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
![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9b6e0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5.png)
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加快,在城市中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变得越来越重要。
校园环境的质量对学生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将帮助我们识别环境中存在的污染问题,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和健康。
1.目的本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对校园内的大气环境进行监测,确保校园环境的质量,以保护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2.监测范围监测范围包括校园内的空气质量、噪声和气味。
3.监测设备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可以测量如PM2.5、PM10等指标,设备应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数据分析软件。
以上设备应具有高质量精度和可靠性,以确保准确监测。
4.监测操作监测操作应该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
空气质量监测:安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在学校内的几个关键点,如学生宿舍、教学楼、食堂和体育馆。
24小时监测记录,将数据分析和比较以确定任何潜在的污染源。
噪声监测:使用噪声监测设备对校园内的各种区域进行监测,比如学校周边道路的交通噪声、学生宿舍内的噪声等。
24小时监测记录,将数据分析和比较以确定噪声水平是否达到了标准。
5.监测报告监测报告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监测时间和地点* 监测指标* 监测结果和结论* 推荐的纠正措施,以改善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报告应该由专业人员撰写,并定期向校方汇报监测结果和建议的措施。
6. 总结制定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是保障学生健康和安全的一个重要步骤。
准确监测校园内的空气质量、噪声和气味,可以发现潜在的污染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环境和健康。
监测报告应该由专业人员撰写,根据监测结果和结论提出纠正措施和建议供参考。
作为校园环境的保护者,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和监测环境,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
新版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校园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新版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校园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d6ec3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a.png)
中北大学空气环境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1)通过实训可以更进一步的巩固课本知识,更加熟练的掌握氮氧化物、二氧化硫、TSP、PM10的测定方法。
(2)通过对污染物的测定可以知道本校园的空气质量好坏,从而可以想到改善环境的方法,更好的营造一个舒适的、健康的校园环境。
(3)通过实践操作,布点的基本原则,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布点,保证采集的样品无误,并掌握测定项目的一些采样方法。
(4)通过实训可以加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精神。
二.监测区域资料收集及主要的监测项目受西风环流和较高的太阳辐射影响,使其气候干燥,降雨量偏少,昼夜温差大,表现为较强的大陆性气候。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输送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当地的气象条件,因此要收集监测区域的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资料,但学校校园内风向比较均匀,风速比较小,在监测时可以不考虑,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和校园周边的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可选TSP、PM10、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这四项作为环境的监测项目。
三.监测点的布设根据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结合校园各环境功能区的要求,及当地的地形、地貌、气象条件,根据布点的原则用功能区划分布点法来布置采样点。
测点编测点名称测点方位号1#学生居住宿舍楼附近区2#教学区教学楼前距教室大约十米左右3#实验楼区实验楼附近4#食堂区各个食堂的门口前5#学校前门正对前门口保安室十米左右区四.监测时间和频次:时间:2012年 10月日至2012年10月日上午:9:00---10.00 中午:1:00---2.00 晚上:5:00---6.00五.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TSP/PM的测试方法—重量法10一.实验目的1.掌握TSP/PM的分析方法和采样方法。
102.了解环保学院TSP/PM的浓度。
103.了解环保学院的环境情况。
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1218b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13.png)
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毕竟,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保证学校空气质量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旨在为学校提供优质的室内环境。
1. 介绍学校空气质量监测的必要性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学生们长时间呆在教室内,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学习效果。
通过监测学校的空气质量,可以了解到学校的室内环境是否达到健康标准,提醒学校及时进行空气净化和通风换气措施。
2. 设备选择与布局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需要选择专业的监测设备,并合理布局。
首先要选择准确可靠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如PM2.5检测仪、甲醛检测仪等。
其次,需要考虑设备的布局,根据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等不同场所布置,确保监测点的覆盖范围广泛。
3. 监测项目的确定学校空气质量监测项目应包括常见空气污染指标,如PM2.5、PM10、甲醛、苯等。
通过多个监测点对这些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形成全面的空气质量评估。
4. 监测频率和时间段的设定监测频率是指每天监测的次数,可以选择全天24小时监测或根据学校教学活动时间确定监测时间段。
这样能从时间维度上更准确地了解学校的空气质量情况。
5.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需要配备专业的数据采集设备,将监测到的数据自动化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空气污染问题的规律性和特点,为改善学校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6. 报告生成与发布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需要将监测结果及时生成报告,并向师生和家长发布。
报告应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数据和分析结果,让相关人员了解学校空气质量的情况。
7. 应急措施的设定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应设定应急措施,当监测到学校空气质量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例如,出现甲醛超标,应及时通风、封锁源头等。
8. 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的投入与支持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74e38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6.png)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目录一、项目背景与目的 (2)1. 项目背景介绍 (2)2. 监测目的与目标 (3)二、监测范围与内容 (4)1. 监测区域划分 (4)1.1 校园主要区域 (5)1.2 周边环境影响区域 (7)2. 监测内容设置 (8)2.1 空气质量指数监测 (9)2.2 温室气体监测 (10)2.3 有害气体及颗粒物监测等 (11)三、监测站点布局与设备选型 (12)1. 监测站点设置原则及布局图 (13)2. 设备选型与性能要求 (14)2.1 空气质量监测仪器 (16)2.2 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选型 (17)四、监测时间与周期安排 (18)1. 监测时间段划分 (19)2. 监测频率及时长设定 (20)3. 数据采集与处理周期安排 (20)五、监测流程与方法学设计 (21)1. 监测流程设计概述 (23)2. 具体监测方法学介绍与应用步骤说明 (24)一、项目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
校园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空气质量对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校园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导致学生呼吸道疾病频发,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加强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提高空气质量,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环境,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通过对校园内的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为学校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校园空气环境质量,降低学生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响应国家关于环境保护政策的具体行动。
1. 项目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空气质量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环境。
由于校园内可能存在多种污染源,如交通尾气、建筑工地扬尘、燃煤污染等,加之季节性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校园空气环境质量存在不确定性。
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7685a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2.png)
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室内空气质量是一个与学生健康密切相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对室内环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环境健康,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应运而生。
二、监测目标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学生在校园的教室、图书馆和食堂等室内环境中呼吸到高质量的空气。
通过监测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及时发现和解决空气质量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三、监测方法1. 采样设备:选择高精度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如多参数气体分析仪、颗粒物检测仪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监测点位:根据学生活动区域和人流密集程度,选择代表性的监测点位进行采样。
监测点位应覆盖学校的各类室内环境,包括教室、图书馆、食堂等。
3. 监测周期: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监测周期,可根据季节、天气等因素进行调整。
监测结果应每月定期公布,并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四、监测指标1. 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空气中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确保不超过国家相关标准。
2. PM2.5:监测空气中细颗粒物的浓度,有效控制室内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污染物。
3. CO2:监测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确保室内通风良好,学生不会长时间处于密闭的环境中。
五、数据分析与评估监测数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评估,结合监测指标的标准限值,评估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
同时,建立数据跟踪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六、问题解决与改善根据监测的结果,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
对于存在的空气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如增加通风设备、净化空气、减少室内污染源等。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七、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对空气质量的认识和监测操作的能力。
同时,学生也应加强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学习和关注,积极参与监测活动,并提出改善建议。
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方案
![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32202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e.png)
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方案学校作为为学生提供教育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其教学环境卫生对于保障师生健康、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全面提升学校教学环境卫生水平,制定一份科学、实用的监测工作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测工作的具体方案,以期为学校管理者和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一、监测目的教学环境卫生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校内部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师生在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和学习活动。
通过监测工作,可以及时发现环境污染、空气质量不佳、采光照明不足等问题,为学校改善环境提供依据。
二、监测内容空气质量监测:对学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场所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包括二氧化碳、PM2.5、甲醛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采光照明监测:检查教室、实验室等场所的采光和照明设施,确保光线充足、均匀,避免对学生视力产生不良影响。
噪声监测:对学校内各种噪声源进行监测,如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等,确保学校内部的噪声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温度湿度监测:对学校教室、办公室等场所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确保室内环境舒适,避免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
卫生状况监测:对学校内部的卫生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包括教室、实验室、食堂、卫生间等场所的清洁程度和消毒情况。
三、监测方法定期监测: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对学校教学环境卫生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随机抽查:在定期监测的基础上,对学校内部的重点场所进行随机抽查,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专项检查:针对特定问题或事件,进行专项检查,如空气质量突然恶化、学生集体出现不适等。
四、监测流程制定监测计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包括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时间等。
准备监测工具:根据监测内容,准备相应的监测工具和设备,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施监测:按照监测计划,对学校教学环境卫生进行监测,记录监测数据。
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校园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校园环境质量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e2d14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3.png)
校园环境质量监测方案一、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校园环境质量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校园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与教育教学质量密切相关。
因此,建立一套校园环境质量监测方案,成为了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的本方案旨在对校园环境质量进行全面、科学的监测与评估,为改善校园环境提供依据,确保师生的健康与安全。
三、监测内容1. 空气质量监测:包括监测二氧化碳、甲醛、颗粒物等有害气体和污染物的浓度。
2. 水质监测:监测校园内各类水体的水质情况,包括饮用水、游泳池水等。
3. 噪音监测:对校园内的主要噪音源进行监测和评估,包括交通噪音、机器设备噪声等。
4. 光照强度监测:测量校园内各区域的光照强度,确保学生的视力健康。
5. 温湿度监测:监测校园内各房间的温度和湿度,保障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监测方法1. 空气质量监测:使用专业设备进行空气采样和分析,采集数据后进行定期评估。
2. 水质监测:对校园内各类水源进行定期采样分析,确保水质合格。
3. 噪音监测:采用声级计等设备对校园内相关区域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噪音水平。
4. 光照强度监测:使用光照计等设备对校园内不同区域进行定期测量,并记录数据。
5. 温湿度监测:利用温度计和湿度计等设备,对校园内不同房间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和记录。
五、监测频率1. 空气质量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估。
2. 水质监测:每月对校园内水质进行一次采样和分析。
3. 噪音监测:每月对校园内重要噪音源进行一次监测,按需要随时调整。
4. 光照强度监测:每季度对校园内光照强度进行一次测量和记录。
5. 温湿度监测:每天早上和下午各进行一次温湿度测量。
六、数据处理与评估监测数据将通过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得出结果后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将根据标准值进行对比,判断环境质量是否达标。
七、监测报告与应对措施1. 监测报告:根据监测结果,定期编制监测报告,向相关部门和师生公示监测结果,接受监督和建议。
学校校园环境监测方案
![学校校园环境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745b1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0.png)
学校校园环境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学校校园环境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有良好环境的校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基础,因此建立一个全面的校园环境监测方案迫在眉睫。
二、监测范围和指标为了全面掌握校园环境的情况,监测范围应包括室内和室外环境的多个指标。
室内环境监测主要关注空气质量、噪音和照明等方面;室外环境监测则需要关注空气质量、噪音和水源质量等指标。
三、室内环境监测室内环境监测应该覆盖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学生常去的地方。
首先,要设置空气质量监测设备,监测室内二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浓度,确保学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同时,还要监测噪音水平,避免过高的噪音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此外,需要安装照明度检测仪器,确保室内光照适宜,不会对学生的视力造成损害。
四、室外环境监测室外环境监测需要关注空气质量、噪音和水源质量等方面。
首先,要设置空气质量监测站,定期检测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确保学生呼吸到健康的空气。
此外,还需要设置噪音监测设备,监测道路、建筑施工等因素产生的噪音。
另外,水源质量也是室外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确保学生饮用水的安全。
五、监测数据分析收集到的监测数据需要进行分析与处理,以便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分析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学校可以调整教学活动和管理措施,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六、监测结果公示监测结果应当公示,向学生、教职工和家长进行通报,增强监测结果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可以在学校网站建立专门的栏目,定期发布监测结果和分析报告。
同时,也可以通过校园电子公告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发布,提高信息的覆盖面和传播力度。
七、环境教育与宣传校园环境监测不仅仅是为了监测环境状况,更要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环境教育活动、开展校园环保实践等方式,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要加强环境宣传工作,通过海报、手册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校园环境监测方案报告
![校园环境监测方案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5df74c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0.png)
校园环境监测方案报告一、引言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校园环境的卫生、安全与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制定了校园环境监测方案。
本报告旨在介绍该方案的目标、方法和实施计划。
二、目标校园环境监测方案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学生在一个健康、安全以及适宜学习的环境中成长。
具体目标包括:1. 监测空气质量,保障学生呼吸健康的空气;2. 监测水质,确保提供安全的饮用水;3. 监测噪音水平,创造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4. 监测校园周围的环境因素,保护生态平衡。
三、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校园环境监测方案采取了以下方法:1. 空气质量监测:采用专业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对校园内各个区域进行定期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空气中的PM2.5、PM10等颗粒物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甲醛等有害气体浓度等。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2. 水质监测:每个月对学校的自来水进行抽样测试,检测水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微生物等指标。
同时,对饮水机、洗手间水龙头等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供水的安全性。
3. 噪音监测:设置噪音监测仪器,监测校园内各个区域的噪音水平。
根据监测结果,采取合理的隔音、消音措施,创造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
4. 环境因素监测:监测校园周围的环境因素,包括附近的交通状况、工厂排放和建筑工地等。
定期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生态平衡。
四、实施计划校园环境监测方案将按以下计划实施:1. 建立监测团队:成立专门的监测团队,包括环境科学专家、仪器操作员和数据分析师等,确保监测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2. 设立监测点位:根据校园的结构和特点,确定监测点位,包括室内和室外的多个区域。
监测点位应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以便准确评估整体环境质量。
3. 确定监测频率:对于不同的监测参数和区域,确定合适的监测频率。
空气质量、水质等参数将进行月度监测,噪音和环境因素将定期进行监测。
4. 数据分析与报告:监测数据将由数据分析师进行整理和分析。
学校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学校环境质量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7ff50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e.png)
学校环境质量监测方案随着人们对健康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学校环境质量的监测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为了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校园的良好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环境质量监测方案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将探讨学校环境质量监测的必要性、实施过程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学校环境质量监测的必要性当前,校园内出现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有害物质超标、噪音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学生身体健康,还会对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建立学校环境质量监测方案,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校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的实施过程1. 环境质量监测点的选择在学校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的实施中,首先要确定监测点的选择。
监测点的选择应包括学院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食堂、图书馆等校园的重要区域。
通过对这些区域的监测,能全面了解学校的环境质量状况。
2. 监测项目的确定学校环境质量监测项目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监测项目应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音、室内装饰材料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项目的监测,能够全面掌握学校环境质量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3. 选择监测手段和周期在学校环境质量监测中,选择合适的监测手段和周期是关键。
监测手段可以选择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监测周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但一般应保证每个学期至少进行一次监测。
三、学校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的注意事项1. 数据准确性在监测过程中,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应选择专业的监测机构进行监测,采用标准化的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
此外,监测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经验,以确保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 建立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学校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程、责任分工和监督机制,确保监测工作的规范性和持续性。
3. 及时处理问题在监测中,一旦发现环境质量问题,学校应及时处理。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制订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制订](https://img.taocdn.com/s3/m/8a1f938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a.png)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制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校园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空气质量监测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校园空气质量的好坏对学生、教师的健康和学习、工作效率有重要影响,因此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现污染源通过监测校园内各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可以快速发现污染源,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健康。
2、评估空气质量状况监测分析校园空气的污染状况,可以评估空气质量,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提高空气品质水平。
3、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对校园空气质量监测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更进一步促进全社会环境保护观念的普及。
1、监测区域确定:校园内各关键区域(如教学区、宿舍区、运动场等)都应该设立监测点。
2、监测参数确定:监测体系应包括PM2.5、PM10、CO2、SO2、NO2等常规参数。
特殊的监测点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特定参数监测。
3、采样时间周期:应根据各区域的使用频率及特殊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监测周期。
建议在学生较少的晚间及节假日进行长期连续监测。
4、监测设备及技术选择:市场上已有多种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可根据监测参数、预算等因素选择。
监测设备及技术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较高的测量准确度。
5、数据管理及报告发布:监测数据应进行规范处理、保存、分析和归档,以备需要时候演示数据的准确性。
制定评估标准和发布监测报告,有助于监测效果的评估及监测意义的传达和推广。
三、校园空气质量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空气质量监测的准确性及时性直接影响监测成果,因此要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保证监测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2、相关人员的培训校园空气质量监测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控并准确采集所有监测信息,因此需要对监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3、采样点设置的科学性各区域的采样点要放置在最能代表区域内空气质量的位置,切忌规避污染源,否则采样数据将失去意义。
4、监测成果的有效应用积极的监测和有效地利用监测数据是保障校园空气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制定出科学的空气质量治理计划,并通过实际行动改善监测点的空气质量。
北京交通大学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北京交通大学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824486e53a580216fcfea2.png)
一、监测目的1.通过对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或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为空气质量状况评价提供依据;2.为研究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空气污染的预测预报,以及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情况提供基础资料;3.为政府环保部门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空气质量管理及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
二、设计思路1.通过环境背景的调查,确定监测和评价的主要污染物;2.布设监测网点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分析;3.对调查和监测结果进行系统分析;4.建立和选择评价模式,对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作出评价。
5.流程图:三、调研及资料收集(一)校园概况北京交通大学位于首都北京海淀区与西城区交界处,坐落于北京交通枢纽西直门,边环绕众多世界知名公司,地理位置极其优越。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北京交大校园建筑现代和古典建筑交相辉映,中西合璧风格独特。
教学区总面积近1100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东西两个校区,教学、科研设施完善,硬件一流,校园环境优美。
北京交通大学主校区位于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占地面积约50.5万平方米。
东校区位于西直门外高粱桥斜街44号,占地面积约10.8万平方米。
两校区相距不到1公里,校园总占地面积约61.3万平方米。
(二)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北京交通大学因其地域面积较小,主要受到北京市大气质量的影响。
其校内的污染源主要是分布在学校内的食堂,锅炉房以及机动车辆。
食堂主要有:学生一、二、四餐厅,留园餐厅、小小小炒部等。
(三)气象资料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2009年为例,全年平均气温14.0℃(北京市气象局)。
1月-7至-4℃,7月25至26℃。
极端最低-27.4℃,极端最高42℃以上。
全年无霜期180至200天,西部山区较短。
2009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1fa25b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f.png)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嘿,同学们!咱今天来聊聊校园空气质量监测这档子事儿。
你们说,这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的,可重要着呢!就好比咱每天得吃饭喝水一样,好的空气那也是咱健康的保障呀!咱先想想,要是在一个空气质量不咋地的校园里待着,那得多难受呀!就好像你在一个烟雾缭绕的房间里,能舒服吗?所以呀,监测空气质量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那怎么监测呢?咱可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放上一些小仪器,就像一个个小哨兵一样,时刻帮咱留意着空气的情况。
比如说操场边呀,教室里呀,图书馆里呀,这些地方可都是咱常待的地儿。
这些小仪器能测啥呢?它们能测好多东西呢!像什么 PM2.5 啦,这可是个厉害的角色,要是它超标了,那咱可得小心啦!还有一氧化碳呀,二氧化碳呀等等。
你们想想看,要是哪天仪器突然“嘀嘀嘀”地响起来,那可就得引起咱的重视啦!这就好比你身体不舒服会咳嗽一样,这是空气在向咱“报警”呢!那咱就得赶紧找找原因,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
是不是旁边有工地在施工呀?扬起了好多灰尘。
或者是教室里人太多了,二氧化碳浓度太高啦?找到原因后,咱就得想办法解决呀!要是工地的问题,那就找相关部门反映反映,让他们采取点措施。
要是教室里的问题,那就多开开窗通通风呗!咱可不能小瞧了这空气质量监测,这可是关系到咱们每个人的健康呢!你说,谁不想在一个空气清新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呀?这就跟你想穿干净漂亮的衣服一样,谁愿意穿着脏兮兮的衣服出门呢?而且呀,这监测空气质量还能让咱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呢!知道了空气的重要性,咱就会更加珍惜和保护它呀!比如说不乱扔垃圾,少开车多走路,这些小小的举动都能为改善空气质量出一份力呢!咱的校园就像是咱的家一样,家里的空气不好,咱能待得舒服吗?所以呀,大家都行动起来,一起关注校园空气质量,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美好!这可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做到!你们说是不是呀?咱的校园空气质量,咱自己做主!。
校园大气监测方案
![校园大气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5797e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3.png)
校园大气监测方案1. 引言校园环境的质量与人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校园大气监测方案对于提高校园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校园大气监测方案,以确保校园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2. 监测设备和传感器校园大气监测方案需要与一系列的监测设备和传感器配合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备和传感器:•空气质量监测仪:用于监测校园内的空气质量,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臭氧、颗粒物等指标。
•噪声传感器:用于监测校园内的噪声水平。
•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校园内的温度和湿度。
•气象站:用于监测校园内的气象信息,包括气温、风速、风向等指标。
这些设备和传感器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将监测数据传输给中央控制台,从而实现对校园大气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3. 数据采集和处理校园大气监测方案的关键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准确和及时的处理。
以下是数据采集和处理的一般流程:1.数据采集:通过监测设备和传感器采集校园内的大气数据,包括空气质量、噪声水平、温湿度和气象信息等。
2.数据传输: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中央控制台。
3.数据存储:将传输过来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4.数据处理: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并生成报告。
5.数据展示: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等形式展示在校园内的显示屏上,使师生和管理人员能够直观地了解校园环境状况。
4. 预警系统校园大气监测方案需要配备一套完善的预警系统,用于在大气污染超过阈值时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下是预警系统的一般工作流程:1.阈值设定:根据相关的环境监测标准和法规,设定适当的大气污染阈值。
2.实时监测: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校园内的大气环境状况。
3.数据比对:将监测到的数据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对。
4.预警触发:当监测数据超过阈值时,预警系统会自动触发警报,并向相关人员发送通知。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02be7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b.png)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一、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校园空气质量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良好的校园空气质量对于学生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以及学习和工作效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监测目的1、了解校园内空气质量的现状,包括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分布情况。
2、评估校园内空气质量对师生健康的潜在影响。
3、为改善校园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三、监测地点1、教室教室是学生长时间学习的场所,空气质量对学生的影响较大。
2、图书馆图书馆是人员密集的场所,通风情况相对较差。
3、食堂食堂在烹饪过程中会产生油烟等污染物。
4、操场操场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地方,周边环境的空气质量也需要关注。
四、监测指标1、颗粒物(PM25 和 PM10)颗粒物是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对人体呼吸系统有较大危害。
2、二氧化硫(SO₂)主要来源于燃烧含硫燃料,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3、二氧化氮(NO₂)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是其主要来源,会对呼吸道和肺部造成损害。
4、一氧化碳(CO)不完全燃烧产生,对人体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较强,影响氧气运输。
5、臭氧(O₃)在光照条件下由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反应生成,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6、挥发性有机物(VOCs)如苯、甲苯、二甲苯等,对人体有致癌风险。
五、监测方法1、仪器监测采用专业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如颗粒物监测仪、气体分析仪等,对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2、人工采样监测定期采集空气样本,送实验室进行分析,以补充和验证仪器监测数据。
六、监测频率1、实时监测在重点区域(如教室、食堂)安装实时监测设备,每小时记录一次数据。
2、定期监测每周进行一次人工采样监测,涵盖校园内的各个监测点。
七、数据记录与分析1、建立专门的数据库,记录监测数据,包括监测时间、地点、指标数值等。
2、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超标率等。
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
![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b52b7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5.png)
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1.背景介绍大气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特别是在城市中的校园环境,大气污染源众多,如机动车辆排放、建筑施工、化学品使用等。
因此,为了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校园大气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2.目的和目标本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的校园大气环境监测体系,以便及时获取校园内各个区域的空气质量数据,为环境改善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的目标包括:-实时监测校园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分析监测数据,形成定期的报告,以便提供环境管理和改善的建议;-提高校园师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感。
3.监测内容和方法-PM2.5和PM10颗粒物;-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臭氧(O3);-挥发性有机物(VOCs);-空气温度、湿度和风速等。
监测方法可以使用传感器、监测设备和物联网技术。
传感器可以安装在校园的关键区域,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并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输数据到监测中心。
同时,还可以利用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智能设备,如手机和手表,作为监测数据的采集工具。
4.监测与分析监测数据应由专门的环境监测中心负责收集、存储和分析。
该中心应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监测设备的维护和校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监测数据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如实时数据图表、趋势分析和空间分布图等。
同时,监测中心应负责定期汇总监测数据,并形成相关报告。
这些报告应包括数据分析、异常情况报告和环境改善建议。
报告应及时提交给校方决策者,以便采取相应的环境管理和改善措施。
5.管理和改善措施根据监测数据和报告,校方可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管理和改善措施。
-限制机动车进入校园或推广电动车使用;-加强建筑施工和化学品使用的管理;-加强绿化和植被覆盖,以提高空气质量;-宣传环保意识,鼓励校园师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6.教育和宣传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还应包括教育和宣传的内容。
校方可以组织环保知识讲座、学术讨论和主题活动,提高师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感。
学校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
![学校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be1ee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2.png)
学校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一、引言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工作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来监测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学校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
二、背景室内空气中存在多种污染物,如甲醛、苯酚、氨气等。
这些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过敏、呼吸道疾病等。
学校作为人口密集的地方,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三、检测方法1. 监测设备学校可以采购一套专业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
这些设备应能测量常见的污染物浓度,如甲醛、PM2.5等,并具备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
2. 监测点位学校应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区域设置监测点位,如教室、实验室、宿舍等。
监测点位的选择应该覆盖不同用途和不同楼层的场所。
四、监测参数1. 甲醛甲醛是室内空气中常见的有害物质之一。
学校需要定期检测教室等活动区域的甲醛含量,并确保其浓度不超标。
2. PM2.5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对人体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有害。
学校应保持教室和公共区域的PM2.5浓度低于国家标准。
五、监测频率1. 日常监测学校应定期进行日常监测,检测频率一般为每月一次。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室内空气质量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
2. 特殊情况监测学校还应根据特殊情况进行监测,如装修、季节交替等。
在这些特殊情况下,室内空气质量可能会出现明显变化,监测和控制尤为重要。
六、监测结果分析与处理1. 数据分析学校应将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室内空气质量的状况和变化趋势。
同时,数据分析还可以帮助学校找到污染的原因和改善的方向。
2. 异常处理如果监测数据显示室内空气质量异常,学校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可以通过通风、空气净化设备等方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七、教育宣传学校应该开展室内空气质量的教育宣传,提高师生对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视程度。
可以组织宣讲活动、发布宣传材料等方式,倡导健康的室内空气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交通大学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学院:土建学院班级:环境0702姓名:***学号:********目录1 引言 (3)2 监测目的 (1)3 方案设计思路 (2)4 方案调研 (2)4.1 背景调研 (6)4.1.1 总体地理位置 (6)4.1.2 总体污染状况 (7)4.1.3 气象资料 (7)4.1.4 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 (8)4.2 现场调研 (11)4.3 检测方法调研 (12)5 监测特点 (14)6 监测方案 (14)6.1 方案概述 (14)6.2 检测内容 (17)6.3 布点方案 (17)6.4 检测方法 (18)6.4.1 TSP 的测定: (18)6.4.2 PM10 的测定 (20)6.4.3 测量空气流速、湿度的测定。
(22)6.5 数据表格(略) (22)6.6 结果预计 (23)6.6.1 预测分析 (23)6.6.2 预想 (18)7 方案实施计划 (23)7.1 仪器列表 (23)7.2 时间安排 (24)1 引言北京交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学校在几代北交人的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
近几年来,学校对于硬件设施的投入也是日趋增大。
自我到校学习以来,学校先后建成了逸夫教学楼与机械工程楼,改造了学校东部的土操场,并且在建中的还有一座大型的学生活动中心。
但是大片的建筑工地、裸露的土地使得学校的生态薄弱,大气、噪声等污染也相对严重。
校园环境污染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
由于学校主区校园面积较小,而且频繁施工,我们就将目光集中在整个主区(不含家属区)。
因此,学校室外的大气状况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研见附录9.1)。
室外大气空气污染,不仅具有普通室外污染的一般特点,即污染浓度高种类多、接触时间长、扩散快、影响范围大、涉及人数多、随时间空间变化大等,还因为其人员相对密集,人员呼吸急促等原因而更具复杂性。
2 监测目的此次大气监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五方面: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方法、分析方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方法。
巩固大气环境监测的原理与知识,了解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通过严格科学的训练锻炼同学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通过深入了解接触我们所处的环境提高同学的环保意识;2.对北京交通大学校园的空气环境定期监测,评价北京交通大学校园的空气环境质量,为研究北京交通大学校园空气环境质量变化及制订北京交通大学校园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3.根据污染物或其他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分布,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为北京交通大学校园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培养独立开展环境监测的技能;4.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培养大家的环境忧患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及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5.为开展和校园相关的环境管理、污染控制、环境规划、环境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在建或未建的室外运动场所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 方案设计思路4 方案调研大气污染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强烈影响而随时间变化,因此应对校园内各种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及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进行调查,并对大气污染物排放作初步估算。
4.1 背景调研4.1.1 总体地理位置北京中心位于北纬39度54分20秒,东经116度25分29秒。
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
毗邻渤海湾,上靠辽东半岛,下临山东半岛。
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
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
学校位于首都北京“学府胜地”海淀区,坐落于北京交通枢纽西直门,毗邻中国“硅谷”中关村,周边环绕众多世界知名公司,地理位置极其优越。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北京交大校园建筑现代和古典建筑交相辉映,中西合璧风格独特。
教学区总面积近1100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东西两个校区,教学、科研设施完善,硬件一流,校园环境优美。
4.1.2 总体污染状况校园空气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
比如说冬春季节从内蒙古吹来的沙尘暴,黄沙遍天,遮天蔽日,在短时期内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并对校园的大气质量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
所以要想准确测量校园的大气质量,就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
当然,由于学校地处海淀区,这一带基本上都是校园区,临近地区的影响不是太大,所以可以从北京市区的总体空气质量状况来考虑背景值。
根据2009 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由于网上资源只找到07版,暂时性使用它), 2009 年,市区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年日均值分别为每立方米0.067、0.076、2.5、 0.166 和0.373 毫克,与2008 年相比,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2008年下降3.59%和2.49%。
4.1.3 气象资料北京位于亚洲大陆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以寒冷的西北风为主、特别是一些强风;夏季以温暖潮湿的东南风为主(因临渤海)。
气温冬季在10 度以下;夏季在20 度以上。
我们的环境监测在10月。
风向主要为东南风,风速通常不高;温暖潮湿,日照时间长,气温通常为30 度左右,湿度较高。
主要收集校园气象站(图1)和当地气象站(台)近年的气象数据,包括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降水量、相对湿度等,具体调查内容如表所示。
气象资料调查4.1.4 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主要调查校园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源、数量、燃料种类和污染物名称及排放方式等,为大气环境监测项目的选择提供依据,可按表中的方式进行调查。
校园大气污染源情况调查通过参考大气污染源的分类与污染物时空分布的特点,我们对污染源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调查显示污染源有:1.汽车尾气污染:属移动污染源,线源,低架源,交通污染源。
排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烟尘、NOx、CO、O3 等。
但校园内机动车较少,且移动速度较快,因此对各运动场所的影响大致相同。
2.逸夫楼旁边锅炉房:属固定污染源,点源,高架源,生活污染源。
主要污染物是烟尘、SO2、CO、CO2、有机化合物等。
它位于校园东部,离网球场与东大操场等运动场所较近。
但由于其为高架源,受控气流动影响大,且扩散快,因此对周边地区影响大致相同。
3.学生活动工地:属固定污染源、点源、低架源、生活污染源。
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噪音。
是主要的污染源。
4.化学实验室:属固定污染源、点源、低架源。
主要污染物是挥发性有机物、放射性物质。
它位于校园中部,但其规模较小,保护措施好,严格执行安全实验准则,没有发生过严重的事故,因此对外界运动场所影响很小。
5.生物性污染物:属固定污染源、面源、低架源。
它一种空气变应原,主要有花粉和清华大学室外各类运动场所空气质量监测方案一些霉菌孢子。
在校园内分布较多,主要集中在小河边。
且考虑监测季节为夏季,该污染物量不大。
因此影响不大。
通过参考大气污染物存在状态及来源,以及上述污染源,我们得出,人的活动和动植物的新陈代谢是CO2 的主要来源;汽车废气以及锅炉燃烧的废气是CO、CO2 和NOx 的主要来源;各场所地表形态、工地和锅炉烟尘是颗粒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锅炉燃烧废气是SO2 的主要来源;汽车尾气和锅炉燃烧废气是有机化合物,特别VOC 的主要来源。
化工化学实验室是放射性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4.2 现场调研校园内有两座室外运动场所都集中在学校北部,学校四周分布着18号公寓、19号公寓、22号公寓、嘉园公寓和留学生公寓。
考虑地面用材情况,校内的地面状况可分为以下几类:1.裸土地。
这种地面由经过平整的沙土覆盖,虽然是出于安全考虑、避免受伤,但北京天气干燥、降雨量少,有人在这样裸露的土地上跑动时,总是扬起一片尘土;遇到大风天气,常常尘土飞扬,沿运动场附近的道路边上积土成堆,降低能见度,成为空气中TSP、PM10、降尘的来源,刺激呼吸道和肺部,影响人类健康和周围植物的生长。
关于颗粒物介绍见后。
2.塑胶地面。
塑胶运动场由素土层、碎石层、基础结构层(沥青砼或水泥砼)、塑胶面层组成,该地面的塑胶层主要为聚氨酯,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低温、防震隔音,是十分利于运动员发挥的地面。
但是,从学校操场的情况来看,塑胶地面在太阳照射、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会挥发出明显的气味,该气味可能来自于塑胶颗粒本身和粘连塑胶颗粒的胶结料。
例如以聚醚多元醇、扩链剂、异氰酸酯、增塑剂、填料等为原材料,制备的MDI 型双组分聚氨酯塑胶跑道用浆料。
研究表明该MDI 型塑胶跑道与传统的TDI 聚氨酯塑胶跑道相比,气味小,符合环保要求,而且综合性能优越。
3.沥青。
沥青为一种传统的铺路材料,学校部分路面铺设的就是沥青。
沥青是一种复杂的化合物,其加热挥发烟尘中含有大量多环芳烃,尤其苯并(a)芘含量甚高,石油沥青烟尘中B(a)P 的含量尽管低于煤焦沥青烟尘中的含量,但长期接触可能赢棋的遗传毒性作用也不容忽视。
4.水泥地。
水泥地对环境没有明显影响。
5.沙地。
其对大气环境的主要影响和裸土地差不多,但沙的颗粒直径较大,较不易被风吹起,且场所不多、面积较小,所以危害没有裸土严重。
6.草坪。
由于草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
4.3校园周边大气污染源调查我校南邻动物园路,东邻交大东路,周边大气污染源主要调查汽车尾气排放情况,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有CO、NOx、烟尘等污染物。
调查形式如表所示。
汽车尾气调查情况4.4 检测方法调研根据大气环境监测因子的筛选结果所确定的监测项目,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所规定的采样和分析方法执行,具体方法可按下表列出。
环境空气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采样时间和频次采用间歇性采样方法,连续监测3-5d,每天采样频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SO2、NO2、CO等每镉2~3h采样一次;TSP、PM10 每天采样一次,连续采样。
采样应同时记录气温、气压、风向、风速、阴晴等气象因素。
需要选择TSP、PM10、降尘三个指标进行测量,但是测量降尘需30 天左右,最后决定重点测量的测量TSP、PM10两个指标。
5 监测特点我们此次的监测有以下特点:1、颗粒物污染的来源总体比较固定,因此监测时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布点,这样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2、但由于本次监测的范围为校园,面积较大,且有些污染源并不固定,因此各采样点监测值差异性会较大;3、由于此次监测的地点是在户外,必然要受到天气气候的影响,因此在布点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时间频率的问题;4、校园大气颗粒物污染与室内颗粒物污染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受气象状况影响较大,因此在监测时间上应当注意,而且监测频率也与室内空气有所不同。