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成语选编
佛经中最有禅意的成语
佛经中最有禅意的成语
以下是一些出自佛经中的成语,它们都蕴含着深厚的禅意:
1."一刹那":表示时间极短暂,强调世间万物的无常和瞬息万变。
2."不可说":指某些真理或境界超越言语,只能直接体验,不能通过文字或
语言来表达。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佛教中描述事物真实本性的观点,强调一切
事物都是相互依存、无我、无常的。
4."人生在世如梦幻泡影":表示人生的短暂和虚无,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执着
于世俗的追求。
5."一切皆为虚幻":强调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
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鼓励人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有坚定
的志向,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就。
佛教成语祝福四字成语
佛教成语祝福四字成语四字祝福语1:幸福如意、心想事成、如意吉祥、万事胜意新春快乐、年年有余、蒸蒸日上、身体健康出入平安、龙马精神、春风得意、阖家安康财源广进、恭喜新禧、万事如意、笑口常开常用四字祝语:陶未媲美、富国利民、骏业肇兴、大展鸿图、多财善贾、胜胜小屋、大业千秋、大展经纶、骏业日新、源远流长、嘉惠工商、万商云集、开张骏业、骏业宏开、同业楷模、良禽择木、德必有邻、乔木莺声、美仑美奂、弘基永固、金玉满堂、华屋生辉、创厦维新、宜室宜家、新居鼎定、堂构增辉、瑞霭华堂、堂开华厦、美仑美奂、新基鼎定、华厦开新、褔地杰人、乔迁之喜、荣迁之喜、莺迁乔木、高第莺迁、焕然一新、履新之喜、荣任之喜、哎要小心、荣休之喜、永怀德风、敬业乐群、厥功尤伟、勤业永怀、懋绩长留、政绩在民、名标金榜、才高北斗、才华潢溢、名冠群伦、前程万里、名列前茅、有志竟成、良医济世、仁术济众、活人济世、华陀再世、华陀妙术、术精岐黄、妙手回春、万病回春、悬壶济世、医术精湛、济世利人、功同良相、良相良医、华陀再世、德施仁术、德术并优、造福患者、回生有术、医术超群、医德堪崇、仁心良术、博施济众、春回大地、杏林著绩、病人福音、杏林春满、医学渊博、良医济世、裕国利民、信用卓著、利惠人群、欣欣向荣、安定经济、富裕民生、辅导工商、褔国利民、便民利国、金融枢纽、繁荣社会、服务人群出类拔萃、前程万里、鹏程万里、鹏展之敬、奉申赆敬、急公好义、造褔人群、热心公益、仁风广被、博施济众、拾己救人、义行可风、春晖广被、良母楷模、淑德可风、教子有方、母仪典范、大显身手、德术兼备、球国称雄、球艺高超、庄敬自强、垒坛健将、出类拔萃、体育之光、球技超群、球类拔萃、为国争光、篮坛之光、自强不息感谢您的支持与信赖,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您提供优质的食品与优质的服务。
食在广州第一家。
感谢您在过去的日子里对我们的选择与支持,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保持优质的服务,立足广州,与广大市民同成长。
出自佛教的词语,来源于佛教文化的成语四字词语
出自佛教的词语,来源于佛教文化的成语四字词语于佛学的词语成语:镜花水月【拼音】:jnghuāshuǐyu【解释】:镜里的花,水里的月。
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出处】:唐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峥嵘栋梁,一旦而摧。
水月镜像,无心去来。
《景德传灯录》卷十四: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后来人们多解作镜中花,水中月,用来比喻诗文中空灵的境界。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从空到有,复归于空,所以空既是根本,又是与有相互依存的,而有只是建立在空的基础上的幻相,因为它依因缘而生,又随因缘而灭,在时间的流逝中生生灭灭,永不息止。
正是如此镜花水月作为佛教一组最典型的意象,以镜中花和水中月喻示了佛教的空、幻教义,强调了佛教实中有虚、有中有无、色中有空的思维特点。
和佛教有关的两个词的词语:因果佛教看带问题总是以轮回循环的思路来看的,佛教任何任何事情任何人度是有他的前世今生和以后,你今天发生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因为你的前世所作所为因为注定了你今生的命运,这就是所谓的因果。
因果,是宇宙人生的规律,也是佛法建立的根本。
整个佛法的理论体系,都以因果为基础。
世界上的宗教、哲学、科学也都谈到因果,但由于缺乏般若智慧,所以对因果的问题总是不能正确地认识。
说到因果,首先比较容易让我们想到宿命论的因果。
宿命论的因果,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是错误的。
因为宿命论的因果是机械的因果,它认为人的命运是冥冥之中注定的。
假如说,人的命运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那人们现生的努力就没有用了。
它否定了人们现生行为的价值。
而佛法既讲因果又讲因缘,就像在田里播下一粒种子,它需要肥沃的土地、阳光、水分,这粒种子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同样的,人虽然在前生种下了因,但从因到招感果报,还要取决于因缘的和合。
和佛家有关的成语
1. 心如止水:比喻心境平静如止水,不受外界诱惑和干扰,类似于佛家修行中的心如止水。
2. 心无挂碍:比喻心境纯净,没有杂念和困扰,类似于佛家修行中的无挂碍心。
3. 心平气和:比喻心态平和,不激动和冲动,类似于佛家强调的平和心态。
4. 心如明镜:比喻心境清澈明亮,不受外界干扰和执著,类似于佛家修行中的明镜般的心。
5. 心无旁骛:比喻专心致志,不分心和分散注意力,类似于佛家修行中的专注和专一。
这些成语都与佛家的修行和心境有关,强调内心的平静、纯净和专注。
佛教成语
7神通广大 神通:原是佛家语,指神奇的法术。 法术广大无边。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8拖泥带水 :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比喻说话、 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9皆大欢喜:皆:都。人人都高兴满意。 10闭门造车:关起门来造车。比喻故步自封,不 与外界交流,关起门来搞建设,求发展;或者做 事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 贬义词 11自欺欺人:1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2指用自 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去 12自作自受:贬意词。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接受 其引起的结果。
13头头是道: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 后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也指说的话有道理, 条条都对。又指开悟之后,一言一语、一举一动 无不暗合道妙。后指说话办事很有条理。 14本来面目: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 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15水涨船高: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比喻 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16天女散花:含褒义 原为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 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萨身上即落去, 至弟子身上便不落。后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 飞的样子。 17大千世界 :泛指广阔无边的世界。
1无事不登三宝殿:比喻没有事不会登门造访,只要登门 必是有事相求。 2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 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 3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 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 5鹦鹉学舌: 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 怎么说。 6引火烧身: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现多比喻主动 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
关于佛的5字成语有哪些?
关于佛的5字成语有哪些?㈠佛的成语有哪些语出佛经或其来他佛教典籍的成语源有:大慈大悲---《法华经譬喻品》大千世界---《景德传灯录》打成一片---《五灯会元》淡而无味---《景德传灯录》不可思议---《增一阿含经》不即不离---《圆觉经》不苟言笑---《续传灯录》不二法门---《维摩诘所说经》四大皆空---《四十二章经》水涨船高---《景德传灯录》水 *** 融---《五灯会元》四面八方---《景德传灯录》天花乱坠---《心地观经》天女散花---《维摩诘所说经》顽石点头---《五灯会元》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景德传灯录》因风吹火---《景德传灯录》鹦鹉学舌---《景德传灯录》回光返照---《五灯会元》皆大欢喜---《金刚经》借花献佛---《过去现在因果经》解铃系铃---《指月录》张公吃酒李公醉---《五灯会元》生公说法---《莲社高贤传》抛砖引玉---《景德传灯录》方便之门---《景德传灯录》得未曾有---《大佛顶首愣严经》个人能力有限,以上仅为沧海一粟;请参阅《汉语成语词典》,《新汉语成语词典》。
㈡关于“佛”的的四字成语有哪些1.借花献佛[ jiè huā xiàn fó ]解释: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出自:《过去现在因果经》一:“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
”示例:今儿有人送极新鲜的山鸡,烫了吃,很好的,我就借花献佛了。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2.蛇心佛口[ shé xīn fó kǒu ]解释:佛的嘴巴,蛇的心肠。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
”示例:王魁你恶狠狠蛇心佛口,我便到黄泉,也须把你这歹魂儿勾,定与我倒断了前番呪。
◎明·王玉峰《焚香记·构祸》3.诃佛诋巫[ hē fó dǐ wū ]解释:“诃”同“呵”。
关于佛的成语
关于佛的成语佛经中的成语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是佛经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下面是一些关于佛的成语。
1. 不可思议(bù kě sī yì): 佛教用语,意思是那些人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或重述来理解的事实或真相。
2. 心如止水(xīn rú zhǐ shuǐ): 指内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如同水面平静一样。
3. 如来藏(rú lái cáng): 指本性清净,如同宝藏一样珍贵。
4. 百福皆顺(bǎi fú jiē shùn): 百福指百种好事,皆顺表示一切顺利,是佛教的吉祥语。
5. 见性成佛(jiàn xìng chéng fó): 指通过观想,破除迷惑,认识自己的本性,最终达到成佛的境界。
6. 无量寿佛(wú liàng shòu fó): 佛家六十四位菩萨之一, 彼得慈佑的佛祖, 住在西天极乐世界的精神引导者,他名字中的“无量寿”是指他的寿命无限,可以活到极乐世界日月永恒的地步。
7. 甘露法水(gān lù fǎ shuǐ): 指修行佛法时,从佛法中获得的甜如蜜的法理,就像甘露一样,可以使人心灵清净,内心平静。
8. 无空万法(wú kōng wàn fǎ): 即一切存在都是无实相的、虚幻的、不存在的,仅仅是人们肉眼上的幻觉。
这是佛教关于空性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
9. 菩萨阿弥陀(pú sà ē mí tuó): 是指西方极乐世界中的阿弥陀佛,主持念佛的菩萨。
在佛教中,念佛是一种修行方法,用于达到涅槃境界。
10. 四谛方便(sì dì fāng biàn): 指佛教中的四谛教义,包括痛苦、痛苦的根源、解除痛苦的方法和至道的八正道。
佛教成语的类型:哪些成语来自佛教?
佛教成语的类型:哪些成语来自佛教?佛教成语的类型:哪些成语来自佛教?发表时间:2011-05-19 10-05 来源:中华佛光文化网【打印】 [浏览次数: 1292]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随着佛经的翻译流传,反映佛教概念的成语也大量进入汉语语系,使汉语词汇丰富了起来。
纵览汉语成语,来自佛教的成语,其数量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如果在中国的词汇里,除掉与佛教有关的成语,汉语的词汇可能会逊色许多。
这些与佛教有关的成语是在群众中广泛流行通俗而定型的语句,是劳动人民结合了生活经验创造出来的,简练而形象化。
佛教成语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的成语来自佛教日常用语。
佛教日常用语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信徒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语。
如“半路出家”一词,就源自佛教日常用语。
佛教的出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幼年离开家庭,削发受戒,称为“自幼出家。
一种是成年以后才离开家庭,出家受戒,叫做”半路出家“。
作为成语,”半路出家“现在常用来比喻本来没有从事这一行,后来才改行从事这一行。
“不看僧面看佛面”,这里的佛最初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僧指佛陀住世时的弟子,后指僧团。
作为成语,“不看僧面看佛面”则是指看在第三者的面上,帮助或宽恕某人。
“无事不登三宝殿”,其中的“宝殿”是指佛教寺院供养佛像的主要建筑。
由于佛、法、僧“三宝”是构成佛教的三个要素,所以“三宝殿”成为佛殿的代称。
在汉地佛教信徒心目中,“三宝殿”是一个十分神圣的地方,不能随意出入。
成语“无事不登三宝殿”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产生的,用来比喻没有事情不会上门。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成语是指佛教主张的“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果”的体现。
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全报。
”作为一条成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用来表示:做好事,有好的结果;做坏事,有不好的下场。
与此相关的成语还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再生父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百尺竿头,更尽一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
佛学四字成语
以下是几个佛学四字成语:
1.佛口蛇心:比喻话面上很善巧,容易使人相信,但内心却阴险毒辣。
2.佛眼相看:用佛的眼光看待。
引申为善意地看待别人。
3.佛心蛇口:比喻话说的好,但心肠狠毒。
4.佛性禅心: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净寂静的禅定之心。
5.沿门托钵:指僧人为了化缘而挨家挨户化缘的行为。
6.诃佛诋巫:指斥责妖魔、诋毁巫术等行为。
7.慈悲为怀:指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尤其是弱者和受苦者。
8.万劫不复:指遭受无数劫难,形容极大的痛苦或困难。
9.极乐世界:佛教幻想的世界,也叫“净土”,与“尘世”相对。
10.诃佛骂祖:指对神佛和祖先进行斥责或谩骂,是一种不敬的行为。
11.回头是岸:指只要回头看,就能看到岸边,比喻只要悔过自新就有出路。
12.长斋礼佛:指长期斋戒并虔诚地礼拜佛祖。
13.开佛光明:指开启佛的智慧和光明,比喻受到佛教的启迪或开悟。
14.佛口圣心:指佛的口吻和圣人的心境,比喻说话文雅、端正,心胸开阔、豁
达。
15.见佛不拜:指见到佛像却没有进行礼拜或信仰不虔诚。
16.绣佛长斋:指刺绣佛像并长期斋戒,比喻修行佛教并虔诚地斋戒。
佛教成语汇编
佛教成语汇编文/ 慧伯《佛教成语汇编》序言“世界上没有始终孤立自生、一成不变的文化。
任何社会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结构都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虽然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但它在与外域文化的接触过程中,也受到了外域文化的渗入。
汉魏至隋唐期间佛教文化的渗入,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汉语词汇中留下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道是本土文化,释是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自然要对中国的语言和语汇产生深远的影响。
佛教,它本属于完全不同质素的语言文化系统,历经两千年漫长岁月,经过探索、依附、冲撞、改造、适应、融合的种种阶段,深深地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语言、文学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佛教起源于印度次大陆,大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我国最具影响的宗教。
佛教的正式输入,当在汉末桓灵之际。
约在公元前2世纪中叶,传播佛教经典和教法的先驱、西域人安世高和支娄迦纤xiān)来华,他们在洛阳译出了《阿含部》和《般若部》教典,同时传播禅定法。
魏晋以后,佛教的广泛流传,直接渗透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和学术领域。
从此,鸠摩罗什、佛驮跋跎罗、昙无纤等的东来,法显、玄奘、义净等的西去,在中印文化史上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功绩。
成语是长期以来经过千锤百炼和普遍流传的固定的语言形式。
它具有音节整齐、结构严密、简洁精辟、意义完整等特点,是定型的词组或短语。
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汉语成语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髓之一,是汉语词汇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随着佛教广泛而深入的传播,汉语中的成语也极大地丰富起来。
这些成语,有的来自汉译佛经,有的来自我国佛学家著述的禅宗典籍。
佛教的流传,佛语、佛典、佛偈的大量渗入,与佛教文化有关的成语也让人目不暇接。
佛教成语选编
佛教成语选编佛教成语选编1.一口吸尽西江水2.一切众生3.一佛出世,二佛生天4.一佛出世,二佛涅槃5.一动不如一静6.一丝不挂7.一尘不染8.一瓣心香9.七手八脚10.七颠八倒11.人穷智短12.八面玲珑13.三生有幸14.三灾八难15.三姑六婆16.三教九流17.三头六臂18.上天无路,入地无门19.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20.千差万别21.口碑载道22.大千世界23.大吹大擂24.大吹法螺25.大发慈悲26.大慈大悲27.大彻大悟28.女大十八变29.寸铁杀人30.弓折箭尽31.不二法门32.不可言宣33.不可思议34.不即不离35.不看僧面看佛面36.五体投地37.六耳不同谋38.六根清净39.匹马单枪40.天花乱坠41.天女散花42.少见多怪43.认贼为子44.心心相印45.心到神知46.心花怒放47.心领神会48.心猿意马49.手忙脚乱50.方便之门51.水中捞月52.水泄不通53.水涨船高54.水到渠成55.水乳交融56.火烧眉毛57.火中生莲58.牛鬼蛇神59.牛头马面60.牛头不对马面61.仙露明珠62.功德无量63.功德圆满64.半斤八两65.半路出家66.只重衣衫不重人67.四大皆空68.打成一片69.生老病死70.白玉无瑕71.吐丝自缚72.因果报应73.因风吹火74.回头是岸75.在劫难逃76.多口阿师77.好肉剜疮78.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79.安身立命80.有口皆碑81.死马当活马医82.百了千当8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84.老僧入定85.肉眼凡胎86.自由自在87.自作自受88.衣钵相传89.佛口蛇心90.佛是金妆,人是衣妆91.佛眼相看92.佛头着粪93.作贼心虚94.冷暖自知95.君子一言,快马一鞭96.忍俊不禁97.见兔放鹰98.邪魔外道99.依草附木100.味同嚼蜡101.呵佛骂祖102.拂袖而去103.披毛戴角104.抛砖引玉105.拈花微笑106.拖泥带水107.放下屠刀,立地成佛108.泥牛入海109.泥船渡河110.沿门托钵111.盲人摸象112.金刚怒目113.门外汉114.勇猛精进115.急来抱佛脚116.恒河沙数117.指东话西118.皆大欢喜119.看风使舵120.看破红尘121.苦海无边,回头是岸122.若即若离123.降龙伏虎124.面壁功深125.香火因缘126.香花供养127.香象渡河128.借花献佛129.冤有头,债有主130.哼哈二将131.家丑不可外扬132.旁门左道133.破颜微笑134.神通广大135.笑面夜叉136.臭肉来蝇137.茹苦含辛138.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139.唯我独尊140.将错就错141.张三李四142.得未曾有143.得其三昧144.救苦救难145.杀人不眨眼146.清规戒律147.现身说法148.庄严宝相149.逍遥自在150.逢场作戏151.雪上加霜152.顶礼膜拜153.单刀直入154.寻行数墨155.拣佛烧香156.森罗万象157.游山玩水158.无佛处称尊159.无事不登三宝殿160.无风起浪161.猢狲入布袋162.发人深省163.善男信女164.菩萨低眉165.超凡入圣166.开山祖师167.圆孔方木168.摇头摆尾169.极乐世界170.猿猴取月171.当头一棒172.当头棒喝173.万古千秋174.万劫不复175.万家生佛176.万籁俱寂177.叶落知秋178.叶落归根179.解铃还是系铃人180.游戏三昧18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182.电光石火183.电光朝露184.顽石点头185.僧多粥少186.梦幻泡影187.对牛弹琴188.敲骨吸髓189.紧箍咒190.纶音佛语191.聚沙成塔192.蒸沙成饭193.暮鼓晨钟194.担雪填井195.昙花一现196.磨砖成镜197.醍醐灌顶198.随波逐流199.头头是道200.龙蛇混杂201.龟毛兔角202.韩卢逐块203.骑牛觅牛204.骑驴觅驴205.想入非非206.宝山空回207.悬驼就石208.馨香祷祝209.鉴貌辨色210.驴前马后211.钻冰求酥212.钻冰取火213.鹦鹉学舌214.称心如意215.舍身求法216.群魔乱舞1.一口吸尽西江水禅宗比喻融贯万法。
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有关的成语
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有关的成语:1.半路出家2.大彻大悟当头棒喝3.混世魔王4.群魔乱舞5.妖魔鬼怪6.顶礼膜拜7.善男信女8.沿门托钵9.无事不登三宝殿四大皆空10.不看僧面看佛面11.五蕴皆空12.邪魔外道13.聚沙成塔14.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15.象牙之塔16.六根清净六神无主第二部分与原始佛教的教义理论有关的成语16.生老病死17.愁眉苦脸八风吹不动18.指点迷津醍醐灌顶19.一佛出世,二佛涅盘20.苦海无边,回头是岸21.一尘不染一知半解22.勇猛精进水泄不通23.香象渡河顽石点头24.道高一尺,魔高一丈2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6.道高一尺,魔高一丈27.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8.香火因缘牛头马面29.无明业火天花乱坠30.一面之缘不即不离不可思议31.痴心妄想心心相印32.一生一世33.三生有幸三教九流34.两世为人七颠八倒七手八脚35.生生世世36.恍如隔世37.万劫不复38.三灾八难39.在劫难逃40.生关死劫41.劫后余生42.拔舌地狱43.人间地狱44.牛头马面45.牛鬼蛇神46.笑面夜叉47.刀山剑对48.刀山火海49.报应不爽50.因果报应51.善有善报,恶有恶报52.前因后果53.如影随形5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55.自作自受56.一丝不挂57.想入非非58.一日不作,一日不食59.头头是道60.杀人不眨眼61.上天无路入地无门62.忍俊不禁663.安身立命64.拖泥带水65.看风使舵66.伸手不见五指67.有口皆碑68.称心如意69.五体投地70.顶礼膜拜。
带有禅意的成语
带有禅意的成语一、四字经典禅语1.阿弥陀佛、八万四千、百丈竿头、辩才无碍、辩才无阂2.超尘拔俗、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爱故生忧、人生八苦3.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万法唯心、七级浮屠、有容乃大4.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大悟无言、立地成佛5.禅语洗心、戏墨听禅、自然天成、教学相长、度比江河6.博雅達觀、筆歌墨舞、寵辱不驚、道法自然、登山臨水7.淡泊明誌、典雅清麗、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氣若蘭8.放下便是、浮生若夢、觀海聽濤、甘苦自知、和風朗月9.和氣致祥、厚德載物、厚德載福、厚積薄發、惠風和暢10.惠風祥雲、和風細雨、海納百川、景氣和暢、江山入畫11.積健為美、積健為雄、君子不器、兼聽則明、境由心造12.境隨心轉、漸入佳境、開卷有益、寄情山水、虛懷若竹13.臨海聽濤、蘭氣隨風、樂天知命、樂此不疲、敏事慎言14.妙造自然、明月清風、明月入懷、寧靜致遠、耐住清貧15.品茗撫琴、品茗聽琴、清風朗月、氣若幽蘭、曲徑通幽二、励志四字禅语1.人淡如菊、仁者不憂、如風過耳、素心若雪、室雅蘭香2.室雅人和、隨心所欲、石瘦花嬌、天道酬勤、天朗氣清3.踏雪尋梅、溫故知新、物華天寶、萬事隨緣、唯善是寶4.唯樂直言、虛懷若谷、心靜夢舒、心曠神怡、閑心逸趣5.仁者不憂、雲鶴遊天、雲淡風輕、一謙四益、韻雅趣幽6.遊目騁懷、逸致閑情、煙雲供養、悠然雅靜、怡然自得7.知足常樂、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8.竹影清風、篤行致遠、珠聯璧合、中庸和諧、紫氣東來9.博雅達觀、筆歌墨舞、寵辱不驚、道法自然、登山臨水10.淡泊明誌、典雅清麗、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氣若蘭11.放下便是、浮生若夢、觀海聽濤、甘苦自知、和風朗月12.和氣致祥、厚德載物、厚德載福、厚積薄發、惠風和暢13.惠風祥雲、和風細雨、海納百川、景氣和暢、江山入畫14.積健為美、積健為雄、君子不器、兼聽則明、境由心造15.境隨心轉、漸入佳境、開卷有益、寄情山水、虛懷若竹三、最经典的四字佛语1.臨海聽濤、蘭氣隨風、樂天知命、樂此不疲、敏事慎言2.妙造自然、明月清風、明月入懷、寧靜致遠、耐住清貧3.品茗撫琴、品茗聽琴、清風朗月、氣若幽蘭、曲徑通幽4.人淡如菊、仁者不憂、如風過耳、素心若雪、室雅蘭香5.室雅人和、隨心所欲、石瘦花嬌、天道酬勤、天朗氣清6.踏雪尋梅、溫故知新、物華天寶、萬事隨緣、唯善是寶7.唯樂直言、虛懷若谷、心靜夢舒、心曠神怡、閑心逸趣8.仁者不憂、雲鶴遊天、雲淡風輕、壹謙四益、韻雅趣幽9.遊目騁懷、逸致閑情、煙雲供養、悠然雅靜、怡然自得10.知足常樂、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
来源于佛教的成语
赵朴初先生说:不了解佛教文化,就不了解中国文化,可以说没有佛教文化加入中国,就没有丰富多彩的中国语言文化。
佛教文化在中国流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提起佛教文化,许多人觉得那是一个很神秘的彼岸世界,与现实人生了不相关。
但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与佛教不可分离,简直如空气一般。
我国璀璨夺目的成语之中,与佛教相关的条目也是数不胜数。
下面带您盘点一些跟佛教有关的成语!一厢情愿一厢情愿亦作一相情愿,源自佛教《百喻经》。
说的是一个愚人爱上了公主,不顾公主根本不认识他的事实,只顾自己愿意和公主结婚,害了单相思的故事,后被广泛运用,多泛指单方面的愿望和计划。
如《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莫若此时趁事在成败未定之天,自己先留个地步…全了这一相情愿媒人的脸面。
”又如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声声口口说联合任何派别的作家,而仍自己一相情愿的制定了加入的限制与条件,这是作家忘记了时代。
”一瓣心香瓣香,形似瓜瓣,上圆下方,内外条状排列。
心的形状略似瓣香,故有“一瓣心香”之说。
禅寺中开堂说法,往往先敬香给开山祖师等,如《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此日一会,不是小缘。
将一瓣香为我元得禅师。
且道:诸人还识无得禅师么?”佛家认为,内心的清净、慈悲和虔诚,是“真供养”,比形式上的敬香要重要得多,故称“心香”。
后极言心中虔诚致敬为“一瓣心香”。
如宋·王十朋《行可生日》游:“祝公寿共诗书久,一瓣心香己敬焚。
”又如《花月痕》第五一回:“次日,荷生仍来汾神庙,与心印共坐一车,一瓣心香,数行情泪。
”半路出家指不是从小而是成年后才出家当和尚或尼姑的人为“半路出家”。
出家,梵名波吠儞野Ayanyaka,出家在家的生活,修沙门的净行。
《维摩诘经·弟子品》:“我听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
”同经《方便品》又说:“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
后比喻不是本行出身后来改行的称半路出家。
如《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说:“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出家的一般。
佛的成语——精选推荐
佛的成语佛的成语:不念僧⾯念佛⾯、不看僧⾯看佛⾯、成佛作祖、长斋绣佛、长斋礼佛、阿弥陀佛、佛⾼⼀尺,魔⾼⼀丈、佛眼佛⼼、佛性禅⼼、佛⼼蛇⼝、佛是⾦装,⼈是⾐装、佛头着粪、佛头加秽、佛⼝蛇⼼、佛眼相看、佛是⾦妆,⼈是⾐妆、放下屠⼑,⽴地成佛、佛头著粪、诃佛诋巫、呵佛骂祖、诃佛骂祖、拣佛烧⾹、急来报佛脚、见性成佛、借花献佛、纶⾳佛语、临时抱佛脚、⽴地成佛、泥多佛⼤、平时不烧⾹,急来抱佛脚、青灯古佛、送佛送到西、蛇⼼佛⼝、送佛送到西天、⽆佛处称尊、万家⽣佛、⼀佛出世,⼆佛⽣天、⼀佛出世,⼆佛升天、⼀佛出世,⼆佛涅盘、⼀佛出世、⼀佛出世,⼆佛涅槃、抱佛脚、不看佛⾯看⾦⾯、不看⾦⾯看佛⾯、放下屠⼑,⽴便成佛、佛⼝圣⼼、佛旨纶⾳、皈依佛法、即⼼是佛、急则抱佛脚【成语解释】(1)不念僧⾯念佛⾯:不看僧⾯看佛⾯。
(2)不看僧⾯看佛⾯:不看那⽅⾯的情⾯,也要看这⽅⾯的情⾯(3)成佛作祖:佛教语。
谓修成佛道,成为祖师。
亦以喻获得杰出成就。
(4)长斋绣佛:长斋:终年吃素;绣佛:刺绣的佛像。
吃长斋于佛像之前。
形容修⾏信佛。
(5)长斋礼佛:长斋:终年吃素。
吃长斋于佛像之前。
形容修⾏信佛。
(6)阿弥陀佛:佛教语,信佛的⼈⽤作⼝头诵颂的佛号,表⽰祈祷祝福或感谢神灵的意思。
(7)佛⾼⼀尺,魔⾼⼀丈:原为佛家告诫修⾏者,要警惕外界诱惑。
佛,指佛法;魔,指魔法。
后⽤以⽐喻⼀⽅势⼒(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的另⼀⽅势⼒(多指⾮正义的)则加倍增长。
(8)佛眼佛⼼:⽐喻善意看待别⼈。
(9)佛性禅⼼:谓佛教徒⼀意修⾏、清静寂定之⼼性。
(10)佛⼼蛇⼝:⽐喻话虽说得好听,⼼肠却极狠毒。
(11)佛是⾦装,⼈是⾐装: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样的俊俏要靠⾐饰。
⽐喻⼈内⾥不⾜,要靠(12)佛头着粪:着:放置。
原指佛性慈善,在他头上放粪也不计较。
后多⽐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玷污的好的东西。
(13)佛头加秽:⽐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玷污的好的东西。
原来这些成语都出自佛教
原来这些成语都出自佛教佛教在中国传播时间纵达两千多个春夏秋冬,范围遍及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对我国的语言词汇必然会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们现在所经常使用的很多词,如“献身”、“习气”、“方便”、“障碍”、“一刹那”……本来就都是佛教名词。
成语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华,是我国词汇宝库中的明珠。
在璀璨夺目的成语之中,竟有200多条是与佛教有关的!【味同嚼腊】《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
于横陈时,味同嚼腊。
”谓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
后世以此比喻寡淡无味,了无情趣。
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单位】指禅林僧堂中,僧人坐禅的座位。
在座位上方贴有各人名字,故称单位。
如《敕修百丈清规·日用轨范》谓:“昏钟鸣须先归单位坐禅。
”此词以后用于计算事物数量的标准。
如“米”为计量长度的单位,“时”为计算时间的单位,“克”为计算重量的单位,等。
机关、团体或其所属的某一部门称为工作单位。
【空中楼阁】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
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
富翁惊问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楼呀!”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
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
佛教用这个比喻说明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的道理。
今多用以比喻虚幻的东西或空想。
【现身说法】佛菩萨均有法身、报身和化身。
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够自在变现,度化众生。
化身能够根据众生的机缘,随时随地应现于世,所谓“千百亿化身”。
佛菩萨出于大悲心,不住于涅槃寂静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众生,称为“现身说法”。
释迦佛昔在兜率天为菩萨时,“于十方界,现身说法”(见《五灯会元》卷一)。
观世音菩萨自称:“我与彼(众生)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楞严经》卷六)所现之身,包括人、天、龙、鬼乃至禽、鸟,花、树;所说之法,多至“八万四千法门”。
佛家境界高深的成语
佛家境界高深的成语有:
1.功德无量:指佛教中修行积累的功德不可估量,形容境界非常
高深。
2.慈悲为怀:指佛教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形容境界高尚。
3.返璞归真:指回复到自然纯真状态,形容佛门修行者修炼到最
高境界,返璞归真。
4.大彻大悟:指对佛法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形容境界极高。
5.佛法无边:指佛教的法力无边,广大无边,形容佛门境界高深。
6.随缘而化:指佛教随缘而化,不执着于一切,形容境界自在。
7.般若波罗蜜:指佛教中的智慧,是佛教修行的高级境界。
8.禅心佛性:指佛教中修行者的纯净内心和佛性,形容境界清净。
9.法眼通天:指佛教中所谓有“五眼”之一,能看见实相,法眼
能看穿天,比喻人的眼力卓越精深,看得很远。
10.此中三昧:指此中的奥妙之处,比喻佛门境界的奥秘深远。
佛家用语的成语
佛家用语的成语:
现身说法: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
群魔乱舞:据说释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树下入定的时候,魔王波旬率领众魔千方百计地来捣乱、搔扰。
佛陀不为所动并降服众魔,魔王只好率领群魔退去。
后来比喻一群坏人在政治或社会上横行霸道,进行破坏。
一尘不染:佛教指色、声、香、味、触、法六者为尘。
修道者达到真性清净不被六尘所染污为“一尘不染”。
后指完全不受坏思想、坏风气的影响。
一丝不挂:原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
后指人裸体。
心心相印:佛教语,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
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无事不登三宝殿:三宝,指佛宝、法宝、僧宝。
三宝殿,即佛殿。
佛教寺庙中,有礼拜、供养等法事方入佛殿,无事不得随便在此走动吵嚷。
后引申为有事才来。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原为佛教语,比喻因果报应关系。
后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作茧自缚: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
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
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
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心花怒放:佛教以清净的本心譬为莲花,后因以“心花怒放”比喻心情开朗愉快。
心猿意马:佛教以猿马比喻人的心识,后用以比喻人的心思飘忽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难以控制。
四字佛性成语
四字佛性成语绣佛:刺绣的佛像。
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弃恶从善,即可成佛。
此为劝善之语。
借花献佛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长斋礼佛长斋:终年吃素。
佛教禅宗认为只要“识自本心。
长斋绣佛长斋:终年吃素。
立地成佛佛家语。
吃长斋于佛像之前。
形容修行信佛,见自本性”,禅宗认为人皆有佛性,就可以成佛。
万家生佛旧时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
见性成佛性:本性青灯古佛青荧的油灯和年代久远的佛像。
借指佛门寂寞的生涯。
阿弥陀佛佛教语,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的佛号,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神灵的意思佛的四字词语大全:借花献佛、立地成佛、绣佛长斋、佛眼佛心、阿弥陀佛、诃佛诋巫、见佛不拜、青灯古佛、佛眼相看、佛口蛇心、佛头着粪、长斋绣佛、拣佛烧香、开佛光明、万家生佛、佛头著粪、纶音佛语、成佛作祖、泥多佛大、见性成佛、呵佛骂祖、一佛出世、佛头加秽、求神拜佛、佛口圣心、佛性禅心、佛心蛇口包含“佛”字的四字成语有:青灯古佛,佛眼佛心,生佛万家,佛头着粪,佛口圣心,佛口蛇心,拣佛烧香,泥多佛大,立地成佛,蛇心佛口,佛性禅心,借花献佛,长斋绣佛,呵佛骂祖,求神拜佛,绣佛长斋,佛头加秽,皈依佛法……相关成语具体解释如下:1. 佛眼佛心:[拼音]fó yǎn fó xīn[释义]比喻善意看待别人。
[出处]孙梨《白洋淀纪事·光荣》:“你还是佛眼佛心,把人全当成好人。
”2. 青灯古佛:[拼音]qīng dēng gǔ fó[释义]青荧的油灯和年代久远的佛像。
借指佛门寂寞的生涯。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例句]可怜朱门绣户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3. 佛性禅心:[拼音]fó xìng chán xīn[释义]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出处]《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成语选编1.一口吸尽西江水2.一切众生3.一佛出世,二佛生天4.一佛出世,二佛涅槃5.一动不如一静6.一丝不挂7.一尘不染8.一瓣心香9.七手八脚10.七颠八倒11.人穷智短12.八面玲珑13.三生有幸14.三灾八难15.三姑六婆16.三教九流17.三头六臂18.上天无路,入地无门19.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20.千差万别21.口碑载道22.大千世界23.大吹大擂24.大吹法螺25.大发慈悲26.大慈大悲27.大彻大悟28.女大十八变29.寸铁杀人30.弓折箭尽31.不二法门32.不可言宣33.不可思议34.不即不离35.不看僧面看佛面36.五体投地37.六耳不同谋38.六根清净39.匹马单枪40.天花乱坠41.天女散花42.少见多怪43.认贼为子44.心心相印45.心到神知46.心花怒放47.心领神会48.心猿意马49.手忙脚乱50.方便之门51.水中捞月52.水泄不通53.水涨船高54.水到渠成55.水乳交融56.火烧眉毛57.火中生莲58.牛鬼蛇神59.牛头马面60.牛头不对马面61.仙露明珠62.功德无量63.功德圆满64.半斤八两65.半路出家66.只重衣衫不重人67.四大皆空68.打成一片69.生老病死70.白玉无瑕71.吐丝自缚72.因果报应73.因风吹火74.回头是岸75.在劫难逃76.多口阿师77.好肉剜疮78.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79.安身立命80.有口皆碑81.死马当活马医82.百了千当8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84.老僧入定85.肉眼凡胎86.自由自在87.自作自受88.衣钵相传89.佛口蛇心90.佛是金妆,人是衣妆91.佛眼相看92.佛头着粪93.作贼心虚94.冷暖自知95.君子一言,快马一鞭96.忍俊不禁97.见兔放鹰98.邪魔外道99.依草附木100.味同嚼蜡101.呵佛骂祖102.拂袖而去103.披毛戴角104.抛砖引玉105.拈花微笑106.拖泥带水107.放下屠刀,立地成佛108.泥牛入海109.泥船渡河110.沿门托钵111.盲人摸象112.金刚怒目113.门外汉114.勇猛精进115.急来抱佛脚116.恒河沙数117.指东话西118.皆大欢喜119.看风使舵120.看破红尘121.苦海无边,回头是岸122.若即若离123.降龙伏虎124.面壁功深125.香火因缘126.香花供养127.香象渡河128.借花献佛129.冤有头,债有主130.哼哈二将131.家丑不可外扬132.旁门左道133.破颜微笑134.神通广大135.笑面夜叉136.臭肉来蝇137.茹苦含辛138.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139.唯我独尊140.将错就错141.张三李四142.得未曾有143.得其三昧144.救苦救难145.杀人不眨眼146.清规戒律147.现身说法148.庄严宝相149.逍遥自在150.逢场作戏151.雪上加霜152.顶礼膜拜153.单刀直入154.寻行数墨155.拣佛烧香156.森罗万象157.游山玩水158.无佛处称尊159.无事不登三宝殿160.无风起浪161.猢狲入布袋162.发人深省163.善男信女164.菩萨低眉165.超凡入圣166.开山祖师167.圆孔方木168.摇头摆尾169.极乐世界170.猿猴取月171.当头一棒172.当头棒喝173.万古千秋174.万劫不复175.万家生佛176.万籁俱寂177.叶落知秋178.叶落归根179.解铃还是系铃人180.游戏三昧18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182.电光石火183.电光朝露184.顽石点头185.僧多粥少186.梦幻泡影187.对牛弹琴188.敲骨吸髓189.紧箍咒190.纶音佛语191.聚沙成塔192.蒸沙成饭193.暮鼓晨钟194.担雪填井195.昙花一现196.磨砖成镜197.醍醐灌顶198.随波逐流199.头头是道200.龙蛇混杂201.龟毛兔角202.韩卢逐块203.骑牛觅牛204.骑驴觅驴205.想入非非206.宝山空回207.悬驼就石208.馨香祷祝209.鉴貌辨色210.驴前马后211.钻冰求酥212.钻冰取火213.鹦鹉学舌214.称心如意215.舍身求法216.群魔乱舞1.一口吸尽西江水禅宗比喻融贯万法。
《五灯会元·卷三·庞蕴居士》:“后参马祖,问曰:‘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祖曰:‘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士于言下顿领玄旨。
”2.一切众生佛教称所有的天、人、畜生、地狱、饿鬼。
也就是一切有情识作用的生命。
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誓欲剿除天下妖邪鬼怪,救度一切众生。
”《红楼梦·第七七回》:“我佛立愿,原是连一切众生无论鸡犬皆要度他。
”或称为“一切有情”。
3.一佛出世,二佛生天出世为生,生天指死。
全句意指死去活来。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直哭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连崔生也不知陪下了多少眼泪。
”亦作“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4.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涅槃”是佛教用语。
指佛教修行者的终极理想。
为梵语nirva的音译。
意译为灭、灭度、寂灭。
指灭一切贪、瞋、痴的境界。
因为所有的烦恼都已灭绝,所以永不再轮回生死。
涅槃并非死时才能证得,肉身尚在者称有余依涅槃,肉身已死者称无余依涅槃。
一般也用来尊称出家人去世。
俗以出世为生,涅槃为死。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意指死去活来。
《水浒传·第三九回》:“一连打上五十下,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亦作“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5.一动不如一静南宋孝宗游幸杭州灵隐寺,有僧净辉相随,见寺前有飞来峰,问净辉曰:“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对曰:“一动不如一静。
”典出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
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劝人行事谨慎小心,以静制动。
《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况且下水顺风,相去已百里之遥,一动不如一静,劝你息了心罢!”《红楼梦·第五七回》:“紫鹃停了半晌,自言自语的说道:‘一动不如一静,我们这里就算好人家。
’”6.一丝不挂了无牵挂。
语出《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
”意思是钓鱼人虽然钓竿随身,钓丝上空无一物。
宋·黄庭坚《僧景宣相访寄法王航禅师》诗:“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
”比喻人虽活于世上,当无所牵挂,不为尘俗所牵累。
宋·苏轼《赠虔州慈云寺鉴老》诗:“遍界难藏真薄相,一丝不挂且逢场。
”后将钓丝转为布丝,一丝不挂遂指赤身裸露。
宋·杨万里《清晓洪泽放闸四绝句》四首之一:“放闸老兵殊耐冷,一丝不挂下冰滩。
”或作“寸丝不挂”。
7.一尘不染尘,比喻物欲,佛家以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
“一尘不染”指修道人六根清净,不受尘俗干扰。
《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他从小出家,真个是五戒具足,一尘不染,在皋亭山显孝寺住持。
”《红楼梦·第一一三回》:“我想他一尘不染,是保得住的了,岂知风波顿起,比林妹妹死的更奇。
”后比喻品性高洁廉明。
《清史稿·卷二九九·路振扬传》:“向闻振扬操守廉洁,今览此奏,非一尘不染者不敢言也。
”《文明小史·第一二回》:“他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官,依然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8.一瓣心香心香,指虔诚的心。
佛教徒以燃香供养三宝,对于未燃香而其心相同者,称为“心香”。
《南朝梁·简文帝·相宫寺碑铭》:“窗舒意蕊,室度心香。
”“一瓣心香”,比喻心悦诚服,有似于焚香供佛般的诚敬。
宋·王十朋《行可生日》诗:“祝公寿共诗书久,一瓣心香已敬焚。
”9.七手八脚形容人多,动作纷乱没条理。
《五灯会元·卷二○·育王德光禅师》:“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
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金瓶梅·第七回》:“七手八脚将妇人床帐、装奁、箱笼,搬的搬,抬的抬,一阵风都搬去了。
”《红楼梦·第七十回》:“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
”10.七颠八倒(1)形容复杂难言。
《五灯会元·卷八·招庆道匡禅师》:“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云:‘七颠八倒。
’”(2)形容纷乱。
《朱子语类·卷五一·梁惠王》:“只当商之季,七颠八倒,上下崩颓。
”《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家下人等见凤姐不在,也有偷闲歇力的,乱乱吵吵已闹的七颠八倒,不成事体了。
”(3)形容晕头转向,神魂颠倒。
《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只为这冤家害的我一丝两气,七颠八倒。
”11.人穷智短人的处境穷困,知识浅薄,言行就显得笨拙而不聪敏。
《五灯会元·卷一九·五祖法演禅师》:“僧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答曰:‘人穷智短,马瘦毛长。
’”亦作“人贫智短”。
12.八面玲珑玲珑,明亮的样子。
“八面玲珑”,形容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
语出唐·卢纶《赋得彭祖楼送杨宗德归徐州幕》诗:“四户八窗明,玲珑逼上楼。
”宋·葛长庚《满江红·钧天高处》词:“八面玲珑光不夜,四围晃耀寒如月。
”《古典复音词汇辑林·册一引马熙·开窗看雨诗》:“洞房编药屋编荷,八面玲珑得月多。
”后转而形容人处世圆滑,面面俱到。
宋·夏元鼎《满庭芳·久视长生》词:“虽是无为清净,依然要,八面玲珑。
”《续传灯录·卷二六·明州青王佛智瑞裕禅师》:“无孔铁锤,八面玲珑,多虚少实。
”《孽海花·第七回》:“原来宝廷的为人,虽是八面玲珑,却十分落拓。
”13.三生有幸佛教指前三世修来的福分,今多用以谦称荣幸之至。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小生久闻老和尚清誉,欲来座下听讲,何期昨日不得相遇?今能一见,是小生三生有幸矣。
”《孽海花·第一二回》:“贱妾蒲柳之姿,幸蒙太太见爱,今日登宝地,真是三生有幸了!”14.三灾八难三灾,原指佛教所说的大小三灾。
大三灾是指“风灾”、“火灾”、“水灾”。
小三灾是指“刀兵”、“饥馑”、“疫疠”。
八难,指八种难以入道的状况,即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长寿天、聋盲瘖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
众生在这八种情况或苦、或乐、或残废、或过分聪明和没机会见佛,都很难修行。
《西游记·第八回》:“那怪道:‘南海菩萨可是扫三灾、救八难的观世音么?’”后来“三灾八难”也用来形容人多灾多病。
《红楼梦·第四五回》:“赖嬷嬷向孙子说:‘从小儿三灾八难,花的银子照样打出你这么个银人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