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保护剂及脑卒中的治疗策略
开启侧支循环——脑卒中治疗新策略全国巡讲会在广州召开
为 1 ~ 2 /i 万 人 口 , 每 年 脑 卒 中 死 亡 率 约 为 6 9 i i 0
5 ~ I 2 l 万 人 口 。 据 统 计 , 在 存 活 的 脑 卒 中 患 者 8 / 4 0 中 , 约一 半 以上 不 同程 度 地 丧 失 劳 动 能 力 。脑 卒 中 已 成 中 国 人 重 要 死 因 , 危 害 程 度 甚 至 超 过 癌 症 。 如 何 有 效 地 预 防 和 治 疗 脑 卒 中 , 已 成 为 一 个 严 重 的 医 学 和 公 共 卫 生 课 题 。 为 提 升 公 众 对 脑 卒 中 疾 病 的 认 知 度 , 帮 助 医 生 认 知 “ 支 循 环 ” 在 急 性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治 疗 中 侧 的 价 值 , 由 天 普 药 业 主 办 的 脑 卒 中 治 疗 新 策 略 全 国 巡 讲 会 于 6月 2 6日 在 广 州 拉 开 帷 幕 , 国 内 外 专 家 学 者 齐 聚一 堂 ,交 流 研 究 成果 ,探 讨 临 床经 验 。 美 国 加 州 大 学 洛 杉 矶 分 校 的 David s. Li b k d 授 在 会 上 介 绍 了 “侧 支 循 环 ” 在 急 性 e i 教 e s n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治 疗 中 的 价 值 , 他 指 出 , 对 于 急 性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 “ 支 循 环 ” 作 为 改 善 脑 血 流 灌 注 的 一 条 侧 重 要 途 径 , 已 获 得 国 际 学 者 及 临 床 医 生 的 广 泛 关 注 与 认 可 。 通 过 研 究 侧 支 循 环 在 急 性 脑 梗 死 疾 病 过 程 中 的
查 ,脑 血 管病 已经 成为 中国 国 民第 1 的死 亡 原 因 。 位
要 的 意 义 , 因此 血 脂 控 制 的主 要 趋 势 是 除他 汀类 药 物 外 ,积 极 寻 求 更 优 化 的治 疗 方 案 , 在 降 低 L L c同时 D—
胸腺素β4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及进展
DOI:10.19368/ki.2096-1782.2023.14.185胸腺素β4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及进展代青海1,舒凌峰1,李航1,朱鹏程1,吴涛2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46;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河南郑州450099[摘要]胸腺素β4是一种由4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分子肽,存在于各种组织中,在大脑、肝脏、肾脏、睾丸、心肌、血小板和白细胞中高度表达,其中Tβ4的前四个氨基酸具有调节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1~15氨基酸片段可抑制细胞凋亡,减少对细胞的毒性诱导损伤。
由氨基酸17~23编码的活性片段触发血管生成和毛囊生长。
胸腺素β4作为人体内主要的肌动蛋白调节分子之一,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在以往研究中已证实其具有促进组织再生、重塑、创伤愈合的作用,在维持肌动蛋白平衡、肿瘤发病与转移、细胞凋亡、炎症、血管生成、毛囊发育等生理病理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多位学者报道了其神经保护作用,可作为神经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修复/再生疗法。
本文将综述胸腺素β4在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
[关键词]胸腺素β4;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信号通路;综述[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07(b)-0185-05The Mechanism and Progress of Thymosin β4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DAI Qinghai1, SHU Lingfeng1, LI Hang1, ZHU Pengcheng1, WU Tao21.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450046 China;2.Interventional De‐partmen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450099 China[Abstract] Thymosin β4 is a small molecular peptide composed of 43 amino acid residues, which exists in various tis‐sues and is highly expressed in brain, liver, kidney, testis, myocardium, platelets and white blood cells, in which the first four amino acids of Tβ4 have regulatory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fibrotic effects: the 1-15 amino acid frag‐ments can inhibit apoptosis and reduce toxic induced damage to cells. Active fragments encoded by amino acids 17-23 trigger angiogenesis and hair follicle growth. As one of the main actin regulatory molecules in human body, thymo‐sin β4 has multiple biological functions. Previous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it can promote tissue regeneration, re‐modeling and wound healing, and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intenance of actin balance, tumor patho‐genesis and metastasis, apoptosis, inflammation, angiogenesis, hair follicle development and other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In recent years, many scholars have reported its neuroprotective effect, which can be used as a repair/regenerative therapy for nerve injury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mechanism of thymosin β4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and the prospect of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Thymosin β4; Ischemic stroke; Neuroprotection; Signaling pathway; Review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血管因狭窄或梗塞等原因引起的脑组织缺氧、缺血和神经细胞死亡,是导[基金项目]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8JDZX013)。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
( 2)关于少数特殊患者的抗凝治疗,可在谨慎评估风险、 效益比后慎重选择。
( 3) 特殊情况下溶栓后还需抗凝治疗的患者,应在24h后使 用抗凝剂。
12
降纤:对不适合溶栓并经过严格筛选的脑梗死患者,特
别是高纤维蛋白血症者可选用降纤治疗。
续升高,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或伴
有严重心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脑病,可予谨 慎降压治疗,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可静脉使用 短效药物( 如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等) ,最好应用微量输
液泵,避免血压降得过低 。
3) 有高血压病史且正在用降压药者,如病情平稳,可于 脑卒中24h后开始恢复使用降压药物。
如头颈部过度扭曲、激动、发热、癫痫 、呼吸 道不通畅 、咳嗽等。 2) 可使用甘露醇静脉滴注,必要时也可用甘 油果糖或呋塞米等。 3) 对于发病48h内,60岁以下的恶性大脑中动 脉梗死伴严重颅内压增高,内科治疗不满意且 无禁忌证者,可请脑外科会诊考虑是否行减压 术。 4) 对压迫脑干的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可请 脑外科会诊协助处理。
( 2) 人尿激肽原酶( 尤瑞克林):是近年国内开发的另一 个I类新药。对照试验提示:尤瑞克林治疗组的功能结局 较安慰剂组明显改善且安全 。
四、中医治疗:中成药和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尚需更多高质量RCT进一步证实 。
14
(三)、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
1.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 : 1) 卧床,避免和处理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15
2.出血转化:
对需要抗栓治疗的患者,可于出血转化病情稳 定后7~10d开始抗栓治疗; 对于再发血栓风险相 对较低或全身情况较差者,可用抗血小板药物代 替华法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救治要点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救治要点缺血性脑卒中指的是因脑供血动脉闭塞或狭窄、脑供血不足而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
椎动脉狭窄、脑中动脉拴塞等均被认为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原因。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复视、眩晕、力弱、发病侧肢体麻木等。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
该类患者若未得到及时的救治,则会对其生理及心理均造成严重的危害。
临床上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始终坚持的原则是尽早治疗。
那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要点有哪些呢?一般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48小时之内其血压指标会增高,产生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机体的应激性反应,故而并不主张对该类患者过早降低血压。
若患者出现血压持续剧烈升高的情况,则医护人员应当应当对脑血流灌注量进行保障的基础上适当对患者降压。
但在治疗患者过程中应当避免使用交感神经阻滞剂或者大剂量用药。
通常情况下,可给予患者小剂量的甘露醇静脉滴注进行治疗。
如若甘露醇未取得较为显著的降低颅内压的效果,则可加用甘油果糖溶液。
在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当对其动脉血氧分压进行密切监测。
如若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则可给予其低流量的氧气吸入,以实现对呼吸道阻塞及感染的预防。
应激性血糖增高、原发糖尿病等均被视为是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高血糖的重要原因。
若患者持续性血糖增高,则可会增加其出现意识障碍、脑水肿的风险性。
所以当患者血糖高于10mmol/L时,则可运用胰岛素实现对血糖指标的控制。
发热会直接影响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降低发热患者的体温可使得梗死病灶的范围缩小。
因而当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时,医护人员应当展开对症处理,包括运用退烧药或者采取物理降温手段等,并及时寻找发热的原因,尽可能将患者体温控制在37.5摄氏度以下。
溶栓治疗。
尽早恢复血流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的关键。
在患者发病后对其展开早期溶栓治疗对于恢复其梗死区血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
三、其他疗法:
1) 丁基苯酞:是近年国内开发的I类新药。对照试验提示: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安慰剂对照组 显著改善,安全性好。 ( 2) 人尿激肽原酶( 尤瑞克林):是近年国内开发的另一 个I类新药。对照试验提示:尤瑞克林治疗组的功能结局 较安慰剂组明显改善且安全 。
9
( 3) 发病6h内由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脑卒中且不适 合静脉溶栓的患者,经过严格选择后可在有条件的医院进 行动脉溶栓。 ( 4) 发病24h内由后循环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脑卒中且不适 合静脉溶栓的患者,经过严格选择后可在有条件的医院进 行动脉溶栓。 ( 5) 溶栓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或特殊情况下溶栓后还需抗 凝治疗者,应推迟到溶栓24h后开始。
( 2)关于少数特殊患者的抗凝治疗,可在谨慎评估风险、 效益比后慎重选择。 ( 3) 特殊情况下溶栓后还需抗凝治疗的患者,应在24h后使 用抗凝剂。
12
降纤:对不适合溶栓并经过严格筛选的脑梗死患者,特
别是高纤维蛋白血症者可选用降纤治疗。
扩容:( 1) 对一般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推荐扩容。
( 2) 对于低血压或脑血流低灌注所致的急性脑梗可 考虑扩容治疗,但应注意可能加重脑水肿、心功能衰竭等 并发症,此类患者不推荐使用扩血管治疗。
扩张血管:目前缺乏血管扩张剂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临
床预后的大样本高质量RCT证据,需要开展更多临床试验。 对一般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推荐扩血管治疗。
13
二、神经保护:理论上,针对急性缺血或再灌注后细
胞损伤的药物( 神经保护剂) 可保护脑细胞,提高对缺血 缺氧的耐受性。但钙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神 经节苷脂等在动物实验中的疗效都未得到临床试验证实, 故神经保护剂的疗效与安全性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 试验进一步证实。
脑卒中急救护理
发病年龄 起病状态 起病速度 全脑症状 意识障碍 神经体征 CT检查 脑脊液
多为60岁以上 安静或睡眠中 10余小时或1~2天症状达到高 峰 轻或无 无或较轻 多为非均等性偏瘫(大脑中动脉 主干或皮质支) 脑实质内低密度病灶 无色透明
救治与护理
(一)救治原则 急诊的救治原则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生命体征、 减轻和控制脑水肿,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主要目 的是挽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残率,防止复发。 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and Stroke, NINDS)制定了脑卒中患者到达院内的关键时间目标, 以评估和处理疑似脑卒中患者。具体的内容如下:① 到达急诊科10分钟内,急诊专科医生或其他专家立即 对患者进行全身评估,安排进行紧急头部CT扫描。② 到达急诊科25分钟内,专科医生完成神经系统评估,进 行CT扫描。③到达急诊科45分钟内,解读头部CT扫 描结果。④到达急诊科1小时内,症状出现3小时内,可 对无禁忌证的患者开始溶栓疗法。⑤从到达急诊到 收入专科病房的时间为3小时。
(四)判断
由于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在治疗上有显著的不同,出血 性卒中的患者禁忌给予抗凝和纤溶治疗,而缺血性脑卒中在症状 出现后3小时内可以提供静脉溶栓疗法,应注意早期识别脑卒中, 并对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进行鉴别(表10-9)。
表10-9 脑梗死与脑出血的鉴别要点
脑梗死 脑出血 多为60岁以下 动态起病(活动中或情绪激动) 10分钟至数小时症状达到高峰 头痛、呕吐、嗜睡、打哈欠等高颅压症 状 多见且较重 多为均等性偏瘫(基底节区) 脑实质内高密度病灶 可有血性
脑卒中
定义
绳经病学--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
临床表现
1. 多见于有高血压的老年人; 2. 安静时急性或逐渐起病; 3. 无头痛、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 4. 症状较轻,常见的腔隙综合征:
常见腔隙综合征
临床表现
1. 纯运动性轻偏瘫(pure motor hemiparesis, PMH) 2. 纯感觉性卒中(pure sensory stroke, PSS) 3. 共济失调性轻偏瘫(ataxic-hemiparesis, AH) 4. 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
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cerebral infarction
概述
概述
• 概念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 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 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 • 在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占60~90%。 • 临床最常见的类型: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出血倾向和血小板减少
急性期治疗
4. 降纤治疗 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抑制血 栓形成 常用药物包括巴曲酶、降纤酶
5.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发病早期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 可降低卒中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急性期治疗
6. 脑保护治疗 (1)神经保护剂 • 许多试验和临床研究,探讨了各种神经保护剂的效
(二) 危险因素 病前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等
(三) 既往病史 1/3患者前驱症状表现为反复出现TIA,
(四) 起病情况 常在安静状态下或睡眠中起病
临床表现
(五) 症状体征 • 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
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研究
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研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患者严重的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目前,对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因此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亚低温治疗和依达拉奉已成为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热门话题,而将二者联合应用是否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一、面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现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是一种危重的疾病,其预后通常较差。
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都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时间窗限制、出血风险、再栓塞风险等。
对于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传统的治疗手段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二、亚低温治疗在脑梗死中的应用亚低温治疗是一种将患者体温控制在32℃~35℃之间的治疗方法。
早期研究表明,亚低温治疗可以通过降低大脑的代谢率、减轻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损伤、减少炎症反应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来发挥保护作用。
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在心脏骤停和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中,亚低温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神经功能恢复率。
亚低温治疗被逐渐引入到脑梗死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依达拉奉是一种神经保护剂,已在临床上成功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治疗。
依达拉奉主要通过抗氧化、抗炎症和促进神经再生等机制来发挥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依达拉奉可以减轻脑梗死后的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和神经细胞凋亡,从而提高脑组织的存活率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依达拉奉可以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依达拉奉已成为治疗脑梗死的重要药物之一。
亚低温治疗和依达拉奉各自在脑梗死的治疗中都表现出一定的临床效果,而将二者联合应用是否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是当前亟待探讨的问题。
一方面,亚低温治疗可以通过降低脑组织的新陈代谢率和抑制炎症反应来减轻脑损伤;依达拉奉则可以通过抗氧化、抗炎症和促进神经再生来发挥作用。
脑卒中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联合用药可以针对多个靶点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不同药物之间可以相互补 充,减少单一用药的剂量和不良反应;有助于缩短治疗时间窗,改善患者预后。
避免不合理用药和误区
不合理用药
避免使用未经证实有效或安全性差的药物;避免过度使用或 滥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
误区
不要认为所有脑卒中患者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 能通过非药物治疗获得更好的效果;不要忽视药物治疗的副 作用和禁忌症,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TG和VLDL水平。
03
烟酸类药物
通过抑制脂肪组织中的甘油酯酶活性,减少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动员,从
而降低血清TG水平;同时也可通过影响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04
药物选择及联合应用方案
药物选择依据和注意事项
依据
根据脑卒中的类型(缺血性或出血性 )、严重程度、发病时间窗以及患者 的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合并症 等)进行选择。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 血性脑卒中两大类。
发病原因与危险因素
01
发病原因
主要包括血管壁病变、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等。
02
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肥胖、 缺乏运动、家族史等。
全球及我国脑卒中现状
全球现状
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因,每年约有1500万人死 于脑卒中,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03
激活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特异性溶解血栓。
抗凝类药物
01 华法林
抑制维生素K在肝内转化,从而抑制凝血因子的合 成,达到抗凝目的。
02 肝素
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179 -①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 滨州 256600通信作者:鹿树军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席娅琳① 汪临华① 鹿树军① 【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严重可导致高级认知及运动障碍,甚至死亡。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早期溶栓和保护神经细胞等治疗,然而目前神经保护剂的临床疗效有待考证,大多数神经保护剂仍未得出有益的证据。
新型双靶点复合型神经保护剂依达拉奉右莰醇(ED)可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降低自由基过氧化亚硝基阴离子(ONOO -)水平,从而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的神经损伤症状、功能障碍及活动障碍,本文将对ED 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发展做一综述,并对ED 的临床应用进行展望,为后续的用药提供指导。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自由基清除剂 神经保护剂 依达拉奉右莰醇 Research Progress of Edaravone Dexborneol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XI Yalin, WANG Linhua, LU Shuju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4, 21(10): 179-183 [Abstract] Ischemic stroke is a common type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that can lead to advanced cognitive and motor deficits and even death.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mainly includes early thrombolysis and neuroprotection. However,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neuroprotective agents remains to be verified, and most neuroprotective agents have not yet received useful evidence. Edaravone Dexborneol (ED), a new dual-target neuroprotective agent, can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reduce the level of peroxynitrite anion (ONOO -), and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nerve injury, dysfunction, and activity disorder caused by ischemic stroke.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mechanism of ED and its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D, 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subsequent medication. [Key words] Ischemic stroke Free radical scavenger Neuroprotective agent Edaravone Dextrogenol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Binzhou 2566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4.10.041 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寿命的“第一杀手”,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约占我国脑卒中的70%,为最常见的卒中类型[1-2]。
神经保护剂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现状
神经保护剂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现状王慧媛;杨莉;赵志刚【摘要】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原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神经保护剂可减小脑梗死面积,无溶栓、抗凝治疗出血的并发症,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等优势,使得早期治疗成为可能,但治疗的疗效没有得到很好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本文探讨了各国神经保护剂的指南推荐情况与我国生产应用现状及医保报销情况,发现绝大多数神经保护剂在各国都未做推荐,但我国存在广泛应用的现象,期望此文给临床医生合理使用神经保护剂和医保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6(013)027【总页数】4页(P67-70)【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剂;指南推荐;合理应用;医保政策【作者】王慧媛;杨莉;赵志刚【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Abstract]Stroke i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diseases that threat human health.The diseases were with high prevalence,high recurrence rate and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It was reported that stroke had become the top one reason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in China.Acute ischemic stroke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stroke. The nerve protective medications can reduce cerebellar infarction areas and without side effects such as bleeding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anticoagulation.Meantime,there were no strict time limit and other disadvantages during the treatment.This article consults the neural protection guidelines and system review the recommended situations and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troke.And it is also reviewed the medications usage in our country.According to our research,it is found that the nerve protection agents in our countries do not make recommendations,but there were wide spread applications in our country.Through this article,it is hop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octor to rational use of nerve protective agent,and supply evid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edical insurance policy.[Key words]Ischemic stroke;Neuroprotective agents;Guideline recommend;Rational drug use;Policy of medical insurance在过去的十年中,卒中是世界范围内第二位导致死亡和引发长期且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的原因[1],到2020年卒中治疗费用将达到所有疾病负担的6.2%。
脑卒中的诊疗规范标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规范一、评估和诊断:包括:病史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疾病诊断和病因分型等。
(一)病史和体征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若于睡眠中起病,应以最后表现正常的时间作为起病时间。
其他包括神经症状发生及进展特征;血管及心脏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物滥用、偏头痛、痫性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
2.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3.用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常用量表有: (1)NIHSS。
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
⑵饮水实验。
(3)MRS评分。
⑷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1.脑病变检查:(1)平扫CT:急诊平扫CT可准确识别绝大多数颅内出血,并帮助鉴别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瘤),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多模式CT:灌注CT可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缺血,因此可识别缺血半暗带。
对指导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3)标准MRI:在识别急性小梗死灶及后颅窝梗死方面明显优于平扫CT。
可识别亚临床缺血灶(4)多模式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水抑制成像和梯度回波、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等。
DWI在症状出现数分钟内就可发现缺血灶并可早期确定大小、部位与时间,对早期发现小梗死灶较标准MRI更敏感。
PWI可显示脑血流动力学状态。
灌注不匹配(PWI显示低灌注区而无与之相应大小的弥散异常)提示可能存在缺血半暗带。
已超过静脉溶栓目前公认时间窗4.5 h的患者,可考虑进行CT灌注或MR灌注和弥散成像,测量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以选择潜在适合紧急再灌注治疗(如静脉/动脉溶栓及其他血管内介入方法)的患者。
这些影像技术能提供更多信息,有助于更好的临床决策。
2.血管病变检查:颅内、外血管病变检查有助于了解卒中的发病机制及病因,指导选择治疗方法。
神经系统中的脑卒中和多发性硬化症
报告范围
脑卒中的定义、分类、危险因素、病理 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脑卒中和多发性硬化症的神经影像学表 现和评估
多发性硬化症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 、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脑卒中和多发性硬化症的康复治疗和预 防措施
02
脑卒中概述
油三酯水平,减少血管堵塞的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 食习惯,增加蔬菜、水果、全谷 物的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
醇的摄入。
适量运动
推荐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 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 自行车等,以增强心血管功能和改 善血液循环。
戒烟限酒
积极宣传吸烟和过量饮酒对健康的 危害,鼓励戒烟和适量饮酒,以降 低脑卒中和多发性硬化症的风险。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MS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视力障碍、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共济失调、精神症状等。这些症状可因 病灶部位和范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分型
根据病程和临床表现,MS可分为复发缓解型(RRMS)、原发进展型(PPMS)、继发进展型( SPMS)和进展复发型(PRMS)。各型之间可相互转化。
诊断方法与标准
THANKS
06
发病年龄与性别倾向:脑卒中多见于中老年人,而多发性 硬化症通常在20-40岁发病,女性较为多见。
相互影响关系分析
要点一
脑卒中与多发性硬化症的相互促 进
有研究表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可能增 加,这可能与血管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要点二
治疗上的相互影响
某些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可能增加出血性脑卒中的风 险,而脑卒中的治疗可能会加重多发性硬化症的症状。
rice-vannucci法
rice-vannucci法Rice-Vannucci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模拟小鼠脑卒中损伤。
本文将介绍Rice-Vannucci法的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其在脑卒中研究中的应用。
一、Rice-Vannucci法的原理Rice-Vannucci法是1972年由Rice和Vannucci提出的,主要用于小鼠脑卒中损伤的建模。
该方法通过局部颈动脉暂时阻塞,使大脑供血减少,引起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
其原理是模拟脑卒中中血流灌注突变和再灌注的过程,进而探索与脑卒中相关的病理生理变化。
二、Rice-Vannucci法的实验步骤1. 动物准备:选择健康的小鼠,性别均衡,体重适中。
提前将小鼠适应实验环境,确保它们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2. 麻醉:使用合适的麻醉方法麻醉小鼠,确保其处于无痛苦的状态。
常用的麻醉剂包括异氟醚和氧化亚氮。
3. 手术准备:刮毛、消毒皮肤,使其干燥。
然后使用手术器械打开小鼠颈部,显露出颈动脉。
4. 颈动脉结扎:使用微钳或线套将颈动脉结扎,使得血流减少至脑部。
5. 恢复灌注:一段时间后,松开颈动脉结扎,使血流重新灌注到脑部组织。
6. 术后护理:术后给予小鼠适当的护理,确保其伤口干净,恢复正常饮食、水分摄入。
三、Rice-Vannucci法在脑卒中研究中的应用Rice-Vannucci法作为建立小鼠脑卒中模型的一种常用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病理生理的研究。
通过此方法可以模拟脑卒中发生时的血流灌注突变和再灌注过程,使得研究者能够观察、评估脑卒中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
该方法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神经保护剂:通过使用Rice-Vannucci法建立脑卒中模型,可以评估潜在的神经保护剂对脑损伤的作用,为开发治疗脑卒中的新药提供实验依据。
2. 探索病理生理机制:通过模拟脑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研究者可以进一步了解脑卒中引起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机制,为脑卒中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3. 评估修复治疗方法:Rice-Vannucci法还可以用于评估脑卒中后的修复治疗方法,如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探索其在脑卒中中的应用潜力。
神经保护剂及脑卒中的治疗策略ppt课件
Ubiquitin-Proteasome Complex
16
Ubiquitin-Proteasome Complex
17Βιβλιοθήκη Ubiquitin-Proteasome Complex
18
Following 15 min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protein aggregates are ubiquitin labeled
12
潜在治疗
1. 缩短缺血时间 2. 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3. 减少细胞内钠离子浓度 4. 阻断谷氨酸作用Block effects of glutamate 5. 抑制自由基Trap free radicals 6. 抑制PARP活性 7. 阻断caspase活性 8. 阻断白细胞黏附 9. 改变细胞膜流动性 10. 降低组织温度
9
10
内容
1. 神经保护治疗的概念 2. 神经保护剂的现状 3. 从失败到成功 4. 自由基清除剂 5. 神经保护剂的分层用药 6. 神经保护剂的联合用药
11
神经保护应用的范围
神经外科 心脏外科
Beating heart
心脏骤停 颈动脉治疗 创伤 卒中(缺血性和出血性)
CA1
DG
Hu et al, J. Neurosci, 2000, 20(9):3191
19
20
21
血管保护治疗
22
New discovery compounds
Synthesis and Screening Pre-clinical development appraisal Phase I Sub-acute toxicity Phase IIA (PoC) Chronic toxicity Clinical Phase II Carcinogenicity PLA Market Post Marke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保护剂的误区(Pitfalls)
• 临床前研究的时窗极短,而临床研究的时窗较长 • 临床前治疗靶区是半暗带,而临床试验则不是 • 临床前治疗偏向对灰质的保护,而临床不针对特定的 临床定位 • 尚不清楚确切疗程 • 临床前研究疗效判定主要依据梗死面积,而临床主要 依据行为学 • 临床前主要依据早期预后,而临床是远期评价 • 卒中模型为同质性,而人类卒中为异质性 • 预后测量方法比实际疗效更重要 • 用小规模试验回答大规模试验要回答的问题
内容
1. 2. 3. 4. 5. 6. 神经保护治疗的概念 神经保护剂的现状 从失败到成功 自由基清除剂 神经保护剂的分层用药 神经保护剂的联合用药
Oxygen Metabolism
O2
RBC Hb-O2
Cells
PS
hn
NOS NO.
Membrane MPx H2O2
Peroxisome Oxidases
SER PHS
AA PGs
O2
1O 2
O2
P-450
Mitochondria e - transport
O2 H2O
O2
. - HOClO
2
NO.
H2O2
LT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O 2
H2O
. O 2
缺血半暗带超氧化物(自由基)增加(n=18)
超氧化物化学发光计数 600 500 400 300 脑中动脉缺血 200 对照 100 0 100
内容
1. 2. 3. 4. 5. 6. 神经保护治疗的概念 神经保护剂的现状 从失败到成功 自由基清除剂 神经保护剂的分层用药 神经保护剂的联合用药
神经保护应用的范围
• 神经外科 • 心脏外科
– Beating heart
• • • •
心脏骤停 颈动脉治疗 创伤 卒中(缺血性和出血性)
潜在治疗
缺血核心和半暗带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
血栓形成或栓塞 脑血流量 ATP Nai+ Cai2+ CliKe+
细胞毒性水肿
谷氨酸
脂肪酸
[Ca2+]i
激活脂酶、 蛋白酶、核酸内切酶 细胞损伤
脂质过氧化
生物化学级链反应
氧和能量底物减少
膜去极化
NMDA/AMPA 受 体
谷氨酸释放 钙离子内流 钙超载
References: 1. Dirnagl U, Iadecola C, Moskowitz MA. Pathobiology of ischaemic stroke: an integrated view. Trends Neurosci. 1999;22(9):391-7. 2. Lee JM, Grabb MC, Zipfel GJ, Choi DW. Brain tissue responses to ischemia. J Clin Invest. 2000;106(6):723-31.
神经保护和神经恢复
神经保护 Neuroprotection 神经恢复 Neurorestoration 全部有功能的组织
靶向 时间窗
缺血半暗带
0-24小时,或许更长
24小时以后,数周?数 月?
目的
控制分子事件
调节功能组织的活动
神经保护剂的作用
无神经保护 永久缺血性损害 有神经保护 缺血损害减轻
Reference: 1. Fisher M. The ischemic penumbra: identification, evolution and treatment concepts. Cerebrovasc Dis. 2004;17(suppl 1):1-6.
神经保护可以改善临床预后
其中一个途径使减少自由基损害1,2
急性缺血性卒中
缺血级链反应 谷氨酸释放 NMDA/AMPA 受体活化 再灌注级链反应
去极化
一氧化氮 钙离子增加 自由基增加 自由基增加
神经细胞死亡
References: 1. Bright, R, Mochly-Rosen D. The role of protein kinase C in cerebral ischemic and reperfusion injury. Stroke. 2005;36(12):2781-90. 2. Lipton P. Ischemic cell death in brain neurons. Physiol Rev. 1999;79(4):1431-568.
Ubiquitin-Proteasome Complex
Following 15 min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protein aggregates are ubiquitin labeled
CA1
DG
Hu et al, J. Neurosci, 2000, 20(9):3191
血管保护治疗
New discovery compounds
Synthesis and Screening Pre-clinical development appraisal Phase I Sub-acute toxicity Phase IIA (PoC) Chronic toxicity Clinical Phase II 10,000 6,000 50 20 15 10 5
1. 缩短缺血时间 2. 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3. 减少细胞内钠离子浓度 4. 阻断谷氨酸作用Block effects of glutamate 5. 抑制自由基Trap free radicals 6. 抑制PARP活性 7. 阻断caspase活性 8. 阻断白细胞黏附 9. 改变细胞膜流动性 10.降低组织温度
神经保护剂及 脑卒中的治疗策略
内容
1. 2. 3. 4. 5. 6. 神经保护治疗的概念 神经保护剂的现状 从失败到成功 自由基清除剂 神经保护剂的分层用药 神经保护剂的联合用药
急性缺血性卒中
脑血流
闭塞核心 缺血半暗带
正常组织
正常脑血流的40%
半暗带组织
坏死组织
正常脑血流的150%
闭塞
References: 1. Lipton P. Ischemic cell death in brain neurons. Physiological Reviews. Oct 1999; vol. 79; 1431-1568. 2. Lo EH, Dalkara T, Moskowitz MA. Mechanism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stroke. Nat Rev Neurosci. 2003;4(5):399-415.
Carcinogenicity
PLA Market Post Market
Probability of Success = 1 in 10,000
3
1 1 ?
COST PER COMPOUND $US1 BN
内容
1. 2. 3. 4. 5. 6. 神经保护治疗的概念 神经保护剂的现状 从失败到成功 自由基清除剂 神经保护剂的分层用药 神经保护剂的联合用药
自由基可以损害细胞和DNA
线粒体破坏
自由基
MMP活化
DNA氧化损伤
细胞膜破坏
细胞处理过程失调
内皮细胞
References: 1. Lipton P. Ischemic cell death in brain neurons. Physiological Reviews. Oct 1999; vol. 79; 1431-1568. 2. Dirnagl U, Iadecola C, Moskowitz MA. Pathobiology of ischaemic stroke: an integrated view. Trends Neurosci. 1999;22(9):391-7.
自由基损伤线粒体
References: 1. Dirnagl U, Iadecola C, Moskowitz MA. Pathobiology of ischaemic stroke: an integrated view. Trends Neurosci. 1999;22(9):391-7. 2. Sasaki C, Kitagawa H, Zhang WR, Warita H, Sakai K, Abe K. Temporal profile of cytochrome c and caspase-3 immunoreactivities and TUNEL staining after 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rats. Neurol Res. 2000;22(2):223-8.
Safety: ICH after thrombolysis
20.9%
P<0.005
Asympt ICH Sympt ICH
SAINT-I结论
• The administration of NXY-059 within six hours after the onse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primary outcome (reduced disability at 90 days), but it did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 other outcome measures, including neurologic functioning as measured by the NIHSS score. Additional research is needed to confirm whether NXY-059 is beneficial in ischemic str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