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审核版)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72套).doc

(审核版)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72套).doc

荆州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煤屑.(xiè)火钵.(bō)敛裾.(jù)潭柘.寺(zhè)揠.苗助长(yà)B. 譬.如(pì)婆娑.(suō)肄.业(yì)梵.语(fàn)渐.车帷裳(jiān)C. 勖.勉(xù)裨.益(bì)猗.郁(yī)荆棘.(jí)管窥蠡.测(lǐ)D. 嫉.妒(jí)房檩.(lǐn)徘徊.(huí)赍.赏(jī)屏.息以待(bǐng)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方遒租赁瓦菲急不瑕择嘉言懿行B. 颓圮尸骸斑斓忸怩不安责无旁待C. 邮戳赎罪执拗张灯结彩义愤填膺D. 黯然蜕变契约浅尝辄止缭草塞责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 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的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相看..。

C. 老李已年近六十,但年富力强....,干起活来不输给年轻人。

D. 恐怖分子滥杀无辜,危害平民,罪不容诛....,正义的力量决不允许他们逍遥法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命名为“大芬丽莎”的巨型蒙娜丽莎装饰作品的创作者是出于深圳著名油画工厂的999名画工之手。

B. 近日中国红基会发起“春雨行动”,倡议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捐赠急需的水、粮食、善款等生活物资。

C.廉租房制度建设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D.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主要有班级野炊、年级文体比赛、校际联欢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第69套)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第69套)

2013 秋天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命题学校:公安一中审题学校:宜昌一中、沙市中学考试时间: 2014 年 1 月 18 日上午 9:00 — 11:30试卷满分:15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5 小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样的一组是(A. 百舸/苛责截止/拜见猗郁/层层涟漪......B. 静静/悄然弄堂/玩弄游说/说长道短......C. 商议/宫阙微薄/绯闻船舷/意在言外......D. 肄业/肆虐椽笔/缘分鹰隼/愤愤不平......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歌颂愁怅风云变化揠苗滋长B. 编著屠戳黯然神伤安之若素C. 敛裾喋血平和可亲博闻强识D. 旗竿震惊宠辱祸福蓊蓊郁郁3.以下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A. 一些青年人做事缺乏长久眼光,刚入门便打退堂鼓,)浅尝辄止。

这类人贻误了多少青....春。

B.马克思的科学看法,远远高出同时代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炉火纯青。

....C.他查阅了很多繁芜丛杂的资料,终于找到了那篇重要的论文。

....D.他有时在一些报刊上发布几首小诗,对他锋芒毕露的才干和卓有收效....的表现,同学们都赞口不停。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公司和学校联合办学,公司希望学校早一点认识他们的工艺过程,还把部分学生和老师请到他们的公司实习。

B.美国“好奇”号火星车装备的火星样本分析仪对火星岩石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样本中含有对生命至关重要的氮、氢、氧等化学成分。

C.我国南方再次遭受强降雨侵袭,部分地域引起洪涝、风雹、山体滑坡等灾祸,已造成安徽、福建等 10 省(自治区、直辖市) 33 人死亡, 12 人失散。

D.失败的教育制度,僵化的教课模式,致使了创新性人材缺失的不良结果,且造成了学术次序濒临崩溃、青少年犯法激增。

5.以下有关文学知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诗歌。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2019-2020学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卷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題共3小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经典是攀援艺术高峰的阶梯,也是体现艺术高峰的标杆。

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不仅以是否出现浩如烟海的作品为标志,还以是否涌现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精品力作为代表。

怎样才能锻造经典,或者说,怎样才能创造伟大作品?这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的复杂问题,仅从创作主体看,文艺家对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能否进行大跨度的意蕴开掘和艺术超越,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之点。

文艺作品中呈现的每个具体形象、讲述的每个故事、描绘的每个画面,一般都不仅显示一种存在,同时必然包含着文艺家对生活的理解和想要表达的意思。

比如,呈现落叶往往意味着事业的衰败或人生的挫折;讲述一位知识分子忘我工作、报效祖国的事迹,让人生发出拼搏奉献、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描写一场残酷的战争,让人诅咒侵略并祈望和平……如此等等,莫不如是。

所有这些,虽然都能从作品表现的生活事件中看出某种意蕴,但它们远不属于我们所说的“意蕴开掘〃的范畴。

这些意蕴,毕竟过于表面化、简单化和通用化了。

在这个层面上进行创作,文艺家只是社会事件的报道者和讲解员,而不是生活底蕴的发现者和人类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我向来认为,文艺家也应是思想家,起码要具备思想家的素质。

他不仅要写出世态炎凉,更要洞悉世道人心,还要为揭示生活奥秘、发现人生真谛提供自己的独到观察和睿智思考,给人以新的感悟和启迪。

鲁迅的一系列小说在现代文学的长廊里出类拔萃,不仅在于他塑造了阿Q、祥林嫂等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更在于他对产生人物形象的社会土壤和时代风云进行了独到思考,赋予艺术形象揭示“国民性〃的丰富内涵,其内心深处激荡着“立人'‘的深沉吶喊,其“精神界之战士”的身影显得那样高大伟岸。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北省荆州市语文高一(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北省荆州市语文高一(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绝密★启用前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详解2020年1月1.B B项,“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并不是做出“正面评价”。

故选B。

2.D “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说“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

故选D。

3. D A项,“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无中生有,原文第一段说,“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评价杜甫之前的诗人。

B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做出革新”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列举一系列诗人要论证的观点是“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截取,尽其所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

C项,“作者在情感上一视同仁”曲解文意,从第三段的论述看,作者列举“逃避”和“被击败”这两种回应危急的方式,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对杜甫“正面担荷”这种应对方式的欣赏和肯定。

故选D。

4.A(主观臆断。

原文只陈述了“此案件一经公布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一结果,并未对原因作具体分析。

)5.C(张冠李戴,无中生有。

陷入用户“信任危机”的阴霾的是“微博数据”而非“偶像”,文中也并未提及“偶像名誉受损”。

)6.①破除“数据迷信”,摆脱“唯数据论”。

②社交平台和监管部门应承担起监管的社会责任,守好流量真实的底线,努力抵制虚假流量。

③行政部门(国家)应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打击流量造假行为。

④建立健全统一的流量度量标准和具有较高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估机构。

(任答3点,每点2分。

)7. B项,分析不当,赶车老人说这一带做挑抬活路的农民“肩膀最硬”,没有对谢1。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荆州中学高一年级期末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 ,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 ;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 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湖北省荆州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荆州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荆州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

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包括文学文化在内的各项事业发展的崭新历史坐标。

对于文学来说,如何认识新时代之“新”的丰富内涵,如何认识“新时代”与“中国故事”之间的辩证关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理论课题。

②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深刻认识“时代”之新变与“中国”之恒常之间的辩证关系。

文学既存在于“时代”的变量中,也必存在于“民族文化”的常量中。

对我们来说,这个常量就是“中国”。

不能把握住时代的变量,文学就会在日新月异的新经验面前惊慌失措、孤芳自赏而故步自封,被时代所淘汰;不能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常量,文学就会在瞬息万变的新事物面前方寸大乱、随波逐流而丧失初心,丢失了来路和根据地。

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新生活、新技术和新矛盾正在打破原有的文学想象。

越来越多的人们,乐于寻找新的文学观念装置,来显影新时代的文学之魂。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在趋时以应新变之余,也要守望来路以寻民族文化之根。

对于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来说,“中国”不仅是当下的,也是历史的;不仅是变动不居的,也是具有坚韧根性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代巨浪召唤定海神针。

让我们在时代之巨变中始终成为我们的正是“中国”这一份精神共同体的认同。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不仅在变,也在常;不仅在新创,也在守望。

只有不断将新时代中国故事编织进并充实于“中国”浩浩荡荡的精神河流中,才能更有效地“以中国为方法”,在中国的特殊性和历史性中诠释“新时代”的独特风采。

③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历史地呈现中国的丰富和纵深。

历史地呈现“新时代”,意味着要在文化和时间的连续性表现流变;历史地表现中国,则意味着既要站在“新时代”观照历史,又要引几千年中国文化河流以灌溉“新时代”的精神园地,使“历史”成为照亮新时代的重要精神资源。

我们不提供一个西方视野中的景观中国,我们必须提供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综合的中国。

我们不但要阐释中国传统的浩荡江河,也要阐释这种传统江河的丰富构成。

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精神,不应把传统作为一种僵硬的知识,而应讲透传统背后的幽微,触摸知识背后的人心。

在这方面,李敬泽的《小春秋》《咏而归》等写作就提供了书写中国传统独特而有效的路径。

而张定浩、黄德海等批评家,近年也深入到中国历史的腹地,去重新阐释中国复杂的文化精神。

这种从中国表情到历史化的中国精神的对照和辩证,无疑也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有益探索。

④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还涉及如何坚持现实主义立场的问题。

无论是时代之新变还是中国之辽阔,都决定了其催生的经验必有驳杂含混及尚未获得充分理性观照的特点。

因此,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并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讲述发生在当下时代、当下中国的故事,而是要在形形色色的中国表情和来来往往的中国经验中由偶然抵达必然,有机地融合偶然与必然,从而提炼、捕捉和定格真正具有内在性的“新时代中国精神”。

这既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主义的要求。

(陈培浩《“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正确认识“新时代”与“中国故事”之间的辩证关系,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重要前提。

B.只有把握住时代的变量,与时俱进,文学才不会在瞬息万变的新事物面前随波逐流而丧失初心。

C.在时代巨变中,正是有了“中国”这一精神共同体的认同,我们才不会迷失自我。

D.历史地表现中国,既要站在“新时代”关照历史,也要以中国文化涵养“新时代”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三个角度阐述了正确认识“新时代”与“中国故事”之间辩证关系的必要性。

B.文章第②段辩证地分析“变”与“常”、“新创”与“守望”的关系,逻辑严密。

C.文章既有充分的理论分析,也有典型的事实论据,有理有据。

第三段列举张定浩、黄德海等批评家,论述他们为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做了有益探索。

D.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能深刻认识“时代”之新变与“中国”之恒常之间的辩证关系,就能有助于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B.身处新时代,人们容易认识到文学“新创”的重要性,但对于民族文化的“守望”可能会有所忽略。

C.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代巨浪召唤定海神针,“变”和“新创”就是这样的定海神针。

D.新时代要求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应提炼、捕捉和定格“新时代中国精神”。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中国5G是全球企业合作发展的产物。

从中国5G发展的历程来看,无论是前期的标准制定,还是试验网建设阶段,中国都积极参与全球产业界合作。

2013年,中国成立了5G推进组,爱立信、诺基亚、高通、英特尔、罗德与施瓦茨等国外企业都是推进组成员单位。

基于推进组的平台,国内外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推进我国5G技术研究、技术规范制定、技术和产品验证,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近期,中国联通还与西班牙、德国、日本、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的8家电信运营商建立了5G国际合作联盟,共同推进5G发展。

中国5G为世界数字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以华为公司为代表的通信企业积极为世界各国建立5G网络提供高质量产品和高水平解决方案。

截至今年7月18日,华为公司已在全球获得50多个5G商用合约,其中28个来自欧洲。

统计数字表明,华为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为欧洲5G网络建设节约550亿欧元建设成本,并将部署时间缩短了一年半。

中国发展5G不是威胁而是造福世界。

4G时代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网约车等的蓬勃发展,对全世界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给各国人民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捷与高效。

而5G将改变人类社会,带来远程医疗、无人驾驶以及人工智能的巨大发展,将对社会效率的提升带来更大突破。

中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推进5G发展将有利于加速5G的商业化应用,给全人类发展带来更大福祉。

(摘自2019年8月21日《经济日报》)材料二:2020年—2030年十年间5G直接和间接经济产出测算材料三:在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的不断努力后,5G对于中国而言,来之不易。

“5G领先”一方面是源于我国顶层设计的宏观布局,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企业层面的创新能力和先发优势。

早在2013年2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就联合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全面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

2018年6月,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正式批准确立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5G NR)独立组网功能,第一阶段全功能完整版5G标准正式出台。

同时,我国也加速布局5G产业:三大运营商及中国广电正在加速5G网络建设、推进5G落地应用建设;通信设备领军企业华为、中兴等在标准制定和产业应用等方面已获业界认可;一加、OPPO、vivo等手机厂商,也已向运营商交付首款5G手机……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张同须表示,中国移动制定了“三个五”计划,到年底在50个城市建设5万个5G基站,到2020年,能够提供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5G商用服务。

另据赛迪预计,未来5年,我国将至少建设1140万个5G基站。

根据3GPP此前公布的5G网络标准制定过程,还需在今年制定第二阶段的5G标准,以满足ITU(国际电信联盟)的要求。

预计到2020年,将最终形成完整标准。

记者了解到,我国目前有几十家企业或机构成为了3GPP的伙伴。

(摘自2019年9月12日“人民网”)4. 下列对中国5G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中国5G从开始就积极参与全球产业界合作,至今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5G领先”等阶段。

B. 中国5G同国内外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推进5G技术研究、技术规范制定、技术和产品验证,现在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

C. 中国5G造福世界,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网约车等的蓬勃发展,给世界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与很高的效率。

D. 中国5G将带来远程医疗、无人驾驶以及人工智能的巨大发展,将对全世界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人类带来更大福祉。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中国5G同世界息息相关,既是全球企业合作发展的产物,也为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B. 未来十年间,5G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的经济产出都将要逐年呈等值上升的态势。

C. 我国“5G领先”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顶层的宏观布局,一是企业层面的创新和优势。

D. 我国正加速5G产业的布局,运营商、通信设备企业和手机生产都取得飞快的进展。

6. 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发展5G不是威胁而是造福世界的原因。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诗几男子(节选)余秋雨生为中国人,往往要承受诸多俗务的苦恼、愤怒和无聊。

但是,有几个因素使我不忍离开,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

其中一个,就是唐诗。

这种说法可能得不到太多认同。

不少朋友会说:“到了国外仍然可以读唐诗啊,而且,别的国家也有很多好诗!”因此,我必须对这件事情多说几句。

我心中的唐诗,是一种整体存在。

存在于羌笛孤城里,存在于黄河白云间,存在于空山新雨后,存在于浔阳秋瑟中。

只要粗通文墨的中国人一见相关的环境,就会立即释放出潜藏在心中的意象,把眼前的一切卷入诗境。

心中的意象是从很小的时候就潜藏下来的。

也许是父母吟诵,也许是老师领读,反正是前辈教言中最美丽的一种。

父母和老师只要以唐诗相授,也会自然地消除辈分界限,神情超逸地与晚辈一起走进天性天籁。

于是,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

而且,这种唤醒全然不是出于抽象概念,而是出于感性形象,出于具体细节。

这种形象和细节经过时间的筛选,已成为一个庞大民族的集体敏感、通用话语。

有时在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月落乌啼”“独钓寒江”那样的情景,让我们产生联想,但是,那种依附于整体审美文化的神秘诗境,却不存在。

这就像在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或一位酷似自己祖母的老人,虽有一时的喜悦,但略加端详却深感失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