们渴望了解他人生活和情感的心理需求。
同时,观众也可以通过节目中的互动环节,参与到节目中来,增强与节目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四、娱乐与放松的心理需求观众观看明星真人秀节目,往往是为了寻求娱乐和放松。
这种节目形式通常具有轻松愉快的氛围,能够为观众带来欢乐和轻松的观影体验。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通过观看这种节目可以暂时摆脱压力,寻求心灵的放松和愉悦。
五、社会心理与价值观的体现明星真人秀节目往往能够反映出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价值观和现象。
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明星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还能够从中观察到社会现象和价值观的体现。
这种观察和思考的过程,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社会和自己所处的环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六、总结与展望综上所述,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主要包括对明星的喜爱与崇拜、对真实性和亲近感的追求、对娱乐与放松的心理需求以及对社会心理与价值观的体现。
为了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节目制作方应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和内容,提高节目的真实性和互动性,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满足感。
同时,应注重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现象的反映,引导观众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社会观念。
从受众心理透视电视选秀节目
![从受众心理透视电视选秀节目](https://img.taocdn.com/s3/m/9b25d92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9.png)
从受众心理透视电视选秀节目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期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感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进修资料、教室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进修、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从受众心理透视电视选秀节目从受众心理透视电视选秀节目随着电视节目标多样化和观众对娱乐需求的不息增加,电视选秀节目在近年来迅速崛起并成为大众追捧的节目类型。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流行的原因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流行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c7d2b1f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0.png)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流行的原因近年来,真人选秀节目在网络上的流行趋势愈发明显,不仅受到了年轻观众的欢迎和追捧,也成为了网络平台上的热门内容之一。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来分析,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源于多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
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所呈现的竞技互动性,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
传播心理学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渴望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互动。
而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基于竞技比赛和互动评选的形式,能够拉近观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让观众们感到自己也参与其中。
通过选手们之间的竞赛、互动及与导师、评委之间的互动,观众们仿佛也置身享受到了与节目中人物的情感互动的快乐,从而满足了他们对社交的需求。
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所呈现的价值观念和榜样情节,引起了人们的身份认同和模仿心理。
现实中,人们对于价值观念的接受和认同是在社会交往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而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通过塑造优秀的选手形象,弘扬正能量和积极人生态度,往往被观众们所认同和推崇。
节目制作方通常会将成功者的人生经历及成长历程进行重点报道和宣传,以此来激励观众并为他们提供榜样。
观众们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欣赏选手们的表演,更是希望通过模仿、学习选手们的成功经历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这种潜移默化的身份认同和模仿心理,也是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如此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所呈现的情感共鸣和情感宣泄,触动了人们的情感需求。
传播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往往需要通过观看、聆听和倾诉等方式来发泄和宣泄自己的情感,以此来获取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情感上的宽慰。
而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所包含的情感共鸣与情感宣泄。
选手们在节目中的表现,往往能够触动观众的情感纽带,引发共鸣,令观众在情感上得到了一种宣泄和情感上的共享。
尤其是在节目的设计和呈现上,制作方往往会在选手们的背后植入一些感人肺腑的情感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能够触动观众的心弦,让他们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笑逐颜开,也更能够热泪盈眶。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对观众心理需求的影响研究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对观众心理需求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1263b1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b.png)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对观众心理需求的影响研究标题: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对观众心理需求的影响研究引言:电视音乐选秀节目自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观众的喜爱。
这类节目以巅峰对决、才艺较量和情感碰撞为核心,给观众带来无尽的乐趣。
然而,作为标榜公正竞技的娱乐形式,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在与观众心理需求的互动中,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观众的情绪和想法。
本文将探讨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对观众心理需求的影响,并分析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
影响一:激发观众的音乐热情和才艺展示欲望电视音乐选秀节目通过展示众多优秀的歌手才能,激发了观众自己内心对音乐的热情和才艺展示的欲望。
观众在观看节目时,可能会被参赛选手的才华所感染,从而在生活中自发地参与音乐活动,例如学习乐器或组成乐队,以满足内心对音乐的表达和展示。
影响二:提供心理共鸣和情感宣泄的平台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深深触动人的情感。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中,许多参赛选手都有自己的感人故事和背景,这些故事提供了观众与之产生共鸣的机会,使观众能够在情感上与选手建立联系。
观众会在选手的表演过程中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并通过这样的互动获得情感宣泄。
影响三:对观众自我评价和认同感的挑战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评委和观众投票的过程,给了观众一种参与和决策的权利。
观众会在对选手表演的评判中,展现自我评价和判断能力,从而产生认同感。
然而,选手身份的曝光和观众投票的结果也可能带来对自我评价的挑战,如果观众的喜好与多数人的选择不符,可能引发观众的困惑和焦虑。
影响四:引发对名利欲望和社会地位的追求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使参与的选手和背后支持者都对音乐事业的名利欲望和社会地位产生向往。
观众在观看节目时,可能被选手们的奋斗和成功故事所吸引,产生了对于名利和社会地位的追求。
然而,在追求梦想和成功的过程中,参赛选手和观众也可能面临竞争的压力和心理负担。
结论: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在满足观众音乐热情和才艺展示欲望的同时,也给观众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和自我评价的平台。
《2024年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范文
![《2024年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bc0815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0.png)
《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电视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明星真人秀节目已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之一。
这类节目以明星为核心理事,通过真实记录和呈现明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旨在分析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探究其背后的收视动机和心理需求。
二、明星效应与受众心理明星真人秀节目的核心是明星,其受众群体普遍存在一种“明星崇拜”的心理。
观众往往对明星抱有较高的关注度,希望通过节目了解明星的真实生活、性格特点、价值观等。
这种心理源于人们对名人的好奇心和追求认同感的本能。
三、真实性与受众心理需求真实是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另一大特点。
观众渴望在节目中看到真实的明星,而非过度包装的偶像形象。
因此,节目制作方往往通过真实记录、无剧本编排等方式,满足观众的这一心理需求。
同时,观众还能在节目中看到明星的成长、努力和挑战,从而产生共鸣和情感投射。
四、社交与情感需求明星真人秀节目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交属性,观众可以通过节目了解明星的社交圈、人际关系等。
这种社交属性满足了观众的社交需求,使他们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此外,观众还能在节目中感受到明星的情感变化,如友情、爱情、亲情等,从而满足其情感需求。
五、娱乐与消遣需求明星真人秀节目具有较高的娱乐性和消遣性,能够满足观众的休闲娱乐需求。
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可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享受轻松愉快的观影体验。
此外,节目中的趣味环节和互动环节也能吸引观众的参与和关注。
六、个性化与多元化需求随着观众审美的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明星真人秀节目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
从不同角度切入的节目主题、各具特色的节目形式、丰富的嘉宾阵容等,都能满足观众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
这使得观众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节目。
七、结论综上所述,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
观众既追求明星效应和真实性,又渴望社交互动和情感投射,同时还有娱乐消遣和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流行的原因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流行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1b7b4b0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d.png)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流行的原因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为了当下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
从《创造营2021》到《青春有你3》,这类选秀节目吸引了大批粉丝的关注。
那么,为什么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如此流行?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具有情感共鸣的力量。
选手们从零开始,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训练,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种故事情节往往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让人们产生共情,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同体验。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通过观看选手们的成长历程,观众们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自己也在成长、也在追逐梦想,从而产生对选手和节目的情感认同和共鸣。
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具有赞美和认同的功能。
选手们在节目中穿梭着各种风格和形象,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这些都能够引起观众的关注和认同。
在这些选手身上,观众们可以看到自己所向往的美好和成功,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在这个过程中,选手们的努力和成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这种精神面貌无疑是值得赞美和推崇的。
观众们会因为选手们的奋斗和成长而感到自豪和开心,对他们产生认同和共鸣。
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具有激发和激励的作用。
节目中选手们的努力和成功会激发观众们的积极心态和向上动力,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特别是在当代社会,人们面对种种挑战和困难,很容易感到迷茫和无助,而选手们的励志故事和成功经历可以成为一种榜样和激励,激发人们积极的精神状态和向上的动力。
通过观看选手们的努力和成长,观众们也会感受到自己也可以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而产生对节目的认同和喜爱。
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还具有社交互动的特点。
在节目播出期间,观众们不仅会通过电视屏幕和网络平台观看节目,还会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讨论和互动,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这种社交互动不仅能够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融入感,还能够增强观众的情感联系和黏性,使得观众们更加乐于追随和支持这些选手。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流行的原因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流行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e3c1a12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0.png)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流行的原因近年来,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在中国大陆地区越来越受欢迎,例如《青春有你》《创造营2021》等节目纷纷掀起选秀热潮。
这类节目不仅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围观,更是为选手们提供了一种展现自我才华的舞台,因此备受瞩目。
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之所以能够如此风靡,其中存在着许多心理学因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契合人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人的好奇心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强烈求知欲望,而这种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往往是激发观众观看真人选秀节目的内在动力之一。
在这类节目中,观众可以目睹不同来自不同背景、不同经历、不同才艺的选手们在舞台上进行展示,这种多元化的观看体验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多元文化的追求,进而激发了观众们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当观众逐渐被节目包围感所吸引时,他们就会渴望了解更多关于选手们的事情,同时也会在节目中发现和探索更多的精彩和惊喜。
二、心理共鸣和情感共鸣的共情效应在真人选秀节目中,选手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刻苦训练,在舞台上一次次地进行才艺展示,这种由“零到一”的成长过程无疑会激发观众内心的共情效应。
在观看选手们的成长历程时,观众会忍不住产生出共鸣和共情的情感,因为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类似的经历与感受,这种情感共鸣促使观众产生一种“我也可以”、“我也有希望”的心理共鸣,从而产生出一种强烈的情感连接。
通过选手们在舞台上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故事,也会触动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让观众在共情的作用下与选手们建立情感连接,享受情感交流的快乐。
三、社交互动和粉丝互动的社会认同感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在推出后,不仅仅是给选手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更是成为了一种社交互动的平台。
节目的推出不仅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围观关注,更是成为了选手们和粉丝群体之间进行情感交流、互动亲密的一个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以及节目现场的投票等方式参与到选手们的成长过程中,为他们加油鼓劲,为他们打call,这不仅仅是一种粉丝和选手之间的情感互动,更是一种对于选手们的认同和支持。
《2024年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范文
![《2024年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4e6cc0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6.png)
《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明星真人秀节目已经成为广大观众热衷于观看的电视节目之一。
这些节目以其真实、互动和娱乐性强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的观众群体。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探究其背后所反映的观众心理需求与特点。
二、明星效应的吸引力明星真人秀节目最大的卖点之一便是明星效应。
观众对明星的喜爱、好奇和追求心理是推动其观看节目的主要动力。
许多观众对明星的日常生活、个性特质、情感世界等方面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够在节目中了解更多关于明星的信息。
此外,明星在节目中展示的魅力、亲和力以及个性魅力,也会激发观众的共鸣和追星心理。
三、娱乐休闲需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娱乐休闲需求。
明星真人秀节目以其轻松、愉悦的节目氛围,满足了观众的这一需求。
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能够放松心情、释放压力,享受片刻的快乐时光。
同时,节目中丰富的游戏环节、竞技项目以及有趣的互动环节,也增加了节目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四、情感共鸣与认同明星真人秀节目往往通过真实的记录和互动,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和认同。
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到节目中的人物角色中,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此外,节目中呈现的友情、亲情、爱情等情感元素,也会触动观众的情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认同。
五、追求真实与探究心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真实和真实感。
明星真人秀节目以其真实的记录方式和真实的情感表达,满足了观众的这一需求。
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节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从而产生更强烈的观看欲望。
同时,观众也希望通过节目了解更多关于社会、人性等方面的信息,探究背后的真相和故事。
六、受众心理特点分析根据对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受众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受众的追星心理。
明星真人秀节目满足了观众对明星的喜爱和追求,通过节目可以更近距离地了解明星的生活和情感。
《2024年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范文
![《2024年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a682c6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e.png)
《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电视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明星真人秀节目逐渐成为广大观众喜爱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
其以明星为参与主体,以真实生活为核心,通过各种形式的竞技、互动和挑战等环节,展示明星的个性魅力及生活态度。
本文将重点分析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旨在深入了解观众的观看习惯和心理需求,为节目的创新和优化提供参考。
二、受众心理分析1. 明星崇拜心理明星真人秀节目的主要看点是明星,因此观众往往具有强烈的明星崇拜心理。
观众喜欢通过节目了解自己喜爱的明星的日常生活、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和认同感。
此外,明星的独特魅力和个性特点也会吸引观众的关注,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
2. 娱乐消遣心理观众观看明星真人秀节目主要是为了寻求娱乐和消遣,放松心情。
因此,节目的轻松、有趣、幽默等特点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节目的轻松氛围,缓解生活中的压力和疲劳。
3. 社交需求心理明星真人秀节目往往采用多种互动形式,如观众投票、弹幕评论等,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
观众通过参与互动,与其他观众进行交流和讨论,形成一种虚拟的社交圈。
这种社交圈不仅能够满足观众的社交需求,还能够增强观众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4. 情感共鸣心理在明星真人秀节目中,观众往往能够看到明星的真实情感和情感变化。
这种真实感能够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感受到明星的情感体验。
同时,节目中的一些情节和故事也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让他们产生共鸣和情感投射。
5. 探索欲望心理明星真人秀节目通常设置各种挑战和任务,让观众看到明星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和反应。
这种未知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观众的探索欲望,让他们更加关注节目的进展和结果。
同时,节目中的惊喜和悬念也能够保持观众的兴趣和关注度。
三、结论综上所述,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是多方面的,包括明星崇拜心理、娱乐消遣心理、社交需求心理、情感共鸣心理和探索欲望心理等。
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
![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17af0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5.png)
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近年来,明星真人秀节目在电视荧屏上备受热捧。
从《爸爸去哪儿》到《偶像练习生》,这些节目以明星真人的形象展示不同的人生故事,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共鸣。
本文将从社交认同、个人崇拜心理、情感共鸣以及观察与反思等方面,对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进行分析。
首先,明星真人秀节目能够满足观众的社交认同心理需求。
在当今社交媒体风行的时代,人们渴望被认可、被关注。
明星真人秀节目通过呈现明星的真实生活,增进了观众与明星之间的关系,构建起一种虚拟的社交圈子。
观众们在观看这些节目的过程中,会发现明星们也有各种各样的困扰和挑战,这让他们感到自己与明星有了更多的共鸣和联系。
观众们对明星的关注和尊重,也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求认同感提供了满足。
其次,个人崇拜心理在明星真人秀节目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星作为媒体和社会的焦点,拥有特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观众们在追逐和崇拜明星的时候,往往会陷入心灵的共振和情感的激荡。
他们渴望成为明星,希望能够分享明星的荣耀和幸福。
明星真人秀节目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观众对明星的了解,并通过参与明星的生活和工作,满足了观众个人崇拜的心理需求。
第三,明星真人秀节目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这些节目展示了明星们在事业上的奋斗和生活中的努力,让观众们在情感上与他们建立联系。
观众们能够看到明星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他们的快乐和痛苦。
这种情感的共鸣使观众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明星们的一些选择和决定,进而更多地理解和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
明星真人秀节目通过渲染明星的情感,让观众们在情绪上得到了宣泄和安慰。
最后,明星真人秀节目也为观众提供了观察和反思的机会。
观众们通过观看明星在特定情境中的表现,可以借此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明星真人秀节目让观众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明星的行为和决策,并通过与自己的经验进行对比和对照,以有目的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
这种观察和反思的过程,可以帮助观众从他人身上得到启示,指导自己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
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
![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5852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5.png)
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近年来,明星真人秀节目在电视荧屏上越来越受欢迎,各大电视台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明星真人秀节目。
这类节目以明星为主角,通过真实的生活、工作和互动,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
明星真人秀节目的成功背后,离不开受众心理的固有特点。
一、消遣娱乐需求大部分观众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之余,希望通过娱乐节目来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明星真人秀节目以其轻松、幽默的氛围,为观众提供了一个逃离现实的渠道。
观众希望在看节目的过程中能够忘记烦恼,放松心情,感受到快乐和欢笑。
二、情感共鸣和认同感明星真人秀节目通过展示明星真实的一面,让观众有机会感受到明星与他们的平凡生活相似之处,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感。
明星们在节目中面对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各种问题和挑战,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会感受到与明星之间的亲切感,从而加深对节目的好感。
三、好奇心和渴望接触名人名人永远是引起公众好奇心的对象,明星真人秀节目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明星生活的窗口。
观众希望透过明星真人秀节目,了解明星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状态,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容易接触到的明星。
观众通过观看节目,可以了解到明星的生活、工作和思考方式等,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四、情感投入和代入感明星真人秀节目往往通过剪辑、安排情节等手段,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投入和代入感。
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会从心理上与明星建立起某种情感联系,感同身受地去体验明星的喜怒哀乐。
观众会为明星的成长、转变和遇到的困难而激动,为明星的成功和幸福而开心,从而进一步增加对节目的热爱和追捧。
五、竞争与对比的心理需求明星真人秀节目常常以竞争和对比为主题,观众在看节目的过程中产生一种与明星相比较的心理需求。
观众会与明星们的能力、魅力等进行对比,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和标准。
同时,观众也会通过观看明星们的奋斗和成功,获得正能量的激励,激发自己追求梦想和克服困难的动力。
六、社交需求和话题讨论明星真人秀节目通常会成为观众之间的社交话题,观众希望通过交流和讨论,获取共鸣和互动的快乐。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流行的原因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流行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5405356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4.png)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流行的原因近年来,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在中国迅速兴起并风靡全国,各种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吸引了大批观众。
从《创造营2021》到《青春有你3》,从《蓝色星球》到《乘风破浪的姐姐》,这些选秀节目通过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群。
那么,为什么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会如此受欢迎呢?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的流行原因有以下几点。
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人们总是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而选秀节目则往往涉及到未知的领域和未知的人物。
观众通过选秀节目可以见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选手,他们的才艺、性格、人生故事吸引了观众的好奇心。
比赛过程中的刺激与悬念也会引发观众的求知欲,他们想知道谁会脱颖而出,谁将遭遇淘汰。
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提供了一种心理共鸣的机会。
选秀节目中的选手通常都是普通人,他们经历过各种困难和挑战,却依然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种奋斗精神和不懈努力往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让他们感同身受,也能激发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潜在激情和动力。
选手们所表现出的坚韧和毅力也会给观众带来正面的心理暗示,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强化了观众与选手之间的情感连接。
选秀节目通过镜头和剪辑手法,将选手的生活琐事、家庭背景、情感故事等全方位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们对选手的成长和变化产生了情感共鸣。
在这个过程中,选手本身也会通过自己的表现和言行展现出真诚、坦率的一面,从而吸引了更多观众对他们的关注和喜爱。
这种情感连接是选秀节目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选秀节目成功传播的重要基础。
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也满足了当下观众对于自我认同和自我表达的需求。
当下的年轻人热衷于追求个性和独特,而选秀节目则成为了许多年轻人实现自我认同和展示个性的舞台。
无论是音乐、舞蹈、唱歌、表演还是创意设计等领域,选秀节目为有才华和有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了一次释放自我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流行的原因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流行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08cc1f9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8.png)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流行的原因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观众和网络用户的喜爱,成为了网络热门话题之一。
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之所以流行,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本文将从社交认同、情感共鸣、娱乐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解释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为何会成为大众追捧的焦点。
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之所以流行,与社交认同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社交心理学中,社交认同是指个体通过与他人交往来建立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的过程。
在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中,参赛选手的成长历程被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们通过参与观看和评论,与选手们进行心理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连接。
选手的成长历程,他们的喜怒哀乐,触发了观众的共鸣情感,激发了观众与选手之间的社交认同。
观众们希望在选手的成长历程中找到与自己类似的经历和情感,通过与选手的故事产生共鸣,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认同感。
娱乐性是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流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传播心理学认为,人们在观看节目时,会随着节目的情节起伏而产生快感,并得到一种娱乐享受。
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通过对参赛选手的情感故事和成长历程进行真实展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满足了他们对娱乐的需求。
选手们在节目中经历的挑战、努力和成长,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享受到了一种情感上的娱乐,激发了他们的兴奋和兴奋,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娱乐的色彩。
情感共鸣是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传播心理学的理论,情感共鸣是指人们在观看节目时,会因为节目中展示的情感内容而产生情感共鸣。
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在展示选手的成长历程和情感故事时,会触发观众的同情和共鸣情感。
选手在节目中表现出的坚持、努力和勇气,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观众在与选手的故事产生共鸣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情感上的满足和愉悦。
情感共鸣使得观众能够在节目中感受到与选手之间一种情感上的联系,使得观众对选手和节目产生了深厚的情感投入,从而使得节目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共鸣。
电视选秀节目火暴的心理分析 管理资料
![电视选秀节目火暴的心理分析 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893f3b1be1e650e53ea9986.png)
电视选秀节目火暴的心理分析管理资料近两年“电视选秀”节目成为一种新的类型化节目被各家媒体广泛复制,电视选秀节目受到人们的如此追捧,这类节目还会不会持续兴盛下去?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视角尝试答复这样两个问题:一、为什么有这样多的人参与电视选秀的节目中来?他们的内心动机是怎样的?二、为什么有这样多的人喜欢收看这类电视选秀节目?它带给受众哪些心理满足? 传播本能与对传播权力的渴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传播本能以及对传播权力的渴望是参与者“参与动因”的一个重要方面。
信息传递本身就是生物体的本能,它是生物体得以保持自身与外界信息畅通,获得平安感的一种生物本能。
此外,传播还是一种权力,话语权是当下被认为的一种重要权力,而此前,传播的权力都集中在精英手中,平民群众从来都鲜有掌握群众传播的权力。
但这并不阻碍,或者说反而助长了平民对于传播权力的渴望与向往,他们希望有更多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来展示自己的。
获得传播权力----无论是用DV记录身边的生活,然后在群众媒体上播放,还是参与选秀节目,通过群众媒介的传播让他人知晓 ----这些都是参与者“渴望权力”与“渴望自我支配”的内心动因的外在表达。
电视选秀节目日渐盛行,在某种程度也反响出人们获得传播权力、渴望在群众传媒上展示自己的内心驱动。
交往 / 亲和动机引发参与行动:人是社会中的人,每个人都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交往与亲和动机在很多时候都可以解释人们的行为。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交往方式与先前农业时代的“面对面”很大不同。
群众传播时代,媒介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媒介情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媒介情境代替了现实情境,人们在这种情境下发生着社会互动。
电视选秀节目营造了一个基于媒介的平民社交圈,这一平民社交圈有共同的关注、共同的话题、共同的喜好,参与其中就意味着共同的分享与彼此的依靠,意味着“一种联系的产生”,这种联系不仅仅是平民与“传播这种权力”的联系,而且也是平民与平民之间的联系。
选秀热的冷思考
![选秀热的冷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fbf3c04de80d4d8d15a4ff0.png)
选秀热的"冷”思考一、电视“选秀”的火爆秘密<一>节目的参加者对传播本能与对传播权力的渴望。
传播本能以及对传播权力的渴望是参与者“参与动因”的一个重要方面。
信息传递本身就是生物体的本能,它是生物体得以保持自身与外界信息畅通,获得安全感的一种生物本能。
此外,传播还是一种权力,话语权是当下被认为的一种重要权力,而此前,传播的权力都集中在精英手中,平民大众从来都鲜有掌握大众传播的权力。
但这并不妨碍,或者说反而助长了平民对于传播权力的渴望与向往,他们希望有更多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来展示自己的生活。
获得传播权力----无论是用DV 记录身边的生活,然后在大众媒体上播放,还是参与选秀节目,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让他人知晓----这些都是参与者“渴望权力”与“渴望自我支配”的内心动因的外在体现。
电视选秀节目日渐盛行,在某种程度也反应出人们获得传播权力、渴望在大众传媒上展示自己的内心驱动。
以超级女生为例,他们的口号是;不分年龄,不分种族,不分唱法,均可参赛,也就是说,只要你是一名女性,都可以来一展歌喉,正是这种'低门槛'吸引了大批的人士前来,使得选秀一年比一年热起来。
另外,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交往方式与先前农业时代的“面对面”很大不同。
大众传播时代,媒介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媒介情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媒介情境代替了现实情境,人们在这种情境下发生着社会互动。
电视选秀节目营造了一个基于媒介的平民社交圈,这一平民社交圈有共同的关注、共同的话题、共同的喜好,参与其中就意味着共同的分享与彼此的依靠,意味着“一种联系的产生”,这种联系不仅仅是平民与“传播这种权力”的联系,而且也是平民与平民之间的联系。
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会形成一个个“玉米(李宇春的歌谜)、盒饭(何洁的支持者)、凉粉(张靓影的粉丝)的自我组织考的问题了。
传统心理学的动机理论认为,自尊,包括自我发展与自我保护往往构成人们行为的重要动机。
《2024年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范文
![《2024年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e554ff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9.png)
《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明星真人秀节目已成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类型。
这类节目以明星为核心理念,通过真实记录明星的日常生活、工作状态以及互动交流,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赏体验。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探讨其背后的心理需求与动机。
二、明星效应与受众心理明星真人秀节目的核心是明星,明星的魅力、知名度以及影响力对节目的收视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受众对明星的喜爱、崇拜以及模仿心理是推动节目收视的重要因素。
观众在观看节目中,能够近距离地了解明星的真实生活,感受到明星的个性魅力,从而满足其心理需求。
三、节目真实性带来的心理共鸣真人秀节目以真实记录为核心,通过展现明星的日常生活、工作状态,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
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节目的真实性和亲近感,从而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这种心理共鸣有助于增强观众与节目之间的情感联系,提高观众的收视黏性。
四、社交需求与互动心理明星真人秀节目往往设置多种互动环节,如观众投票、互动游戏等,使观众能够参与到节目中来,满足其社交需求和互动心理。
观众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影响力,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这种互动心理有助于增强观众的参与度和忠诚度,进一步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五、情感寄托与情感释放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观众在观看明星真人秀节目时,往往能够将节目中的明星作为情感寄托的对象,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和情感投射到节目中。
同时,通过观看节目中的明星互动、竞争等情节,观众能够在情感上得到释放和宣泄,从而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六、审美需求与娱乐心理观众观看明星真人秀节目,除了满足社交和情感需求外,还具有审美和娱乐的需求。
节目中的明星、场景、音乐等元素都能为观众带来审美享受。
同时,节目中的各种游戏、竞赛等环节也能为观众带来轻松愉快的娱乐体验。
这种审美和娱乐的需求是推动观众持续关注节目的重要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两年“电视选秀”节目成为一种新的类型化节目被各家媒体广泛复制。
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央视的《梦想中国》、《非常6 1》、东方卫视的《莱卡我型我秀》以及各类电视台层级繁多的“选秀”节目成为当下电视传播的一个显著现象。
电视选秀究其实质是一种平民化的娱乐传播,这类节目有两个显著特点:一、平民化:节目方式与内容上的“平易近人”与“贴进民众”。
民众不仅仅是节目的观看者,而更多地成为节目的直接参与者与记录者。
二、娱乐性:娱乐元素被广泛地应运在电视选秀节目的全程中来,节目竞赛规则、议程环节无不都充满着煸情及表演性质的娱乐元素。
电视选秀节目受到人们的如此追捧,这类节目还会不会持续兴盛下去?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视角尝试回答这样两个问题:一、为什么有这样多的人参与电视选秀的节目中来?他们的内心动机是怎样的?二、为什么有这样多的人喜欢收看这类电视选秀节目?它带给受众哪些心理满足?一、节目参与者的心理满足:传播本能与对传播权力的渴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传播本能以及对传播权力的渴望是参与者“参与动因”的一个重要方面。
信息传递本身就是生物体的本能,它是生物体得以保持自身与外界信息畅通,获得感的一种生物本能。
此外,传播还是一种权力,话语权是当下被认为的一种重要权力,而此前,传播的权力都集中在精英手中,平民大众从来都鲜有掌握大众传播的权力。
但这并不妨碍,或者说反而助长了平民对于传播权力的渴望与向往,他们希望有更多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来展示自己的生活。
获得传播权力----无论是用DV记录身边的生活,然后在大众媒体上播放,还是参与选秀节目,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让他人知晓 ----这些都是参与者“渴望权力”与“渴望自我支配”的内心动因的外在体现。
电视选秀节目日渐盛行,在某种程度也反应出人们获得传播权力、渴望在大众传媒上展示自己的内心驱动。
交往 / 亲和动机引发参与行动:人是社会中的人,每个人都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交往与亲和动机在很多时候都可以解释人们的行为。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交往方式与先前农业时代的“面对面”很大不同。
大众传播时代,媒介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媒介情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媒介情境代替了现实情境,人们在这种情境下发生着社会互动。
电视选秀节目营造了一个基于媒介的平民社交圈,这一平民社交圈有共同的关注、共同的话题、共同的喜好,参与其中就意味着共同的分享与彼此的依靠,意味着“一种联系的产生”,这种联系不仅仅是平民与“传播这种权力”的联系,而且也是平民与平民之间的联系。
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会形成一个个“玉米(李宇春的歌谜)、盒饭(何洁的支持者)、凉粉(张靓影的粉丝)的自我组织。
心理学家坎托在其著名的“情境中的人格动力学”中提出:人们做什么或试图作什么,和谁一起做,能够重新定义他们是谁或他们将成为谁。
从这个意义上反观平民化传播中参与者的“参与动因”,我们会发现,“与谁在一起,和谁一起做”似乎本身就构成了他们参与行动的支点。
以“大型无门槛音乐选秀”的《超级女声》为例,一个个心怀梦想的年轻女孩们不但要面对一张嘴就被评委无情叫停,还要经常遭受评委类人格侮辱的苛刻评语,诸如“你以前是干什么的,什么?是美容美发的?那好,你继续去做美容美发吧。
” “花钱学声乐在你有些浪费。
”“谁叫你这么穿的,你这么穿:俗气!”“.你唱歌的时候像在睡觉,总眯着眼睛干吗?”,她们依旧前仆后继地参与到这个节目中来,参与的热情并没有被评委的冷眼冷语冰冻。
这些节目参与者的内心动因是什么?也许“参与到一群人中去”本身就是他们参与节目的合理解释与内在动因。
当看到这些互为竞争关系的参与者们在节目的进程中逐渐建立友谊,每每有人被判出局时,参与者们总会抱头痛哭----参与者们似乎的确在整个节目的参与过程中建立起一种联系,而这种联系的建立正好满足了人们渴望“交往与“亲和”的内心愿望。
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激发传播行动:传统心理学的动机理论认为,自尊,包括自我发展与自我保护往往构成人们行为的重要动机。
电视选秀节目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普通民众“自我意识”的强化,这种“自我意识”不但要求“自我表达“,还要求“公众表达”。
民众“自我发展”的内心需求借助媒介传播成为大众的盛宴,而每个平民都似乎成为这场媒体盛宴的主角。
媒介通过让渡自己手中的部分权力,通过出让自己的部分话语空间,使平民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能够通过参与这些传播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
电视选秀节目吸引观众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在于它制造了一个美丽幻像:在这样一个自我展示、自我实现的平台上,英雄不问出处,美女不问岁数,只要参与到节目中来,每个人都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自我实现----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它位居人类需求的最高层次。
从这个意义上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人参与到平民化传播中来,因为现实情境中的“自我实现”显得困难重重、难以企及、无法实现,在现实通道被堵塞之后,媒介营造的这种“自我实现”虚拟情境便显得如此另人心动,值得追求。
“明星梦”被很多普通民众认为是一种自我实现。
《超级女声》之类的造星节目正是抓住了无数年轻人梦想成为明星这一动机,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歌唱和表演才华的机会。
“从节目本身来看,不仅比赛的激烈竞争吸引了观众,更重要的是,一个普通观众从默默练习走上舞台也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
” 节目制作人这样解读这个节目受欢迎的原因。
“普通观众从默默练习到走上舞台”这的确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它的意义来自于普通观众给它赋予的“自我实现”的意义符号。
[next]电视选秀节目酝酿了一个“自我实现”的空间,鼓动参与者为了“实现理想、实现自我”而快快行动,加入到传播中来。
高心理预期与高价值回报增加了参与的热情:著名心理学家罗特的“预期---价值模型”理论认为:人们特定行为取决于“获得结果的可能性与结果本身的价值”。
意即人们对于事情“可能性”与其“价值”的判断决定了人们随后的行为。
可能性越大,价值越高,人们越倾向于行动。
劳克·莱斯曼的研究也发现:人们会更多地去从事那种目标价值高、实现可能性大的行为,而不去作那种目标价值低、实现可能性小的行为。
(Locke Latham,1990; Pervin, 1983) 电视选秀节目是一种参与可能性大,且目标价值高的节目类型。
它的准入门槛低:想说就开口,想唱就报名,不分年龄,不论美丑,不设等级-----这些客观上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我传播,我作主。
普通民众在潜意识中会认为通过参与节目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大,加之,这些目标的价值又非常大,对于民众而言深具吸引力:通过参加电视选秀节目,可能会一夜成名。
“低准入、高回报”的节目设计,符合人们决策与行动时的“预期---价值”模型,这使得电视选秀节目因此而受到人们的热情追捧。
即使这种判断更多的是媒介营造的,是大众幻境下的产物,与实际并不吻合。
二、电视观众的心理满足:理解了电视选秀节目参与者的“参与动因”之后,我们不禁要问,受众的收视动因又是如何的呢?为何像《超级女声》这样的节目中时常出现的五音不全的“丑女大联欢”,依旧能够吸引眼球,观众看得指指点点却不肯换台?我们印象中的受众是“严格的”“苛刻的”“难以取悦的”,因此我们提倡传播要具专业主义精神----传播内容要能塑造人、传播形式要具专业水准----- 因为受众是“唯美的”。
然而电视选秀节目却反映着另一番图景:表现“丑”、表现“破坏”。
以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为例,这个节目创作的初衷据说是要“快乐中国”的,意即让中国的每一位观众在观看《超级女声》时都会感到快乐,节目的看点之一就是:看“超级女声”就是为了“看别人出洋相”,“看别人被残酷地刷下去”。
为此节目不但确立了“无门槛”的准入机制,一些赛区的组委会甚至还明文规定,演员不能化浓妆,最好不要化妆。
这些节目制定的限制措施,目的就是给受众带来更多的快乐,有观众说:这群看上去有点傻、歌唱得也不怎么样的选手让我们信心大增!为什么“扯掉包装”-----成为《超级女声》吸引受众的一个看家法宝呢?按照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人所有本能的目标都是降低自身的紧张感,人的本性遵循“唯乐原则”的,意即渴望“享受与放松”是人们行为的内在驱力。
人们都具有“生本能”与“死本能”(攻击本能)。
人们在这两种本能的驱使下,去释放紧张、寻找快乐。
人们可以从追求快乐本身获得愉快,比如说“审美体验”带来的愉悦感;与此同时,也可以从攻击驱力上获得愉快----包括看恐怖影片、参与竞争性体育运动、作讥讽性对骂等不同活动都能使人们感到愉快与紧张的消除。
《超级女声》号称要“快乐中国”——我们看到了电视观众在屏幕前指指点点的兴奋表现;我们看到了网络上喷薄而出的谩骂口水,从而可以想像得到人们在谩骂之后心理上的痛快;我们也可以想像得到,现场观众在投票决定选手去留时的快感…这些都是当人们面临压力时,通过启动自身的防御机制-----包括否认机制与投射机制来消除眼前的紧张状态的一种做法。
麦克亚当斯在“讲故事的研究”中发现:人们是怎样借助编造自己最崇高的、最英勇的、最典型的故事来赖以生存的,而与此同时,人们也倾向于相信他人“丑的” “懦弱”与“被摧毁”的故事,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另一个支点。
受众收视的一个深刻的也是基本的内心动因是:希望看别人受苦-----从中不但能实现自己的攻击驱力,释放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同时还能从别人的灾难中感受到自己的强大,从而降低自己的焦虑与担忧。
“建设性”的快乐与“毁灭性”的快乐都是人们内心唯乐的需求。
电视选秀节目正是在这二者之间找寻平衡,抑惑将其中任一发挥到极致----娱乐的本质也在这一过程中被重新定义。
附:小贴士:电视选秀节目:电视选秀节目是近年来活跃在电视荧屏上的新型节目样态,它具有平民化与娱乐性双重属性,有3个基本表现:高节目密度---- 一时间电视上涌现出大量的电视选秀节目,如《超级女声》《梦想成真》、《非常6+1》、《金鹰之星》和《星·华娱制造》都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效果;高民众参与度----民众参与度高于从前,例如“超级女声”报名时出现了万人排队,交通堵塞的情形;《梦想中国》2006年3月30日首日报名者就超过1万人。
高受众收视率 ----《超级女声》2005年总决赛当天收视率一度超过央视春晚的收视率,《非常6 1》等节目也取得了高收视率与高广告回报率的可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