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
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
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中国礼仪之争是一段相当复杂又很有趣味的历史呢。
这事儿啊,得从很久以前说起。
在古代中国,礼仪那可是生活里特别重要的一部分。
就好比一个精密的大机器,礼仪是让这个机器顺畅运转的润滑油。
人们的衣食住行、人际交往,处处都有礼仪的影子。
像见面时作揖、行礼,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家庭里也有各种礼仪规范着长幼尊卑的关系,这就如同家里的家具都有各自摆放的位置一样,乱不得。
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后,就对中国的这些礼仪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有的传教士觉得中国的祭天、祭祖、祭孔等礼仪,这是一种宗教仪式,和基督教的教义相冲突。
可也有传教士认为啊,这些礼仪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传统,是表达对祖先的敬重、对学问的尊崇,和宗教信仰没太大关系。
这就好比是两个人看一幅画,一个人看到的是画里的山水,另一个人却只看到画里的一个小角落。
在历史文献里,关于中国礼仪之争有着各种各样的记载。
这些文献就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当时不同人、不同团体的观点碰撞。
传教士们写回欧洲的信件、教会内部的讨论记录等等,都是我们了解这段历史的重要窗口。
从这些文献里能看到,他们争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一方觉得中国礼仪里包含着偶像崇拜,另一方则觉得这是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这中国礼仪之争的意义可太大了。
它不仅仅是关于宗教教义和中国传统礼仪的争论,更像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大对话。
就好像是两个来自不同星球的人在交流,互相不理解对方的一些习惯。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这一争论让西方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以前西方可能只知道中国有丝绸、茶叶、瓷器,通过礼仪之争,他们开始了解到中国文化深层次的东西,比如中国人的家族观念、教育理念等。
这就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门后面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从中国这边来看呢,也因为这场争论,对西方文化、西方宗教有了更多的接触。
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自己的文化和西方文化到底有哪些异同点。
这就好比是一个人原本只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活动,突然发现邻居家还有不一样的玩法。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成因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成因: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环境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各国的人民有着基本上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
礼仪是与本土的思想文化相对应的,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
梁启超在有名的《劝学篇》里面讲到:“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世事。
”在礼仪的表现中,西方更多的聚焦在行为、语言的面上;而中国礼仪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行为人的语言、行动本身具有话语意义,同时还需从行为人的语言、行动中去“悟”出一些东西,在言传的同时,还需意会。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
就西方文明来说,它的历史较短,而它的人民是从各个地方移民而来的,众多不同民族和种族都融合在一起,文化的兼容性很强。
他们信奉的西方精神,是在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中国人尊老爱幼,西方人更加尊老却不爱幼,因为西方人不惯着孩子,西方人认为孩子是需要锻炼的。
西方人不哄孩子。
例子可能不是很全面,但我很努力的去回答1、历史原因.中国经过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才最后走进了社会主义的门槛,而美国原本是英国的殖民地,没有经历完整的社会发展历程,直接跳过封建社会就走到了资本主义.有此美国没有封建社会产生的许多条条框框,或者来说是很自由.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也留下了许多根深蒂固的烙印.2、经济原因.美国从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之后就走上向外扩张的道路,从菲律宾到中国的百年之耻,处处都弥漫有美国人的身影.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将美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国家一下抬到了让世界都为之震惊的大国.美国人民也逐渐产生了朦胧的民族主义.两百年的风调雨顺的发展使得美国人民有些安逸,一百年的强大让美国人民认为他们是世界的主宰.3、社会原因.目前还在思考......中美文化的差别的个人见解:1、中国虽然在近代经历了许多历史变革,在近代也有被奴役压迫的历史,但是由于5000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在很多方面还是保持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及传统,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具有历史意义和民族精神内涵的节日.再者中国人由于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影响在接受新观点的同时也会以传统的道德眼光来进行评判,如对婚姻和男女关系的看法,尽管现在的中国人已经不那么传统但中国人的离婚比率比美国要低,这就说明中人与美国人看待婚姻的角度不同,中国人讲的是白头偕老讲的是相濡以沫,而美国过人更看中夫妻之间的感觉(或感情).还有很多中国人现在还留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想法,尽管学习文化是当下最赶潮流的事,但是如果过于执着与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那么也是不可取的.总之中国由唐、宋时或更早起就经历了几次的外来人口迁徙,并在千年的时光中将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与其他文化相融合只是时间问题,虽然这之间还会有一段相互磨合的过程,做为现代人我们要做的就是拭目以待. 2、美国是当今世界的霸主,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军事上.虽然美国很强大但是在社会文化方面却没有很长时间的历史.美国直到今日建国还不到50年,相对与一些古老的国家美国并没有很深的社会文化底蕴和复杂的美国特色的风土文化.虽然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国家移民所建立的国度,但是当人们容入到美国现代化的经济社会以后便被其很彻底的净化而成为一个美国人,虽然这需要一段时间,但是通常一个移民在美国发展两到三代人基本上就不会使用愿来他的祖父所使用的母语而只说英语,而语言上的差异正是会改变人思维方式和文化基础的关键.并且现在所说的美国人已经很难说他还流有哪个国家或民族的血统,因为美国是一个多人种多民族的新兴国家,比如一个中国移民在美国就很有可能和一个法国人或其他国家或是混血人结为夫妻,而他的后代有会和一个异族人或其他产生后代,而这样的人在基因上来说已经不属于任何一个民族和人种了,所以在美国只有纯正的美国人.另外在许多文化领域如:哲学、艺术、文学等回对的人的言行起到引导性作用的科学文化中美国也是取各国之所长,因为他有雄厚的经济做为后盾,只要他觉得有用的就可以用金钱来收买.这样的发展理念当然也会影响到基础的社会文化发展,也就是美国的大众文化.美国人在日常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经常做的事情就是"消费",而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也不会缺乏各种各样的消费场所如各种超级百货公司、赌场等.甚至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以"消费"为基础的(当然这只是概括的说法).并且这种"消费"文化正在席卷全球.正是这样的文化使的美国人对于接受新的事物就会比较快,而不会象中国人会去参照传统的道德,比如对于同性恋(或同性性爱)的认识,尽管美国人并不是都能接受,但是在美国却不会在道德或传统认识或伦理方面对其指责的过多,而更多的人会认为这只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之所以举这样的例子是因为往往在"性"的认识上正式美国与中国,东方与西方认识差异上的最有争议之处).也许正式这样毫无顾及的全民化的"消费"意识使美国没有什么文化上的"后顾之忧"立于不败之地.而如今在全世界已经拉得很近了,古老的文化正与新兴的文化相互碰撞,今后的美国如何?也许他还年轻要走的路还很长.3、以上为个人观点,无参考,必会有不尽人意之处,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国文化的渊源来自中庸儒学,这决定了中国人非常注重面子,注重尊严,任何有损于面子及集体尊严的事是不可饶恕的。
中西方礼仪差异对比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
中国的礼仪,始干夏商周,盛于唐术,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
西方社会,是几火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
经过中20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住不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作为两种不同的扯会文化及其环境下生长的人们来说,各自表现出礼仪也备有不。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发展,中西方的礼仪难住相互融合,西方人逐渐地接受了东方文化中重情感等合理因素,中围人也逐渐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中进文日的}L仪和交往方式。
但li现吠生活IlJI⋯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对礼仪仪产生的影响还多。
一、交际方式的差异中国TF以速的发腱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
中闺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
两方文化行征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L仪方丽有一定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1、语言不同,文化不同,问候语也会有不同的表达形式这常常足交际失戎产生误解的素之一。
汉语中• 打招呼的形式使初来乍列的外国人感到不可思议比如:中国人爱用“吃过饭了?”这样一些话来打招呼,这一极平淡、俗套的日常问候语体现出了中国老百姓质朴、实在的性格:它没有更多的花言巧语,没有对社会、政治的高谈阔论,它直接指向人们最关心、最急迫的问题;它体现出了普通百姓之间一直存在的那种真切的、温情的关系,也体现出了中国人对个体生命的真诚关怀。
而这种问候语直译过来却是无法被说英语的人接受的。
在英语里的寒暄语常常是评论或预测天气状况,达是由于英国人的地理位置对天气特别敏感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天气永远是一个非个人的话题。
中国人寒喧时可能谈起年龄、工资和婚姻等,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社会家庭化,“四海之内皆兄弟” 的为人准则,显示对他人的关心。
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西方对于结婚纪念日十分重视, 每年都要庆祝并有不同的称谓。 第一年是纸婚( Paper Wedding, 意思是由一张纸印的结婚证订下了 婚姻关系), 第二年是棉婚(Cotton Wedding, 加厚了一点), 第三年为皮革婚( Leather Wedding,有韧性), 第四年为毅婚( Silk Wedding,缠 紧), 第五年称木婚( Wood Wedding, 硬了心)。
二:冷 例;凡是饮料都加冰块
三:甜
西方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在摄取食物 的 时候,基本上是从营养的角度理解事物的。
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强调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 有的营 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所以说 西方饮食之中营养是带有普遍性 的。
中国饮食特点
• 风味多样:南米北面
口味上:南甜北咸东酸西辣
相似的习俗
中西方的婚俗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中国古 代有抛绣球(throw an embroidered ball)迎亲 的习俗;而西方的新郎新娘在教堂举行婚礼 后,会把手中的鲜花抛向空中,如果有人接 到的话就预示着他将很快结婚。
中西方婚礼上都有一位主 持,西方国家的通常是神父 或牧师,而中国则是专门的 婚庆司仪,其主要任务就是 使婚礼更加热闹,亲戚朋友 更加开心。
• 示例一 李鸿章曾应稗斯曼之邀前去赴宴,由于不懂 西餐礼仪,把一碗吃水果后的用来洗手的水喝了。当时俾 斯曼不了解中国的虚实,为了不让李鸿章出丑,他也将洗 手水一饮而尽,见此情景,其他文武百官只能忍笑奉陪。
示例二
• 一个国民党军官携夫人去机场迎接来自美国的顾问。双方 见面后,美国顾问出于礼貌说:“您的夫人真漂亮!”军官 甚感尴尬又不免客套一番:“哪里,哪里!”在中国,这 本是一句很普通的客套话,可是蹩脚的翻译却把这句话译 成:where?where?美国顾问听了莫明其妙,心想:我只 是礼貌地称赞一下他的夫人,他居然问起我他的夫人哪里 漂亮?于是他只好说:“从头到脚都漂亮!”
中西方礼仪差异 ppt课件
东方礼仪与西方礼仪 中西方礼仪存在哪些差异?
请思考,并举例
东方礼仪与西方礼仪
案例: 1、李鸿章曾应俾斯麦之邀前往赴宴,由于不懂西餐礼
仪,把一碗水果后洗手的水喝了。当时俾斯麦不了解中国的 虚实,为了不使李鸿章丢丑,他也将洗手水一饮而尽,见此 情景,其他文武百官只能忍笑奉陪。
2、一个国民党军官携夫人去机场迎接来自美国的顾问, 双方见面后,美国顾问出于礼貌说:“您夫人真漂亮!”军官 甚感尴尬又不免客套一番:“哪里哪里!”在中国,这本事一 句很普通的客套话,可是蹩脚的翻译却把这句话翻译成: “WHERE WHERE!”美国顾问听了莫名其妙,心想:我只是 礼貌地称赞一下他的夫人,他居然问为他夫人哪里漂亮?于 是他只好说:“从头到脚都漂亮”
东方礼仪与西方礼仪
1、“天人合一”与“天人两分”思想体系的影响
中国:天人合一 儒家思想在中国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它提倡“以类
和之,天人合一”的思想。由于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 自然的迷信、惧怕和崇拜,是人们不得不力求形成一个 和谐稳定的群体去适应自然,认为人只有回归自然,将 自我融入人群体和自然之中,生命才有意义,人与自然 才能达成“和谐”。“天人合一”思想必然会导致群体注意 的价值取向。
东方礼仪与西方礼仪
2、群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
中国:群体主义
中国文化认为每个人不是孤立的独立个体,而 是群体网络上的一份子。为了保持和谐的群体不至 于分解离散,为了维护巩固良好的人际关系,群体 之间形成了一些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来约束人们的 行为,在以群体注意为取向的中国社会,人们的一 言一行必须符合社会和群体的期望,谦卑和“卑己 尊人”的礼貌行为是人人所崇尚的,“礼”文化教导 人们要尊敬长者和有地位者,懂得礼让,维护上下 尊卑的社会秩序。
中西文化差异与礼貌礼仪
RSVP:请回复
(三)餐饮礼仪:餐饮氛围
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 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 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
而西方人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 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 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寓意相同的动物
寓意不同的动物
(二)待人接物:交谈中的反应
中国人在礼貌地听别人谈话时常常表现为默默 地听着,西方国家的人则很注意不断做出有声 反应,注重双方的交流。 他们会根据具体环境控制说话的音量,中国人 的交际音量比较大。
(二)待人接物:常用手势
(二)待人接物:隐私及禁忌语
年龄、婚姻状况、收入、工作、住所、经历、 宗教信仰、选举等都属西方人隐私范围。
(三)餐饮礼仪:座次安排
(三)餐饮礼仪:食物禁忌
禁忌的食物
中式动物内脏 动物的头脚 宠物 珍稀动物 淡水鱼
觉得内脏比较脏 西餐主菜一般为去骨去刺的大肉块。以鸡为例 ,西方的菜式中以鸡胸肉为最上等。 西方比较爱护动物,尤其是猫狗,被视为人类 的朋友。 西方人比较有法律和环保意识,千万别跟他们 吹嘘你们在吃的是几级保护动物。 西方人不喜欢淡水鱼类,而比较喜欢海水鱼, 他们认为淡水鱼土腥味重,鱼刺多。
Hale Waihona Puke 拥抱礼两人相距20 厘米相 对而立,各自抬起右臂 ,将右手扶着对方的左 后肩,左手扶着对方的 右后腰,双方的头部及 上身向左前方相互拥抱 。
贴面礼
贴面礼是法国最常 用的、标志性的礼 仪方式,表示友好 和尊重。 先贴双方的右半边 脸,再贴左半边脸 ,再贴右边脸。一 般是三次。
浅谈东西方礼仪的差异
浅谈东西方礼仪的差异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英语系王婧怡在跨文化交流中,东西方文化的礼仪差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尤其在当今东西方交流日益融合的时代,交流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对对方礼仪知识的了解程度。
礼仪是规范行为的体系,是构成道德与精神准则总体上的允许和禁止体系。
中文中的“礼仪”由“礼”和“仪”组成。
其中“礼”是指礼貌、礼节;“仪”则指仪式、仪表、仪态,它们是一种被人们规定的共同认可的程序。
中国历来被公认为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
礼仪在中国的历史上源远流长。
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三部礼典:《周礼》、《仪礼》、《礼仪》集中涵盖了中国传统礼仪的主要内容。
而反观西方礼仪,它们有多个词汇反映礼仪:“courtesy”指礼貌行为、动作或言词;“etiquette”不仅指礼仪,而且指规矩,即对某一行业人士行动、行为或实践起约束作用的行为规范。
东西方礼仪的差异的实质还是文化的差异。
众所周知,文化历来是互相渗透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同也有异。
因此,了解并掌握东西方文化中的礼仪差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东西方礼仪的差异东方礼仪主要指中国、日本、朝鲜、泰国、新加坡等为代表的亚洲国家所代表的具有东方民族特点的礼仪文化。
西方礼仪主要指流传于欧洲、北美各国的礼仪文化。
西方相对于东方文化起步比较晚,但在他们内部之间,比如:南欧和北欧,西欧和东欧,就是英国,德国内部也有着异处,然而体现着本质差异的无疑还是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正是由于关于礼仪,东西方有太多的差异,所以西方人觉得我们太含蓄,而我们觉得西方人不诚恳;西方人觉得我们嘴里说不的时候心里反而是说是,而我们觉得西方人往往太冲了,不懂得谦虚;西方人认为我们事事讲究人情,效率不高,而我们觉得西方人刻板、僵硬、不会变通;西方人觉得我们不懂得注意他人权利,公共场合大声说话,而我们觉得西方人冷漠、无情、没有生气;等等。
纵观东西方礼仪的差异,主要表现如下:1.在对待血缘亲情方面东方人非常重视家族和血缘关系,“血浓于水”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际关系中最稳定的是血缘关系。
中西礼仪之争名词解释
中西礼仪之争名词解释中西礼仪之争名词解释导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礼仪一直是人们交流和相互尊重的一种方式。
然而,中西礼仪之争是指中西文化间的礼仪观念和实践的差异,它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西礼仪之争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加深人们对这一现象的理解。
一、中西礼仪之争的背景和来源1. 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中西文化差异是中西礼仪之争产生的基础。
中西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方面。
在中西方社会中,对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对权威和规则的看待、对时间的态度等都存在显著差异。
2. 社会交往方式的差异中西礼仪之争主要体现在社会交往方式上。
中西方在表达尊重、友好、敬意等情感时,往往采取不同的方式和习惯。
其中,包括问候礼仪、餐桌礼仪、礼物交换、接待规范和社交场合的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差异。
二、中西礼仪之争的具体表现1. 问候礼仪的差异中西方在问候别人时,所使用的方式和用语有所不同。
中方常常强调的是简洁、亲切的问候,注重传递友好和亲近的感觉;而西方则更注重传递尊敬和礼貌的语言。
中方常说的“你吃了吗?”等问候语,在西方可能会被视为过于亲密的问候。
2. 餐桌礼仪的差异中西方在就餐时的礼仪规范有一定差异。
在中国,人们习惯用筷子进食,注重筷子、碗等用具的使用方法和顺序;而在西方,使用刀叉、勺等工具,并且有着一套规范的用餐礼仪。
3. 礼物交换的差异在中西方文化中,对于礼物的交换方式和纪律也有所差异。
在中国,人们通常使用双手接受礼物,并在适当的场合回馈礼物;而在西方,礼物的接受方式可能更注重礼貌和谦虚。
中国文化中的红包文化在西方是不存在的,他们更注重实用性的礼物。
4. 接待规范和社交场合的行为规范中西方在社交场合的举止和行为也有所不同。
中方普遍对客人表达热情好客的态度,注重客人的满意度和舒适度;而在西方,礼貌、尊重和保持距离是社交场合所重视的观念,他们更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自由。
三、对中西礼仪之争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中西礼仪之争是文化差异的产物,它不仅仅是对礼仪的差异的认知和理解,更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包容。
中国礼仪之争的缘起和中西学统的关系
“中国礼仪之争”的缘起和中西学统的关系
纪建勋
内容提要“礼仪之争难题”不应该是一个只关乎西方或者东方的问题,应该将其放归中外交流的历史坐标上重新认识。
解决的关键在于辨明论争缘起及厘清冲突背后的中西学统。
纵观16—18世纪宗教改革与天主教东传的时代背景,可以让我们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对“中国礼仪之争”有更多新的认识。
如果说恩典观与教会道德神学是影响各修会传教士在论争中做出抉择的西方学统,那么神道设教思想下文教与神教双向度有机互动的中国社会伦理与宗教体系则是国人回应“礼仪之争”的中国学统。
直面“礼仪之争”难题以及由此所体现出的中国社会宗教的“双向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两种异质文化,反对“文明冲突论”。
中西礼仪文化的比较研究
中西礼仪文化的比较研究礼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早在古代的各个文明古国,礼仪文化就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这些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社会,礼仪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交场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西礼仪文化的比较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中西礼仪文化的比较研究需要考虑的方面很多,包括礼仪的定义、礼仪的实践、礼仪的历史渊源、礼仪的意义等等。
在此,我们只从几个方面来谈论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一、礼貌的表达方式无论在中西方国家,礼貌是被重视的,人们在社交场合中都会尽量表现得礼貌。
但是,在礼貌的表达方式上,两种文化有所差别。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比较注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比如当面对别人的行为感到不满时,会直接表达出来。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则更倾向于委婉表达,以示尊重和礼貌。
比如当别人的行为让人不满时,中国人往往会说“您别介意,我有个小小的建议”。
二、礼仪的形式中西方的礼仪形式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比较注重仪式感和规范化。
在各种场合中,人们会遵守一定的礼仪程序,比如在商业会议中会先进行正式的问候和自我介绍等。
而在中国文化中,礼仪形式更加注重表达意义和感情。
比如在婚礼上,人们会抛撒彩带来表达祝福和喜悦。
三、礼仪的历史渊源中西礼仪文化的历史渊源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文化中,礼仪文化是源远流长的。
中国的礼仪文化建立于几千年前,并形成了统一而完备的的礼仪体系,这个礼仪体系一直延续至今。
而在西方文化中,礼仪文化相对较为年轻。
大约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就出现了第一批礼仪学家,他们对西方礼仪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四、礼仪的意义中西礼仪文化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在中国文化中,礼仪文化寓意着“以人为本”,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人与社会的融洽。
在西方文化中,礼仪文化则显得更加实用,它可以帮助人们在商业交往等场合中更加得心应手,增强人际交往的效率。
最后,需要指出,中西礼仪文化的比较研究,并没有要求我们认同或否定某一种文化中的礼仪形式或实践方式。
中西方礼仪差异
吻面礼
起源
吻面礼也起源于欧洲,最初是在法国兴起的。
礼仪细节
双方互相亲吻脸颊,通常在左右脸颊上各亲吻一次。男性 之间通常用吻面礼,而女性之间则用贴面礼或亲吻礼。
文化差异
在中国和东亚国家,吻面礼不太常见,而在南欧和拉丁美 洲国家则较为流行。此外,在英国和爱尔兰等国家,吻面 礼通常只用在亲密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
中国
在中国,颜色搭配也因文化背景而异。在一些传统文化中,红色被视为吉祥和幸运的颜色,因此在一些特殊场合 ,如婚礼和春节等,中国人更倾向于选择穿红色的服装。而在其他场合,颜色搭配则可能更加多样。
04
言谈举止礼仪
言谈礼仪
1 2 3
交流方式
在西方,人们更倾向于直接、坦率的交流方式, 而中国人更注重含蓄、委婉的表达。
中国
在中国,接受礼品时需要表现得谦虚和礼貌 。在收到礼品后,一般不会立即打开,而是 先表示谦虚和推辞,然后在对方的坚持下才 接受。在表达感激之情时,一般会用一些敬
语和谦辞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06
公共场合礼仪
遵守规则
西方人更注重个人权益的保护,在公共场合会更加注 重自己的行为是否影响到他人。例如,在公共游泳池 或健身房等场所,西方人会遵守规定,不随意更改衣 物,不赤裸上身等。
文化差异
在中国,握手礼通常用于正式场合 ,如商务会谈、政要会晤等。而在 一些东亚国家,如日本和韩国,握 手礼则较为少见。
拥抱礼
起源
文化差异
拥抱礼起源于古代欧洲,是西方国家 常见的见面礼仪之一。
在中国和东亚国家,拥抱礼不太常见 ,而在南欧和拉丁美洲国家则较为流 行。
礼仪细节
双方互相拥抱,通常在左右脸颊上各 亲吻一次,有时也会用贴面礼代替。 男性之间通常用拥抱礼,而女性之间 则用贴面礼或亲吻礼。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礼仪之争的过程
礼仪之争的过程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利玛窦去世后,龙华民任耶稣会会长改变了利玛窦规矩,要求“Deus”直接译为“陡斯”、“天主”,不可称中国古书中的“上帝”,禁止信徒敬孔、祭祖,认为敬孔是偶像崇拜,祭祖是向神明祈佑,不符合天主教教义。
一部分传教士同意龙华民的决定,但仍有很多传教士坚持着利玛窦规矩,双方争执至罗马教廷。
1656年(顺治十三年),教皇亚历山大七世颁发通令:敬孔祭祖只要没有迷信成分,可以允许中国教徒参加。
在中国礼仪问题上执行灵活策略。
但是,1693年(康熙三十年),天主教的另一个传教会——巴黎外方传教会成员颜珰(Charles Maigrot,1652-1730)(驻福建宗座代牧)又宣布“训令七条”,严禁中国礼仪。
之后将此训令提交至罗马教廷进行申诉。
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耶稣会士企图借助康熙皇帝的支持击败对方,就礼仪问题写成一文,交皇帝预览,康熙朱批,表示完全赞同,耶稣会士立即将之送往罗马。
这样,康熙皇帝的介入就使得礼仪之争空前激化,可以说变成了中国朝廷与罗马教廷的对决。
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因对耶稣会士诉诸世俗皇帝的做法感到愤怒,教皇克力门十一世颁布圣谕,支持颜珰,谴责中国礼仪。
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教皇派特使多罗(Tournon,Carlo Tommaso Maillard de,1668-1710)来中国解决“礼仪之争”,颜珰为顾问。
开始康熙帝以礼相待,但最终没有达成共识。
康熙问难颜珰:“愚不识字,擅敢妄论中国之道”。
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下令驱逐阎当等出境,要求在华传教士必须领票,“若不遵利玛窦的规矩,断不准在中国住”。
多罗被要求离京。
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多罗在南京发布训令,要求传教士不得遵守中国礼仪,不服从者将处以“绝罚”。
随后多罗被驱逐出境。
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教皇克力门十一世重申1704年圣谕精神,对多罗的训令给予肯定。
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再次重申,并发布“从登极起”(自那一天 Ex illa die)(禁约)圣谕,严厉禁止中国礼仪。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贴面礼:在阿拉伯国家,两个老朋友相见不仅仅 会握手和拥抱,还会行贴面礼。行礼时,用右手扶着 对方的左肩,左手搂住对方的腰,左——右——左贴 面三次。如果两人关系亲密,还会在贴面的同时发出 亲吻的声音。
碰鼻礼:新西兰的原住民毛利人中还保留着 一种古老的见面礼仪,即碰鼻礼。毛利主人在初 次见面时必须与客人鼻尖对鼻尖连碰两三次,碰 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说明客人越受他们尊 敬。
吻手礼:吻手礼源于古代维京人用手 向其日耳曼君主递礼物的风俗,流行于欧 美上层社会,是一种仅对贵族已婚妇女实 施的礼节。吻手礼一般在室内举行,并且 仅限于手腕以下部位,一般是指背。
接吻礼:接吻礼是西欧流行在亲人、朋友、夫 妻之间的亲昵礼节,一般只能在受礼者脸颊上轻吻 一下,不能发出声音。感情激烈时,比如说遇到喜 事或丧事,也可以使用接吻礼,表示兴奋或者安慰、 同情。
进餐的礼仪
在西方 在正规晚宴上,每个面前一般有三 把叉子、三把刀子、外加汤勺和四 个酒杯。原则上,最外侧的餐具总 是最先使用的。在进餐时一定要等 主人打开餐巾后,才可以把餐巾打 开,平摊放在自己的膝盖上。在用 餐时应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同时 应切一块吃一块而不应该把所有的 都切好后再吃。停餐时,应把刀叉 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刀柄应 朝向自己。用餐完毕后,刀叉应朝 向四点钟方向。另外,在西方用餐 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 凑上去吃是很不礼貌的。
中西礼仪
拜访礼仪
在西方,去别人家作客或赴邀,必须提前预约并 且准时到达,否则是非常不礼貌的。主人收到礼物 后,最好马上打开,当面赞扬并道谢,表示喜欢。
不喜欢别人对自己家里的装饰或摆设指手画脚。
初次见面你该怎么做?
鞠躬:日本是一个极其注重礼节的国家,见面时一般都要 互相问候,脱帽鞠躬,眼睛向下,表示诚恳的态度。除了 日本之外,朝鲜人见面也行鞠躬礼
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背景介绍
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背景介绍推荐文章中国礼仪之争的起因是什么热度:中国礼仪之争的结果是什么热度:藏传佛教的基本礼仪热度:日本的礼仪常识介绍热度:巴西的饮食文化礼仪_巴西的文化禁忌热度:中国礼仪之争是指17世纪至18世纪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就中国传统礼仪是否背违天主教义的争议,那么你了解中国礼仪之争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背景,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礼仪之争的背景1582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及利玛窦抵达肇庆,为近代天主教入华揭开序幕;1644年清兵入关时,天主教入华已62年,传教士汤若望协助编制历法,获清廷信任,天主教在华得以迅速发展;1664年,耶稣会住院共38所,耶稣会士来华人数累计82人,全国的教堂已经有156座,全国天主教徒达245000人之多。
1665年,杨光先发表《辟缪论》,批评汤若望历法不准,当时顾命大臣鳌拜不满汉人及外邦人参议朝政,于是支持杨光先,把汤若望收押狱中,天主教在华发展直挫,史称“历狱”。
往后,康熙帝执政,推倒鳌拜,重新起用外邦人。
南怀仁利用西方发明贡献清朝,建立天主教士的声望,南怀仁亦与利类思与安文思共同上奏,为汤若望平反。
1669年(康熙八年)9月5日,康熙颁旨:“恶人杨光先捏词天主教系邪教,已经议复禁止。
今看得供奉天主教并无恶乱之处,相应将天主教仍令伊等照旧供奉。
”康熙初年,成为传教士在中国的蜜月期。
1689年,清朝与俄罗斯准备划订疆界,商议尼布楚条约,精于拉丁文的传教士负责代表中方与俄人沟通,这条条约最终亦是以拉丁文签订。
南怀仁等亦协助清廷铸造火炮,镇压三藩之乱。
他们准确预测日食,使皇帝可以为相关祭奠做好准备;一些耶稣会传教士则成为宫廷画家。
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康熙下达一道容教令,标志着传教士的势力攀上高峰:“查得西洋人,仰慕圣化,由万里航海而来。
现今治理历法,用兵之际,力造军器、火炮,差往俄罗斯,诚心效力,克成其事,劳绩甚多。
各省居住西洋人,并无为恶乱行之处,又并非左道惑众,异端生事。
礼仪之争的原因与结果
礼仪之争的原因与结果摘要:礼仪之争是中西方宗教交流史上的大事。
其原因包括中西传统间固有的矛盾、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不甚了解和传教士所代表各自国家利益的冲突。
礼仪之争直接导致了康熙帝禁教,也使中西文化交流陷入僵局,它不仅是宗教文化领域的争论,更是中西权利的冲突。
我们当以史为鉴,在宗教文化交流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关键词:礼仪之争;祭祖;祭孔;康熙禁教自古以来,人类的文明就是在交流中发展的。
基督教与中国文明的交流历史上曾有过三次,第一次是唐代景教入华,第二次是元代的耶理可温教,第三次就是在新航路开辟背景下由利玛窦带来的天主教。
就在基督教的第三次入华期间,西儒利玛窦死后,中国上演了一场极具影响力的中西礼仪之争,这场争论不仅在中国范围内影响巨大,使天主教的在华传播陷入僵局,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它不仅是基督教神学如何适应中国的问题,也是中国的封建政权与西方神权不融洽的结果。
一.何为礼仪之争明清时期的“礼仪之争”,是西方传教士就如何在中国传教展开的争论。
争论主要围绕1.天主教名词的翻译。
如基督教中的神“God”能否用中文语境下的“天”或中国古籍中的“上帝”来指代2.中国基督徒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如他们能否称孔子为圣。
3.教会要不要接受中国的传统祭祀礼仪。
如中国的祭祀行为是否是宗教意义上的偶像崇拜,还是只是文化民俗;中国天主教徒能否参加中国传统的祭孔、祭祖仪式;教会要给予中国传统多大限(原文来自: 千叶帆文摘:礼仪之争的原因与结果)度的宽容。
4.是否可以为已死去的非基督徒祖先做弥撒,等等。
二.礼仪之争的原因“礼仪之争”的根本是中国传统习俗和基督教礼仪之间对祭祀等行为的不同理解,其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基督教传统和中国传统之间确实存在着隔阂。
比如中国传统的祭祖祭孔行为,被基督教认为是偶像崇拜,再如马国贤知道雍正帝要造喷泉,就请安吉洛神父设计了喷泉相呈,但是当他知道皇帝造喷泉是为了保佑自己万年安泰,便拒绝了这种偶像崇拜的事情。
礼仪
一、中西礼仪起源不同1.中国礼仪的起源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最早为宗教祭祀活动。
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的一些现象不能科学地解释(如:雷电,山蹦,地震等),便对自然产生敬畏。
于是运用一些祭祀活动来表达自己的崇拜之情,也用来祈求风调雨顺、降福消灾。
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期)出现了早期其他礼仪形式的萌芽。
例如,生活在距今约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用穿孔的兽齿、石珠作为装饰品,挂在脖子上。
在他们去世的族人身旁撒放赤铁矿粉,举行原始宗教仪式,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葬仪。
2.西方礼仪的起源西方礼仪最早萌芽在中古世纪希腊。
礼仪发展最初为宫廷规矩,后在美国得以迅速传播,并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其在人们生活中日趋合理化、规范化,并迅速形成体系,被国际社会认可,成为西方国家共同遵循的礼仪规范。
二、日常礼仪形式不同由于东西方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中西礼仪在一些日常运用形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1.问候礼仪差异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
可是对西方人来说,“吃了吗?”的问候语是有请客的意思,当问完这句话后,如果对方回答“还没有”,就应该请客吃饭。
而“上哪?”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对西方国家友人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
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
在西方,这种问候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
西方人最常用的问候语大多有两类:第一,谈天气。
如英国人见面说:“今天天气不错呵!”这是因为英国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大西洋吹来的潮温气流使得天气无常,就连天气预报也没准,因此人们最关心天气。
第二,谈近况。
但只局限于泛泛而谈,不涉及隐私,可以说:“最近好吗?”初次见面总要说:“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客套话。
2.称谓礼仪差异在中国,只有对熟悉、亲密的人或对晚辈、下级才可以“直呼其名”。
浅谈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浅谈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摘要:礼仪文化是个较为广泛笼统的概念,它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实现社会和谐起到了巨大作用。
中西两家由于深受不同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和各种社会背景的影响,进而导致两种不同文化的产生,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西方礼仪在交际、打招呼、礼貌、中西方文化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的形态,并且分析了中西礼仪差异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礼貌用语影响引言:礼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来说,礼仪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另一方面,礼仪也是一个人道德素的体现。
因此,在注重我国本土礼仪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国际礼仪。
现代社会主要以西方的礼仪为主,也就要更加注重学习西方的礼仪文化。
只有认清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地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成和谐社会的理想。
首先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环境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各国的人民有着基本上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
梁启超在有名的《劝学篇》里面讲到:“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世事。
”在礼仪的表现中,西方更多的聚焦在行为、语言的面上。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
西方文明它的历史较短,而它的人民是从各个地方移民而来的,众多不同民族和种族都融合在一起,文化的兼容性很强。
他们信奉的西方精神,是在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那么中方和西方的礼仪差异具体体现在哪些部分呢?在历史,传统文化上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传统背景,他们都是经过沉淀而形成的。
每个国家发展的速度与方式,也就意味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传统也不尽相同。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因此儒家思想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中中庸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行为准则,它是要求我们不仅要认识客观规律,还要遵循客观规律,对任何事物都要保持谨慎理智的态度,做到适可而止,点到为止,儒家的中庸首先是指适宜、符合“礼”的行为。
明清中西之间的礼仪之争_中西礼仪之争对当今社会跨文化交流的启示
《明清中西之间的礼仪之争_中西礼仪之争对当今社会跨文化交流的启示》摘要:文化被誉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当今社会中,跨文化交流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敞开胸怀,解放思想,不画地为牢,并且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对外来文化抱以“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积极态度,采取“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槽粕,为我所用,一方面,文化输入主题的传播者必须努力寻求与输入对象的文化共识,“共识”的核心即是文化相融的“契合点”,再以“契合点”为立足点使文化逐步传播开来,与当地文化不断的融合,最终演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十七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期的“中西礼仪之争”,被看做是中西关系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它的发生有其深刻的文化和社会原因,对当时的欧洲和中国都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而这长达百年的中西文化的碰撞与冲突给当今社会的跨文化交流也带来了种种启示。
一、中西礼仪之争始末中西礼仪之争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能否在作为天主教徒的同时举行祭祀孔子的仪式?二是能否既是天主教徒而又恪守祭祀祖先的礼仪?三是在汉语中该用什么词来指称基督教中三位一体的神?用“天”,“天主”,还是“上帝”?争论最先开始于天主教传教士内部,后扩展到罗马教廷与在华传教士之间,最终导致罗马教廷与中国皇帝的直接冲突。
在西方传教士最初来华之时,面对中国强大的文化传统,传教士们意识到天主教非但不可能轻易取代它,而且只有首先得到它的承认才有在中国立足的可能。
于是他们经过调查学习,认识到了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儒士是中国的中坚力量,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利玛窦无疑是其中最成功的。
利玛窦选择了“合儒易佛”、“补儒易佛”的传教策略。
这种策略的实质是在不违背天主教基本信仰的基础上尽量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因而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天主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传教事业的发展。
二、中西礼仪之争的影响 1.对西方的影响。
传教士关于中国礼仪的争论响彻了整个欧洲,欧洲的中国学研究从此形成了一股热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在大航海时代以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儒家文化,与欧洲基督教文化、南亚佛教文化、西亚北非伊斯兰文化,是世界文明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明形态。
其中,后面几种文明在政治、宗教、语言等方面都曾经有比较密切的关联,唯独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具有相对独特的文化品格,因此,以大航海时代为契机的中西初识,才具有如此波澜壮阔的历史内容。
礼仪之争的事实告诉我们,传教士们在远东从事的工作,并不是使“异端”或那些还处在泛灵主义或图腾崇拜的“野蛮人”皈依,而是要面对一个高度发达的古老文明,她迫使天主教不得不进行自我文化反思。
,无论是利玛窦的调和策略,还是索隐派对中,国经典密码的解读,或者是耶稣会士反对派的攻讦,都折射出西方文明面对传统中国的独特文化韵味所发生的认同危机。
这个问题的本身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中国礼仪(术语问题、祭祀问题)的范畴。
我们可以随便举两个例子。
比如中国语言问题。
《圣经,创世记》第十一章说:上帝造人时,人类都讲同一种语盲。
后来人们通力协作在巴比伦平原(其遗址据说在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建造城塔,以显示人类的力量,所建造的塔直指云霄,被称为通天塔。
上帝发现人类联合起来的力量十分可怕,于是使用法力把人类分散在世界各地,并且让他们讲不同的语言,以阻止其互相沟通o《创世记》属于《摩西五书》之一,是犹太教最早确立的圣书正典,一般认为是公元前四世纪由四种不同的底本资料缀合而成。
大约比希罗多德的《历史》要晚一百年左右。
其实寻找初民语言的故事比《圣经》的历史还要早。
希罗多德就讲过古代埃及法老寻找初民语言的一个实验。
一位名字叫撒姆提齐(Psammetich)的古埃及后期的一位法老相信,新生婴儿之间如果不受当代人的语言影响而互相说话,那么他们嘴里讲出来的一定是上帝所教给的初民语言。
于是,法老下令把一对刚出生的孪生婴儿与其母亲隔离开来,交由牧羊人独自护养,任何人不得与婴儿说话,否则被处以极刑。
两年以后,到了孩子该说话的年龄,法老下令停止给孪生婴儿喂食,他相信饥饿将迫使婴儿开口,说出来的就将是人类最初的语言。
结果,观察者向法老报告说,婴儿说出的词汇很像斯科特语中的“面包”。
法老大喜,宣布斯科特语就是人类最初的语言。
十三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也做过类似的实验,结果被试婴孩不幸死去。
在《圣经》知识主宰的世界里,寻找初民语言长期以来是人们的热门话题。
十六世纪以后的一们艮长的时间里,当欧洲人接触到中文的时候,关于中文起源于什么,是否上帝所造的初民语言,是否具有理性的逻辑语言、哲学语言这些问题曾经是欧洲知识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又比如中国历史纪牢问题。
从门多萨、曾德昭,到卫匡国、柏应理,中国编年史知识陆续传播到欧洲。
十七世纪欧洲学者对此的最大困惑是,它居然比《圣经》里的历史还要古老!于是,围绕着中国上古历史是否有悖于《圣经》的编年学问题便闹得沸沸扬扬。
耶稣会士们向欧洲介绍的中国古史体系引起了西方教俗世界对自己所熟悉的这个世界的认同危机,其震动可想而知。
有人怀疑它,有人拒绝它,也有人接受它。
当时已经有学者勇敢地利用中华民族的历史纪年提出“亚当之前人类说”的假设。
当然主要的观点还是在调和中国古史与《圣经》体系的矛盾。
有学者采用《七十子译本圣经》来讨论诸如“世界的寿命”这样的问题。
因为《七十子译本》可以将迦勒底人、埃及人和中华民族的历史纪年与《圣经》的年代体系调和起来。
此外,还有孔子道德哲学的问题,在十七~十八世纪急剧变化的欧洲社会,中国道德哲学也引起莱布尼茨、伏尔泰这样的启蒙时代旗手的纵情欢呼。
总之,通过晚明到清前期三百年间(1500-1800)中国与欧洲的文化接触和交往,传统中国作为一个辅助因素动摇了西方以《圣经》为代表的世界体系,在这里,“传统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实在参与了西方近代文明的构建过程。
在后来的岁月里,中国因素虽然逐渐退潮乃至烟消云散,但是,“初识”时代的印记总是如此地深刻,对于迄今为止的西方中国观仍然有持久的影响。
如果着眼于“传播”这个环节而暂时不考虑传播的后果,那么十六-十八世纪的中西文化交往可以被看作一部以来华耶稣会士为主要媒介的交流史,与此同时还有其他传教士以及来华商人和使节这些辅助渠道。
这个时期的中西交往是伴随欧洲征服世界的进程而展开,但中欧间也是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交往,没有牵扯主权与政治利益,欧洲人的殖民者形象在中国沿海尚未有清晰表现。
欧洲的商船和战舰远航各地,也到了中国海岸,未知中国虚实的西方战舰不敢贸然侵扰中国,此时的欧洲人慑于中国多年前已流传出去的盛名而只希望和平地与中国开展贸易,并屡屡派遣使团想要争取更多的贸易利益,但基本上可以说一事无成。
中国人对远洋外夷明显缺乏兴趣,只是据守自己的海岸和几个港口与欧洲商人和各朝贡国商人进行一年一度的贸易,多少怀着恩赐的心态懒洋洋看他们运走一船船丝绸、茶叶、瓷器、漆器。
中国商人与港口官员面对这些语言、服饰、相貌与自己截然不同的欧洲人,除了例行公务之外,也许并没有被激发起多少求知欲。
相反,来华的欧洲使节们对中国的山河草木、风土人情却兴致盎然,在来去京城的旅途中记录下许多见闻与评论,结果成了继马可·波罗游记之后重新撩拨欧洲人对中国生发浪漫情怀和无限遐想的触媒。
就连那些没到过中国而只在中国周边地区活动的欧洲旅行家,也忙不迭把自己道听途说的中国印象纷纷呈现给欧洲读者,既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满足足迹未至东方的同胞们的好奇心。
推波助澜的是一船又一船在里斯本、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或伦敦上岸的瓷器、丝绸、漆器、茶叶等中国商品,它们展示出一个可看、可摸、可以感觉和品尝的光彩眩目、缤纷绮丽的中国。
就这样,中国的美丽富饶和强大在十六世纪已经深入欧洲人的心,而且传闻中这还是个文化发达的国度。
十六世纪末博学而又受人尊敬的耶稣会士进驻中国,然后向欧洲同胞宣布,他们可以见证中国的确文明昌盛。
从此,他们在一个因物质文明发达而令欧洲大众目迷五色的中国形象之上又推出一个令欧洲知识分子兴奋不已的拥有高水平精神文明的中国形象。
使节与商人的限制在于,他们无缘深人中国并长期居留,不懂中国语言也看不透中国文物。
耶稣会士则以其非凡的创造精神克服了中国社会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态度,通过将天主教与孔子儒学进行一定程度的附会而赢得中国士人的尊重与承认,又通过对中国礼仪习俗的一定容忍而免除了自己被目为中国社会秩序及法律的反对者与破坏者的危险。
于是在一个对外国人防范多于欢迎的时代里,他们成为唯一获官方许可在中国内地自由活动的外国人群体。
这种特权以及他们主动积极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态度,不仅使他们在中国赢得比其他宗教修会大得多的传教成果和势力范围,也使他们成为向欧洲全面和深入介绍中国文化的先驱,同时也是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文化的先驱,亦即充当着晚明前清中西文化交往的主要媒介。
然而耶稣会士的活动几乎从头至尾被笼罩在礼仪之争的阴影中,他们适应中国文化的传教方法为他们带来莫大荣耀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礼仪之争这一沉重负担,所以这一段以耶稣会士为主要媒介的中西文化交往也不得不深深烙刻下礼仪之争的痕迹。
事实上,随着礼仪之争被禁,这段中西文化交往也便趋于停滞,到1775年解散耶稣会的命令传到北京时,此次中西的直面接触已然了结。
1793年10月,在华最后一位耶稣会士钱德明去世,象征性地落下了这场耶稣会士为主导的中欧交往的帷幕。
差不多同时,英使马戛尔尼访华,仅从时间上看,似又接续起中西交往的脉络,然而这实在已是一个性质有重大差别的新交往故事的序曲。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调适与会通其次,在这种精神传递和传教过程中,“基督教将希伯来文化传统和希腊一罗马文化传统融为一体。
”它吸收了希伯来的一神论思想及先知们的道德观念;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还融合了希腊哲学的成分,运用了希腊哲学的语言和范畴。
经过改造,基督教教义便从一个单纯的伦理条规升华为一个神学体系。
从此,“新型西欧文化的兴起受着两种文化、两种社会环境以及两种精神世界——具有英雄崇拜和好战特点的蛮族王国的战争社会,与具有禁欲主义和克己理想以及高层次的神学文化的基督教会的和平社会——之间的这种尖锐的二元对立的支配。
其重要性也并没有局限在从公元500至1000年的黑暗时代;在某种程度上它保留有作为整体的中世纪文化的特点,在西欧后来的历史中,它的影响仍然是可以看得到的。
我确信,它将被视为对西方文化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那种动力因素的重要来源。
”英国哲学家克里斯托弗·道森上述有关西方文化处于战争社会与和平社会这种二元化的论断,亦为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所赞同。
他指出,基督教在承认并宣告“神即是爱”的见解后,又承认“忌邪的神”这个不调和的概念;“在胜利的时刻,基督教殉道者的不妥协精神变成了基督教迫害者的不容异己的精神”,并认为这种“不调和的结合”,正是基督教在生死斗争中取得胜利而交付代价,而且成为“这个在基督教史初期的一章”的内容。
由于基督教在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尽可能地吸收和包容了西方的传统文化,因而,当它向欧洲以外的地区传教时,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西方“一种完整文化的不自觉的载体而出现。
当基督教一神论的宗教排他性、不容异己的精神和沾染的蛮族王国社会的英雄崇拜特点相结合时,向欧洲以外地区的传教,便很容易同殖民主义的扩张及对异族精神的强制同化联系起来,相互配合,沆瀣一气。
然而,当这种传播遭遇到像中国和印度那样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博大精深内涵的发达的文明形态时,在简单的强制皈依和同化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基督教那种追求普爱、道德与和平的倾向,就有可能发生作用。
这种传教活动或许会演化为某种特定的时期和环境中,在较为平等的基础上,中西之间展开互惠互利的文化交流。
“基督教的成功不仅在于一种思想的力量,而且还得力于其组织的威力。
为了保持对信仰的忠诚,为了让更多的人皈依基督教,使自己不受其他教派的冲击,为了管理本教机构,基督教发展了一个有组织的信徒团体。
这个团体就是能将其信徒紧密地团结到一起的组织——基督教教会。
”那种等级制的组织方式,教区制的管辖范围,典礼、圣餐和洗礼等宗教仪式,以及推举具有学识和道德最高权威的教宗,长久以来便是将其信徒团结在一起的行之有效的形式。
非特止此,与著名的伊斯兰教、佛教和印度教会一样,基督教会作为保存和嬗递文明种子的蛹体,也有着文明的延续和繁殖的功能。
“每个文明在它的背后都有促使它同上一代的文明发生子体关系的某种统一教会。
西方基督教徒和东正教徒的文明是通过基督教会和古代希腊文明发生亲子关系的。
”由此看来,基督教在向欧洲以外地区传播过程中,无论是凭借殖民势力,采取强制皈依和同化的手段,还是在武装传教难以奏效的情况下,不得不在较为平等的基础上的交流,都离不开基督教会的作用,亦都不同程度地带有西方文化的底蕴,然而,在殖民扩张时期,欧洲教会如此热中于海外传教,还有着其切身利益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