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打印版)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一、冷与热1、说一说生活中的冷与热现象(火炉旁热、冰箱里冷;沙漠和温泉里热、冰川和雪地里冷)。
冷热是一种自然现象。
2、判断一杯水的冷与热,可以用手摸,可以用眼睛看,但不可以用嘴巴尝。
【判断题】仔细观察一杯水,发现没有白气冒出,这杯水一定是冷水。
(错)可以用喝水的方式感知水的冷热。
(错)3、人们可以通过手等器官来感觉物体的冷热,利用感觉器官来判断物体的冷与热,不太准确,要准确的知道物体的冷热,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
二、温度计1、人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要准确地知道温度,就要使用温度计来测量。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记作“℃”。
温度计所能测试的温度范围,称为温度计的量程。
所以测量温度不能超出它的量程。
气温计量程:-20℃——50℃体温计量程:35℃——42℃水温计量程:-10℃——110℃气温计和体温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
温度计由玻璃泡、玻璃管和刻度组成。
【判断】用体温计也能测量气温。
(错)2、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受到阳光、气流等因素的影响。
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是不同的,通常是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
【判断】小明在3分钟内完成了校园6个不同地方的气温测量。
(错)在气象站,通常把气温计放在百叶箱里。
3、大多数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
不用接触人体,红外测温器就能测出体温。
数字显示体温计可直接显示温度值。
【实验】用水银体温计测体温的步骤:(1)甩一甩,使水银回到玻璃泡内(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这样的设计使得体温计在离开人的身体之后,仍然会留下一段水银柱来指示测量到的体温。
);(2)将有玻璃泡的一端夹在腋下5分钟;(3)拿出来,水平观看示数。
【判断】大多数人的体温在37℃左右,因此,高于或者低于37℃都是生病了。
(错)用一般的温度计也可以测量体温,只不过读数的时候不方便。
(错)4、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地核温度;约5000℃;钢水温度:1500~1800℃;木柴燃烧的温度:约250℃;南极平均温度:约零下25℃;月球背面温度:约零下180℃5、怎样正确地测量出水的温度?(答:①、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碰容器的底和壁;②、等温度计的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就可以读出温度数;③、读数时,玻璃泡不能拿出水面,眼睛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粤教粤科版(2020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命的延续》一、填空题。
I、许多植物的生命都是由(种子)开始的。
2、我们要在花盆里做种番茄的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土壤)、(番茄种子);(小铲子);(花盆);(喷壶)。
3、一般我们种植物播种方法要注意四个方面(松土)、(播种)、(铺土)、(浇水)。
4、3.用铲子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有更多的(空气),因此播种前往往要(松土),其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空气,促进种子的萌发)。
5、种子在(干燥)的土壤中不容易发芽,因此播完种子要(浇水),使土壤变(湿润)。
6、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二氧化碳)和(养料),会释放出(氧气)。
7、.植物生长过程中要注意适当(浇水)(施肥),有(杂草)要及时除掉。
8、种子在发芽时呼吸活动旺盛,要有一定的( 阳光)、(空气)、(水)及(温度)等条件。
9、水分是种子发芽必不可少的条件,缺水会导致(发芽缓慢甚至不发芽)。
当土壤中的水分过多,也会因通气不良造成(种子腐烂)。
.I0、植物的花一般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
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缺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他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黄瓜雄花没有雌蕊, 雌花没有雄蕊,是不完全花.花一般不会又缺雄蕊又缺雌蕊的.11、植物开花的过程的共同特点,先形成(花芽),接着发育成(花蕾),然后( 萼片)和( 花瓣)展开,最后(花朵)枯萎凋谢。
12、植物营养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开始生殖生长,也就是(开花)、(结果),最后结出(果实)。
13、雄蕊一般由2部分组成,上面是(花药),下面是(花丝)。
花药里藏着许多(花粉)。
雌蕊一般由3部分组成。
上面是(柱头),中间是(花柱),最下面是(子房)。
柱头有(黏液),能粘住花粉。
14、.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做授粉,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15、.三种传粉途径:(虫媒传粉)、(风媒传粉)和(人工授粉)。
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一、填空1、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性质设计制作的。
2、人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符号是(℃)。
要准确的知道温度,就要使用(温度计)来测量。
人们通过(手)等器官来感觉物体的冷热。
3、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记作(℃)。
大多数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4、读温度计的温度时,眼睛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5、温度计所能测得的温度范围,称作温度计的(量程)。
6、(气温计)和(体温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明了(红外测温器)(数字显示体温计)等新型的体温计。
7、热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8、地球上绝大多数热能都是从(太阳)传过来的。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等装置来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
9、物质有三种状态,分别的(固态)、(液态)、(气态)。
10、水结冰的温度叫(冰点)。
水的冰点是(0℃)。
11、水沸腾的温度叫(沸点)。
水的沸点是(100℃)。
12、(天气)总是在不停地变化,(阴)、(晴)、(雨)、(雪)等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13、(刮风)、(下雨)都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
(风向标)可以准确的指示风向。
(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
15、测定降雨量的仪器是(雨量器)。
16、(天气预报)可以告诉我们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状况。
17、(空气温度)、(降雨量)、(风向)、(风速)等都是重要的气象信息。
18、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达人的耳朵的。
19、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快。
20、太阳表面的温度约(6000℃).地核温度约(5000℃).钢水温度(1500~1800℃)木柴燃烧的温度约(250℃).月球背面温度约是(零下180℃)。
南极平均温度约(零下25℃)。
21、人们利用不同材料导热性能的差异,制作了各式用具例如(保温瓶)、(棉被)等。
四年级科学上册粤教版复习资料.doc
一、填空题: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温度计所能测试的的温度范围,称作温度计的(量程)o3、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C),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C)。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7、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8、热总是从(高温)处仙(低温)处传递。
9、(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10、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11、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12、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13、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
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14、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
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
(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仙点燃酒精灯灯芯。
(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
(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白(右上方)斜向盖火火焰。
1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16、(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
(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17、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18、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常见的温度计有()、()两种。
19、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o20、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含答案)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一课一练含答案)(word文档,全文可编辑)粤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1《种番茄》同步练习【教学目标】1.知道植物的生命是从种子开始的。
2.观察并描述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过程,能说出植物的茎和叶等器官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3.能通过测量的方式了解植物茎的长度与周长的变化,养成持续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习惯。
一、填空题。
1、许多植物的生命都是由()开始的。
2、我们要在花盆里做种番茄的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有:()、()、()、()、()。
3、做种番茄的实验,操作步骤是:()、()、()、()、()。
4、种子在发芽时呼吸活动旺盛,要有一定的()、()、()及()等条件。
5、种子发芽的温度一般以()左右为宜。
6、水分是种子发芽必不可少的条件,缺水会导致()。
当土壤中的水分过多,也会因通气不良造成()。
二、判断题。
1、种子在干燥的土壤中很容易发芽。
()2、我们播番茄种子时,把种子放入土中,不用在表面中铺土即可。
()3、春天万物复苏。
也是播种的季节。
()4、浇水要均匀,保持土壤湿润,稍现干燥即用花洒喷水,不可使土壤出现过干、过湿等现象。
()5、发现种子已经发芽出苗,应将覆盖物揭去,使幼苗逐渐见到阳光。
()三、简答题。
简述种番茄的过程与方法。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种子2、花盆土壤小铲喷壶番茄种子3、选种松土播种铺土浇水4、空气温度水分阳光5、15℃6、发芽缓慢甚至不发芽种子腐烂二、判断题。
1、×2、×3、√4、√5、√三、简答题。
1、选种:根据花盆的大小,选择2~3粒饱满的番茄种子准备种植。
2、松土:用铲子铲松花盆中的土壤。
3、播种:在花盆中按压2~3个浅浅的小穴,约0.5厘米深,如过深会导致幼苗难出土。
每两个穴之间要间隔开来,避免幼苗出土后挤在一起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4、铺土:将番茄种子放入小穴后,轻轻地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不要按压。
5、浇水:用花洒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
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第一课“冷与热”的奥妙一、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
夏季最热,冬季最冷。
(春季是变暖和了,秋季是渐渐地转凉了。
)二、自然界中物体的冷热现象:热现象:沙漠、地热喷泉、火山喷发等;冷现象:冰川……三、家中物体的冷热现象:热现象:灶炉、煤气炉、炒菜、烧饭、烧开水…冷现象:冰箱、冷藏柜、冰柜、空调…四、水的分类:烫水、热水、温水、凉水、冷水。
(学生用手触摸各种水,感觉:烫水会烫伤皮肤;热水泡手很舒服;温水洗脸洗手很舒服;凉水不会烫手,清清凉凉的;冷水很冷。
)五、讨论:假如不小心让烫水烫伤了,用哪种方法好呢?(1)用自来水止痛(2)把水泡弄破(3)涂上烫伤膏或植物油得出结论:涂上烫伤膏或植物油这种方法好。
六、冷水和热水具有的特性:1、冷水和热水具有冷和热的特性。
2、物质在热水里的扩散速度比冷水快。
3、热水具有上浮性。
七、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没有增加,但体积增加了。
(由于热水具有上浮的特性)第二课温度计一、温度计的结构:玻璃泡、水银柱(或煤油柱)、刻度。
二、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记作“℃”。
三、怎样才能准确读出温度计的度数?1、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及侧壁,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即水银柱或煤油柱的上升的进度稳定后)3、以平视的角度读数。
四、量程: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温度范围。
五、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是气温计和体温计。
六、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
在测量体温时,我们要把温度计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才能保证测量结果准确。
七、为什么测量体温之前要先把体温计甩几下?体温计内曲位的作用:当把体温计从腋窝中抽出时,受热胀冷缩的影响,水银柱在弯曲位断开,让水银柱保持在原来的刻度。
这也是为什么重新探测体温时要把体温计甩几下,把原来的甩至低于35℃.八、新型体温计:红外测温器、掌上体温计、耳蜗体温计、数字显示体温计第三课热往哪里传一、如果把一杯热水放在冷水槽中,烧杯中的热水和冷水槽里的水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热水会变冷,冷水会变热)结论:热可以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热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一、?填空?1、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性质设计制作的。
?2、人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符号是(℃)。
要准确的知道温度,就要使用(温度计)来测量。
人们通过(手)等器官来感觉物体的冷热。
?3、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记作(℃)。
大多数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4、读温度计的温度时,眼睛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5、温度计所能测得的温度范围,称作温度计的(量程)。
?6、(气温计)和(体温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明了(红外测温器)(数字显示体温计)等新型的体温计。
?7、热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8、地球上绝大多数热能都是从(太阳)传过来的。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等装置来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
?9、物质有三种状态,分别的(固态)、(液态)、(气态)。
?10、水结冰的温度叫(冰点)。
水的冰点是(0℃)。
?11、水沸腾的温度叫(沸点)。
水的沸点是(100℃)。
?12、(天气)总是在不停地变化,(阴)、(晴)、(雨)、(雪)等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13、(刮风)、(下雨)都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
(风向标)可以准确的指示风向。
(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
?15、测定降雨量的仪器是(雨量器)。
?16、(天气预报)可以告诉我们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状况。
?17、(空气温度)、(降雨量)、(风向)、(风速)等都是重要的气象信息。
?18、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达人的耳朵的。
?19、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快。
?20、声音的大小与使用的力度有关,使用力度越大,声音越大,使用力度越小,声音越小;声音的高度与振动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21、人们利用不同材料导热性能的差异,制作了各式用具例如(保温瓶)、(棉被)等。
2021年粤教版四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2021年粤教版四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四年级科学期末复习1.许多植物的生命都是由种子开始的。
2我们要在花盆里做种番茄的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有花盆.土壤.小铲.喷壶.番茄种子3.做种番茄的实验,操作步骤是选种.松土.播种.铺土.浇水4.种子在发芽时呼吸活动旺盛,要有一定的空气.水.温度.阳光等条件。
5种子发芽温度一般以15为宜6水分是种子发芽不可少的条件,缺水会导致发芽慢或不发芽),当土壤中的水分过多,也会因为通气不良导致种子腐烂7.植物的花一般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8.植物开花的过程的共同特点先形成花芽,接着发育成花蕾,然后萼片和花瓣展开,最萎花朵凋谢9.植物营养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开始生殖生长,也就是开花.结果最后结出果实。
10.当雄蕊花药中的花粉成熟后传到雌蕊的柱头上,植物就完成了传粉过程,只有经过传粉后,雌蕊的子房才会发育成果实)11.植物结果的共同特点果实在(雌蕊)部分形成.果实逐渐膨大),果皮颜色或形态发生变化。
12.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成熟后,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生长。
通常情况下,种子传播到远离母体的空间里,能有更大的生存机会。
13.自然界中的果实和种子,有的借助风力传播到远处,除此之外,还有依靠水.动物。
(自身弹跳力)传播种子的植物,这些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在结构与形状上也展现出一些明显的适应性。
14.莲是水生植物,具有适应水力传播的明显特征,果实附着在海绵质的莲蓬花托上,一是具有防水性,二是具有漂浮能力。
15.酢浆草的果实则借于自身开裂时产生的弹射力量把种子弹出一段距离。
16.黄鹌菜的果实很小很轻,还长着很多绒毛,很容易被风吹散飘到远处和高处。
17..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18.刚出生的蚕卵是淡黄色的,形状是略扁圆形,蚕卵很细小,直径约1毫米时,颜色逐渐变成淡紫色。
19.蚕卵孵化后的蚕宝宝像小蚂蚁,体小而黑,称为“蚕蚁”20.由蚕卵孵化出来的幼虫,经过几次蜕皮后,逐渐成熟并经过10-15天,在茧里发育成蛾。
最新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课观察辣椒植物1、绿色开花植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
2、我们身边的开花植物有辣椒、番茄、茄子等。
第二课植物的叶1、植物的叶子通常由叶柄和叶脉组成。
2、常见的叶子形状有心形,针形,卵形等。
叶子颜色有绿色、红色、紫色等。
叶子通过光合作用来帮助植物生长。
3、叶片上面常有叶脉,有的叶子叶脉相互平行如芭蕉的叶子,有的叶脉呈网状如杨树的叶子。
第三课植物的茎1、茎是植物的主要部分。
茎上有节,节上生叶。
花和果实叶生长在茎上。
2、植物的茎粗细不同,形态各异。
但都起着支撑植物的身体和输送养分的作用。
3、有的植物茎很粗壮如杨树、柳树;有的植物茎很柔软如牵牛花、红薯秧;有的植物茎是中空的比如竹子、芦苇等。
第四课植物的根1、植物的根分成很多种,大致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之分。
2、大豆和酢浆草等植物都有一条粗而长的主根,主根周围生长着一些侧根,他们组成直根系。
3、葱,玉米等植物没有明显的主根,仗着许多长度差不多的细根,他们组成须根系。
4、根主要起着为植物体从基质或者土壤中吸收养分的作用。
根还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第五课植物的花1、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部分;花瓣组成花冠,萼片组成花萼。
2、具有雄蕊、雌蕊、花冠和花萼四个部分的花是完全花,如白菜花,桃花等;缺少了其中的一个部分或者多个部分的花是不完全花,如百合花、南瓜花等。
3,植物利用花吸引昆虫或其他的小动物和自然资源来为它们授粉,达到生存繁衍的目的。
第六课植物的果实1、果实一般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
2、果实中包含着植物的种子,植物利用自然力或者植物来传播种子达到繁衍种群的目的。
第七课植物的种子1、花生、豌豆、和豇豆等植物的种子都由种皮和胚组成,子夜是胚的一部分。
2、成熟的完整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可以生长成为植株幼体。
第二单元岩石第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1、地球的表面由一圈坚硬的岩石构成,厚度60~120千米,被称为岩石圈。
2、岩石广泛的存在我们的身边,在平原、海洋、高山、雨林、地下矿洞等各种环境中都由岩石的分布。
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2020新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命的延续1.许多植物的生命都是由种子开始的。
2.我们要在花盆里做种番茄的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有:花盆、土壤、小铲、喷壶、番茄种子。
3.做种番茄的实验,操作步骤是:选种、松土、播种、铺土、浇水。
4.种子在发芽时呼吸活动旺盛,要有一定的空气、水、温度、阳光等条件。
5.种子发芽温度一般以 15℃为宜6.水分是种子发芽不可少的条件,缺水会导致(发芽慢或不发芽),当土壤中的水分过多,也会因为通气不良导致种子腐烂7.植物的花一般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8.植物开花的过程的共同特点:先形成(花芽 ),接着发育成花蕾,然后萼片和花瓣展开,最萎花朵凋谢9.植物营养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开始生殖生长,也就是开花、结果最后结出果实。
10.当雄蕊花药中的花粉成熟后传到雌蕊的( 柱头)上,植物就完成了( 传粉)过程,只有经过( 传粉)后,雌蕊的子房才会发育成(果实)11. 植物结果的共同特点:果实在(雌蕊)部分形成、果实( 逐渐膨大),果皮颜色或形态发生变化。
12.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成熟后,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生长。
通常情况下,种子传播到(远离母体)的空间里,能有更大的生存机会。
13.自然界中的果实和种子,有的借助(风力)传播到远处,除此之外,还有依靠(水)、(动物)。
(自身弹跳力)传播种子的植物,这些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在结构与形状上也展现出一些明显的(适应性)。
14.莲是(水生)植物,具有适应(水力)传播的明显特征,果实附着在海绵质的莲蓬(花托)上,一是具有(防水性),二是具有(漂浮能力)。
15.酢浆草的果实则借于自身开裂时产生的(弹射力量)把种子弹出一段距离。
16.黄鹌菜的果实(很小很轻),还长着很多(绒毛),很容易被(风)吹散飘到远处和高处。
17..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18.刚出生的蚕卵是淡黄色的,形状是略扁圆形,蚕卵很细小,直径约 1 毫米时,颜色逐渐变成淡紫色。
2019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资料
2019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资料一、光。
1. 光的传播。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例如,小孔成像实验就证明了光的直线传播。
在一个暗盒的一侧扎一个小孔,在另一侧放一个光屏,用蜡烛作为光源,在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的烛焰像,这是因为烛焰上部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到达光屏下部,烛焰下部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到达光屏上部。
-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激光准直,在建筑施工、挖掘隧道等工程中,利用激光的直线传播来保证工程的准确性。
- 排队时看齐,前面一个人的后脑勺挡住后面人的视线,这也是利用光直线传播来使队伍站直。
2. 光的反射。
- 光遇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例如,我们看到教室里的桌子、椅子等物体,是因为它们反射了从窗户射进来或者灯光照射的光。
- 镜子是一种很好的反射光的物体。
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在玻璃板前放一支蜡烛,在玻璃板后用未点燃的蜡烛去与玻璃板前蜡烛的像重合,观察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距离关系等。
3. 光的折射。
-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例如,将筷子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 光的折射规律:-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 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对光有会聚作用。
可以把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焦点(F),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f)。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个重点内容。
新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粤教版四年级小学科学上册期末复习第1单元生命的延续1、许多植物的生命都是由种子开始的。
2 我们要在花盆里做种番茄的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有:花盆、土壤、小铲、喷壶、番茄种子3、做种番茄的实验,操作步骤是:选种、松土、播种、铺土、浇水。
4、种子在发芽时呼吸活动旺盛,要有一定的空气、水、温度、阳光等条件。
5、种子发芽温度一般以15℃为宜。
6、水分是种子发芽不可少的条件,缺水会导致(发芽慢或不发芽),当土壤中的水分过多,也会因为通气不良导致种子腐烂。
7、植物的花一般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8、植物开花的过程的共同特点:先形成(花芽),接着发育成花蕾,然后萼片和花瓣展开,最萎花朵凋谢9、植物营养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开始生殖生长,也就是开花、结果最后结出果实。
10、当雄蕊花药中的花粉成熟后传到雌蕊的(柱头)上,植物就完成了(传粉)过程,只有经过(传粉)后,雌蕊的子房才会发育成(果实)11、植物结果的共同特点:果实在(雌蕊)部分形成、果实(逐渐膨大),果皮颜色或形态发生变化。
12、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成熟后,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生长。
通常情况下,种子传播到(远离母体)的空间里,能有更大的生存机会。
13、自然界中的果实和种子,有的借助(风力)传播到远处,除此之外,还有依靠(水)、(动物)。
(自身弹跳力)传播种子的植物,这些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在结构与形状上也展现出一些明显的(适应性)。
14、莲是(水生)植物,具有适应(水力)传播的明显特征,果实附着在海绵质的莲蓬(花托)上,一是具有(防水性),二是具有(漂浮能力)。
15、酢浆草的果实则借于自身开裂时产生的(弹射力量)把种子弹出一段距离。
16、黄鹌菜的果实(很小很轻),还长着很多(绒毛),很容易被(风)吹散飘到远处和高处。
17、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18、刚出生的蚕卵是淡黄色的,形状是略扁圆形,蚕卵很细小,直径约1 毫米时,颜色逐渐变成淡紫色。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复习材料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复习材料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五、关心天气1、天气总是在不停的变化,阴、晴、雨、雪等都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2、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职业的人对天气的需求不一样。
3、天气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风调雨顺是保证丰收的必要条件,恶劣的天气会使农作物大面积受灾,造成减产甚至失收。
4、天气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风调雨顺会使农作物生长良好,是保证丰收的必要条件,恶劣的天气会使农作物大面积受灾,造成减产甚至失收。
六、刮风了1、风的观测主要包括风向和风力的观测,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南风是指由南向北吹的风。
风向标可以准确指示风向。
2、风力是指风的强弱,科学家把风按强弱划分为13个等级。
3、风的形成: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4、海陆地风的形成: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海面气温,陆地上的空气受热上升,海面上空气流过来补充,风从海面吹向陆地;晚上海面气温高于陆地气温,海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陆地上的空气流过来补充,风由陆地吹向海面。
七、下雨了1、雨的形成:①地表水吸收太阳的热量部分蒸发。
②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和小冰晶。
③小水滴和小冰晶越集越大,最后落下形成雨。
2、云的形成:①地表水吸收太阳的热量部分蒸发。
②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和小冰晶。
③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云。
3、自然界的云有高积云、卷云、积雨云、层云等。
测定降水量的仪器是雨量器,雨量器是由承水器、漏斗、储水器和储水瓶组成。
4、雨水和人类的关系: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雨水,所以,充足的雨水会让大地充满生机,而缺乏雨水的地区,因为干旱,植物常会枯死。
但暴雨会形成洪水、泥石流等灾害,淹没庄家、冲毁堤坝,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八、小小气象员1、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阴、晴、雨、雪等天气情况。
②气温的高低。
③风向、风速、风力的大小等几个方面。
粤教粤科版(2020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
粤教2020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命的延续》一、填空题。
I、许多植物的生命都是由(种子)开始的。
2、我们要在花盆里做种番茄的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土壤)、(番茄种子);(小铲子);(花盆);(喷壶)。
3、一般我们种植物播种的方法要注意四个方面(松土)、(播种)、(铺土)、(浇水)。
4、3.用铲子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有更多的(空气),因此播种前往往要(松土),其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空气,促进种子的萌发)。
5、种子在(干燥)的土壤中不容易发芽,因此播完种子要(浇水),使土壤变(湿润)。
6、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二氧化碳)和(养料),会释放出(氧气)。
7、.植物生长过程中要注意适当(浇水),适当(施肥),有(杂草)要及时除掉。
8、种子在发芽时呼吸活动旺盛,要有一定的( 阳光)、(空气)、(水)及(温度)等条件。
9、水分是种子发芽必不可少的条件,缺水会导致(发芽缓慢甚至不发芽)。
当土壤中的水分过多,也会因通气不良造成(种子腐烂)。
.I0、植物的花一般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
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缺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他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黄瓜雄花没有雌蕊, 雌花没有雄蕊,是不完全花.花一般不会又缺雄蕊又缺雌蕊的.11、植物开花的过程的共同特点,先形成(花芽),接着发育成(花蕾),然后( 萼片)和( 花瓣)展开,最后(花朵)枯萎凋谢。
12、植物营养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开始生殖生长,也就是(开花)、(结果),最后结出(果实)。
13、雄蕊一般由2部分组成,上面是(花药),下面是(花丝)。
花药里藏着许多(花粉)。
雌蕊一般由3部分组成。
上面是(柱头),中间是(花柱),最下面是(子房)。
柱头有(黏液),能粘住花粉。
14、.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做授粉,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15、.三种传粉途径:(虫媒传粉)、(风媒传粉)和(人工授粉)。
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打印版)
--2、金属材料传热快、导热性强;木头、橡胶、塑料、玻璃和陶瓷等非金属材料传热慢、导热性差。
3、地球上绝大部分的热能都是从太阳传过来的。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4、常用炊具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为什么?答:常用炊具的底部都是用金属材料制作的,这样传热就快些:而手持部分都是用木头、橡胶等非金属材料制作的,这样传热就慢些,不烫手。
四、热胀冷缩1、物体受热时大多会膨胀,受冷时体积会缩小,物体的这种性质叫热胀冷缩。
2、热胀冷缩的现象处处可见,它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夏天电线受热下坠,冬天电线绷紧。
所以夏季施工时,电线不可以拉得太紧。
夏季自行车胎的气如果打的太足,容易爆裂。
为防止铁轨和水泥路面受热拱起,在施工时,人们在铁轨之间的连接处和路面留有一定的缝隙。
五、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1、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在不同的温度下,它们会呈现不同的状态。
2、水结冰的温度叫冰点。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3、蒸发和沸腾都是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所不同的是: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而沸腾必须在水加热到100℃时才可以发生。
4、湿衣服怎样才能干得快?答:①放在温度高的地方;②放在通风的地方;③把湿衣服展开,增大蒸发的面积。
5、一个瘪了的乒乓球,你有办法让它鼓起来吗?答:我的方法:把瘪乒乓球浸在开水中。
我的解释: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所以它能鼓起来。
6、用什么材料制作简易保温瓶的保温效果会更好?答:可以用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杯套在一起,再在中间的空隙中填满塑料泡沫等,最后加上盖子,保温效果会较好。
六、关心天气--1、阴、晴、雨、雪等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除此之外,还有风、霜、雾、雹等天气现象。
2、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不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答案自己组织)3、天气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答:暴风雨天气不利于人们出行;晴天可以在户外活动,晒衣服也很方便;大雪大雾天气影响交通,容易出交通事故等。
4、天气对农作物生长有什么影响?答:晴天农作物生长得快些,但长期干旱又能使农作物受灾;下雨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但长期下雨也能使农作物减产;雪天可以冻死害虫,但霜冻天气又会使农作物严重受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金属材料传热快、导热性强;木头、橡胶、塑料、玻璃和陶瓷等非金属材料传热慢、导热性差。
3、地球上绝大部分的热能都是从太阳传过来的。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4、常用炊具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为什么?
答:常用炊具的底部都是用金属材料制作的,这样传热就快些:而手持部分都是用木头、橡胶等非金属材料制作的,这样传热就慢些,不烫手。
四、热胀冷缩
1、物体受热时大多会膨胀,受冷时体积会缩小,物体的这种性质叫热胀冷缩。
2、热胀冷缩的现象处处可见,它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夏天电线受热下坠,冬天电线绷紧。
所以夏季施工时,电线不可以拉得太紧。
夏季自行车胎的气如果打的太足,容易爆裂。
为防止铁轨和水泥路面受热拱起,在施工时,人们在铁轨之间的连接处和路面留有一定的缝隙。
五、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
1、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在不同的温度下,它们会呈现不同的状态。
2、水结冰的温度叫冰点。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3、蒸发和沸腾都是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所不同的是: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而沸腾必须在水加热到100℃时才可以发生。
4、湿衣服怎样才能干得快?
答:①放在温度高的地方;②放在通风的地方;③把湿衣服展开,增大蒸发的面积。
5、一个瘪了的乒乓球,你有办法让它鼓起来吗?
答:我的方法:把瘪乒乓球浸在开水中。
我的解释: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所以它能鼓起来。
6、用什么材料制作简易保温瓶的保温效果会更好?
答:可以用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杯套在一起,再在中间的空隙中填满塑料泡沫等,最后加上盖子,保温效果会较好。
六、关心天气
1、阴、晴、雨、雪等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除此之外,还有风、霜、雾、雹等天气现象。
2、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不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答案自己组织)
3、天气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暴风雨天气不利于人们出行;晴天可以在户外活动,晒衣服也很方便;大雪大雾天气影响交通,容易出交通事故等。
4、天气对农作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答:晴天农作物生长得快些,但长期干旱又能使农作物受灾;下雨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但长期下雨也能使农作物减产;雪天可以冻死害虫,但霜冻天气又会使农作物严重受灾。
总之,天气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风调雨顺是保证丰收的必要条件。
5、天气变化会对动物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下雨前,蚂蚁往高处搬家,蜻蜓在低空飞行,鱼儿水面跳等。
七、刮风了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标可以准确地指示风向。
4、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可以获得天气预报资料?
答:①、看当天的报纸;②、看电视;③、听收音机;④、上网查询。
5、各种天气预报资料一般有哪些内容?
答:一般有天气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等。
十、奥运与天气
1、气温、降水、风速等天气因素对比赛成绩影响较大。
2、为什么北京奥运会选的日子是八月份?
答:①八月份的气温较合适,不冷不热;②八月份的平均风速较低,对比赛成绩影响不大。
3、在自然界刮风和下雨的过程中,太阳各起了什么作用?
答:在刮风的过程中,太阳释放了热量,让空气受热上升,这样空气流动才会形成风。
在下雨的过程中,太阳同样释放了热量,加快了地表水的蒸发,这样才会形成了降雨。
十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在自然界里,声音有大有
小,有高有低。
1、乐音听起来令人愉悦,噪声听起来让人烦躁。
2、噪声有什么危害?
答:①、噪声听起来让人烦躁;②、噪声对身体、特别是耳部造成损伤。
3、常用的防治噪声的方法有哪些?
答:①、在居民区旁的公路两边建隔音墙;②、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员使用耳罩;③、减少噪声源。
如在居民区禁鞭、禁止汽车鸣笛等。
4、说一说减少噪声,如何从我做起?
答:①、看电视、听音乐时要降低音量,关好门窗;②、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③、上下楼梯、关门时要轻声一些。
5、重一些、没有孔隙的材料隔音效果要好一些。
如钢板、
砖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