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敬业与乐业》课文简介
敬业与乐业主要内容
![敬业与乐业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6673d01852458fb760b5607.png)
敬业与乐业主要内容《敬业与乐业》课文我相信大家小学时候都学过。
今天,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 敬业与乐业主要内容”,让我们再次重温这篇课文,希望能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并在即将到来的寒假考试中取的好成绩。
敬业与乐业主要内容《敬业与乐业》是一篇演讲,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演讲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
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又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
“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是“有业”。
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在论证“敬业”问题时,先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接着,提出“为什么该敬呢”一句设问。
作者从人类生存的需要(为生活而工作)与个体生活的意义(为劳动而生活)出发,论证“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
在作者看来,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在职业的神圣性质上,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别。
因此,“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至于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只要“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于是,他又设问:“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庄子、孔子、曾文正公的名言,木匠与政治家、挑粪工与军人的比较,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更高的境界和价值。
论述“乐业”重要性时,梁启超先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的叹气声中谈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对于无法逃避的事,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这句设问下面,列出了四个理由。
《敬业与乐业》详细的课文讲解及习题
![《敬业与乐业》详细的课文讲解及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68b250b3c1ec5da50e270db.png)
《敬业与乐业》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高清课堂:思想风采——《敬业与乐业》】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梁启超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三十自述》),17岁中举。
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
戊戌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
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
从戊戌变法前一两年开始,梁启超与夏曾佑、谭嗣同等便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但此时的新诗只不过是“挦扯新名词以表自异”的作品。
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进步诗歌理论,对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起了指导作用。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
知识积累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断,截取。
章,篇章。
3.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本题主眼:这题目的重点。
主眼,主要的着眼处。
5.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6.无业游民:没有正当职业的人。
7.言行相顾:言语和行为互相注意,这里指言行一致。
8.征引:引用。
9.行.(xíng):德行。
10.讨伐:出兵攻打(敌人或叛逆者)。
5、敬业与乐业说课稿
![5、敬业与乐业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90cbc1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46.png)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第5课《敬业与乐业》,我准备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说得失”8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简介《敬业与乐业》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
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
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与乐业精神,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新课程标准》对于第二单元的整体感知是这样说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讨论问题,发表看法,做到分析问题要有根据,有中心,有条理。
”此单元的课文除了《敬业与乐业》外,还有《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傅雷家书两则》、《致女儿的信》。
其文体是演讲和书信,将它们放在一起,旨在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将《敬业与乐业》这篇演讲词作为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出现,不仅是因为它紧承第一单元反复诵读诗歌书面语言进而品位语言的含蓄,精炼优美,而且还在于这篇文章布局在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学习的后面,这样的结构编排,它既着重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作为议论文体,它还为第四单元议论文知识点的详尽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说目标1. 知识目标:感知文本,理解内容,确立体裁.2。
能力目标:问题引导,理清思路,同学合作,板书文章结构。
3。
情感目标:通过演讲形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拥有美好青春理想。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并明确论述方式。
教学难点:把握演讲词的语言特点,进行演讲词的当场演练。
二说学情1 已具备条件九年级的学生成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及创新的思想.2 需提高部分九年级的学生在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上,在品位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口语运用的技巧上还需要锤炼。
敬业与乐业课文
![敬业与乐业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22914e5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04.png)
敬业与乐业课文一、作者简介。
二、文章背景。
本文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
当时的中国社会面临着内忧外患,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
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着对职业的选择和对待职业的态度等问题,梁启超先生的这篇演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做到“敬业与乐业”。
三、字词积累。
1. 字音字形。
- 蛀(zhù):被虫子咬坏。
如“蛀虫”。
- 赦(shè):免除或减轻刑罚。
- 禅师(chán shī):对和尚的尊称。
- 精微(jīng wēi):精深微妙。
- 旁骛(páng wù):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骛,追求。
- 亵渎(xiè dú):轻慢;不尊敬。
- 强聒不舍(qiǎng guōbù shě):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强聒,过分啰嗦。
2. 词语辨析。
- “断章取义”与“以偏概全”-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例如:他引用别人的话时,总是断章取义,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 “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例如:只根据这几个例子就得出结论,难免以偏概全。
四、文章结构与内容分析。
1. 结构梳理。
-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 第二部分(第2 - 8段):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
- 第2 - 5段:论述敬业的重要性。
- 第2段:解释什么是“敬”。
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并阐述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就是敬。
- 第3段:以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为例,说明职业没有高下之分,凡职业都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 第4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 第5段:进一步论述敬业的重要性,引用庄子的话“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说明敬业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敬业与乐业》公开课说课稿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敬业与乐业》公开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a8bc56402768e9951e73898.png)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道德修养”单元的《敬业与乐业》,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敬业与乐业》是苏教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论述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
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敬业”和“乐业”两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与乐业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文短意长,启人深思。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旁骛、敬业乐群”等词语和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2、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条理清晰的论证和生动有力的论据。
2、体会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2、树立敬业乐业的信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敬业、乐业的内涵。
2、条理清晰的论证,生动有力的论据。
3、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的语言。
(二)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富含哲理的语句。
2、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
四、说教法学法(一)教法:1、情境教学法采用师生对话的情境,交流各自对学习的看法导入新课。
这样可以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读书指导法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口语和演讲特色。
3、讲授法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4、启发法在课堂过程中进行适时恰当的的启发。
(二)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1、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
2、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合作完成老师问题。
4、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36988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a.png)
1、定义:讲道理、论是非,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
和主张,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形式上是一个判断句)
2.要求:论点必须鲜明、正确。
3.论点的位置:题目、开头、文中、结尾、自我概述。 4.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可以有几个分论
点,中心论点是全文的统帅,是灵魂,分论点是为证明中心论 点服务的。(并不是每篇议论文都有分论点)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 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 作用: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8、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1)准确性、严密性(概念、修饰词、判断、推理) (2)生动性、形象性(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特殊句式) (3)鲜明性(表达观点一清二楚,毫不含糊) (4)概括性(用比较抽象的词语来表达丰富的内容、语言高 度凝练
主一无适便是敬。 ——朱熹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 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在这部分中,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地论证“敬业的重要性” 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 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 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 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 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 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 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小资料:一门三院士
梁启超精心培育了9个子女,个个皆是栋梁之材,还出 了三位院士。 长子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 次子梁思永,杰出的考古学家,对新石器时代和商朝的 考古有重大贡献。 三子梁思礼,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
《敬业与乐业》课文课件
![《敬业与乐业》课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4f395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1.png)
个人反思
自我评估
回顾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敬业与乐业程度,分 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改进计划
根据自我评估的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包 括提高敬业精神、培养乐业态度等方面的措施。
实践反思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及时 调整和改进,以更好地实现个人和团队的目标。
对未来的展望
持续学习
01
认识到敬业和乐业是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
05
课文主题总结与反思
主题总结
敬业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了敬业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指出敬业是实现个人成 就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乐业的价值
阐述了乐业对于工作态度和效率的影响,指出积极的工作态度能够 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个人和团队的成长。
敬业与乐业的关系
分析了敬业与乐业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态度 ,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彩。
案例三
一位在科研领域工作的科学家, 对研究工作充满兴趣和热情,不 断探索和创新,取得了许多重要 的科研成果,乐业成为他科研事
业的动力。
04
敬业与乐业的关系
敬业与乐业的关系阐述
敬业与乐业是相辅相成的
敬业是乐业的前提,乐业是敬业的保障。只有对工作充满热爱和兴趣,才能充分 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果。
02
敬业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表 现为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专注 和奉献。
敬业的益处
01
02
03
提高工作效率
敬业的人会更加专注于工 作,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 疏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
提升职业素养
敬业有助于培养人的职业 素养,提高职业技能和职 业道德水平。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敬业与乐业》PPT课文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敬业与乐业》PPT课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59bd8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0.png)
征引: 引用 旁骛: 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鹜,追求。 亵渎:轻慢,不敬。
整体感知 课文听读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2)学生默读课文。疏解字词,并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 敬业与乐业的观点、看法的语句。
整体感知
课文听读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 春的秋代时表期著道作家断,的截成 采一取书自段。于先或章西秦一,汉儒句篇,家。章大著。半作
对自己的事业 很尽职,和朋 友相处很融洽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 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 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 《礼记》 《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
言行一致
引用
作者: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 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归纳:论证“有业”之必要。 说明“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儒门:
◦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
哉。
佛门:
◦ 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பைடு நூலகம்
饶恕
“蛀米虫”和“盗贼”是什么修辞手法?
学习目标:
1.学习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 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学习这篇文章的论证条理清晰,论据 生动有力。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2.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它是被论点统率,为论点服务的。 常用的论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3.论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 间逻辑联系的纽带。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敬业与乐业》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敬业与乐业》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6a3b0058fafab069dc02e7.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敬业与乐业》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敬业与乐业》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和,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
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
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悔,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
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的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惟有朱子解的,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见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敬业与乐业课文精讲
![敬业与乐业课文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62294e6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1.png)
敬业与乐业一、章节划分《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的结构清晰,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揭示全篇论述中心——敬业和乐业,并提出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二部分(从“本题主眼”……到“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分点论述中心论点。
本部分又可以细分为三层:第一层(从“本题主眼”……到“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取何种态度”):论有业的重要性。
第二层(从“第一要敬业”……到“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论敬业的重要性。
第三层(从“第二要乐业”……到“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论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二、文章赏析《敬业与乐业》是近代文学家梁启超所作的一篇演讲稿,主要讲述了人类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以及如何才能从职业中获得乐趣和满足感。
这篇演讲稿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结构清晰: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作者先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题,然后分别从有业、敬业、乐业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进行总结,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 语言通俗:作者的文笔流畅,语言通俗易懂,使得整篇文章读起来亲切自然,易于理解。
作者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可感。
3. 思想深刻:作者认为,敬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只有对自己的职业全身心投入,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感。
同时,作者也强调了乐业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在工作中找到乐趣,才能保持持久的动力和热情。
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4. 现实意义强:这篇演讲稿不仅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也对现代社会的职业观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职业选择和挑战,《敬业与乐业》这篇演讲稿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健康的职业态度和生活理念。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思想深刻、结构清晰、语言通俗的演讲稿,它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对今天的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2020部编版九上《敬业与乐业》课文详解
![2020部编版九上《敬业与乐业》课文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dec4c3051e79b8969022646.png)
6. 结合全文,说说结尾处“人类合Leabharlann 的生活总该如此”中的“如此”指什 么?
2
2020年最新
第一,应该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第二,对于 所做的事情应该生出敬意, 要全神贯注, 心无旁骛, 积极投入地把它做好; 第三, 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能一味叫苦,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5. 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性, 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 道理的?
作者在前面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 说明要从劳 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⑧段更深入一步论述 “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 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 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 活”。
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题 作者的观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三个问题。按照“有业”“敬
业”“乐业”的顺序分别论述:“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前提和基础; “敬业”是对职业采取的基本态度; “乐业”是对待职业的更高境界, 层层递进, 论证严密,思路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二、主题概述 这篇演讲稿针对听众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 深入论述
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希望青年学生能够发扬敬业、 乐业的精神, 去 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三、作品结构 第一部分( 1):揭示全篇论述的中心——敬业乐业。
1
2020年最新
第二部分( 2~8):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 9):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敬业与乐业》课文分析
![《敬业与乐业》课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e80f8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5.png)
《敬业与乐业》课文分析课文主题理解本文是一篇讲演稿,说明职业的意义和乐趣,指出凡职业都是神圣的,我们应当抱着敬业、乐业的态度从事每一项工作,在工作中尽忠职守,从工作中享受乐趣,寻找理想的生活,也就是要敬业、乐业。
课文共九段。
总体结构是总分总。
开头总起全篇,然后论述“有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再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
“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是平行的,与“有业”的必要性构成因果关系。
最后总结全篇。
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①段):指出“敬业”、“乐业”的出处,提出全文论述的中心: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出处,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这样交代既可以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大学》里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本段末尾的“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生动有力地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第二部分(第②~⑧段):论述“有业”的必要性和要“敬业乐业”。
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②~⑤段):论述“有业”的必要性。
第②段,先摆出“有业”与“敬业乐业”的关系。
第③段引用孔子的两句话从反面论证“有业”的必要性。
第④段举出唐代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的实例从正面论证“有业”的必要性。
第⑤段又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有业”的必要性。
正面: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反面: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在这一层里,作者先罗列论据,最后综合得出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归纳论证法。
第二层(第⑥、⑦段):论述要“敬业”。
第⑥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敬业与乐业》说课稿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敬业与乐业》说课稿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e47916102de2bd970588ce.png)
《敬业与乐业》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敬业与乐业》,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以及教学评价五大方面作具体的阐述首先,我来说一下教材。
《敬业与乐业》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读课文,居单元之首。
这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本紧扣中心“敬业乐业”展开论述。
开始援引古籍提出中心论点,阐明“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论述有业之必要,再转入论述主体,分别从敬业和乐业两方面逐一论述;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收束全文。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初中阶段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达到的能力要求是: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九年级学生虽然对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并不陌生,但对知识点的了解还不够系统。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目前学生学习的情况。
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敬业乐群,安居乐业,断章取义,不二法门,言不及义,亵渎”等词语;初步学会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能力目标:理清作者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品味和领悟“敬业与乐业”精神。
为了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把教学重点定为: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指导学生联系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难点定为: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和质疑问难。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说,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老子也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学不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
为此,我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朗读法和启发法。
朗读法是一种短时间内同时调动眼,口,耳,脑共同活动的阅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启发法是逐步引导,逐步深入的方法。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7篇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7cd79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65.png)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7篇《敬业与乐业》说课稿1今天我要说课的课文题目是《敬业与乐业》,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简介《敬业与乐业》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
__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
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与乐业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二)教材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于第二单元的整体感知是这样说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此单元的课文除了《敬业与乐业》外,还有法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两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
本单元的文体是演讲和书信,将它们放在一起,旨在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
将《敬业与乐业》这篇演讲词作为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此课文语言通俗,文短意长,有助于学生们在语境中理解、积累和掌握丰富的语句。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让学生们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在语境中理解、积累和掌握内涵丰富的词语,如“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3)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4)初步掌握有关写作演讲稿的方法。
2.能力目标:(1)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2)学会“举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3)明白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3.情感目标:(1)让学生学会为自己制定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2)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喜欢自己所选择的;(3)培养学生形成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课《敬业与乐业》课件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课《敬业与乐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ffb32631126edb6e1a100e.png)
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
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在你我身边就有这样安心本职工作,干 一行爱一行,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 工作的人。试说说他们的一些故事,让 我们一起来聆听身边的传奇。
文中的“业”仅仅指谋生的职业吗? 你如何对待你的“业”?
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
理清文章内容
一(1)“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1、有业之必要(2——5) 二(2——8) 2、敬业(6——7) 3、乐业(8) 三(9)用“责任心”“趣味”总结全文。
作者是如何论证“有业之必要”的呢?
先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 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 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运用的 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运用的论证方法是道理论证。
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
“有业之必要”的理由:一、可以谋生,
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不需要依赖他人、 受人牵制。二、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 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三、使自 己的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 四、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 是对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锻炼; 五、事业上的小小成功,都会增强自信 心与成就感,给人带来精神满足。
那么我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取 何种态度?作者又是如何论证的?
第一要敬业。
首先引用朱熹的话(主一无适便是敬) 来解释敬业的含义。即凡做一件事,便 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 头,一点不旁骛。然后进一步指出职业 没有不是可敬的;敬业才能把劳作做圆 满。
第二要乐业。
为什么说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呢?原因: ①在曲折中寻找快乐;②在奋斗中感受 快乐;③在竞争中体味快乐;④在专心 中享受快乐。
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举个例子。
敬业与乐业课文讲解
![敬业与乐业课文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495a435cfc789eb172dc8b1.png)
江苏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分段导读 第三部分 论述“乐业”的重要性
3、怎样“乐业”
从四个方面 阐述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论证了“凡职业都是有 趣味的”的道理。
敬业即是责任心
第三部分
得出结论
乐业即是趣味
畅言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课堂小结
本文先提出
要敬业和乐业的论点,
再论述了 有业、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 最后 勉励人们要敬业和乐业。
任公,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兴趣广泛, 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
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
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畅言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导入新课:
了解课文背景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 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 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 很有教育意义。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
引 用 论 证
敬业:专心致 志、心无旁骛
畅言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分段导读 第二部分 第二层:论述“敬业”的重要性 2、为什么要“敬业”?
人类生存的需要——为生活而工作 个体生活的意义——为劳动而生活
论证了“凡职业没有不 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 不可敬的”的道理。
品读课文 提出论点
(第1段)
揭示全文论述的中心—要敬业与乐业
总
敬 业 与 乐 业
论证论点
(第2—8段)
论述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分
总结论点
(第9段)
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
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敬业与乐业》课文简介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和,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
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
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悔,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
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
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的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惟有朱子解的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见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大总统是一见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里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庄子》记佝偻丈人成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
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的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羡慕我,我不羡慕你。
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
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曾文正说:“做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讲,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哭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
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
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